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运动疗法技术学 完整

2017-09-30 10页 doc 40KB 619阅读

用户头像

is_686908

暂无简介

举报
运动疗法技术学 完整运动疗法技术学 完整 运动疗法技术学 1.概述: 物理疗法:应用力,电,光,声,水和温度等物理学因素来治疗疾患的方法叫做物理疗法。 运动疗法:以徒手以及应用机械进行运动训练来治疗伤,病,残患者,恢复或改善功能障碍的方法。 运动疗法的具体目的:扩大关节活动度 增强肌肉的肌力和肌肉活动的耐力 抑制肌肉的异常张力 改善神经肌肉的功能 提高移动步行能力 提高平衡性和协调性功能训练 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改善患者心肺功能 针对不同病患进行各种体操训练 改善全身功能状态 预防或治疗后各种并发症 运动疗法的实施原则:1.个体化原则...
运动疗法技术学 完整
运动疗法技术学 完整 运动疗法技术学 1.概述: 物理疗法:应用力,电,光,声,水和温度等物理学因素来治疗疾患的方法叫做物理疗法。 运动疗法:以徒手以及应用机械进行运动训练来治疗伤,病,残患者,恢复或改善功能障碍的方法。 运动疗法的具体目的:扩大关节活动度 增强肌肉的肌力和肌肉活动的耐力 抑制肌肉的异常张力 改善神经肌肉的功能 提高移动步行能力 提高平衡性和协调性功能训练 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改善患者心肺功能 针对不同病患进行各种体操训练 改善全身功能状态 预防或治疗后各种并发症 运动疗法的实施原则:1.个体化原则 2.循序渐进原则 3.设计运动,注意强度,目的,疲劳问题等 4.运动处方 5.不过量,不疼痛,不伤皮,轻柔保护,与患者合作 2.维持与改善关节活动范围的训练: 影响关节活动范围受限的因素:1.正常的生理性因素:拮抗剂的肌张力 软组织相接触 关节的韧带张力 关节周围组织的弹性情况 骨组织的限制 2.病理性因素:关节周围软组织挛缩 神经性肌肉挛缩(包括:反射性挛缩 痉挛性 挛缩 失神经支配性挛缩) 黏连组织的形式 关节内异物 关节患疾 疼痛(强制性痉挛) 关节长时间制动后 维持与改善关节活动范围的训练常用方法:(一)防止关节周围软组织挛缩造成的关节功能障碍:1保持肢体良好的体态 2体位转换 3被动运动(P55-57) 4关节松动术 (二)防止神经肌肉性挛缩造成的关节活动障碍:1等长运动(P58) 2主动运动(P58-59) 3被动运动 4体位转换 (三)防止软组织粘连形成的关节活动障碍:1改善软组织粘连挛缩(P60-66) 2缓解肌痉挛(P66) 关节活动范围的训练的适应症/禁忌症:(1)适应症:用于能引起关节挛缩僵硬的伤病,以及肢体瘫痪 (2)禁忌症:1肌肉,肌腱,韧带有撕裂 2骨折未愈合 3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或皮肤手术后初期 4心血管病患者不稳定期 5深静脉血栓 6关节旁的异化骨位 3.关节松动术: 关节松动术的基本概念:治疗关节功能障碍,如僵硬,可逆的关节活动范围受限,关节疼痛的一种康复治疗技术 适应症/禁忌症: 1.适应症:用于任何因力学因素(非神经性)引起的关节功能障碍,,包括:关节疼痛,肌肉紧张或痉挛,可逆性关节活动降低,进行性关节活动受限,功能性关节关节制动等 2.禁忌症:关节活动已经过度,外伤或疾病引起的关节肿胀,渗出,关节的炎症,未愈合的骨折,恶性疾病等 关节松动术的手法分级和选择:分级有两种(1)分级振动技术:第1级:关节活动起始处低幅有节奏的振动==第2级:关节活动范围内,尚未达到极限时,做大幅度有节奏的振动(为何选择;12级主要用于由于疼痛所导致的关节活动受限)第3级:运动范围极限处,抵抗组织的阻力,做大幅度,有节奏的振动==第4级:运动范围极限处,抵抗组织的阻力,做小幅度,有节奏的振动(选择:34级技术主要是牵张技术,可采用的技术有关节生理性运动或关节内活动技术)==第5级:运动范围极限处,小幅度快速的推进技术打断粘连组织++++++++(2)持续转移性关节内活动技术:第1级:关节囊厨卫手机压出做小幅度关节牵张(选择:缓解关节疼痛,用于关节个方向的活动)==第2级:适度的关节牵张或滑动是关节周围的组织变紧(选择:用于治疗开始阶段,间歇性轻柔的2级可以抑制疼痛,在不允许关节活动的情况下)==第3级:大幅度,较大力度的关节牵张或滑动,牵张关节囊及关节周围组织(选择:用于牵张或滑动关节以增加关节内活动) 治疗原则:1治疗是作用力的部位:治疗时施加的作用力,越靠近关节面越好 2.治疗运动的方向;平行或垂直治疗面 3.治疗的开始及进展:开始时,在关节休息位或者最大松弛状态下使用第2级持续牵张关节面的技术,如果疼痛,降低到1级,好转在进行下一步治疗 4.治疗的速度,节奏和持续时间:1.第1.4级为快速振动,第23级均匀平顺的振动,连续1--2分钟,每秒2--3下。 2.对于疼痛的关节,间歇性关节牵张7---10秒。 3.关节手闲的患者,至少6秒的牵张,接着放松,3---4秒为间隔 4.脊柱牵引疗法: 脊柱牵引的基本概念:是应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原理,并将这一对方向相反的作用于脊柱,达到分离关节面,牵伸周围软组织,改变骨结构之间角度等的康复治疗手法 脊柱牵引的生理效应及影响因素:1.脊柱机械性拉长(影响因素:1.脊柱的位置:牵引之前脊柱所在的屈曲角度越 大,椎体后部分离程度越大。2.牵拉角度:1.颈椎牵引时,25度颈椎屈曲位可使颈椎正常生理曲度变直,35度产生一最大的颈椎椎间隙后部增宽 2.腰椎牵引时,有骨盆后部牵拉的牵引带较从骨盆两侧牵拉的牵引带更有可能腰椎屈曲程度增大。 3.牵引力量:颈椎牵引,牵引力量约患者体重7%--10% 腰椎牵引,大于患者体重25%。 4.患者接受牵引时舒适的体位和放松的肌肉。 5.患者的体位,牵引部位的重量,牵引床的摩擦力,引用的牵引方法,患者放松程度等) 2.关节突关节等椎体小关节的松动:(因素:脊柱屈曲,脊柱侧屈,脊柱旋转) 3.脊柱肌肉的放松(因素:1.患者体位 2.脊柱的位置 3.牵引时间和频度和角度 4.牵引重量 5.患者放松程度) 4.缓解疼痛 (因素:1.患者体位 2.脊柱位置 3.牵引的力量和时间 ) 5.神经生理效应 颈椎牵引的生理效应及影响因素:1.颈椎椎间隙的增大(因素:1.颈肩椎间隙的增大值 2.椎间隙增大的最大部位:最大为C6--C7,其次为C4---C5 3.椎间隙增大效应发生的时间:仅仅发生在牵引的最初几分钟内,不随时间增加而改变 4.间接牵引和持续牵引的比较:间歇效果是持续的两倍 5.年龄的差异:50岁后不易出现) 2.调节颈椎椎间孔的大小(因素:颈椎屈曲位) 3.其他方面的生理效应:缓解疼痛,解除肌肉筋挛 (其他影响因素:1.颈椎的 2. 颈椎牵引的重量 3.颈椎牵引的时间 4.颈椎牵引式患者体位 5.患者临床现; 病变情况 病变存在的节位置 治疗部位的重量与位置 仰卧位牵引时的摩擦力阻力 仰卧位牵引是与牵引床的接触面积 牵引的形式 段 患者身体状况 患者耐受力)(是脊柱,颈椎,腰椎的共同影响因素) 腰椎牵引的生理效应及影响因素:1.腰椎椎间隙增大(因素:椎间隙增大效应发生的时间 产生椎间隙增大效应所需的牵引重量) 2.腰部肌肉的放松 3.突出的椎间盘还纳 (其他影响因素同上,改成腰椎就好了) 机械牵引颈、腰椎的具体方法:在医院老师讲过了,自己回忆 5.肌力及肌耐力训练 肌力的概念:肌肉收缩时产生的最大力量 影响肌力的因素:1.肌肉横截面 2.初长度 3.运动单位的募集4.肌纤维的走向与肌腱长轴关系5.杠杆效应6.年龄性别 等张收缩:等张收缩时,肌肉的收缩只是长度的缩短而张力保持不变 等长收缩:肌肉等长收缩时由于长度不变,因而不能克服阻力做机械功 肌力训练方法的选择:选择原则:1.阻力原则:阻力的是施加是增强肌力的重要原则 2.超常符合原则:训练时超过一定的负荷量和时间 3.肌肉收缩的疲劳的原则:肌肉感到疲劳但不是过度疲劳 方法:1.辅助主动运动(徒手,悬吊,滑面辅助主动运动) 2.主动运动 3.抗阻力主动运动(徒手,加重物,使用重锤与滑车,使用弹簧,摩擦力,水中抗阻力主动运动) 4.等长运动(徒手,等长运动,肌肉固定练习,利用器具) P100---105 增强肌力及肌耐力的运动强度及时间:1.渐进抗阻训练方法 2.短暂等长练习 3.短暂最大负荷练习 4.利用CYBEX进行的等速练习 5.利用运动 P108---112 6.恢复平衡的训练 平衡的概念:当人体重心垂线偏离稳定支持面时,能立即通过主动的或反射性的活动使重心垂线返回稳定的支持面 影响平衡的因素:1.视觉 2.前庭功能 3.本体感受效率 4.触觉的输入和敏感度 5.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6.视觉及空间感觉能力 7.主动肌与拮抗肌的主动协调工作 8.肌力与耐力 9.关节的灵活度与软组织的柔韧度 平衡训练的基本原则:1.支持面积由大到小 2.从静态平衡到动态平衡 3.身体重心由低到高 4.从自我保持平衡到破坏平衡到维持平衡 5.从注意保持平衡到不注意保持平衡 6.从睁眼到闭眼 7.破坏前庭器官的平衡来维持平衡 7.协调性功能训练 共济失调的概念:共济失调是指肌力正常的情况下运动的协调障碍 上肢协调功能评定的内容:1.轮替试验:受检者双手张开,一手向上,一手向下,交替转动;也可以一侧手在对侧手背上交替转动。 2.指鼻试验:受检者用自己的食指,先接触自己的鼻尖,再去接触检查者的食指。检查者通过改变自己食指的位置,来评定受检者在不同平面内完成该试验的能力。 3.指-指试验:检查者与受检者相对而坐,将食指放在受检者面前,让其用食指去接触检查者的食指。检查者通过改变食指的位置,来评定受检者对方向、距离改变的应变能力。 4.拇指对指试验:受检者拇指依次与其它四指相对,速度可以由慢渐快食指对指试验受检者双肩外展90?,伸肘,再向中线运动,双手食指相对 5.握拳试验:受检者双手握拳、伸开。可以同时进行或交替进行(一手握拳,一手伸开),速度可以逐渐增加 6.拍膝试验:受检者一侧用手掌,对侧握拳拍膝;或一侧手掌在同侧膝盖上作前后移动,对侧握拳在膝盖上作上下运动 7.旋转试验受检者双侧上肢屈肘90?,前臂同时或交替旋前、旋后 下肢协调功能评定的内容:1.跟-膝-胫试验:受检者仰卧,抬起一侧下肢,先将足跟放在对侧下肢的膝盖上,再沿着胫骨前缘向下推移。 2.拍地试验:受检者足跟触地,脚尖抬起做拍地动作,可以双脚同时或分别做。 协调训练操作方法及步骤:1.卧位开始:患者均应从卧位训练开始,待熟练后再在坐位、站立位、步行中进行训练 2.简单动作开始:从简单的单侧动作开始,逐步过渡到比较复杂的动作,最初几天的简单运动为上肢、下肢和头部单一轴心方向的运动,然后逐渐过渡到多轴心方向,复杂的动作包括:双侧上肢(或下肢)同时动作、上下肢同时动作、上下肢交替动作、两侧肢体做互不相关的动作等 3.大动作开始:先做容易完成的大范围、快速的动作,熟练后再做小范围、缓慢动作的训练,上肢和手的协调训练应从动作的正确性、反应速度快慢、动作节律性等方面进行,下肢协调训练主要采用下肢各方向的运动和各种正确的行走步态训练 4.睁眼练习开始:先睁眼练习后闭眼训练。两侧程度不等时先从轻侧开始 8.体位摆放、身体移动及站立步行功能训练 良姿位的概念及目的:良肢体位、良姿体位 ,目的:1.为了防止发生褥疮; 2.预防肢体挛缩;减轻痉挛; 3.维持良好血液循环等 偏瘫患者的体位摆放、转移训练:1.仰卧位:患侧肩胛和上肢下垫一长枕,手指伸展位,平放于枕上。长浴巾卷起垫在大腿外侧,防止下肢外展、外旋。膝下垫上毛巾卷,保持伸展微屈。 2)健侧卧位 (3)患侧卧位: 转移训练这个总不能让我表演给你们看吧,写不出来啊 9.呼吸运动及排痰能力训练 主要的呼吸肌:1)膈肌----是主要的呼吸肌。(呼、吸) 2)肋间肌----深呼吸时起作用。(肋间外肌吸;肋间内肌呼 ) 3)辅助呼吸肌----斜角肌、胸锁乳突肌、 斜方肌、胸大肌 (吸) ----腹外斜肌、腹直肌、腹内斜肌、腹横肌(呼 T7-L1) 呼吸训练的目标:? 尽可能恢复有效的腹式呼吸,改善呼吸功能。? 清除气道内分泌物,减少气道刺激因素,保持呼吸道卫生。? 采取多种,防治并发症。? 提高患者心功能和全身体能,尽可能恢复活动能力,重返社会。 呼吸训练的6级分法:就是不会就是任性 呼吸训练的定义、内容:1.定义:通过指导患者学会呼吸控制并运用有效呼吸模式,使吸气时胸腔扩大,呼气时胸腔缩小,促进胸腔运动,改善通气功能的方法 2.内容:1.呼吸肌练习:通常吸气是主动的,呼气是被动的,在呼吸训练中应着重训练吸气肌。形式:横膈肌阻力练习 吸气阻力练习 诱发呼吸训练 2.腹式呼吸:思想集中,全身放松, 先呼后吸,吸鼓呼瘪,时经口,吸时经鼻,细呼深吸,不可用力 3.局部呼吸练习:通过延长呼吸道长度和直径,增加呼吸潮气量;帮助通畅气道,促进肺泡扩张,增加肺容量/肺通气。 4.单侧低胸扩张训练 双侧低胸扩张练习 胸背部扩张练习 肺尖部扩张练习 自我胸部扩张练习 吹吹笛式呼吸(缩嘴呼吸) 缩嘴,腹式呼吸 正确咳嗽的步骤:有效咳嗽:能够帮助过多支气管分泌物排出气道的咳嗽方法。在不加重病情或增加支气管痉挛前提下,增加分泌物清除效率。 步骤:?深吸气,暂停,放松呼气 ?重复以上程序 ?深吸气,闭气2秒 4.收缩腹肌,用力连续几次咳嗽,排 痰 5.调整呼吸,舒缓气喘,结束。 10.心脏功能训练 心功能的NYHA分级:心力衰竭的分级,按诱发心力衰竭症状的活动程度将心功能的受损状况分为四级。 ?级:患者有心脏病,但日常活动量不受限制,一般体力活动不引起过度疲劳、心悸、气喘或心绞痛。 ?级:心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轻度受限制。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一般体力活动引起过度疲劳、心悸、气喘或心绞痛。?级:患者有心脏病,以致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制。休息时无症状,但小于一般体力活动即可引起过度疲劳、心悸、气喘或心绞痛。 ?级:心脏病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状态下也出现心衰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 代谢当量(MET)的定义:是一种表示相对能量代谢水平和运动强度的重要指标。代谢当量是以安静且坐位时的能量消耗为基础,表达各种活动时相对能量代谢水平的常用指标。 运动处方包含哪些内容:运动处方一般分成三类:1、健身运动处方:健康人进行运动处方锻炼,以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为目的。 2、竞技运动处方:专业运动员进行运动处方训练,以提高专业运动成绩为目的。 3、康复 运动处方一般包括五个要素:运动形式、运动强度、持续时间、运动频率和注意事项。 完成?期运动的条件:1.患者功能达到5MET,才可以安全地进行3MET的活动。 2.病情稳定,表现在:a对运动有正常的血液动力学效应,适当的血压上升,心电图无明显变化 b心绞痛稳定或无心绞痛 c安静心率小于90次/min,血压小于140/90mmHg 3.具备完成日常生活活动或作业活动的能力 4.患者需要了解:a心血管疾病的基本病理生理学 b应用合理的干预措施 c心血管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 d进行娱乐活动和作业活动的安全范围 5.有能力维持运动处方规定的内容 参加?期运动方案应具备的条件:1.临床稳定或心绞痛减轻 2.心律失常已得到控制 3.了解运动中的症状反应 4.有自我调节能力 完成?期运动方案应具备的条件:1.体能达到职业活动和娱乐活动预期的目标,体能至少超过5MET 2.医学状态同完成?期运动方案的条件 3.参加者有较大的功能储备,有能力参加较高代谢的活动 11.水中运动疗法 水疗应用了水的哪些特性:1、水在通常情况下为液体,可与身体各部分密切接触,是传递刺激最佳的一种物质。 2、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可以溶解多种物质,因此可以加入一定天然或化学物质以增强水疗法的化学刺激。 3、水具有很大的传热、导热能力和热容量。 水疗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好多啊,不想打P213---214 12.医疗体操 医疗体操的定义:专门用来防治疾病的体操,对创伤、手术后及瘫痪的功能恢复以及很多内科疾患具有良好的作用,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是医疗体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医疗体操的特点和分类:特点:1.选择性强 2.容易控制和掌握运动量 3.适应性广 4.提高患者的情绪 分类:?矫正运动用来矫正身体畸形的一种运动。 ?协调运动,恢复和加强动作协调性的运动, ?平衡运动,锻炼身体平衡功能的一种运动。 ?呼吸运动,a.一般呼吸运动,;b.局部呼吸运动,;c.专门呼吸运动 ?器械运动 姿势矫正体操的定义:为了保持正确的姿势或使不正确的姿势及病态姿势恢复所进行的一系列的体操训练 医疗体操的编制原则:?根据病人的年龄、全身情况、疾病的特点和平时锻炼的程度来选择医疗体操的内容和运动量; ?在医疗体操中起局部作用的专门性运动,应与全身性一般健身运动相结合; ?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体操由简单逐渐到复杂,运动量逐渐增加; ?每次医疗体操应包括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准备部分一般采用运动量较小的健身运动和呼吸运动。基本部分中针对疾病特点的专门运动应占较大比重,而且运动量要达到应有水平。结束部分进行必要的放松练习和整理活动,使运动量逐渐降下来。
/
本文档为【运动疗法技术学 完整】,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