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doc】西北黄河古渡考(一)

【doc】西北黄河古渡考(一)

2017-12-21 35页 doc 57KB 47阅读

用户头像

is_003124

暂无简介

举报
【doc】西北黄河古渡考(一)【doc】西北黄河古渡考(一) 西北黄河古渡考(一) 西北黄河古渡考(一)木 刘满 (兰州大学,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本文主要对青海境内黄河上的津渡,桥梁及其相关的城邑山川,军镇戍守和交通路 线进行了详尽考证. 关键词:青海黄河古渡 中图分类号:K92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6252(2005)01—0128—25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也是丝绸之路在我国境内必经的唯一大河.在今青海,甘肃和宁夏 三省区境内的黄河上,曾有过不少的津渡和桥梁.这些津渡,桥梁及其相关的城邑山川,军镇 戍守和交...
【doc】西北黄河古渡考(一)
【doc】西北黄河古渡考(一) 西北黄河古渡考(一) 西北黄河古渡考(一)木 刘满 (兰州大学,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本文主要对青海境内黄河上的津渡,桥梁及其相关的城邑山川,军镇戍守和交通路 线进行了详尽考证. 关键词:青海黄河古渡 中图分类号:K92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6252(2005)01—0128—25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也是丝绸之路在我国境内必经的唯一大河.在今青海,甘肃和宁夏 三省区境内的黄河上,曾有过不少的津渡和桥梁.这些津渡,桥梁及其相关的城邑山川,军镇 戍守和交通路线,与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和交通都有着重要的关系.本文在前人研究 的基础上,就这些津渡桥梁的地理位置,有关的交通路线及地名做一些探索,不当之处,请大家 指正. 一 ,河桥(河厉,洪济桥) 在黄河上游的青海省境内,关于河桥的最早记载见于《后汉书?西羌传》: (贯)友乃遣兵出塞,攻迷唐于大,小榆谷,获首虏八百余人,收麦数万斛.遂夹逢留大 河筑城坞,作大航,造河桥,欲渡兵击迷唐.迷唐乃率部落远依赐支河曲. 《水经注》也作了记载: 河水又东迳允川,而历大榆,小榆谷北,羌迷唐,钟存所居也.永元五年,贯友代聂尚 为护羌校尉,攻迷唐,斩荻八百余级,收其熟麦数万斛,于逢留河上筑城以盛麦,且作大船. 本文原标题为《西北地区黄河古渡考),是关于青海,甘肃和宁夏三省区黄河古津渡桥梁的考证,这里只是有关青海 省部分的. 收稿日期:2004—07—21 作者简介:刘满(1942一),男,甘肃兰州人,兰州大学退休教师,副教授,主要从事西北历 史地理研究. ? 】28. 西北黄河古渡考(一) 于河峡作桥渡兵,迷唐遂远依河曲. 从上述两段记载可知,贯友修建的河桥位于被称作大榆谷,小榆谷的地方.大,小榆谷在 今青海湖南,黄河弯曲东流的地方,而且地处黄河南岸.依《水经注》所记之先后顺序,河水先 "东迳允川,历大榆,小榆谷北",而后才流经所谓的"沙州北": 河水右迳沙州北.段国日:浇河西南百七十里有黄沙,沙南北百二十里,东西七十里, 西极大杨川.望黄沙,犹若人委干精于地,都不生草木,荡然黄沙,周回数百里,沙州于是 取号焉.? 在记载沙州北之后,《水经注》才记载了"河水又东迳浇河故城北".大小榆谷,沙州北的 "黄沙"地和浇河故城等三个地方,都在黄河南岸,大致方位是:由浇河故城溯河而上,就是地 属沙州的"黄沙"地,再由沙州的"黄沙"地北溯河而上,就是大,小榆谷.浇河故城的位置在今 青海贵德县河阴镇(说详下文),这是我们赖以证考其它相关地名的基点.如此说不误,那么 依《水经注》所记,"浇河西南百七十里"的"黄沙"地,就应在今贵德县河阴镇西南约170里的 贵南县中部地区.贵南县"中部为滩地,主要有木格滩,哇什滩,巴洛滩."?在有的《青海省地 图》上,木格滩等三个地名之"滩",均作"塘",?这是汉语的"滩",藏语作"塘",故"滩"又作 塘.这三个滩地都是黄河南岸的沙窝,其中木格滩是最大的,其次是哇什滩,巴洛滩.木格滩 就在贵德县河阴镇(浇河故城)西南100多里,正当黄河龙羊峡峡谷之南,而且其范围,景观, 与《水经注》所记之沙州的"黄沙"地也相类.因此,可以肯定地说:《水经注》中河水所经沙州 的"黄沙"地,就是今青海贵南县中部的木格滩及其附近的沙滩,"河水右迳沙州北"的一段河 水,指的就是今青海贵南,共和及贵德三县间的龙羊峡.而且依《水经注》所记之顺序,大,小 榆谷也应在木格滩和龙羊峡以西的黄河南岸,也就是今贵南县的西北部. 关于大,小榆谷的位置,清人陶保廉说: 今贵德厅西南一百三十里沙沟,又名鸟兰河,疑即逢留之转音.其二榆谷,盖在乌兰 河左右.? 陶氏所说的沙沟(河),又名先木多沟,夏曲,汇集了贵南县东部的琼门(山),狼千杂(山)和西 山的水流,西北流经贵南县过马营乡,沙沟乡,在龙羊峡上峡口的查纳(今龙羊峡拦河大坝西, 现已没人龙羊峡水库)东北流人黄河.陶氏的大,小榆谷在沙沟左右说,只能说与《水经注》所 记是比较接近的,或者说沙沟只是大,小榆谷的一部分.因为东汉时喻糜相曹凤在分析烧当羌 为害的原因时曾说: 自建武以来,其犯法者,常从烧当种起.所以然者,以其居大,小榆谷,土地肥美,又近 塞内,……北阻大河因以为固,又有西海鱼盐之利,缘山滨水,以广田畜,故能强大.? 因此他建言朝廷: 臣愚以为宜及此时,建复西海郡县,规固二榆,广设屯田,隔绝羌胡交关之路……又殖 谷富边,省委输之役,国家可以无西方之忧.? 这说明,大,小榆谷是东汉的屯田区之一,它的范围应该是比较大的,否则就谈不上"殖谷 富边,省委输之役".其次,这里生产的"谷"不是五谷中的杂粮,如青棵,豌豆之类,而是小麦. 上述记载中,"收麦数万斛","收其熟麦数万斛"之"麦"和"熟麦",就是明证.由此可见,大, 小榆谷是一个出产小麦的地方,而且还是一个能生产相当数量小麦的农业区. 既然古代的大,小榆谷是一个可以生产小麦的地方,那么今天大,小榆谷的所在地,也应该 是而且必须是一个能出产小麦的地方.这是我们在考证大,小榆谷的地理位置时,必须要满足 ? 】29? 敦煌学辑刊2005年第1期(总第47期) 的条件之一.当然我们也承认,古今的气温是有变化的,但是这种变化是比较小的.竺可桢先 生认为,我国历史上的"最低温度在公元前1000年,公元400年,1200年和1700年,摆动范围 是1—2摄氏度".?因此,在同一个地区,今天可以生产小麦的地方,汉代也是可以生产小麦 的,反之亦然.在今青海省海南地区黄河南岸的贵德,贵南,同德三县中,除了贵德县为青海省 春小麦高产区外,其余二县均"以牧业为主",只有贵南县"西北部由于黄河及其支流切割形成 许多台地和盆地,为农业区",?而且"河谷地区主产春小麦".除此之外,在贵南县以南的黄河 南岸,因为气温的关系,是找不到可以生产小麦的农业区,更谈不上能生产相当数量小麦的农 业区.在贵南县西北黄河南岸的滨河地区,有两条黄河支流:一条就是陶氏所说的沙沟(河), 另一条就是茫拉河.茫拉河发源于贵南县与泽库县界的甘强,西北流经森多乡,拉乙亥乡,茫 拉琼托(贵南县驻地)和茫拉乡,经拉干峡流人黄河.在这两条河的下游及两河间的黄河南岸 地区,就是所谓的"黄河及其支流切割形成"的"许多台地和盆地",是该县的农业区.这里地 处木格滩和龙羊峡以西的黄河南岸,而且是除贵德县外黄河南岸唯一的小麦产区,这与《水经 注》所记的大,小榆谷的情况是相符的.因此,大,小榆谷应在今贵南县的西北部.具体地说, 就是贵南县境内的茫拉河,沙沟(河)下游的河谷地区,及其与黄河交会的沿河地区.《后汉书 ? 邓训传》李贤注说:大,小榆谷者,"两谷名也".据此,我们认为:大,小榆谷作为地域名,指 的是贵南县的西北地区,即茫拉河,沙沟(河)两河河谷及其与黄河交会的沿河地区;作为"两 谷名",指的是今贵南县境的茫拉河河谷和沙沟(河)河谷.从和流域面积来看,大榆谷当 为流程较长,流域面积较大的茫拉河,小榆谷当为沙沟河. 上引《后汉书》及《水经注》说,贯友所建的河桥,在"逢留大河"和"河峡"上.为了 考证贯 友所建河桥的所在,就必须先确定逢留大河是哪一条水.关于逢留大河,《资治通鉴》胡三省 注说:"此大河即黄河.河水至此有逢留之名,在二榆谷北."?前引陶氏说则认为,逢留大河是 乌兰河,即今沙沟河. 我们认为,胡三省注的逢留大河为黄河说是有道理的,而陶氏的逢留大河即沙沟河说是不 能成立的.首先,《水经注》中的"河",是古代对黄河的专称,是不能用来指称黄河的支流的; "河桥"是古代黄河上桥梁的专称,也是不能用来指称黄河支流上的桥梁的;同样的道理,《水 经注》所说的"于河峡作桥"之"河峡",只能是黄河上的峡谷,也不是指黄河支流上的峡谷.其 次,《水经注》引"阚驷日:河至金城县,谓之金城河,随地为名也."胡注所说"河水至此有逢 留之名",与阚驷所说河水"随地为名"的通例是相符的.再次《后汉书?西羌传》说,"作大 航,造河桥".既然是以大航造桥,这样的桥肯定是浮桥.既然是"作大航"造浮桥,说明这条 河有相当的宽度和深度,当然制造这样的大航至少是一两艘,或三四艘.在二榆谷境内,即使 是一座两三艘大船的浮桥,这样的桥只能建在黄河上,不可能建在黄河的支流上.因为当地较 —2O米,充其量也是"春可涉,秋夏乃胜舟",在大的黄河支流茫拉河的河宽只有15 这么一条 河上造桥,是根本不需要"作大航"的.总之,逢留大河不是陶氏所说的沙沟(河),而是黄河流 经大,小榆谷这一段的名称.具体地说,逢留大河是古人对今青海贵南县,共和县境 这一段黄 河的专称. 在确定了大,小榆谷和逢留大河的位置之后,下面我们再来讨论贯友所建河桥的位置.上 引《后汉书?西羌传》说,"遂夹逢留大河筑城坞,作大航,造河桥",说明河桥是建在逢留大河 上的.上引《水经注》说,"于逢留河上筑城以盛麦,且作大船,于河峡作桥渡兵",说明河桥也 是建在逢留大河上,而且是建在逢留大河的"河峡"上的.不言而喻,逢留大河,河峡,都在古 ? 130. 西北黄河古渡考(一) 代的大,小榆谷地区.上述论证说明:大,小榆谷指的是贵南县的西北地区,即茫拉河,沙沟 (河)两河河谷及其与黄河交会的沿河地区;逢留大河是古人对今青海贵南县,共和县境这一 段黄河的专称.而在这一地区的黄河上,龙羊峡是唯一的黄河峡谷,因此贯友建桥的"河峡" 只能是今贵南,共和两县境的龙羊峡. 必须指出,《水经注》没有专门记载今龙羊峡的文字,也没有对龙羊峡上下左右的山形地 势作任何记叙,"于河峡作桥渡兵"中的"河峡"二字,是《水经注》关于今龙羊峡的仅有的记 载.龙羊峡"跨贵南县,共和县和贵德县.龙羊,藏语意为险峻峡谷.西起贵南县查那村,东 —100米."?河峡所在地与河水所经的至贵德县咋那村,峡长38.6公里,河槽宽30 沙州"黄 沙"地相邻,正是古人所说的二榆谷地区一带.峡谷两岸多悬崖绝壁,相对高差150—200米, 河床落差距35米.除了峡谷上下两峡口,峡谷之中是高山深涧,而且水流湍急,既无法摆渡过 河,也是无法建造浮桥的.因此贯友建桥的地点只能在地属大,小榆谷的龙羊峡上峡口. 2003年8月,我们专程考察了龙羊峡.在龙羊峡大坝北面的高山上,放眼远望,大坝以西 是水库库区,水连天际,一片汪洋.大坝以东的黄河宛如一条溪水,在高耸的群山中无语东 流.@龙羊峡水库始建于1976年,1986年下闸蓄水.蓄水面积383平方公里,总库容量247亿 立方米.@由于库区面积很大,现在库区所在的黄河两岸的景观,与建水库之前的差别是很大 的.那么在修建水库之前,龙羊峡大坝以西黄河沿岸是什么样子呢?在青海省测绘局编制, 1980年3月出版的《青海省地图》(1:500000)上看,龙羊峡上峡口往上,直到贵南县西北原拉 乙亥公社上下的黄河河谷中,不仅河面开阔,而且河中有大大小小的河滩.在拉乙亥以下的河 段上更是如此,有的地方河面宽达3—4里,河谷中河滩更多.在这样的地方,显然是不宜设置 渡口,也是不适宜修建浮桥的. 在龙羊峡水库下闸蓄水之前,只有沙沟(河)人河口之东,龙羊峡水库大坝之西的河道是 比较狭窄的.因为这里河面狭窄,所以旧时从青海共和县至贵南县,贵德县的道路就是从这里 过河的.这条道路的经由是这样的:从共和县城沿恰卜恰河北岸往东,经今曲沟乡;由曲沟乡 沿黄河北岸往东,在今龙羊峡大坝西,查纳(查纳寺)东北的上峡口渡河,再往西到查纳;从查 纳循沙沟河谷而上,就到了贵南县的沙沟乡;由沙沟乡往东北可到贵德县城,往南可到贵南县 城.这是旧时由共和通往贵德,贵南两县的道路,也应该是一条古道.这条路就是在今龙羊峡 大坝西,查纳东北的上峡口过河的,说明这里自古就是一个渡口.在修建龙羊峡电站时,从共 和县吊庄到龙羊峡水电站建了一条龙羊峡电站专用公路,即吊龙公路.后来龙羊峡水库建成 蓄水,曲沟乡以东的黄河北岸及原有的道路,还有沙沟河入河口地区,查纳及原来经由查纳的 道路,都成为库区,永远地消失了. 我们认为,当年贯友"于河峡作桥"之"河峡",就在龙羊峡上峡口,旧时道路所经的渡口 上,其地在龙羊峡水库大坝之西,查纳东北.这里地处龙羊峡上峡口,峡口以上的黄河河面逐 渐由宽变窄,受峡口瓶颈的限制,峡口以上的黄河水流比较平缓.加之两岸地势较高,基岩裸 露,河岸固定,不仅适宜建桥,而且也适宜作渡口.另外,在西北高寒地区,冬天的河面上形成 了当地特有的桥,名日"冰桥".必须指出的是,这种冰桥并不如有的辞书说的,是"河上结冰 坚固,可以行走,谓之冰桥",?黄河上的冰桥是由黄河上漂流而下的冰块堆积叠架而成的.因 为黄河上峡VI河岸狭窄,水流较缓,冬天这里是最早形成冰桥的地方,也是冰桥最为稳定的地 方,因而这里也是在冰上过河比较安全的地方.此地为古代大小榆谷地区,且在黄河峡谷龙羊 峡上峡口,由此溯黄河而上,在贵南县,共和县两县境的黄河上再没有任何峡谷,因此贯友所建 ? l3l? 敦煌学辑刊2005年第1期(总第47期) 的河桥的位置非此莫属. 顺便指出,在《中国历史地图集》(以下简称《图集》)东汉凉州刺史部图中,将贯友所建河 桥标在今贵德县城东的黄河上,将大,小榆谷标在今贵德县城东与尖扎县交界的黄河南岸地 区,将逢留大河标在贵德,尖扎,化隆三县交界处的一段黄河上,又将汉代以屯田有名的归义 城,建威城标在今贵德,化隆两县交界的黄河北岸.?我们认为,《图集》的上述说法是有问题 的,与文献所记是不合的.今贵德,尖扎,化隆三县交界地区,除了今贵德县城东的河东乡外, 其余的地方都是山区,黄河南北两岸一带均为海拔三四千米的高山.这一段黄河上有松巴峡, 李家峡两个峡谷,两岸山高沟深,峡谷之中水深流急.在这一段黄河的南岸,是贵德县城东的 东山林场和尖扎县北的坎布拉林场,属黄南高原的山地,交通十分不便.在这样的地方,无论 古今都是不能成为屯垦区的.东汉时,归义,建威屯田就有27部,占当时屯田34部的大部 分,凹《图集》将归义城,建威城标在这样的地方,与古文献的记载也是不符的.再说,如以上述 地区为逢留大河与大,小榆谷,那么《水经注》所记的沙州北的"沙地",浇河故城,将置于何地? "河桥"又建在哪里?因此,《图集》的河桥,逢留大河,归义城,建威城以及大,小榆谷位置说, 都是不能成立的. 贯友所建之河桥为黄河上游最早的浮桥.之后,吐谷浑在大,小榆谷北,贯友修建河桥的 地方,即今龙羊峡大坝之西的西上峡口上,也建了一座桥,名为河厉.据《水经注》记载: 按段国《沙州记》:吐谷浑于河上作桥,谓之河厉,长百五十步,两岸垒石作基陛,节节 相次,大木从横更镇压,两边俱平,相去三丈,并大材以板横次之,施钩栏甚严饰.桥在清 水川东也.0 这是一座完全用木料搭建的悬臂式木梁桥.桥身是用粗大的园木"节节相次",互相镇压,叠 架而成的.我国黄河上的古桥大多数为浮桥,而用木材为梁,架构河桥,尚属首次,这是黄河桥 梁史上的一大创举.从《水经注》所记情况来看,河厉的桥身与今甘肃榆中县兴隆山的云龙 桥,渭源县清源镇渭河上的灞陵桥相类似,不同的是这两座桥上建有廊,是廊桥,而河厉的桥面 上是没有廊的.另外,这两座桥的桥面是弧形的,而河厉的桥面的两边是平的. 到了唐代,在河桥,河厉所在的今龙羊峡大坝西的上峡口上又建了洪济梁.《新唐书?吐 蕃传》记载说: ,秋夏乃胜舟. 河之上流,繇洪济梁西南行二千里,水益狭,春可涉 洪济梁又名洪济桥,《元和郡县图志》卷39廓州下记载了与洪济桥有关的方向和道里: 威胜军,在积石军西八十里宛肃城. 金天军,在积石军西南一百四十里洪济桥. 由上述两条记载可知,唐积石军西8O里有宛肃城,宛肃城一作"宛秀城",圆为威胜军驻地;宛 肃城西南6o里洪济桥,为金天军驻地,积石军经宛秀城至洪济桥为140里.宛秀城不仅是威 胜军的驻地,还一度是唐代另一浇河郡的治所.据《资治通鉴》卷217玄宗天宝十三载记载: 秋,七月,癸丑,哥舒翰奏:于所开九曲之地置洮阳,浇河二郡及神策军,以临洮太守成 如缪兼洮阳太守,充神策军使. 胡三省注说: 洮阳,浇河二郡,皆置于洮,廓二州西南.廓州,本浇河郡,天宝元年更名宁塞郡.洮 州西八十里磨环川置神策军.《新书》日:浇河郡置于积石之西. 廓州,本名浇河郡,天宝元年更名宁塞郡.到了天宝十三载,哥舒翰在廓州西南,积石军之 ? 132. 西北黄河古渡考(一) 西又新置浇河郡.《唐会要》卷78载: 宛秀军,同前年(笔者按:前年指天宝十三载)分九曲置浇河郡,内置军焉,以臧奉忠 为太守,充军使. 这说明,宛秀城为新置的浇河郡郡治,而且还是宛秀军的驻地.新置浇河郡的第二年即天宝十 四载,就发生了安史之乱,陇右各州郡相继沦陷,唐代有关的地志均不载新置的浇河郡的情况. 那么这个新置浇河郡的治所宛秀城在哪里呢?严耕望先生说: 积石又西八十里至宛肃城(约今共和),一作宛秀城,……又西南六十里至洪济桥,北 周置洪济镇.(约今共和西南数十里)天宝十三年哥舒翰置金天军. 严先生也认为"积石军,故浇河城近今贵德县治",@这样他的宛肃城约在今共和说,洪济镇约 在今共和西南数十里说,就都有了问题.今贵德县河阴镇到共和县恰不恰镇的直线距离为 150多里,这与《元和郡县图志》"积西军西八十里宛肃城"的记载相去甚远.1929年共和始建 县,驻地为曲沟大庄(今曲沟乡),1954年迁驻恰不恰.就是按河阴镇与共和县原驻地曲沟大 庄间的距离计,两地的直线距离约为120里,同样与《元和郡县图志》的记载相去甚远.由此 可见,严先生的宛肃城约在今共和说是不能成立的.既然严先生的宛肃城约在今共和说是不 能成立的,那么以此说为前提的推理,即洪济镇约在今共和西南数十里说,当然也是不能成立 的了.我们认为,宛肃城不在今共和县,而在今沙沟乡驻地附近;洪济镇应在今沙沟乡西北数 十里,当在今贵南县沙沟乡查纳东北,龙羊峡大坝之西的峡口上.东汉时贯友曾在这里修建河 桥,后来吐谷浑也在这里建过桥,当然唐代的洪济桥也建在这里,这三座桥都建在同一个地方, 即龙羊峡大坝之西的峡口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贵南县条说: 唐天宝年间设浇河郡,治今沙沟乡境. 从河阴镇与沙沟乡的方位,里数来看,《大词典》这一说法,与"积西军西八十里宛肃城"的记载 还是接近的.由沙沟乡境往西北数十里就到了沙沟河人河口的查纳,两地间的距离约为6O多 里,这与文献所记宛秀城到洪济镇约60里的记载也是接近的.这个推断,无论从积石军(今 河阴镇),宛秀城(今沙沟乡驻地附近)和洪济镇(今龙羊峡大坝西的峡口上)三地间的方位,分 里数和合里数,都可以说是接近的.总之,我们认为,浇河郡治宛秀城在今贵南县沙沟乡驻地 附近,洪济镇,金天军在贵南县沙沟乡西北.龙羊峡大坝之西的峡口上,河桥,河厉,洪济桥与 洪济镇,金天军同在一地,也在龙羊峡大坝西的黄河渡口上. 另据唐卢怀慎《请毁河桥奏》载: 顷者,吐蕃以河为界.神龙年中,降公主,吐蕃遂过河筑城,置独山,九曲两军,去积石 三百里,又于河上造桥.吐蕃今既叛我,此桥即应毁拆.桥既见毁,城自然拔.锄 《新唐书?吐蕃传》及《资治通鉴》均载此事,可知在积石军西300里之黄河上还有吐蕃所建之 另一座桥.从"距积石三百里"的记载来看,此桥当建在青海兴海县曲什安河人河口处的曲什 安乡附近. 二,浇河故城渡(河津县渡,积石军渡) 关于浇河故城的位置,各家说法虽然不一,但以主今贵德县城说者为近是.清光绪《西宁 府续志》说在贵德厅城东;圆丁谦认为是"今贵德西十里上周门,-VNJ'1诸古城址",陶保廉亦主 此说;国王仲荦先生说在"今贵德县南";@严耕望先生认为"积石军,故浇河城近今贵德厅 ? 133? 敦煌学辑刊2005年第1期(总第47期) 治".@《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贵德县条下说: 东晋时期后凉,北凉,南凉地方政权均设浇河郡,治浇河城(今河阴镇). 河阴镇条下又说: 镇人民政府驻地河阴,古名浇河城,历为治所,为青海重镇之一. 上述诸家之说,有的未作论证,有的论证过于简略.我们认同浇河故城在河阴镇说, 下面从几 个方面加以证明. 在记载了大,小榆谷和沙州之后,(zk经注?河水注》记载了浇河故城的位置及相关水道: 河水又东北流,入西平郡界,左合-'-)11,南流入河.又东北,济川水注之,水西南出滥 渎,东北流入大谷,谓之大谷水,北迳浇河城西南,北流注于河.河水又东迳浇河故城北, 有二城东西角倚,东北去西平二百二十里.宋少帝景平中,拜吐谷浑阿豺为安西将军浇河 公,即此城也@. 今贵德县城西北,龙羊峡下峡口咋那村以东有二水,一为多拉河,一为农春河,均南流人黄河, 当是《水经注》所记的"左合--)jI"之--)jI.关于"北迳浇河城西南"的济川水,杨守敬认为就 是贵德县的龙池河.@在今贵德县驻地河阴镇东,西有两条水:一为东河,因流经河阴镇东而得 名;一为西河,因流经河阴镇西侧而得名,两条水均为黄河支流.杨氏所说的龙池河,即西河. 西河又名西沟,西沟河,莫曲,莫曲(渠)沟河,发源于青海泽库县北部托洛岗,在贵德县河阴镇 西的西河滩流人黄河.杨氏的济川水为龙池河说,即今西河说,与《水经注》所记是相符的. 贵德河阴镇北有南流人河的多拉河和农春河,河阴镇西有北流人河的西河,这与《水经注》所 记的浇河故城及其相关水道的情况是相合的.因此,浇河故城当在今贵德县驻地河阴镇.这 是证据之一. ,我们在贵德县河西乡下刘屯村探寻贵德城西的古城.发现这里的城已2003年8月 辟为 农田,刘屯村102号村民崔吉寿家的院中还有一点城墙的残留部分.据崔吉寿说,此村原名刘 屯寨子,为一长宽不及百米的堡寨,只有南门.据《西宁府新志》记载: (贵德所)上暗门,在所西十五里. 下暗门,在所西十里.二门以外,俱系番戎住牧,界连青海,有戍楼防兵焉.曰 这两个圈门即上圈门和下圈门,就是现在的上刘屯村和下刘屯村.关于这两个村子的命名,是 因为: 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由甘肃河州迁来世袭百户刘姓在此屯垦,后分上,下两 屯,故名.0 这说明上圈门,下圈门及其所在的两座小城,是明代屯垦,戍守者居住之地,并非浇河故城遗 址.而且如依丁谦,杨守敬说,以河阴镇西的古城为浇河故城,那么就与《水经注》所记浇河城 上下的水道完全不合,而且与杨氏所说济川水为龙池河说相矛盾. 其次,上文所引(zk经注》记载,浇河故城"东北去西平二百二十里".东汉西平郡治在今 青海西宁市《大清一统志》西宁府关隘下载.:"贵德营,在府南二百二十里."圆又《辛卯侍行 记》载:"今贵德东:lt/k十里朝天驿,八十里申中驿,六十里西宁,共二百二十里."?以上两书所 记西宁至贵德里数均为二百二十里,两者方位也基本一致,这与《水经注》所记浇河故城"东北 去西平二百二十里"也是相符的.说明浇河故城就在贵德县河阴镇,而且古代有路通西平. 这条道路大致就是今天的(西)宁,贵(德)公路线,具体经由是:由贵德城西的贺尔加(今贵德 黄河大桥西侧)过黄河,沿北山山麓至阿什贡(属尕让乡),溯尕让河河谷而上,经拉脊山口,再 ? 134? 西北黄河古渡考(一) 沿南JlI河河谷到西宁.这是浇河故城在今贵德河阴镇的证据之二. 再次,关于浇河的位置和命名问题,即浇河是今天的哪一条水,它为什么要命名为浇河? 这一问题的讨论,对我们考证浇河故城的位置是很有意义的.丁谦认为,浇河是一条黄河支流 : 的名字.他说 浇河郡,唐改廓州,当在今责德西十里上阁门,下阁门诸古城址,郦氏所谓二城角倚者 也,南有暖水河出番地完受族,所谓浇河者矣. 丁氏所说的暖水河即流经今贵德县河阴镇西扎仓温泉的小河.我们专程去了扎仓温泉及其所 在的河,这是一条很小的水,而且丁氏没有做任何论证,其说就很难令人置信.另外,杨守敬的 浇河位置说,实际上就是对丁谦说的否定: 若浇水则沙州一带水道之通名,滥水,漓水,洮水皆属焉,非别有一浇水也.故善长并 不言其发源何山,其入河在何地,安得别标有一浇水乎?《说文》日:浇,水也.可知汉时 并非水名,至晋末始有浇河之名耳.锣 杨氏的"若浇水则沙州一带水道之通名"说,也没有作任何论证,且其说本身也是难以置信的. 但他所说的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善长并不言其发源何山,人河在何地,安得别标有一浇水 乎?"另一点杨氏引用《说文》说明,"浇"字在"汉时并非水名,至晋末始有浇河之名耳".杨氏 以的上说法是非常有理的,说明浇河并不是一条水的名字.而且已如上述,古代的"河"是黄 河的专称,是不能用来指称黄河的支流的,当然也就不能用来作黄河支流的所谓"通名". 我们认为,浇河是浇河故城上下一段黄河的名称.在浇河,浇河城,浇河郡这几个地名中, 是先有浇河,而后才有浇河城,浇河郡的,浇河城,浇河郡是浇河的派生地名.关于浇河的命 名,《读史方舆纪要》西宁镇浇河城条下作了如下解释: 浇河城,在达化废县西百二十里.《通典》日:晋时吐谷浑阿豺所筑.水洄泱日浇,城 盖置于浇河回曲处.国 顾氏的"水洄袱日浇"说是有所本的,汉刘向《楚辞?九叹》: 波澧澧而扬浇兮.顺长濑之浊流. 王逸注日: 回波为浇也. 洪兴祖补注日: 浇,女教切,湍也;一日水回波,见《集韵》,旧音叫. 从王逸,洪兴祖的注文来看,"水洄撒日浇"的释名是符合古义的,"城盖置于浇河回曲处"的说 法也符合我国地名的命名规律.我们认为,浇河不是一条水的名字,它和上述逢留大河一样, 是"随地为名",是浇河故城附近一段黄河的名称.古人之所以称这一段黄河为浇河,意在说 明这里的黄河之水不是奔流直下,而是回旋而流的;浇河城,就是建在黄河水流回旋处的城. 笔者在实地考察中发现:旧时贵德城北的黄河,就是回旋而流的;旧时的贵德县城就是建在黄 河水流回旋处的. 下面我们就看一下贵德县河阴镇上下一段黄河的历史与现状.黄河自龙羊峡下峡口罗汉 堂乡咋那村出峡,流经贵德县城驻地河阴镇北,而后东流人松巴峡.因为河阴镇处 在龙羊峡下 峡口和松巴峡上峡口之间,河阴镇又地处黄河与东河,西河交汇形成的三河盆地上,所以河阴 镇上下这一段黄河的河谷比较开阔,河道中有不少大大小小的沙滩.在河阴镇东北的黄河上, 北岸有向南伸人黄河河谷的虎头崖(此处正在修建另一座贵德黄河大桥),南岸有滴水崖,使 ? 135? 敦煌学辑刊2005年第1期(总第47期) 黄河河道变得狭窄,形成一个瓶颈.由于河道变窄,水流不畅,这样就在虎头崖以西,河阴镇北 的黄河北岸的河谷盆地上形成一个洄水地带.过了虎头崖,黄河河道又呈喇叭口状,又变得比 较开阔,而且河中也多沙州.到了贵德县城东北莫让乡的阿什贡南,因地处松巴峡上峡15之 西,黄河河岸又变得狭窄,又一次形成一个瓶颈.这样在虎头崖和阿什贡之间的河道上又形成 一 个洄水地带.为了"围河造田",当地政府在这里修建了贵德防洪大堤.今移录《大词典》贵 德防洪大堤条如下: 贵德防洪大堤:在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中部迤北,黄河北岸.1986年始建,1990年 建成.西起罗汉堂乡尼那村,东至尕让乡阿什贡村.全长20.7公里.有五条总长33公 里干渠,3l条总长24.5公里支渠和558座渠系建筑设施.具防洪,灌溉,养殖等综合效 益.@ 从1980年出版的《青海省地图》(1:500000)上看,在修建大堤之前,河阴镇上下的 黄河河 道是很宽的,河道中有二三十个沙滩,有的地方河岸宽达四里左右.2003年8月间,我们乘船 考察了河阴镇上下的一段黄河.现在虽然修建了贵德黄河大堤,但河阴镇北的黄河河道还是 比较宽的,河中仍有几个较大的沙滩,将河水分为南北两个河道,北河道水深,南河道水浅,当 时我们乘坐的汽船只能在北河道上通过.在修建贵德防洪大堤以前,这里的黄河北岸是一个 很大的河湾. 另据兰州大学高明寿先生(66岁)讲:他的老家就在贵德河阴镇.解放初期,由贵德县城 到西宁,是在今河阴镇西的黄河大桥所在地过浮桥.当时的路是大车道,是沿黄河北的北山湾 修的.车道一边傍山,一边临水.从今黄河北岸到北山湾山根问,是积水和河漫滩,有红柳滩, 芨芨滩等.一到黄河水涨时,河漫滩被淹,现在公路所经到北山湾一带,就成了一片水乡泽国. 上述情况说明,在修建大堤之前以至古代,今贵德河阴镇北的黄河河道是很宽的,大堤到 北山湾的地方原来是一片很大的洄水地带.因此古人就将这一段黄河命名为浇河,将临水而 建的城邑命名为浇河城.浇河及浇河故城的命名,也说明浇河故城就在今贵德河阴镇,这是证 据之三. 另外,《元和郡县图志》卷39廓州下记载说: 古西羌地,……献帝建安中,分金城置西平郡.南凉秃发乌孤以河南地为浇河郡.周 建德五年于今理西南达化县界浇河故城置廓州,盖以开廓边境为义.隋大业三年罢州,复 为浇河郡. 同书廓州米川县下记载: 积石军,在州西南一百五十里.仪凤二年置.西临大涧,北枕黄河,即隋浇河郡所 理.0 上两条记载说明,浇河故城,为北周廓州治,后为隋浇河郡治河津县.唐时为积石军.可知 北周廓州治,隋浇河郡,唐积石军三地,都在浇河故城. 《隋书?地理志》浇河郡河津县下说:"大业初置浇河郡,有滥水."那么河津县的滥水是哪 一 条水呢?杨守敬说: 《水经?河水注》:河水又东北,济川水注之.水西南出滥渎,东北流入大谷.谓之大 谷水,北迳浇河城西南,北流注于河.按:济川水出滥渎,则可亦称滥水,故此《志》以滥水 目之.0 杨守敬说,《隋书?地理志》所说的滥水,即《水经注》中流迳浇河故城西南的济川水.如前所 ? 136. 西北黄河古渡考(一) 述,济川水即今贵德县河阴镇西的西河,这也说明河津县治就在今西河流经的河阴镇. 还要指出的是,《元和郡县图志》说积石军"西临大涧,北枕黄河",那么浇河故城西的大涧 指的是什么呢?涧,峡二字,都指两山夹水处,而且涧,峡二字连用,也指峡谷.积石军西临的 "大涧",当指龙羊峡.上述滥水,大涧之今地,亦与古人所记基本相合,此为浇河在今贵德河 阴镇之第四个证据. 最后,据《旧唐书?哥舒翰传》记载: 吐蕃每至麦熟时,即率部众至积石军获取之,共呼为"吐蕃麦庄",前后无敢拒之者. 说明唐积石军当时为小麦产区.贵德县的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南部为黄南山地,北部为拉脊 山及其延伸部分,中部县城附近地区,黄河与西河,东河交汇,形成三河盆地.三河盆地清代就 是一有相当规模的农业区.据《大清一统志》记载: 周屯渠,在西宁县贵德厅城东五十里,分支渠十四,溉田九百八十二段.又四十八户 渠,在贵德城东南四里,分支渠十二,溉田二千一百八十一段.河东渠,在贵德城东五里, 分支渠八,溉田七百一十段.刘屯渠,在贵德城西南三十里,分支渠六,溉田四百二十段. 本朝乾隆六年开筑.9 从清代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出当时贵德城附近的农业是比较发达的.今天,在青海海南地区的 共和,兴海,同德,贵德,贵南五县中,贵德是唯一以农业为主的县,而且"贵德县为全省春小麦 高产区之一".?这与唐代积石军产麦的记载也是相吻合的,说明贵德河阴镇是唐代积石军的 驻地,从而说明浇河故城也在这里.这是浇河故城在今贵德河阴镇的第五个证据. 以上五个方面充分证明,浇河故城就在今贵德县河阴镇.另外唐代还在积石军的附近设 置过几个军,除上述的金天军,威胜军外,还有宁边军,武宁军,曜武军.《元和郡县图志》卷39 廓州米川县下记载说: 宁边军,在积石军西,黄河北. 武宁军,在洪济桥东南八十里百谷城. 根据方位,里数与形势,我们认为:宁边军当在今贵德河阴镇西,河西乡的贺尔加村. 此地为河 阴镇西北黄河上古今渡口和津梁所在,自古以来是贵德到西宁的必经之路,故为戍守要地.武 宁军在洪济桥东南80里,其地当在今贵南县东北的过马营乡境内. 贵德自古即为州郡治所,为农业区,且地处交通要津,所以唐天宝十三年(754)置积石军, "管兵七千人,马一百匹".严耕望先生在论及积石军的地位和作用时指出: 积石军既阻涧枕河,东通廓州,分达河,鄯,复北通鄯城,出大斗,达甘,凉,西南至九 曲,西走青海南大非川,兼以土地肥美,麦产丰盛,盖古大小榆谷之地,故久为黄河上源军 事交通中心之名城.@ 三,唐廓州(宁塞郡)渡 唐廓州,又称宁塞郡,州治化成县,"本后魏石城县地,废帝二年,因境内有化隆谷,改为化 隆县.皇朝因之,先天元年改为化成县",@天宝初,又改为广威县.在古文献中,除了廓州的 四至八到外,其它可资参照的资料是很少的,而且记载又不具体,这就给考证廓州州治化成县 的位置造成了困难.唐廓州州治化成县,原名广威县,"广威,后魏石城县",0因此我们先看看 《水经注》有关石城县的记载: 河水又东北迳黄川城,河水又东迳石城南,左合北谷水,昔段项击羌于石城,投河坠坑 ? 137. 敦煌学辑刊2005年第1期(总第47期) 而死者八百余人,即于此也.河水又东北迳黄河城南,西北去西平二百一十七里. 《水经注疏》引董桔诚日: 此《注》称黄河西北去西平217里,当在今西宁县东南,巴燕戎格厅西境. 董氏所说的大致位置,是符合《水经注》的记载的.理由如下:东汉西平郡治所在今西宁市. 拉脊山为湟水谷地与黄河谷地的界山,西起日月山南端,东至民和县南部的官亭,长170公里, 宽l0公里左右.一般海拔3500米.拉脊山口和青沙山口是西宁通往黄河谷地的交通要道. 已如上述,拉脊山121是西宁通往贵德一带的必经之地,石城县,黄河城位于今贵德县城以东的 黄河北岸,而且距离西平为217里,其通往西平的道路,当在今西宁东南青沙山121一线求之. 由西宁经青沙山口往南到黄河谷地的道路经由是这样的:从西宁往东到平安县,平安县是临 (夏)平(安)公路的起点,由此往南经青沙山121,到化隆县的扎巴乡;再由扎巴乡往南至五道岭 (属化隆县德加乡),五道岭是五(道岭)河(南)公路的起点,由五道岭继续沿临平公路往东 南,可到化隆,循化,甘肃临夏县等地;由五道岭往西南,沿五河公路可到尖扎,同仁,河南等县 和甘肃甘南地区.这条道路古已有之,而且由于西北高原地区山河形势的限制,古今路线的变 化是不大的.据《辛卯侍行记》记载:西宁府东至平戎驿(今青海平安县驻地)7O里,平戎驿南 至札什巴堡(今化隆县札巴乡)6O里,札巴乡往南至五道岭16里.石城县和黄河城在黄河 河谷之北,当然应在五道岭西南的五河公路线上.在五道岭西南一线的黄河北,群科镇是化隆 县西境黄河谷地上最大的集镇.群科镇驻地是古城村,距五道岭约4O里.这样,由古城村至 西宁约186里.那么黄河城当在今古城村东南约3O里的黄河北岸,其地当在今尖扎县马克唐 镇东北,黄河北岸的日兰附近,石城当在古城村附近的黄河北岸.而上述两地都在化隆县西 境,即清巴燕戎格厅西境,这就证明,董氏的黄河城在巴燕戎格厅西境说是对的. 前人关于廓州州治所在,有几种说法.光绪《西宁府续志》巴燕戎格厅下说: 金刚城,在青库尔东,距厅城六十里,即廓州旧治也. (-g-卯侍行记》说: 唐廓州西距浇河一百五十里,今责德东一百六十里康家寨,……康家寨逾河而东(按 原文误作"西")约三十里抵金刚城,此城西距贵德西古城址约一百五十里,则唐廓州治疑 亦在金刚城左右,且金刚之音近于廓也.锣 金刚城即今群科镇古城村,这与《水经注》所记之石城县的方位是接近的.对于廓州州治的所 在,严耕望先生先则说是在循化县西的"甘都堂上下": 若就《通典》,《寰宇记》言之,廓州.LV-.'II~至鄯州一百八十里,西北至鄯城县二百八十 里.检视地图,则州治当在今化隆县南循化县稍西黄河北岸之甘都堂上下.然廓州东或 东南至河州三百九十里,……东或东北至鄯州龙支县二百九十里或三百九十里,则廓州治 所又当在循化县西甘都堂之西甚远.故《通典》,《寰宇记》所记颇自相抵触.0 继而严先生又说是在贵德县城东的"阿什贡上下": 若就《元和志》论之,东北至鄯州二百四十里,东至河州三百九十里,则当在El02度 以西,贵德县以东,约当阿什贡上下.如此则东南至河州三百九十里,东至龙支二百九十 里,皆无不合.然《元和志》明云积石军在浇河故城,《水经注》明云浇河城东北至 西平郡 (今西宁)二百二十里,即在今贵德县治附近.而廓州又在军城之东一-ilL,\十里或一百五 六十里,则州治决不能西至阿什贡. 最后严先生否定了前两说: ? 138? 西北黄河古渡考(一) 故今姑置于El02度附近,即《民国地图集?甘肃宁夏东部人文图》之峡群寺地区. 我们认为,《通典》,《元和郡县图志》和《太平寰宇记》关于廓州四至八到的记载基本上是 正确的,《西宁府续志》和陶保廉的唐廓州治在金刚城说是有道理的.下面我们就设定今群科 镇古城村为廓州治,以古文献中廓州的四至八到为据,来求证廓州治所的位置. 第一,关于唐廓州北至鄯州的里程.《通典》卷174廓州(宁塞郡)下载: 北至西平郡一百八十里. 同书鄯州(西平郡)下记载说: 南至宁塞郡一百八十里. 《通典》两条所记廓州至鄯州的里数,方向完全一致.《寰宇记》卷155廓州下,卷l5l鄯州下 两处均作180里,且方向也一致,《元和郡县图志》卷39鄯州下作"西南至廓州二百四十里", 廓州下失载.可以肯定,廓州,鄯州一南一北,其间距离为180里.《元和郡县图志》所记之 240里,有两种可能:一是廓州,鄯州间别有一间道,一是记载有误.唐鄯州治湟水县,在今青 海乐都县.由乐都到古城村,和上述西宁到古城村一样,必须经由今平安县,自平安县以南走 的都是同一条道路,而且里程也完全相同.唯一的差别是,古时西宁到平安驿为70里,乐都到 平安驿为60里,0两者相差10里.上述西宁至古城村为约为186里,那么乐都到古城村的距 离约为176.这与上述文献所记廓州到鄯州的180里可以说是完全相符的,此为唐廓州治在 今古城村之一证. 第二,关于廓州西北到鄯州鄯城县的里程.《通典》,《太平寰宇记》只记载廓州至鄯州为 180里,没有记载廓州北至鄯州鄯城县(治所在今西宁)的里数.上述西宁到平安驿比乐都到 平安驿多l0里,据此可以推算出唐廓州北至鄯城县的距离为190里左右.这一路线是廓州北 至鄯州鄯城县的大道,是经由青沙山口的,无论古今都是由西宁到群科古城最捷近的一条道 路. 另据《通典》卷174廓州下载: 西北至西平郡鄯城县二百八十里. 《元和郡县图志》失载,《太平寰宇记》卷155作"西北至鄯州鄯城县二百八十里."以上二志所 记方向都是西北,里数都是280里.这条道路与廓州北至鄯州鄯城的道路,不仅方向有别,而 且里程上也相去甚多,可知这是廓州和鄯州鄯城问的另一条道路.由于拉脊山的阻隔,从黄河 谷地的群科古城到湟水谷地的西宁城,只能经由西宁东南的青沙山口,或者经由西宁西南的拉 脊山口.二者必居其一,此外是无路可走的.上述的道路是由廓州西北行,且道里比廓州北至 鄯城的大道多出近百里,肯定不是经由今青沙山口的.因此这条道路应从地处西宁 西南的拉 脊山口一线求之.我们认为,这一道路的大致经由如下:从古城村往北,经五道岭到扎巴乡,这 与上述廓州至鄯州的道路相同.由扎巴乡往西北经查甫乡,雄先乡,江扎村(属支扎乡,以上 均属化隆县),千户庄,这一段路是在拉脊山之南.从千户庄往西宁的路,与上述贵德经千户 到西宁之路相同,即往北经由拉脊山口,南川河谷到西宁.已如上述,古城村经五道岭到扎巴 乡为56里,扎巴乡到千户庄约120里,?千户庄到西宁为120里,回以上共计296里,这比唐廓 州西北至鄯城的里数多出约l6里.我们认为,古今道路曲直不同,加之扎巴乡到千户庄的里 数是根据地图估算的,其中肯定是有点误差的.从千户庄到扎巴乡的这一段路,今天仍是一条 简易公路.2003年8月,笔者从贵德到化隆县时走的就是这条路.我们从千户庄往东,经过 拉脊山主峰(海拔4469米)北的大山,由山下到山上的这一段路,是由几个"之"字形的道路重 ? 】39? 敦煌学辑刊2005年第1期(总第47期) 迭而成的.登上山顶,回首山下,真是令人心惊.这条路位于拉脊山之南,从千户庄往南可到 贵德,往北可到西宁,继续往西,可以不经湟水谷地直达日月山,共和县等地.这也是一条古已 有之的道路(说详下文).上述论证说明,以古城村为唐廓州治,与文献所记廓州西北至鄯州 鄯城县的方位,里数是基本相符的.此为证据之二. 第三,关于唐廓州至河州的里程.据《元和郡县图志》卷39廓州下记载: 东至河州三百九十里. 同书河州下亦记载: 西至廓州三百九十里. 《通典》卷174廓州,河州两州下记载的里数,与《元和郡县图?
/
本文档为【【doc】西北黄河古渡考(一)】,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