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核心力量练习对提高体育院校篮球专修学生专项弹跳力实验研究

2017-10-11 50页 doc 104KB 73阅读

用户头像

is_358746

暂无简介

举报
核心力量练习对提高体育院校篮球专修学生专项弹跳力实验研究核心力量练习对提高体育院校篮球专修学生专项弹跳力实验研究 核心力量练习对提高体育院校篮球专修学生专项弹跳力的实验研究 摘 要 篮球运动员的弹跳力在篮球专项身体素质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它是取得比 赛控制权、发展运动技术、提高战术配合质量的物质基础。篮球比赛中可以看出, 篮球运动员的弹跳力具有多维的方向性,不仅具有纵跳的爆发性,而且要有运动 方向的不确定性。运动员可能要前冲起跳、侧身起跳、后仰起跳、转身起跳,更 需要起跳后在空中控制身体的能力,这样才会符合专项技术、战术的需要。 关于核心力量理论在竞技体育中的研究,首先是和...
核心力量练习对提高体育院校篮球专修学生专项弹跳力实验研究
核心力量练习对提高体育院校篮球专修学生专项弹跳力实验研究 核心力量练习对提高体育院校篮球专修学生专项弹跳力的实验研究 摘 要 篮球运动员的弹跳力在篮球专项身体素质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它是取得比 赛控制权、发展运动技术、提高战术配合质量的物质基础。篮球比赛中可以看出, 篮球运动员的弹跳力具有多维的方向性,不仅具有纵跳的爆发性,而且要有运动 方向的不确定性。运动员可能要前冲起跳、侧身起跳、后仰起跳、转身起跳,更 需要起跳后在空中控制身体的能力,这样才会符合专项技术、战术的需要。 关于核心力量理论在竞技体育中的研究,首先是和水上项目相结合进行训 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之后人们开始关注核心力量训练在其他体育项目训练中 的可行性。核心区域的肌肉虽然不是直接作用于四肢,但它们本身产生的巨大力 量是人体完成技术动作的原动力,它不仅可以设立支点帮助肢体肌肉更有力的进 行收缩,还可以让整个身体的力量迅速完成传递过程,为提高肌群的稳定协同发 力创造良好的条件。国内外体育工作者认为,核心力量对基本姿势稳定性的保持、 身体各部位的力量传递、各种动作的协调完成起着稳定、支撑的作用,它是整个 身体运动链开始发力的首要环节,同时对四肢的协调用力和整合用力发挥着重要 作用。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 进行核心力量练习对提高篮球运动员弹跳力的实验研究,分析实验结果,探讨关 于核心力量有关理论。以西安体育学院篮球专修组 12 学生为实验对象,采用成 对匹配的方法把实验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同时对分组后的各项指标成绩进 行 T 检验得出 p>0.05,分组无显著性差异。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组和对照组 进行篮球专项训练内容是一样的,在每次专项内容训练结束后,对实验组进行 30 分钟左右的核心力量练习,而对照组进行传统的练习。通过 8 周的实验,对 关于篮球运动员专项弹跳力的 6 项指标进行测试,并将同组之间进行纵向比较、 两组之间进行横向的比较,对实验结果的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论如下: 1、经过实验后,实验组关于篮球运动员弹跳力的 6 项指标成绩均有显著性 提高。对照组成绩也虽然有所提高,但各项指标成绩的提高幅度指数明显没有实 验组的大,只有助跑起跳摸高的成绩有显著性提高。得出在篮球专项弹跳力训练 方面,实施核心力量练习是有明显的效果。 2、通过对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六项指标的 T 检验得出:向前起跳、侧向 起跳、后仰起跳、起跳转体 90?、原地双脚起跳滞空都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在 不同方向的起跳、滞空过程中核心力量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3、对照组实施对传统力量训练后,6 项指标也相应的有所提高,特别是助 跑单脚起跳摸高的成绩,说明传统力量练习也是有效果的,核心力量训练是对其 不足的一个补充,两者是互补的关系。 I 核心力量练习对提高体育院校篮球专修学生专项弹跳力的实验研究 关键字:篮球运动员;核心力量;弹跳力 论文类型:应用研究 II 核心力量练习对提高体育院校篮球专修学生专项弹跳力的实验研究 Abstract Spring Basketball Players in Basketball plays a very important physical location, it is to obtain control over the game, develop athletic skill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material basis for tactical coordination. The actual basketball game can be seen bouncing basketball player with a multi-dimensional directional force, not only the explosive vertical jump, and have the uncertainty of the direction of movement. Athletes may want to forward setting off, sideways, backwards off, turned off, but also need to control the body in the air after take-off ability, this will meet the specific technical and tactical needs. Core strength first introduced into China in early 21st century, above all, combination of water projects and training, and achieved good results, then people began to focus on core strength training in other sports training feasibility. Core region of the muscle, although not directly on the limbs, but their power is itself a huge driving force for human action tcomplete technology, which not only can help the body to establish the fulcrum of the contraction ofthe muscles stronger, but also the strength of the whole body can be quicklypassprocess,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muscle synergies to create good condi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ports journalists that the core strength to maintain the stability of the position, the power to pass all parts of the body, plays a variety of actions to complete the coordination and stability, supporting the role, it is the whole body kinematic chain, begin to exert primary link the same time, the coordination of limbs and integration of forc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force. This use of literature, expert interviews, questionnaires, experiments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al methods, to improve core strength exercises on Spring Basketball study, analysis of experimental results, explore the theory on the core. Xi'a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Basketball group of 12 students as subjects, pair matching method using the experimental subjects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s, while the indicators grouped test results obtained for T p> 0.05, Packe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During experiment,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Basketball Training content is the same as in the specific content of each training sessio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for 30 minutes or so core strength exercises,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traditional practice. After 8 weeks of experiment, special ability on the basketball players in the six indicators for testing, and vertical comparison between the same group, horizontal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II 核心力量练习对提高体育院校篮球专修学生专项弹跳力的实验研究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analysis of statistical data, the conclusion as follows: 1. After 8 weeks of the experiment, the experimental group on the basketball players jumping ability of the six indicators of performance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lthough the control group also improved performance, but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index rate index of experimental group was not large, only the run-off results of Mogao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Come to Spring Training in Basketball,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re strength exercises have significant results. 2.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fter the six indicators derived T-test: jump forward, lateral jump, jump backwards, jump swivel 90 ?, place both feet are off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endurance. Shows off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the process of core strength endurance plays and important role. 3.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ntrol group of traditional strength training, the six indicators also increased accordingly, especially foot jump run-up results of Mogao, that also have the effect of traditional strength training, core strength training is one of its lack of added, the two are complementary relationship. Key word: Basketball Players; Core strength; Bouncing Type of Thesis:Applied research IV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 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工作做出重要 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做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论文作者: 日期: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论文条例及西安体育学院有 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 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学校图书馆有非赢利使用权,有权将学 位论文编入数据库进行检索。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论文作者: 导师: 日期: 日期 核心力量练习对提高体育院校篮球专修学生专项弹跳力的实验研究 承 诺 书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学 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属于西安体育学院。如果今后发表与在读期间学位论文 相关的内容,需署名培养单位,否则将承担相关法律责任。除文中已经注 明引用的文献资料外,本学位论文不包括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 撰写过的成果。 学位论文作者: 年 月 日 36 核心力量练习对提高体育院校篮球专修学生专项弹跳力的实验研究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说明篮球运动已不是单纯的技能类运动项目,随着赛制的不断 改革和完善,由原来的赛会制到今天的联赛制,使赛期大大延长,相应比赛的场次和密 度有了很大的提高。比赛中双方攻防转换的节奏越来越快,要求运动员具备全面的技战 术水平的同时,更要具备出色的专项身体素质作为保证。专项身体素质的特点要求运动 员力量、速度、耐力、灵活性达到实际比赛的要求。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是高水平 篮球运动员的训练越趋细化[1]。其中弹跳力在篮球专项身体素质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 它是取得比赛控制权、发展运动技术、提高战术配合质量的物质基础。 篮球比赛中的弹跳力是一项综合性的专项素质,它取决于力量、速度、协调性等各 种素质的综合发展水平。弹跳力就是通过下肢和全身协调用力,使人体迅速跳起腾空的 能力。由于篮球运动员的弹跳具有随意性特点,既要有绝对弹跳高度和速度,又要掌握 好起跳的时机,能在各种情况下不同方向及时起跳和连续起跳,同时腾空时要控制身体 平衡,才能完成投、传、接、抢、打、封盖等技术动作[2]。从篮球的实际比赛中可以看 出,篮球运动员的弹跳力具有多维的方向性,不仅具有纵跳的爆发性,而且要有运动方 向的不确定性。运动员可能要前冲起跳、侧身起跳、后仰起跳、转身起跳,更需要起跳 后在空中控制身体的能力,这样才会符合专项技术、战术的需要。 目前篮球界对于如何提高弹跳力的问题观点较多,集中表现为: 有些教练员强调 以突出发展某项素质(如力量或速度等),即以突出发展优势的方法来提高弹跳力;而另 一些教练员则认为,弹跳力的发展应建立在与弹跳有关素质的均衡发展之上[3]。 王宝 林同志就我国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素质发展不平衡的状况,阐述了应加强薄弱环节肌肉的 训练来提高弹跳力的思想。影响篮球运动员弹跳能力的因素有很多,如何采用最佳训练 手段,使各影响因素得以合理配置,从而更加协调地发展这一能力,达到最优化,这是 篮球教练员们所孜孜以求的[4]。在突出发展优势力量(下肢力量)的基础上来发展运动 员的弹跳力,王卫星同志在《全国篮球教练员班讲稿》中指出:近年来随着运动链 理论和神经肌肉系统训练以及本体感受性训练理论的提出,许多人发现核心力量训练功 效不仅仅只适用于康复领域,而且对几乎所有的竞技运动项目都很重要。同时,将这种 训练方法在篮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中进行了尝试,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篮球教练员们所 接纳,但是对于核心力量训练的认识,我国大多数篮球工作者们还只停留在初步的概念 和零散的手段上,还不能真正领会核心力量训练的实质和要点,未能为篮球运动员专项 力量的提高和专项技术水平的改善起到应有的作用。 1 罗陵.现代篮球体能训练指导[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2 全国体院校教材委员会.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任命体育出版社,2000. 3 许博,张晓伦.篮球专项弹跳素质及其训练方法[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8,13(3):82-86. 4 韩秋.篮球运动员弹跳训练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8) 1 核心力量练习对提高体育院校篮球专修学生专项弹跳力的实验研究 核心力量的训练主要是针对人体整个躯干、脊柱、骨盆部位的肌肉,特别是注重这 些部位深层的小肌肉群的训练。人体的核心区在运动过程中是力量产生和传递的中心区 域,是人体动力链的中间环节,起到一个承上启下、刚性连接的重要作用,它能有效地 衔接身体各部位的力量,使其得到整合,因为任何竞技项目的技术动作都不是依靠某个 单一肌群就能完成的。对于篮球运动员弹跳力来讲,我们有必要探索从核心力量练习可 以使身体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与发展,上下肢配合更加协调,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的弹跳 能力。 1.2 研究意义 在国内传统的篮球弹跳力训练中,很多篮球专家及教练员有自己不同的手段和方 法,但基本上都是以突出发展优势力量(下肢力量)的方法来训练,并且在提高运动员 弹跳力方面也得到了很大的效果。但同时也发现,在实际的比赛中,完成技术动作不仅 要有起跳的高度,更重要的是不同方向下的起跳能力以及起跳后控制身体的能力,这样 才会达到比赛的要求。如何在突出发展优势力量(下肢力量)的基础上来发展运动员的 弹跳力,很少人从核心肌群力量在运动中的作用这个角度进行研究。因此,本文尝试性 地将核心力量练习的理论引入到篮球专项弹跳素质训练中,结合实验,通过对篮球运动 员弹跳力作为测试指标研究分析,探索核心力量练习在篮球专项弹跳力训练中的作用及 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核心力量的研究现状 2.1.1 核心区域概念及起源 目前国外关于核心力量训练的研究较多,对核心概念的界定也有争议。但纵观这些 观点,只是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IanHasegawa 以腹部肌肉(腹直肌、腹横肌、腹斜肌),臀髋部肌肉(臀肌、旋髋 肌)和背部肌肉(背肌、下背肌、竖脊肌)称为核心肌肉[5]。Paul J?Goodman 以联合 体上的腹外斜肌、腹直肌、腹横肌、腹内斜肌、腰方肌、腰大肌、髂腰肌、臀大肌、臀 中肌和竖脊肌等 29 块肌肉称为核心肌肉[6]。Travis Brown 认为以位于腹部和脊柱周围的 大肌肉为核心肌肉,其中腹直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腹横肌及竖脊肌等是最主要的 核心肌肉,,,。上述学者主要从人体重心的角度,阐述了核心肌群的范围,基本是以胸的 5 Ian Hansegawa. The use of unstable training for enhancing sport per-formance[J].NACA’s Performance Training Journal,2005,4(4):15-17 6 Paul J?Goodman. Connecting the Core[J], NACA’s PerformanceTraining Journal, 2004,3(6):10-14. , Travis Brown.Core flexibility static and dynamic strenths for the core[J].NACA’s Performance Training Journal,2005,4(4):8-10. 2 核心力量练习对提高体育院校篮球专修学生专项弹跳力的实验研究 中部到大腿后部之间躯干周围的肌肉群组成。 J?H Pilates 认为,核心是指人体肋骨以下至骨盆的区域,它所包含的肌群有腹 肌群、背肌群、横隔肌、骨盆底肌、交错骨盆及下肢的肌肉群。其将腰、骨盆、髋关节 形成的一个整体认为是核心,也是指人体的中间环节,,,。他主要从整体和局部肌群的关 系这一方面阐述了核心肌群的具体范围。竖脊肌是腰-骨盆-髋关节之中的一块肌肉,也 是核心肌群的整体肌肉,对脊柱和骨盆的稳定性起着重要意义。竖脊肌与腹肌、盆带肌 等局部肌肉群互相配合完成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的躯干动作维持。 谢菁珊在普拉提塑身新风尚中对于核心的阐述为,核心是指肋骨以下至骨盆的部 位,它所包含的肌群有背部肌群、腹部肌群、横隔肌、骨盆底肌、交错骨盆以及下肢的 肌肉群,?,。王卫星教授认为,核心区是指人体的中间环节,具体是肩关节以下髋关节以 上包括骨盆在内的区域,所包含的肌群有腹肌,背肌、体侧屈肌、骨盆部的所有肌群以 及这些部位深层的小肌肉群,,,,。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核心区域是指人体的中间环节,主要是以腰椎—骨盆—髋关节 形成的一个整体,包括附着在它们周围的肌群、肌腱及韧带系统以及深层的小肌肉群; 核心力量则是指附着在人体核心部位的肌肉和韧带在神经支配下收缩所产生的力量。 2.1.2 核心力量的作用 我国在体育科研领域中对于“核心力量”的研究至今只有五,六年的时间,2008年体育类核心力量的研究论文开始突增,之后将近百分之六十的体育科研论文都是在 2009 年发表的,内容是体育训练、体育教学和健身等方面,其中对于体育训练方面的研 究最多,其次是体育教学。这说明近两年越来越多的体育工作者将目光投向了核心力量 在体育项目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对核心稳定性和核心力量等新概念从各个角度展开了深 入系统的研究。 核心力量 21 世纪初最早传入我国,首先是和水上项目相结合进行训练,取得了良 好的效果,之后人们开始关注核心力量训练在其他体育项目训练中的可行性。核心区域 的肌肉虽然不是直接作用于四肢,但它们本身产生的巨大力量是人体完成技术动作的原 动力,它不仅可以设立支点帮助肢体肌肉更有力的进行收缩,还可以让整个身体的力量 迅速完成传递过程,为提高肌群的稳定协同发力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国内外体育工 作者认为,核心力量对基本姿势稳定性的保持、身体各部位的力量传递、各种动作的协 调完成起着稳定、支撑的作用,它是整个身体运动链开始发力的首要环节,同时对四肢 的协调用力和整合用力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体育工作者从各个方面进行研究,归结出 核心力量训练主要有以下七个作用。 (一)通过稳定脊柱和骨盆来维持技术动作的正确性 , P W HODGES. Feed-forward contration of transverses abdominisis not influenced by the direction of arm movement[J].Exp BrainRis,1997,(114):362-370. ? 谢菁珊.普拉提塑身新风尚[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5,5 ,王卫星,李海肖.竞技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8):1 119-1 121. , 3 核心力量练习对提高体育院校篮球专修学生专项弹跳力的实验研究 关亚军,马忠权从解剖学方面分析核心力量的作用,他认为骨盆和骶髂关节在运动 时受到的压力有所增加,而由于其柔韧性和内收肌力较差,容易造成耻骨损伤,因此附 着在骨盆上的肌肉首先要稳定骨盆,才能使髋关节肌群更好的工作,核心力量也是保证 身体姿势稳定性和正确性的基础,如果核心区域肌群的力量不足,会直接影响到核心稳 定性和技术动作,这里的稳定性力量是指经过核心力量训练让动作更加稳定,既首先强 调稳定,在此基础上适时发力,而不是简单的指肌肉自身产生巨大力量,,,,。于红妍,王 虎等对核心稳定性和核心力量训练进行了研究,认为核心力量训练是让稳定肌和运动肌 两种肌肉都得到锻炼的一种训练方式,相对于过去针对表层运动肌训练较多的训练方式 来说,更有利于增加脊柱的稳定性,,,,。 (二)形成人体的运动链,为运动创造支点 黎涌明,于洪军等研究认为:核心力量在体育运动中的作用中,大多不是直接的发 力源,它是加强核心区域稳定性来为四肢发力建立支点,控制人体在稳定和不稳定之间 转换达到传递力量的目的。骨盆、髋关节及躯干的肌肉即使并不直接参与完成动作技术, 但它们在收缩的时候可以形成帮助提高四肢肌肉的力量的稳固支点,在躯干和上下肢之 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通过髋部的运动,将力量传递到肢体末端来提高加速度和 转换技术动作,,,,。 (三)提高身体的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 身体平衡能力的维持需要肌肉力量、人体协调性、感知觉等共同发挥作用,也就是 取决于人体的核心稳定性。马爱远,马有永根据力学原理指出:人体在走动或者跑动时, 以躯干为支点,上肢和躯干配合产生一个和下肢相反的转动力矩,人体才能控制平衡, 向前运动。体育项目中诸如此类需要上下肢在躯干的控制作用下才能协调的完成动作技 术的实例很多,因此核心力量的强弱在控制身体平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划 船运动员如果用力不当,桨叶上的力量就无法很好的形成船前进的动力源,有部分力量 会分散在控制船的平衡上,因此影响船行进的速度,即使这些运动员在平衡测功仪上测 出较好的力量素质和运动技术,但在比赛中仍无法取得理想的成绩 ,,,,。 (四)加大运动时由核心向肢体的能量输出 敬龙军认为核心区域拥有大量的肌群,因此产能、储能最多,人体可以通过髋部的 运动,将力量传递到肢体末端来提高加速度和转换技术动作。例如,在田径的投掷项目 中,对器械作用时间越长做功越大,远度也就越远,因此投掷项目为了延长人体作用于 器械的时间增加了更多的旋转,而人体旋转和最后用力的衔接是通过核心力量对稳定性 的控制来完成的,也就是完成了从下肢到上肢力量的传递过程。因此,在人体运动过程 ,, 关亚军,马忠权. 核心力量的定义及作用机制探讨[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 (1)106-107 ,, 于红妍,王虎. 核心力量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之间关系的理论思考——核心稳定性训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8(6):509-511 ,3 陈小平,黎涌明.论核心力量及其在竞技体育中的训练—起源、问题、发展山.体育科学, 2008,4(28):19 一 29 ,, 刘继领,王玉兵,傅企明.瑞士球在增强人体核心力量中的应用[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6,(3):40-41. 4 核心力量练习对提高体育院校篮球专修学生专项弹跳力的实验研究 中,核心力量的作用主要是给负责做功的肌群传递力量并帮助其更好的发力,稳定的完 成整个技术动作 ,,,,。 (五)提高肢体的协调工作效率 黄继珍,赵嗣庆认为有了核心力量对躯干部位稳定性的支持,四肢肌肉才更有余力 对整个技术动作的协同用力进行调整。核心部位对肢体的能量传递,可以有效调整技术 动作的协调用力,节约能量,提高工作效率 ,,,,。 (六)减少能量消耗,提高动作效能 王卫星,廖小军研究认为核心区域产能和储能多,人体运动时,核心力量在运动过 程中负责将力量从核心区域向人体运动末端传递,很多四肢肌肉的起点也位于核心区 域。因此核心区域连接着四肢,在四肢发力时给四肢创建一个支点来传递力量,就能很 好的提高动作效能。 (七)预防运动损伤 李威,高峰等经过研究指出,经过大强度腹部肌肉训练的运动员,其中 98%会出现 下背部疼痛的情况,如果长期坚持,不仅对体育运动有影响,对平时生活也会产生影响。 导致这个现象的原因是在肌肉收缩的时候,表层肌肉群和深层肌肉群没有同时进行收 缩,缺乏深层肌肉对核心区域稳定性的支持,脊椎容易受伤。无论哪种体育项目,训练 过程中都要考虑到对脊椎的保护,增加脊椎的稳定性,核心力量除了可以传递肌肉力量 外,还可以增加神经肌肉的效益,保持正确的姿态,防止运动损伤。 2.1.3 关于核心力量训练的神经肌肉学的研究 王卫星教授在教练员科学训练系列讲座里形象的把核心区稳定肌系统看做为一个 盒子或者汽缸,前由腹部肌肉组成,后面由背部肌群和臀肌构成,横膈肌视为盖板,则 盆底肌和环绕髋部的肌肉群看做为盒底。因此,所构成的圆柱体由大量互相协调工作的 肌肉群组成,人体的运动首先是从大脑发出的,首先经过大脑的编排,然后通过传出神 经输出,传导肌肉进行收缩与放松。当然要形成一个稳定而有力的核心,是整体运动肌 群和局部肌群共同能完成。肢体发力时核心局部稳定肌在为核心整体运动肌创造稳定支 点的同时,还把所蓄积的能量从核心区域传导向肢体运动的每一个环节。局部稳定肌也 都是在神经系统支配下工作的,但支配方式有所不同,神经系统中有两大类传动通路即 反射弧中的传入部和传出部。感觉传动通路是自感受器经周围神经、脊髓、脑干(小脑)、 间脑、内囊至大脑皮质的传导通路;而运动传动通路由大脑皮质发出的纤维经内囊、脑 干(小脑)、脊髓、周围神经至效应器的神经传导通路,运动传导通路中大脑皮质对运 动的调节又是通过锥体系与锥体外系来实现的。 锥体系由上、下两级神经元组成。上运动神经元的胞体主要位于中央前回和中央旁 小叶前部,下运动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髓灰质前角运动细胞和脑干,脑神经躯体运动核 ,, 敬龙军.核心力量在运动训练中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曲靖师范学院体育学院,2007,(4):24-28 ,, 黄继珍,赵嗣庆.核心力量训练的实质及在我国竞技体育的实践[J]. 体育学刊,2010,17(5):74-76 5 核心力量练习对提高体育院校篮球专修学生专项弹跳力的实验研究 (是)支配骨骼肌的随意运动;椎体外系主要由皮质纹状体系与皮质-脑桥-小脑系组成, 它是锥体系统以外影响和控制躯体运动的传导径路,人类锥体外系的作用是调节肌张 力、协调肌肉活动、维持体态姿势和习惯性动作。人体运动时锥体系和锥体外系的功能 相互联系,同时锥体系对椎体外系有支持作用,因此两者不能分开而论。只有锥体外系 使肌张力保持稳定协调的前提下,锥体系才能完成一系列的随意运动。另一方面,锥体 外系对锥体系也有一定的依赖性。人体在进行运动时,深层局部稳定集群主要是由锥体 外系进行不随意的调控,而表层整体运动肌则由锥体系负责主动支配。 综上所述,人体的每一个动作指令都是从大脑发出的。当然大脑并不是向需要工作 的肌肉发出信息,同时当肌肉发力时大脑也收到反馈的信息,大脑是通过外部负荷变化、 姿态调整、核心区肌肉活化、脊柱韧带张力改变、肌梭、高尔基腱器等一系列环节的信 息处理准确地控制着肌肉运动,确保关节稳定和身体平衡。所以是大脑神经系统而不是 肌肉在控制人体的动作。对于任何身体姿势和动作,大脑不间断地处理大量来自脊柱、 肌肉、关节、皮肤上的感受器的信息,人们称之为神经肌肉功能。采用在非稳定状态下 的闭锁式运动链的训练手段才能够更好地活化那些深层的局部稳定肌,也是目前提高神 经肌肉控制能力与本体感受能力的有效手段。 2.1.3 关于核心力量训练的基本方法和手段的研究 核心力量的训练早期主要是应用于医疗和健身,是一种有效的康复训练手段。随着 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训练理论不断的更新,从神经肌肉系统训练理论到本体感受性训 练理论再到运动链理论的提出,许多人发现核心力量训练功效不仅适用于康复领域,而 且对竞技运动项目都很重要。因此对核心力量训练方法和手段上在不断的进步和改良, 目前国内外的核心力量训练方法主要有不平衡器械训练、悬吊训练、弹力带训练、滑板 训练等。这些训练方法与传统的力量训练方法有着本质的区别,而且在训练的难度分级 是从稳定的克服自身体重的练习过渡到非稳定状态下的抗阻练习,最后过渡到功能性力 量的训练。 依据核心部位肌群的生理特征、训练原理,将核心力量训练方法和手段归结如下: (1)稳态下的徒手练习。这种练习手段主要包括静力性练习和动力性练习。静力性练 习以采用闭锁式动力链的训练为主,也就是肢体远端固定的训练方式。这种练习形式的 目的是让运动员深刻体会核心肌群的用力和有效的控制身体,重点是涉及到核心局部稳 定性肌群。目前这种练习得到了大多数专家的认可和肯定,普遍认为是核心力量初级阶 段的练习方法。稳定下的动力性练习是采用开放式动力链的训练方式,即远端的肢体不 固定,肢体的运动是在近端固定的条件下进行的。这种练习形式主要涉及到核心整体运 动肌的主动肌和协同肌的同步兴奋收缩。(2)非稳定下的徒手练习。非稳定状态下的 力量练习,是以平衡盘、平衡板、瑞士球、振动训练器等训练器材为主,这种练习提高 了肌肉的活化水平,募集更多的运动单元参与工作,增强了肌肉收缩力量。同时提升了 对运动感觉系统的刺激,提高了核心区的稳定性。(3)功能性力量练习。功能性力量 6 核心力量练习对提高体育院校篮球专修学生专项弹跳力的实验研究 是根据专项运动的技术特征和运动员的体能特点进行的专门性的力量训练,其特点是在 神经系统控制下克服自身体重或额外负荷,在激活核心肌群参与工作的同时,还能提高 运动员所训练的重点肌群力量和本体感受能力,使运动员所具备的环节力量得到有效的 整合,从而为专项技术动作水平的提高和改进在神经肌肉系统的功能上提供最大化的支 持[10]。核心功能性力量训练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在运动中突出核心肌群的主要作用, 同时和肢体的重点肌群共同做功,更好的为专项技术服务,而不是像在健身房器械上举 动作时将某个关节孤立来完成那样来做功。 核心力量训练方法中强调让运动员的身体处于一种不平衡不稳定的状态下进行的, 这种非平衡性力量训练是通过自身调整不稳定的身体状态,达到训练神经-肌肉系统的 平衡和控制能力以及本体感觉的目的[12]。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不稳定训练的运动员其神 经-肌肉系统的增强会远高于稳定的训练。使用不稳定因素的装置进行力量训练不但可 以提高所训练肌群的力量水平和本体感受能力还可以活化核心肌群的参与,有效地提高 运动能力。 2.2 有关篮球运动员弹跳力的研究 篮球运动是一项对身体素质要求甚高的运动项目,尤其以弹跳力最为突出。要想在 比赛中,取得争夺高空优势,仅有身高是远远不足的。实际比赛告诉我们,那些能够在 高空争夺中占据优势的运动员,往往不是身高很高的运动员,而是能及时抢到有利位置, 跳得最快,跳得最高的运动员。因此,弹跳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标志着一名篮球运动员在 赛场上的对抗实力,,,,。 对“弹跳力”也有不同的称呼,有“弹跳能力”和“弹跳素质”的提法,如果不对 这三个称谓作特别说明,都表示同一概念。弹跳力是指通过下肢与全身协调发力,人体 快速起跳、腾空的能力;弹跳力是力量、速度和协调素质相结合的一种综合能力,在实 际应用中还要考虑到技术动作的练习,,,,。胡亦海定义弹跳力的概念为:人体运用地面的 反作用力克服重力起跳腾空的能力,起跳速度和力量是弹跳力的两个最重要因素,,?,。姚 万祥把弹跳力看做是一个系统,在弹跳力这个系统中典型的身体素质元素由下肢力量、 速度、跳跃耐力组成;各素质元素之间比例不平衡是造成系统产生结构性内耗的主要原 因,而结构性内耗是弹跳力系统中的负面因素,,,,。纵上所述,虽在概念存在差异,但基 本认同弹跳力是一种综合素质,不是单一的素质,是力量、速度、技术及其它素质的合 理结合。 对于篮球运动员的起跳研究表明,起跳过程中双脚与地面是一种约束关系,也趋近 封闭状态,动作协调性会表现为同步性。当然,在起跳的时候,人体腾跃速度的快慢决 定了跳跃高度,因此起跳速度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有利于动作协调有序。因此,可以看 ,, 杨宗青.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弹跳力与身体素质关系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2007 ,, 孙民治主编.现代篮球高级教程[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8 ,? 胡亦海.竞技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11 ,, 姚万祥.对弹跳力系统中结构性内耗的形成及其削减方法的研究[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89(4):23-29. 7 核心力量练习对提高体育院校篮球专修学生专项弹跳力的实验研究 出篮球起跳动作的协调性可以表现为有序和同步的结合,而两者之间的比例,还没得到 合适的论证结果。王树金等人取两组水平各异的篮球运动员进行髋、膝、踝关节的等速 肌力测试,测试结果证明:对篮球运动员双脚起跳的影响较大的因素之一是弱侧髋关节 最大力量与踝关节快速力量;非专业篮球队运动员弱侧关节肌力较弱,影响起跳时两侧 肌力的协调发力,对起跳成绩有较大影响。专业队篮球运动员的弱侧肌肌力也比较强, 这样左右两侧相同位置肌肉的肌力容易达到平衡,更便于双脚起跳的时候异侧同名肌群 的同步有序的发力,,,,。另外,协调性还表现于上肢和下肢的配合上。一些学者研究了垂 直纵跳中摆臂与不摆臂在环节动力学贡献上的不同,发现两者有显著差异,总结为出: 摆臂纵跳在离地瞬间身体重心会更高,垂直速度也会更大;在蹬伸阶段中期,合理的摆 臂增加了对地面反应力值正向作用,蹬伸阶段后期,减少了头与躯干、大腿对地面反应 力值的负向贡献[17]。因此,起跳时手臂的协调配合能增强弹跳效果。 Mike Vorkapich 认为,篮球运动员在进行弹跳力训练中对各关节韧带和肌肉的伸 展性和柔韧性练习,可以大大降低起跳过程中受伤的可能性,并且还能提高起跳成绩,,,,。 也有学者认为,传统的静力性与被动伸展练习发展的主要是被动柔韧性,再结合力量和 伸展练习的训练,就可以达到发展主动柔韧性,尤其是在主动肌弱的区域中。对于跳跃 类的运动项目来说,主动柔韧性显得更为重要。篮球运动员的弹跳力训练也应注重发展 其主动柔韧性。对于人体而言,遗传因素主要包括生理因素和身体形态因素。郑亦华等 人对不同运动水平的运动员和学生测量,实验证明他们的身体形态与起跳的跳跃高度之 间有一定的联系:首先是运动员腿的长度和跳跃高度有一定的关联,小腿越长跳跃成绩 越好;其次是足弓和跳跃高度没有太大关联,,,,。徐国栋对青年篮球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特 征的测量研究中发现:人的身体形态特征对人的弹跳力有较大相关性,足弓深、小腿最 大围与小腿长之比值越大者,弹跳力越好;而足越长,骨盆越宽,小腿最小围与小腿长 比值越大者则弹跳力越差,,,,。这些研究说明运动员的弹跳能力也是受遗传因素的制约。 综上所述,前人对篮球运动员的弹跳力研究得出结果:弹跳力是一种综合素质,包 括力量、速度、技术等其它素质的合理结合;踝、膝、髋关节以及核心区域肌群是衡量 篮球运动员弹跳力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弹跳力和反应力量、速度力量有较大的联 系,同时最大力量也反过来影响着弹跳力;运动员的弹跳力在很大程度上受遗传因素的 影响;协调性和主动柔韧性对弹跳力也有很大的影响。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王树金.篮球运动员弹跳力的生物力学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8):79-81. ,, 弗拉基米尔?M.扎齐奥尔斯基(美)主编.陆爱云译.运动生物力学—运动成绩的提高与运动损伤的预防[M].人民体 育出版社,2000.6:14 ,, 郑亦华,叶永延等.影响起跳效果诸因素的生物力学研究[J].体育科学,1983(2):68-73 ,, 徐国栋.我国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弹跳力与身体形态特征关系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8(3):97-101. 8 核心力量练习对提高体育院校篮球专修学生专项弹跳力的实验研究 3.1 研究对象 西安体育学院 2009 级体育系篮球专修男生(n=12)。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本人查阅近年来(1997-2010)有关国内外篮球研究文献及论著十多本(篇),以及 浏览了中国知网、龙源期刊网、维普资讯网等网站的相关资料,分析了国内外有关核心 力量研究的的主要研究成果、发展动向,以及目前有关篮球专项弹跳素质训练的研究现 状。通过上述资料的获取为本文的分析和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3.2.2 专家访谈法 走访我院体育教育训练专业的专家、教授及从事教学多年的体育教师进行访谈,听取 他们对核心力量训练理论的看法及对篮球专项弹跳力在实际比赛中的作用,各专家对本 论文框架结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专项弹跳力指标的确定等给予了建设性的意见。 另外,笔者采用电子邮件的方式向校外的体育训练专家、篮球教练等学者进行问卷调研, 并给予各自的反馈信息,进行全面的了解各专家的建议。 3.2.3 问卷调查法 (1)问卷设计 为了本次实验测试指标的确定,在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后,对相关的专家、教练员 走访后,获得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设计的。问卷以封闭式问题为主,并结合少量开放式 问题。 (2)效度检验 为了确保本论文所设计的问卷效度,因此对问卷的设计内容进行效度检验。专门咨 询了有关专家对问卷所设计的内容指标进行效度评定,根据专家学者对问卷内容各个指 标提出的反馈意见进行了重新整理,专家对问卷的总体评价为比较合适,根据专家咨询 评价法,检验其是否合理。通过调查结果表明本论文问卷内容整体设计具有较高效度, 能够满足本论文所调查需要。 (3)信度检验 为了保证所设计的问卷的信度,本文采用“重测信度”的评定方法,在正式发放问 卷之前,对 15 位专家进行问卷调查,在时间相隔 2 个月,对同样的人进行再次发放问 卷调查,结果两次问卷的答案有 90%是一致,因此可以证明本问卷的调查结果具有较高 的信度。 (4)问卷发放及回收情况 调查问卷的回收率为 100%,有效率为 100%,满足本研究的需要,专家填写后及时 9 核心力量练习对提高体育院校篮球专修学生专项弹跳力的实验研究 收回。 3.2.4 数理统计法 本文通过核心力量训练的实验获得的数据结果,运用 Excel2003 和 SPSS10.0 对所取 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对统计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运用横向比较、纵向比较的方法进行 讨论和论证。 3.2.5 实验法 选取西安体育学院 09 级体育系 1 个篮球专修队男生共计 12 人。实验前对实验对象 进行助跑单脚起跳摸高成绩测试和统计,采用成对匹配的方法将被试者分为对照组和实 验组。同时对其他 5 项指标的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证明实验对象处于同一水平,为 可比样本。实验的过程中,两个组均在同一训练进度,同一训练条件下训练,试验组采 用可核心力量练习,对照组用常规的力量练习。 训练 8 周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不同条件下弹跳力 5 项指标(向前起跳摸高、后 仰起跳摸高、侧向起跳摸高、起跳转体九十度摸高、原地起跳滞空时间)指标测试,对 测试结果比较、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3.2.5.1 实验时间 2010 年 10 月——2010 年 12 月,8 周的训练期,每周 3 次,每次训练时间在 30 分钟。 3.2.5.2 实验地点 西安体育学院篮球馆。 3.2.5.3 实验器材需要的设备 皮尺、摸高板、白粉、海绵垫子、瑞士球、测力台。 3.2.5.4 实验测试指标的选取 经过对 15 位专家进行问卷调查后的统计结果,用频数筛选的方法从问卷中的 9 项 指标中筛选出被选频数相对较高的 6 项指标。筛选是依据吴刚编写的《现代体育教 育评价教程》一书中提出的:对于问卷回收统计“非常重要”和“重要”两档的人数比 例之和为<2/3(67%)以上的调查对象选择该项。筛选出的 6 项指标是:助跑单脚起跳、 向前起跳、后仰起跳、侧向起跳、起跳转体九十度摸高、原地起跳滞空时间。调查情况 如表 1. 10 核心力量练习对提高体育院校篮球专修学生专项弹跳力的实验研究 表 1 篮球专项弹跳力测试指标专家确认调查统计表 统计结果(%) 测试指标 非常重要 重要 一般重要 不重要 合计 备注 原地双脚起跳 13.3 46.7 40 0 60 <2/3 助跑单脚起跳 40 53.3 6 0 93.3 并步起跳 20 26.7 46.7 6 46.7 <2/3 上步起跳 20 40 26.7 13.3 60 <2/3 向前起跳 33.3 40 26.7 0 73.3 侧向起跳 20 60 13.3 6 80 后仰起跳 13.3 86.7 2066.7 0 原地起跳转体 90? 26.7 46.7 20 6 73.4 滞空时间 40 40 20 0 80 3.2.5.5 实验对象 西安体育学院 2009 级体育系篮球专修学生 12 名。 表 2 实验对象基本信息统计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身高 178 186 175 178 175 182 183 177 174 179 184 180 (cm) 体重 68 78 66 69 64 70 75 68 62 74 73 77 (kg) 3.2.5.6 实验分组 表 3 实验对象助跑起跳摸高成绩统计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助跑 起跳 2.97 3.19 2.80 2.98 3.04 3.01 3.00 3.09 2.82 2.98 3.08 2.91 摸高 (m) 对实验对象进行助跑起跳一个指标(助跑摸高)进行测试,采用成对匹配的方法将 被试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11 核心力量练习对提高体育院校篮球专修学生专项弹跳力的实验研究 实验前对对照组不同方向起跳摸高测试成绩统计表 表 4 助跑单脚 向前起跳 侧向起跳 后仰起跳 起跳转体 90 原地双脚起跳 起跳(m) (m) (m) (m) ?(m) 滞空(s) 1 2.97 2.90 2.81 2.80 2.89 0.647 2 3.19 3.04 3.03 3.00 3.06 0.613 3 2.80 2.86 2.79 2.84 2.78 0.647 4 2.98 2.80 2.88 2.80 2.87 0.635 5 3.04 2.98 2.88 2.86 2.88 0.645 6 3.01 2.90 2.91 2.89 2.92 0.639 X 3.00 2.91 2.88 2.87 2.90 0.638 表 5 实验前对实验组不同方向起跳摸高测试成绩统计表 助跑单 向前起跳 侧向起跳 后仰起跳 起跳转体 原地双脚起跳滞 脚起跳 (m) (m) (m) 90?(m) 空(s) (m) 7 3.00 2.86 2.82 2.81 2.82 0.617 8 3.09 2.91 2.84 2.90 2.90 0.669 9 2.82 2.80 2.74 2.89 2.84 0.629 10 2.98 2.84 2.82 2.84 2.86 0.621 11 3.08 3.04 2.91 2.80 2.94 0.667 12 2.91 2.88 2.84 2.82 2.78 0.600 X 2.98 2.89 2.83 2.84 2.86 0.634 表 6 实验前对照组和实验组测试数据比析 测试项目 对照组 t p 实验组 3.00 2.98 0.276 ,0.05 助跑起跳(m) 2.91 2.89 0.514 ,0.05 向前起跳(m) 2.88 2.83 1.331 ,0.05 侧向起跳(m) 2.87 2.84 0.618 ,0.05 后仰起跳(m) 起跳转体 90?(m) 2.86 0.984 ,0.05 2.90 原地双脚起跳滞空(s) 0.638 0.634 0.303 ,0.05 12 核心力量练习对提高体育院校篮球专修学生专项弹跳力的实验研究 分组后对两组实验对象六项指标(助跑起跳、向前起跳、侧向起跳、后仰起跳、起 跳转体 90?、原地双脚起跳滞空)进行了测试,具体情况见表 4 表 5,两组成绩对照见 表 6。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p>0.05 说明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六项指标成绩均无显著 性差异,为可比样本。 3.2.5.7 训练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篮球专项训练内容是一样的,在每次专项内容训练结束后, 对实验组进行 30 分钟左右的核心力量练习,而对照组进行传统的练习。根据核心力量 训练的难度分级原则,设计了一套为期 8 周的 20 种核心训练方法对实验对象进行训练, 训练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第一阶段 1 一 2 周为稳态下徒手练习,使实验对象深刻体会 核心肌群的用力和有效的控制身体,主要是涉及到核心局部稳定性肌群;第二阶段 3 一 6 周为非稳定下的徒手练习,重点提高肌肉的活化水平,募集更多的运动单元参与工作, 提升肌肉力量,增加对运动感觉系统的刺激,提高核心区的稳定性;第三阶段 7 一 8 周 为功能性力量练习,结合篮球运动的技术特征进行的专门性力量训练。 一、实验组训练: (一)稳态下的徒手练习 第 1 一 2 周,每周训练 3 次,每次约为 30 分钟的训练时间。 第一周 静力性练习 1)练习内容及方法 ?仰姿桥撑 方法:仰卧,双臂在体侧伸直,双手掌心向下支撑身体,双腿屈膝、并拢,用脚撑 地提起髋部离地,身体成桥形姿势固定。 ? 俯姿平撑 方法:呈双臂屈肘撑地的俯卧姿势,要求双腿伸直并拢用脚尖撑地,直体固定腹背 部。 ? 俯撑腿臂平伸 方法:呈俯姿,双臂伸直撑地,双腿跪撑地,固定腹部;同时水平前伸右臂和后伸 左腿。水平前伸的右臂和后伸的左腿与躯干成为一线,平行于地面。 ? 俯卧后抬腿 方法:俯卧,双臂屈肘平放地板,双腿伸直、并拢。双腿抬起,提起髋部离地。 ? 侧姿肘撑 方法:侧卧,单臂屈肘支撑身体,另一只手臂屈肘叉腰,双腿伸直、并拢,用一只 脚外侧撑地。提起髋部离地,身体成直体姿势,膝关节伸直固定。身体两侧交替练习。 13 核心力量练习对提高体育院校篮球专修学生专项弹跳力的实验研究 2) 练习负荷及间歇时间 每个动作做 30 秒(有两侧的练习要分别进行),进行 3 组;组间休息 30 秒。 第二周 动力性练习 1)练习内容及方法 ? 蹬自行车式转体仰卧起坐 方法:仰卧,双手抱头,双腿直膝。开始练习时收腹向上屈体加转体,同时对侧腿 屈膝收腹,动作近似蹬自行车,然后收腹转体进行另一侧的练习。 ?坐位斜向摆实心球 方法:坐在地板上,双腿屈膝,双手持实心球放于体侧。开始练习时向另一侧转体, 同时双手持实心球向该侧上方摆动。然后回到起始位置,换方向进来练习。 俯卧两头起 ? 方法:俯卧于垫子上,腹部触地,上体与腿部两头抬起,以腹部为支撑点,两腿并 拢,两手平放于身体两侧。 2) 练习负荷及间歇时间 每个动作重复 10 次,共进行 5 组; 组间休息 30 秒。 (二)非稳定下的徒手练习 第 3-6 周,每周训练 3 次,每次约为 30 分钟的训练时间。 第三周 1)练习内容及方法 ?直臂双腿撑球俯卧桥 方法:两臂伸直支撑于地面,双脚伸直俯卧于瑞士球上,两腿并拢,整个身体成一 条直线,保持稳定持续至规定时间。 ?单手双腿撑球抬臂 方法:两臂伸直支撑于地面,大腿跟部位触球并俯卧于瑞士球上,两腿并拢,整个 身体成一条直线,开始练习时一只手臂直臂抬起与地面平行,保持稳定持续至规定时间。 两手臂交替练习。 2) 练习负荷及间歇时间 每个动作做 30 秒(有两侧的练习要分别进行),进行 3 组;组间休息 30 秒。 第四周 1)练习内容及方法 ?仰卧瑞士球体前屈 方法:双脚着地,屈膝,躯干仰卧且将背、腰和臀部靠在瑞士球上,双手放于头后; 动作开始时上体前屈,完成体前屈动作,且双手仍然置于头后。 ?仰姿脚垫瑞士球提髋屈双膝 14 核心力量练习对提高体育院校篮球专修学生专项弹跳力的实验研究 方法:仰卧,双臂伸直平放在体侧地面上,双脚并拢直腿垫在瑞士球上;动作开始 时提髋形成直体悬空姿势,头和肩枕在地面,然后双腿屈膝上提身体;动作结束回到开 始姿势。 2) 练习负荷及间歇时间 每个动作重复 10 次,共进行 5 组; 组间休息 30 秒. 第五周 1)练习内容及方法 ?坐立瑞士球持球上举 方法:双腿支撑于地面,以腰髋、骶、髂处仰卧于瑞士球上,两腿自然分开与肩同 宽,两手持实心球直臂上举,直至头上方,完成既定的次数。 ?俯姿双膝滚球瑞士球 方法:双臂伸直呈俯卧撑地,直腿且双脚并拢,小腿垫在瑞士球上,提髋形成直体 悬空姿势。动作开始时双膝收腿,上提骨盆和身体。 2) 练习负荷及间歇时间 每个动作重复 10 次,共进行 5 组; 组间休息 30 秒. 第六周 1)练习内容及方法 ?俯卧肘撑摆髋 方法:侧卧,单臂屈肘撑地,另一手臂屈肘叉腰,双腿伸直、并拢,用一只脚外侧 撑地;开始练习时侧向摆髋至身体成直体姿势,要求膝关节保持伸直。身体两侧交替进 行练习。 ?仰卧球体收腹抬腿 方法:双脚支撑于地面,以腰、髋、髂处仰卧于瑞士球上,两腿自然分开与肩同宽, 两手抱头。开始时单腿撑地,上体上抬收腹与游离的腿形成两头起。 2) 练习负荷及间歇时间 每个动作重复 10 次,共进行 6 组; 组间休息 30 秒. (三)功能性力量练习 第 7 一 8 周,每周训练 3 次,每次约为 30 分钟的训练时间 第七周 1)练习内容及方法 ?坐在平衡球上转动运球练习 方法:坐在瑞士球上,双手交替拍球,上体保持正直,开始时两脚用力使身体和球 一起转动,同时两手不停的拍球。转动一圈记为一次。 ?半卧球体上举球侧摆 方法:双脚支撑于地面,以腰、髋、髂处仰卧于瑞士球上,两腿自然分开与肩同宽, 15 核心力量练习对提高体育院校篮球专修学生专项弹跳力的实验研究 两手持篮球直臂左右摆动。 2) 练习负荷及间歇时间 每个动作重复 20 次,共进行 5 组; 组间休息 30 秒。 第八周 1)练习内容及方法 ?坐在平衡球上传接球练习 方法:坐在瑞士球上,双手持球,上体保持正直,将球传给距离大约 3-4 米的同伴, 同时接同伴回传的球。 ?仰卧瑞士球抛篮球练习 方法:双脚着地,屈膝,躯干仰卧且将背、腰和臀部靠在瑞士球上,双手持球,将 球抛向上方,同时接住落下的球。保持身体的平衡。 2) 练习负荷及间歇时间 每个动作重复 20 次,共进行 5 组; 组间休息 30 秒。 二、对照组训练计划 第一周 1)练习内容及方法 ?俯姿平撑 方法:身体保持俯卧姿势,双臂屈肘撑地的在胸下方,要求双腿伸直并拢用脚尖撑 地,直体固定腹背部。 ?俯姿上肢支撑 方法:身体保持俯卧姿势,双臂伸直同时双手手掌心向下支撑身体,双腿并拢伸直 与身体成一条直线。 ?仰卧“V”字挺身 方法:练习者仰卧于垫子,双臂平放在身体两侧,双腿完全伸直或保持膝部略微弯 曲。以臀部为支撑点,保证在开始的时候,练习者的头部和双脚就已离开地面,双腿与 上体尽量上抬,双腿与上体的角度保持九十度。 ?俯卧抬上体 方法:身体保持俯卧姿势,双臂在体侧伸直,要求上体离开地面。 2) 练习负荷及间歇时间 每个动作做 30 秒(有两侧的练习要分别进行),进行 3 组;组间休息 30 秒。 第二周 1)练习内容及方法 ?仰卧起坐 方法:身体仰卧,双腿弯曲成 90?脚底自然平放于地面上,用重物压住或者勾住, 用手指交叉置于脑后抱头。上体慢慢抬起到达膝盖处再慢慢回到原来位置,依次进行循 16 核心力量练习对提高体育院校篮球专修学生专项弹跳力的实验研究 环练习。 ?仰卧两头起 方法:身体成仰卧姿势,双臂沿耳根边向上伸直,两腿伸直并拢。双臂和双腿同时 向上抬起,用手触摸到脚尖后,手臂和腿慢慢落下,依次进行练习。 ?仰卧举腿 方法:两人为一组进行练习,其中任意一个仰卧于垫子上,双脚并拢两腿保持自然 伸直,另外一个两腿自然分开与肩同宽站于仰卧者头前方,仰卧者用自己的双手抓住协 助者的脚踝。训练时,仰卧者用背部支撑,同时两脚并拢两腿伸直用力上举直至协助者 的体前,协助者尽量用力推压仰卧者的脚面。训练时仰卧者要主动发力,阻止双腿接触 地面。 2) 练习负荷及间歇时间 每个动作重复 10 次,共进行 5 组; 组间休息 30 秒。 第三周 1)练习内容及方法 ?传统卷腹 方法:仰卧在地板上,两手置于头部位置,双臂自然打开,两腿屈膝,下颏向胸部 收,同时腹部发力收缩,呼气的时候上体抬起,尽量保持下背部与地面的接触,坚持两 秒后恢复最初姿势。 ?仰卧抬腿卷缩上体 方法:仰卧于地板,屈膝,小腿抬起并保持住,不要下降,两手抱住头,尽力把上 体向前卷缩,身体实际上不会上抬很高。 向前卷缩时,腰要下沉贴床或地面,腹肌尽 量收缩。 2) 练习负荷及间歇时间 每个动作做 30 秒(有两侧的练习要分别进行),进行 3 组;组间休息 30 秒。 第四周 1)练习内容及方法 ?悬杠屈膝缩腿 方法:两手正握单杠,全身直垂杠下,屈膝,把小腿尽力向上缩起,到最高点时, 彻底收缩腹直肌一秒钟。然后徐徐下垂小腿,直到完全伸直。缩起小腿时要尽力把两膝 向上提升。 ?坐式缩腿 方法:坐在凳边,两手向后撑在凳上。两腿向前直伸。屈膝缩起小腿到可能的最高 点。彻底收缩腹直肌一秒钟,然后徐徐降落小腿,直到完全伸直。 其作用大小全在膝部上提的高低和动作的快慢上。愈高愈慢愈大,反之愈小。 2) 练习负荷及间歇时间 17 核心力量练习对提高体育院校篮球专修学生专项弹跳力的实验研究 每个动作重复 10 次,共进行 5 组; 组间休息 30 秒。 第五周 1)练习内容及方法 ?收腹跳 方法:从半蹲开始摆臂跳起收腿收腹,下落还原后,再连续重复练习。 ?悬垂举腿 方法:起始姿势 两手正握单杠,全身直垂杠下。 动作过程 屈膝,把小腿尽力向 上缩起,到最高点时,彻底收缩腹直肌一秒钟。然后徐徐下垂小腿,直到完全伸直。 2) 练习负荷及间歇时间 每个动作重复 10 次,共进行 5 组组间休息 30 秒。 第六周 1)练习内容及方法 ?直腿仰卧起坐 方法:身体仰卧,双腿并拢伸直,脚板自然平放于地面,用重物压住或勾住。用手 指交叉于脑后抱头。 上体慢慢抬起,胸部到达膝盖再慢慢回到原位,依次进行循环练 习。 ?俯卧撑 方法:两手按地,两指间距与肩同宽,两腿向后伸直。屈臂,使身体平直下降,肩、 肘保持同一平面,躯干、臀部和下肢都要挺直。撑起后稳步恢复到原姿势,为完成一次。 2) 练习负荷及间歇时间 每个动作重复 10 次,共进行 6 组; 组间休息 30 秒。 第七周 1)练习内容及方法 ?双手支撑前举腿 方法:双手伸直支撑于双杠或其他物体。两腿平行并拢前举,上体与两腿成 90?角 时为一次。 ?哑铃前平举 方法:双膝微屈站立,背挺直。双手握哑铃于大腿前,手心向后。前举哑铃至肩的 高度或稍高于肩,再慢慢下降还原。注意身体不要摆动。 2) 练习负荷及间歇时间 每个动作重复 20 次,共进行 5 组; 组间休息 30 秒。 第八周 18 核心力量练习对提高体育院校篮球专修学生专项弹跳力的实验研究 )练习内容及方法 1 ?屈腿运动 方法:身体成仰卧姿势,双臂左右平贴地面,两腿伸直后同时屈膝提起,吸气,使 大腿贴近腹部;然后呼气,缓缓还原。 ?后下腰 方法:双脚分立与肩同宽,上体保持正直。两手顺大腿后侧下拉,上体后倒,抬头 向后弯腰。 2) 练习负荷及间歇时间 每个动作重复 20 次,共进行 5 组; 组间休息 30 秒。 3.2.5.7 实验控制 实验过程中由本人和另外两名同学一起实施和监控,训练时间选取在专修课结束前 30 分钟,以保证实验对象的准时参训,避免实验对象的不自觉分组情况,影响训练的效 果。前后测试控制在实验对象身体状况基本相同,并且天气条件接近的情况下进行测试。 4 结果与分析 4.1 核心力量有关概念的辨析 4.1.1 核心区与核心 起初一些研究认为,核心区由胸廓、脊柱组成,将整个躯干定义为人体的核心区 域。而大部分研究者认为,从解剖学角度来说,腰椎—骨盆—髋关节三个部位组成了核 心区,其以膈肌为顶,以骨盆底肌和髋关节肌为底。王卫星认为,核心区是人体中间环 节,即肩关节和髋关节之间(包含骨盆)的位置 [10]。矫玮认为核心区是膈肌以下和盆骶 以上的区域,还将其又分为:核心区上部,核心区中部,核心区下部。因此可以得出, 核心区域是指身体的中间环节,以腰—椎—骨盆—髋关节为主体,包括附着在这个主体 周围的肌肉、肌腱及韧带系统。 有的人认为核心就是指核心区,这样认为是不完整的。通过上面是论述,核心区 指的是一个区域,而核心指的是一条运动链上的最重要的部位,也就是运动链的发力点, 这样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核心区域中还有核心,因此,核心区和核心两个定义不能混为一 谈。核心区是从解剖学角度来看,指人体的中间部位,是以腰椎—骨盆—髋关节为主体, 包括附着在它们周围的肌肉、肌腱及韧带系统;核心是从训练学角度来理解,是指一条 运动链上最重要的环节,包括整个人体大运动链中的中轴大核心区,即腰椎、盆髋区, 也包括四肢运动链中的小核心区,,,,。 ,, 赵佳.核心区力量及其训练研究进展[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3):218-220 19 核心力量练习对提高体育院校篮球专修学生专项弹跳力的实验研究 4.1.2 核心稳定性与核心力量 核心稳定性就是指人体通过核心肌群的收缩保持或维持脊柱和骨盆正常解剖学位 置的能力,,,,。核心稳定性主要是人体在运动过程中通过核心部位的稳定能力为四肢肌肉 的发力创造支点,为上下肢力量的传递提供条件,使身体的重心得到稳定,更好的为人 体移动提供力量。核心力量是指附着在人体核心部位的肌肉和韧带在神经支配下收缩所 产生的力量[12]。核心力量训练作为功能训练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功能训练是一种为提高 专项运动能力,通过加强核心力量并使神经肌肉系统更加有效的训练方法,,,,。核心稳定 性的优劣取决于核心力量,也就是位于核心部位的肌群、韧带和结缔组织的力量以及他 们之间的协作效率。核心力量是一种以稳定人体脊柱、骨盆保持正确的运动姿势,构建 运动链为肢体运动创造支点,提高身体的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为主要目的的能力,核心 力量不仅是核心稳定性形成的主要来源,而且在竞技体育运动中能够主动发力,是人体 运动的一个重要的发力源。因此,核心稳定性是人体核心力量训练的一个结果。综上所 述,核心稳定性与核心力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核心力量训练使核心部位肌肉收缩得到 强化,从而加固了人体重心稳定,提高人体协调能力,核心力量是核心稳定的前提,核 心稳定性是通过核心肌群力量的增强,来起到控制重心移动、传递上下肢力量达到平衡 与稳定。因此核心稳定性是核心力量的结果,二者之间是等同的。 4.1.3 核心肌群的分类和作用 国外一些学者将腰椎周边的肌肉分为核心大肌群和核心小肌群。他们认为位于机体 的表层,并且主要参与躯干的大幅度运动的肌肉为核心大肌群;把附着在躯干周围骨骼 深层的,主要参与躯干部位的固定与细微运动的肌肉称为核心小肌群。最近有学者又将 大小肌群进一步分为主、次两类。认为核心区中心的肌群起主要起发力作用,而那些位 于骨盆与髓关节的肌肉也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比如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等原来一 直被认定为是下肢肌的肌肉,这些肌肉除了有支配下肢运动的作用外也具有稳定核心部 位的功能。我国体能专家王卫星教授对把核心肌群可分为局部稳定肌和整体原动肌,在 [10] 人体运动中起到稳定、传导力量、发力减力等作用 。 核心局部稳定肌主要是包括腹横肌、膈肌、多裂肌。腹横肌是维持脊柱稳定性和减 轻背部负担起到相当重要的一块肌肉,腹横肌好比一条束带一样对抗来自腹腔内部的压 力,从而达到支持脊柱和躯干部位的圆柱状,对身体核心区域的稳定性非常重要。膈肌 和腹横肌一起,在做任意方向摆动上肢运动时,起到维持脊柱稳定的作用。多裂肌主要 是维持腰部脊柱节段性的,同时和腹横肌协同来维持人体腹压。所以局部稳定肌的作用 体现在保持人体脊柱的机械硬度从而控制节间运动。 核心整体运动肌由竖脊肌、腹肌、盆带肌群、腿部肌群组成。竖脊肌也称骶棘肌, 主要完成脊柱的屈伸和参与协助呼气的作用。腹肌(腹直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除 ,, 李敬勇.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新思路—核心稳定性训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2(23): 128 一 130 ,, 李少丹,刘爱杰.竞技体育的核心训练明.中国体育教练员.2007,45(4):4 一 6 20 核心力量练习对提高体育院校篮球专修学生专项弹跳力的实验研究 了对脊柱的屈伸运动有重要作用外,还对脊柱腰段的旋转运动有及其重要作用。盆带肌 群是一个大的肌肉群,包括髂腰肌、梨状肌、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等。完成大腿在 髋关节的出的屈和旋转,重点控制脊柱和骨盆不同方向的运动。大腿肌群主要是保证大 腿在髋关节,小腿在膝关节处的屈伸。因此,核心运动肌群是配合腹内压完成胸廓与盆 骨之间负荷的传递。 4.1.4 核心力量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的区别 近些年来国内外对核心力量的研究越来越多,尤其是在竞技体育领域中受到许多学 者的青睐,且从不同的方面论述核心力量的重要性,但是我们也不能片面的追求核心力 量的训练,要正确看待传统力量训练与之区别和联系。首先,从解剖学的角度来看,核 心力量区域是以腰椎、骨盆、髓关节为整体的一个划分,同时把附着在它们之上的所有 肌肉,包括下肢肌肉的一些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力量有了一个新的界定。不同于人们之前 界定的躯体力量、腰腹力量。其次,核心力量更强凋的是稳定与平衡,注重核心深层小 肌肉群的作用,提高神经对肌肉的支配能力。第三,作用的特殊性。核心肌群虽然大多 数不直接参与运动发力,然而几乎所有的运动都要在核心稳定性控制下完成,从而为力 量的产生建立支点,达到力量的传递。第四,身体核心力量在训练过程中创建了一个“不 稳定因素”,这个不稳定因素让训练过程增加了难度,以动员深层次的小肌群协同参加 训练,提高肌肉、神经本体感受性功能。而传统的力量训练基本上身体重心都是处于相 对平衡状态下完成的, 身体核心力量的训练在目的和方法上强调力量的衔接与传递,强调上下肢的协调和 配合,重视身体核心力量训练并不是对传统力量的否定,而是对传统力量训练中核心肌 肉发展不足的一个补充。在实际的训练中做到核心力量和传统力量的合理结合,并结合 专项技术特点有选择的进行核心力量训练,这样才能做到科学的训练和达到事半功倍的 效果。 4.2 篮球弹跳力训练中引入核心力量训练的研究 4.2.1 篮球弹跳力的概念和作用 一般认为,弹跳力就是通过下肢与全身的共同作用,使身体快速跃起并且腾空的能力。 而篮球运动员的弹跳力是在篮球比赛中争取高度和远度,亦即争夺空间控制权的能力[2]。 良好的弹跳力,不仅可以提高的争夺空间优势的能力,扩大控制攻守区域,同时能更好 地掌握高难技术与复杂动作。实际比赛中,运动员出色的弹跳力是取得比赛控制权、提 高战术配合质量的物质保证。因此,篮球运动员的弹跳力在比赛中占有及其重要的作用, 并且随着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对弹跳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2.2 篮球运动员起跳特点与方式 起跳特点归结为:(1)具有多维的方向性。运动员可能是前冲跳起,也可能是后 仰跳起,还有可能是侧身或不同方位转身跳起,这符合篮球专项技术、战术的需要[2]。 (2)起跳前后动作的连贯性和舒展性。动作的连贯性就是要求在起跳过程中要保证各 21 核心力量练习对提高体育院校篮球专修学生专项弹跳力的实验研究 关节的发力一环扣一环。刘北湘关于关节活动顺序性原理的研究阐明了动作能否连贯, 各关节用力顺序是否合理都对起跳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另外,要达到跳起后在空中做 各种变向、躲闪、拉杆、换手、转体等难度大的动作,必须确保起跳动作的舒展性。(3) 起跳的快速性和对抗性。比赛中要完成抢篮板、封盖、跳起传球、跳投等技术,都是在 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要求运动员有很好的判断能力、速度力量和爆发力。篮球运动离 不开对抗性,实施一个动作都伴有对手的干扰和压制,不是单纯的类似摸高的起跳,要 求运动员不仅要有速度,还要有力量。 常规的起跳方式主要有单脚起跳、双脚起跳、原地起跳、助跑起跳、急停起跳、上 步起跳等;特殊的起跳方式有跳起救球、连续起跳等。韩秋研究专业篮球运动员的各种 起跳动作以及方式,得出以下结论:原地起跳和非原地起跳次数约各占 50%,而在所有 起跳类型中超过 80%都是双脚起跳,比较看多的连续跳所占比重最小,在 2%以内,,?,。 罗 加冰在统计高水平篮球比赛各种起跳方式的百分比中显示:助跑起跳占 34.14%,原地起 跳占 31.97%,急停起跳占 15.03%,上步起跳占 11.21%,连续起跳占 7.64%,,,,。 4.2.3 核心力量在篮球运动员专项弹跳力中的作用 篮球运动员的弹跳能力和其他竞技运动员的是有很大区别的。实际比赛中,不仅仅 要有出色的弹跳高度和速度,更重要的是和技术、战术的结合。在完成每一次起跳时都 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不是单纯的跳起。如在封盖过程中,最终目的是手去拨掉球,力量 是从下肢传导到上肢共同来完成动作;跳投技术中,对身体的平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都是在全身力量协调的作用下完成的,特别是上下肢的协调用力。包括运动员在空中 完成各种换手、变向、拉杆等高难度动作,要求有起跳的高度外,更重要的是对身体的 控制能力。 核心力量的训练对象是以腰椎、骨盆、髓关节形成的一个整体,以及附着在它们上 的肌群包括背部、腹部和构成骨盆部的所有肌群,特别是这些部位深层的小肌肉群。运 动员的躯干部位在运动过程中主要起到一个承上启下、上下肢连接的作用,能够有效地 聚集来自身体各部位的力量,使力量达到整合,为运动员各项运动技能完成起到有力的 杠杆作用。对于篮球运动员弹跳来讲,强有力的核心力量可以让下肢力量更有效的传递, 且固定篮球运动员的身体姿势,使上下肢配合更加协调,有利于真正达到弹跳和技术的 结合。 4.6 实验结果与分析 4.6.1 实验结果 分别对实验组、对照组为期 8 周的练习,实验组实施核心力量练习,对照组进行传 统力量练习。根据本文研究目的需求,实验后对助跑单脚起跳、向前起跳、侧向起跳、 ,? 郝勇霞.我国核心力量研究现状的分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0(3) ,, 罗加冰.篮球运动员弹跳力最优训练手段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7(1):95-100. 22 核心力量练习对提高体育院校篮球专修学生专项弹跳力的实验研究 后仰起跳、起跳转体 90?、原地双脚起跳滞空 6 项反映篮球运动员弹跳力指标进行测试, 测试成绩如表 7、表 8 所示。 表 7 实验后对对照组不同方向起跳摸高测试统计表 原地双脚 助跑单脚 向前起跳 侧向起跳 后仰起跳 起跳转体 起跳滞空 起跳(m) (m) (m) (m) 90?(m) (s) 1 2.98 2.91 2.81 2.81 2.90 0.650 2 3.24 3.05 3.04 3.01 3.04 0.640 3 2.82 2.87 2.80 2.83 2.80 0.641 4 3.00 2.82 2.90 2.80 2.88 0.651 5 3.10 2.92 2.87 2.88 2.89 0.652 2.91 2.90 2.94 0.644 6 3.05 2.92 X 3.03 2.92 2.89 2.87 2.91 0.646 表 8 实验后对实验组不同方向起跳摸高测试统计表 原地双脚 助跑单脚 向前起跳 侧向起跳 后仰起跳 起跳转体 起跳滞空 起跳(m) (m) (m) (m) 90?(m) (s) 7 3.07 2.98 2.84 2.89 2.94 0.674 8 3.10 3.07 3.07 3.02 3.09 0.670 9 2.85 2.90 2.82 2.90 2.97 0.662 10 2.99 2.90 2.94 2.90 2.94 0.669 11 3.09 3.10 3.10 3.06 3.06 0.670 12 2.94 2.90 2.92 2.90 2.95 0.669 X 3.01 2.98 2.95 2.95 2.99 0.669 23 核心力量练习对提高体育院校篮球专修学生专项弹跳力的实验研究 4.6.2 对照组实验前后的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与分析 表 9 对照组实验前后测试数据比较分析 测试项目 实验前 实验后 t p 3.00 3.03 4.152 ,0.05 助跑单脚起跳(m) 2.91 2.92 0.133 ,0.05 向前起跳(m) 2.88 2.89 1.168 ,0.05 侧向起跳(m) 2.87 2.87 1.581 ,0.05 后仰起跳(m) 起跳转体 90?(m) 2.90 2.91 1.387 ,0.05 0.638 0.646 1.857 ,0.05 原地双脚起跳滞空(s) 从表中数据得出:经过 8 周的传统力量训练后,对照组测试的 6 项指标中除了后仰 起跳的成绩几乎没有变化外,其他五项指标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只有助跑起跳摸高 的成绩在实验前后具有显著性差异,而其他各项成绩实验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实验前 后助跑起跳摸高成绩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传统力量训练也是一种有效的训练方法,对 提高弹跳力有帮助,同时传统力量训练方法学生比较熟悉,容易掌握也有利于训练效果。 4.6.3 实验组实验前后的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与分析 表 10 实验前后实验组测试数据比较分析 测试项目 实验前 实验后 t p 2.98 3.01 2.794 ,0.05 助跑单脚起跳(m) 2.89 2.98 4.165 ,0.05 向前起跳(m) 2.83 2.95 3.561 ,0.05 侧向起跳(m) 2.84 2.95 2.700 ,0.05 后仰起跳(m) 2.86 2.99 7.739 ,0.05 起跳转体 90?(m) 0.634 0.669 3.048 ,0.05 原地双脚起跳滞空(s) 24 核心力量练习对提高体育院校篮球专修学生专项弹跳力的实验研究 从表中数据可以显示出:实验组经过 8 周的核心力量训练后,实验前后 6 项指标成 绩都有显著性差异,主要原因是:实验组通过核心力量的练习提高了身体的稳定性,特 别在“不稳定因素”的条件下进行,加强了核心部位深层肌肉的刺激,增强了核心区力 量。而核心力量主要具有对身体上下肢和环节力量的传递、衔接、整合的作用,这是实 验组助跑单脚起跳、向前起跳、侧向起跳、后仰起跳、起跳转体 90?、原地双脚起跳滞 空的成绩具有显著性差异的主要原因。 4.6.4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与分析 表 11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测试数据比较分析 测试项目 实验组 对照组 t p 3.01 3.03 5.152 ,0.05 助跑单脚起跳(m) 2.98 2.92 0.433 ,0.05 向前起跳(m) 2.95 2.89 2.068 ,0.05 侧向起跳(m) 后仰起跳(m) 2.95 2.87 1.720 ,0.05 2.99 2.91 1.911 ,0.05 起跳转体 90?(m) 0.669 0.646 2.012 ,0.05 原地双脚起跳滞空(s) 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经过 8 周不同的训练内容后,实验组实施 核心力量练习,对照组实施传统力量练习。其中向前起跳、侧向起跳、后仰起跳、起跳 转体 90?、原地双脚起跳滞空五项指标成绩具有显著性差异,分析其原因是:对实验组 实施核心力量练习是实验前的分组无显著性差异到实验后的有显著性差异的主要原因; 向前起跳、侧向起跳、后仰起跳、起跳转体 90?、原地双脚起跳滞空在测试中,要求实 验对象不仅要跳的高同时还对身体的控制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具有良好的核心稳定性 才能完成动作环节的连贯性,从而更好的达到力量的传递与整合。助跑单脚起跳在一定 程度上对人体的下肢力量有着很高的要求,虽然核心力量不参与直接完成动作,但它也 起到稳定的支点作用,但不是主要作用。所以,核心力量练习对它的提高没有呈显著性 差异也是正常。 25 核心力量练习对提高体育院校篮球专修学生专项弹跳力的实验研究 表 12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后成绩差距统计表 对照组 实验组 测试项目 实验前 实验后 差距 实验前 实验后 差距 助跑单脚起跳 3.00 3.03 0.03 2.98 3.01 0.03 (m) 向前起跳(m) 2.91 2.92 0.01 2.89 2.98 0.09 侧向起跳(m) 2.88 2.89 0.01 2.83 2.95 0.12 后仰起跳(m) 2.87 2.87 0.00 2.84 2.95 0.11 起跳转体 90? 2.90 2.91 0.01 2.86 2.99 0.13 (m) 原地双脚起跳 0.638 0.646 0.008 0.634 0.669 0.035 滞空(s) 通过对实验组、对照组实验前后平均成绩差距的统计得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经过 8 周的不同方法训练后,助跑起跳的成绩都有所提高。而其他五项指标实验组实验前后较 对照组实验前后成绩提高的幅度明显要大。出现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实验组实施的是 核心力量的训练,由此可以看出核心力量的训练对提高篮球运动员弹跳力是有帮助的。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1.1 经过 8 周的实验后,实验组关于篮球运动员弹跳力的 6 项指标成绩均有显著性提 高。对照组成绩也虽然有所提高,但各项指标成绩的提高幅度指数明显没有实验组的大, 只有助跑起跳摸高的成绩有显著性提高。得出在篮球专项弹跳力训练方面,实施核心力 量练习是有明显的效果。 5.1.2 通过对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六项指标的 T 检验得出:向前起跳、侧向起跳、后 仰起跳、起跳转体 90?、原地双脚起跳滞空都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在不同方向的起跳、 滞空过程中核心力量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5.1.3 对照组实施对传统力量训练后,六项指标也相应的有所提高,特别是助跑单脚起 26 核心力量练习对提高体育院校篮球专修学生专项弹跳力的实验研究 跳摸高的成绩,说明传统力量练习也是有效果的,核心力量训练是对其不足的一个补充, 两者是互补的关系。 5.2 建议 5.2.1 由于本次实验对象是体育院校篮球专修的学生,水平较低,且样本量小,实验时 间短,如果能改进这些问题,研究才会更加深入。 5.2.2 核心力量训练方法在不断的改进,建议研究更多的能够结合专项力量的训练方法。 5.2.3 本文是从篮球运动员弹跳力方面进行研究,探讨传统力量训练与核心力量训练的 联系,建议研究者以后从另外的角度深入研究,比较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7 核心力量练习对提高体育院校篮球专修学生专项弹跳力的实验研究 致 谢 本文是在教授的细心指教和严格要求下完成的,在此谨向恩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及美 好的祝愿~感谢老师在这段时间以来,对我的学习和工作所给予的亲切关怀和热心帮助。 老师严谨的治学精神、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对我在科学研究和论文创作过程中的独立 工作能力的培养和良好学风的树立产生了积极影响。 在我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也得到了西安体育学院老师的指导和帮助,是他们不辞辛 劳,诲人不倦,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研究思路,都给与我莫大的帮助和启发。从理论 上对本文的诞生奠定了基础。从各位老师身上学到了我毕生受用的知识,开阔了我的视 野,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由于本人能力、经验、理论水平有限,加之研究不深,论文中难免不足之处,敬请 各位专家和老师批评指正。 感谢各位评审老师,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老师、同学以及朋友们,真心的感谢你们~ 28 核心力量练习对提高体育院校篮球专修学生专项弹跳力的实验研究 参考文献 [1] 罗陵.现代篮球体能训练指导[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2] 全国体院校教材委员会.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任命体育出版社,2000. [3] 许博,张晓伦.篮球专项弹跳素质及其训练方法[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8,13(3):82-86. [4] 韩秋:《篮球运动员弹跳训练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5(8). [5] Ian Hansegawa. The use of unstable training for enhancing sport per-formance[J].NACA’s Performance Training Journal,2005,4(4):15-17. Goodman. Connecting the Core[J], NACA’s PerformanceTraining Journal, [6] Paul J? 2004,3(6):10-14. [7] Travis Brown. Core flexibility static and dynamic strenths for the core[J].NACA’s Performance Training Journal,2005,4(4):8-10. [8] P W HODGES. Feed-forward contration of transverses abdominisis not influenced by the direction of arm movement[J].Exp BrainRis,1997,(114):362-370. [9] 谢菁珊.普拉提塑身新风尚[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5,5. [10] 王卫星,李海肖.竞技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8):1 119-1 121. [11] 关亚军,马忠权.核心力量的定义及作用机制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 (1)106-107. [12] 于红妍,王虎.核心力量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之间关系的理论思考——核心稳定性训练[J].天 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6):509-511. [13] 陈小平,黎涌明.论核心力量及其在竞技体育中的训练—起源、问题、发展山.体育科学, 2008, 4(28):19-29. [14] 刘 继 领 , 王 玉 兵 , 傅 企 明 . 瑞 士 球 在 增 强 人 体 核 心 力 量 中 的 应 用 [J]. 中 国 体 育 教 练 员,2006,(3):40-41. [15] 敬 龙 军 . 核 心 力 量 在 运 动 训 练 中 的 理 论 与 实 证 研 究 [J]. 曲 靖 师 范 学 院 体 育 学 院 , 2007,(4):24-28. [16] 黄继珍,赵嗣庆.核心力量训练的实质及在我国竞技体育的实践[J].体育学刊,2010,17(5): 74-76. [17] 杨宗青.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弹跳力与身体素质关系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2007. [18] 孙民治主编.现代篮球高级教程[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8. [19] 胡亦海.竞技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11. [20] 姚万祥.对弹跳力系统中结构性内耗的形成及其削减方法的研究[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89 (4):23-29. [21] 王树金.篮球运动员弹跳力的生物力学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8):79-81. [22] 弗拉基米尔?M.扎齐奥尔斯基(美)主编.陆爱云译.运动生物力学—运动成绩的提高与运动损 伤的预防[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6:14. 29 核心力量练习对提高体育院校篮球专修学生专项弹跳力的实验研究 [23] 郑亦华,叶永延等.影响起跳效果诸因素的生物力学研究[J].体育科学,1983(2):68-73. [24] 徐国栋.我国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弹跳力与身体形态特征关系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998(3):97-101. [25] 赵佳.核心区力量及其训练研究进展[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3):218-220. [26] 李敬勇.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新思路—核心稳定性训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2(23): 128-130. [27] 李少丹,刘爱杰.竞技体育的核心训练明.中国体育教练员.2007,45(4):4-6. [28] 全国体育学院通用教材.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9] 郝勇霞.我国核心力量研究现状的分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0(3). [30] 罗加冰.篮球运动员弹跳力最优训练手段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7(1):95-100. [31] 叶国雄.篮球运动员弹跳高度与相应各环节肌力间数学模型初步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94. 1983(1):89 [32] 卢鼎厚,韩世真等.提高浅蹲纵跳起跳能力的肌肉工作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6(2): 20-25. [33] 孙民治.球类运动—篮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4] 田麦久.项群训练理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35] 史明.核心力量练习对提高普通本科生足球运动员快速力量的实验研究[D].北京体育大 学,2009. [36]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7] 郑钦凯.初探核心稳定性和核心力量及其作用[J].科技信息,2009,(9):472-484. [38] 王维.对篮球运动员弹跳能力及其训练的实验研究[J].才智,2009,(8):189-190. [39] 陈小平.核心稳定力量的训练[J].前沿动态,2006. [40] 林华,王润生,丛培信.核心力量训练原理初探[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4(2):66-68. [41] 喻 聪 , 王 洁 . 核 心 力 量 训 练 在 高 校 篮 球 运 动 训 练 实 践 中 的 重 要 作 用 [J]. 考 试 周 刊,2009,(5):160-162. [42] 刘庆山.体能训练基本理论与我国高水平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研究[D]北京体育学,2004. [43] 赵晓明.现代篮球运动员弹跳力训练综述[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84-85. [44] 刘 新 征 , 蒋 纯 金 , 赵 志 明 . 中 国 篮 球 运 动 体 能 训 练 理 念 创 新 研 究 [J]. 北 京 体 育 大 学 学 报,2009,32(5):111-113. [45] 赵元.花样游泳腰腹控制力训练[J].游泳,2005,(2):31-32. [46] 陈 君 霞 , 代 亿 . 腰 髋 肌 肉 力 量 对 学 生 学 习 田 径 运 动 技 术 的 影 响 及 分 析 [J]. 湖 北 体 育 科 技,2003,22(4):524-525. [47] 袁作生,南仲喜.现代篮球运动科学训练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48] 杨桦等著.竞技体育喻奥运备战重要问题的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4. [49] 刘玉林.国外运动训练发展趋势[M].2005 年全国篮球教练员培训班教材汇编.中国篮球协会, 30 核心力量练习对提高体育院校篮球专修学生专项弹跳力的实验研究 2005. [50] 2005 年全国篮球体能教练员培训班教材汇编[C].中国篮球协会,2005. [51] 孙欢.NBA 体能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52] 全美篮球体能教练员协会.NBA 体能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53] 赵志明.篮球运动体能训练基本理论与方法[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5). [54] 郭清和.对我国部分优秀篮球运动员某些形态、体能、技能、心理特征的综合研究[J].体育科 学,1995,15(6):45-50. [55] 谭朕斌.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理论与方法及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 报,2002,27(8):37-39. [56] 董杰,吴建华.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探讨[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2:92-93. [57] 米靖,苗向军等.我国高水平篮球比赛负荷特征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404-407. [58] 陈先良.爆发力的训练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3). [59] 王清智.浅谈如何提高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弹跳力[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1992,(2):58 [60] 万德光.现代力量训练[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9.32-33. 31 核心力量练习对提高体育院校篮球专修学生专项弹跳力的实验研究 附表 1 关于篮球运动员弹跳力指标测试指标方法和细则 1、 助跑起跳摸高 场地器材:篮球场、卷尺、摸高板 测试方法:测试对象手指涂上白灰站在摸高板旁,双脚保持在地面,用手指在能触及到 的最高处做出标记(Al),在距离摸高板大约(4~5m)开始助跑,到达摸高板跟前单脚起 跳,在摸高板上能触及的最高处做出标记(B2),B2 与 A1 的高度差为此项成绩,测试对 象可进行三次测试,取最好的成绩为准。 2、 原地向前起跳摸高 场地器材:篮球场、卷尺、摸高板 测试方法:测试对象手指涂上白灰正面站在距离摸高板 0.5m 处,向前向上起跳,用手 指在摸高板上能触及的最高处做出标记(C),C 的高度为此项成绩,测试对象可进行三次 测试,取最好的成绩为准。 3、 原地侧向起跳摸高 场地器材:篮球场、卷尺、摸高板 测试方法:测试对象手指涂上白灰,侧向站在距离摸高板 0.5m 处,尽可能侧向向上起 跳,用手指在摸高板上能触及的最高处做出标记(D),D 的高度为此项成绩,测试对象可 进行三次测试,取最好的成绩为准。 4、 原地向后起跳摸高 场地器材:篮球场、卷尺、摸高板 测试方法:测试对象手指涂上白灰,背对摸高板站在 0.5m 处,尽可能向后向上起跳, 用手指在摸高板上能触及的最高处做出标记(E),E 的高度为此项成绩,测试对象可进行 三次测试,取最好的成绩为准。 5、 原地起跳转体 90?摸高 场地器材:篮球场、卷尺、摸高板 测试方法:测试对象手指涂上白灰,侧向站在摸高板旁,双脚起跳转体 90?后,用手指 在摸高板上能触及的最高处做出标记(F),F 的高度为此项成绩,测试对象可进行三次测 试,取最好的成绩为准。 6、 原地起跳滞空 场地器材:实验室、测力台 测试方法:测试对象站在测力台指定的位置,双脚起跳并尽可能延长滞空时间。通过测 力台显示的感应数据,计算出双脚离开测量台到落回到测力台所用的时间,就是实验对 象在原地空中滞空的时间。测试对象可进行三次测试,取最好的成绩为准。 32 核心力量练习对提高体育院校篮球专修学生专项弹跳力的实验研究 附录 2 专家问卷调查 尊敬的专家、教练员: 您好! 我是 2008 级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专业是体育教育训练学(篮球方向),现在做关 于“核心力量练习对提高体育院校篮球专修学生专项弹跳力的实验研究”的毕业论文。 该课题主要探讨核心力量练习在篮球专项弹跳力训练中的作用,并结合实验对篮球运动 员的专项弹跳力的指标进行测试,探索核心力量练习与篮球运动员专项弹跳力之间的联 系。在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咨询专家和教练的基础上,设计了此份问卷。特请您在百忙 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填写问卷。 指导教师: 赵诚民 研 究 生: 吴小静 联系地址: 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406# 您的姓名: 年 龄: 工作年限: 邮 职称: 工作单位: 编: 有关本研究的定义: 【核心区域】—核心是腰椎、骨盆、髋关节形成的一个整体,是指人体的中间环 节,具体是肩关节以下髋关节以上包括骨盆在内的区域,所包含肌群有背部、腹部和构 成骨盆部的所有肌群以及这些部位深层的小肌肉群。 【核心力量】是指附着在人体核心部位的肌肉和韧带在神经支配下收缩所产生的 力量。 【篮球专项弹跳力】—是指篮球运动员在篮球比赛中争取高度和远度,也可指争 夺空间控制权的能力。 一、下面是核心力量练习和篮球球运动员弹跳力的相关问题,请您在所选的符号上面 “?” 1、您认为篮球运动员的专项弹跳力在篮球实际比赛中的重要程度。 A 非常重要 ( ) B 重要 ( ) C 基本重要 ( ) D 基本不重要 ( ) E 不重要 ( ) 33
/
本文档为【核心力量练习对提高体育院校篮球专修学生专项弹跳力实验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