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名老中医治病绝招

名老中医治病绝招

2017-09-30 8页 doc 22KB 202阅读

用户头像

is_654168

暂无简介

举报
名老中医治病绝招名老中医治病绝招 益母降压汤治疗高血压(朱良春) 【处方】益母草60g、桑寄生20g、杜仲12g、甘草5g 血压高,用益母草疗效很好。该药清肝平逆,对产后血压高尤有效验。 【加减】?头痛甚加夏枯草12g 钩藤20g 生白芍25g 生牡蛎30g ?阴虚甚加女贞子12g 川石斛15g 大生地15g 杂病泛用控涎丹(洪哲明) 控涎丹出处南宋陈无择的《三因方》,又名妙应丸,乃十枣汤衍化而来,由大戟、甘遂、白芥子组成。后世医家对本方颇多赞誉,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控涎丹乃治痰之本,„„惟善用者能用奇功也。”《张氏医通》...
名老中医治病绝招
名老中医治病绝招 益母降压汤治疗高血压(朱良春) 【处方】益母草60g、桑寄生20g、杜仲12g、甘草5g 血压高,用益母草疗效很好。该药清肝平逆,对产后血压高尤有效验。 【加减】?头痛甚加夏枯草12g 钩藤20g 生白芍25g 生牡蛎30g ?阴虚甚加女贞子12g 川石斛15g 大生地15g 杂病泛用控涎丹(洪哲明) 控涎丹出处南宋陈无择的《三因方》,又名妙应丸,乃十枣汤衍化而来,由大戟、甘遂、白芥子组成。后世医家对本方颇多赞誉,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控涎丹乃治痰之本,„„惟善用者能用奇功也。”《张氏医通》亦云痰饮诸症:“此药数服,其病如失。”清代医家王洪绪,亦用控涎丹治疗多种外科疾病,因其方雄功伟,疗效卓著而誉之为子龙丹。 本方配伍严谨。大戟,《本经》主治“十二水、肿满忽痛、积聚”。甘遂,《本经》谓:“主大腹疝瘕、腹满、面目浮肿、留饮宿食、破癥坚积聚、利水谷道”。遂、戟配伍,峻逐饮水湿,兼入血分,消癥破瘀。尤妙伍用白芥子,利气豁痰,温中开胃,通络行滞,相得益彰。 洪氏常用三味等量研细,炼蜜为丸,每丸重5g。晨起空腹服1丸。服后勿进食饮水,得泻后,略进糜粥。一下不瘥,可再服,或减量连续服用。连续服药时,腹泻反不甚,但见便溏。洪氏并不主张久服控涎丹,但对于顽痰死血胶着不解而形成的结肿积聚,非连续服药不为功。近年来,洪氏常加入少许麝香以通阳活络,疗效更佳。 关于使用控涎丹之指证,洪氏对具有以下几种情况之一者,皆用控涎丹攻逐。 其一,在常因痰湿所致的水肿、臌胀、胃脘痛、胸胁痛、腹泻、眩晕、癫、狂、痫、咳喘、心悸怔忡等病证中,兼见舌苔滑腻垢浊,舌体胖大有齿痕,脉沉、弦、滑;或形体肥胖,面色晦滞、胸脘痞塞胀满;或素盛今瘦,肠鸣漉漉者。 其二,局部肿胀或疼痛,兼见舌体隐青、紫斑,且舌苔滑腻等痰瘀胶结证候者。 其三,任何部位的癥积痞块,或多发性的良性或恶性肿瘤。 其四,久治不愈的疑难痼疾,兼见舌苔滑腻,舌体胖大或有紫斑者。 其五,凡有脾肺气虚、脾肾阳虚、心肾阳虚等虚象见证,且屡用温补不效,兼见痰涎多,舌苔滑腻,而正气尚支者。 对于虚痰,洪氏亦常先以控涎丹攻逐,待邪势已衰,再议培补。他认为痰为实 , 物,故虚痰亦属于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痰湿久滞,阻碍气机,遏伤阳气,则脏腑愈加衰惫,痰饮水湿愈聚愈多,形成恶性循环。此时痰饮水湿往往成为疾病的主要矛盾。攻逐痰饮水湿,即可切断此恶性循环。洪氏认为对痰饮水湿属于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者,先攻后补要比攻补兼施为好,无互相掣肘之弊,常收事半功倍之效。 对于正气大衰,虚阳有浮越之势,阴液有涸竭之虞,不耐药力者则不宜用控涎丹攻逐。 洪氏认为控涎丹不及十枣汤峻猛,但疗效优于十枣汤。用其治疗内、妇、外科多种疾病,常收捷效。仅举数例,以示一斑。 一、胃脘痛 李xx,女,45岁,1960年10月2日诊。 胃脘疼痛十余年,每因进食生冷或恼怒抑郁而发作。吞酸嗳气、痞闷纳呆,屡治罔效。近半年疼痛发作频繁、剧烈。饮食日减,明显消瘦,有时大便色黑如漆。某医院怀疑为“胃癌”。近一月病势又增,胃脘胀满,攻痛不止,时有呕吐,以为不治。诊见:羸弱神疲,面色晦滞,苔白滑润,脉细涩。胃气失降,聚浊生痰,痰气交阻,胃腑血瘀,痰瘀互结。虽羸弱神疲,亦不可滥用培补,唯逐瘀涤痰,方可和降胃气。正气尚支,但用无妨,投控涎丹一丸。服药后,泻下稀水约一痰盂,且夹有红白秽滞之物。胃脘略舒,欲进糜粥,翌日又服控涎丹1丸,泻下已少,仅有秽滞之物。胃已不痛,胃纳亦增。十余日后,又觉得胃脘满闷隐痛,再服控涎丹而解,俟后,又间断服控涎丹40余丸,诸证悉除,身体健康,迄今20余年,终未复发。 【按】:洪氏认为,胃脘久痛,痰瘀结胶者居多。肝气犯胃,气郁生痰;胃火灼津,则生热痰;食滞胃脘,有碍运化,亦可聚浊生痰,此皆实证,其缘于虚者,多为中焦阳气不足,水谷精微,化失其正,亦聚饮生痰。痰湿阳遏,胃络气滞,瘀血内阻,势必致痰瘀胶结。对于胃脘久痛,无论虚实,有痰瘀之见证者,洪氏皆用控涎丹攻逐。六腑以通为补,胃气得畅,则精微得化,痰病得愈。 二、产后肿胀 王xx,28岁,1978年5月19日诊 分娩前周身微肿,今分娩已逾旬日,身肿尤甚,下肢按之陷指。腹膨隆如鼓,喘促倚息,不能平卧,呕吐频繁。恶露量少,少腹疼痛,尿少不畅。虽迭进宣肺利水、温肾消肿、益气化瘀之剂,寸效杳然。询问病家,素不喜饮,时肠呜漉漉。脉沉、苔白厚腻、舌质隐青。显系瘀血痰饮博结于内,以致三焦气化失调,予控涎丹攻逐之。服药一时许,腹痛更衣,大泻污秽积水,恶露亦行,紫黑多块。喘促渐平,夜能安卧。两日后,肿胀十减七八,呕止。继以益气化瘀剂调理数日而安。 【按】:素有停饮,经气失畅,即恶露不行。瘀血内停,水饮难以消融;痰饮潴留,瘀血更易结踞。丹溪云:“痰夹瘀血,遂成窠囊。”若不迅除,久则势必棘手。寻常平淡之剂,难奏速效。况今尿少浮肿,腹胀气逆,喘促难卧,不容缓图。洪氏有胆 , 有识,投控涎丹攻逐,饮逐瘀消,气畅病愈。若拘于产后忌用攻伐而缩手,岂不偾事, 建中行建汤治疗冠心病(曹永康) 冠心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尤以老年人为多。这在体质上有几个特定因素:一是“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衰矣”。一是“五脏之滞,皆为心痛”(张景岳语)。一是“七情之伤,虽分五脏,而必归本于心”(费伯雄语)。以上诸因素陈陈相因,有动乎中,必摇其精,日久而心脏为之损害,仲景所说“阳微阴弦,胸痹心痛,责其极虚”,恰中病机;但“极虚”言其本,气滞血凝为其标,标本虚实不容倒置。治疗当以补为主,补中寓通,补不壅滞,通不损正。 部分冠心病患者,每兼有脘腹痞胀,饮食后易猝然心痛,其人多形体肥胖,舌苔粘腻,此乃心阳内衰,火不生土,痰浊内盛之证。当心胃同治,益气健中,理气疏滞,法取温疏。曹氏自拟建中行健汤(清炙芪12克 桂枝5克 炒白芍10克 制川朴5克 制苍术10克 川芎6克 制香附10克 片姜黄6克 鸡内金10克 砂仁2克 陈皮5克 山楂10克)投之往往有效。 调心汤治疗冠心病 (刘绍武) 【调心汤】:柴胡15克 川椒10克 苏子30克 党参30克 大枣10枚 甘草10克 黄芩15克 百合30克 乌药10克 瓜蒌30克 丹参30克 郁金15克 牡蛎30克 主治各种心脏病,尤其对冠心病有良效。 本方系刘氏从医六十余年,悟出的以小柴胡汤作为协调之总方,宣通表里,疏调三焦,充其津液使五脏戴泽,调其阴阳而使气血衡常。多年来,该方输入电脑,广泛使用,坚持久服,其效颇彰。 生半夏、水蛭粉治疗哮喘 (颜得馨) 生半夏化痰之力甚著,颜氏治疗哮喘习用之,一般用9克,加生姜2片,无副作用。水蛭粉能改进缺氧现象,每服1.5克,1日2次,其效亦著。 哮喘剧作,多缘寒痰胶滞,气失升降,投麻黄附子细辛汤辄有立竿见影之效。 , 附子温肾散寒,麻黄宣肺平喘,相得益彰,麻黄得附子平喘而不伤正;附子又能制麻黄之辛散。颜氏治疗哮喘之偏于寒盛者,最喜冠此二味,颇为应手。细辛通阳平喘,喘息甚时非此不克,量必重用,一般用4.5克,喘剧者可用至9克以上。临床常见顽固性哮喘,用大量激素亦不为功,端坐喘息,日以继夜,投麻黄附子细辛汤(每味量皆为9克)一剂而安。 哮喘为沉痼之病,缠绵反复,正气溃散,精气内伤,症状错综出现,但毕竟寒痰阴凝于内者居多,用麻黄附子偕细辛,离照当空,阴霾自化,能使喘平痰减。即使舌质稍红,津液不足,但实质寒凝为本,经用麻黄附子后阳气来复,津液上承,舌色反转润泽,故治疗哮喘时用药不可拘泥。 重用全蝎抢救险症 (茹十眉) 蝎,古方用尾,缘此虫之力全在尾,其尾部集中一种类似蛇毒成分中的神经毒的蛋白质。茹氏认为:高热抽搐,角弓反张及脑症状明显时,用药首推全蝎;危重之侯,则以蝎尾为优,研末吞服为佳;俟缓解之后改用全蝎。又谓用蝎,全取其毒,捕捉后经盐水渍,清水漂,毒性减低,势必影响疗效,为此全蝎以不渍漂为好。多年经验说明,服大量全蝎后,除个别有皮肤溃烂,未见有其他严重中毒反应。若皮溃者用忍冬藤、绿豆衣、生甘草之属解之,2,3剂即消。 钟乳石方治疗胃溃疡 (祝椹予) 钟乳石方对溃疡病有良好的疗效,临床上经过反复摸索,得出钟乳石方的适应症,对寒热错综、虚实夹杂、脾胃不和的溃疡病,确有良效。 【钟乳石方】:钟乳石30克 黄柏10克 肉桂5克 蒲公英30克 甘草6克。方中钟乳石甘温入肾,温阳以暖脾,安五脏、补虚损。肉桂辛甘大热,入脾肾二经,温肾阳、暖脾土,除冷积通血脉。现代药理研究,肉桂皮油可刺激胃液分泌,促进消化功能,并可缓解胃肠痉挛,起到止痛的作用。黄柏苦寒入肾、膀胱、大肠经,清热燥湿、滋阴降火。蒲公英苦甘寒,入肝胃二经,清热解毒并有健胃作用,临床报道有用单味蒲公英治疗溃疡病,有促进溃疡面愈合的效用。甘草味甘平,补中健脾,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五药合用,苦寒泻热,辛甘散寒,寒热并调、补虚扶正,以达到阴阳调和的目的。 临床遇到一位干部患胃溃疡十余年,胃脘痛反复发作,喜冷饮但饮冷即痛。请祝氏诊治,给予钟乳石方治疗,一个月后欣然告云:“祝老为我治疗胃溃疡的同时连 , 同我的阳痿之疾一并治愈了”。可见此方的机理可究。 升阳法治疗晨泄 (丁光迪) 经过多年的摸索,体会到本病一定有肾阳虚的症候,如身寒畏冷、腰脊酸痛、脚软冷痛、阳痿不育、夜尿频多、舌质淡滑或胖、脉沉迟微弱等。虽不必悉俱,但总有一些相应的症状,运用温涩方法才能见效。现在有些这类病人,阳虚的症候并不显著,而脾虚湿盛的情况却很突出,病在脾而不在肾,应用升阳法以治之。 用药方面,丁氏常以羌活胜湿汤加白芷、升麻、葛根、苍术、白术、白芍。目的是下者举之,使清阳上升,挽回中气下陷之势。风药多用,用量亦轻。一本东垣之旨,使清升而微微得汗,则阳气升腾,脾气来复,泄泻亦可得愈。 白术通便秘 (魏龙骧) 便秘者,非如常人之每日应时而下也。此症3,5日,6,7日难得一便,大便干结坚如羊屎者,窘困肛门,支撑不下,甚则非假手导之不能出;亦有便不干结,间有状如笔管之细者,虽有便意,然临厕便不出。 便秘一症,医书所载治疗的方法不少。然有效亦有不效者,轻则有效,重则无效;暂用有效,久则无效。孟浪者但求一时之快,猛剂以攻之,以至洞泻不止,不但无益,反而有害。东垣所谓“治病必求其源,不可一概用牵牛巴豆之类下之。”源者何在,在脾胃。脾胃之药,首推白术,尤需重用,始克有济。然后,分辨阴阳,佐之它药可也。 重用白术,运化脾阳,实为治本之图。故魏氏治疗便秘概以生白术为主,少则30,60克,重则120,150克,便干结者加生地以滋之,时或少佐升麻,乃升清降浊之意。若便难下而不干结,或稀软者,其苔多呈黑灰而质滑,脉亦多细弱,则属阴结脾约,又当增加肉桂、附子、厚朴、干姜等温化之品,不必通便而便自爽。 高龄患便秘者实为不少。一老人患偏枯,步履艰难,起坐不便,更兼便秘,查其舌质偏淡,苔灰黑而腻,脉见细弦。此乃命门火衰,脾失运转,阴结之象也。处方以生白术60克为主,加肉桂3克,佐以厚朴6克,大便遂得自通,灰苔亦减,减轻不少痛苦。类似病人,亦多有效,毋庸一一例举。 木香槟榔丸治疗多种胃肠病 (谢海洲) , 谢氏临床治疗急慢性炎症,仅在木香槟榔丸的药味分量上调整。木香槟榔丸消食化滞。三棱、莪术活血化瘀缓痛;青陈皮行气消导;大黄、黑丑消食杀虫;知母、黄柏滋阴坚肾;吴茱萸、黄连行气制酸调和寒热;香附、芒硝行气消肿。斟酌损益是可以应用于很多方面胃肠方面的疾病的。腹泻久痢,黄连、木香、白芍为主,遇到顽固性的加灶心土(取自烟囱),每用一大块(约四两至半斤重)先煎去渣,以其汁代水煎药,还可用于呕哕恶呃、吐逆等症。休息痢加鸦胆子仁用红枣肉包裹(将大枣压扁去核,将鲜鸦胆子去壳包入),每枣装5枚,若为结肠炎另加锡类散内服。疗效颇佳,可供试用。 治疗胆囊炎的二张效方 ( 张羹梅) (一)利胆汤:金钱草、柴胡、枳壳、赤白芍、平地木、板蓝根、生川军、生甘草,另:硝矾片。此方有清热利湿、理气止痛、软坚散结、利胆排石的作用。适应症为右胁疼痛,引及肩部,口苦纳呆,或有发热寒战、目黄溲赤,或右胁疼痛拒按,恶心呕吐、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或滑数。常应用于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或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的患者。 (二)消癥积汤:京三棱、蓬莪术、车前子、金钱草、茵陈、青陈皮、赤白芍、生川军、生甘草。另:硝矾片。本方有破气活血、软坚消癥、利胆消食的作用。适应症为右胁下触及块物,疼痛拒按、恶心呕吐,或面色黎黑、目黄、溲赤而短、大便色白,或有皮肤发痒,常应用于胆囊肿大、胆囊积液或阻塞性黄疸的患者。 玉米鬚治疗慢性肾炎 (岳美中) 玉米鬚60克煎汤代茶,连服6个月。 玉米鬚为禾本科玉蜀黍的花柱和花头,因花柱呈丝状,故称“玉米鬚”。性味甘、淡、平,具有利尿通淋之功,用于肾炎水肿、热淋、石淋等,配方用15,30克。 此药在秋季很容易大量收集到。晒干后备用。患者可自己采备,经济而实惠。 ,
/
本文档为【名老中医治病绝招】,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