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实验诊断学重点知识点大汇总_考试前复习用

实验诊断学重点知识点大汇总_考试前复习用

2017-12-28 29页 doc 176KB 23阅读

用户头像

is_686908

暂无简介

举报
实验诊断学重点知识点大汇总_考试前复习用实验诊断学重点知识点大汇总_考试前复习用 1、网织红细胞参考值 成 人: 0.005,0.015(0.5,1.5%) 新生儿: 0.03 , 0.06(3,6%) 绝对值: 24,84×109 / L 2、溶血性贫血 是RBC寿命缩短、破坏加速,超过骨髓造血代偿能力时所引起的一组贫血。属于正细 胞、正色素性贫血。 3、血细胞的发展规律 原始?成熟 [ 胞 体 ] 大?小 (巨核细胞相反) [ 胞 浆 ] 量: 少 ? 多 染 色:深蓝?浅蓝 ?浅红 颗 粒:无?有,非特异性?特异性 [ 胞 核 ] ...
实验诊断学重点知识点大汇总_考试前复习用
实验诊断学重点知识点大汇总_考试前复习用 1、网织红细胞参考值 成 人: 0.005,0.015(0.5,1.5%) 新生儿: 0.03 , 0.06(3,6%) 绝对值: 24,84×109 / L 2、溶血性贫血 是RBC寿命缩短、破坏加速,超过骨髓造血代偿能力时所引起的一组贫血。属于正细 胞、正色素性贫血。 3、血细胞的发展规律 原始?成熟 [ 胞 体 ] 大?小 (巨核细胞相反) [ 胞 浆 ] 量: 少 ? 多 染 色:深蓝?浅蓝 ?浅红 颗 粒:无?有,非特异性?特异性 [ 胞 核 ] 大?小 (巨核细胞相反) 核 型: 规则?不规则 染色质: 细致疏松?粗糙密集?紧缩成块 核 仁: 有?无 核 膜: 不明显?明显 [ 核浆比 ] 大?小 (巨核细胞相反) 4、粒红比值的定义: 粒细胞系统各阶段总和与有核红细胞系统 (成熟红细胞除外) 总和之比。 正常值: 2~4 : 1 5、造血干细胞 既可产生和自己功能相同的细胞,又能产生造血祖细胞及各种不同系列的血细胞。 造血干细胞的特点: 高度自我更新能力 多向分化能力 6、骨髓增生程度的分级 临床意义: 增生极度活跃: 亢进 增生明显活跃: 旺盛 增生活跃: 基本正常 增生减低: 减低 增生极度减低: 衰竭 7、骨髓各细胞比例: 名 称 比例(,) 粒细胞系统 40,60 红细胞系统 20 淋巴细胞系统 20 单核细胞系统 ,4 浆细胞系统 ,2 巨核细胞系统 7,35个,L 8、尿液比重 参考值: 成人在1.015 - 1.025间,晨尿一般大于1.020 临床意义: 增高: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出血热少尿期)失水等肾血流灌注不足。 降低:大量饮水)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出血热多尿期)尿崩症。若持 续固定在1.010左右,提示肾实质严重损害。 9、渗出液与漏出液鉴别: 10、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用系统学理论对实验全过程进行,找出影响实验结果的各个环节,制定措施加以控制 11 参考值范围 参考值是指对抽样的个体某项目检测所得的值;所有抽样组测得的平均值加减2个 差即为参考值范围。 12 医学决定水平(Medicine decide level ,MDL)是指不同于参考值的另一些 限值,通过观察测定值是否高于或低于这些限值,可在疾病的诊断中起排除或确认的 作用,或对某些疾病进行分级或分类,或对预后作出估计,以提示医师在临床上采取 何种处理方式或决定采取某种治疗措施等等。 13 白细胞计数 分类 和正常参考值 临床意义 白细胞分为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 4个大方格白细胞总数 = 6白细胞数/L 10 20 10 × × × 4 成 人:( 4,10)× 109/L 儿 童:( 11,12)× 109/L 新生儿:(15,20)× 109/L 中性粒细胞生理性增多 (1)胎儿及新生儿 (2)妊娠后期妇女(>5个月) (3)(成人)剧烈活动或劳动 (4)严寒、暑热 病理性增多 (1)急性感染,化脓性细菌感染 (2)严重损伤、手术、急性心梗 (3)急性中毒,如有机磷农药 (4)急性大出血 (5)急慢性白血病及恶性肿瘤 中性粒细胞减少 1)特殊感染:如伤寒、副伤寒、流感等 (2)慢性理化损伤:如射线、化疗药物 (3)慢性中毒: 如铅、苯、汞 (4)脾功能亢进所致的血细胞减少 (5)再生障碍性贫血病 14、核左移 核右移 正常血象: 杆状核细胞与分叶核细胞之比约为1:13 核左移:周围血中杆状核粒细胞增多 常见于严重感染、白血病时,多伴有中毒颗粒、空泡变性、核变性。 核右移:周围血中5叶核中性粒细胞超过3,时为核右移 主要见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炎症恢复期、病情严重者出现核右移提示预后不良。 1. 重点掌握血小板(PC)、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 等检测项目正常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2. 熟悉出血性疾病、血管壁检测、一期和二期止血缺陷筛检性试验及概念;熟悉 有关凝血因 15、血栓前状态: 即血液有形成分和无形成分的生物化学和流变学发生某些生理变化。在这一状态 下,血液有可能形成血栓或血栓栓塞性疾病。 16、 分类一、 ?血管壁检测: 1、出血时间测定 2、束臂试验 ?血小板检测: 1、血小板计数 2、血块收缩试验 ?凝血因子检测: 1、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 2、凝血时间测定(CT) 3、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 ?抗凝系统检测:血浆游离肝素时间测定 ?纤溶活性测定:D-二聚体定性试验(D-D) 分类二、 一期止血缺陷检测: 1、出血时间测定(BT) 2、血小板计数(PC) 二期止血缺陷检测: 1、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 2、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 岀血时间:指皮肤毛细管破裂后,出血自然停止所需的时间 6.9?2.1 min(测定器法) (超过9 min为异常) 917、血小板:正常参考值:100,300×10,L 18、二期止血缺陷的筛选性实验: 二期止血缺陷是指凝血因子缺乏和抗凝物质存在所引起的止血异常。 凝血酶原时间: 正常参考值:11,13s,超过正常对照值3s以上为异常。 (手工法和血液凝固仪法)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 正常参考值:?手工法:31,43s; ?血凝仪法:31,43s (与正常对照比,>10s为异常) 方 法: 与PT操作基本一样,只是加入试剂不同。 PT是监测口服抗凝剂的首选指标 APTT可作为药物肝素治疗的首选监测指标 ? 凝血时间(CT):正常(内源性凝血因子) ?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正常(内源性凝血因子) ?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正常(外源性凝血因子),11,13s 19、内外源性凝血 内源性凝血途径 外源性凝血途径 组织因子 接触激活 F? F? F? PL 凝血的共同途径 F?a F?a HMWK F? TFPI TFPI C1INH F?a 2+AT-? CaPL 凝血酶原 F?a AT-? 2+CaPLF?a F?a F?a 2+Ca凝血酶 F?? AT-? F??a 纤维蛋白 纤维蛋白 纤维蛋白原 2+Ca (可溶性) (稳定) FPA,FPB 20、 A/G的临床意义 名 称 A G A/G 急性肝炎 正常或略低 轻度升高 1.5 - 2.5 慢性肝炎 明显下降 轻度升高 <1.1 肝硬化 明显下降 明显升高 <0.75 肝癌 轻度下降 轻度升高 1.2 21、急慢性肝炎的鉴别诊断 (一) 急性病毒性肝炎 1. ALT)AST: 显著升高(8倍以上) 2. 黄疸鉴别: 血清胆红素与尿二胆测定 3. 两对半实验 (二) 慢性病毒性肝炎 1. ALT)AST: 轻度升高(活动期时) 2. 黄疸鉴别 3. 两对半实验 4. A/G比值: < 1 22、补体的概念: 存在于正常人和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的一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目前 已知补体是由30余种可溶性蛋白、膜结合性蛋白和补体受体组成的多分子系统,故称 为补体系统。 23、肿瘤细胞标志物主要是指肿瘤细胞分泌或脱落到体液或组织中的物质,或宿主对体内 新生物反应而产生并进入到体液或组织中的物质。包括蛋白质、激素、酶和多胺等。 肿瘤标志物应用: , 肿瘤普查:AFP , 肿瘤高危人群筛选:PSA , 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前列腺酸性磷酸酶 , 监测肿瘤:CEA、HCG , 肿瘤预后判断:CA199 24、 铁蛋白:正常参考值:男 30-300 ng/ml; 女 15-150 ng/ml 临床意义: , 作为肝癌患者AFP测定值低时的补充作用。其它部位的恶性肿瘤也有相应的增高 , 良性疾病肝炎、心梗、肝硬化、输血后含铁黄素沉积、继发性血色素沉着症等,都 可使循环血中铁蛋白的水平增高 , 单纯血清Fer的增高不能作为恶性肿瘤的诊断 甲胎蛋白(AFP)正常参考值:< 10.3 ng/ml 临床意义: , 肝癌时明显升高,肝胆病时亦可升高 , 原发性肝癌血清AFP>300 ng/ml ,但不少的肝癌患者,由于异质性的缘故,AFP 可以正常 , 生殖腺癌、胃癌或胰腺癌,AFP升高 , 妊娠、病毒性肝炎、肝硬化,AFP升高:20,200ug/L 25、内生肌酐清除率试验 1. 低蛋白饮食,天,禁肉类,少动 2. 第,天晨留尿(24小时),同步取血、尿测定Cr 3. 计算: 尿肌酐浓度(μmol/L)×24小时尿量(ml) 血浆肌酐浓度(μmol/L)×1440min 参考值:80,120 ml/min 内生肌酐清除率公式: (140 - 年龄)×体重(kg) 85 (72) ×Scr(mg/dl) 血清肌酐测定(Scr) , 原理: 肌酐由内源性和外源性组成,每天肌酐的生成量是相当恒定的。当肾实质损伤时, Cr的滤过减少,排出少,血中的Cr?。 只有当GFR下降到正常的1/3时,Scr才明显? Scr不能代表Ccr测定,不能反映肾早期损害的程度。 , 参考值: 88.4,176.8μmol/L(全血) 男:53,106μmol/L(血浆) 女:44,97 μmol/L(血浆) 26、血清尿酸测定 , 原理: 尿酸是体内嘌呤代谢的产物 内源性:组织核酸分解(80%) 外源性:食物核酸分解(20%) , 参考值: 男:150,416μmol/L 女: 89,357μmol/L , 方法:正常饮食和活动,每隔3h留尿1次,分装8个容器,分别测定尿量和比密。 , 参考值:尿量:1000,2000ml/d, 尿量:日/夜 3,4/1 比密:最低,1.003 最高,1.020 27、昼夜尿比密(莫氏实验) , 方法:正常饮食,少饮水,上午8时弃尿后, 每2h留尿一次,白天6次,晚上8时至次 日晨8时,共7个标本,测比密和尿量。 , 参考值:尿量:1000,2000ml/d, 日/夜 3,4:1 尿量不应超过 750 ml 比密:夜尿?1.020 最高比密-最低比密 ?0.009 浓缩稀释实验的临床意义 1. 尿量增多和/或夜尿量超过750ml,常为肾功能不全的早期表现。 2. 夜尿增多, 最高尿比密低于1.018 , 高低差, 0.009。功能严重受损。 3. 尿比密可固定在1.010左右(称等渗尿), 稀释—浓缩功能完全丧失。 尿渗量测定 , 方法:晚8时后,禁水8小时,第2天晨留 尿,留血标本,测血尿渗量。 , 参考值: 尿:600,1000 mOsm/kgH2O 血:300 mOsm/kgH2O 尿/血:3,4.5: 1 α1-M蛋白测定 , 原理:游离α1-M可自由通过肾小球,99.9%在近端小管内 被重吸收。 , 参考值:,15mg/24h尿,血α1-M 10~30mg/L , 临床意义: 肾小管功能受损:早期敏感指标,优于β2-M 肾小球功能受损:较Cr和β2-M灵敏,Ccr,100ml/min即可升高 血液中的葡萄糖 正常人空腹血糖 3.9,6.1 mmol/L 2003年美国糖尿病协会推荐的参考范围上限为5.6mmol/L 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 升高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生长激素等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ral Glucose Tolerance, OGTT): 在口服一定量葡萄糖后3h内连续测定血浆葡萄糖浓度,以评价不同个体对血糖 的调节能力的一种标准方法。 糖化血红蛋白: 反映过去2,3月的平均血糖浓度,可为评估血糖的控制情况提供可靠的指标 血钾: 参 考 值:3.5-5.5mmol/L 高钾血症:>5.5mmol/L 低钾血症:<3.5mmol/L。 乙肝表面抗体测定 通常认为 >100 mIU/L 才具备保护能力 大三阳: HBsAg 阳性 (1) 急、慢性乙肝 HBeAg 阳性 (2) 乙肝病毒正复制 抗-HBc 阳性 (3) 病毒活动期,传染性最强 小三阳: HBsAg 阳性 (1) 急、慢性乙肝 抗-HBe 阳性 (2) 传染性减弱(恢复期) 抗-HBc 阳性 (3) 慢性携带者 基因诊断的定义: 以DNA或RNA为检查对象,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检查基因的结构或表达量的改变, 对人体状态和疾病作出诊断的方法和过程。遗传物质可以是外源性基因,也可以是内源 性基因。 PCR由变性--退火--延伸三个基本反应构成: 西医诊断学重点笔记 第一单元 症状学 热型 1、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40以上,24小时波动范围,1 见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伤寒,斑疹伤寒 2、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温差,2度。 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 3、间歇热: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 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4、回归热:体温骤然升至39以上,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 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周期热 5、波状热:体温逐渐升高达39,后逐渐下降至正常 见于布鲁菌病 6、不规则热: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 第三单元 检体诊断 1、伤寒可见面容为:无欲貌 2、核黄素缺乏可见:地图舌 3、颈静脉搏动见于:二尖瓣关闭不全 4、可引起颈静脉怒张的疾病:右心功能不全,缩窄性心包炎,上腔静脉梗阻;心包积液。 5、肺实变最早出现的体征:支气管语音 6、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适合听诊:舒张期杂音 7、胸骨左缘第1、2肋间及其附近区听到连续性杂音见于:支脉导管未闭。 8、心脏的绝对浊音界是:右心室 9、第二心音产生的机理主要是:两个半月瓣关闭时的震动。 10、可使二尖瓣狭窄的杂音更为清晰体位:左侧卧位 11、中枢性瘫痪可出现:病理反射消失 12、主动脉瓣狭窄时杂音形成的机理:血流加速 13、肺动脉高压:第二心音分裂多见 14、左心功能不全:舒张期奔马律多见 15、洋地黄中毒的心律失常是:频发或多源性室早 16、洋地黄量不足的心律失常是:心房纤颤快速心室率 17、二、三尖瓣关闭不同步可致:第一心音分裂 18、主、肺动脉瓣关闭不同步可致:第二心音分裂 19、右心功能不全可出现:点头运动 20、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可出现:二尖瓣开放拍击音 心脏: 周围血管征――头部随脉搏呈节律性点头运动、颈动脉搏动明显、毛细血管搏动征、水冲脉、 枪击音与杜氏双重杂音。――常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发热、贫血及甲亢等 1、二尖瓣狭窄: 二尖瓣面容,心尖搏动向左移,心尖部触及舒张期震颤; 心浊音界早期稍向左,以后向右扩大,心腰膨出,呈梨形; 心尖部S1亢进,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可伴开瓣音,P2亢进; 2、二尖瓣关闭不全: 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常呈抬举性; 心尖部S1减弱,心尖部有3/6级或以上较粗糙的吹风样全收缩期杂音,范围广泛,常向 左腋下及左肩胛下角传导。 3、主动脉瓣狭窄: 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呈抬举性,主动脉瓣区收缩期震颤; 心尖部S1减弱,A2减弱或消失,可听到高调、粗糙的递增,递减型收缩期杂音,向颈 部传导。 4、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颜面较苍白,颈动脉搏动明显,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且范围较广,呈抬举性,可见点头运 动及毛细血管搏动征; 有水冲脉;心腰明显呈靴形; 心尖部S1减弱,A2减弱或消失,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叹气样递减型舒张期杂音,可向 心尖部传导。 第四单元 实验室诊断 一、血常规 (一)红细胞与血红蛋白 1、减少――贫血 2、绝对性增多――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二)白细胞 中性粒0.5,0.7;嗜酸粒0.005,0.05;嗜碱粒0,0.1; 淋巴0.2,0.4;单核0.03,0.08 1、中性粒 (1)增多:感染;严重组织损伤;急性大出血、溶血;中毒(酮症酸中毒),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应用某些药物如激素等。 异常增生性粒细胞增多――多见于急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等。 (2)减少:病毒感染;伤寒、疟疾;再障贫,粒细胞缺乏症及恶性组织细胞病;X线及放射性核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红斑疮);脾亢(肝硬化、班替综合征)。 (3)核象: 核左移――感染、大出血、大面积烧伤、大手术、恶性肿瘤 核右移(常伴白细胞减少)――骨骼造血功能减退或缺乏造血物质(巨幼贫,恶性贫血) 2、嗜酸粒 (1)增多:变态反应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 寄生虫病; 血液病(慢粒白血病、嗜酸粒细胞白血病) (2)减少:伤寒、副伤寒、应激状态 3、嗜碱粒 增多: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4、淋巴细胞 (1)增多:病毒感染性疾病(麻疹,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杆菌感染(结核,百日咳) 某些血液病 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 (2)减少:应用激素、烷化剂,接触放射线,免疫缺陷性疾病 5、单核细胞 增多:生理性; 某些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活动性结核病,疟疾及急性感染的恢复期); 某些血液病(单核细胞白血病) (三)网织红细胞 成人:0.005,0.015,绝对值24,84;新生儿:0.03,0.06 1、增多:表示骨髓红细胞系增生旺盛(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 2、减少:表示骨髓造血功能减低(再障贫,白血病) 意义:贫血疗效观察;骨髓造血功能状态。 (四)红细胞沉降率(血沉) 1、生理性:妇女月经期,妊娠,老年人 2、病理性: (1)各种炎症(细菌性急性炎症,风湿热,结核病活动) (2)损伤及坏死,心梗 (3)恶性肿瘤 (4)各种原因导致的高球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感染性心内膜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肾炎,肝硬化) (5)贫血 二、骨髓检查 判断骨髓增生程度的主要标准:成熟红细胞/有核细胞 血涂片发现大量原始细胞,提示:急性白血病 骨髓增生程度低下的疾病:再障贫(外周血涂片幼稚细胞) 三、血小板 1、减少:再障,急性白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亢 2、增多:反应性:脾摘除术后,急性大失血及溶血之后。 原发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四、肝脏病检查(二)血清酶 1、转氨酶 ALT是反映肝的最敏感指标 (1)肝病: 急性病毒性肝炎:ALT与AST均??,以ALT升高明显 慢性病毒性肝炎:轻度上升或正常 肝硬化(终末期):正常或降低 肝内外胆法淤积:正常或轻度上升 (2)心梗:6,8小时 AST增高 2、碱性磷酸酶(ALP) 增高:胆道阻塞 急慢性肝炎 肝胆系统以外疾病(纤维性骨炎,佝偻病,骨软化症,成骨细胞瘤) 3、Υ-谷氨酰转移酶(Υ-GT) 增高:肝癌;胆道阻塞;肝病(急性肝炎,急慢性酒精肝) 4、乳酸脱氢酶(LDH) 增高:肝病(急性肝炎和中度慢性肝炎,转移性肝癌) 急性心梗; 溶血性疾病,恶性肿瘤,白血病 五、肾功能 (一)肾小球功能 1、血清尿素氮(BUN) 3.2,7.1mmol/l 意义: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但不是肾功能损害的特异性指标 2、血肌酐(Cr) 88,177 意义:反映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3、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80,120 意义:判断肾小球损害的敏感指标。 (二)肾小管功能 1、浓缩稀释试验――主要是测定远端肾单位功能。 反映肾功能受损程度的指标――低比重尿 2、血浆二氧化碳结合力 22,31 降低: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 增高: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 六、生化检查 血清总胆固醇(TC) 2.9,6.0 血清甘油三酯(TG) 男0.44,1.76;女0.39,1.49 血钾 3.5,5.1 血钠 136,146 血氯 98,106 血钙 2.25,2.75 七、免疫学检查 (一)免疫球蛋白 IgM单独明显增高――巨球蛋白血症 (二)补体C3 增高:各种急性炎症,传染病早期,某些恶性肿瘤(肝癌) 减低――可作为肾脏病诊断与鉴别的诊断依据 (三)感染免疫检测 1、抗链O (ASO) 增高:提示曾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不一定是近期感染的指标 2、伤寒与副伤寒检查 早期诊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四)自身抗体检测 类风湿固子(RF)检查 ――可作为病变活动及药物治疗后疗效的评价 (五)肿瘤标志物检测 1、血清甲胎蛋白(AFP)测定 (1)原发性肝癌――AFP是诊断肝癌最特异的标志物 (2)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重型肝炎若见AFP增高,提示坏死的肝细胞再生。反之,提示 肝细胞大量坏死。 (3)妊娠:异常升高可能为胎儿神经管畸形 2、癌胚抗原(CEA) (1)消化器官癌症的诊断 (2)鉴别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 转移性升高 八、尿液检查 (一)颜色和透明度 1、血尿――泌尿系炎症、结核、结石、肿瘤及出血性疾病 2、血红蛋白尿(酱油色)――蚕豆病、阵皮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及 恶性疟疾 3、深黄色(胆红素尿)――肝细胞性黄疸及阻塞性黄疸 4、乳糜尿(乳白色)――丝虫病 5、脓尿和菌尿――泌尿系感染(肾盂肾炎、膀胱炎) 6、盐类结晶尿 (二)比重――取决于肾小管的浓缩稀释功能 增高――急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蛋白尿,失水 减低――尿崩症,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衰,肾小管间质病 固定(等张尿),肾实质严重损害 (三)蛋白尿 肾脏疾病,继发性肾损害(糖尿病肾病,狼疮肾);肾外疾病(发热、高血压、妊娠、中 毒、心功能不全) (四)管型 1、透明管型――肾实质病 2、细胞管型 红细胞管型――肾小球疾病 白细胞管型――肾实质有活动性感染(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 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肾小管有病变。 3、颗粒管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晚期,肾盂肾炎,肾小管损伤 4、脂肪管型――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发作,中毒性肾病 5、蜡样管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晚期,慢性肾衰,肾淀粉样变 九、粪便 水样或粥样稀便――感染性或非感染性腹泻 米泔样便――霍乱 鲜血便――肠道下段出血(痔疮,肛裂) 柏油样便――上消化道出血 灰白色便――阻塞性黄疸 细条状便――直肠癌 绿色粪便――消化不良 十、痰液 红色或红棕色――肺结核,支氯管扩张,肺癌 粉红色泡沫痰――急性肺水肿 铁锈色痰――肺炎链球菌肺炎,肺梗死 棕褐色痰――肺阿米巴脓肿 黄色脓性痰――呼吸系统有化脓性感染 黑色痰――矽肺 第五单元 心电图诊断 一、常规导联 aVR导联反映右心室的电位变化,余肢导反映左心室 V1、V2反映右心室的电位变化 V3、V4反映室间隔及其附近的左、右心室的电位变化 V5、V6反映左心室的电位变化 二、正常心电图 正常心电轴:0,+90之间 心电轴轻中度右偏:婴儿,垂位心,肺气肿,轻度右室肥大 心电轴显蓍右偏:右室肥大,左束支后分支传导阻滞 电轴轻中度左偏:妊娠,肥胖,腹水,横位心,轻度左室肥大 电轴显著左偏:左室肥大,左束支前分支传导阻滞 三、心房肥大 (一)右心房肥大 1、P波高尖,电压,0.25mV,在II、III、aVF导联最突出 2、V1导联上,P波前部高尖 (二)左心房肥大 1、P波增宽,0.11s,常呈前低后高的双峰型(I、II、aVL) 2、V1导联上P波终末部的负向波变深变宽 (三)双房肥大――异常高大明显增宽呈双峰型的P波 四、心室肥大 (一)左室肥大 1、左室电压增高:RV5,2.5或RV5+SV1,3.5(女),4.0(男) 2、心电轴左偏 3、QRS波群时间延长:达0.1,0.11s 4、在以R波这主的导联中,ST段下移,0.05,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 (二)右室肥大 1、QRS波群电压改变:RV1,1.0,RV1+SV5,1.2,RaVR,0.5 2、QRS波群形态改变 3、心电轴右偏 4、QRS波群时间并不延长 5、V1或V3 R等右胸导联S,T段下移,0.05,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 五、心梗 1、缺血型T波改变:两支对称的尖深倒置T波 2、损伤型ST段移位:S,T段抬高 3、坏死型Q波改变 六、心绞痛 1、典型:S,T段水平型或下垂型压低,0.1,T波倒置低平或双向 2、变异型:S,T段抬高,常伴T波高耸,对导联同表现为S,T段压低 七、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1、S,T段压低(除aVR导联):水平型、下垂型ST段下移 2、T波改变:低平、双向或倒置 八、心律失常 (一)早搏 1、室早:提早出现的QRS,T波群,宽大畸形;T波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有完全性代偿间歇 2、房早:提早出现的房性P’波,形态与P波不同;P’,R新时期,0.12;房性P波后有正常形态的QRS;房性早挖墙脚后的代偿间歇不完全。 3、交界性早搏:提早出现的QRS,形态基本正常;其前或后可有逆行P’波;常有完全性代偿间歇。 (二)异位性心动过速 1、阵发性室上性心速:频率快,节律规则 2、室性心速:R,R相等,室律可略有不齐;QRS波畸形、增宽,时间延长,T波方向与QRS主波方向相反;P与QRS无固定关系 (三)房颤 1、P波消失,代之以一系列大小不等间距不均、形态各异f波; 2、R,R间距绝对不匀齐,即心室率完全不规则; 3、QRS形态一般与正常窦性相同。 (四)室扑:一过性。QRS,T波消失,代之以连续、快速而相对规则的大振幅的心室扑动。 (五)室颤:QRS,T波完全消失,代之以形状不一、大小不等、极不规则的心室颤动波。 (六)房室传导阻滞 1、I度房室传导阻滞 窦性P波之后均伴随QRS波 P,R新时期延长 ,0.21(老年人,0.22) 2、II度房室传导阻滞 II度I型:P波规律出现;P,R间期呈进行性延长 II度II型:P波规律出现;QRS波成比例脱漏,形态一般正常或增宽畸形。 3、III度房室传导阻滞 P波与QRS波无固定关系,P,P与R,R间距各有其固定的规律性 心房率,心室率,即P波频率高于QRS波频率 QRS波形态正常或宽大畸形。 第六单元 影像诊断 一、基础:X线摄影检查主要应用:X线的感光效应 X线透视检查主要应用:X线的荧光效应 二、肺与纵隔 胸部肿块的平片检查方法:胸部正侧位片 正常胸膜X线表现:不显影 肺纹理主要成分:肺动脉和肺静脉分支 肺门阴影的主要组成部分:肺动脉、肺静脉和支气管 1、慢性支气管炎:肺纹理增多增粗、扭曲,有时可见肺间质纤维化的网状阴影。常见并发症:肺气肿 2、支气管扩张――用支气管造影可确定其类型和部位。 3、肺炎 (1)大叶性肺炎:典型X线表现是在实变期。 (2)支气管肺炎:(渗出)两肺下野的中内带肺纹理增粗,有散在多数密度不均匀的边界模糊的小斑片状致密阴影。小儿表现为两肺中下部内、外带,沿肺纹理分布的病变。 (3)间质性肺炎:以中下肺野肺纹理增粗模糊 4、肺结核 (1)原发型(I型):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及肺门淋巴结炎组成的哑铃状影――原发综合征 早期为渗出性病变。 (2)血行播散型(II型): 急性粟粒型:两肺广泛而均匀的粟粒样阴影,边界清楚。 亚急性或慢性血行播散型:病灶数目较多,大小不等,新旧不一。 (3)浸润型:病变大多在肺尖或锁骨下区,很快干酪化。 (4)胸膜炎 干性结胸:无异常表现或有膈肌运动受限 渗出性结胸:多为一侧 5、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X线:在相应部位反复发作、吸收缓慢的炎性实变。 CT:中央型:支气管腔狭窄;肺门肿块;侵犯纵隔;纵隔淋巴结转移。(最早出现的征象――肺门阴影增浓) 周围型:肿块边缘可有分叶,伴或无毛刺,密度均匀。(肿瘤发生在肺段以下细支气管) 三、心脏与大血管 (一)基础 观察主动脉全貌的位置:左前斜位。 心包积液的最佳投照位置:心脏立、卧位像 肺门截断征见于――肺动脉高压 在正常胸部正位片上 组成老年人右心缘上部的是:升主动脉 组成青年儿童右心缘上部的是:上腔静脉 在后前位片上右心缘的下部是:右心房 在心脏左前斜位片上右心缘的下部是:右心室 (二)病变 1、左室增大: 左心室段延长、圆隆并向左扩展; 左前斜位,左心室仍与脊柱重叠,室间沟向前下移位,在心脏后下缘明显凸出; 左侧位,心后间隙变窄甚至消失,心后下缘的食管前间隙消失。 2、右室增大: 心脏呈二尖瓣型; 心腰变为平直或膨起; 右前斜位,左心室段前缘呈弧形前突,心前间隙变窄。 3、左心房增大:食管受压向后移位; 心右缘双弧影,心底部双心房影; 心左缘可见左心耳突出。 早期增大的观察位置:右前斜位像 左前斜位:心后缘上段向上增大,左主支气管抬高,气管分叉角度增大。 4、缩窄型心包炎:心包钙化 四、消化系统 (一)基础 食管静脉曲张最常用的X线方法:食管吞钡造影 口服胆囊造影的造影剂:碘番酸 静脉胆道造影的造影剂:30%或50%胆影葡胺 消化道X线诊断目前常用的最佳方法:钡剂双重对比造影 (二)疾病 1、食管癌:粘膜皱襞消失、中断、破坏,形成表面杂乱不规则影像;管腔狭窄;月初八内 充盈缺损。 2、胃溃疡:龛影,多见于胃小弯、胃窦部。 3、十二指肠溃疡:多见于球部;激惹征 4、胃癌:充盈缺损;龛影。好发于胃窦部幽门前区。 5、溃疡性结肠炎:多见于远侧结肠(如直肠和乙状结肠)结肠有痉挛,可见向心性狭窄, 肠袋变浅,肠壁见小毛刺状凸出龛影。 6、结肠癌:结肠局限性不规则充盈缺损,结肠袋消失,管腔变窄,与正常肠壁分界清楚。 好发于直肠和乙状结肠。 五、泌尿系统 (一)基础 观察肾的分泌排泄功能的检查:静脉肾盂造影 静脉肾盂造影合用的造影剂:60%或76%的泛影葡胺 泌尿系统结石首选的检查:腹平片 (二)疾病 1、慢性肾盂肾炎:肾影变小,表面呈波浪状,多累及双肾。 2、肾癌:肾轮廓局限性外突。 3、肾结核:自截肾 六、骨与关节 X线平片不能显示正常骨骼的:骨膜 X线透视仅用于:骨髓炎 小儿骨骼的X线特征:骨端 Colle’s骨折是指:桡骨远端骨折 退行性骨关节病早期病变在:关节软骨 骨肉瘤好发于:长骨干骺端 骨巨细胞瘤好发于:长骨骨端 骨软骨瘤好发于:长骨干骺端 掌骨趾骨骨折需拍:正斜位片 类风湿性关节炎周围型需拍:双手正位片包括腕关节 (一)关节病变的基本X线表现:关节肿胀,关节破坏,关节退行性变,关节骨性强直及 关节脱位。 (二)疾病 1、骨质疏松:骨质密度减低,骨小梁稀疏、粗糙,网状结构空隙增大,骨皮质变薄。 2、骨质软化:骨密度减低,骨小梁稀疏、粗糙,长骨弯曲变形 3、骨质破坏:局部骨密度减低。发生在骨松质时,骨小梁模糊和消失;发生在骨皮质时, 骨皮质缺损或完全消失。 4、脊椎结核:椎旁冷脓肿 5、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出现在发病2周后。骨质破坏。病变区骨膜反应重 6、骨肉瘤:多见于长骨的干骺端。有瘤骨形成。表现疼痛肿块。
/
本文档为【实验诊断学重点知识点大汇总_考试前复习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