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踮起脚尖

2017-09-05 50页 doc 754KB 38阅读

用户头像

is_574951

暂无简介

举报
踮起脚尖 踮起脚尖 文/康辰姣 只要生活还没有最后摊牌,就绝不停下向前的脚步。 有人说,思考是人类最愚蠢的行径,在止步理想之时,人们常常用思考当作借口来麻痹自己。 哲人说,思考是人类最睿智的选择,在背离旧约之初,它是那么极力为人们勾勒着璀璨的一切。 但,当我们真正的开始思考,接踵而至的会是什么呢, 思考了,是幻想还是妄想。 思考着,是努力还是收获。 思考过,是兴奋还是落寞。 得与失在思考的序幕中你争我夺,有和无在思考的总结 陈词中夸夸其谈。 看,又是谁如履薄冰地行走在思考的路上,渐渐迷失了, 告别思考,试着努力...
踮起脚尖
踮起脚尖 文/康辰姣 只要生活还没有最后摊牌,就绝不停下向前的脚步。 有人说,思考是人类最愚蠢的行径,在止步理想之时,人们常常用思考当作借口来麻痹自己。 哲人说,思考是人类最睿智的选择,在背离旧约之初,它是那么极力为人们勾勒着璀璨的一切。 但,当我们真正的开始思考,接踵而至的会是什么呢, 思考了,是幻想还是妄想。 思考着,是努力还是收获。 思考过,是兴奋还是落寞。 得与失在思考的序幕中你争我夺,有和无在思考的 陈词中夸夸其谈。 看,又是谁如履薄冰地行走在思考的路上,渐渐迷失了, 告别思考,试着努力,试着踮起脚尖去碰触那曾在思考中重叠过 的画面。听着,需要的仅仅是行动这么简单。 新闻备忘录 红歌,我心„„„„„„„„„4 军歌嘹亮„„„„„„„„„„5 基础教育学院大学生文化艺术节 闭幕式——情深似海„„„„6 党员在身边?共筑工大六十年辉 煌„„„„„„„„„„„„„„7 我的未来我做主„„„„„„„8 第五届校园学术科技节开幕式暨 智能车大赛„„„„„„„9 沈阳工业大学隆重举行2009届毕 业典礼„„„„„„„„„„„10 标兵空间 主抓学习,培养能力„„„„„11 沈阳工业大学第一届网络对抗大 赛„„„„„„„„„„„„„„12 风靡足球之终结篇„„„„„„12 2009年第2期 总第32期 每月记事„„„„„„„„„„„13 卷首语 专题策划——十年,记忆„„„14 踮起脚尖„„„„„„„„„„„„1 花开十年„„„„„„„„„„„15 青春工大历史图片浏览„„„„16 十年„„„„„„„„„„„„„18 这个社长,他姓毕„„„„„„19 读者寄语„„„„„„„„„„„21 天马行文 《南京~南京~》刺入中国人软肋 的匕首„„„„„„„„„„„„28 尼采及其“超人哲学” „„„30 不断的冲击人生的沸点„„„„31 如云行版 旅途„„„„„„„„„„„„„22 在路上„„„„„„„„„„„„24 五月的雨„„„„„„„„„„„27 80,MINDS 那年,这年,今天„„„„„„„26 如果没有那高考„„„„„„„32 记者:张阳 陈晨 田琳 6月8日晚,阴沉的天气并不能 遮盖住工大会堂里热烈的气氛,由 校自管会组织承办的“唱红歌,贺 校庆”沈阳工业大学2009中国红歌 会决赛在工大会堂隆重举行。本次 比赛旨在纪念工大建校60周年,唱响红色歌曲,传承红色文化,弘扬时代主旋律,营造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莅临本次大赛的评委有大学生艺术团团长徐晓宇,副团长魏奕辰,校自管会主席高福财。出席此次大赛的嘉宾有校学生会副主席张皓及各学院学生会主席。 红色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色彩。象征着嘉兴南湖的红色航船,象征着八一南昌的炮火连天,象征着井冈山的星星之火,象征着雪山草地的赤胆忠心,象征着新世纪中国人民红红火火的日子。唱响红歌不禁让我们回忆起一个个精忠报国、感人至深的画面。选手们的激情演唱,一次次地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激发了我们为祖国为人民奉献的决心,引导着我们奋斗的方向。 “锡林河,彩虹一样在草原上飞落,映照着草原美好的生活......”一首来自文法学院宝苏雅拉图的《锡林河》承载着蒙古族人民对祖国的赞美与热爱;来自信息学院的吴桐以他那浑厚动人的声音为我们完美地演绎了《乡恋》;电气学院身材娇小的徐晓婷,初试歌喉就艺惊四座,声音嘹亮、情绪高亢,一首《幸福万年长》赢得了全场观众的喝彩。同样来自电气学院的顾立天,模仿刘德华的《中国人》更是引来了阵阵欢呼。基础教育学院的邓博,他的一曲《中国军魂》震慑了在场每位观众的心,他的声音铿锵有力、情感丰富,诠释了“中国军魂”那勇往直前、不畏牺牲的真谛。伴着悠扬的旋律,建工学院的姜少东为我们演唱了《爱与希望》,这是为地震所作的歌曲。“爱,让我们不放弃活着”,真挚的情感,轻柔的声音表达着对灾区人民的关心,激励着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最后一位选手是来自经济学院的黄文刚,他的《我的未来不是梦》表现了当代青年为理想不懈努力、奋斗拼搏的精神 ,呐喊出了“我的未来不是梦”~ 台上竞争异常激烈,台下啦啦队同样热情洋溢,欢呼声、加油声、口号声、掌声不断,全场高潮迭起。休息期间插入的太极拳和相声表演给大家带来了愉悦。在比赛的最后,06级十大歌手吴雪演唱的一首《握不住的她》更为比赛锦上添花。最后,1号宝苏雅拉图、3号吴桐、4号徐晓婷、9号邓博、11号姜少东成功晋级,魏强、徐晓宇为他们颁发了证书。 经过了一个晚上激烈的角逐,2009红歌会至此落下帷幕。祝福各位选手在以后的比赛披荆斩棘,更进一步,希望他们插上梦想的翅膀越飞越高~ 记者:赵琳 曹珊 6月16日晚,中央校区工大会堂内,全体国防生 为即将毕业的大四学长举行了联欢晚会。参加本次晚 会的有军区领导,校领导,全体国防生,在晚会正式开始之前,他们以军人特有的方式——拉歌来活跃现场气氛。06级与07级的国防生一首接一首的拉歌,而08级的学弟也不甘示弱,大家你来我往,将晚会提前推向了一个小高潮。 晚会在一片欢快融洽的气氛下拉开了帷幕,开场以一段优美而不失刚强的舞蹈《追梦》向我们叙述了一个少年的军人之梦。紧接着在一曲《男儿当自强》的雄壮音乐下,数名国防生为我们带来了军体拳表演,招招有力,步步生风,展示了工大国防生的风采。随后的歌曲《大中国》和伴随着《秋日私语》的诗朗诵《相逢是首歌》及我们的军中绿花表演的歌舞着实让人眼前一亮。三句半《我的国防生生活》、相声《兄弟情深》和小品《提意见》最能体现这些平日一脸严肃的国防生们的幽默与令人羡慕的兄弟情。如果说三句半和相声小品体现我们国防生的幽默,那么乐器表演则体现了他们的多才多艺。萨克斯风的《yesterday once more》,二胡的《赛马》等等,无不令人拍手称好,同时也说明了国防生的业余生活并非外界所想的每天只有枯燥的训练,他们的业余生活还是很丰富的,而且正朝着多方面发展,这才是新时代发展所需的人才。晚会同时也特邀一些非国防生的表演,印度舞、歌伴舞《龙拳*双节棍》、魔术表演、韩舞表演,他们的精彩演出为本次晚会添光加彩,体现了我工业大学军民一家亲。 最后晚会在一曲《超越梦想》中落下了帷幕。军区领导及校领导上台对演职人员进行了慰问与肯定。至此,沈阳工业大学国防生毕业晚会圆满落幕。愿即将走向军队的学长们大鹏展翅于蓝天,为祖国的蓝天事业贡献力量~ 记者:张阳 林萍 张诗雨 2009年5月19日晚,为期2个月的基础教育学院“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在兴顺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落下帷幕。虽然闭幕式结束了,但艺术节给大家留下的记忆是永恒的。 在雄壮的国歌声中,闭幕式的序幕正式拉开。基础学院团委书记孙绍然对本届艺术节工作做了全面总结:艺术节自3月23日开幕以来,以“爱国爱社会,积极倡导人文科技精神,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为指导思想,举办了大型红歌会“永恒的记忆”, 诗朗诵会“相逢是首歌”,辩论赛、寝室文化评比、英语演讲等30多个活动项目,共计两万多人次参与其中。无论从规模上还是影响力上都是前所未有的。艺术节各项活动得到了广大同学的积极响应,极大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 在众多活动中,最受学生欢迎的要属大型红歌会“永恒的记忆”。此次红歌会是基础教育学院团委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大背景下,在全社会广泛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大氛围下,以及我校和共和国共同喜迎六十华诞的大环境下,经过两个多月的周密策划和精心准备奉献给广大师生的一次精神盛宴,红歌会受到了广泛好评,沈阳日报也对其进行了报道。 闭幕式演出在一首《toc toc toc 》的序曲中开始,女孩们艳丽的服装,绚丽的舞姿将台下同学们的情绪充分调动起来,青春、活力瞬间蔓延整个会场。 演出十分精彩,内容非常丰富,民族乐器演奏、川剧变脸、歌曲、诗朗诵、相声、小品、魔术、舞蹈各个精彩绝伦。表演的同学在台上各显神通,现场气氛高潮迭起、热闹非凡。 其中,川剧《变脸》带给同学们不少的惊喜。川剧被定位是国家二级机密,所以大部分同学平时只有在电视上才能看到。当亲眼看到变脸的精彩表演时,同学们都忍不住惊叹。 紧接着《男子街舞》让同学们看得目不暇接。真让人有种想学街舞的冲动,而台下当时就有同学比划着学台上演员的动作,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样子。 由何玉东老师朗诵的诗歌《老兵新传》带给同学们深深的感动。我们看到眼前这个退伍的老兵对他军人身份的热爱,感受到他对学生的喜爱,更体会到他对教师职业的热爱。 闭幕式是在《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的歌声中结束的,同学们把自己精心准备的成果完美的呈现给大家,让在场的观众享受了一次精彩的晚会。同学们也用自己的掌声、欢笑和热情回报了他们的演出。正如《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中唱的那样“ 因为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有缘才能相聚,有心才会珍惜,何必让满天乌云遮住眼睛”。这次艺术节的闭幕式让我们看到了工大同学们的集体观念,见证了他们的班级凝聚力,真的是相亲相爱一家人。 闭幕式虽然结束了,但是同学们的青春仍然在绽放光彩,同学们的友谊在一步步加深,让 我们衷心祝愿同学们:青春多姿多彩,友谊地久天长~ 党员在身边?共筑工大六十年辉煌 记者:刘宣彤 5月20日下午,沈工大中央校区礼堂座无虚席,大家翘首以待的是一场别开生面的竞赛。三时三十分,由校团委主办、建筑工程学院承办,各学院的副院长及党委副书记担任评委的“党员在身边,共筑工大六十年辉煌”主题演讲比赛决赛如期举行。经过学院选拔、初赛展示等一系列激烈的角逐,共有8名选手进入今天的决赛。舞台中央幻灯片的播放引领着我们走近沈工大六十年辉煌的殿堂,也为比赛拉开了帷幕。 自1949年建校以来,我们秉承“自强、笃行”的校训,一步步地充实着沈工大的历史。在沈工大建校六十周年即将来临之际,紧扣该主题举办此次演讲比赛可谓意义非凡。在第一环节的自主演讲中,各位选手根据比赛主题选择身边的一位优秀党员,以其优秀事迹为材料,进行剖析、介绍。像电气学院的国家级院士唐任远,与工大有六十年密切联系老者赵秉承,工业设计专业的资深教授张剑,都是选手演讲中尊重、敬爱的对象。 一号选手动情演说的《青春因奋斗而闪光》,在观众中产生了共鸣;五号选手《朴实的微笑》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八号选手形式新颖的《心系工大六十年》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无怨无悔付出的老者的风范。 每位选手,都通过自己的方式,传达着这样的一份情思:生活、工作、学习在我们身边那些看似平凡的党员们,都有着满腔的热忱,为我们工大建设及辉煌的历史贡献着自己独特的力量~ 第二环节是即兴演讲,即选手随机抽取题目,根据题目所给图片做一段简短的演讲。每副图片都取材于工大景观,不但考察了选手们的表达能力,也体现出了他们对学校的热爱。其中,二号选手的幽默诙谐、三号选手的机智聪慧、七号选手的真情流露都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场下欢呼声、口号声此起彼伏,掌声也连绵不断。 值得一提的是,承办方建筑工程学院准备的音乐剧《一路同行》和相声表演也活跃了现场的气氛,演绎了工大学子六十年来,对母校无限的热爱之情。 最后,紧张的比赛在8名选手共同的《党员在身边?共筑工大六十年辉煌》诗朗诵中落下帷幕,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我们体会着一届又一届学员的激情,相信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沈工大会创下一个又一个的辉煌~ 获奖名单: 一等奖: 外语学院 王珊珊 二等奖: 文法学院 于小奇 管理学院 王芳 信息工程学院 郝乃佳 三等奖: 机械工程学院 郭强 机械工程学院 周宁宁 电气工程学院 刘白云 信息工程学院 张羽博 我的未来我做主 记者:陈晨 周诗瑶 “恒安杯”职业规划大赛决赛于5月26日晚6点在工大会堂隆重开幕。本次大赛由校团委主办,校科协、研究生学院承办,恒安集团特别赞助。本届大赛一大亮点是嘉宾阵容强大,有沈阳市金摇篮教育机构、金摇篮双语幼儿园董事长、铁西区人大代表、辽宁省“创业明星”创业带头人夏岩女士、鼓风机人事部副部长舒波、鼓风机集团吕立博、校团委组织部部长林丹老师、研究生学院刘金哲老师。这些嘉宾来自社会不同领域,他们的点评出自不同的角度,这让我们更好更全面地了解社会,为以后走向社会打下基础。 大赛在主持人甜美的嗓音中拉开序幕。第一个环节是个人 展示。本次大赛的12名选手各个身怀绝技,来自管理学院的李 枭雄同学别出心裁,在大屏幕展示了自己的照片,用十分幽默 的方式介绍了自己。来自管理学院的才娜同学在台上镇定自若, 用高亢的嗓音表现出了一个真实、有目标、脚踏实地的自我, 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到了第二环节——团队协作。12名选手被分成了4组,每组 给定一个题目,让选手自编自演,从而推销他们公司的产品。由1号刘文斗、5号刘宣彤、9号李鑫编演的“可劲zao方便面”以轻松幽默的方式博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而由3号孟繁阳、7号柴娜、11号孙琳编演的“赢在中国”更为精彩,节目中孙琳同学用他浑厚的嗓音,自然的姿势极好的诠释了品牌男装董事长这一角色,给他们的商品做了很好的宣传,同时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他选手也表现得十分出色,比赛尤为激烈。 两个环节结束,5号刘宣彤、6号张宁、7号柴娜、11号孙琳、12号徐日健以前5名的分数进入了最后一轮比赛——危机处理:由现场抽题和嘉宾提问两部分组成。考验的是选手的应变能力。7号才娜同学用真诚的心处理了公司遇到的困难,她严谨的思维得到了嘉宾的赏识。在嘉宾提问时,她的回答更是感动了现场的每一个人,她的目标就是回到家乡做一名教师,回报父母,照顾父母。而12号徐日健同学用他从事一年多推销工作的经验完美地回答了问题,赢得了极高的分数。 三个环节结束,柴娜以87.5分获得冠军,徐日健以87.36分获得亚军,其他三名同学获得季军。大赛的最后夏岩女士作了总结,她首先给予我们学校学生很高的评价,其次也提出了建议。她建议我们区别好社会实践与人生目标,要懂得把无形的理念转化为有形的利润,要学会使用战略,适时选择,要先做对再做好,要顺应环境改变自己。这些都是宝贵的经验,为我们步入社会起了指导作用。 在比赛过程中科协同学的精彩节目为大赛添彩不少,尤其是策划部王永强、窦猛表演的相声“说学斗唱”十分幽默。 通过这次比赛,让我们的视野更加的开阔,对于社会上的竞争更加了解,为今后的职业作出更好的规划。我们的未来握在自己手中,规划职业,规划未来,用信心与努力创造出辉煌的明天。 记者:邵秀 王冠 刘建秋 由校团委主办、校科协承办的“第五届校园学术科技节开幕式暨智能车设计大赛”于5月23日在中央校区青春广场胜利举办。 13时30分,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校团委林丹老师讲话并宣布“第五届校园学术科技节开幕式暨智能车设计大赛”开幕。开幕式上LC乐队为大家献上了精彩的表演,四个大男生热情洋溢的演唱引来了场外观众的热烈掌声。 接下来正式进入比赛环节,各代表队分别进行了自我介绍,参加本次比赛的代表队分别有经济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理学院、信息学院、外语学院、材料学院、文法学院、电气学院、管理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他们带着各自的设计成果准备在本次比赛中展现自己的实力。 比赛的第一个环节是组装赛车,随着裁判员的一声哨响选手们动作迅速麻利,眨眼的功夫完成了赛车的组装。可见他们在台下一定做了很多准备。组装完毕之后各队队员在赛道上对自己的赛车进行了调试。第二环节为二十米直道竞速,两队一组,经过激烈的竞争,理学院和电气学院表现出色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第三环节是标准弯道竞速,同学们在用塑料瓶模拟的跑跑卡丁车城镇高速公路上,充分发挥自己的实力,展现自己车队的风采。在直道比赛中发挥出色的理学院在这一环节也顺利的完成了比赛;外语学院的车刚一上场就出现了一些小故障,在弯弯曲曲的跑道上左转右转,好象因为天气太热有些偷懒;以持红白相间赛车的电气学院表现最为出色,他们在极少碰壁的情况下出色的完成了这一环节的比赛。其他学院在本环节也各有特色,表现非凡。 在比赛期间,主办方也为我们准备了精彩的文艺节目。第八届科协副主席李毅为我们献上了精彩的魔术表演;大学生艺术团团长徐晓宇动情的歌声打动了场外所有的评委和观众;第九届科协成员带来了街舞和舞蹈“彩虹的微笑”,为整个活动增添了亮点。 在本次比赛中电气学院凭借自己不凡的实力摘得桂冠,二,三等奖分别被建筑工程学院、理学院和经济学院、管理学院、信息学院获得,同时其他各队也捧走了最佳表现奖,最佳团队奖等奖项。获得冠军的电气学院在赛后的采访中坦言团队精神是他们成功的基石。只有在团队中齐心协力结合大家的智慧才能创造奇迹。 本次比赛拉开了第五届校园学术科技节的帷幕,培养了同学们勇于创新的精神,对普及智 能车知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有着重要意义。 沈阳工业大学隆重举行2009届毕业典礼 记者:之鱼 摄像:雅良 编辑:赵之羽 6月19日上午9点,沈阳工业大学2009届毕业典礼在工大会堂隆重召开。校党委书记贺伟教授,校长李荣德教授,校党委副书记陈雪洁教授, 副校长李三喜教授,副校长于士君教授出席了本次大会。本次大会到场嘉宾还有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和毕业生代表。大会由两 办主任张洪兵主持。 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会前,同学们带着惊喜观看了学校特意为他们赶做的回顾大学四年“如歌岁月”的短片,看着这些记录着自 己青春足迹的画面,每一位同学都忍不住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副校长于士君宣读了授予“辽宁省优秀毕业生”和“沈阳工业大学优 秀毕业生”荣誉称号的表奖文件。由校领导为省优秀毕业生和校优秀毕业生颁奖。 校学位委员会主席、校长李荣德亲自为毕业生代表授位,并合影留念。 2009届全体毕业生向学校献上了他们的临别礼物:木雕以及画卷“万 马奔腾图”,在画卷的两侧写满了同学们对母校的深切祝福。 校党委书记贺伟代表学校向毕业生代表赠送了由他本人拍摄并签有书 记、校长亲笔签名的校园风光照,并向毕业生们送上了诚挚的祝福。贺书记用了两句话:“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一朝离别,万水千山,蓦然 回首,根叶相连”来表达对同学们在新的岗位上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的希望,同时希望同学们牢记母校恩情、牢记师长嘱托、牢记同窗情谊。 校长李荣德代表学校向所有毕业生同学表示衷心祝贺,祝贺他们圆满完成学业,踏入社会。“心有多高,人就能走多远”,他希望沈阳工业大学 所有的毕业生都能志存高远,下定决心,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要不断拼搏、不断挑战自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充分展示才华,为国家的建设 事业做出贡献。最后他希望所有毕业生能够不忘母校,有空的时候常回家看看。 教师代表、电气学院院长白保东,在校生代表孙晶皓、毕业生代表郭月分别作了发言。(摘自校园网) 主抓学习,培养能力 ——访“辽宁省三好学生”王俊 记者:刘宣彤 告别了紧张、忙碌的高中生活,迎来的是赋予 大家机遇与挑战的大学生活。与以往学习生活不同, 在这里,我们是自己的主人,我们有更多的自由空 间。但是,如何能把握这难得的机会,不让自己迷 失方向,在大四毕业时为自己奉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呢,今天,我们有幸采访了机械工程学院机自0601 班的班长——王俊,相信他的宝贵经验会解决大家 的疑惑~ 对于处在大学不同阶段的同学,对大学也有着 不同的认识与理解。已经大三了的王俊同学,这样 解释着自己的大学经历:大一,学习不是太紧,可 以借此机会多参与一些社团活动,培养自己不同方 面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大二,是 从活动向学业上转换的关键一年,协调好各项活动 与学习之间的关系则是重中之重„„ 连续两年凭借优异成绩和突出表现被评为“三好学生标兵”的王俊同学,秉承着“不能挂科,也不允许挂科”的严谨态度,在两年的奖学金综合评定中脱颖而出,名列专业第一。谈到学习方法,他说,对于大学的课程,主要靠的是理解与吸收,平时的积累是最后取得好成绩的保障。课后习题、日常作业,都是我们复习阶段的关键;找出重点、注重类型题则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法宝;此外,团队合作、互相帮助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抓准学习重点,才会为自己树立起信心,从而取得满意的成绩。自习时,应高度集中学习注意力,避免经常使用手机。 作为一名优秀学生干部,对于他而言,平时的工作是少不了的。很多时候,正在上自习就会有任务有工作。在这里,他把自己的经验介绍给了大家,即在复习阶段,可以一小时左右使用一次手机,将这小时内的短信、电话等一次性回复。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可以让自己全身心投入学习。“学习时就专心学习,工作时就认真工作,”他坚定地说道~正是这样严谨、刻苦的态度,让王俊同学在各方面都成为大家学习的楷模~ 采访的最后,王俊告诫各位学弟学妹,若想做到学习、工作都出色,必须合理调整心态、分配时间,不要抵制学习中的工作,只有比别人多付出才能收获自己想要的结果~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以他的座右铭“Nothing is difficult,if you work hard!”激励自己,明确自己进入大学的真正目标,并为之奋斗。要知道,奋斗的过程可能是漫长而曲折的,但是未来却一定会比预期中更加美好„„ 链接—— 王俊:辽宁省三好学生~沈阳市三好学生标兵~沈阳市优秀大学生~军训优秀学员~校社会实践先进个人~所带领团队获院社会实践先进团队~机械创新大赛辽宁省一等奖~国家一等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 记第一届网络对抗大赛 记者:陈晨 5月25日晚6时,由校团委举办、网管中心承办的“沈阳工业大学第一届网络对抗大赛”在中央校区E座301室隆重举行。信息学院靳鹏老师,东北大学付冲等老师,及校各学生团体负责人出席本次比赛。 本次比赛吸引了十二名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 级的网络高手参加。本次比赛采用淘汰制,在第一 环节中,十二名选手需要完成在WINDOWS SETTER平台上搭建WEB服务器等任务。经过第一 轮比赛,有六名选手晋级第二轮。第二轮比赛难度 加大,只有两名选手顺利完成任务。随后主持人宣 布进入败者复活赛,经过又一轮的激烈的竞争,最 终有五名选手晋级决赛。经过二十多分钟的激烈角 逐,有三名选手脱颖而出,由网管中心主席吴忠凯 宣布获奖名单,一等奖:软件学院的徐海阔、史中雨、顾葳;二等奖:研究生学院的张丽、舒晓明、褚逊;三等奖:信息学院的王雪松、刘剑桥、宋清云。 在比赛进行过程中,信息学院的靳鹏老师,东北大学付冲老师分别对同学们日常的计算机学习给与了指导。靳老师着重强调,在计算机学习过程中,兴趣是至关重要的。而付冲老师则鼓励同学们要不断学习,开阔眼界,同时要相信自己,为自己寻求更高的展示平台。 本次比赛为同学们提供了相互交流、切磋网络技术的平台,并取得了圆满成功~ 风靡足球之终结篇 记者:何赛丽 陈晨 2009年校园足球赛在风雨的洗礼下,历时两个月,终于在6月6日顺利落下帷幕。经过一路的拼杀,文法、材料、经济和电气四个学院成功冲出小组,进入激烈的淘汰赛,而最终汇聚6月6日巅峰对决的是文法学院和材料学院,经济和电气为争夺三、四名而战。 首先开战的是电气学院和经济学院,面对气势如虹的电气学院,大家都为经济学院捏一把汗,但经济学院毫不畏惧,敢抢敢拼,势如破竹,冲破电气的重重封锁,并一度掌握了场上的主动权,最终以1:0战胜电气,获得季军。 14:50,决战准时打响,终极对决的文法和材料一直都是工大公认的两大强队,他们交战多次,各有胜负。开赛前双方表示都非常有信心,说比赛都踢到这一步了,对冠军是非常渴望的,并会全力以赴这最后一战。 开赛第十分钟材料就首先攻破了文法的大门,以1:0暂时领先,戏剧性的是在随后不到五分钟内文法也攻了一球,场上比分1:1打成平手,此时场上的气氛异常激烈,欢呼声一浪高过 一浪。或许是因为体力不支,随后文法学院渐渐失去控球权,材料学院抓住机会,并顺利踢入三粒球,至此材料已牢牢控制了场上的局面。随着结束的哨声响起材料以4:1击败文法,成功卫冕。 比赛当日,天气并不是很好,乌云密布,但拉拉队的热情却丝毫不减,而且装备齐全,敲锣打鼓,为进球而呐喊,为失球而助威激励。当然最受人瞩目的当属电气学院的拉拉队——足球宝贝,他们飒爽的舞姿已成为球场上一道靓丽的风景,将拉拉队的热情与激情展露无疑。 今年的足球联赛已尘埃落定,无论成功与失败,留给大家的都是一种青春的回忆,无论是场上挥洒汗水的,还是在场下加油鼓劲的,抑或是场下默默付出的,这都是我们的回忆,属于足球,属于我们,属于这个夏天。 每月记事 记者:姜威 5月7日, “党员在我身边,共筑工大六十年发展辉煌”演讲比赛复赛成功举行 5月10日,校团委举办“母亲节”爱校爱国签名活动 5月10日,校团委举办“弘扬五四精神,勇挑历史重担”观看红色电影活动 5月12日,我校师生为沈阳市“全民读书月”活动捐赠图书万余册 5月12日,基础教育学院大学生辩论赛圆满落幕 5月13日,沈阳工业大学首届智力运动会成功落下帷幕 5月13日,校第五届趣味运动会在青春广场圆满落幕 5月14日,我校举办“展风采、树形象”学生党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知识 竞赛 5月17日,校青年志愿者协会举办助残日捐款活动 5月18日,基础教育学院举办卫生知识竞赛 5月19日,基础教育学院首届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圆满落幕 5月20日,外语学院成功举办英语原版电影配音大赛 5月23日,校团委举办第五届校园学术科技节开幕式暨智能车设计大赛活动 5月26日,校团委举办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 5月26号,沈阳工业大学2009校园文化艺术节暨素质拓展节系列活动之“同贺校庆,唱 响工大”校园原创音乐大赛在工大会堂精彩上演 5月27日,以“赛篮球、过端午”为主题的机械学院篮球联赛决赛在我校北篮球场上拉开 序幕。 5月29日,校网球队获沈阳市大学生网球赛团体冠军 6月5日, 沈阳工业大学校园文化艺术节环保系列活动拉开帷幕 6月8日, 由校自管会承办的“2009中国红歌会”沈阳工业大学分赛区决赛在中央校区 工大会堂隆重举行 6月16日, 国防生毕业联欢晚会在工大会堂精彩上演 6月19日, 沈阳工业大学2009届毕业典礼在工大会堂隆重召开 热烈祝贺: 《青春?工大》杂志社成立十周年: 编辑寄语: 花开?十年 文/张富兴 回望过去那段坎坎坷坷日子里留下的深深浅浅的足迹~回首那段风风雨雨日子里记下的点点滴滴~回味那曾经不知深浅的感叹~如今都留在那里…… 十年,对于一个人来说不算很短的时间,而20岁到30岁又是我们破茧成蝶的十年;十年,对于一本刊物来说却很波澜不惊,有点尴尬,正是一个瓶颈的位置。可十年我们铸就了今天的青春,换过来讲何尝不是把一代代的青春延续,延续了十年。 这应该不仅仅是任何一个编辑能够用文字书写的稿子,也不应该是一本本杂志凝集的力量。它是一种风风雨雨中屹立不倒的气概,需要的是狼牙山五壮士的豪迈,是工大人用青春热血铸就的丰碑。 从《团讯》到《青春?工大》的转折,是工大校园文化历史上的转折。这是一次前辈们对于大学校园文化的摸索。从单一的团学活动记录到多元化的校园文化载体,它凝聚的是一代又一代青春人的睿智。 作为我校的唯一的校园杂志,不仅要起到宣传学校的作用,而且要做好与同学们的交流。于是热点追踪、新闻现场、封面人物、专题策划等栏目相继出现,《青春工大》的形式也在随着大家的需要而改版。一代代的青春人就在这样发展的道路上锐意创新。 当我再次翻看之前的杂志,心中不禁有太多的感慨:有对那些辛勤工作过的前辈们的依依不舍,那些劝勉激励的话语仍萦绕在耳畔;有对自己稿件的回味,重新感受一下不可再有的那份心境;有对读者们、同学们、老师们的感激,因为有你的支持,我们才能一直青春;更有对新十年的期望,期望能沿着我们的路一直走下去„„ 如果一枝花的绽放是楚楚动人的,那种美是香气扑鼻、艳压群芳;如果它能一直开,十年、二十年乃至开到百年千年,我们要敬畏它的勇气,要看到它的突破和进取~如同《青春?工大》那一直青春的秘密„„ 第九届换届大会现场 第九届换届大会 第十届换届大会现场 第十届换届大会 新闻现场主持人为嘉宾发杂志 新闻现场主持人与嘉宾交谈 热点追踪活动现场 热点追踪现场同学积极响应 发刊现场火爆场面 发刊现场同学合影留念 参观沈阳可口可乐公司 沈阳可口公司留念 杂志社假日春游 杂志社成员在公园野餐 杂志社新老成员告别聚会 聚会现场氛围活跃 十 年 ——,0年社庆专访第九届《青春?工大》杂志社社长曹佳冉 记者:邵秀 田琳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转眼十年过去了,经历了十年风风雨雨的《青春?工大》杂志在校团委的带领下,在全校师生的大力支持下,从成立 之初的《团讯》逐渐演变成校团委宣传部不可或缺 的宣传载体,并且成为与各高校交流的重要窗口。 十年了,杂志社在成长,杂志在走向成熟,薄薄的 纸张寄托了太多的汗水与希望,也记录了学校十年 间的大事小事。杂志社能走到今天,离不开各届社 长的正确领导和全体社员的共同努力。今天我们走 近第九届《青春?工大》杂志社社长——曹佳冉, 与她共同回忆杂志社的风风雨雨„„ 看到曹佳冉的第一眼让我们多少有些诧异,她 并不像我想象中的那样严肃,在短暂的采访过程中, 她始终带着亲切的微笑。虽然已经离职,但她仍然时刻关注着杂志社的发展,在担任社长期间,她对杂志社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增加了“热点追踪”“新闻现场”“专题策划”等几个亮点栏目。“热点追踪”现场问卷调查,融合了她和其他几位副站长的构思与希望;“新闻现场”更使杂志社成为了正规的媒体栏目。而“专题策划”则更贴近大学生的现实生活,成为整本杂志的闪光点。这些新增栏目极大的调动了全社成员的积极性,各部分工合作,积极配合,按时出刊,将杂志的制作提高了一个新的层次。为什么面对一个原本影响力不大的杂志社她能坚持三年之久,正如她所说,是那份激情,那份热爱,最重要的是杂志社里的友情,使得她在杂志社奋斗了三年。在这三年间,她不仅收获了成功,更收获了友谊,杂志社就是她的另一个家。 对于杂志社的发展方向,她认为需要从两方面改进:一是增大发行量,保证时效性,多举办一些全校性的活动,进而在全校范围获得更大的知名度;二是建立健全#管理#,进一步杂志社的管理模式,彻底改变一些成员松散的工作现象,使杂志从制作到出版都走上更正规划的模式。同时,从采访部走出的她也给采访部的记者们提出了一些建议,传授了一些工作经验:作为记者,就要珍惜每一次锻炼机会,认真完成每一个任务,学习每一个被采访的人物,善于去发现他们的优点。同时要加深写作技巧,锻炼文笔。对于杂志新增加的全体成员,她有着这样的希望:大家要坚持自己梦想,只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就一定会收获的更多。 在采访的最后,她向我们表达了对杂志社的祝福和对杂志社未来的畅想,希望全体社员在《青春?工大》这个舞台上找到自己施展才能的空间,把杂志办的越来越红火,让《青春?工大》杂志社成为全校知名的媒体,愿杂志社的明天在以后各届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更加辉煌~ 我见证了杂志从《团讯》到《青春?工大》的蜕变; 杂志见证了我从“青涩男孩”到“沉稳熟男”的蜕变; 这个社长,他姓毕 ——第八届《青春?工大》杂志社社长毕万卓 记者:张洋 本山大叔说了:要想有所成就,需要有个姓毕的姥爷。在杂志十年的光景里,也出现了一个姓毕的社长,他让杂志经历了杂志更名、内容改版、发行方式转变的重要发展过程,是杂志社功不可没的“毕姥爷”~ 大一(04.9-05.6) 一个刚刚经历高考的压抑而还没彻底释放的“肖申克”,进入大学校园,一切显的那么新鲜,他四处参加学生社团,撒了一个大网,最后抓了两条鱼——《团讯》杂志和院学生会。 可是学生社团远不是他想象的那样轻松,那样惬意,他还停留在暑假那段玩乐状态,结果,部长分配给他的任务,他没有按时完成,同样的情况,院学生会的部长脸色铁青、厉声指责,杂志社的部长谦逊友善、耐心告诫。 记:您大一时选了两个学生社团,工作都很繁重,您怎么分配自己的时间呢, 毕:只要稍微用点心,时间问题根本不是问题,因为大一是一个过渡的时期,课程不是太多,自己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很多。所以只要想做好,一定能做好的,这就是所谓的“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啊”~ 记:那时,这两个学生社团在你心目中的比重是什么,哪一个你更看重, 毕:这个不好说,这就好比你问母亲和妻子哪个更重要一样,其实院学生会是我自己学习的地方,她更像是我的母亲,而杂志社是我的兴趣所在,像我的妻子,虽然我现在还没有,哈哈,其实都重要,既然选择了,就要承担责任,如果还不想承担责任,那就不要吃着碗里的,想着锅里的啊„„比喻不当啊~ 记:在大一的时候,你对杂志的印象是什么样的, 毕:嗯,那时没想太多,就觉得在杂志有一种轻松的氛围,一种和睦的气息,感觉就像高中的班级一样,大家相处得都很好,有点水泊梁山“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架势~ 大二(05.9-06.6) 由于事事负责,渐渐懂得力量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的老毕成为了杂志社设计部的部长,重心也慢慢移向了杂志社的工作上,他和他的团队做出了属于杂志自己的LOGO,新官上任的那三把火,第一把就彪炳史册,这让初出茅庐的老毕感觉到了杂志社对于新人的信任,和给予大家足够的展示空间。 记:部长和部员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毕:其实没什么区别,尤其在杂志社,大家还是像从前一样,自由讨论,没有什么等级观念,只不过走了一拨旧人,来了一批新人,如果非要说出不同的话,那就是谁要是闯了祸,你作为部长,要站出来,所有责任你要全部扛下来。 记:闯过什么祸,能说说吗, 毕:就是媒体活动月,需要杂志社做一个宣传展板,我们就在大活的会议室做,谁知道展板后面有许多钉子,我们没看见,就放会议室的桌子上,结果把会议室的桌子给划坏了,这可给我吓的够呛,只能在马上请人来修,默默的自己掏了腰包啊,呵呵~ 记:那你觉得自己是不是在大二付出会更多一些呢, 毕:嗯,因为在大二这一年,杂志有了实质的改变,由一个《团讯》这样的机关刊物,成为《青春?工大》,这样能够展示工大学生精神面貌的舞台,自己感觉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有种“天翻地覆慨而慷”的壮举啊~ 大三(06.9-07.6)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当社长的杂志人不是好杂志人,当然,毕万卓是个好杂志人,所以他努力地付出,终于凭借自己的付出与勤奋,成为了杂志社新的带头人,并且杂志也在经历了平稳的过渡后,有了飞速的发展,开始向专业杂志的方向迈进,这让所有人的心里有了一份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当然,也包括老毕本人~ 记:自己想过能当上社长吗, 毕:没想过,不过,觉得这个职位应该不是一个人的,因为媒体人不是个人的单打独斗,而是需要群策群力。所以谁当都无所谓,最后,还是大家一起努力的。就好像06届招新,由于自身准备不足,工作做得不充分,而我的副站长帮我一起渡过那段日子,这让我们有了更深一层的友谊。 记:您觉得社长最大的工作困难是什么, 毕:我觉得就是杂志不断进步,杂志里的人的实力也越来越强,我需要把他们整合,又不能抹杀每个人的个性,所以这个尺度很难把握,不过好在大家都很体谅我,所以工作还能按部就班的进行。 记:大三吃散伙饭,和大一大二时感觉不一样吧, 毕:恩,散伙饭是杂志社的每年的惯例,但大三 确是我们最后一次散伙饭。最后的时候,我发现我仍 然不想离开这个团队,不是离不开这个职务,而是离 不开这群人~因为三年了啊,尤其我敢说我这届是人 心最齐,相处的感情最好的一届(跟我之前比)。呵呵~ 每天都很开心,就算遇到了糟心的事也很开心,因为 有大家跟我一起面对。那时很幸福,但面对离别,虽 然早有准备但还是有些难过,也体会到了不曾真正体 会到的历届社长离别时的感受了。呵呵,同时也很开 心,开心的是你们都成长起来了而且也越来越有能力、 魅力和魄力去完成我们历届的梦想~ 未来(下一个十年,下下个十年,……..) 毕:以后的杂志一定会越来越好的,以后的杂志 人一定会越来越有自己的个性,以后的杂志读者一定 会越来越多,希望我还有机会在下一个十年看着杂志的成长~最后,祝《青春?工大》杂志社十周年生日快乐~ 链接—— 姓名:毕万卓恭毕敬 工作单位:中国船舶燃料供应大连公司 职务:油品计质量管理员 荣誉:校优秀团员,校优秀团干部,校优秀毕业生,校园文化节优秀组织者 四川地震了,我们的心抽的紧紧的。没想到杂志这么快就出了四川的文章。这让没有电视的我们很欣慰,至少我们知道你们的情况,我们在一起。祈祷苍天,让无辜者得到安康;祈祷吾邦,从灾难中走向辉煌。对在地震中死去的孩子们遥寄上我无限的哀思,对在抗震救灾中奋不顾身的勇士们表达我崇高的敬意~对实时记载,心系同学的《青春?工大》献上我由衷的感谢~ ——桃子 《青春?工大》杂志社转眼已经十岁了,在这漫长的十年里,欢笑与泪水洋洋洒洒,填满了《青春?工大》的每一页,真实而动人。身为《青春?工大》杂志的忠实读者,我深深的体会到了杂志社社员们的辛苦。在每一次拿到最新一期的杂志时,品读每一篇字里行间时,当自己的思绪和情感随着点点文字起伏激荡之时,我都能够感受到作者小编们对自己成果的欣慰与欢喜。 ——张萌 初来大学,竟没有传说中的潇洒,却是无尽的空虚。终于发现一种美丽,在深沉的表象下,象溪流一样,涓涓汇入我的心里。我不敢抗争,甚至呼吸,我只是静静地吮吸着,这万物精华的甘醇,陶醉,真的让我窒息,但我愿意,一动不动地,随你而去。《青春?工大》,我心灵的家。 ——思佳 我悄然打开心事,任封闭的思念,和着秋雨诉说的脉搏,电流一样地涌向你,不再想象别样的风景,不再寻觅另有的花絮,有你的世界,一切都充满新奇,而这新奇,又代表着积极和向上的动力,催拥着我,奔向你——《青春?工大》~ ——平平 青春,超越了痛苦,使痛苦美丽; 蜕变,穿越过忧伤,使忧伤美丽;《青春?工大》使人生更真实有力度,使青春更激情四射~你是舟楫,是帆,是桥,将我从此岸送到彼岸,让我走向纯洁和成熟,走向美好的未来。是诗,是歌,是舞蹈,也是彩虹,飞越万水千山,便不惧关山阻隔,汪洋腾浪,自由徜徉于天地之间~ ——司徒 看了四年的《青春?工大》,如今我要毕业了。对人,对杂志,谈分别,道离散。四年中说过多次,可终不曾分开。而今再话分离,不伤心,强颜欢笑都是骗人的。该哭就大哭,该谈就畅谈,该聚就多聚。焉知明日会如何, ——默默 《青春?工大》心系师生,服务工大。第一时间送上工大新闻盛宴,内容精彩,设计精美,风格独特,以温和、优雅的姿态给读者以希望、慰藉、感动、启迪和智慧。衷心祝愿杂志能不断进步,不断创造新的业绩,越办越好~ ——可乐 青春的太阳照亮了每一个燃烧的瞳孔,也点燃了每一个新的梦想. 站在通往未来的第一个阶梯,我们无法隐匿飞扬豪迈的欣喜.回望杂志走过的光辉历程,我们因其波澜壮阔、硕果累累而激动,我们因其前程锦绣、生机勃发而血脉贲张,壮志涌动.《青春?工大》正在茁壮成长~ ——岩石 初识《青春?工大》是近2年前的时候,那个时候我大学一年级,杂志最吸引我的地方是编辑稿件有青春 活力,反映了大学生的精神面貌,让我在闲暇之余充分体会到了大学生活的快乐。另外,杂志办得很有特色,对学校的各项活动都报道得很好。 让我无论是身处顺境还是逆境,无论是成功还是遭遇挫折,只有要《青春?工大》伴随,便感到自己能永远跟随时代的脚步,不会落伍,亦不会迷惘,不会颓丧。它开拓我的视野,增长见识,提高文化水平,是我大学生活的挚友。 ——王可琳 一个叫做命运的茫茫旅途 我们偶然相遇然后离去 在这条永远不归的路 我们路过高山 我们路过湖泊 我们路过森林 路过沙漠 路过人们的城堡和花园 路过幸福 我们路过痛苦 文/关笑 路过一个女人的温暖和眼泪 路过生命中漫无止境的寒冷和孤独 ——朴树《旅途》 这是在看了《莲花》之后我一直要写的一篇文字,之所以隐藏到现在是因为我还没有考虑好这究竟是应该用怎样的一个着手点来体现关于旅途,关于宿命,关于一切一切即将泯灭的习惯。这样的恍惚不是始于当今。很多人爱好旅行,却没有人认真的记忆下这个旅行中路过的散漫的幸福。 也许这样一个旅途,就是我们路过的人生。 这是一个叫做命运的茫茫旅途。 青春里的歌者,我一直喜欢这样认为朴树。 第一次听他的歌我已记不清是什么时候了,但却很清晰地记得第一次知道他唱的歌。那是高中时代的一个夏天,应该是七月中旬吧,那几天热得出奇,我就索性躲在房间里用看小说,听广播来消磨时光。仿佛是在一个雨后的夜晚,周围充斥着雨后生灵们的喧闹。 关于十万英尺 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从一个机场到另一个机场——距离是十万英尺,十万英尺只是可量化的距离,是从地图上一点到另外一点;十万英尺是不可量化的落差,等待、期许、彷徨、摇摆不定…… 关于这个话题,刚才已经说过,一直不知道怎样做这个起点,现在好了,可以就这样切入正题吧。 在这旅途中,他们长久地凝望这片绮丽、壮观而又肃穆的天地,以及留存在其中的神秘而与世隔绝的村庄和山峦。人世的喧嚣和浮华不能与它对峙,即使轮转的生命也不够。这一刻,他们停留在世间的边缘,与之惜别。也许这就是最后一眼的留恋。 关于行走 有关寓意,有关心灵的历史,有关人所走上的路途。 《莲花》中写墨脱,它只是地图上的一个标识。如果任何一段旅途,都是一条主动选择或被动带领的道路,那么他应该还承担着其他的寓意,是时间流转的路途,是生命起伏的路途,是穿越人间世俗的路途,也是一条坚韧静默而隐忍的精神实践的路途。 莲花代表一种诞生,清除尘垢,在黑暗中趋向光。黑色是收敛的,沉郁的,难以琢磨的。很多有伤口的人,只穿黑色的衣服,因为这样不容易让别人看到疼痛。 这有点儿像重金属种植下的摇滚乐,麦田的朋克风可以演绎得很好,就是这样的感觉。 这个时候,我又鬼使神差的想到了王菲的奢靡,不对,应该是不得不想到,虽然我并不能解释这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联系,谁会包容我呢, 关于一个人 一个人,谁比谁甜蜜;一个人,谁比谁美丽;一个人,谁比谁容易;一个人,又有什么了不起。曾经无数次的想象自己走到那样一个地方,在一个有木质地板的小木屋住下,高山上隆隆的瀑布轰响不绝于耳,声势惊人,床板都似在微微颤动。漆黑的深夜大雨瓢泼而下。黑暗。静默,却只是一个人。 或者跟我爱的人一起,同样的地境,他问我,路上有害怕过吗,亲爱的, 我说,我没有害怕过。 然后我们每天入睡之前都会感恩自己还能活着入睡,并祈祷第二天依旧活着继续赶路。树林中古老的冷杉和苍柏,一棵一棵寂然挺立。仿佛它们注定将以同样的姿态死去和灭绝。树干 枝桠上覆盖密不透风的绿色蕨类 苔藓,远处看,是毛茸茸厚实的 一层绿衣。探近之后用手指触摸, 能分辨出一簇一簇结构细密的小 叶子。每一片都具备完整的形体, 散发出呼吸以及饥饿的渴望。浓 密枝叶错落交织,构建了一个与 世隔绝的小宇宙。 我一直在说,我是中了莲花的毒了。 就是那样一本书,我一直在读,读了两年,却仿佛总也读不完。很多人在城市的夹缝里营营役役,他们不知道生命有多少苦难和甜美,值得我们去坚持,还有,宽容和珍惜。 这是一条叫做命运的茫茫旅途。我长久沉默地凝望着那些云朵,心怀感恩和谦卑,这样的景象想来谁都会看过无数次,但依旧每一次都被这样的美和尊严所折服。这也许是对生命的敬畏,对人性的眷顾。 文/栾静云 傍晚在B大门口摆摊。快半个月了,生意勉强,同我一起摆摊的卖什么的都有,大家都以为能赚很多钱,其实我们都是傻冒。 放学时分,从校门里出来很多形形色色的男女。外面饭馆的生意总是最好的,大粗烟囱里往外冒黑黑的烟,腰上系着脏兮兮的围裙的老板娘大声招呼那些学生们进去,哦,大概不能说是学生了,学生这个词太肤浅。 那饭馆一条街很热闹。 夜晚渐渐覆盖B大,这时候的景色是最好的,也是最安全的。白天的熙熙攘攘很让人压抑,还总是有种什么东西被暴露的错觉。我在车站等车,新房客今天要搬过来住。新房客和我一样,是个大学生。 拿出钥匙开门时,门口已经堆了很多东西,她的朋友正在往屋里搬书和杂志,客厅乱的很。我对她没有太多话想说,从她面前过去,并不看她,她识趣地加快了搬东西的速度,我坐在沙发上,边吃零食边问她为什么不在学校住。她并不直接回答,只是说她哥也在这里,如果找到她哥,他们就一起回老家。收拾完东西,她送她的朋友出门,我在客厅看起了电视,直到深夜,看着看着就睡着了,不知道她什么时候回来的。 我去上课的时候,从不叫醒她。她睡到自然醒,大白天也总是拉着窗帘,这让我觉得很恐怖。我把窗帘拉开的时候她就说不行,搞得她像房东似的,还经常用热水洗澡,特频繁,比谁都爱干净。结果我的电表就使劲转。她经常这样我肯定是不满意的,但是没有办法,她住得久交的房租也不少,她还得是上帝。我对她的生活不感兴趣,也很少去她的房间,两个女生住在一起这么尴尬,我也没特别的办法,照旧按以前的方式学习、生活,没事去摆地摊,赚来的小钱去买那种贼贵的韩国咖啡。这就是我的生活,他们谁也改变不了的生活。 在校门口摆摊依旧很热闹,但是谁也没想到那天城管会来突击,所有的人都鸟兽般向四周跑开。我把东西一搂,跳上刚来的公交车。有几个来不及跑的被逮住了,此地不宜久留,我决定换个地盘。市里转悠了几圈后就相中了南市场大街的地下通道。那里卖什么的都有,走私香烟,当垃圾处理掉的唱片,假名牌运动服,仿制的毛绒娃娃……偶尔有弹琴卖唱的年轻人,或是乞讨的老乞丐。他们的时间最不固定了,而且每次还总换人。时间最固定的是卖走私香烟的 那个中年男子,他很寡言,总是低着头。其次就是弹琴卖唱的那个小伙子,我总叫他哥,问他关于流浪的事情,他经常在各个城市间游走,远的是边境附近,近的是很多城市荒芜的周边。 他跟我说,你知道么,我有几次在越南那边的边境,溜了过去,那边真的是很不错啊。我说怎么可能,边境很严的,不是有兵在把守么,他笑,给那些兵送点他们没见过的东西呗,我就一个人,身上没带什么异样的东西,好好说,他们就会让过去的,真是很划算。我很好奇他有关流浪的一切,包括他说什么在公路上搭顺风车到处走,“但是正因为这是中国,你不能白搭车的,你得给他们点钱,少给点,是那个意思就行了。”我总是半信半疑,不是非常相信他。如果真的是欺骗,我也不会觉察,所以半信半疑是信任的最好状态。 我和新房客的关系松弛得很慢,在我多次据理力争后,她同意拉开屋子的窗帘,让里面充满阳光。我开始做简单的早饭,早上出门之后留一份在厨房的桌子上,隔三岔五去摆摊。慢慢有点厌倦了这种疲劳,弹琴的男子出现在地下通道里的次数越来越少,我怀疑他是不是又去流浪了。他说过这地方不好挣钱,这个城市的人群太冷漠,而他又太出色,他的心里容不下这个城市的罪恶。他说这话的时候很高傲,脸上不可一世的表情。我的生意不好,利润小,而且也很累。卖假运动服的那叔倒是很赚钱,每天都有人跟他到库房那成箱成箱批发,主要是他的假货太象真的了,不仔细看都看不出来。有一次我打趣说,大叔你应该开个工厂了,专卖高仿真假货,肯定无敌了。他笑,说过一阵钱挣得差不多了就闪人了,他女儿得了很奇怪的病,他挣够钱,要领女儿去北京看病。我伸伸懒腰,那我今天要早点回去了,说不定会和小美女一起吃晚饭。收拾东西走出地下通道的时候,顿觉很晃眼睛,虽然是黄昏,但还是有点眩晕。街上车来车往,我要坐的车在大街的另一头,我要回的家在城市的那一头,很像诗歌哦,我无奈地对着马路笑笑。 回家的时候新房客正在沙发上打电话,跟我打了个招呼后又“咯咯”地对着电话笑,我以为他在给他男朋友打电话,她聊完电话说不是,是一个初中同学,叙叙旧。她总是这样,让你不知道她有几个男友,她跟我说:“你知道么,我们初中的时候,我哥班里有个个子很高的男生,因为他长得太高了,大家都说他就是比电线杆多俩耳朵,然后大家就给他起了个英文名叫‘比竿多耳’,简称‘began’,就是begin的过去式,太有意思了,你说我以前怎么不知道呢,”她今天话很多,又总是笑个不停,到厨房帮我把饭煮上,然后靠在桌子旁微笑地看着我忙来忙去。 天气逐渐转冷,地下通道里经常灌风,嗖嗖的,弹琴卖场的男子说他要走了,去下一个地方。 “我妹妹可能不在这,我要去下一个地方。” “你妹妹长什么样,”我很好奇。 “她,在人群里不怎么显眼,但是爱笑,很漂亮,脚踝上有个很大的胎记。”他边说边收拾东西,回我以道别的的微笑,转身消失在通道的拐角处。 回到家,新房客在客厅的沙发上睡着,她大概刚洗过澡,地板上还有湿漉漉的脚印,长的 睡袍刚遮住她的膝盖,她的脚踝上,有个很大的胎记…… (他们或者我们,都在寻找的路上) 那年~这年~今天 文/陈晶晶 又是一个轮回,转眼之间,那个曾经属于我们千军万马挤铁索桥的黑色六月就这么远去了。如今,又是一个高考时节,谨以以下几则日记纪念我们已成过往的六月。 2008年5月28 日 晚自习后依然还是抄小道回宿舍,虽然沿路没有路灯,还要途经一个垃圾池,更有可能踩到路上乱窜的老鼠或是趴在地上的蛤蟆,我还是会毫不犹豫选择这条路,只因为它是一条近道,可以帮我节省不少时间。当我经过垃圾池时依然又闻到了炎夏里垃圾沤出来的恶臭,很奇怪,今天的我没有像往常一样憋着一口气快步跑开或是在心里积攒埋怨之类的话语,而是猛的一个激灵:“天啊,只剩十天啦,还有十个夜晚有这熟悉的味道,再过十天,也许以后我一辈子都再也不用走这条路了。那些自己曾经认为似乎永远没有尽头的漫漫长夜真的就要结束了,彻底的结束了。我讨厌的小路再也不用走了,而此时的我却又分明有一种说不出的不舍与怀念,仿佛这时得一切也变得亲切起来。 2009年5月28日 端午节,学校放假。在这个绝大多数是本省学生的学校里,一到放假便有人去楼空之感。对于我这独在异乡的人来说,能到同学家感受当地的端午风俗是最好不过的了。受同学小訾的邀请,我跟着她一道回家共度端午。但我们没有直接回家,而是与她的同学一块聚会。打台球,唱歌,逛夜市,只有短短的一天,似乎却把高三时一年里的玩乐全都补回来了。这时的我,全然没有时间的概念,仿佛节日就是为了娱乐所准备。没有什么特别的感慨,更没有想要留住时间的冲动。 2008年6月1日 距离高考仅剩7天,我抬头看了一眼悬挂在教室前方的时间板,然后埋头,继续着我们高三中的最后一次模拟考,面对整张大片大片的空白的卷子,我居然不紧张,更没有难过,我想这是不是传说中的破罐子破摔。今天没有人记得提醒我是六一儿童节,那是我们小时候最爱的节日,大家还在讨论着最后一次模拟考的成绩,看看谁有了质的飞跃,或是比比谁的总分比较多,谁的排名比较靠前,诸如此类。 2009年6月1日 明明六一早就不属于我们了,还是收到好几条祝福我六一快乐的短信,一种是朋友发送的骚扰短信,而另一种就是朋友们借六一联络感情。我打开校内,qq,编辑完心情短语才发现各式各样的六一儿童节祝福跃然屏上。时间居然可以这样大把大把的浪费,从手机玩到电脑,而 讨论排名和成绩似乎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离我们已经好遥远了。 2008年6月3日 模拟考试卷在昨天就已经被老师评讲完了,今天开始正式听课了。可是老师都轮番着来到 教室,先是英语老师,她义正言辞地告诉大家“蒙题”的 技巧,还让我们记得传达给那些没有在场的同学;接下来 是语文老师,我们的班主任,在我们临上战场前还不忘对 我们“碎碎念”,告诉我们还有短期突破的可能。最后是 化学老师,他建议我们不要考100分,考90多分就可以 了,在大家的哄笑之中,这一天结束了。 2009年6月3日 今天英语老师让我们回想去年的今天我们在做什么, 我突然就想起再过几天我就要有一年没有见过语文老师 了,而且接下来的几年里再也不会见到了,语文课彻底从 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了。英语老师再也不会跟着我们后面要 我们再练一套模拟题。我的生活彻底被颠覆了。 那年的夏天是那么的漫长却又那么的短暂,我是如此 的怀念„„ 今年的夏天是这么的短暂却又这么的漫长,我是如此的„„ 五月的雨 文/梁会昌 五月的雨 来得有些急 急得我还没有看清你的模样 便随你走了好长好长的一段 那条泥泞的小路 尚未褪尽亘古的青黄 我驻足祈祷 任雨点敲打我生锈的窗棱 路的尽头 回荡着一段又一段你的足音 文/闫帅 期热播的历史记录片《南京~南京~》似乎是掀起 了中国人的爱国热情,但在我看来,它更像是一把近 刺进中国人软肋的匕首。而正是如是的“匕首” 使中国人文化思维的包袱越来越沉重,中华文明越来越麻 木,使得中国人至今依旧在怀古还是崇今中迷茫。 无可否认《南京》的价值,其中的真实叙述和历史图 片表现出了对人道主义的崇拜,但这样一部影片对于当今 的中国人似乎正面影响不大。 看过《南京》之后,我仔细地翻看了很多网上的评论, 大多数评论的角度不是认为战争是残酷的,世界需要和 平,而是出于对日本的仇恨。很多评论甚至极端到认为中 国人应该永远与日本人为敌。这不仅仅是网上的声音。让 我深有感触的是,在我周围生活的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 每当遇到民族利益问题时,总表现出一种很极端的态度, 思维里表现出的往往是一种仇恨。我想这是我们这一代年 轻人不该有的东西。 中国人向来不喜欢极端, 因为“中庸”的思想统治了中国人几千年。但在面对民族问题时,却总表现得很极端。我想这与中国近代百年的屈辱史有很大关系。但我们恰恰需要摒弃思维里的这种极端情绪。仇恨只能使一个民族越来越没有活力。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在政治、经济等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成功进入了现代社会。但惟独文化领域依旧低迷,原因在于中国人的思维太沉重、太狭隘,不能包容一切。这必然会带来社会的不和谐。回顾历史,中华文明之所以在唐代出现高潮,就是因为唐朝人的文化思维可以包容一切,融合一切。所以如今的中国人更应该放下思想包袱,忘记仇恨。这一点我们似乎更应该向欧洲学习。欧洲大陆从古至今也未曾断绝过战争,近至国家灭亡的也不在少数,但今天欧洲人的思维里有的不是当年的仇恨,而是一个和平、繁荣的欧洲联盟。 爱国没有错,但当爱国的情绪变成一种民族主义仇恨时,那便给一个民族带来了一份沉重。当今中国年轻人需要爱国,但不需要仇恨;需要关心政治,但不需要把政治上的东西塞给文化。中国的年轻人不该是充满仇恨的一代,而应该是充满活力的一代。 《南京》这部影片本身没有错,但它却是对中国人敏感神经的强烈刺激。每有这样的刺激,中国人就会想到仇恨。而且这样的仇恨情绪往往又以爱国主义为面纱在年轻人中曼延。我的一个同学在去过“九一八历史纪念馆”后回来对我说,当他看到一个个惨烈的图片和展出的一具 具白骨时,他恨不得杀几个日本 人~他觉得日本人真是禽兽不如, 我们应该团结起来,永远对抗日 本人。他怜悯同胞,热爱祖国没 有错,但听了他的感慨我不禁在 想:我们真的不可以把历史的仇 恨变成民族主义仇恨,历史就是 历史,没有对与错。我们没有必 要把那些用于纪念的东西当作是 仇恨的导火线。在我们这一代人 的心里要少一些仇恨,中华文明 因其古老的特点就已经压得中国 人有些麻木了。中国的年轻人需要的是一种轻松、自然、活泼的心态,而那些对历史的纪念向我们传递的不应该是对与错,而是在记录一个文明的旅程,给我们对文明的崇拜和人文的修养。中华民族与日本民族的仇恨闹剧不过是政治的手腕,而不该强加给文化。中国人应该明白,在文化的层面,日本的侵略已经成为中华文明史的一部分。虽然是一部血与泪的文明史,但就文明本身而言是有其重要价值的。中华文明能存活至今也就是因为她博大的胸襟,她包容一切的情怀。而我想,这种胸襟和情怀不应该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消失。 一部普通的历史记录片应该不会产生如此严重的后果。但对于中国人,民族的问题永远都与最敏感的神经相连,每次刺激都会产生广泛的影响,都会使仇恨加深。所以,当这种刺激以一种具有广泛传播效果的传媒手段传播时,就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了。 《南京》是一部好的历史纪录片,但绝不是教育片。我们应该以一种研究历史的态度去观看它,而不应该以一种证明对与错的态度去观看它。不然,它就会像一把匕首,刺入中国人的软肋,使我们变得更加仇恨,文化思维更加闭塞,更加麻木。 后记 在当今的中国,有无数充满热情的年轻人在为政治呐喊、助威。于是,中国的政治走向了世界。我想,当有无数的年轻人肯为文化呐喊助威的时候,中华民族才真正走向了世界。 链接—— 1937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沦陷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数月的大规模屠杀。其中日军战争罪行包括抢掠、强奸、对大量平民及战俘进行屠杀等。屠杀的规模、死伤人数等没有世界共同认可的数字,但一般认为死亡人数超过30万。 文/李莹 合上《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这部堪称可以代表尼采全部思想的著作,我内心的矛盾与复杂久久难以平息,更清晰地体会到一种压迫感。的确,面对一位难 以被超越的伟人,犹如面对一座万仞高山,让人不得不景仰。 “尼采是一个疯子”,人们这样说。以致对他敬而远之,甚至嗤之 以鼻。但是当你冷静、客观地剖析之后,会发现这绝非偶然,当众人生 存于一片沙漠之中,乐安天命,而尼采却在不停地寻找着更为适宜的生 存方式,努力地思索与探寻后,他终于找到了,于是对众人说:“我找 到了绿洲,跟我走吧~”而换来的是众人的怀疑与嘲讽。这个比喻恰当 与否暂且不论,但是当哲学家的思想达到了一个无法被人理解的高度, 在孤寂与自傲的折磨下,尼采的悲剧成为了必然。事实上,这与尼采所 处的社会背景不无关系。试想,在一个基督教根深蒂固的西方世界里,尼采的一句 “上帝死了”,会有多少人视其为疯子, 幸运的是,尼采在自己内心的痛苦与纠结中,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他身上,精华与糟粕并存,值得我们以批判的眼光去看待。首先,尼采敢于批判一切的精神就值得我们去学习。其次,尼采虽有自诩为太阳的自负,但在思想上,他又是谦逊的。正如他说:“你们尊敬我,可你们尊敬的人某一天倒下了那又将如何呢,当心啊,别让一根雕像柱把你们压死~”可见,尼采是渴望被超越的。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成就已不仅在于其思想内容 上,也在于其语言。初读,便能感受到一种振聋发聩的力量。 辜鸿铭在其著作《中国人的精神》中,把中国人的性格特点概 括为温良。这种性格特点贯穿于中华千年的文化长河中,鲜有 与其相左的作品,而这种语言方式恰与尼采相反。尼采的思想 及语言犹如一柄利刃,剖开人们的思想和内心,锐利、准确地 刺穿一切,让所有不曾示人的阴暗在阳光下曝晒。亦如狂奔于 旷野间的猛兽,给人以一种奔放、狂妄、蔑视一切的强劲之美。 更可贵的是,全文以散文诗体的形式写成,全无哲学的枯燥之 味。尼采说:“通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我把德语带到了 尽善尽美的境界。”这句话狂妄,却让人无以反驳。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作者在借查拉图斯特拉之口,宣讲自己的“超人哲学”,而“超人哲学”的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对最高度生命力的追求。尼采的每一段论述,都闪耀着智慧的 光芒。“超人哲学”可以从多角度去理解,它是对个体价值的追求,也是对整个人类进步的渴望。但值得注意的是,尼采否定了神的价值:“神是一种假想,但我希望你们的假想别超过你们创造意志的范围。”“被你们称之为世界的,应由你们首先创造。”这些理论虽与基督教义大相径庭,但无不显示出了人性的光辉。的确,人不应该成为神的奴隶,神只是一种虚构,而人的意志才会创造物质,创造这个世界。 尼采在宣讲“超人哲学”的同时,不乏对人性弱点的批判:“我看所有的虚荣者都是优秀的演员,他们表演,也希望观众都喜欢看他们的表演——他们的全部都集中在这个意志上。”“他要从你们处获得自信,以你们的目光为生,吞食你们喝彩的掌声。”不得不承认,尼采有着超乎常人的敏锐,所以他才能看到虚荣者可恶背后的可怜之处。亦是因其有着超乎常人的勇气,才能把这些人的弱点展示在众人面前。 诚如这本书的编者在前言中所说的:“一般人读尼采,将其思想作有益于自己人生的理解,也就够了。”也就是说,尼采的书中,有着启迪人生的智慧。我们不是尼采,少了尼采的那份张狂,那份深刻,也就难以站在和他同等的高度去领悟他的全部思想,也就无以体验他那份令人疯狂的孤寂。但是我们却可以还他一份公正,一份理解,并与他一起盼望。对高度生命力的追求,应该继续;尼采及其“超人哲学”,也应该被超越。 不断的冲击人生的沸点 文/李程程 岁月像年轮一样悠然划下轨迹~人生就在这轨迹上留下一个个深深浅浅的印记。笔攥在手里流出汗~纸上浸着青春与血。 抵制黑暗最简单的方法是永不停止追随太阳奔跑~照亮人生最有效的途径是燃烧自己: 我活在我喧闹的世界里~夜幕降临时寻找一份属于我思绪的宁静。水中映月~镜里现花~若有还无~坦然尘埃。 我把一切交由尘世~却依旧执着地踽踽独行于缝隙之中~无法与世俗磨合~我亦不愿随其波~扬其流~几年之后~蓦然发现~凌驾于喧哗之上的才是人性的最纯净的自我。于是摒弃那尘世的嚣与嚷~奋力攀爬~只为找寻~找寻黑暗之后~曙光之中~那兀然的自我。 如同高雅的孔雀不知疲倦地演绎着绚美的雀屏~我也顽强地向喧哗的制高点冲刺。在我看来~喧哗之上的更能够令人展翅翱翔。所以~我选择用燃烧自己来温暖自己~用燃烧自己来照亮自己~用燃烧自己来净化自己。 也许人生就是这样:会从偶然变成必然~偶然中开始~必然中结束~而我却愿以我有限的光阴去不断的冲击生命的沸点~期许着上苍还我一个奇迹: 文/苗雨 同样的时节,同样的春风拂面,同样紧张的神经,同样的倒计时牌。只是我们不再是主角,6月的高考对我们来说,不是挑战,而成了祭奠。 如果没有那年高考,我们是不是永远都不会分离,永远还会是那一群不知忧愁的小孩,生活在自己的童话故事里,无论是哭是笑,都会那么放纵,都会让人想去疼惜。 如果没有那年高考,现在坐在我身边的你一定在奋笔疾书,啃着面包做着题,你显的那样的入迷。你要用自己的青春书写本就属于你的辉煌。你会一直骄傲下去,永远都不知道命运原来如此爱开玩笑。 如果没有那年高考,我们还会一起去吃米线,一起去吃 凉皮,还有我们的可爱多,士力架,学校小店里我们永远会 买的那几种东西„„其实怀念最多的不过是那条街上我们 的欢声笑语,那些牵手一起走过的日子。在那些小店里不知 道还能不能嗅到我们的气息,感受到我们的活力。 如果没有那年高考,黄昏的时候,我们还会去操场吧。 去主席台下的空地,并肩坐着,傻傻地看着天空,呆呆地看 着落日,看旗杆的倒影唯美的摇晃。校外的霓虹灯也开始闪 烁了,里面也会有我们些许的憧憬。这时的你总会说几句伤 感的话,而我还在怀念你话语中不舍的语气。仿佛我们离别 即不见。 如果没有那年高考,那棵刻有我们名字的小树,是不是 就会有人天天去照看了,那棵小梨树就结了一个果,可说什 么我们都不会分“梨”。那个校园,那棵小树,因为我们的 孩子气而有了特殊的意义。 如果没有那年高考,我们是不是还会去楼顶晒太阳,说我们种种的经历,说我们对彼此的珍重,本不善言语的我们,却说出了令对方很温暖的话。 如果没有那年高考,我是不是还会喝你亲手泡的菊花茶,读你写给我的诗,看你嘴角上扬的微笑,感动你突然蹲下为我系好的鞋带,那种会心的微笑足以让我们用一辈子的时间来铭记。 如果没有那年高考,我也不会知道你们对我来说原来是那么的重要。那些感知彼此存在的话,那些写满祝福与不舍的字条,连同我们那句最不想说出的再见,就让它随风飘落在远方。不曾想起,因为从未忘记。 当然,如果没有那年高考,我也就不会有机会结识正在看这本杂志的你,也不会有机会感受工大的青春活力。 高考的记忆太过深刻,要多久才能够退色„„
/
本文档为【踮起脚尖】,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