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精神病学(第五版)第四十七章

精神病学(第五版)第四十七章

2017-10-19 43页 doc 78KB 28阅读

用户头像

is_180829

暂无简介

举报
精神病学(第五版)第四十七章精神病学(第五版)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七章 精神障碍的护理 精神障碍护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精神医学和护理学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其功能经历了从传统的、单纯的对病人安全的看护,生活的照顾,逐渐扩展到今全面评估护理对象,包括病人及其家属和健康人在内的精神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他们提供整体的照顾,以期达到帮助病人恢复健康,帮助健康人保持心理健康,较好地适应社会为目标的一门学科。 第一节 护理工作的特点 一、护理工作的特点 精神障碍护理工作既是护理学科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有其独特的专业性,这是由精神病人的特殊性决定的。 (一)...
精神病学(第五版)第四十七章
精神病学(第五版)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七章 精神障碍的护理 精神障碍护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精神医学和护理学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其功能经历了从传统的、单纯的对病人安全的看护,生活的照顾,逐渐扩展到今全面评估护理对象,包括病人及其家属和健康人在内的精神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他们提供整体的照顾,以期达到帮助病人恢复健康,帮助健康人保持心理健康,较好地适应社会为目标的一门学科。 第一节 护理工作的特点 一、护理工作的特点 精神障碍护理工作既是护理学科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有其独特的专业性,这是由精神病人的特殊性决定的。 (一)良好的沟通交流是开展护理工作的前提 绝大多数急性期的精神病人在精神症状的支配下,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病人和护士之间的关系,表现为被动、不合作、敌意、敏感多疑、纠缠不休,甚至有攻击性暴力行为,这些都会使护士难以对病人开展护理工作,因此,良好的沟通是一切护理工作的前提。护士必须运用专业理论和技术与病人之间建立积极的、治疗性的人际关系,病人才能接受护士的照顾,护理效果才能显现出来。 (二)保证病人的安全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 精神病人的安全护理一直被视为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这是因为病人在精神症状和现实环境中的应激性因素的双重影响下,会发生危害自身或周围环境安全的行为如自杀、伤人、毁物等,因此护理人员要对病人的情况了如指掌,随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防患于未然,如有意外发生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三)护士应十分重视病人药物治疗的落实 当前精神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还是依靠精神药物治疗,但是有相当一部分病人不能主动接受治疗,甚至便是抗拒,这需要护士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 丰富的护理经验,才能保证病人药物治疗的实施。还有部分病人尽管病情痊愈之后还需要维持治疗一段时间,短则2~3年,长则需要终生服药,这也要求护士应该做好病人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使他们知晓长期服药的必要性,增强对待治疗的依从性,巩固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减少再住院。 (四)康复训练是促使病人回归社会的手段 精神疾病是一个病程比较长的疾病,部分病人有发展为慢性化的趋势。慢性病人的临床特点是孤僻、退缩、淡漠、懒散,社会功能减退。为此,在使用药物治疗的同时辅助以康复训练,包括院内和社区的康复训练。康复训练的目的在于帮助病人恢复自理生活的能力,恢复学习、工作的能力,是促使病人回归社会的重要手段,而康复训练也是护理工作的一部分。 二、精神科忽视的职业素质和角色功能 (一)精神科护士的职业素质 各行各业根据服务对象和工作内容的不同,对从业人员应具备的条件都有具体的标准,这些标准即为“职业素质”。 1(同情、关爱病人的道德素质 精神科护士应不以病人的仪表、年龄、贫富、职业作为好恶的标准,也不应以病人的言语、行为是否得当而评价其品德的优劣,亦不管面对的病人是何种情况,护士首先应以谨 慎的、有理智的态度尊敬他,理解他,接纳他。因为精神病人虽然其部分精神活动暂时或永久性地存在异常,但是必须认识到他是一个患了病的人,他与正常人一样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他同样是一个有社会价值的人,决不容许对病人持有鄙视的态度。甚至当遭受到病人的攻击时,也要以宽容的胸怀,冷静地处理好各种事件。 2(扎实的业务素质 扎实的专业知识是指导护士全面评估护理对象的健康状况和需求、确定护理问题、制订和实施护理计划的基础。除此之外,为了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治疗性人际关系,还应学习、知晓一些心理学和社会学知识。同时,护士还应有广泛的兴趣,了解或擅长一些运动健身、音乐舞蹈、美术、手工制作等技能,指导病人进行康复训练。 3(良好的心理素质 精神科护理专业所需要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包括积极而又稳定的情绪、敏锐的观察力、灵活的注意力和果断的意志力。具有这种心理素质的护士,易于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护理工作中能够对病人产生正性的心理影响,帮助病人缓解症状,有利于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培养这种心理素质既需要护士自觉地完善和塑造自己的性格,也需要护理管理人员的影响和教育。 (二)精神科护士的角色功能 精神科护理工作的性质决定了精神科护士的角色功能,只有较好地扮演了这些角色之后,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精神科护士。 1(管理者的角色 是指对精神科病房硬件和软件的管理,硬件管理包括对病房环境和设施的管理。软件管理包括对病人的组织管理和病房#管理#的制定等。 2(父母亲替代者的角色 病人在患病期间多表现为敏感、软弱,似乎退回到要儿时期那样依赖于照顾者。这时护士应该像父母亲那样给他们理解、忍让和细致的照顾,使他们获得安全感,帮助他们恢复健康。 3(治疗者的角色 精神科护士除了可以参与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以外,也可以从事一些简单的心理治疗,例如良好的护患关系的建立,支持性的心理治疗,行为矫正治疗等,因此治疗者的角色当中,担当心理治疗的角色是重要的内容之一。 4(辅导者的角色 主要体现在对病人的康复治疗当中,其内容就是帮助病人矫正其病态行为,恢复正常的生活和社会交往功能,在这个过程当中护士承担着辅导者的角色。 5(咨询者的角色 精神科护理学的发展使护士的工作发生了以下的变革,即工作的场所从单纯在精神病院内逐步向社区发展;工作对象从单纯面向病人和家属逐步向兼顾健康人的方向发展;工作的内容从单纯的治疗、护理向维护人的心理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解答人们关于保持心理健康、促进精神康复等方面的知识的问题,使护士又承担了咨询者的角色。 第二节 精神障碍病人的基础护理 有些病人在患病以后表现为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或完全丧失,这会影响病人的身体健康,不利于接受精神疾病的治疗,甚至还会发生其他并发症,因此做好病人的基础护理相当重要,其内容包括饮食护理、睡眠护理和清洁卫生护理。 一、饮食护理 精神病人在饮食方面可能出现的异常现象包括暴饮暴食、拒食、抢食等。在精神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下有的病人还会出现吞咽困难、噎食、恶心、呕吐等。兴奋状态病人会因为体力消耗过大而导致衰竭的现象。这些都是在饮食护理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病人进餐的环境应宽敞、明亮、清洁,使用不易损坏、清洁消毒的碗筷。进餐前督促病人洗手。生活能够自理,一般情况较好的病人,可以采取在餐厅内集体进餐;兴奋、不合作、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要在重症监护室内进餐,由专人照顾。护士要密切观察病人的进食量、进食速度。锥体外系反应严重的病人进食速度要慢,防止发生噎食。进食量不够的病人,应 该按照医嘱给予鼻饲混合奶或静脉输液,防止发生衰竭。 二、睡眠护理 睡眠的质量可预示病人病情的好转和波动,良好的睡眠可使病人心情愉快,睡眠过多易导致病人懒散,因此注意观察病人睡眠情况,并给以适当的护理非常重要。 首先要给病人安排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兴奋病人要安排在重症监护室内,避免干扰他人。睡前让病人保持安静,避免饮用兴奋性饮料,沐浴后入睡。夜间护士在对所有的病人进行巡视时还要有重点的观察对象,若发现病人蒙头睡觉,或在床上辗转反侧或经常如厕者,应引起注意,防止发生意外。对确实入睡有困难者,可按照医嘱给药。对夜间睡眠不佳及夜 间曾给睡眠药物的病人,应记录,并交班。白天应让病人遵守作息时间,参加集体活动,避 免多卧床。 三、个人卫生护理 慢性精神病人表现为生活懒散、不修边幅,个人卫生很差。护理人员要督促和协助病人搞好个人卫生。 对一般病人护士要督促或协助他们搞好晨晚间护理,对卧床及行动不便的病人要重点照顾。要保证病人每周定时洗澡、更衣、理发、修面、剪指(趾)甲、更换被服。护士要根据传染病发生的规律经常向病人宣讲防病知识,促进病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三节 住院病人的组织管理 居住在同一个病房内的精神病人,不但精神症状各异,处于不同的疾病阶段,而且,生活习惯、个性特征也各不相同。因此,为了保证病人的安全、舒适;保证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做好住院病人的组织管理工作。 一、分级护理 将病人按照入院时间的长短和病情轻重的不同分为三级护理,这样既可以对急、重病人做到集中、重点护理,又可以减轻病情较重病人对恢复期病人的影响,促进恢复期病人的康复。 (—)一级护理 是指疾病急性期的病人。包括新人院病人、兴奋躁动、意识障碍、生活不能自理,有自杀、自伤、冲动、外走、伤人、毁物行为的病人,有严重躯体并发症的病人。对这类病人应由专人进行24小时重症监护,必要时实行封闭式护理,病人出监护室应有人陪同。并且要做好基础护理,随时记录病情变化,严格进行床头交班。 (二)二级护理 是指病情好转的病人。包括精神症状缓解,有部分自知力,生活基本自理的病人。这类病人应由护士协助其料理生活,配合治疗。在护理人员的监护下,参加病区内或医院组织的康复治疗。护士还应注意对病人的心理护理,指导病人安心接受治疗,促进病情进一步好转。 (三)三级护理 是指疾病恢复期病人。包括精神症状明显消失,自知力开始恢复,生活完全能够自理的病人。此期管理方式可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由医生、护士共同协商,并经过征求病人和家属的意见后实行全开放或部分开放管理。目的是巩固治疗效果,锻炼、恢复生活和工作能力。帮助病人恢复与社会交往的功能,以逐步回归社会。对开放管理的病人发给级别不同的“出入卡”,可允许外出购物、郊游,周末回家与家人团聚等。 二、建立休养员委员会 休养员委员会的成员由处于恢复期,有管理能力的病人担任。其成员包括主任委员、学习、生活、卫生、文体委员等,各病室还有室长,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协助医务人员参与部分病房管理。休养员委员会的成员可由病人推选,由负责这方面工作的护士决定产生。这种 方式可以充分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既有利于病人社会功能的恢复,又有利于对病人的组织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三、病人组织活动的方式和内容 大致可分为学习、劳动、娱乐三类。学习活动包括阅读书籍报刊、观看科普片、健康知识宣教等;劳动活动包括手工、田园、养殖等;娱乐活动包括唱歌、舞蹈、健身、游园、举办联欢会等。各种活动的组织应有计划,适合病人的特点,以强身健体、促进职业和生活功能的恢复为目的。 第四节 精神科基本护理技能 一、沟通交流 护理工作中护士与病人的关系不同于一般的人际关系,是护士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与病人建立的特殊的人际关系,并且利用这种关系帮助病人达到治疗的效果,因此,称之为“治疗性人际关系”。要使这种护理关系正常、良性的发展,从而达到预期的目标,护士必须掌握与病人沟通交流的基本技能。 (一)与病人沟通的要求 1(首先应“知病人” 包括病人的病情、诊断、主要治疗。还应了解病人的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民族、宗教信仰、婚姻家庭情况以及个性特征,对住院的态度等。对病人不仅要有一个横断面的了解,就是住院时的表现;还应知晓病人纵向发展的过程,这包括母亲孕期的健康状况、分娩过程,身心发展的过程等,只有在全面地掌握了病人的情况以后才能有针对性地对病人实施整体的护理。 2(其次是“知自己” 包括是否了解自身的介性特征,对病人的态度以及帮助病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一方面护士要加强学习,并且要有意识地注意完善自己的性格修养;另一方面还要根据病人的情况,不断地、适时地调整自己,才能发挥最好的帮助病人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与病人沟通交流的方法 病人的情况千差万别,所以在沟通交流方面也要注意个性化,因人而异。 1(与新人院病人的沟通 病人入院时精神症状比较活跃,多数否认有病,住院不安心,甚 至表现抗拒。护士要以热情、理解的态度接待病人。对合作的病人要主动介绍病房环境,介绍病人应该知道的医院的规章制度以及医生、护士。对不合作的病人,要避免采取急躁、强制的手段,一边耐心说服,一边摸索病人的特点,灵活运用,使病人安静下来,然后及时采取治疗的方法,设法缓解病人激烈的情绪,待病人安静下来以后再深入交谈。 2(不同类型的病人,采取不同的沟通方法对胆怯、恐惧、被动、退缩、抑郁的病人,护士 要主动问候,发现有需要帮助之处,要及时给予解决。对焦虑、纠缠不休的病人,护士不要显示出厌烦的态度,要耐心倾听,并给以必要的解答。对情绪激动、暴躁不安的病人,护士要沉着、镇静,先要排除环境中可能引起病人冲动行为的原因,并且告知病人正确有效的解决办法。如果病人仍然不能控制自己的冲动,要让他知道对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责,有时会使病人的情绪稳定下来。在与这种病人交往时,也要注意保护病人和护士个人的安全。例如双方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护士不要背对病人,当病人手持物品欲伤人时,护士要果断、迅速地采取转移病人注意力的方法,诱使病人放下手中的物品,避免发生严重的后果。在与缄默不语、木僵状态病人交往时,虽然病人无法交谈,但是护士每天仍要主动问候病人,在做任何护理操作时,都要向病人解释,同时应用身体语言,例如眼神、面部表情、手势、姿势、身体间接触、双方距离等传达对病人的信息。 二、观察病情 严密观察病情的目的是及时掌握动态的病情变化,了解病人的需要,从而有针对性地、及时地对病人提供护理,同时也可以为诊断、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一)观察内容 1(一般情况 包括意识状态、仪表、与环境的关系、个人生活的自理情况等。 2(精神状态 包括认识活动、情感活动、意志行为活动等。认识活动包括有无感觉、知觉障碍,有无思维障碍、注意力及记忆力障碍,智力水平如何,有无自知力等。情感活动包括平时的情感活动如何,其稳定性如何,情感活动与其他精神活动之间、与环境之间的协调性如何。意志行为活动有无增强、减低或缺失等,有无异常行为。 3(躯体状况 应观察病人有无营养不良、脱水、外伤、皮疹等。重要脏器心、肝、肺、肾的功能如何。神经系统有无阳性体征,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结果有无异常。 4(治疗情况 应用何种精神药物治疗,病人对治疗的合作态度如何,有无不良反应,治疗效果如何。 5(心理社会情况 病人的个性特征如何,近期内有无应激性事件,病人对应激性事件的态度如何,病人与家庭成员的关系如何,学习、工作、社会交往情况如何,对住院有何心理需求。 (二)观察方法 1(直接观察法 是指护士直接与病人接触,询问、听取病人的诉说,观察病人的行为举止或采用量表测评。这是最常用的观察法,用这种方法获取的资料真实、可靠,可用于意识清晰、合作的病人。 2(间接观察法 是指护士从侧面观察病人在独处、自主活动或在与病友及家属交往过程中的态度。也可以通过病人书写的日记、信件等进行了解。一般用于不愿暴露思维内容、不合作的病人。 在掌握病情观察方法的基础上,对病房中的全部病人也要做到心中有数,既要掌握一般病人的情况,又要熟知重点病人的病情变化,才能防患于未然。 三、护理记录 护理记录 是医疗文件的一部分,是病人病情发展变化的真实记录,是护士对病人实施护理手段的记录,是科研、教学的宝贵资料,也是具有法律依据的文字备案,因此,护士应具备书写完整、真实、可靠、规范的护理记录的能力。 (-)记录的内容 1(病情记录 (l)新人院病人:要记录入院时间、人院方式;门诊病历的主要内容,包括病程、诊断、主要精神症状,特别要注意病史中有无自杀、自伤、伤人、毁物的事件发生,此次人院的原因、躯体健康状况;入院后的表现、健康状况、疾病诊断、治疗、有无特殊医嘱、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的阳性所见等。 (2)其他住院病人:病情的动态变化、治疗、心理状态、日常生活、康复治疗的情况。 2(护理问题(护理诊断) 通过对病人精神症状、躯体状况、心理社会情况以及治疗的全面评估以后,确定病人存在的需要经过护理手段解决的问题。 3(护理计划 根据护理问题制订切实可行的护理计划,以及护理计划实施的效果如何。 4(出院前指导 出院前护土要向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卫生宣救,包括坚持维持治疗的意义、如何坚持维持治疗、如何防止病情复发、如何帮助病人进一步恢复生活和社会功能的知识等。 5(其他差错、事故、意外事件发生的经过及处理结果等。 (二)记录的要求 护士书写护理记录时应本着实事求是、科学的态度,做到记录全面、及时、真实可靠。文字简明扼要,语句通顺,避免单纯使用医学术语。字迹清晰、无涂改,书写格式规范,并签全名。 四、给药治疗的方法 精神病人特别是急性期的精神病人,在精神症状的影响下,常不能配合给药治疗,或不能正确反映治疗带来的不适,因此,为了保证药物治疗的实施,并避免因药物不良反应导致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护士应正确掌握对精神病人给药治疗的方法。 (一)给药治疗的原则 首先应尊重病人的人格,不能因为病人不合作而表现出简单、粗暴的态度,强制的手段只能加重病人对治疗的抗拒。护士应以耐心、关切的态度,解释在先,礼貌相待,这样做有助于取得病人的合作。另外,护士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防止发生差错。为了保证给药的准确性,应对所应用的药物做到心中有数,对病人的病情也要心中有数。同时,还要随时注意病人有无出现不良反应,不要把病人的叙述当作精神症状来对待,避免贻误诊断。 (二)给药治疗方法 1(口服给药治疗发口服药时,应按照先发给安静、合作的病人,后发给兴奋、不合作病人的顺序进行。护士将药车推至病人床旁,逐个将药发给病人。呼唤病人的姓名,认清面貌,核对床号无误后再发药。重点病人服药后应检查口腔、手中、药杯,确认将药服下后再离开。对拒绝服药、说服无效的病人,不能强行喂药,以免发生误服进气管内,可采取鼻饲或注射给药的方法。 2(注射给药治疗通过肌内注射的方法给予精神药物治疗时,为了避免在注射局部产生硬结,须选择肌肉较厚的部位,采取深部肌内注射,并经常交换注射部位。给兴奋躁动病人注射时,要防止折针,固定好注射部位。通过静脉注射或静脉输液的途径给药时,要注意注射的速度和滴速宜慢。必要时,对病人要采取保护性约束,以保证治疗顺利进行。给药后让病人静卧20一30分钟后再起床,避免过快变换体位而发生体位性低血压。静脉输液的病人要在护士的监护之下,防止病人自己拔针,或被其他病人伤害。同时还要注意观察有无输液不良反应的发生。 第五节 精神异常状态的护理 不同类型的精神障碍可具有相同的精神异常状态,如幻觉、妄想、意识障碍等。因此精神异常状态的护理有共性特征,可适用于相应的精神障碍的护理,作为整体护理的组成部分。 一、躁狂状态的护理 躁狂状态病人表现为心境高涨,思维奔逸,动作增多。这种兴奋状态属于协调性兴奋,病人的举止言谈富有感染力,语量增多,滔滔不绝,随境转移,难以安静,好挑剔,易激惹。对这类病人的护理干预如下: (一}安排环境保证安全 应将病人安置在安静的环境里,室内陈设简单,光线暗淡,尽量减少嗓音,以降低病人的兴奋性。对急性期病人,应限制其活动范围,以保证安全。 (二)尊重病人争取合作 护理人员要尊重病人,态度温和,关切,切忌用言语激惹或挑逗病人,要维护良好的治疗性人际关系,防止增强其兴奋性。 (三)注意倾听了解病情 对言语滔滔不绝的病人,要耐心倾听其叙述,不可表示厌倦。要善于引导,不使其话题偏离主题,以便理解病人的内心体验。并适当地给予恰当、简要的反应,以示关切,要多听少说。 (四)针对病情变化进行护理干预 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动态,注意突发的激情冲动和攻击性行为。对此,护理人员要沉着冷静地处理,用温和的语言进行劝阻,保证病人和其他人的安全。并要设法转移病人的注意力,缓和激动的情绪,或能产生积极的效果。 (五)鼓励参加工娱活动缓和兴奋状态 对忙碌不休,难以安静的病人,可引导病人在室内进行简易可行的工娱活动,分散病人的精力。知撕布毛,手工叠纸等,以缓和其兴奋状态。 (六)保证入量防止衰竭 病人处于兴奋状态,体力消耗大,要加强饮食护理,保证饮食营养、饮水入量,以防体力衰竭。夜晚尤应防止干扰,保持环境安静,要诱导入眠,保证良好的睡眠,恢复体力。 二、抑郁状态的护理 抑郁状态病人主要表现为心境抑郁,在此基础上,可出现焦虑,对生活悲观失望,无信心,自卑感,能力下降。由于病人精神运动性抑制,表现为思维迟缓,行动缓慢,言语少,声调低。严重者不语不动,卧床不起,拒食,常可发生躯体并发症。病人的强烈消极观念和自杀行为是护理要点,尤应注意。抑郁状态轻重不等,主要的护理干预如下: (一)管理环境预防意外 应将病人安置在重症监护病房,靠近护理站,便于观察护理。避免刺激与干扰,排除室内一切危险物品,以防病人利用作为自杀工具。 (二)实行监护注意交流技巧 对严重抑郁病人,要设专人护理,或加强定时巡视。病人反应迟钝,接触被动。但无论病人的反应如何,护理人员不应持冷漠态度。要关心体贴,主动接触病人。交流时要注意技巧,言语恰当,加深理解病人的内心情感体验,从而建立良好的治疗性人际关系。帮助病人消除自卑和无能的心理状态,化解内心矛盾。鼓励病人树立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克服对疾病的困惑。 (三)做好基础护理 要加强对病人的基础护理,满足身心需求,保证舒适与安全。以防病人因身体虚弱发生并发症,或处于衰竭状态。对拒食病人要劝喂饮食,或给鼻饲饮食。必要时按医嘱静脉输液,以保证营养入量。 (四)善于观察严防意外 要严密观察病人的言语、动作和行为表现,以及非言语的情感反应,以便早期发现病情动态先兆。如病人的消极谈论,衣袋里的遗书墨迹等,要做到心中有数。抑郁状态有昼重夜轻的规律,尤应注意在清晨,或工作忙碌的时刻,不给病人可乘之机,要加强护理,严防自杀行为。 (五)警惕反常的情感变化 洞察病人反常的情感变化,是十分重要的启示。如某抑郁病人,一反常态,情绪突然开朗,积极主动与他人交往,在病室里表现活跃。这种突变可预示病人蓄意自杀的企图,用以蒙蔽他人的伎俩,实现其自杀的目的。对此,绝不能掉以轻心,要及时报告主管医生并交班。这种情况,尤其可能发生在病情缓解时,此时病人的精神运动性抑制减轻,病人较有能力去实现其自杀计划。因此,要拳握突变的关键时刻,加强护理。 (六)缓解期的心理护理 在病情缓解期,要加强心理护理,促使病人宣泄其内心积郁,并指引积极的行为。如问:“你为什么想自杀,”“如何实现自杀的计划,”“你如出现这种想法时,请和我交谈。”如此直接询问,揭开面纱,其目的是想动摇病人的自杀企图,淡化其自杀意念,从而引导正确的人生社会行为,化消极为积极因素。 (七)与家属合作保证康复 要争取与家属的合作,使他们理解疾病的特征及家庭护理知识。在出院前,应详细讲明注意事项。注意病人的情绪变化和危机信号,如有异常要及时就诊或返院,严防意外。 三、妄想状态的护理 妄想状态病人多数为意识清晰,基本上能自理生活,对其妄想内容坚信不疑,无自知力。妄想内容因人而异,种类多样。临床上妄想症状可见于各种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情感性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等。主要的护理干预如下: (一)入院时的护理接触 接待人院时的妄想状态病人,尤其要注意服务态度和质量。因病人在病态思维的支配下,常以为住院是“受迫害”,因此对医务人员怀有敌意。护理人员的态度要和蔼、亲切,言语恰当,服务周到,关心照顾生活,以满足病人身心需求,缓和其情绪,使其安心住院。 (二)与病人的交流技巧 病人对其妄想内容十分敏感,不愿暴露。护理人员与病人交流时,要掌握病情,注意技巧,不可贸然触及病人的妄想内容。如病人主动叙述,要注意倾听,但不可与其争辩,也不能表示同意。如病人回避不谈,则不必追问,以免引起反感,要建立相互信赖的护患关系。与病人接触时,切勿碰触病人的身体,以防被误认为是有意的伤害行为,而发生意外。 (三)被害妄想的护理 如病人有被害妄想而拒食,应鼓励病人集体进餐,与病友吃同样的饭菜,以减轻病人的疑虑。 (四)自罪妄想的护理 有自罪妄想的病人,常在病房里无休止地参加劳动,自称借以赎罪。或认为自己有罪不配吃饭,专拣食剩菜饭,或食脏物。对此,护理人员应主动监护,关心照顾生活,给予劝阻。要保证病人正常进食,预防感染,并防止过度的体力消耗,影响健康,不利于治疗。另外,还要注意防止病人因感到自己罪不可赦,而导致自杀行为,因此应加强对病人安全方面的监护。 (五)关系妄想的护理 对有关系妄想的病人,切忌在病人面前低声与他人耳语,以免引起病人的怀疑,影响护患和病友间的关系。 (六)对妄想泛化的干预 如病人的妄想泛化及某个工作人员或病友时(耍注意避免直接接触,或给病人更换病室,保证安全。要加强观察,严防惠外。 (七)缓解恢复期的心理护理 在病情缓解和恢复阶段,要加强对病人的心理护理,鼓励病人正确面对现实生活,宣讲疾病知识。并争取家属的合作,使他们理解疾病的性质,做好家庭护理,预防复发。 四、幻觉状态的护理 幻觉常出现于精神疾病的急性期。在幻觉症状支配下,病人常可发生意外行为。此种情况是护理的重点,主要的护理干预如下: (一)观察幻觉征兆的技巧 护理人员要掌握观察病人出现幻觉征兆的技巧,才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护理干预。如幻觉的内容,发生的频率和时间,病人的言语的和非言语的动作,姿势和情感反应,均可提示幻觉的出现。如某病人的全神贯注,端坐侧耳倾听,面部表情或欣快,或愤怒,焦虑不安,或自语,或谩骂声等行为表现。 (二)不同类型幻觉的对症护理 护理人员要掌握不同类型幻觉及其特征,进行对症护理。如某幻听女病人对护士说:“我听见我孩子在窗外哭喊找妈妈啊~”护士平静地回答说:“院内非常安静,我没有听见哭喊声音。”护士如此回答,其关键是使用“声音”,而不说“人”。其目的是诱导病人理解幻听是病态声音,而实际并非有人。此时,护士可陪同病人去院内散步,查寻真相,以缓和病人情绪。如幻视病人见有可怕的影像时,表现恐惧不安,反应强烈,可发生攻击性行为,要加强护理,安抚紧张情绪,保证安全。 又如有幻味的病人认为饭菜有怪异味道而拒食,应予更换饮食,缓和情绪,鼓励进食。 (三)鼓励参加工娱活动 护理人员应设法不便病人在室内独处,防止沉湎于幻觉状态。要督促病人参加集体工娱治疗活动,使病人体验集体生活,投入现实生活环境,以减少幻觉发生的频率。 五、紧张综合征的护理 紧张综合征是较深的精神运动性抑制状态的一组症状群,常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主要的护理干预如下: (一)木僵期的护理 严重木僵状态病人终日卧床,不语不动保持一定的姿势,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病人的意识是清晰的,能正确感知,但对周围事物毫无反应。 1(安排环境保证安全 要将病人安置在单间或安静的病室,避免干扰,保持宁静。要加强护理,保证安全,以防病人伤人或被其他病人伤害。 2(观察病情变化动态 护理人员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有时在夜深人静时,病人的精神运动抑制状态暂时缓解,病人可自动下床活动,然后返回,仍卧床不动。此时,切不可惊扰病人,要静观病人的活动状态,详细记录交班。病人无主诉能力,应注意早期发现并发症,以免贻误病情。 3(做好基础护理 要定时做好口腔护理,排除口腔积液。床铺整洁,保护皮肤清洁干燥,定时翻身,预防压疮。注意排便情况,要保持大小便通畅。每日定时按摩肢体,防止肌肉萎缩或足下垂。应将肢体安放于功能性位置,以防畸形。注意饮食护理,保证鼻饲奶的营养成分和热量。 (二)兴奋期的护理 木僵期病人可突然转为兴奋期。这是突发性的、猛烈的,有攻击性行为的兴奋状态,但持续时间短暂,对此要高度警惕观察,及时发现,进行护理干预,严防意外,保护病人及其他病人的安全。 六、意识障碍状态的护理 意识是精神活动的基础。一般精神疾病没有意识障碍表现。但是,如急性反应性精神障碍,可出现意识障碍。意识障碍是由于全身躯体性疾患所致。如各种躯体疾病、感染中毒、颅脑损伤、脑肿瘤等,均可伴发精神症状。精神病人伴有意识障碍者,病情较严重。主要的护理干预如下: (一)掌握病因对症护理 护理人员不但要掌握精神疾病及护理知识,首先要理解引起意识障碍的原发疾病, 还要熟悉此类器质性疾病的临床症状特征。如此才能做好对症护理,促使康复。 (二)轻性意识障碍状态的护理 处于意识朦胧状态的病人,定向力差,反应迟钝,注意涣散,步态不稳。护理人员要主动关心其生活,保证安全。并要严密观察意识障碍动态的进展情况,它标志着病情的恶化或好转,要及时报告医生,以免贻误病情。 (三)严重意识障碍状态的护理 应将严重意识障碍的病人安置在单间病房,保持环境安静。室内光线不宜太暗,因病人可有昼轻夜重的规律。此类病人常伴有恐怖性幻觉,以及高热伴有谵妄状态。病人躁动不安,可发生攻击性行为,具有危险性。应设专人护理,设置床档,保护病人安全,严防自伤或伤人。必要时,可暂时给予保护性约束,以防意外,要加强护理。病人生活不能自理,又因兴奋躁动,消耗体力,加重病情。要保证饮食营养入量,以防衰竭。要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夜间尤应注意。如意识障碍程度加深,常是病情加重的标志,应早期发现,及时报告医生并交班,加强护理。 七、强迫状态的护理 强迫状态病人多因在幼年时期,受家庭环境、社会和教育等因素的影响,诱发本病。病人对某些反复出现的观念或动作,明知不对,想控制,但是又难以控制,因而陷入无法摆脱的焦虑和痛苦之中,影响正常生活。主要的护理干预如下: (一)心理护理 要建立良好的治疗性人际关系,耐心与病人 交流,态度温和,言语委婉,不可讥讽病人强迫 状态的表现。要理解病人的内心体验,鼓励病人 克服自身缺陷的意志和勇气。 (二)行为矫正的护理 护理人员要与病人协商,安排行为矫正治疗。如生活日程活动,规定起床、更衣、洗漱等作息时间的要求,鼓励并督促病人逐步严格地实施各项要求,逐步减少强迫状态的出现,以期达到预定的目的。此外还要鼓励病人积极参加工娱治疗活动,转移注意力,以集体活动代替强迫动作仪式,缓和病人焦虑情绪。 l三)做好家属工作 要使家属理解本病的特征,协助病人适应社会生活,要更多地关怀病人钩生活并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鼓励生活的勇气,以摆脱强迫状态。 八、癔症性精神障碍和运动障碍的护理 癔症性障碍的临床表现是复杂多样的。护理此类病人的关键在于充分理解病人的性格特征方面的问题。如,情感色彩鲜明,情绪不稳,易激惹,易接受暗示,自我为中心,好夸张等。现就临床主要表现方面,提出护理干预如下: (一)理解病情及其特征 护理人员要熟悉病史和病人的性格特征,以及病人在住院期间的心理状态。如此,才能有的放矢地做好整体护理。 (二)掌握交流技巧 要尊重病人,掌握与病人交流的技巧。避免讥讽与激惹性的语言,维护良好的治疗性人际关系;但也不能无原则地迁就病人不恰当的行为,使其达到利己获益的目的。要有灵活性,不可生硬。 (三)医护配合协调 护理人员要与医生密切协调配合,进行暗示治疗,以期获取预期的疗效。为此,护理人员的言谈要恰当适度,争取病人的信赖,防止干扰治疗计划的实施。 (四)情感爆发时的护理 病人常可因各种精神因素,引起突然的情感发作。如因小事与病友口角争吵,或因无理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则反应强烈,大声哭喊,甚而就地翻滚,借机发泄其内心创伤的不满情绪。对此,护理人员要镇定自如,劝阻他人围观,保持环境安静,以免加重病情表现。要冷静地在旁陪同,观察护理,以示关怀。但态度要恰当,言谈不夸张,防止加重病态的表现。待病人情绪稳定后,再进行心理护理。 (五)运动性障碍的护理 癔症病人肢体瘫痪是运动性障碍的一种躯体表现。肢体瘫痪病人经体检,未见器质性病变的依据。医护人员对体检结果,应严加保密,恪守保护性医疗制度,以防干扰医疗护理方案。病人自己对疾病表现持冷漠态度,但其内心则是依托疾病,以解脱自身矛盾和困境,并可借此获得他人的同情。为此,护理人员要注意言语恰当,不可自认为是安慰病人,就说:“没有关系,你的病不重,请放心。”其结果反而招致病人的不满情绪,产生负面反应,还会影响治疗方案。因此,要认真对待,按常规护理患肢,以防肌肉失用性萎缩。同时也要对病人表示关切与重视,争取早日康复。 (六)恢复期的护理 在疾病恢复期,要帮助病人正确认识疾病,增强自重与自信,克服性格缺陷,便病人理解正确适应现实生活的重要性。此外还要争取家属的合作,宣讲疾病知识特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病人,密切配合,协助治疗与护理,预防反复发作。 九、攻击性暴力行为的护理 病人处于兴奋状态,其精神运动性普遍增高,有的可伴有攻击性暴力行为。这种表现属于不协调性兴奋状态,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精神分裂症青春型,病人的行为杂乱无章,粗暴、谩骂,有伤人毁物等攻击性暴力行为。此类病人是重点护理对象,主要的护理干预如下: (一)严格管理制度 应将病人安置在安静的环境,防止干扰。室内陈设简单,排除一切危险物品。使用后的医疗器械,应立即拿出病房,不得遗漏,以防病人作为暴力凶器。 (二)病房人力配备和工作程序 护士长应根据重点工作需要,组织排班,配备合理的在班人力组合,确保安全,维护病房秩序,严防意外。要善于安排好医疗护理工作时间程序,使病房忙而不乱,尽量避免对病人不必要的干扰,激惹其兴奋性。 (三)对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 护理人员要有自觉的自制能力,控制个人的情绪,不在病人面前表露;也不得对病人表现的状态流露出恐惧或厌恶的表情,以防感染病人,激惹其兴奋性,并影响治疗性人际关系。要掌握重点病人病情,尊重、理解病人的心态,满足其身心合理需求。尽量给予适度的自主权,以缓解病人的恐惧、紧强,焦虑情绪,或可缓解发生意外行为。 (四)加强巡视护理 加强责任心,严密巡视观察,善于捕捉病人言语的和非言语的暗示信息,警惕可能发生的意外迹象。如紧张、恐惧、愤怒的面部表情。呼吸急促,双拳紧握,大踏步地走动,口出威胁性的言语,对此种表现不能掉以轻心。要采取及时的应急措施,严防意外。 (五)对爆力行为的应急干预 护理人员要理解每个病人都有其独特的表现,也不可能都有暗示危机将要发生的先兆。对突然发生的袭击性的暴力行为,应有思想准备。面对意外事件,护理人员要沉着冷静,勇敢大胆地处理现场。语调温和,但要坚定果断。如护士询问:“你是生气啦~请放下手中的东西,你要考虑后果,好不好,坐下来慢慢谈,你说怎么办好,”先稳定病人,与此 同时,要设法求援,组织在班的人力备用,解救危机。切不可单独面对病人,阻止暴力行为,或抢夺其手中的物件。要组织好人力,转移病人的注意力,分工合作,要从侧方或后方夺取病人手中的物件。处理意外事件时,首先要注意保护好病人的安全,其次是其他病人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六)对保护性约束的护理 为防范病人的暴力性行为,保护病人的安全,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方可暂时实行保护性约束。实施约束时,要注意约束技术,防止骨折、脱臼、皮肤损伤、循环障碍。切忌压迫病人胸腹部或头颈部以防意外。约束后,不可轻易离去,要陪同病人,观察护理,或定时巡视。待病人安静下来,要及时解除约束。此时护理人员可以对病人做心理护理,进行解释劝慰,使病人理解什么是社会可接受的行为。如病人神志不清,要保持沉默,态度关切,陪同护理观察。 (七)对暴力行为事件的 对发生的攻击性暴力行为事件,在班的护理人员要详细记录交班,并及时报告护士长。对此,护士长应及时组织病房人员的讨论会,分析情况,进行总结,吸取经验教训,以利改进工作,提高服务质量。 十、药物依赖戒断综合征的护理 药物依籁病人对药物有生理和心理渴求,一旦停药就会发生戒断症状。由于渴求药物,病人可不择手段,丧失人格尊严,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影响社会安全。病人的躯体和心理遭受毒物的侵害,可并发感染等多种躯体疾病。在脱瘾治疗机构里,对这类病人的护理难度较大。主要的护理干预如下: (一)正确对待药物依赖病人 护理人员要严肃真诚地接纳病人,如同接纳其他病人一样。其目的是解救病人脱离药物的毒害,而不是接纳其不正当的社会行为,对此应予以区别。 (二)接诊注意事项 病人入住时,要对病人进行接诊处理,沐浴,更换病人服装,不使其将暗藏药物携入病房。要检查病人皮肤有无破损和外伤、感染,以及静脉走向有无近期的注射痕迹,以辨明其用药的途径。 (三)封闭治疗管理 要安置病人住单间病房,实行封闭治疗和管理。禁止探视,并要与其他病人进行隔离,严防他们分享暗藏的药品。 (四)并发症护理 病人如伴有躯体并发症,要进行对症护理,解除其痛苦,使病人安心接受治疗,达到预期的目的。 (五)精神症状护理 有的病人会出现精神症状,时而表现兴奋躁动,吵闹谩骂,或有攻击性行为,护理人员要耐心地给予对症的精神和心理护理。 (六)戒断症状护理 病人的生理性戒断症状,如失眠、厌食、呕吐、腹泻、腹痛、痉挛等,要争取病人的合作,做好对症护理,防止衰竭,恢复体力,接受治疗。 对于病人精神方面的戒断症状,如一旦出现对药物有强烈的渴求,他们可以不择手段以各种方式无理取闹,向护理人员乞求药物。此时在班的医护人员要采取一致坚决的态度,拒绝病人不合理的要求,控制病人有目的性的无理取闹行为,维护好病房秩序。 (七)急性药吾中毒处理 用药过量的急性中毒病人,多为急诊住人治疗机构。病情严重,处于休克衰竭状 态,要立即协助医生进行抢救治疗护理。 (八)康复期护理 脱瘾治疗阶段约为3—4周,此后将进入康复期,此期护理甚为重要,应让病人在治疗机构进入康复程序。参加体育锻炼,工娱治疗活动,过有规律的生活。此外,还要接受心理训练,职业和技能训练,以及个案辅导,为重返社会作好准备。要教导病人深刻铭记药物依赖的毒害,鼓励其改变生活方式,摆脱旧日“瘾友”的干扰。要面对现实生活,严防复发。为此,全社会和家庭的支持,以及个人的坚强信念是重要的积极因素。 第六节 精神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 精神药物的不良反应常可发生,其轻重程度不同,因人而异。为保证治疗效果,护理人员要掌握精神药物的基本知识和护理。主要的药物不良反应护理干预如下: 一、吞咽困难的护理 精神药物引起咽喉肌群失调,发生吞咽困难,导致呛咳或噎食,是危及病人生命安全的原因之一。要加强饮食护理,小心缓慢喂食,给予半流食或流食,或按医嘱给鼻饲奶,或静脉输液,以保证病人入量和安全。 二、便秘和尿潴留的护理 便秘和尿潴留虽是一般的不良反应,但病人极为痛苦,对老年病人尤应注意。有的病人缺乏主诉,但是因为躯体不适,可表现为烦躁不安,从而加重病情。要加强观察,及时发现问题,给予相应的处理。使病人保持大小便的通畅,减轻病人的痛苦。 三、体位性低血压的护理 体位性低血压是服用酚噻嗪类药物或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当病人行走或变换体位时,突然直立摔倒,血压下降,甚至意识丧失。护理人员对服用此类药物的病人,应告知注意事项。如服药后要休息片刻再从事活动,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夜间尤应注意。如有眩晕、心悸、乏力等不适感,要立即坐下或卧床,并告知医护人员。 对老年病人、体弱、进食不佳,伴有心血管疾病病人;对既往有低血压病史者;对处于治疗初期、药量增加阶段的病人;对注射给药的病人,都应作为重点观察对象。此外,在闷热的天气里或在沐浴时,也要防止病人突然摔倒。 如果病人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可在变换体位时突然直立摔倒,面色苍白,血压低于80/65mmHg(甚或测不到。应立即将病人就地平卧,不可挪动,采取头低脚高位(将脚部抬高300),护理人员应立即进行抢救工作,同时报告医生。监测生命体征和观察意识的变化,准备好抢救药品,注意要禁用肾上腺素,否则可致相反效果。要准备好适用的抢救器械,等候医生共同进行抢救。 四、皮疹的护理 药物性皮炎是精神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所致,严重者可发展为剥脱性皮炎。如在阳光下直接暴晒,还可引起日光性皮炎。皮疹多发生在治疗初期,此期要注意护理观察,发现早期症状。皮疹常呈点状,多为红色斑丘疹。最初多发生在面部、颈胸部和背部,以后可波及四肢和全身。如果病人有发痒或皮肤不适的主诉,护士应予以重视,察看皮肤有无异常现象,如发现皮肤有充血或皮疹发生应立即报告医生,予以停药或给抗过敏药物处理。 如病人发生剥脱性皮炎,应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以防发生继发性感染。将病人安置在单间病室,保持室内整洁,空气新鲜,每日用紫外线消毒空气,用消毒剂擦拭地面、用品。要加强皮肤护理,病人的衣服、被服,均要经过消毒后使用。要勤更换,保持清洁干燥。对有渗出性的创面、皲裂的皮肤,以及脱屑后的皮肤,都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进行处理。病人因有精神症状,会难以控制地搔抓皮肤,对此护士要进行劝解,说明保护皮肤的 重要性,争取病人的合作。 五、恶性综合征的护理 使用高效价的抗精神病药物,或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时,可引起此种罕见的、严重的不良反应。此外,病人处于兴奋状态,拒食,躯体状况不佳时,亦为诱因。护理人员应掌握病情特征,早期识别症状,善于观察,是做好本症护理的关键。对严重的锥体外系症状、体温增高、心动过速、尿潴留等。严重时体温可增至40?以上,高热持续不退、大汗淋漓、脱水、意识障碍、呼吸循环衰竭、血压下降等,如果处理不当,可致死亡。护理人员应按重症病人,进行对症护理。 六、白细胞下降的护理 本症以服用氯氮平类等药物多见,护理人员应注意发现早期症状,如起病急骤、高热畏寒、咽痛、乏力等。切不可轻易认为症状纯属上呼吸道感染所致,而掉以轻心。同时要密切注意白细胞检查的结果,医护密切配合。若发现异常,要及时报告医生。对粒细胞缺乏症的病人,要实行保护性隔离措施,加强对症护理,严防继发感染。 七、碳酸锂中毒的护理 在病人服用碳酸锂的初期,护理人员就应注意早期发生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口渴、尿多、手的细颤等。要注意饮食护理,保证人量。如有严重的呕吐、腹泻、脱水现象,应按医嘱补充食盐,每日摄人量不得少于3g。同时要关注血锂浓度的监测情况,当血清锂浓度达1. 4mmo/L时就应报告医生,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第七节 精神科意外事件的急救和预防 糟神科意外事件是指病人在精神症状或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下,突然发生的、难以防范的危害个人安全的行为,常见的方式有自缢、噎食、触电、服毒、坠楼、吞服异物等,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及时抢救,则后果十分严重,因此,护士应加强防范意识,并应具有急救和处理意外事件的能力。 一、意外事件发生的原因 (一)因精神症状所致 幻觉、妄想、兴奋、抑郁、焦虑、自知力缺失、意识障碍、智力低下等均可导致意外事件的发生。 (二)心理社会因素所致 因患病导致悲观、失望、失恋、家庭破裂、居住环境差、经济窘迫、失业等问题也是导致意外事件发生的原因。 (三)精神药物不良反应所致 如抗精神病药导致的咀嚼、吞咽困难、噎食等。 二、常见意外事件的急救处理 (一)自缢 自缢是病人最常采用的自杀方式,自缢时由于身体的重力可直接压迫颈动脉和气管,致使大脑缺氧;同时,还可刺激颈动脉窦,反射性地引起心跳减弱或停搏,使脑供血受阻、缺氧,如果发现不及时,可迅速死亡。 病人使用的自缢工具有病号服、床单、胸罩、月经带、裤带、塑料袋、长袜等,发生自缢的场所常见的有卫生间、床栏、窗户、门框、门把手等处。发生的时间多在夜间、凌晨,或趁工作人员少、繁忙之时。发现病人自缢时,一边有护士即刻报告医生,一边有护士立即投入救助,不能等待医生的到来。首先托起病人,松解缢套,将病人就地仰卧,若呼吸、心跳已经停止,应立即实行心脏复苏术,要不间断地进行,直至自主呼吸、有效心跳恢 复或医生宣布死亡为止。复苏后,配合医生做进一步的抢救处理,如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纠正酸中毒、减轻脑水肿、促进脑细胞代谢、抗感染等。护士在抢救自缢病人时,应注意做好抢救现场的管理,不让其他病人围观。 (二)触电 采用触电方式自杀者比较少见,但是也可以见到蓄意自杀者、智力水平低下者设法或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触摸电源,而发生触电。由于通过人体的电量多少的不同、触电时间的不同以及接触部位的不同,所导致的后果也可不同。轻者仅可引起局部的烧灼伤,重者可出现全身震颤、痉挛、休克或昏迷,如未能及时抢救,则可引心室纤颤、心搏骤停而死亡。发现病人触电时,护士不要慌张,首先立即关闭电源,使病人脱离电源。如果当时无法关闭电源时,也应设法迅速帮助病人脱离电源。护士切不可直接接触触电人体,应站在绝缘体上如干燥的木椅等,用绝缘物体如干燥的木棍、竹竿挑开电线。护士也可以穿上胶鞋,用干燥的布带套在触电人体上,然后牵拉病人离开电源。因为病人接触电源的时间越长,损伤越严重,所以要争分夺秒地进行救助,在这个过程当中即刻报告医生,切不可等待医生到来之后再实施救助。病人脱离电源后,将病人平卧于病床上,检查病人的呼吸、心跳情况。若呼吸停止,心跳尚存者,应立即实施口对口人工呼吸,直至自主呼吸恢复。如果心跳停止、呼吸尚存者,应根据医嘱给予除颤或心脏按压,直至恢复有效心跳或宣布死亡为止。对电烧伤的伤口应按烧伤伤口的方法进行处理。 (三)噎食 噎食是病人在进食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吞咽反射迟钝,食物堵塞在咽喉部或卡在食管的狭窄处,甚至误入气管导致通气障碍、窒息。导致的原因可有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严重的锥体外系反应、电痉挛治疗后意识尚末清醒即进食、抢食、癫痫病人在进食过程中抽搐发作等。病人表现为在进食过程中突然停止进食、口中塞满食物、呼吸停止、面色发绀、抽搐、意识丧失,如果不能及时保证呼吸道通畅,则可因窒息而死亡。 当病人出现噎食时,护士应立即用手掏出堵塞在口腔及咽喉部的食物,如果病人牙关紧闭,可用筷子或开口器将牙关撬开,尽快使其呼吸道通畅。清除的方法有压腹冲击法,若病人意识尚存,可让病人取坐位,身体尽量前倾,护士坐在病人身后,让病人背靠在自己胸前,护士双手从病人背后环抱病人,一手握拳,拳眼顶住病人剑突下,另一手的手掌按压在拳头上,连续、快速地向内、向上反复推压冲击,利用胸腔内气流的压力将阻塞在咽喉和气管内的食物冲击出来。若病人意识已经丧失,则让病人取仰卧位,护士骑跨在病人的下肢部,双手重叠放在病人的剑突下,然后向上、向后方向用力冲击,通过加大腹压抬高膈肌,使气道瞬间压力增大,肺内空气被迫排出,使阻塞的食物上移并排出。如果此法仍然不能使气道通畅时,可采用环甲膜穿刺术,将病人取仰卧位,头尽量后仰,颈部伸直,摸清甲状软骨下缘和环状软骨的上缘之间的凹陷处,用左手固定此部位,右手持环甲膜穿刺针在此处刺人气管内,可有空气排出(暂缓通气,应尽早行气管插管。护士须注意环甲膜穿刺术应由医生操作。对呼吸、心跳停止的病人还应进行心脏复苏术。 (四)中毒 住院精神病人发生的中毒事件多为精神药物中毒,病人为蓄意自杀,将平时所发的药物藏匿起来一次吞服。而门诊病人发生的中毒则比较复杂,除了精神药物中毒的几率较高以外,还可以见到有机磷等农药中毒。护士首先碹检查中毒病人的生命体征和意识状态,如果出现危及生命的休克及呼吸、循环衰竭情况,应配合医生立即处理危及生命的问题。其次是尽快判明导致中毒物质的种类、剂量和服用的时间。然后根据病人的躯体情况和毒物性质的不同,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包括排除毒物、抗休克、保肝、维持酸碱及电解质平衡、抗感染,对症处理等。当病人清醒后应进一步做好心理护理安抚病人的情绪。 (五)外伤 精神科临床常见的外伤为坠跌伤和撞击伤。坠跌伤常因坠楼所致,撞击伤为病人以头部用力撞击墙壁、暖气等坚硬的钝物所致。其发生的原因主要是企图自杀、欲从病房中逃跑等。坠跌伤可根据病人坠下高度的不同,坠落地面坚硬程度的不同,伤势的轻重也可以不同,一般会发生出血、骨折、颅脑损伤、内脏损伤等,严重者当时即可毙命。撞击伤则以头部的外伤比较多见。 当病人发生外伤时,应注意保护病人,避免再次发生外伤。然后立即检查病人的受伤情况,确定受伤的部位、种类、是否有危及生命的体征和意识状态等。首先处理危及生命的问题,如发生大出血,应立即就地取材迅速止血,包括指压、填塞、加压包扎止血等;如发生骨折不要随意搬动病人,防止骨折端损伤血管、神经,应根据骨折部位的不同给予固定,搬运时要保持正确的姿势。在将病人送至专门的抢救医疗单位过程中要严密观察病情,例如有无休克、脑疝和内脏出血的征兆,当出觋上述严重情况时,应配合医生给予相应的急救措施。 (六)吞服异物 精神病人吞服异物的原因常见的有企图自杀、威胁医务人员满足他的要求、抗拒治疗或因智力低下误服。吞服的异物有牙刷、体温表、别针、碎玻璃片、纽扣、铁钉等。根据异物种类的不同,可导致病人咽喉部及消化道黏膜的损伤、出血等,病人也可以因为异物对局部刺激的不适而感到焦虑不安、恐惧。 对吞服异物的病人,首先虚劝慰,稳定其情绪,了解所吞服异物的种类,有何不适的感觉。检查病人的咽喉部,观察是否可见到异物,如果异物所在的位置较浅,视线可及,则可以用镊子轻轻取出,注意不要损伤局部的黏膜。如果部位比较深,应立即进行x线检查,以确定异物所在的位置。若异物较小,而且边缘比较圈饨,可让病人服用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韭菜,将异物包裹然后排出体外,观察病人每次排出的粪便,直至排净为止。若异物的体积较大不易从消化道排出,则应采取手术的方法取出。总之,整个抢救过程中应做到判断准确,方法得当,同时观察有无内出血的情况。 三、意外事件的预防 (一)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为了防止病人在精神症状的影响下发生各种意外事件,精神科临床都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对于病房的硬件管理如精神病房在安全设施方面的要求,以及病房的软件管理如护理人员岗位的设置及要求、病人物品的管理、查对制度、巡视制度、交接班制度等都一一涉及,明确严谨,护理人员如果能够一丝不苟地执行这些规章制度,就可以有效地防止一些意外事件的发生。 (二)密切观察病情 首先护理人员要对于所护理的病人的病情了如指掌,才能借助自己的专业知识,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做到防患于未然。但是,有些病人的症状并未完全暴露出来,特别是带有危险性征兆的症状,或是现实的心理因素导致的问题,有时病人可以隐藏得很深,不易察觉。例如某些幻觉、妄想、抑郁病人的自杀观念等。不过,从我们的临床工作中可以总结出来的一条非常重要的经验是,精神病人在发生意外事件之前总会表现出某些异常,例如企图自杀的病人可以伪装成病情突然好转,面带笑容,谈笑风生,以蒙蔽医护人员的警觉;或对亲人交代后事;或对家人异常体贴;准备一些自杀工具等。因现实的心理因素而萌生自杀观念的病人,可以出现曾经与病友谈论悲观厌世的事情,或在家人探视后出现明显的情绪不佳,或出现失眠等。又如噎食的病人曾经有咀嚼、吞咽困难,进食进水时呛咳的现象,或有进食速度快、抢食的现象等。如果我们在了解了病人的基本情况后,再发现蛛丝马迹的异常情况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如报告医生共同商讨治疗、护理的方法,有些意外事件也可以避免发生。 (三)保证治疗手段的实施 任何疾病都需要通过治疗手段缓解症状,精神疾病也是如此。但是其特殊性在于某些病人会采取表面抗拒或暗地里抵制的方法不配合治疗。所以,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责任心,掌握每一位病人对治疗的态度,使用恰当的办法保证病人治疗手段的落实,从而改善症状,从积极的方面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 (四)以人为本,做好人性化的护理 以人为本,做好人性化的护理就是要做到尊重病人,所有的医疗、护理及管理工作都应围绕着维护病人的利益而进行。护士要做到善于细微观察,善于适时疏导,注意营造舒适、和谐的病房环境和医、护、患关系,则可以有助手稳定病人的情绪,提高病人对护士的信任度,取得病人的合作,提高护理的质量。 第八节 慢性精神病人的护理 慢性精神病人病程迁延,间歇发作,反复住院治疗,仍有残留症状。或因体质虚弱,常伴有并发症。有的病人长期不能出院;有的病人散居在社区里,由家属照顾,严重者逐渐精神衰退。因此,在当前我国社会面临的精神卫生现状,对慢性精神病人,应予关注。它关系着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严峻的、复杂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全社会都应大力支持。本文仅就住院精神病人的护理,提出干预如下。 一、住院慢性精神病人发作期的护理 慢性病人急性发作时同样可以出现兴奋、冲动伤人以及自杀、自伤等情况,但是护理人员往往对此关注不足,而导致病人发生意外。因此,护理人员千万不能忽略对慢性病人病情动态的观察。如果病人有急性发作,则护理方法同急性期病人。同时,由于慢性病人缺乏主诉能力,要加强基础护理,密切现察药物不良反应,及躯体并发症的早期症状,以防病情恶化。 二、要加强心理护理 要主动与病人交流,探索病人的内心体验。即使病人接触被动,反应迟钝,或淡漠无反应,也应积极与之交流,建立信息传递与反馈的网络机制,要活跃病人的情绪,满足其身心合理要求,有利于减缓精神衰退的发展。 三、康复训练护理 康复训练对慢性病人护理是关键。包括: (一)生活技能训练 生活技能训练的目的是矫正病人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懒散卧床、不讲卫生、孤独退缩等行为。通过生活技能训练,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有利于重返社会生活。应将同类型的慢性病人安置在同一病室,设专职管理人员,安排集体训练。要从最简单的内容做起,逐项落实。如可以采用代币制的疗法,给予精神和物质的鼓励,以调动病人的主观积极性,强化正性的行为,矫正其懒散退缩的行为。定期组织评议会,检查目标落实情况,对达到目标者给予奖励。实行代币制疗法2—3周后可初见成效,重要的是在于坚持,要鼓励病人坚持不懈。护理人员也要善于组织和管理,以求实效。 (二)工艺技健的训练 要根据医院的条件,病人的精神状态,以及个人的兴趣爱好和专长,积极组织病人参加适合的简易工艺制作。如园艺种植,制作工艺品或其他,病人还可以得到一些报酬,以资鼓励。在劳动过程中,可试图转变病人脱离现实的病态状况,激发劳动的创造性,以缓解病情,增强自尊和自强的精神。通过,可赋予病人重返社会的自信,增强求职的技能,并可以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三)积极开晨工娱治疗活动 这是辅助康复训练的有力措施。通过集体活动,可提高病人的生活情趣,从集体活动中汲取生命的活力,改善人际关系,摆脱病态思维的制约,使病人心理上得到满足,化消极为积极因素。 四、社区保健重返社会 慢性精神病人长期住院,脱离社会现实,不利于康复。社区保健是病人出院后康复训练的继续。家属的配合也可以起到积极作用,如帮助病人安排每天的生活日程,督促病人服用精神药物维持治疗的落实。社区全科医生和护理人员的访视,可监护病人的身心健康,及时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因此家属的关爱和社会力量的支持,可增强病人过正常人生活的勇气,有助于病人康复和重返社会生活。要为病人创造机会,使他们融于社会集体活动,从中汲取生活的能量,可有效地发挥他们微薄的力量,做有益于社会的事情。这对维护社会秩序,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率,起着积极重要的作用。因此社区保健是解决慢性精神病人社会问题的发展方向,有利于降低疾病的复发率和廷缓精神衰退的发展。 第九节 老年精神病人的护理 一、老年精神病人的护理特点和原则 针对病人精神疾病的严重程度,躯体情况及其所处环境背景,力求达到观察、思考、处理三方面的结合与统一。为病人提供及时和经常化的基础护理,因病人多有生活自理困难,应做好全部或部分补偿性的生活护理。 病人多无积极求治的要求,难同护士配合,且性格改变较多见,故应设法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因病人常同时患有躯体疾病,而临床相复杂化或掩盖某些精神症状。应贯穿预防并发症和康复护理的观点,及应用各种护理技能同时与可用护理资源相结合。 二、老年精神病人的护理重点 (一)痴呆病人的常见护理诊断及相关因素护理措施 1(自理缺陷 (l)相关因素:?与动作慢、行动困难;咀嚼或吞咽困难;合并躯体疾病等生理功能减弱有关。?与中期以上痴呆病人依赖性日渐增强有关。?与精神症状如智能障碍、记忆障碍等引起的认知功能下降有关。 (2)护理措施:?对日常生活活动困难或不能;衣着和住房不清洁或穿脱衣服困难或不能的病人,给予部分或全部补偿性护理和帮助。护士与病人皮肤接触可传递交流感情,使其身心舒适,同时应注意病人的害羞和自尊心理。?评估病人的独立进食能力后给予协助或喂食,将病人的营养保证、食欲及满足感调节好。管理好因记忆障碍而超量进食、因徘徊或兴奋而拒食的病人。做好就餐前病人个人及环境准备,集体就餐可通过人际交流增进病人食欲。?尽可能给予病人执行自我照顾的机会,其在满足自我实现的同时可以提高自尊。护士应表达出理解病人自己动手的困难。?对轻、中度痴呆病人进行生活技能训练,如反复练习洗漱、穿脱衣服、用餐及如厕等。教给病人照顾者生活护理、生活技能训练相关的知识和技巧。 2(认识环境受损综合征 (l)相关因素:?与缺乏或丧失记忆力、定向力和判断力有关。?与脑血流下降,神经介质活性下降,相应认知系统脑神经元减少所致认知功能减退有关。?与脑卒中后且发生内科并发症,或治疗时血压降低过快而加重痴呆症状有关。 (2)护理措施:?限制病人独自活动范围,防止其离开保护性环境而走失时发生外伤、冻伤、中暑或其他意外。?经常协助病人确认现实环境,如所住地址、房间、厕所等地, 同时在这些地方设有醒目标记。其房内布置和物品摆设尽量不移动,且不放病人未见过的物品,减少其辨认环境的困难和错误。?专人陪同病人散步或观览等活动,减少其因活动受限或对外界好奇而乘机出走的机会。?在病人衣服上做标记,标写病人及其保护人的姓名、地址和电话。以在其走失后及时寻找。?教给病人照顾者帮助病人确认环境及预防走失的护理方法。 3(思维过程改变 (1)相关因素:?与认知能力渐进性丧失有关,阿尔茨海默病的认知功能减退常累及各方面,同一病人至少有三项以上,常见的为记忆力减退,计算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下降。?与脑血管供血异常及脑组织损害所致功能改变有关,脑梗死所致认知功能藏退常见记忆力和计算力减退。?阿尔茨海默病与遗传和脑萎缩有关。?与痴呆病人的精神症状有关,如联想障碍、妄想等。 (2)护理措施:?做好病人环境和物品的管理,如去除不必要的物品如清洁剂、消毒剂;常用物品应放置固定位置等。以防止病人误食非食品,或减少其因记不清物品地点而产生猜疑和妄想。再如不让病人单独用水、煤气,预防意外事件发生。?鼓励病人回忆过去生活经历,帮助其认识目前生活中的真实人物与事件,以恢复记忆并减少错误判断。?鼓励轻、中度痴呆病人多看报、勤交流、常运动,以延缓认知功能减退。?教给病人照顾者有关的护理病人和管理病人的方法。 4(睡眠障碍 (I)相关因素:?与身体不适有关,如躯体疾病。?与不适应环境变化和不快感有关,如迁居、住院;情绪不佳等。?与兴奋性降低或脑供血不足有关,表现在安静状态下容易入睡;白天多睡晚上失眠等。?与精神症状有关,如阿尔茨海默病病人的行为紊乱、幻觉和激越症状时。 (2)护理措施:?评估病人睡眠障碍的原因,及决定用何种方法纠正病人睡眠障碍。?治疗和处理病人躯体不适。?阻止病人白天多睡,陪伴病人及与其沟通,安排病人适宜的娱乐、作业等活动。?注意保持病人生活、入睡环境的原有习惯及稳定性。?教给病人照顾者有关睡眠护理的方法。 5(语言沟通障碍 (l)相关因素:?与交往能力降低或丧失有关,表现为表达或理解困难。?与阿尔茨海瞅病严重程度有关,且为最主要因素。早期即有轻度词命名及复述障碍;听理解障碍。中期和晚期呵有失语。?与血管性痴呆有关。 (2)护理措施:?评估病人语言沟通的能力和妨碍语言沟通的因素。?对因脑血流量减少导致语言沟通障碍的病人,观察其非语言沟通的信息;鼓励病人慢慢讲话,说话中间可停顿,护士说话要慢且清楚,重复关键词并手势,使用简单句子。对病人的挫折表示理解。?安排熟悉病人情况,能与病人沟通的护士提供连续性护理,以减少病人无效沟通次数。?鼓励病人尝试与人沟通,开始时护士陪伴之,直至病人觉得他人不在意他有语言表达限制,或接受他时为止。以满足病人心理需要和维持自尊。?鼓励病人人参加集体活动,在与别人互动过程中提高其自我价值感。?教给病人照顾者与病人沟通及语育训练的方法,鼓励病人的亲友访视病人并增加与其沟通机会。 6(照顾者角色困难 (1)相关因素:?与接受照顾者的病情严重或疾病过程不可预测有关。?与提供照顾者的健康受损;缺乏娱乐和休息;没有经验,照顾任务复杂或工作量大有关。?与对提供照顾者的角色有争议或照顾者孤立有关。?与给予提供照顾者的物质环境不适宜有关,如住房、交通、设备、社区服务等方面问题。 (2)护理措施:?为照顾者诊治疾病,调整劳逸及娱乐社交活动时间。?提供健康 教育,使照顾者了解病人和病情及护理方法。鼓励病人亲友支持,争取社区参与,运用一切可用资源解决照顾者的困难。 (二)抑郁状态病人的常见护理及相关因素、护理措施 1(暴力行为的危险 (l)相关因素:?与老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特点有关,如心境恶劣、消极观念、焦虑、失眠为主的病人。?与合并严重躯体疾病或久治不愈有关,病人痛苦难忍产生无望、无助感。?与年龄有关,随年龄增长自杀率上升。?与生活、安全没有保障有关,如独居无人照顾;经济困难,支持系统不得力甚至遭冷落或虐待的病人。 (2)护理措施:?评估病人自杀行为意念的原因和可能的自杀行为方式。观察其先兆表现,如表情极度痛苦,严重睡眠障碍;口头或文字遗嘱、赠予他人物品财产,收藏药物或自杀工具等。?遵医嘱为病人治疗处理躯体疾病或不适。?提供支持性伙伴关系,表示对病人的理解,引导其回顾一生中有成就的事情,以增强生活信心。?控制病人的生活和治疗环境,如去除危险物品和处理可供其自杀的设施等。?教给病人照顾者了解观察病人自杀观念、行为及护理的方法。并指出老年人自杀行为多在家中进行,所以病情严重者要住院治疗。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l)相关因素:?与精神症状有关,如病人心境恶劣、活动少而食欲下降;或有自责,产生无用感而进食量少或拒食。?与躯体不适有关,如病人合并躯体疾病,当消化、吸收和排泄功能改变时,机体摄取热量能力降低。 (2)护理措施:?评估病人饮食习惯和嗜好,必要时制订专用食谱或饮食护理计划。?依不同情况对病人进行劝食、喂食、鼻饲及输液,以保证其营养摄人满足机体需要量。?遵医嘱治疗处理病人躯体疾病和不适。?告诉病人进食不足、拒食对健康和康复的影响,鼓励病人进食。教给病人照顾者饮食护理的方法。 3(自理缺陷 (l)相关因素:?与精神症状有关,病人精神运动性抑制而进行性自理困难,且情绪低落而无心进行个人卫生和修饰。?与躯体不适或肢体活动受限有关。 (2)护理措施:?评估病人自理缺陷的程度和原因,并给予其所需要的护理与帮助。以保持病人身体舒适,预防并发症发生。?带动病人进行力所能及的生活自理,对其表现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情况允许时与病人一起制订生活自理计划或日常活动时间表。?告诉病人个人执行自理不仅可以满足其心理需要,还能提高生活及战胜疾病的信心。教给病人照顾者生活护理方法,并指出督促病人自我护理的重要意义。 4(焦虑 (1)相关因素:?与精神症状有关,老年期抑郁状态病人伴有焦虑者多于非老年抑郁状态者,或与疑病有关。?与躯体不适有关,躯体疾病、药物副作用、失眠等引起身体不适后产生焦虑。?与他人对病人缺乏理解和关心有关。 (2)护理措施:?评估病人焦虑的程度和原因。?提供安全和舒适的环境,如室内光线柔和、少噪音可减少对病人感官的刺激。护士对病人表示同情和理解,不再和他提要求或要求他做决定。?与医生配合治疗处理病人的躯体不适,药物副作用和失眠等。?指导病人果用仰视控制呼吸、垂肩等方法以中断或降低焦虑。教给病人照顾者帮助病人减轻焦虑程度的方法。讲清楚支持系统对病人心理康复的重要作用。 (三)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常见护理及相关因素、护理措施 1(暴力行为的危险(对他人) (l)相关因素:?与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急性期以阳性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有关,如以妄想和幻觉为突出症状者。?与用抗精神病药物有关,由于老年人对药物敏感及耐受性降低,其副作用使身体不适或焦虑而激惹性高。?与接受护理频繁及管理有关,护理人员及照顾者 多成为攻击对象。 (2)护理措施:?评估病人出现暴力行为的原因及先兆表现,如激动、气愤、敌对;语调增高,语言攻击或谩骂;活动增多、踱步、用力关门、摔打东西等。?提供刺激少且安全的环境,如安静、人少及没有危险物品的房间或处境;周围人沉着冷静,护士诚恳陪伴或解劝。若可能安排病人喜欢的活动可分散其注意力。?在病人平静时进行健康教育,使之认识暴力行为的后果,并教给病人气愤时在不损于健康和他人安全的情况下如何发泄情绪。若可能介绍其疾病症状。?教给病人照顾者安全护理方法。 2、不合作 (1)相关因素:?与健康信念有关,病人不认识自己生病的现实,而拒绝治疗护理。?与精神症状有关,如因妄想观念对护士、照顾者产生敌对,认为欲接受的药物或治疗有损于健康或安全威胁等。?与文化影响及不适应有关,表现拒绝新的科学检查与治疗;对所提供的医疗护理服务不满;不遵守规章制度等。 (2)护理措施:?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治疗性护患关系,对其和蔼、耐心,取得病人信任。?将有关检查、治疗详细介绍、解释清楚,并应语速慢,多重复,使病人听明白并理解,以取得其合作。?健康教育,如介绍疾病知识,指出应正确对待精神症状和现实情境,指出行为与治疗符合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配合等。 3(精神困扰 (l)相关因素:?与精神症状有关,如病人因忍受“被害”或“被窃”的威胁与折磨而 表现生气、敌对等情绪反应。?与躯体疾病有关,因躯体疾病引起不适,痛苦或生活功能改变时,病人表现恐惧,哭泣及退缩的情绪和行为反应。?与不适应有关,如因医院设备和制度而生活不方便;因与护士、照顾者或他人关系不融洽而个人不自在,紧张和焦虑。 (2)护理措施:?评估病人精神困扰的原因和表现。?提供没有威胁且富于感情的环境,如病人住房相对封闭,减少人的流动;负责病人的护士或照顾者尽量固定,以加强熟悉程度且倾听病人诉说。?健康教育时帮助病人认识其精神困抗的原因和表现,鼓励病人采用平时应对困难成功的方式以中断困扰。 (四)意识障碍病人的常见护理及相关因素(护理措施 1(颅内压增高 (1)相关因素:与脑水肿有关,谵妄状态病人因严重躯体疾病引起脑部缺氧时,可发生脑水肿,而致颅内压增高。 (2)护理措施:?监测病人生命体征和意识水平,以观察病情进展情况。?与医生合作积极有效的病因治疗和处理,防止脑水肿的关键步骤是维持心肺功能,尤其应控制病人处于可逆的脑水肿中期,以获得良好的预后。?其他护理措施:如预防感染、皮肤护理,安全防护,营养、水的供给及提供少刺激性环境等方面需制订详细护理计划,不予详述。 2(痉挛发作 (l)相关因素:?与脑血循环功能障碍有关,如脑血管意外病人为高危人群。?与家族史有关。 (2)护理措施:?评估病人是否有痉挛发作的先兆,如有则加强安全措施。收集经常发作的慢性病人先兆表现。?观察到病人非自主性肌肉收缩和放松发作时,按癫痫发作护理。?当病人持续性全身抽搐时,应通知医生共同处理。?告诉病人及其照顾者,摸索痉挛发作前的先兆体验和表现,讲解痉挛发作时及发作后的护理方法。 3(急性意识障碍 (1)相关因素:?与躯体疾病有关,病人处于急性期的,有严重的实验室指标异常的及营养状况差等情形时,常发生谵妄状态。?与脑循环障碍有关,脑器质性病变在谵妄的形成中占重要地位。?与年龄及对不利因素承受力差有关,老年人激惹性高,对社会心理因 素承受力差,可诱发意识障碍。 (2)护理措施:?评估病人的意识水平后按意识障碍病人护理,制订护理计划。?谵妄状态最常见,需专人护理病人。注意环境无刺激性,昼夜密切观察病人的注意力和定向力变化;有无精神运动性障碍如兴奋不安或冲动行为;是否有情感障碍如恐惧或吵闹不休;感知觉(视、听、触)是否反应速度及准确性减弱等。为防止病人摔伤和保证其休息,可适当限制病人活动或暂时保护性约束。?精神错乱状态病人表现意识模糊。观察其时间、地点定向力和注意力改变;有无幻觉和妄想等情况。采取对拒食、睡眠障碍病人的对症护理措施及安全护理措施。?遵医嘱病因治疗和预防并发症。?帮助病人分析、解决与发病有关的心理社会问题,并防止因护理不当给病人以新的刺激而加重病情。 (五)脑衰弱状态病人的主要护理诊断及相关因素、护理措施 1(精神困扰 (l)相关因素:?与过度关注自身的健康有关,因躯体不适或躯体疾病而疼痛、功能改变或丧失等,病人为此焦虑,失眠及寻求检查治疗等。?与适应障碍有关,如病人不能适应个人身体、心理、家庭及社会地位的变化。而自身苦恼表现生气、冷漠、哭泣、退缩等情绪和行为障碍。?与器质性脑衰弱综合征有关,如高血压病和脑动脉硬化的病人。 (2)护理措施:?评估区分病人的躯体疾病症状体征及代替心理冲突或需要的表现。?治疗处理躯体疾病及与脑衰弱状态有关的器度性疾病,并给病人以所需的护理和帮助。?和病人说明心理问题影响身体状况及已做身体检查和实验室检验的现实。?健康教育时对病人及其照顾者讲清脑衰弱状态或神经症的表现、病因,及治疗处理方法。护士要表达对病人的理解和希望。 2(知识缺乏 (1)相关因素:?与神经症有关,病人不认识病前素质人格基础及起病常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与应激及躯体形式障碍有关,除睡眠障碍外,病人不认识躯体形式障碍与心理因素有关。 (2)护理措施:?治疗原则以心理治疗为主,通过治疗性护患关系取得病人信任,护士持同情、关心和帮助的态度。做好解释性、支持性和暗示性心理护理。?通过行为、放松和领悟疗法改善病人的精神障碍,以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识及增强依从性。?教会病人自行催眠疗法,指出如何对待社会心理压力,引导其认识转向积极;行动转向主动及增强治愈信心。 (六)病人康复护理的注意事项 运用护理技术、作业疗法、文娱治疗、音乐治疗、医疗体育、物理治疗、语言矫治及心理康复等医疗护理措施于病人,达到病人身体和精神康复或个别病人的职业康复之目的。需注意以下几点: 1(主要目标是恢复病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减少病人卧床不起和生活料理的依赖性。 2(康复护理以病人疾病的早期开始,并贯穿予治疗护理全过程,且与健康教育相结合。 3(为病人选择合理的项目,帮助其提高对康复训练的认识,增强治愈的信心。 4(病人易疲劳,耐受性减退,防止其因负担过重影响健康和康复,应注意掌握其活动锻炼的适度。同时病人取得疗效慢,应坚持不懈和防止急躁情绪。
/
本文档为【精神病学(第五版)第四十七章】,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