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参考)抗体-抗原分子识别的结构基础和功能研究

2017-10-21 42页 doc 79KB 243阅读

用户头像

is_882336

暂无简介

举报
(参考)抗体-抗原分子识别的结构基础和功能研究(参考)抗体-抗原分子识别的结构基础和功能研究 项目名称: 抗体-抗原分子识别的结构基础和功能 研究 首席科学家: 郭亚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起止年限: 2010年1月-2014年8月 依托部门: 总后勤部卫生部 上海市科委 1 一、研究内容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包括: 1. 抗体研究平台的系统性 抗体分子识别研究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建立系统的、多层次和多角度的抗体研究平台。目前采用生物学方法结合原子层面的结构分析远远不能满足研究的需要。如何建立一个可针对多状态(静态与动态)、多层次(原子,分子,细胞)和...
(参考)抗体-抗原分子识别的结构基础和功能研究
(参考)抗体-抗原分子识别的结构基础和功能研究 项目名称: 抗体-抗原分子识别的结构基础和功能 研究 首席科学家: 郭亚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起止年限: 2010年1月-2014年8月 依托部门: 总后勤部卫生部 上海市科委 1 一、研究内容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包括: 1. 抗体研究平台的系统性 抗体分子识别研究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建立系统的、多层次和多角度的抗体研究平台。目前采用生物学方法结合原子层面的结构分析远远不能满足研究的需要。如何建立一个可针对多状态(静态与动态)、多层次(原子,分子,细胞)和多角度(量子力学、牛顿力学和热力学)的系统研究平台是本项目拟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我们采用结构生物学结合计算生物学和功能验证的策略,建立抗体“虚拟预测和验证”研究体系,发展和完善已建立的抗体研究生物技术平台。 2、抗体抗原特异识别的可模拟性 免疫识别和结合是发生在抗体分子与抗原分子特定位置、特定片段之间的互相匹配和吻合的过程。这种特异性相互作用是完全基于一级序列折叠后的三级结构,对应的蛋白质空间表面特征是揭示分子识别规律的基础。在已构建的抗体-抗原复合物库(平台)和前期973所建立的技术平台基础上,跨生物学、计算机、统计、数学等学科,引入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信息分析与模型分析”功能,对抗原抗体分子识别进行分析与模拟, 并结合其它子课题进行生物学试验验证。 3. 抗体抗原分子相互作用的规律性 分子识别必然存在着其普遍意义上的规律,在遗传密码之外还应该存在着“结构密码”,对分子识别规律的了解将能够大量获得特定功能的蛋白质。抗体分子的一系列重要生物学功能均与抗体分子特异性识别有紧密关系,对抗体分子识别规律的阐明,是本项目需要解决的重要关键科学问题。利用已建立的各种生物抗体库和抗体虚拟设计平台,通过抗体的虚拟设计抗体分子的结构,预测抗体功能,结合生物手段和生物信息技术,解析抗体分子的识别规律。对抗体分子识别规律的阐明也将为其它生物大分子识别规律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以我们已有的晶体结构明确的抗原表位为研究模型,在虚拟设计和生物验证的研究平台上采用从生物——虚拟——模拟——生物的策略才有可能准确、全面地研究抗体分子识别的规律。 2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信息分析技术寻找抗体抗原表面结合位点识别规律: 在生物信息大规模抗体虚拟库和抗体抗原分子识别的结构基础上,统计抗体抗原结合界面两侧的空间信息特征和特征,建立基于空间特征的蛋白质抗原空间表位预测方法,进行抗体抗原分子识别的分子动力学模拟,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信息分析与模型分析”功能,发展空间比对技术,寻找抗体抗原表面结合位点识别规律。 2(抗体抗原相互作用结构学基础: 综合运用结构生物学、计算生物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方法,以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抗原和抗体分子为研究目标,构建抗原和抗体分子结构测定平台,抗原表位测定的技术平台,以及抗体生物学功能机制的分析平台。综合运用X-射线晶体学、溶液核磁共振、冷冻电镜、X-射线小角散射等多种结构生物学手段测定抗体和抗原分子以及它们的复合物的在不同分辨率尺度上和不同测定方法基础上的三维结构信息,确定抗原分子上具有重要活性的功能表位,揭示抗体特异性高效识别靶标抗原的结构基础,阐明抗体发挥其生物学功能的分子机理。 3. 抗体抗原复合物的分子分布特征及功能识别基础: 利用近场光学显微术结合荧光量子点标记技术对单个抗原抗体在细胞表面的动态分布状态进行可视化研究及数量化分析,结合单分子力谱测量技术和原子力显微成像术对抗原抗体分子间结合,解离的动态过程给以精细探讨。进一步阐明在生理条件下抗原抗体相互作用机制,修正已建立的数学理论模型。 4(基于计算生物学的抗体分子设计及功能进化规律研究 基于分子动力学(牛顿力学)和周期性边界条件下的密度泛函理论(量子 3 力学)探讨抗原-抗体相互作用的动态模式,建立基于结构的计算机虚拟突变技术并用于抗体分子的功能进化。利用De novo建模、微观组态相互作用理论获得抗体模拟多肽结构,设计全新功能性人源抗体分子及双功能多价抗体分子,在此基础上探讨抗体分子功能进化规律,为新型抗体分子功能的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5、抗体分子识别的功能进化规律: 利用现有的人源Fab抗体库和噬菌体抗体库技术与分子对接矩阵模式,结合人—人单克隆抗体技术及小鼠杂交瘤技术,进行基于抗体表位的高通量抗体筛选;收集所产生的功能性抗体分子数据,建立充实“生物抗体数据库”,结合结构生物学的数据和计算生物学手段对抗体分子识别特点进行研究,寻找抗体分子识别和发挥功能的规律。利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方法对通过计算生物学获得的抗体分子进行克隆和表达,在细胞或动物模型上研究抗体分子的生物学功能,对抗体分子识别的作用规律进行系统研究。 4 5 二、预期目标 总体目标: 以建立“抗体结构和功能”的创新研究体系、寻找抗体抗原分子识别的结构基础和作用规律为研究目标,本着“突出我国优势领域、着重解决符合重大需求的关键问题、瞄准国际基础理论前沿”的原则,在上一个973计划项目中所建立的生物信息学、生物大分子立体结构研究、数据挖掘技术以及抗体分子功能研究等技术平台上,建立抗体抗原相互作用规律研究的创新体系,探讨适用于功能性抗体分子发现的通用性规律,争取获得源头创新性研究成果,加快我国生物信息学、计算生物学、结构生物学和生物学的衔接和交叉,培养出一批高水平的各学科交叉型学术研究梯队。 五年预期目标: 1(建立抗体分子识别及作用规律的系统研究平台,开发并丰富生物信息学和计算生物学新算法,模拟抗体抗原相互作用进程,发现抗体分子识别及发挥作用的规律。 (结合与交叉利用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结构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等众多2 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和技术,通过“表位预测与验证,抗体分子模拟,结构解析,分子设计及预测,生物功能验证”这一流程,建立抗原和抗体相互作用研究系统。 3(基于已建立的生物信息数据库,通过理论模拟和数理统计方法进行抗体分子设计及功能预测。采用地理空间信息分析系统和计算生物学等方法抽提推导抗体与抗原相互作用的规则或模式,从而虚拟设计出与抗原结合的抗体分子结构,推测其功能,并用可视化手段进行动态检测和验证。 4(对“虚拟设计”所得抗体分子采用生物技术实验手段进行克隆和表达,分析抗体分子与功能性抗原表位相互作用方式,在细胞和(或)动物模型上研究抗体分子的生物学功能,对抗体分子“虚拟设计预测体系”进行系统研究,找出抗体分子识别的通用性规律。 5(在SCI收录的学术期刊上发表120篇以上, 30篇以上发表在相关领 6 域的国际权威刊物;取得具有国际影响的原创性学术成果4-8项,申报发明专利 20项。 7 三、研究 1(学术思路: 本研究以阐明“抗体分子识别的结构基础与作用规律”为目标,采用地理空间信息分析技术平台和扫描探针/量子点标记技术,结合已拥有的抗体生物功能分析系统,组织计算生物学、结构生物学、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免疫学等优势力量,开展多学科综合性研究。力图通过对抗体分子识别机制与作用规律的发现,为快速寻找满足人们需要的特定功能的蛋白质(抗体)奠定理论基础。 2(技术途径: 本项目基于前一个973计划项目已建立的抗体虚拟筛选技术平台、晶体结构解析平台和高通量抗体功能验证平台,利用生物信息技术和生物抗体数据库,总结抗原抗体相互作用的表面分子特征,预测参与相互作用的关键位点,进行抗体分子模拟,采用多种结构生物学手段,在不同层面和角度解析抗原抗体复合物的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计算生物学的技术途径进行分子设计及预测,最后通过生物、物理、化学等综合技术手段在细胞水平和动物模型中进行功能验证,寻找适用于功能性抗体分子识别和作用的通用性规律。 3(创新点与特色: 1)在前一个973计划项目研究的基础上,开创性地建立可针对多状态(静态与 动态)、多层次(原子,分子,细胞)和多角度(量子力学、牛顿力学和热 力学)的抗体结构与功能系统研究平台。 2)在已建立的“抗体生物信息库”的基础上,引入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 间信息分析与模型分析”功能,对抗原抗体分子识别结构进行分析与模拟, 并对功能进行预测。 3)采用结构生物学并结合计算生物学以及功能验证的策略,建立抗体“虚拟设 计预测和验证”研究体系,利用De novo建模、微观组态相互作用理论获得 抗体模拟多肽结构,设计全新功能性人源抗体分子及双功能多价抗体分子, 在此基础上探讨抗体分子功能进化规律。 8 4)利用近场光学显微术结合荧光量子点标记技术对单个抗原抗体在细胞表面的 动态分布状态进行可视化研究及数量化分析,结合单分子力谱测量技术和原 子力显微成像术对抗原抗体分子间结合,解离的动态过程给以精细探讨。阐 明在生理条件下抗原抗体相互作用机制。 5)本项目可为已立项的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如免疫学、蛋白质组学、肿瘤学、 干细胞研究和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等以及其他前沿技术领域提供有利的 支持。 4(可行性分析: 1) 研究目标明确:在前一个973计划项目的支持下已建立的生物信息学、生物 大分子立体结构研究、数据挖掘技术以及抗体分子功能研究等技术平台的基 础上,建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体分子与功能研究的创新体系,找出适用 于功能性抗体分子识别的通用性规律,并将研究成果推广到其它的生物大分 子的研究中,争取获得源头创新性研究成果,加快我国生物信息学、计算生 物学、免疫学、蛋白质组学和功能基因组学的衔接和交叉,培养出一批高水 平的各学科交叉型学术研究梯队。 2) 研究队伍:本项目的科研队伍主体均为来自国家及部门重点实验室的优秀中 青年专家,团队成员包括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总后科技金星和新星、 教育部新世纪创新人才、上海市“曙光计划”和“浦江计划”人才,还拥有 教育部和上海市科技创新团队。项目组在计算生物学、机构生物学、生物信 息学及抗体分子功能研究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3) 五年来在前一个973项目的支持下,在相关研究领域取得的工作基础与积累 为协作攻关奠定了基础:建立了国际领先水平的抗体信息数据库和结构分析 及大规模筛选的技术平台,尤其是利用抗原表位与抗体共结晶进行立体建 模,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计算机虚拟突变技术制备高亲和力功能性抗体分子。 应用抗体抗原共结晶技术,在国际上首次解析了两种重要的单抗药物 “Rituximab”和 “Efalizumab”的晶体结构,并比较了不同抗体亲和力差 异的结构学基础;阐明了“Rituximab” 与CD20、“Efalizumab” 与CD11a 结合的结构与作用机制,文章分别发表于JBC和PNAS。在此基础上,设计表 9 达了全新结构和高效功能的抗CD20四价抗体。文章发表于Cancer Res.。以 上成果为功能性抗体分子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新的技术方法。这些基础 研究领域的突破为本项目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 国家发改委、国家科技部和上海市科委也相继投入经费用于本项目相关基础 设施的建设。本项目的研究单位均具有优良的研究条件,并在计算生物学、 生物信息学、结构生物学及抗体分子研究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工作基础。在前 一个973项目的基础上,国家发改委批准建立了“抗体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 心”,为本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及硬件设备上的支持。通过 多方面协作攻关,形成了一支各学科配置合理,组织协调得力,攻关能力较 强的科研队伍,为本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5、课题设置 、基于生物信息学的抗原抗体分子识别与系统模拟 课题1 预期目标: 在已经建立的生物信息大规模抗体虚拟库和已知抗原信息的基础上, 解析抗体抗原分子识别的结构基础和特征,结合计算生物学、分子动力学技术, 引进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信息分析技术来扫描提炼抗体抗原表面结合位点识别规律,实现蛋白质抗原的空间表位预测以及抗体结合位点模拟预测。 研究内容: 1. 抗体抗原结合界面两侧的空间信息特征统计研究 外界抗原千变万化,但是抗体在几个氨基酸上的变化就能特异性识别不同抗原,抗体识别抗原空间结构的策略具有重要科学意义。目前抗体-抗原的相互作用研究多集中于对抗体和抗原结合位点一级序列以及二级结构特征的提取,往往对蛋白质表面三维空间信息特征描述不够充分,影响进一步的抗体抗原相互作用本质研究。我们将跨学科收集所有可能的空间结构描述特征,在前期抗体结合界面的统计基础上,重点开展结合位点两侧的三维界面微环境分析,包括凸凹性,相邻性,构象性,结合片(patch)的化学和物理特征等,结合不同种属,不同抗原类别,与非免疫复合物相互作用界面的分析特征进行比较,得出抗原抗体界 10 面三维特异性. 2. 基于空间特征的蛋白质抗原空间表位预测方法 基于上面抗原一侧空间表位的特性,从中提取出分辨效果较好的特性,用于不连续表位的计算预测。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将特征进行量化和程序化,并与现有的各种线性表位特性,包括氨基酸倾向性、疏水性、表面可及性等化学性质结合,建立新的B细胞不连续抗原表位预测方法。交给其它课题验证. 3. 抗体抗原分子识别的分子动力学模拟与统计研究 蛋白相互作用实际上是在溶剂环境下的柔性吸引与对接,抗体抗原的识别与相互作用其实就是抗原抗体的相互接近与选择,我们将采用多轨迹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抗体抗原全原子的溶剂模型,通过长时间的模拟,然后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界面每一残基在三维空间的疏水与氢键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出现的几率,从而确定稳定抗体抗原识别的一系列关键残基。此外 我们将采用高温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抗原表位与抗体的结合如何影响抗原的折叠,通过动力学与等高线图分析确定抗原折叠的时间尺度以及可能的折叠路径,从而阐明抗体与抗原分子识别的结构动力学基础。 4. 抗原空间表位相似性搜索,以及与抗体结合界面的空间比对与模拟 免疫识别和结合是发生在抗体分子与抗原分子特定位置、特定片段之间的互相匹配和吻合的过程。这个过程中间,化学性质的匹配和结构特征的匹配起着主导作用。具有相似结构特征的抗原空间表位与相似抗体虚拟识别的可能性较大。目前没有人做过抗原空间表位的相似性搜索分类,也没有人做过抗原空间表位与相应抗体结合界面的空间比对。我们计划在对抗原抗体结合位点结构信息量化,引入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信息分析与模型分析”功能,发展空间比对方法,通过对抗原表位空间结构特征的相似性搜索,在虚拟抗体库中进行配对筛选与亲和性改造. 综合上述的模拟结果,找出对应识别位点附近的更多特征和规律,结合一维二维结构和其它生物特征, 提炼抗原-抗体识别的分子机制。 5( 虚拟筛选和模拟结果的实验验证与改进 选取一些重要的蛋白质抗原及对应抗体(例如HER2及抗体、EGFR及抗体等,以及与人类疾病密切相关的抗体,如SM5-1、anti-CD20、anti-CD25、anti-HIV、anti-HBV等抗体),通过虚拟表位预测、空间表位相似性搜索,以及结合界面的 11 空间比对及虚拟配对筛选,研究其识别和结合的结构基础,交由实验室验证,并根据实验结果进一步改进模拟方法。 经费比例:15% 承担单位: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课题负责人:曹志伟 学术骨干:黄金艳、杜嘉木、朱瑞新 课题2、抗体抗原相互作用规律的结构生物学基础 预期目标: 综合运用结构生物学、计算生物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以及生物化学的方法,以一些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抗原和抗体分子为研究目标,通过研究这些特异性抗体及其相应抗原分子在不同分辨率水平上的三维结构模型以及功能表位信息,与其他分题协同合作,从多个层次和方位揭示抗原-抗体相互作用的结构基础,阐明抗体分子特别是功能性抗体发挥其生物学功能的分子机制。 研究内容: (1) 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抗原和抗体分子的原子尺度结构研究 以一些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抗原和抗体分子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抗原、抗体以及抗体-抗原复合物的结晶和结构解析工作。在获得晶体的基础上,解析它们的三维空间结构,分析原子尺度上抗体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结构基础。根据结构分析选择参与相互作用的潜在关键氨基酸,与第4、5分题合作进行突变并对进行功能验证,从而最终锁定抗原-抗体相互作用中的关键氨基酸,阐明抗体分子高亲和力专一性识别对应抗原分子的分子机制以及特定功能表位的生物学功能。对于分子量不大而又难于结晶的抗原分子,用溶液核磁共振技术来测定其溶液状态下的三维结构。将所获得的结构信息作为基于计算生物学的抗体分子设计的模板,完成抗体分子的优化改造,为探讨抗体分子功能进化的规律奠定基础。同时将结构信息提供给第一分题,用于抗原-抗体结合界面的空间信息特征的统计及抗体识别分子动力学模拟,总结抗体特异性识别抗原分子的作用规律。 12 (2) 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抗原-抗体大分子复合物的分子尺度结构研究 一些新型抗体(比如双功能抗体、多价抗体等)和病毒中和性抗体功能的发挥不仅与其在原子尺度上的识别机制有关,更重要的是与它们在分子层面上的结合模式以及空间效应有关。通过冷冻电镜和X-射线小角散射等结构生物学手段对抗体在分子尺度上对抗原的识别机制和空间效应进行研究,揭示这些抗体分子在整体上发挥特定生物学功能的结构基础和分子机制。结合局部原子分辨率水平的结构模型,能够得到整体复合物在多个层次上更全面的结构信息,为更详尽地揭示抗原-抗体识别的分子机制提供结构生物学的实验依据。 (3) 抗原抗体识别机制的动态结构研究 抗原-抗体的识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涉及复杂的分子动力学和热力学的变化过程。采用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检测抗原抗体识别过程中的分子动力学变化;用等热滴定方法检测相互作用过程中的热力学效应;用溶液核磁共振技术来研究抗原(或者抗原表位肽段)在被抗体识别过程中各个氨基酸的变化情况,得到抗原-抗体识别在溶液生理状态下的动态信息。结合静态晶体结构信息,阐明抗原被抗体特异性识别的分子动力学机制。与第五分题合作,通过点突变反映抗原或者抗体上各个氨基酸对于抗原抗体相互作用的分子动力学贡献和热力学贡献,从而获得更为详尽的结合参数。实验数据可以为计算生物学基础上的分子设计和结合规律的探讨提供有价值的修正参照。 (4) 具有重要生物学意义的功能表位的研究 抗原上不同的表位往往代表着不同的生物学功能活性位点,对于线性表位的抗体的共结晶实验,可以采用抗原表位肽段来模拟整个抗原,而简化结晶和分析过程,因而我们还计划开展针对重要抗原分子上有重要生物学意义的抗原表位的搜索。我们将采取传统的截断体构建、噬菌体展示等免疫学方法对线性抗原表位的搜索;对于难以用传统免疫学方法鉴定的空间表位,我们计划采用生物物理学核磁共振技术,蛋白质组学氕氘交换质谱技术,与第4分题合作采用计算生物学分子模拟和分子对接等新型技术,一起完成重要抗原表位的鉴定。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多肽模拟抗原表位,进行抗体-多肽复合物的结构研究、抗原表位的生物学 13 功能的研究以及用核磁技术进行抗原在抗体结合过程中的动力学研究。结果可以与第1分题进行抗原空间表位相似性数据的汇总分析。 (5) 抗原抗体结构的计算机模拟和分子对接结果的验证 第4分题涉及用计算生物学分子模拟和分子对接方法得到的抗原-抗体结构模型,运用冷冻电镜或者小角散射等方法得到抗原-抗体复合物的低分辨率结构模型对复合物的计算模型开展整体框架上的筛选和验证,用核磁共振方法来验证表位的正确性和动态过程。 经费比例:27% 承担单位: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第二军医大学 课题负责人:刘一苇 学术骨干:陈勇、李博华、马颖、周旭宇 课题3、抗体抗原复合物的分子分布特征及功能识别基础 预期目标: 近场光学显微术结合荧光量子点标记技术对单个抗原抗体在细胞表面的动态分布状态进行可视化研究及数量化分析,结合单分子力谱测量技术和原子力显微成像术对抗原抗体分子间结合、解离的动态过程给以精细探讨。进一步阐明在生理条件下抗原抗体相互作用机制,建立抗体分子识别的数学理论模型。 研究内容: 1.应用原子力显微成像技术对抗原抗体分子进行单分子探测及可视化研究,获取抗原抗体分子在生物膜上的超微形貌,探讨生理条件下抗体分子识别的结构特征与功能的关系; 2.应用近场光学显微技术结合量子点标记技术,对细胞表面抗体分子的分布状态进行超高光学分辨率的荧光成像、偏振光成像,深入探讨分子分布状态的生物学功能并确定抗体分子的空间取向; 3.结合针尖化学、单分子力谱测量技术探测单个抗原抗体分子间的作用力和 14 离解力,在皮牛顿力量级上精确量化抗原抗体间的作用力,对抗原抗体间的结合、解离过程进行实时分析,建立抗体分子识别的数学理论模型; 4.在近场光学显微成像平台上结合量子点标记技术、电子调谐技术实现对单细胞表面多种抗原抗体分子高区分度的并行探测,对分子分布状态在外界条件刺激下的动态变化进行可视化研究和数量化分析,进一步阐明抗原抗体分子在不同细胞时期的作用机制。 经费比例:14% 承担单位:暨南大学、南开大学 课题负责人:蔡继业 学术骨干:陈凌懿、潘运龙、杨培慧、周立新 课题4、基于计算生物学的抗体分子设计及功能进化规律研究 预期目标: 基于分子动力学(牛顿力学)和周期性边界条件下的密度泛函理论(量子力学)探讨抗原-抗体相互作用的动态模式,建立基于结构的计算机虚拟突变技术并用于抗体分子的功能进化。利用De novo建模、微观组态相互作用理论获得抗体模拟多肽结构,设计全新功能性人源抗体分子及双功能多价抗体分子,在此基础上探讨抗体分子功能进化规律,为新型抗体分子功能的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内容: 1. 通过计算生物学方法合理模拟在考虑溶剂效应下的抗原-抗体相互作用的动态模式;进而借助量子化学方法下的密度泛函理论及周期性边界条件的合理设定,对牛顿力学下确定的抗原表位关键位点的电子结构特征、热力学参数及振动光谱的变化进行探讨,确定抗原表位构象及理化性质。 2. 通过模拟体内微环境,合理判定抗体与抗原作用过程中影响复合物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及影响抗原构象的关键结构域,为抗体分子模拟设计及功能进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3.通过位点生长、连接方法获得相应的抗体模拟多肽。利用De novo建模、微观组态相互作用理论获得多肽结构,并利用分子对接、牛顿力学优化获得多肽抗原 15 作用模式,在确定抗体模拟多肽生物学功能基础上,设计构建全新功能性人源抗体分子及双功能多价抗体分子。 4. 结合本项目其他分题得到的抗体结构数据及生物信息数据库,对抗原-抗体作用及解离模式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建立计算机虚拟突变技术并用于抗体分子的功能进化。 经费比例:16% 承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课题负责人:张毅 学术骨干:冯健男、毛宁、吕明 课题5、基于功能表位的高通量抗体筛选及功能研究 预期目标: 利用课题组现有的大型人源Fab抗体库和噬菌体抗体库技术与分子对接矩阵模式,结合人—人单克隆抗体技术及小鼠杂交瘤技术,进行确定抗体表位的高通量抗体筛选;收集所产生的功能性抗体分子数据,建立充实“生物抗体数据库”,结合结构生物学的数据和计算生物学手段对抗体分子识别特点进行研究,寻找抗体分子识别和发挥功能的规律。利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方法对通过计算生物学获得的抗体分子进行克隆和表达,在细胞或动物模型上研究抗体分子的生物学功能,对抗体分子识别的作用规律进行系统研究。 研究内容: 1、利用大型人源Fab抗体库和噬菌体抗体库技术,结合经典的细胞融合杂交瘤技术,利用亲和层析或表位芯片等方法,采用路标选择和平行筛选等策略,高通量筛选表位特异的单克隆抗体;采集抗体分子数据,建立并完善“生物抗体数据库”。所收集的数据反馈给第一分题进行空间比对和模拟,并可为第四分题提供计算生物学的原始序列。 2、根据生物抗体信息库和计算生物学得到抗体分子序列进行全基因合成、克隆和表达,利用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测定抗体分子的抗原结合活性,并对抗体分子的亲合力常数进行测定。所制备的抗体为第二分题提供抗原抗体共结晶结构 16 分析的原始材料,并为第四分题计算生物学和第一分题生物信息学为基础的抗原抗体相互作用规律提供印证数据。 3、在细胞模型上对基于计算生物学设计合成或模拟筛选获得的抗体分子进行功能活性检测,分析它们具有的激动、中和或是抑制功能,结合分题三抗体在生理状态下的分子识别规律,印证基于生物信息学和计算生物学的抗体功能模拟预测。通过动物模型对抗体的体内生物学功能进行验证,从而对基于“抗体分子识别规律”的抗体结构与功能预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进行分析。以进一步阐明抗体分子识别的作用机制。 经费比例:28% 承担单位:中南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课题负责人:郭亚军 学术骨干:戴建新、任彩萍、王皓 、各课题间相互关系以及与项目目标之间的关系 6 本研究在前一个“973项目”取得的进展和建立的技术平台的基础上,围绕抗体分子识别与作用规律这个关键科学问题,组织免疫学、结构生物学,生物信息学,计算生物学和量子化学等基础和前沿交叉学科的优势力量,进行系统的研究。项目共设置五个课题:课题一“基于生物信息学的抗原抗体分子识别与系统模拟”是在前期生物信息大规模抗体虚拟库和抗体抗原分子识别的结构基础上,统计抗体抗原结合界面两侧的空间信息特征和特征,建立基于空间特征的蛋白质抗原空间表位预测方法,进行抗体抗原分子识别的分子动力学模拟,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信息分析与模型分析”功能,发展空间比对技术,寻找抗体抗原表面结合位点识别规律,并对抗体分子识别的关键位点和能力进行预测。所建立的抗原抗体数据库,可在本项目各课题组之间共享,所编制的表位预测软件、空间构象模拟软件及预测结果,可为第5分题构建高亲和力抗体提供有价值的线索。也可为第4分题的抗体分子功能进化提供生物信息学参考。课题二“抗体抗原相互作用结构学基础”,在前期已经建立的抗原和抗体分子晶体结构测定平台的基础上,综合运用X-射线晶体学、溶液核磁共振、冷冻电镜、X-射线小角散射等多种结构生物学手段测定抗体和抗原分子以及它们的复合物的在不同分辨率尺度上和不同测定方法基础上的三维结构信息,确定抗原分子上具有重要 17 活性的功能表位,揭示抗体特异性高效识别靶标抗原的结构基础,验证课题一提出的抗体分子识别规律和关键位点。课题三“抗体抗原复合物的分子分布特征及功能识别基础”,利用近场光学显微术结合荧光量子点标记技术,研究抗体抗原复合物的分子分布特征及功能识别基础,以阐明在生理条件下抗原抗体相互作用机制;在上述结构生物学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课题四“基于计算生物学的抗体分子功能进化研究”,建立基于结构的计算机虚拟突变技术并用于抗体分子的功能进化,利用De novo建模、微观组态相互作用理论获得抗体模拟多肽结构,设计全新功能性人源抗体分子及双功能多价抗体分子,在此基础上探讨抗体分子功能进化规律,为新型抗体分子功能的预测提供理论依据;获得的相关靶蛋白高亲和力抗体可提供第五分题用于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同时相关的模型可提供给第一分题用于抗原表位预测模型的进一步优化,相关的抗原、抗体结构信息可以与第二分题进行理论与实验的相互叠合,进一步优化结构,确定的抗原,抗体作用的微观结构信息可对接第三分题,进一步探讨其规律性。最后通过课题五“基于功能表位的高通量抗体筛选及功能研究”结合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方法,对抗体分子体内外功能及其相互作用规律进行验证。收集获得的生物功能数据,结合课题4计算生物学、课题2、3结构生物学的信息,通过课题1的生物信息手段的汇总和分析,总结抗体分子识别规律。上述五个课题,既相对独立,又密切关联,相互交叉为用,结合与交叉,利用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结构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等众多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和技术,通过“表位预测与验证,抗体分子模拟,结构解析,分子设计及预测,生物功能验证”这一流程,形成一个有机整合的抗原和抗体相互作用研究系统。 18 19 四、年度计划 第一年研究内容: (1)利用传染病、肿瘤和自身免疫病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B淋巴细胞,分别建立 人源抗体库。抗体库包括全人全抗体细胞库和噬菌体抗体库。同时收集100 例左右典型的肿瘤组织,进行组织培养,为下一步的抗体筛选提供抗原载体。 (2)利用已知结构的病毒、毒素肿瘤相关抗原(HA1, E PROTEIN, SEB, RICIN, Her2, EGFR, CD20、CD25)分析其抗原表位,制备抗原肽,免疫小鼠,制备出一系 列识别相同抗原表位,但具有不同结构和亲和活性的抗体。 (3)对我们现有的特异性抗体及抗原对(抗OPN、抗SEB、抗ricin、抗登革热E 蛋白抗体等)及相应抗体分子的制备,开始其第一批晶体生长和条件优化工 作和结构分析;开展冷冻电镜样品的制备工作。 (4)收集项目所需要的数据,主要从结构数据库, 实验室和文献里收集已知的 抗原抗体结合位点结构信息, 以及对应抗原,抗体功能等其他信息;根据 收集的数据计算各种结构特征参数,选择合适的方法对特征参数进行统计分 析。 (5)在金膜上修饰CD3, CD25, CD69抗原,摸索并优化针尖修饰技术将上述抗原 对应的特异性抗体修饰在针尖上并测量抗原抗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对CD4+ T 细胞的膜蛋白CD4进行在体纳米尺度光学成像,研究CD4在CD4+ T细胞上 的分布情况。 (6)利用蛋白质结构数据库PDB以及第二分题的结构,对靶蛋白(BLyS、Her3、 TNF、Her2)空间构象进行理论模拟;借助第五分题获得的相应功能抗体(抗 TNF、Her2)以及本分题通过免疫小鼠获得的鼠源抗体(抗BLyS、Her3),通 过序列分析、结构模拟获得其空间结构;利用分子对接、力学优化及动力学 模拟确定抗原,抗体作用的动态模式,初步判定相互识别的关键位置,并通 过点突变以及缺失突变技术对确定的靶位进行实验验证。 第一年预期目标: 58(1) 制备库容达到10的全抗体细胞库和10的噬菌体抗体库,同时具备一定的 多样性。获得8种抗原的表位,并建立表位特异的特殊免疫小鼠;完成现 20 有4,6种抗体抗原对的功能学验证 (2) 完成2-4种大尺度抗原-抗体复合物(如登革热病毒,抗体)冷冻电镜样品 的准备工作; (3) 完成对(抗OPN、抗SEB、抗ricin、抗登革热E蛋白抗体等)复合物的结 晶及数据收集工作; (4) 探讨抗原,抗体相互识别的动态模式以及影响其相互作用的关键因素。确 定四种靶抗原的表位结构特征,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5) 初步完成结构信息的收集和整理,结构特征的抽提以及统计分析; (6) 制备能单层均匀覆盖金膜表面的抗原膜,初步完成针尖修饰技术的优化, 得出在离体状态下CD3, CD25, CD69分子的抗原抗体相互作用力。得到CD4 分子在T辅助细胞上的分布情况,分析其与CD4分子功能的关系。 (7) 争取在SCI收录的杂志上发表论文15,20篇。其中争取3,5篇发表于该领 域权威期刊。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 第二年研究内容: (1)利用已建立的抗体库筛选新的全人的抗肿瘤、病毒、自身免疫抗原的特异性 抗体,同时也利用同样的抗体库大规模筛选OPN,EGFR及病毒抗原相关的人源 抗体。制备其它的疾病相关抗原(IgE、TNF、VEGF等)的抗体杂交瘤。继续 制备系列性鼠源性抗体,并对所有获取的单克隆抗体进行基因克隆,以确定 其可变区一级结构信息。 (2)在建立一系列抗体功能检定体系(包括生物学活性、亲和力、结合位点的高 通量检测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验证抗IgE, 抗EGF, 抗TNF, 抗IL,6抗 体,抗CD20和抗CD52的生物学功能。 (3)开展第二批5种新抗原( CD25, CD44, CD3, CD52, CTLA4)、及相应抗体分 子的制备,结晶和晶体结构分析,找出相互作用的关键残基。开展抗体,病 毒复合物冷冻电镜结构的解析。 (4)在T细胞活化过程中,对其膜蛋白CD3, CD25, CD69进行纳米尺度的近场光 学成像,T细胞活化过程中分子的分布情况。利用针尖化学技术在体测 量CD3, CD25, CD69与它们的特异性抗体之间的作用力和离解力。 21 (5)通过统计分析方法对于结构特征参数实现筛选和分类;对结构特征因子进行 选择和优化,发现抗原抗体结合界面空间特征的潜在规律。设计算法提高抗 原空间表位预测精度,并以文献和实验数据进行校正。 (6)利用抗原表位的宏观分析方法对靶抗原(EGFR、CD3、H1N1流感病毒HA1蛋 白)进行空间构象模拟,并对其功能抗体的空间构象进行理论模拟,并预测 其抗原表位,进而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进行表位验证及分析。 (7)利用周期性边界条件及微观计算方法对抗原,抗体相互识别的微观结构信息 进行计算、分析,结合课题二、三的实验结果对建立的微观模型进行优化, 并开展针对靶抗原(BLyS、Her3)的抗体体外亲和力成熟预测,通过生物学 实验进行分析、验证。 第二年预期目标: (1) 筛选出20,40种人源抗体序列,这些抗体序列均应与已知的抗原表位相结 合,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获取50种以上,集中针对2-3个抗原的鼠源抗体 序列。 ,6种细胞膜表面分子与其抗体的抗体共晶和结构分析,同时完成2-4(2) 完成4 种大尺度抗原-抗体复合物冷冻电镜结构的解析(如森林脑炎病毒,抗体),分 辨率达纳米级。 (3) 得到CD3, CD25, CD69分子在T细胞活化工程中的高分辨光学图,建立并优 化同时对多种抗体进行探测的技术和方法。得到CD3, CD25, CD69分子的抗 原抗体相互作用力。 (4) .初步完成结构特征的筛选和分类;依靠抗原表位结构特征统计分析结果设 计空间表位预测算法和软件实现; (5) 建立抗原,抗体相互作用动态模式分析平台技术。确定三种靶抗原的表位构 象特点,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获得微观条件下抗原,抗体相互识别的结构 模式,并建立相应的预测及分析方法。 (6) 在SCI收录的杂志上发表论文20,25篇,其中争取4,6篇发表于该领域权 威期刊。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 22 第三年研究内容: (1)对可能获取的新的抗病毒、抗肿瘤和抗自身免疫病抗体等具有潜在功能的抗 体,进行必要的体内模型验证。完善抗体结构及功能数据库。实现抗原抗体 作用位点结构数据与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对接,实现地理信息系统处理生物 结构数据; (2)开展第三批5种可溶性抗原(LIGHT, FcεIα, RANKL, VEGF, EGF)及相应 抗体分子的制备、结晶及数据收集。 (3)研究细胞表面的多潜能性相关表面抗原SSEA-1和白血病抑制因子受体 (LIFR)和gp130抗原在胚胎干细胞在分化过程中分布状态的变化。 (4)对课题1中归纳总结的抗原抗体作用界面规律,表位预测结果以及动力学模 拟规律所选定的抗体相关重要氨基酸进行点突变,尝试制备10种以上的改良 抗体,并对其功能进行验证,信息反馈给课题组课题1和4,以修正其数学 模式和统计规律。 (5)对课题5中的针对靶抗原(TNF、Her2)的抗体借助分子动力学方法及改进的 分子力学力场及统一原子模型模拟抗体分子识别和结合抗原分子的动力学特 征。研究不同突变位点对结构功能,识别和结合过程的影响,通过虚拟筛选 及优化获得高亲和力抗体。 第三年预期目标 1. 筛选50-100种人源抗体序列,这些抗体序列均应与已知的抗原表位相结合, 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 2. 分析细胞表面抗原和受体对ES细胞分化的作用。研究胚胎干细胞在分化过程 中上述抗原与抗体间作用力的变化情况。 3. 完善抗体分子模拟分子动力学方法及改进分子力学力场,结合实验数据,分 析抗体抗原识别结合过程中的结构动力学基础; 4. 完成6,8个天然抗体,结构,计算,人工抗体研究循环,从中寻找并修正抗 原抗体识别及作用的计算模式和预测规律。依靠数据挖掘、生物信息学、地 理信息系统(GIS)初步建立结构特征量化信息处理体系; 5. 计算机辅助设计及虚拟筛选获得2,4种高亲和力抗体。 23 6. 在SCI收录的杂志上发表论文20,25篇,其中争取4,6篇发表于该领域权 威期刊。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 第四年研究内容: 1. 对可能新发现的肿瘤相关抗原,病毒保护性抗体,免疫调节分子进行结构和 表位分析,制备系列抗体进行研究。 2. 开展第四批病毒表面抗原及可溶性分子(森林脑炎病毒E蛋白, H1N1流感 病毒HA1蛋白, 肉毒毒素等抗原分子)及相应抗体分子的制备、结晶及数据 收集。 3. 研究间充质干细胞的表面黏附分子CD44, CD54、CD102在间充质干细胞定向 趋化过程中的分子分布情况与抗原抗体作用力的变化情况。 4. 系统比较抗体与细胞表面蛋白、病毒表面蛋白以及可溶性抗原分子之间作用 规律的异同,并在原子、分子和细胞等不同层面,比较在生理状态下和结晶 状态下,抗原抗体识别和相互作用规律的差异。 5. 进一步利用抗体分子设计方法对第五分题提供的靶抗原(H1N1流感病毒HA1 蛋白、EGFR、CD3)功能抗体进行优化,并借助生物学实验对确定的作用模式 进行修正、分析。借助抗原,抗体的作用模式开展新抗体分子设计。 6. 设计算法实现空间结构特征的比对,以及相似结合位点特征信息的搜索;结 合试验信息,测试检验虚拟筛选和比对方法的准确性。 第四年预期目标: 1. 阐明抗体与细胞表面蛋白、病毒表面蛋白以及可溶性抗原分子之间识别的作 用规律。 2. 深入了解生理状态和结晶状态下抗原抗体识别的结构及功能之间的关系。 3. 探讨黏附分子在间充质干细胞吸附、迁移时的分子机制。 4. 完善结构特征量化处理方法,初步实现表位和结合位点的空间结构虚拟比对 的搜索;进一步测试结构特征分析方法及虚拟筛选和比对方法 5. 在SCI收录的杂志上发表论文20,25篇,其中争取4,6篇发表于该领域权 威期刊。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 24 第五年研究内容: 1. 根据前四年的工作所得的数据及试验结果,总结抗原在细胞表面的分布规律 和抗原抗体间的作用规律,利用分子动力学计算建立抗原抗体作用的数学模 型。进行总结和必要的调整,对需要进行必要收尾工作的研究分题集中攻关。 提出实现总体目标的新的研究方案。 2. 进一步开展与疾病相关抗体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尤其是针对前期研究发现 的具有重大价值的功能性抗体,结合前期工作所获得的抗原抗体结合规律和 识别特点,通过天然抗体,结构,计算,人工抗体的研究体系,完善新抗体 的设计和印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和归纳,形成具有实际参考价值的看 管抗体作用规律。 第五年预期目标: 1. 完成5-6个目标蛋白与抗体的结晶,收集数据。完成3-5个与疾病相关的抗 体的结构的解析。总结抗体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完善系统的抗体结构功能研 究的生物信息学技术平台。 2. 通过对抗体分子识别机制与作用规律的发现,为快速寻找满足人们需要的特 定功能的蛋白质(抗体)奠定理论基础。 3. 争取获得1,2个具有重要价值的高亲和力人源功能性抗体 4. 在SCI收录的英文杂志上发表论文20-25篇。申请软件版权或专利4项。 5. 5年中在本学科权威性刊物发表论文数不少于30篇,总篇数达到120篇以上。 6. 培养博士研究生25名左右。争取其中有2-3名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5 毕业论文(设计)学生工作手册 院 ,系,: 专业班级: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 学年 年 月至 年 月 教 务 处 编 制 26 目 录 一、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二、毕业论文(设计)规范化要求 三、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四、毕业论文(设计)封面 五、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封面 六、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撰写内容及要求 七、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封面 八、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撰写要求 九、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评选方案 十、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记录 27 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一、毕业论文(设计)环节中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如下: 1.学生应重视毕业论文(设计)环节,明确其目的、意义和要求,严格按照学校毕业论文(设计)的有关规定和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任务。 2.努力学习,刻苦钻研,虚心接受指导教师的指导。勤于钻研和实践,敢于创新,努力提高自身的各种能力和综合素质。 3.在指导教师或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按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独立按时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各项任务,按照“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规范化要求”,认真撰写毕业论文(设计)报告,不得弄虚作假,不准抄袭他人内容,否则毕业设计成绩以不及格处理。 4.严格遵守学习纪律。毕业设计期间,无故离开学校(或毕业设计地点),按旷课处理,因故离校,需经指导教师同意,并严格履行请假手续。旷课累计一周或请假累计达四周者,取消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资格,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5.注意节约,爱护仪器设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 二、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量要求 毕业论文(设计)课题可分为“研究论文”型和“毕业设计”或“毕业创作(设计)”型两类。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期间应完成的基本工作量如下: 1.文献检索:查阅与课题有关的近3,5年文献资料,其中含使用计算机检索; 2.外文阅读与翻译:与研究课题有关的外文参考资料阅读量不少于5,10万印刷符;译文不少于3千汉字 (或 2 万印刷字符的外文原文的翻译)。外语专业的学生须完成 3千汉字以上的与研究课题有关的第二外语的外文资料的翻译;上交译文时须附上外文原文。 3.文献综述或开题报告:认真阅读指导教师指定的和自选的与研究课题有关的有代表性的参考文献资料:理、工、农、医类15种以上,其他学科20种以上,写出3千汉字以上的文献综述或开题报告。凡题目类型为“毕业设计” 或“毕业创作(设计)”的,按要求撰写开题报告;题目类型为“研究论文”的,按要 28 求撰写文献综述。 4.毕业论文(设计)正文:字数不少于 1.2万字或1.2万字篇幅的内容,外语专业须用外语书写,不少于 6千个实词,艺术类专业基础理论方向的毕业论文字数不少于6000字,技能技法(含创作(设计)、演出)方向的毕业论文字数不少于3000字。 29 毕业论文(设计)规范化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标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结合我校特点,对毕业论文(设计)文本结构规范要求如下: 一、毕业论文(设计)文本结构规范及要求 ,一,毕业论文(设计)文本结构规范 毕业论文(设计)文本由毕业论文(设计)封面、目录、任务书、文献综述或开题报告、指导教师审查意见、评阅教师评语、答辩会议记录、中外文摘要、正文、参考文献、致谢和附录组成。 1(封面 2(目录 3(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4(文献综述或开题报告 5(指导教师审查意见 6(评阅教师评语 7(答辩会议记录 8(中外文摘要 9(正文(以理工类毕业设计为例): ? 前言 ? 选题背景 ? 方案论证 ? 过程(设计或实验)论述 ? 结果分析 ? 结论或总结 10(参考文献 11(致谢 12(附录 注:1(文科及其它学科,可根据学科特点,参照上述结构制定统一的正文结构规范。 2(外文参考资料原文、译文单独装订成册。 ,二,对以上内容的要求 1(毕业论文(设计)封面由教务处统一要求,由学生按要求填写,指导教师负责把关。 2(毕业论文(设计)目录一般要列出二级标题,并标明对应的页码。 3(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指导教师审查意见由指导教师按要求详细填写。 4(文献综述或开题报告的有关要求见“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撰写要求” 或“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撰写内容及要求”。 5(评阅教师评语由评阅教师按要求详细填写。 6(答辩会议记录由答辩委员会秘书按要求详细填写。 7(中外文摘要含题目、学生、指导教师及所在单位(院系或工作单位)署名、摘要、关键词。题目下方正中为学生和指导教师及所在单位署名。中文摘要字数应在400字左右, 30 外文摘要另起一页,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关键词应能正确地反映文章的主题内容,以3,8个为宜。 8(正文(以理工类毕业设计为例): (1)前言:应简要地说明本课题的目的、意义、范围、前人研究情况及其与本课题的关系。前言不要与摘要意思雷同,也不要成为摘要的解释。前言是作者注意力的焦点,应认真撰写,注意精炼。对前人的工作应只讲与本课题有关的主要结论,并指出文献来源。 (2) 选题背景:说明本课题的来源、目的、意义、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应达到的技术要求;阐述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本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与技术路线等。(必须具有该部分内容,字数不少于2000字) (3) 方案论证:说明设计原理并进行方案选择,阐明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设计方案(包括各种方案的分析、比较)以及所采用方案的特点等。 (4) 过程(设计或实验)论述:指作者对自己的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要求论理正确、论据确凿、逻辑性强、层次分明、表达确切。 (5) 结果分析:对研究过程中所获得的主要的数据、现象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得出结论和推论。 (6) 结论或总结: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阐述本课题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和建议。 9(参考文献:为了反映文稿的科学依据和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严肃态度以及向读者提出有关信息的出处,正文中应按顺序在引用参考文献处的文字右上角用,,标明,,,中序号应与“参考文献”中序号一致,正文之后则应列出参考文献,并列出只限于作者亲自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公开出版物上的文献。 10(致谢:简述自己通过本设计的体会,并对指导教师以及协助完成设计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 11(附录:包括与论文有关的图表、计算机程序、运行结果,主要设备、仪器仪表的性指标和测试精度等。 12(文字要求:文字通顺,语言流畅,无错别字,一般情况下应采用计算机打印成文。若手写则要求书写工整。 13(图纸要求:图面整洁,布局合理,线条粗细均匀,圆弧连接光滑,尺寸标注规范,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提倡学生使用计算机绘图。 14(曲线图表要求:所有曲线、图表、线路图、流程图、程序框图、示意图等不准徒手画,必须按国家规定或工程要求采用计算机或手工绘制。 15(外文翻译:外文翻译要求准确、流畅,内容包括:标题,标题下方正中为外文作者名、译者名(格式:× × ×著,× × ×译),外文翻译成中文的内容。 二、毕业论文(设计)的排版格式规范 1(原则上毕业论文(设计)均按以下要求排版、打印。 2(版面尺寸:A4(21.0×29.7厘米);版芯位置(正文位置):上边界3.5厘米、下边界3.0厘米、左边界3.0厘米、右边界2.5厘米、装订线位置定义为0厘米。 3(页眉与页码:页眉从第1页开始设置,距边界2.8厘米,采用五号宋体居中,奇数页页眉为论文的一级标题文字,偶数页页眉为论文的题目;页码采用页脚方式设定,采用五号宋体、用“第×页(共×页)”的格式,处于页面下方、居中、距下边界2.2厘米的位置。 31 4(目录:“目录”用小二号黑体,居中;一级标题顶格,小四号黑体;二级标题缩进2个汉字符,小四号宋体;标题文字与页码之间用点线,页码居右对齐。在目录中先依次列出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文献综述或开题报告、指导教师审查意见、评阅教师评语、答辩会议记录、中文摘要、外文摘要(页码用I、II、III、„„标注);然后列出正文(包含一级、二级标题)、参考文献、致谢、附录等(页码用阿拉伯数字标注)。 5(中外文摘要:论文题目用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学生、指导教师及所在单位(院系或工作单位)在题目下隔一行,居中,格式:学生:× × ×,× × ×学院(系),另起一行居中,格式:指导教师:× × ×,工作单位,署名采用小四号仿宋体;摘要内容空两个汉字符由“[摘要]”引出,用小四号宋体、两端对齐方式排列;关键词另起一行空两个汉字符由“[关键词]”引出。外文摘要另起一页,论文标题用小二号,其它部分用小四号,字体用Times New Roman体、左面对齐方式排列。 6(正文内标题:正文另起一页,论文题目用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前后段间距1行或12磅。理工农医类专业正文标题采用阿拉伯数字标引(阿拉伯数字与标题文字之间空一个汉字符,不加标点符号,如一级标题1 „„;二级标题1.1 „„;三级标题1.1.1 1.1.2 1.1.3 „„),一级标题用小二号、二级标题用三号、三级标题用小四号,字体用黑体加粗、顶格排列、前后段间距0.5行或6磅;文科类专业正文一级标题采用中文序数(如一、二、三、„„)标引、小二号黑体加粗、距左边正文边框两个汉字排列;二级标题采用两边加圆括号的中文序数(如(一)(二)(三)„„)标引、三号黑体加粗距左边正文边框两个汉字符;三级标题采用阿拉伯数字(如1. 2. 3. „„)标引、小四号黑体加粗距左边正文边框两个汉字符。各级标题中的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采用半角Times New Roman字体。各级标题与正文前后段间距0.5行或6磅。 7(正文文本:宋体小四号、标准字间距、行间距为固定值22磅、所有标点符号采用宋体全角、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采用半角Times New Roman体的要求排版,每段首行缩进两个汉字。 8(文中图、表、公式:所涉及到的全部图、表,不论计算机绘制还是手工绘制,都应规范化,符号、代号符合国家标准。图以文中出现先后按“图1,空两格,图名、图2,空两格,图名……”(楷体五号加粗)随文排。表格以出现先后按“表1(空两格)表名、表2(空两格)表名……”(黑体五号加粗)随文排。图表中文字用宋体五号、不加粗,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采用半角Times New Roman体。公式序号以出现先后按“(1)、(2)、……”编排在公式行顶右。 9(参考文献:位于正文结尾后下隔2行,“参考文献”4字居中,采用四号黑体;具体参考文献目录按五号宋体、两端对齐的方式排列,行间距为固定值18磅。正文中应按顺序在引用参考文献处的文字右上角用,,标明,,,中序号应与“参考文献”中序号一致。 参考文献的著录,按著录/文献题名/出版事项顺序排列,格式如下: 期刊论文——,序号,作者(多个作者用“,”隔开,下同)(题名,J,(期刊名称,出版年(不带“年”字,下同),卷次(期号):起,止页码 专著——,序号,作者(书名,M,(版次(第1版不标注)(译者(对译著而言)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论文集析出文献——,序号,作者(题名,A,(见(英文用In):主编(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学位论文——,序号,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32 报告——,序号,作者(题名,R,(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技术标准——,序号,发布单位(标准代号(标准序号,发布年)(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报纸文章——,序号,作者(题名,N,(报纸名(外文报名可缩写,缩写后的首字母应大写),出版年月日,期号:版序 专利——,序号,专利申请者(专利名,P,(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公布日期 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序号,作者(文献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10(致谢:另起一页,用小三号、黑体、居中,致谢内容按正文文本要求排版。 11(附录:附录另起一页,必须按正文中出现的顺序编号排列,并用3号黑体靠左对齐方式注明“附录×”字样,附录内容按毕业论文(设计)正文文本要求排版。 12(外文翻译:按照毕业论文(设计)正文文本要求排版。 注:用外语撰写的论文可按对应语种的学术论文的格式、由所属院(系)提出相应的要求,但版面尺寸和基本格式应与上述要求一致。 三、毕业论文(设计)文档资料的形式审查与装订要求 1(各院(系)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根据规范化要求负责组织本单位毕业论文(设计)的形式审查工作。 2(毕业论文(设计)的形式审查应在评阅教师评阅前完成,凡形式审查不合格者,应令其返工,直到达到要求为止。 3(通过形式审查的毕业论文(设计),由学生本人将毕业论文(设计)成果资料按规范化顺序进行整理,并按以下要求装订好后交回各院(系)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由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安排评阅教师评阅。 毕业论文(设计)装订顺序及要求: (1) 幅面:以A4(21.0×29.7厘米)为基本幅面; (2) 装订位置:左面竖装,装订位置距左边界0.8,1.0厘米; (3) 毕业论文(设计)文本装订顺序:封面、目录、任务书、文献综述或开题报告、指导教师审查意见、评阅教师评语、答辩会议记录、中外文摘要、正文、参考文献、致谢、附录等。 (4) 外文翻译资料装订顺序:外文翻译的译文及原文,单独装订成册。 33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学生将下达的任务书复印粘帖于此处) 院,系, 专业 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职称 1.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2. 毕业论文(设计)起止时间: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3(毕业论文(设计)所需资料及原始数据,指导教师选定部分, 4(毕业论文(设计)应完成的主要内容 34 5(毕业论文(设计)的目标及具体要求 6、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所需的条件及上机时数要求 任务书批准日期 年 月 日 教研室(系)主任(签字) 35 任务书下达日期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签字) 完成任务日期 年 月 日 学生,签名, 题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院 (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辅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至________________ 36 大学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题 目 名 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院 ,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 业 班 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 生 姓 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 导 教 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辅 导 教 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题报告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撰写内容及要求 一、 题目来源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 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称 四、 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与研究的主攻方向 五、 主要研究内容、需重点研究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思路 六、 完成毕业设计所必须具备的工作条件(如工具书、计算机辅助设计、某类 市场调研、实验设备和实验环境条件等)及解决的办法 七、 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与时间安排 八、 指导教师审查意见 注1:格式要求: (1)题目名称:要求与毕业设计题目名称一致,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段前后各空一行。 (2)学生、指导教师和教学单位署名:学生、指导教师及所在单位(院系或工作单位)在题目下隔一行,居中,格式:学生:× × ×,× × ×学院(系),另起一行居中,格式:指导教师:× × ×,工作单位,署名采用小四号仿宋体。 (3)开题报告正文,撰写格式按毕业论文(设计)的排版格式规范要求。 注2:题目类型是指“研究论文”、“毕业设计”或“毕业创作(设计)”; 题目来源是指题目来源于教师的科研项目、生产/社会实际或实验室建设、其它等。 38 大学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题 目 名 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院 ,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 业 班 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 生 姓 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 导 教 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辅 导 教 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 成 日 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撰写要求 1、文献综述正文内容: (1)前言 (2)主体 (3)总结 (4)参考文献 2、内容要求: (1)前言 简要的说明写作本文的目的和涉及的范围,必要时简介本课题的历史背景、发展现状及争论焦点,字数一般在300字左右。 (2)主体 主体是综述的基础和核心部分。主要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综合前人文献中提出的理论和事实,比较各种学术观点,阐明所提问题的历史、现状及发展方向等。一般可以按照题目大小、内容多少及逻辑关系,安排不同层次的大小标题,按论点和论据组织材料,从不同角度阐明主体中心内容。主体部分所引用的资料应注意以下问题:能说明问题,并且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资料真实可靠,既新颖又具有代表性;能反映问题的发展阶段以及阶段性成果。主体字数一般在2500字左右。 (3)总结 概括主体的主要内容,总结主体的情报资料,并指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趋势和方向,如有必要也可以提出作者的观点、倾向和建议。总结一般以100,200字为宜。 (4)参考文献 综述是以前人发表的文献为基础撰写而成的,因此参考文献是综述必不可少的部分。它既为文章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又为读者检索提供了线索,也是对引用文献原作者的尊重,要注意引用顺序的编写,著录格式要规范。 注1:格式要求: (1)题目名称:题目名称应准确地表达文献综述的特定内容,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段前后各空一行。 (2)学生、指导教师和教学单位署名:学生、指导教师及所在单位(院系或工作单位)在题目下隔一行,居中,格式:学生:× × ×,× × ×学院(系),另起一行居中,格式:指导教师:× × ×,工作单位,署名采用小四号仿宋体。 (3)文献综述正文,撰写格式按毕业论文(设计)的排版格式规范要求。 40 注2:题目类型是指“研究论文”、“毕业设计”或“毕业创作(设计)”。 41 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评选方案 1、自然科学类学士学位论文评选指标体系 指 标 权重 评价要素 评判分数参考 选题来自生产实践第一线或学科前沿~有较大理论意义或10分 实用价值~创新性强。 选题有较大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较有新意。 8—9分 1、选题 10% 选题有一定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 6—7分 选题脱离生产实践~基本没有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 5分以下 有比较完善的文献综述~能全面地反映该学科及相关领域8—10分 的发展状况~归纳总结正确。 2、文献综述 10% 有文献综述~基本能反映该学科发展的状况。 5—7分 缺少文献综述。 4分以下 设计合理~理论分析与计算正确~实验数据正确~有较强 25—30分 的实际动手能力。 设计比较合理~理论分析与计算基本正确~实验数据基本3、论文体现的科20—24分 准确~实际动手能力尚可。 学技术水平与实30% 设计基本合理~理论分析与计算无大错~实验数据无原则际能力 10—19分 差错~实际动手能力较弱。 设计不合理~理论分析与计算有原则错误~实验数据不可9分以下 靠~实际动手能力差。 对研究的问题能较深刻分析或者有独到见解~成果突出~25—30分 反映出作者很好地掌握了有关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 4、论文体现作者对研究的问题能提出自己的见解~成果有一定意义~反映研究成果与专业30% 20---24分 出作者基本掌握了有关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知识 提不出个人见解~未取得什么成果~反映出作者基础理论19分以下 和专业知识掌握得不扎实。 结构严谨~逻辑严密~语言流畅,表达准确、简明扼要,18—20分 层次清晰~重点突出。 5、写作与总结 20% 基本达到上述要求。 15—17分 提炼能力 尚未达到上述要求。 14分以下 42 2、社会科学类学士学位论文评分标准 一级指标 权重 评价要素 评判分数参考 选题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富有创新性。 10分 选题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有新意。 6-9分 1、选题 10% 选题缺乏新意~价值不大。 5分以下 有比较完善的文献综述~能全面地反映该学科及相关领域8—10分 的发展状况~归纳总结正确。 2、文献综述 10% 有文献综述~基本能反映该学科发展的状况。 5—7分 缺少文献综述。 4分以下 论文有独到见解~对某些问题有较深刻的分析~有较高的27—30分 学术水平或实用价值。 论文有一定的见解~或对某一问题分析较深~有一定的学3、学术水平 30% 24—26分 术水平或实用价值。 论文能提出自己的看法。 18—23分 论文中自己的见解不多。 17分以下 论点鲜明~论据确凿~论文表现出较强的研究问题的能力。 27—30分 论点正确~论据可靠~对事物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24分—26分 4、研究能力 30% 观点正确~但论文缺乏一定的深度。 18分—23分 能对观点进行一定的论述~但缺乏分析概括能力和研究能17分以下 力。 结构严谨~逻辑严密~语句优美、流畅,层次清晰,详略得18—20分 当。 5、写作与总结提20% 基本达到上述要求。 15—17分 炼能力 尚未达到上述要求。 14分以下 43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记录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
本文档为【(参考)抗体-抗原分子识别的结构基础和功能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