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478呼吸在歌唱中的运用

2017-09-19 10页 doc 109KB 51阅读

用户头像

is_995397

暂无简介

举报
478呼吸在歌唱中的运用目    录 摘要……………………………………………………………………………………1 引言……………………………………………………………………………………2 一、歌唱的呼吸…………………………………………………………………………2 1、吸气的关键在于“自然”……………………………………………………2   (1)叹气式吸气………………………………………………………………3   (2)闻花式吸气………………………………………………………………3   (3)惊讶式吸气………………………………………………………………3 2、呼气的关键...
478呼吸在歌唱中的运用
目    录 摘要……………………………………………………………………………………1 引言……………………………………………………………………………………2 一、歌唱的呼吸…………………………………………………………………………2 1、吸气的关键在于“自然”……………………………………………………2   (1)叹气式吸气………………………………………………………………3   (2)闻花式吸气………………………………………………………………3   (3)惊讶式吸气………………………………………………………………3 2、呼气的关键是“控制”………………………………………………………4 二、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4 1、胸式呼吸的特点和局限性……………………………………………………5 2、腹式呼吸的特点和局限性……………………………………………………5 3、胸腹式呼吸的特点及优越性…………………………………………………5 三、呼吸在歌唱中的运用………………………………………………………………7 1、“横膈膜正在工作的秘诀”…………………………………………………7 2、教学中的歌唱呼吸……………………………………………………………8 3、“憋气”的正确运用是歌唱呼吸的一贴良药…………………………………8 结语……………………………………………………………………………………12 谢辞……………………………………………………………………………………13 注释……………………………………………………………………………………13 参考文献………………………………………………………………………………13 [摘  要] 呼吸在歌唱中是极为重要的,它既是歌唱的基础又是获得美妙声音的关键环节,中外的声乐前辈,当前的歌坛名家,对呼吸都有着非常多精辟见解,比如“气为声之本”,“优美的歌声离不开呼吸的支持”,“字正腔圆”全靠呼吸的巧安排。由此可见,正确的呼吸在歌唱中的地位是何等重要!本文还在呼吸的歌唱运用当中推崇一种传统的歌唱呼吸法——“憋气”。值得强调的是憋气“憋”的是“气”,而不是“声”,是以假声状态为前提的。采用“憋气”的方法来训练歌唱的气息,是获得优美动听、具有金属色彩声音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歌唱呼吸  呼吸法  运用 Abstract: Breath is quite important for singing, for it is not only the basis of singing, but also a bey step to obtain beautiful voice. Experts of vocal music home or abroad, and contem porary famous singers all hare their oripinal views about bresth such as “air is the root of voice”, “beautiful voice depends on the support of breath”, and to enunciate clearly and tune perfectly is subject to the skillful arrangement of breath.Form the above, it is naturally to conclude that correct breath plays an very important role in singing. The paper also advocates a traditional way of breath for singing, that is, “suffoeated air”. A point to be emphasized on is that here we suffocate “air” but not “voice”, which based on falsetto. I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abtain beautiful and metal-sounded voice by adopting the method of “suffocated air” to practice singing. Key words:  singing breath  way of breathing  application 引言 人所共知,呼吸在歌唱中是极为重要的,其重要性有称之为是“动力”;是“关键”;呼吸做好了,歌唱发声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早在我国唐朝时期,段安节其人就在《乐府杂录》中说:“善歌者必先调其气,氤氲自脐间出,至喉乃噫其词,即为抗坠之音。”在意大利传统教学中,也十分重视呼吸,他们认为呼吸是歌唱发声的基础。意大利人甚至宣称:“谁懂得呼吸,谁就会歌唱。”这一说法虽有点夸张,但它的寓意却是很有道理的。呼吸不是万能,呼吸不能代替一切,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缺乏呼吸支持的歌唱,决不是好的歌唱,我认为呼吸是发声方法的根本关键,为了叙述的方便,我将分列几点,以自己学习声乐的过程体会和现在的理解作为对比加以。 一、歌唱的呼吸 1、吸气的关键在于“自然” 呼吸是呼气肌系与吸气肌系这一对抗肌系的对抗运动。在发声中,歌唱中的吸气应是主要的,是关键,因为吸不进就无气可出。吸气的动作可分为“入,下和外”。“入”就是吸入足够的气息,为达此目的必须把胸抬起。“下”就是横膈膜要充分下降,这就要求下腹部必须放松。  “外”就是胸部的侧向扩张,尤其是下肋骨或游离肋骨的扩张。吸气应是有意识的,要快速,越巧越好。具体做法是:吸气时将身体放松,上腹部和后腰要很舒服地展开,随即胸部也有舒张感。这样的气不像是吸进去的,更不是“抽”进去的,而是自然地“流”进去“放”进去的。如果吸气后先停住不唱,这时人就会感到很兴奋,很激动,胸部也感到非常的宽敞,无压迫感,以这种感觉来歌唱,气息就很通畅,而且声音容易做到整体共鸣,高音也不难唱上去。所以说这样的吸气是适度的也是自然的。吸气正确可以使头脑清爽,心胸开阔,气息饱满,利于歌唱。但是如何做到正确的吸气,避免出现前面所提到的毛病呢? (1)叹气式吸气 大家知道,叹气在日常生活中是很普通的现象,它是放松的也是向下的。它有利于吸气肌肉群的放松,以便更好的吸入气息。具体做法是先叹后吸,你心里主要想着叹气,而不是吸气。当气息随着“叹”被排出后,也就是呼气肌肉群的工作做完了,接着吸气肌肉群就会立即开始工作——吸气,这个循环是自动完成的。如果你脑子里想的是吸气,就会使你的吸气肌肉群总处于一种工作状态,无法放松,气息也就难以正常的被吸入。注意:叹到那里就吸到那里,不要人为地做强制性的动作。唱的过程中要保持叹气的感觉,每个乐句都是如此,形成良好的呼吸循环。 (2)闻花式吸气 闻花式吸气方法容易使气吸得深,而且没有吸气时的抽气声和多余的动作,也较容易体会和掌握。闻花时,因花香使人的心情特别愉悦,辨别花香时又要求特别认真和用心,是一种既放松又兴奋的感觉。具体吸气时是:上身完全放松,腰围很舒服地向往松开,随即胸部也有舒张感,体内空间增大使气息很自然地流进去。这样的吸气既松畅又适度,吸后人很兴奋,胸有宽敞感。用这种吸气的感觉来歌唱,气息通畅,声音圆润。 闻花式可开口,也可闭口,闭口时嘴不能闭的太紧,太紧会影响进气的速度和灵活性。单纯练习吸气时,可采用闭口吸气。歌唱时最好自然张开嘴与鼻子同时吸气为佳。不论是闭口还是开口与鼻子同时吸气,最关键的是要体会气息流入体内时的感觉。 (3)惊讶式吸气 惊讶式吸气,就是利用人在惊讶时,生理作出的快速反映,达到快速吸气的目的。这种吸气既吸的快又吸得深,它能使呼吸肌肉群在瞬间完成收缩与放松的循环,能锻炼呼吸器官的快速灵活性。这种吸气也称为“喘气”。现悲愤和激昂情绪效果较好。 另外,还有一些根据歌曲情绪需要的吸气方法。如补气:它是在情绪连贯不断但又需要吸气时,在保存原有气息上补进一部分气去,使气息维持饱满状态。“偷气”:用在字多、曲调快时乐句之间的换气,动作要敏捷,吸气快而少。我想除了上述要求之外,很关键的一环是必须有正确的呼气。 2、呼气的关键是“控制” 发声、歌唱必须用气(实即呼气),从这个意义上说,呼气好坏就是歌唱的好坏,足见呼气也是至关重要的。 现在单就呼与吸这两者的关系来加以。我认为:只有呼得彻底才能吸得舒服。一些初学者,在他们准备歌唱时,常常是一站起来就挺胸,端肩,把气吸得很猛,身体变得很僵硬,实际上气又没能吸进去。这个时候我会请他们先轻叹一口气,把残气放完,并保持叹气时放松的感觉,同时根据歌词的意境,很深情地唱出来。对初学者采用这一方法来解决他们的僵硬、紧张是很有效果的。虽然没有专门的叫他吸气,但是在出声音之前已经有了吸气,而且会唱得更舒服。我觉得呼气唱歌时,一定要胸廓饱满站定,上腹部凹进,用“提肛,收小腹”的办法,与保持呼气状态的两肋、横膈膜产生对抗平衡,形成量小密度大的“小气柱”,使气流从起动部位的下丹田(小腹),经过保持部位的中丹田(横膈膜)和后丹田(后腰),在咽喉部(喉室声带)化为声能,送达上丹田(头腔)。呼得彻底,才能吸得舒服。我们还可以从生理学的角度得到更好的解释:人体的呼吸循环,吸进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呼不出则吸不进,呼得越彻底,吸得越充分。那么在唱的过程中的每一次换气如何呢?我的体会是:在唱乐句的最后一个音时,用叹气的办法把这个音叹(唱)出来,以期在声音结束时,气也全部用完,恢复到开始“先叹气”后的感觉,接着又是很兴奋很深情地唱下一句,这时气又很自然很舒服地吸进去了。如果你的每次呼吸都能这样保持,那么你的整个演唱就能有清新爽朗的轻松感。 二、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著名阉人歌手帕基埃罗蒂(1740—1821)曾说:“谁懂得呼吸谁就懂得歌唱。”某些声乐教师认为在发声当中呼吸是首位的,是最重要的。某些权威也认为如果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呼吸,发声的其他一切机理将会自动调节等等。这些观点都说明了呼吸在发声中的重要性。当然情况可能并不如此简单,但无论如何,在学生的呼吸得到改善之后,其发声也必将随之有所改善,而这一点也是毋庸质疑的!就呼吸方法来说可概括为三种方式,即为胸式呼吸、腹式呼吸以及胸腹式呼吸。 1、胸式呼吸在歌唱呼吸中的特点和局限性 胸式呼吸又名肋式呼吸,横式呼吸,其位置更高的又名锁骨式呼吸或肩式呼吸。这种呼吸的特点主要是两肋的侧向扩张,其所谓的气息控制就是在呼气的过程中尽量保持这种扩张的姿势。其缺点在于它排除了有力的呼吸肌,即横膈膜的对抗运动,从而无法建立吸气肌与呼气肌之间在张力上的有效平衡。 位置更高的锁骨式或肩式呼吸则是一种依靠肩肌进行呼吸的呼吸方法,当人们疲劳时耸动双肩进行呼吸就是明显的一例。其特点为呼吸时两肩与胸部的明显起伏。这样的不只有碍歌唱时的观瞻,给人疲惫的印象,还由于肩肌是吸气肌而不是呼气肌,可用它来快速吸气,但不能用它自如地控制气息,所以对发声所需的良好气息控制来说,它的效率不高。这种呼吸方法还由于它所涉及的肌肉与颈肌相连,所以极易引起某些喉外肌的紧张,从而可能干扰良好的发声。 2、腹式呼吸的特点及局限性 腹式呼吸又被称为肚式呼吸,这是一种通过横膈膜与腹肌交替收缩与放松进行呼吸运动的方法,这种呼吸的特点主要是通过向内和向上收缩腹肌以迫使游离肋骨向两侧扩张从而扩大胸廓的容积。腹式呼吸较胸式呼吸可以吸入更多的气,更稳定地把气呼出,肩部与颈部也较易放松,但这种呼吸方法的吸气部位较深,对掌握快速乐句不利。 3、胸腹式呼吸法的特点及优越性 胸腹式呼吸法:吸气时先抬胸再吸气,(不是边吸边抬胸),呼气时先凸胃再收腹(不是一呼气立刻就收缩腹肌),呼吸的这四个动作是连续而圆满平衡的。 正确的呼吸状态——胸腹式呼吸法 吸气动作,先抬胸再吸气。 (1) 先抬胸的重要性  先抬胸,肺中自然地就已储备了一点气息,这样会使喉头自动向下稳定,两肋肌肉伴随有扩张感觉。 这一点储备性的气息,可使喉头稳定,胸部不致坍下。有经验的歌唱家,有时在拍子延长到最后还不尽情时而气已用完,他就可利用这一点点宝贵的储存气继续使声音延长三到四拍,以达到尽情歌唱的目的。 (2) 再吸气  一般有经验的歌唱家都是已先摆好抬胸这种姿势后才上台的。抬胸后不要憋气,要有神采,保持自然优美的风度。当歌唱起音前,再重新吸气,经是由腹肌灵活地向外扩张并“保持凸出”的感觉来完成的。这时的气息,就是歌唱时可以动用的。先抬胸再吸气这种姿势,可以保证在演唱进行中,整个呼吸的活动都在腹部范围内进行,比较容易控制横膈膜。 呼气动作:先凸胃再收腹。 (1) 先凸胃的重要性  呼气时上腹部先微微凸出并“保持”着这种凸出的感觉,四拍以后,腹肌才缓慢地朝里收缩。这种呼气的方法,不用考虑横膈膜的控制,就自然地感觉到呼吸有了支点,呼气肌肉群与吸气肌肉群自然产生又拉扯又双抗的“压挤感觉”,“声音向下够着底气”,“气托着声音”,“声音坐在气上”。假如上腹部不先凸出并保持着(指在唱最初几拍时),而是一出声腹肌就往里收缩,这就肯定在吸气时,胸部错误地与吸气同时抬起(练习时不严格的后果),从而立刻使歌唱的呼吸变成胸式呼吸,每一乐句就不可能唱得圆满如歌。 (2) 收小腹  一定要掌握胃壁先凸出(“保持”声音平稳、圆滑所必须的条件),呼气肌肉群与吸气肌肉群上下相反力量的对抗与平衡的感觉,这时再收小腹,可更增加呼吸与声带的阻抗与逆阻抗的力度(喉头向下使声带下的压力增强,促使呼气向上的压力也随之增强,这叫声带与呼吸的阻抗与逆阻抗)。这种对抗的力度平衡,使声音和呼吸连成一体,声音听起来好像从脐下(即丹田)发出一样,从而使声音产生一种“深度感”、“距离感”,而不是很“浅”,很“薄”,“卡紧不通”。特别是到了高音,这种正确的呼气动作使已经打开的喉咙再打开,鼻咽腔再打开,咽腔再绷紧,使已经富有共鸣的声音更增加动人而有魅力的音色。这样,我们可以很明确地说,吸气时有两个连续动作:先抬胸、再吸气。呼气时也有两个连续动作:先凸胃,再收小腹。这四个动作是连续而统一平衡的,其中抬胸和凸有——保持吸气状态——是控制横膈膜和呼吸的两个关键动作。这就是最简单最明确的呼吸控制法。 意大利声乐专家是十分强调这种胸腹式呼吸的优越性的,他曾举例说:“一个被关在地下室的男中音,喊了36天的救命,得救后嗓子没哑;一个婴儿哭了十五天嗓子也没哑;因为他们都是用了腹式呼吸法的缘故。 这种胸腹式呼吸法在使声音畅通,获得高部位共鸣效果等方面都是非常关键的。 还有一个并非罕见的有趣现象就是:有些学生当老师强调呼吸或让他们做呼吸练习时,他们的气息反而越显不足,尤其当提到应把气息吸到身体的某一部位时,由于他们全神贯注于此一部分,结果却常常是事与愿违,这可能是由于他们企图直接控制某个单一的呼吸肌肉的结果。通过这个例子我想强调的是:有意识地控制单独的腹肌是不可能的。企图这样做时,就会使各腹肌产生互相干扰的危险。再有,想单独通过操作横膈膜以控制呼吸机理也是不可能的。因为横膈膜中并无自感神经末梢,所以不能凭意志直接控制它,它也是无感觉的。对它的控制靠的是间接手段,吸气时它下降变平,呼气时上凸复原。为了某种目的把它往上推是不可能的。所以说“控制你的横膈膜”的说法是缺乏科学根据的,企图操纵横膈膜也是这样,结果只会导致他们的僵硬,这可是良好呼吸的死敌!著名瑞典男高音约西·比约林(1911—1960)他曾说过:“呼吸应该永远是一种完全自然的过程”这与我们的声歌大使所强调自然的呼吸是统一的。 三、呼吸在歌唱中的运用 1、“横膈膜正在工作的秘诀” 世界著名男中音歌唱家,意大利著名艺术家,声乐教授吉诺贝基,要求在歌唱时,一旦吸气后,横膈膜和腹部就要感觉正在“工作”了,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横膈膜两肋左右张开进行深呼吸。所谓歌唱时要保持吸气时的状态就是如此。当唱上行音阶或高音时一定要有气息往下的感觉,这样才能真正体会“横膈膜正在工作”的秘诀。贝基还用手指向下指——在唱低、中声区时呼吸的支点在横膈膜中间;随后手指又向上移动——在唱高声区时又上去一点,可在胸廓下一点。只有这样,咽、鼻腔以上的腔体才能由于得到充分的气息输送而引起充分的振动(共鸣),从而获得充分的面罩共鸣——辉煌的声音。我国古代戏曲(京剧)的呼吸方法有“三个丹田”的说法,下丹田是指肚脐下二三指,中丹田是指喉头(喉塞、声源),上丹田是指头腔。这与贝基的呼吸点的说法大体上是一致的。而我国当代声乐教育家,女高音歌唱家周小燕教授1983年2月在成都讲学时她特别提到气要吸到腹部与下丹田联系上,但要保持在中丹田这一说法。 2、教学中的歌唱呼吸 我们在生活中都有打哈欠的体验,细心体会打哈欠的过程就会发现打哈欠的最原始阶段,实际上也是一个很舒展的吸气过程。以前也听过“打哈欠”式的歌唱,只理解为打出来时的那个阶段(极限时)这时往往口张得过大,喉头太撑,声音也靠后,这是非常不利于歌唱的。但在实际歌唱时若总是在“打哈欠”毕竟是不合适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常强调要很兴奋、很深情地把歌词的意思唱出来,不故意去想到要吸气。正确的方法是:吸气最充分就是吸气要深。气只能吸进肺部,当肺部的所有肺泡都吸进了新鲜的空气,即为最充分的吸气——深吸气。如何做到深吸气呢?首先要以最尽情、最松畅的感觉来吸气。 这样腰围感到膨胀,丹田也有张力,就是我们常说的“气沉丹田”生活中有两种感觉可以借鉴,也是在本文前面吸气中所提到的:(1)突然受到惊吓的那一刹那(2)闻花。闻花时的吸气也是既深情又松畅的。细心体会用这种感觉吸气,后腰和后背都有充满气的感觉,头腔也感到很开阔,似乎气吸进去以后分成了两股,一股气流往后腰与后背,一股气流入头腔,浑身充满气感。只有正确的深吸气才能得到好的头腔共鸣和整体共鸣。过去那种有意使劲地吸气,就像切菜一样。每吸一口就切上一刀,把完整的音乐都切割开了。所以歌唱时一定要把吸气融化在音乐之中。和深吸气相比较,深呼气更不被重视和更容易被误解,有些人认为唱歌用气的支点在胸口,气息应该“托”起来。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因为吸气时要求“气沉丹田”那么发声时也应该从丹田发起并使气流非常通畅地送出去。在歌唱(呼气)的过程当中,胸口应始终保持空空荡荡的感觉,丹田和腰围仍需继续保持膨胀感,这是深吸气时的膨胀感,这也是真正意义上的“深呼气”。其实深呼气即如“吹蜡”。要想吹灭距离较远的蜡火,气就会以丹田发起,腰围要充满很大的张力,并使气流集中地吹出,吹送时连额部(头腔)都有张力,而胸口却逐渐放松下去。要使气流能到达蜡火处,吹气的时间需要长一些,腰围的张力感到越来越膨胀。等气流到达蜡火处,火头摇晃,这时还需要再着力一下,将气全部送出,才能将蜡火吹灭,这最后的着力一吹也是由丹田发起的,而且腰围也相应地往外弹一下,这种吹蜡的全过程都是深呼气,对于唱歌是很有好处的。  3、“憋气”的正确运用是歌唱呼吸的一贴良药 歌唱的呼吸是一种有意识、有训练、强化了的呼吸运动。人们谈及正确的歌唱呼吸总会想到放松、通畅、自然等。一般谁也不会把它同“憋气”联系在一起。但憋气作为一种传统的歌唱呼吸法却是千真万确的,只不过长期被误解而已。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憋气”并非通常所说的堵塞在胸部的僵化的气息。而是指一种发自小腹与后腰之间的高强度的向心力。它像一个强有力的底部磁场,自始至终控制和调节着上部声音的音高、色彩、力度等变化歌唱声音质量的优劣与这种向心力的大小强弱面成正比,著名戏曲声乐家傅雪漪在论述歌唱用气方法时指出“思:(思考问题,想事)‘憋气,将会停于胸中。’‘憋’字应理解为随着思考的情感活动自然地呼一口气(用胸腹肋联合的深吸气,是‘提气’的动态),在思考未决的期间呼吸不动,但决非上胸憋气”。[1] 民族声乐大师郭兰英在谈艺时指出:“所谓‘吊嗓子’,是一种特别的唱法。我们叫做‘拉二音’,就是把气逼在里面,唱高音‘依’。”这里所说的把气逼在里面的“逼”,便是“憋”,逼着的气,便是“憋气。”作为一种具有很大潜在价值呼吸方法,“憋气”正在逐渐引起声乐家们的重视。[2] 声乐教授吴培文曾撰文指出:“……正是由于这种‘憋气’所聚集的力量造就了京剧发声的强大整体功能。……这种支持点很深的‘憋气’实际上起了粘合剂的作用,把腹部、胸部支持喉部的各部分肌肉粘合在一起,这一点非常重要”。我国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吴其辉也非常赞同“憋气”这一说法,他认为:“上高音时声带旁边有一股力量把声带憋住,闭合很牢,越向上唱憋得越紧,把声音憋到头腔,……只要憋得住,高音就上得去。”[3]由此可见,单纯采用“闻花”、“叹气”等感觉去寻找歌唱呼吸的方法,并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而采用“憋气”的方法来训练歌唱的气息,却是获得优美动听,具有金属色彩声音的有效途径。 憋气的瞬间感觉和我们前面听提到的胸腹呼吸法感觉很相似,它是在做好“偷咽哈欠状态”准备的同时,并不马上收缩呼气肌肉群而把气呼出,而也是靠横膈肌的突然下沉,加大对腹腔的压力,来增加呼气的力量和弹性。憋气时有气息继续下咽,在后腰部产生阻气的感觉。这种感觉可使腰部保持向外的扩张和向内的压力,对欲呼出的气流,造成更强的阻力,这样就在腰与小腹之间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向内聚集的、犹如前墙紧贴后墙的“内聚力感”。这种紧贴的内聚力与前后墙内部向外的反作用力要始终处在一个“动态的平衡状态。”在保持强烈对抗的同时,“前墙”与“后墙”之间始终保持一条小缝隙,让气息在强大的压力下自由,通畅地运动,而不至于僵死或堵塞。这种有对抗的力感对声音支持能力同样会不断加强,并由此产生一种向下的牵引力,这对于打开歌唱者喉头并使其相对稳定大有裨益。由此喉头将会逐步得到解放。  “憋气”不是“气息的静止”,因为任何静止的气息都无法歌唱,只有通畅的气息,有序的流动,方能完成各种声乐技巧。应该强调的是:憋气“憋”的是“气”,而不是“声”,是以“假声状态”为前提的。练习中必须把“假声状态”融入“憋气”的全过程,用气去冲“假声状态”的腔体,就会出现明亮的头声,而这个状态一旦垮掉,真正意义上的“憋气”将无从谈起。 通过学习郭克俭老师的《对一种传统歌唱呼吸法的初探——也谈“憋气”》这一文章,我认为在演唱实践中,根据不同类型作品风格、气质等的需要,“憋气”又可分为“横憋气”、“坚憋气”、“轻憋气”和“重憋气”等。 “横憋气”使气息产生一种水平方向的对抗,声音流向呈水平活动趋势。 例如(图1)歌曲《海风阵阵愁煞人》的第一句中的“煞”用“横憋气”这一种方法将气“憋”住,在“人”字出来时,将“憋”住的气慢慢托出,这种声音出来后音色明亮靠前,穿透力强,而且声音头声非常好。 图1 《海风阵阵愁煞人》 “坚憋气”使气息产生一种上下方向的对抗,发出的声音是“坚”的和“垂直的感觉”。例如(图2)《万里春色满家园》中的第一句就是使用的“坚憋气”,使得整个声区的声音质量高、密度浓、威力大,音色暗中透着光泽。 图2 《万里春色满家园》 “轻憋气”相当于夏天的柳条,看似软绵绵,其实柔中蕴含着内在的“力度”感,例如(图3)《大地飞歌》这一句中的“哎”字,就用了“轻憋气”这一呼吸方法,使得旋律更加轻巧、柔和、细腻、抒情。 图3  《大地飞歌》 “重憋气”相当于舞蹈中的“劲舞”,其“力度”感是外在的,例如(图4)《沁园春·雪》这一句中的四个“看”字,表现出了非常高亢、激越、刚劲、辉煌的声音色彩。 图4  《沁园春·雪》 演唱时对于上述“憋气”方法,如果能够真正做到灵活运用、得心应手,歌者将永远不会为高音而发愁,也不会为高难度的声音技巧而苦恼,将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声音的主人。 学习任何一种新方法,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都必须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学习憋气也是一样。一个呼吸状态自然松弛的人,开始进行憋气训练时会有一种不适应的压迫感。这是由于他(她)的“呼吸器官”的弹性和承载能力不够所致。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和学习,逐渐适应这种练习后,很快就会变得自然放松起来。但此时的自然绝不是原来的那种原始状态的、疲软的自然,而是一种有内在弹性的、高一层次的自然。此时的放松决不是松垮的放松,而是一种有内在张力感的放松。只有这种高层次的自然与放松,才是我们歌唱所要追求的。认识这种由自然、放松到不自然、不放松于到高一层的自然、放松的螺旋式上升的辩证关系,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对待憋气,坚定学习的信念,认真学好憋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结语 呼吸是发声的动力和基础,当我们要发出一种完美的声音,要唱好任何一个乐句、乐段或歌曲,想达到强度、速度和音质上高度的美学要求时,必定离不开正确的歌唱呼吸方法。歌唱的呼吸是建立在自然呼吸的基础上,但又与自然呼吸有所不同,在进行歌唱呼吸的控制训练时,我觉得不要把呼吸控制搞得太复杂、太神秘,要用歌唱和练声来发展呼吸控制,训练时要结合歌声来严格要求。 所以我们的目标是——用正确的呼吸来获得美妙的歌声!用最精巧的乐器——嗓音来表达音乐之美! 谢辞 注释 [1] 付雪漪:《戏曲传统声乐艺术》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5年4月北京第1版 第71页 [2] 郭兰英:《从山西梆子看中国的传统唱法》 《文艺版》 1950年4月第2卷第3期 [3] 吴培文:《京剧发声技术初探》 《音乐研究》 1998年第2期 第54-55页 参考文献 [1] 潘乃宪:《声乐探索之路》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3年3月 [2] 余笃刚:《声乐语言艺术》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2年8月 [3] 林俊卿:《歌唱发音的科学基础》  2000年3月 [4] 那查连科:《歌唱艺术》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1年1月 [5] 周小燕:《声乐基础》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0年10月 [6] 维克托·亚历山大·菲尔兹:《训练歌声》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3年12月
/
本文档为【478呼吸在歌唱中的运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