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2019-04-01 5页 doc 17KB 14阅读

用户头像

is_321635

暂无简介

举报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育视野的解读 ——兼与叶军彪商榷 浙江台州市外国语学校邓维策 德国作家海因里希·伯尔的短篇小说《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编入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小说叙述了“我”——一位八年级学生——在前线受伤后,被送回到做为战时医院的母校,抬到手术室路上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思,结局是发现自己失去了双臂和右腿。这篇小说看似简单的故事情节中却蕴藏着作家的深邃的思想,意蕴深厚,笔法高超,堪称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 像《一个人的遭遇》这类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一样,《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也表现了战争给人类自己带...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育视野的解读 ——兼与叶军彪商榷 浙江台州市外国语学校邓维策 德国作家海因里希·伯尔的短篇小说《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编入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小说叙述了“我”——一位八年级学生——在前线受伤后,被送回到做为战时医院的母校,抬到手术室路上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思,结局是发现自己失去了双臂和右腿。这篇小说看似简单的故事情节中却蕴藏着作家的深邃的思想,意蕴深厚,笔法高超,堪称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 像《一个人的遭遇》这类以战争为材的小说一样,《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也现了战争给人类自己带来的灾难。在这篇小说中,作家描写了二个人的不幸遭遇:“我”和比尔格勒。“我”是小说着力刻画的形象,小说通过“我”“浑身上下到处都疼”,“发了狂似的叫着喊着”,表现战争带给“我”的肉体的痛苦。小说对比尔格勒虽然着墨不多,但是,却对“我”的描写起了补充的作用。他本来是门房,被卷入战争中,当了一名消防队员,在“我”的眼里,他疲惫、衰老、忧伤,作家没有直接揭示疲惫、衰老、忧伤的原因,给读书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在想象的世界中,读者可以透过他的神情看到他那颗遭到战争伤害的心灵。在年龄、肉体与精神方面,小说对“我”和比尔格勒的描写虚实结合,相互映照,互为补充,二个人结合在一起,完整地反映了个人在肉体和精神上遭受战争的涂炭和伤害。另一方面,小说通过“我”的见闻,表现了普遍的、广泛的灾难。汽车拉回死伤的士兵,“整个城市烧成一片火海”,“美术教室里散发着碘酒、粪便、垃圾和烟草的气味”,这些描写无不反映了战争的惨烈。小说把个体的遭遇与广阔的战火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深度和广度上立体地表现战争的灾难。一般的再现似的描写战争的小说也就至此止步了;如果仅仅叙述一个情节单一的故事,在许多的表现战争灾难的小说面前,《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也就没有多少优胜的地方了。 德国是盛产哲学家的国度,在《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作家冷静的笔调处处显露着思辨的气质。小说的高明的地方在于,“我”在发烧的状态下对母校的辨认,使得作品有机会充分描写学校的环境设置,从而使读者在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之后,能够深刻地反思战争;作家把故事的地点放置在学校的外战争的战争描写方式,引发读者对于战争与文明以及学校教育功能的思考。 小说中关于炮声的描写可以说是整篇作品的“心脏”。“炮”本来是战争的工具,但是,在“我”的眼里,“炮声均匀而有节奏”,是“令人宽慰”“令人惬意”的“深沉而粗犷”“柔和而近于优雅”的声音,“我”赞美、歌颂炮声,并且愿意“由学校上战场,为……而阵亡”。这段描写间接地暴露了“我”的战争观。“我”并非“糊里糊涂地上了前线”①,而是在他的这业已形成的战争观驱使下,自愿地走上战场,并且愿意为某种信念捐躯,以自己的名字刻在阵亡将士纪念碑上为荣。“我”是战争的参与者,同时也是战争的受害者。“炮声”的描写一方面直接地反映战争,另一方面,引入到对于战争的反思:一个八年级的学生,何以形成了如此扭曲的、丧失人性的战争观呢? 这里需要我们简要地了解德国法西斯的教育思想。法西斯主义实行恐怖独裁 统治,在教育领域同样主张整齐划一。希特勒曾迷恋绘画、雕塑和音乐,称建筑和音乐是艺术的两个女皇。他当政后,非常重视发展建筑,认为用大理石建造的建筑物无声的建筑语言记载着一个时代。他喜欢在建筑物中用古罗马建筑中那些巨大的石柱,因为它们具有令人敬畏和恐惧的审美效果,“他想让人们从物质形式上把他的德意志精神与古希腊、古罗马精神联系起来,以完成他建造第三帝国的梦想。”②他把教育提高到使纳粹事业能够持久不衰的高度,重视所谓的德育,就是纳粹主义的政治教育,主要强调培养青少年忠诚领袖、勇于为纳粹德国牺牲一切的品性,他说:“我要的是具有强烈主动性、盛气凌人的、无畏的和残忍的青年。”③1937年和1938年,德国国民教育部分别对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做出规定,贯彻希特勒的教育主张,学校课程充斥着种族主义、国家至上主义、领袖至上主义、反民主的极权主义、扩张主义、意志至上论等纳粹思想。 德国法西斯主义的教育思想及在伯尔的小说中艺术的真实地反映了出来。小说用大量的笔墨描写学校内的布置,作为对战争的反思,构成了小说的深刻的内涵。学校的门墙上挂着《美狄亚》、《挑刺的少年》一类的照片。美狄亚是古希腊神话故事中科尔喀斯国王的女儿,她残忍地砍死了她的弟弟,毒死公主,杀死自己的孩子。挑刺的少年旨在表彰忠诚于国家的牧羊少年。小说特别介绍了楼梯口的“古希腊雅典娜神庙庙柱中楣”和“威风凛凛的希腊甲胄武士”和人种脸谱像,多次提到恺撒、西塞罗、马可·奥勒留和宙斯以及尼采等。小说写到,“肯定有必须挂尼采像的明文规定”,挂什么像,怎样布置,都有统一的要求。 有人认为,这些环境布置体现了德意志“这个民族有着追求艺术和美的历史传统”,“象征着德国民族性格中唯美和‘向善’的一面,也浓缩着德国的高度文明和先进文化”④,战争的深层原因是德意志民族性格包含着“丑陋”和“‘为恶’”的因素。这种观点把一种有政治目的的宣传看着纯粹的人类文明的传播,把德国统治者的罪恶加诸整个民族,这种认识与历史事实是有较大出入的。 1870年德国统一后,德国统治者先后二次挑起、发动了世界大战。1888年登基的威廉二世曾宣称德国是“社会精华”,心怀扩张领土、统治世界的野心,借机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32年,希特勒被任命为德国总理后,立即着手建立法西斯统治,对内打击、迫害民主进步力量,实行血腥的恐怖统治,对外实行侵略扩张政策,1939年9月,悍然下令入侵波兰,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 在这两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人民进行了积极的反战活动。1914年,蔡特金和卡尔·李卜克内西分别发表文章,号召结束战争。1915年,德国妇女举行反战抗议活动。1916年,德国许多城市的工人举行反战示威游行。1939年1月德共召开会议,要求推翻希特勒政权,以结束战争。德国人民建立地下反法西斯组织,发动和组织群众进行反法西斯的抵抗运动。1943年成立的“自由德国组织”提出了结束战争、推翻希特勒独裁统治的号召。德国反法西斯力量遭到希特勒大肆镇压,在希特勒统治期间,大约有二百五十万德国人逮捕、监禁。“丑陋”、“为恶”的是德国的政治野心家,而不是整个德意志民族。 小说描写的学校环境也并非象征“德国民族性格中唯美和‘向善’的一面”。臭名昭著的纳粹党宣传部长保罗·约瑟夫·戈培尔有句名言:“混杂部分真相的说谎比直接说谎更有效。”作为德国法西斯的政治宣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文化教育不是以纯粹人类文明为,而是以德国法西斯的需要,选择性学习古希腊文明,这些选择的古希腊文明包含着残忍、忠诚、权力意志等能够为纳粹所用的要素,与多哥的大幅风景画、德国人种脸谱一起,用文明包裹着邪恶,一起种植在了学生的精神世界。“我”的扭曲的战争观及崇高的荣誉感正是这种包 裹邪恶的文明对青年进行纳粹教育的结果,是“我”主动上战场、甘愿为某种信仰牺牲生命的精神动力。 二战结束后,德国的很多知识分子都在思考:法西斯为什么会发生在德国。德国学术界对此也进行过反复的争论和讨论,可以说,伯尔的《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从教育的角度正确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德国纳粹在学校推行军国主义、独裁主义、民族主义、殖民主义的法西斯思想教育,接受纳粹思想教育的青年学生积极加入到纳粹发动的战争中,维持着巨大的战争机器的疯狂运转。 战争起于和平。为防止悲剧重演,德国人民在二战之后,牢记纳粹的罪行,不断地反省历史,对新纳粹势力保持警惕和进行斗争。在和平时期,要谨防军国主义、独裁主义、民族主义等法西斯思想对青少年的侵蚀,《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这篇小说的主题反映了作家伯尔的慧眼卓识和与民族同呼吸的热情。 ①《教学参考书》第39页。 ②周明燕等《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当代诺贝尔文化研究》,第33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③滕大春主编《外国教育通史》,第5卷,第407页,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 ④叶军彪《民族双重性格的反思——〈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的社会学解读》,《中学语文教学》,2008年第11期。 2011-1-6第二稿于星枫苑
/
本文档为【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