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隔代教育简介

2017-09-19 7页 doc 30KB 64阅读

用户头像

is_266065

暂无简介

举报
隔代教育简介一、什么是隔辈教育抚养即(隔代教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一些年轻家长或者因为自己的工作繁忙,或者因为离婚而把孩子的教育,生活等责任全部推给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些祖父母们自觉地成为全面照顾第三代的“现代父母”这种由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称之为隔代教育或隔代抚养。 二、隔代教育产生的背景   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普遍存在“隔代教育”的国家。在国外,孩子很小就进了幼儿园、托儿所,18岁独立成人,所以基本上没有隔代教育。据调查显示,在我国城镇有近五成的孩子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孩子的年龄越小,与祖辈家长在一起生...
隔代教育简介
一、什么是隔辈教育抚养即(隔代教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一些年轻家长或者因为自己的工作繁忙,或者因为离婚而把孩子的教育,生活等责任全部推给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些祖父母们自觉地成为全面照顾第三代的“现代父母”这种由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称之为隔代教育或隔代抚养。 二、隔代教育产生的背景   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普遍存在“隔代教育”的国家。在国外,孩子很小就进了幼儿园、托儿所,18岁独立成人,所以基本上没有隔代教育。据调查显示,在我国城镇有近五成的孩子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孩子的年龄越小,与祖辈家长在一起生活的比例就越高。随着社会高龄化趋势的形成,隔代教育现象愈来愈普遍。年轻的父母在生活、学习、工作压力下,该如何承担家庭教育的责任已成为一个社会问。   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调查认为,做家长的,特别是隔代家长们的素质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和孩子成长的要求。在数万人中间做的一项调查明,95%以上的家长没有学习过如何教育子女这门学问,其中,隔代家长的这个比例接近100%。   如何看待中国的隔代教育,长远看隔代教育弊大于利,但也不能全盘否定隔代教育。隔代教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个性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隔代教育的利与弊,在发挥其教育优势的同时,认真克服种种负面影响,使孩子现有的家庭教育状况得以改进,使我们的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   我们积极引导,通过开展大量的鲜活的、校本的隔代教育应用性课题,帮助更多的祖辈家长们成为与时俱进的合格家长,让隔代教育成为“特色教育”,通过学校、社会与家庭相互配合,合力打造新式的隔代教育。 三、隔代教育产生的原因   原因一:祖辈家长有较多的育儿经验,有充裕的时间和足够的耐心。由于祖孙的血缘关系,老人会本能地对孙辈产生慈爱之心,这就有了隔代育儿获得成功的心理基础。   原因二:多数祖辈家长常有一种儿童心理,特别喜欢和小孩玩乐,极易形成融洽的关系。因此,为教育孩子创造了良好的机会和条件。   原因三:祖辈家长丰富的生活知识和深厚的人生阅历为教育孩子提供了资本和权威性。然而,由于祖辈家长受历史条件和自身年龄特点的局限,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四、隔代教育的类型   类型一:过分关注型。   孩子本来能自己做的,祖辈家长呵护备至,代为其劳。孩子本来在正常环境下能锻炼自己的能力,结果让祖辈家长们取消了。   类型二:过分监督型。   什么事情都要督促孩子,经常检查孩子的行为。如此,造成了孩子的依赖性和惰性,以及对成人的不信任感。   类型三:严厉惩罚型。   这种教育因循了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对孩子的批评多于鼓励,责罚多于奖励。使孩子产生了严重的自卑、自闭或叛逆心理。   类型四:民主、温暖和理解型。   在祖辈家长中也有的采用这种方法,只是数量很少。 五、隔代教育的有利因素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认为“隔代抚养”的孩子娇纵、任性,认为“隔代抚养”的效果弊大于利,更有人全盘否定“隔代抚养”。但心理专家认为,“隔代抚养”只是一个过渡时期,究竟好不好,不能一概而论。只要我们注意方式方法,“隔代抚养”也可以一举三得,让父母轻松,孩子有长进,老人有所寄托,成为特色教育。如果祖辈家长能够具备一定的现代家庭教育科学知识,祖辈家长带孩子也是具有一定的优势。   优势一:不少祖辈家长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愿意花时间与孩子在一起生活。他们不仅照顾孩子的生活,提供学习的条件,进行适当的指导而且能够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叙述。一般说,祖辈与孙辈之间容易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   优势二:祖辈家长具有抚养和教育孩子的实践经验,对孩子在不同的年龄容易出现什么问题,应该怎样处理,他们知道的要比孩子的父母多得多。   优势三:祖辈家长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人生感悟,是促进儿童发展和有效处理孩子教育问题的有利条件。   优势四:祖辈家长自身有一种童心,极易与孙子孙女建立融洽的感情,为教育孩子创造了良好的感情基础,利于祖孙两辈身心健康。 六、隔代教育的不利因素   因素一:容易形成溺爱。   多数祖辈家长常有一种因自己年轻时生活和工作条件所限没有给予子女很好的照顾,而把更多的爱补偿到孙辈身上的想法。这种想法往往导致产生“隔代惯”的现象。祖辈家长对孙辈疼爱过度,处处迁就孩子,容易造成孩子任性、依赖性强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还有一些祖辈家长因过度疼爱孩子而“护短”,致使孩子的弱点长期得不到矫正。   因素二:思想观念陈旧。   许多祖辈家长不顾时代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仍用老观点要求孩子,教给孩子过多的老经验,缺乏开创性精神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还有一些祖辈家长因文化低、思想旧,无意识地给孩子传授不少封建迷信的东西,无形中增加了孩子接受新思想、新知识的难度。   因素三:造成孩子与其父母的感情隔阂。   祖辈家长对孙辈的溺爱和护短,造成孩子很难接受其父母的严格要求和批评,还容易形成感情隔阂和情绪对立,使正常和必要的教育难以进行。   因素四:隔代教育对孩子的个性发展有着极大影响。   因此,年轻父母不管怎么忙,也要抽时间与孩子在一起。把孩子的教育权、抚养权完全交给祖辈家长,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的做法。有一项资料显示,中国有60%以上的失足少年与隔代教育有关。有不少问题少年从小都是由祖辈家长带大的。当前在研究青少年网络成瘾综合症时,结论也是在隔代教育和有家庭暴力的家庭中呈高发状态。 七、解决隔代教育问题的基本方法   方法一:祖辈家长和孩子的父母对孩子教育的思想认识应统一。   两代人往往对教育孩子存在认识上的差异,如年轻一代比较注重孩子的智力培养和个性发展,而祖辈家长们则看重做人的道德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虽然祖辈家长对孙辈有溺爱娇惯的毛病),这就需要两代人相互沟通,统一认识,择善施教。还应注意不要在孩子面前暴露教育方面的分歧,维护孩子父母的威信。   方法二:祖辈家长要注意接受新思想,学习新知识,尽量用现代科学知识抚养教育孩子。   方法三:两代人协商建立必要可行的家规,同时也要给孩子一定的自由度和独立性。   方法四:祖辈家长要以理智控制感情,分清爱和溺爱的界限,要爱得适度,正确的爱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还应积极创造机会让孩子和其父母多接触,疏通感情,两代人共同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家庭教育的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   方法五:年轻的父母首先要端正态度,不管多么忙,都要抽时间与孩子在一起,不要把对孩子的教育权、抚养权完全交给祖辈家长——这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的做法。   方法六:作为孩子的父母,同时作为祖辈家长的子女,我们要经常与祖辈家长沟通,只有两代人统一认识、明确目标、步调一致,孩子的教育才会通向成功,孩子也会从幸福的家庭中走向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 八、成功隔代教育的条件和特点   特点一:身体健康,精力较好,心态年轻,乐于养育孙辈。   特点二:心理健康,情绪稳定,没有精神障碍或偏差。   特点三:家庭和个人卫生习惯良好,不吸烟,不酗酒。   特点四:了解孩子的饮食营养和生活护理等常识。   特点五:性格开朗,人际交往能力强,不固执偏见,对孩子有耐心。   特点六:喜欢户外活动,常带孩子外出去认识周围世界。   特点七:有一定的文化基础,能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   特点八:待孩子慈爱宽容,但不纵容、不溺爱,善于引导教育。   特点九:能细心观察孩子的身心变化,及时与孩子的父母交流沟通。 特点十:愿意并善于吸收新知识、新观念,用现代家庭教育理念与方法教育孩子。 九、“隔代教育”的好坏争议   支持方:爷爷奶奶夸孩子有方   虽然是少数,还是有一些家长对“隔代抚养”表示认可。    例:生活在三代同堂的家庭,孩子出生后,孩子的奶奶就主动担起了照看孙子的重任。奶奶是医生,经验丰富,孩子从小很少生病。奶奶的几个子女都比较孝顺,经常回来看看父母,家里总是很热闹,孩子耳濡目染对长辈也懂得尊敬。不过,孩子的父母在心里还是有个界限的,生活方面的问题由孩子奶奶做主,孩子的早教他们则亲力亲为。这样的默契分工,喜欢热闹的奶奶照顾孙子乐此不疲,父母也省了不少心。   有不少有知识、修养良好、人生阅历丰富的老人对孙辈的教育也很成功。这样的“隔代抚养”说不定比父母自己带还要好。比起争论孰是孰非,上下辈之间的沟通对于带好孩子可能更重要。爷爷奶奶只会宠坏孙子的说法是错误的。爷爷奶奶比父母更经常夸孩子,给他们充分的选择和自我表现空间,对他们总是有求必应,干什么都由着他们的性子,恰恰是这种“纵容”有助于孩子创造力的发展。而父母的严格要求和动辄惩罚的严厉教育方法反而会扼杀了孩子的天赋。   反对方:“隔代亲”成为父母心头之痛   年轻父母把孩子托付给祖辈照看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工作太忙,无暇照顾孩子;因离婚、丧偶、再婚或夫妻两地分居,住房紧张;出国工作或到外地工作;民工夫妻双双外出打工;怕辛苦,年轻父母无经验或希望保留二人世界;祖辈主动要求抚养孩子,为年轻父母分忧。看来,在自己没有能力或精力的情况下,将学龄前孩子交给祖辈照看是年轻父母最现实的选择。   站在反方阵营里的家长占了大多数,家长的部分观点很有代表性。   例:我们这代人和父母在文化和观念上就存在偏差,他们与我们的子女偏差就更大了,“隔代抚养”会使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大打折扣。不少人则担忧,孩子具有模仿的天性,由老人抚养的孩子会在潜移默化中模仿老人的一些习性,比如动作慢,做事缩手缩脚。也有人认为,老人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处事待人、探索新鲜事物都缺少了积极主动性,直接影响了下一代的性格形成,万万不能诱导孩子老年化。   老人易“重养轻教”,老人的溺爱和迁就容易使孩子以自我为中心。而老人对孩子过分保护,也会扼制孩子的独立能力和自信心,增加孩子的依赖性,使孩子变得更加娇气,胆小怕事。就有这样一个孩子,上中班之前,孩子的奶奶几乎每天中午都要来幼儿园,先是躲在门口看孙子吃饭,后来干脆强行进教室给孩子喂饭。在老师的坚持下,后来孩子的奶奶终于不来幼儿园照顾孙子了,但那孩子在班上还是不太合群,胆小孤僻,动手能力差,在同伴面前显得有些自卑。   还有不少父母担心的是,长时间地让祖辈带养孩子,孩子更喜欢依赖老人,而在感情上与亲生父母疏远,造成亲子隔阂。比如说,孩子上幼儿园前大部分时间都住在爷爷奶奶家,因此在孩子的眼里,最“亲”的是爷爷奶奶。如果父母与孩子的爷爷奶奶意见不合,孩子肯定站在爷爷奶奶一边,一旦孩子不听话挨几句责骂,就会向爷爷奶奶告状,使父母管教孩子更加困难。很多年轻的父母在外工作多年,孩子与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成了名副其实的留守儿童。夫妇俩一年最多回家探亲两次,孩子与他们生分得很,除了在电话里叫声爸爸妈妈,见了面反倒像陌生人,话都不肯说,父母俩为了与孩子培养感情还得想方设法套近乎。由于“隔代抚养”而导致“隔代亲”的现象成为很多年轻父母心头之痛。   隔代教育要讲究现代意识   不管赞成还是反对,“隔代抚养”是当代社会无法回避的国情。相对于年轻父母来说,老人有着较多的育儿经验和耐心,有着丰富的生活阅历,只要注意更新生活、教育观念和方法,“隔代抚养”也可以一举三得,让父母轻松,孩子有长进,老人有所寄托,成为特色教育。   有许多知识层次高、修养良好、人生阅历丰富的老人,他们对孙子、孙女的教育也是非常成功的。孩子更容易接受爷爷、奶奶慈祥的爱,老人的充足时间和对孩子的耐心是对父母的一种弥补。孩子的父母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应该学会调节,应该鼓励老人、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并通过沟通与老人相互形成合力和共同的教育观,形成更符合时代的新的“隔代教育”,三代人的和睦关系这本身就是对孩子的一项良好教育。如果是那些教育程度不够的老人,可以考虑由相关部门开设一些“隔代教育培训班”,教一些现代化的教育方法,让“隔代教育”成为一种中国特色,实现“三代同赢”的现代化家庭教育模式。   好的解决方法有助于“隔代抚养” 情景一:奶奶:多抱抱孩子,他更容易入睡,也很乖;孩子睡前闹,给他颗糖就好了。   导致结果:孩子只有在抱着时才容易睡着;孩子总要含着糖才能睡着,容易患龋齿。   解决:父母尽可能参与育儿,以科学的育儿观念来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孩子入睡前要把他平放在床上,大人可在身边陪伴,注意睡眠环境的安静、舒适,让孩子自然入睡。父母工作实在很忙,可以让祖父母多看一些育儿方面的书籍,并参加育儿培训。   情景二:   孩子(五岁):我要喝水。   奶奶:好宝贝,杯子放那么高,你拿不到。来,奶奶帮你倒水,太烫了,我再吹一下,别碰杯子,奶奶喂你。   导致结果:孩子依赖性强,不想自己动手解决问题,且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不会关心别人。   解决方案:父母积极参与到对孩子的教导中,设置情境,在情境中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提高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妈妈(或爸爸)告诉孩子杯子放在柜子上,让他自己去取。先教导孩子学会倒凉开水,并及时给予鼓励。在妈妈的训练下,孩子很有成就感,不但学会取杯子喝水,还能为妈妈倒水喝,奶奶也能自然地接受这个结果。   情景三:   孩子:外婆,电视上的小孩都在玩小汽车,你陪我到公园里去玩小汽车好不好。   外婆:别吵,外婆要睡觉,你自己在屋里玩吧。   解决方案:父母下班后尽量带孩子到室外玩,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激发孩子的活力,不断给予孩子语言和智力上的良性刺激,引导孩子去探索外部世界,培养他们广阔的视野和良好的适应能力。 综上所述,在当代社会的家庭生活当中隔代教育的不可避免性,就使得社会对祖辈教育抚养家庭第三代的普遍现象进行积极地关注和正确的组织引导。使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家庭、祖国的未来,生活更美好更和谐!
/
本文档为【隔代教育简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