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大熊猫史话

2017-09-20 33页 doc 157KB 97阅读

用户头像

is_314871

暂无简介

举报
大熊猫史话大熊猫史话 熊猫的科学发现者 据文献记载,熊猫的科学发现是在1869年,其发现者和信息传播者是一位 ?戴维(Pere Armand David)。 博物学家。他,就是法国神父皮埃尔?阿曼 皮埃尔?阿曼?戴维是法国比利牛斯山区的巴斯克人,生于1826年。他从小热爱大自然、爱好动植物。长大后热衷于研究博物学,对神奇的东方文化尤感兴 趣。22岁入拉撒路教会(Lazarists),1851年获授神职,26岁时向法国《圣方济会》提出到中国传教,一直等到36岁才圆了他去中国的梦。 1865年1月,也就是清同治四年,戴维到北京南郊做动...
大熊猫史话
大熊猫史话 熊猫的科学发现者 据文献记载,熊猫的科学发现是在1869年,其发现者和信息传播者是一位 ?戴维(Pere Armand David)。 博物学家。他,就是法国神父皮埃尔?阿曼 皮埃尔?阿曼?戴维是法国比利牛斯山区的巴斯克人,生于1826年。他从小热爱大自然、爱好动植物。长大后热衷于研究博物学,对神奇的东方文化尤感兴 趣。22岁入拉撒路教会(Lazarists),1851年获授神职,26岁时向法国《圣方济会》提出到中国传教,一直等到36岁才圆了他去中国的梦。 1865年1月,也就是清同治四年,戴维到北京南郊做动植物考察,正好来到皇家猎苑见到了一种长像奇特的鹿。人们称它为“四不像鹿”,即角似鹿非鹿,蹄似牛非牛,脸似马非马,尾似驴非驴。 “四不像鹿”皮,并寄 1866年4月,戴维神父買通了南苑士兵获得了3只 到了巴黎。经巴黎自然博物馆主任米勒?爱德华兹(Alphonse Milne—Edwards)鉴定,发现这种鹿不但是一个新种,而且还是一个新属。于是订名为戴维糜鹿,在英语里的名字是“Pere David,s deer”,在拉丁语里的名字是( Elaphurus davidianus)。这两种方式一个意思,即用物种名来纪念它的发现者——戴维。 戴维神父对糜鹿的科学发现,仅仅是他在中国动植物考察中的首例。在后來 的非凡探险旅程中,最令戴维惊叹的是熊猫。他当时的日记是这样记述的: 1869年3月11日,在我们远足的归途中,被西康穆坪(现四川省宝兴县)一个姓李的农民邀请到他家小憩,并受到茶点招待。喝茶中,我注意到李家的柜上有张保存巳久的兽皮,毛色有黑有白,脚掌底部多毛,样子像熊,这是我从未见过的奇异动物。 3月22日,我雇用的猎手外出10天后,于今天回来了,他给我一头幼年黑白熊,不幸的是为了便于携带而杀死了它。„„4月1日又收到一头成年熊猫。除 四肢、肩带、耳和眼睛周围是深色外,其余全为白色,和我在李家见到的那张兽皮完全一样,它必定是科学界还不知道的又一个新物种。 不久,戴维把采集到的黑白熊皮运到了法国巴黎,在动物学界引起了强烈的轰动。 此后,美、英、德各国探险家、商人接踵而至,前往中国西部山区考察熊猫、狩猎熊猫。1935年,美国组织了庞大队伍深入四川卧龙熊猫产区,捕捉、收购 了6只熊猫运回了美国;1939年,英国伦敦动物园从史密斯捕捉队手里购买了3只熊猫,以中国历史上的的三个朝代分别取名为:熊猫唐唐、熊猫宋宋、熊猫明 明。 在那个年代,熊猫能漂洋过海,四川宝兴能成为熊猫圣地,应归功于戴维神 父的信息传播和对熊猫的关爱之情。而今,席卷全球的熊猫热,不能不说与他在140年前对熊猫的科学发现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 熊猫称谓溯源 中国人对熊猫的认识由来已久,早在文字产生初期就记载了熊猫的各种称 谓。《书经》称貔,《毛诗》称白羆,《峨嵋山志》称貔貅,《兽经》称貊,《貘 屏赞》称貘,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称黑白熊等等。 当地藏族同胞则叫杜洞尕,彝族兄弟叫它峨曲。 这些名称,都不是经过科学研究后订立的,故只能是俗名。之所以造成如此之结果,是由于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处于封闭、落后状态,使中国的科学家失去了给熊猫一个科学的、广为世人所知的名字。 在我们继续讲熊猫的称谓之前,先说一句外话。在脊椎动物学中,当讨论到某个物种的系统分类时,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许多专业词汇。这些词汇除了专 作者外,一般的人不易理解。因此,我们在本书里尽可能的少用这些词汇,业工 诸如科(familia)、属(genus)、种(species)等拉丁语。 明白了这些生物学词汇的涵义,接下来继续说熊猫的称谓。 从生物形态学着手研究熊猫的历史,始于十九世纪后期。1869年,法国神父戴维对他采自中国四川穆坪(宝兴)的那张黑白熊皮进行了研究。他认为,四川 穆坪的这个物种不同于中国西部山区的黑熊,它的脸形比黑熊的圆,吻部短牙齿宽大。尽管与熊有区别,其总体形态尚未脱离熊的性状,在系统演化上仍归熊属 (Ursus),但它是一个新成员,于是给它起了个学名叫Ursus melanoleucus(拉丁文意思是黑白相间的熊)。 1870年,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主任米勒?爱德华兹(Alphonse Edwards)重新研究了戴维神父采自中国穆坪的“黑白熊”标本,于1871Milne-- 年公布了研究结果: 戴维起名的Ursus melanoleucus ,其体态与熊类不同,它非常接近中国的小熊猫(又称红熊猫,1825年首次在喜马拉雅山南麓发现,后来在四川也广有发现。英文把小熊猫称为little panda。 系统分类上,小熊猫是熊和浣熊共同祖先的一个后代。简单来说,戴维神父采自中国穆坪的黑白熊是一个与小熊猫有自近裔关系的物种。 米勒?爱德华兹根据以上理由,把戴维起名的黑白熊属名Ursus改为Ailuropoda,种名melanaleuca保留,结果成了Ailuropoda melanoleuca(拉丁文意思是黑白相间的熊猫)。 Ailuropoda melanoleuca名一直沿用至今。各种版本的图书,只要涉及到熊猫的学名,必然是Ailuropoda melanoleuca。 在英语里,有关熊猫的名字是Cat bear,中文译为猫熊。因为它的脸像猫,体似熊。然而不幸的是,1944年12月,猫熊首次在重庆北碚的中国西部科学博物馆里展出时,展板说明文字的标 题采用横书,名为“猫熊”。当时汉字一般采用直书,从右往左读。这样一来,前来参观的群众凭习惯将横书的“猫熊”读成了熊猫。于是只好随俗,将错就错了。 从此,猫熊就成了熊猫,也算是潮流不可阻挡的一个有趣的例子吧。 熊猫的祖籍争议 1942年,在匈牙利潘诺盆地哈万(Hatvan)地点的沼泽相地层中发现了一件带有第3前臼齿至第2臼齿的食 肉类动物的右下牙床。克雷佐(M.Kretzoi)对这件化石标本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它下前臼齿的中央齿尖较细,在中央齿尖前、后的附属齿尖壮实;后面 的下臼齿短而宽,靠前面的齿尖较粗,靠后面的齿尖较细,并彼此紧靠。克雷佐根据这些性状将其订立了一个新属、新种,叫做葛氏 郊熊猫(Agriarctos gaali)。 克雷佐的研究文章发表后,引起了动物学、古生物学界的极大兴趣。不少学者提出,葛氏郊熊猫的牙齿特征相似于熊猫,它应当归属于熊猫类的早期代表,因为葛氏郊熊猫的地质时代为中新世晚期,距今大约700万年前。 自此以后,便把葛氏郊熊猫看作是东亚熊猫的祖先,分布于中国大陆的熊猫也就成了“华籍欧裔种”。 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者对“华籍欧裔种”之说似乎成了定局。尽管有不同的声音,例如小种熊猫的发现者裴文中先生曾经说过(与笔者口头交换意见),中国熊猫的祖先,是不是来自欧洲尚有待研究,因为葛氏郊熊猫材料太少,证据不足,难以令人信服。 熊猫由来之谜,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被我国科学家揭开了。他们分别在云南禄丰盆地和元谋盆地的晚中新世(约800万年前)沼泽相地层发现了禄丰始熊猫和元谋始熊猫化石。 这些新发现,对长期置疑的熊猫起源问题划上了句号。 现在可以说,熊猫是在华夏大地萌生、成长、壮大起来的,是地地道道的华籍物种。 熊猫是熊还是猫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需要对这两个名词的涵义作一解释。这里指的熊,就是人们俗称的“狗熊”,例如黑熊;这里指的猫,可不是日常生活中见到的那种猫,例如家猫,而是浣熊科里的小熊猫 。 知道了熊和猫的关系,接下來的话题是,熊猫与熊,熊猫与小熊猫之间到底有些什么瓜葛。亊实上,这个问题巳辩论了 一个世纪。每当掌握了一种新的测试手段或发现了新的证据,不是把熊猫与熊视为一族,就是把它往浣熊靠拢。虽然我们没有在这个问题上投注更多精力,因为这不 是我们的主攻方向,但又不能不有所顾及。要全面地认识熊猫,必然涉及到它的系统位置。 研究资料表明,熊派学者主张熊猫归熊科,熊猫的科学发现者戴维神父就执这种观点;浣熊派学者主张熊猫归浣熊科, 米勤?爱德华兹就是该观点的支持者;分子生物学家通过熊猫DNA的研究,表明熊猫是熊科动物一个亚种。由于各派都是以自已的研究成果来支持其观点,从而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没有一个统一的判别,就得不出一个一致的结论。 科学研究中有不同意见是正常现象,这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动力。笔者本着“真理越辩越明”的科学精神,愿根据多年来对熊猫化石的研究,从古生物学的角度以及古今对比,谈谈熊猫的系统关系问题。 颅骨:总体来看,熊猫的颅骨面部短,顶、额隆起较高。现生熊猫(V1304 号标本)其最高点至鼻面倾角约70度;巴氏熊猫(万县1号标本)约60—65度;黑熊(V1099号标本)由于面部长,顶额隆起低,顶额面至鼻面倾角超过 77度。熊猫颧弓特别发达,整个骨板厚而宽。现生熊猫(V1304号标本)颧宽200-216mm; 巴氏熊猫(万县1号标本)245-256mm;黑熊者 140-150mm。通过颅骨正中矢状切面及X光片观察,熊猫额窦很发达,腔内具有不规则的横向间隔板,各横板将额窦分隔成大小不等的腔室,起到了防止咀 嚼过猛时损伤脑颅的作用和减轻颅骨的重量;颅基底短,枕部平坦,呈等腰三角形;项脊发达,脊的下端与关节后突融合一起,这种宽大、粗糙的枕面及发达的乳 突,加大了头部与颅后骨骼的接触面。这些解剖学特征是熊类动物不具备的,尽管与它们有一些相似之处。 下颌骨:熊猫在演化过程中,随着食性的变化,从杂食到偏食、挑食这一发展趋 势,在下颌联合部长度的变化上表现得尤为显著。例如200万年前的小种熊猫,下颌联合部短,其后缘正对第四前臼齿;100---1万年前的巴氏熊猫,下颌 联合部长,其后缘位于第一臼齿后端;现生种的更加伸长,其后缘位居第一臼齿前端。X光观察的结果表明,熊猫下颌体前部下第四前臼齿至第一臼齿骨小梁比较致 密;下颌髁突强大,为一横向的螺旋体。熊猫下颌骨的这些形态特征也有别于熊类动物。 牙齿:熊猫的牙齿,在食肉类动物家族里是相当特殊的。表现在前臼齿上,第 2---4前臼齿都是双齿根,三个尖,它的唇侧面向外凸起,舌则面扁平。下前臼齿相反,舌侧面圆凸而唇则面扁平,同时在舌侧面还有不同程度的釉质隆起;上 第4前臼齿没有“裂叶”;上臼齿宽度大于长度,嚼面上有许多瘤状物或棱脊。 至于小熊猫的颅骨、下颌骨和牙齿形态,从大小上说,与熊猫相差甚远。从微观上视,例如牙齿,小熊猫的臼齿宽度大 于长,这一性状与熊猫一致,但其唇侧的长度远大于舌侧;熊猫者,唇、舌面长度几乎相等。除此之外,小熊猫牙齿嚼面上不像熊猫那样有纵多的釉质皱纹或棱脊, 而仅存四个壮实的齿尖。 通过颅骨、下颌骨和牙齿形态的比较,展示了熊猫与熊类,熊猫与浣熊类有着明显的区别,尽管彼此之间有一些相似之 处。那么,是什么因素促使熊猫颅骨、下颌骨和牙齿的演化趋势与熊和小熊猫分道扬镳,如果往前追溯到800多万年前的华夏西部,我们就可能见到那里到处是低 山、沟谷和森林。可是在其后的几百万年里,随着青藏高原的不断抬升,那里的自然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来的山地逐渐变成了沼泽和丘陵镶嵌的湿润环境。 由于环境力量产生的生物学效应,导致栖息在那里的祖熊群体丧失了几百万年来甚至更长时间里一直依赖的的森林条 件。在偶然性及自然选择双重因素作用下,迫于天择的物种脱离了祖熊群体,并幸运地得到了一种新的适应,出没于沼泽与丘陵相间的丛林或竹林,因而能生存和繁 盛。这位天择之物,就是祖熊 西边的与熊猫之间的中间环节----始熊猫。我们把这个新事物的出现叫作华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熊猫的诞生与熊相关,但不是熊,故不能置于熊科;与小熊猫相关,但不是猫,故不能置于浣熊科,而是从食肉目里分化出来的一个独立的系统,称其为熊猫科(Ailuropodidae)。 说得通俗一点,熊猫就是熊猫。 熊猫的前世今生 自第一只熊猫问世以来,在一个多世纪里,经过中外学者的共同努力,不断有所发现,致使熊猫家族成员持续增加。迄今已传承了六代之多。 一、始熊猫 始熊猫的发现是熊猫“史记”中的一个大事件。它不仅论证了熊猫的祖宗在中国,而且把熊猫的演化史推前了近100万年。 始熊猫如此令人惊叹,那么它是怎样发现的, 禄丰始熊猫(Ailurarctos lufengensis)的发现 上世纪70年代,云南禄丰盆地的采煤工人,在离禄丰县城9公里的石灰坝村一个褐煤矿井作业时发现了大批脊椎动物 化石。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后,于1978年派员前往调查。在煤矿工人的协助下,考察人员从煤层里见到了动物化石。不仅如此,他们还从 煤层里采集到了古猿化石。由于这个发现意义重大,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自1978年以来,对该化石地点开展了多年的发掘,获得了大批脊椎动 物化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发现了古猿颅骨、下颌骨、肢骨和一些稀有的哺乳动物化石,其中,就包含着禄丰始熊猫。 禄丰始熊猫化石层位及其在剖面上的分布 1989年,吴汝康等对禄丰化石产地地层位和岩性作了祥尽地记述,自上而下为: (8)紫红、桔红、黄褐色砂质粘土,厚度0.8m (7)灰白、青灰色粘土,厚度1.6m (6)薄层褐煤,厚度0.5m (5)灰色细砂层,含始熊猫化石,厚度1.5-2.5m (4)薄层黑色炭质粘土与灰色细砂互层,厚度0.2-1.8m (3)黑褐色块状褐煤层,含始熊猫化石,厚度0.3-1.4m (2)黑褐色炭质粘土与灰色细砂互层,含始熊猫化石,厚度0.7-3m (1)黄色砂质粘土,厚度0.5-2m 历次发掘中,在上述剖面出土的始熊猫化石包含以下材料:第(2)层2件,材料为左下第四前臼齿和左下第三臼齿。 第(3)层12件,材料为左上第二前臼齿、左上第三前臼齿、左上第四前臼齿、左上第一臼齿、左上第二臼齿;右上第四前臼齿、右上第一臼齿、右上第二臼齿、 右下第一臼齿、右下第二臼齿。第(5)层1件,材料为右上第二臼齿。 禄丰始熊猫的定位 说到禄丰始熊猫的定位,还有一段趣闻:上世纪80年代之初,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祁国琴女士在描 述云南禄丰哺乳动物化石时,把几件熊科化石鉴定为迪氏祖熊(Ursavus depereti),文章发表在《人类学学报》3卷1期和4卷1期。此时,笔者正值研究熊猫的起源与演化,对迪氏祖熊颇感兴趣,于是向她请教,并借回迪氏 祖熊标本作进一步观察、对比。尔后发现,迪氏祖熊的牙齿特别是上第四前臼齿和下第一臼齿的解剖学形态与熊猫的同类标本十分相似。当笔者归还标本时,顺便把 我对迪氏祖熊的这些观察向她表述了看法。同时,又告知了类似禄丰的熊猫化石在云南元谋盆地也有了发现。 也许,祁女士对迪氏祖熊的再研究早有考虑。 他们(邱占祥、祁国琴)的研究结果是:禄丰标本的前臼齿至臼齿的长度约为现生熊猫的三分之二,表明个体较小;禄 丰标本的前臼齿形态与熊猫的相似,而臼齿形态则与祖熊更接近;禄丰标本的上第4前臼齿3个齿根,嚼面上有个醒目的齿尖,中间一个稍大而高;臼齿长度稍大于 宽度,牙面上有强烈发育的釉质褶皱;现生熊猫的臼齿是宽大于长,牙面上的釉质褶皱已演变成大小不等的凸起或稜脊。他们认为,此种动物在形态特征和系统关系 上介于祖熊(Ursavus)与熊猫(Ailuropoda)之间,于是将其建立一个新属、新种,称为禄丰始熊猫(Ailurarctos lufengensis)。 为了进一步论证始熊猫分类地位的可靠性,他们又专门与1942年在匈牙利潘诺盆地哈万(Hatvan)地点发现 的葛氏郊熊猫作了对比。他们(邱占祥、祁国琴,1982)发现,禄丰始熊猫和葛氏郊熊猫的牙齿形态有其共同点和不同点。两者的共同点是:例如下前臼齿都是 双齿根,齿冠上的齿尖也都是3个尖,下第一臼齿前面的齿尖不陡直,原尖低,后尖位置靠前。它们的不同点是:匈亚利葛氏郊熊猫的个体显著较大,牙齿齿尖髙, 冠面皱纹少,地质时代为中新世晚期之末(距今700万年);禄丰始熊猫的个体比葛氏郊熊猫显著地小,牙齿齿尖低,冠面皱纹多,地质时代为中新世晚期之初 (距今800万年)。 葛氏郊猫熊与禄丰始熊猫之间的这些形态差别,说明它们不在一个演化水平上。前者是熊猫类的一个灭绝的旁枝,没有留下现生后代。中国的熊猫与它无关 。 禄丰始熊猫的确定为中国熊猫起源于华夏大地奠定了基石。 元谋始熊猫(Ailurarctos yuanmouensis) 继禄丰始熊猫问世之后,1987年又在云南省元谋盆地北部小河、竹棚等地发现了元谋始熊猫。 元谋始熊猫化石层位及其在剖面上的分布 1997年,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高峰、吉学平等对小河、竹棚化石层位和岩性作了如下记述: (16)灰白、黄色及杂色的粉砂亚粘土层,含古猿化石,厚度7.0m (15)厚层状紫红色细砂层,厚度4.0m (14)棕黄色砂夹砾石,含哺乳动物化石,厚度0.5m (13)紫红色粉砂亚粘土,厚度7.0m (12)黄褐色细砂夹亚粘土,含始熊猫、古猿等化石,厚度2.0m (11)紫红色粉砂亚粘土,厚度3.5m (10)浅黄色砂砾,厚度1.5m (9)紫红色粉砂土,厚度3.5m (8)红色亚粘土,粉砂和粘土互层,厚度4.0m (7)黄褐、灰白色细砂土,含古猿化石,厚度1.5m (6)紫红色粘土、亚粘土和粉砂互层,厚度12.0m (5)黄色砂砾,含始熊猫、古猿等化石,厚度1.0m (4)红色亚粘土,粉砂,厚度6.8m (3)褐黄色亚粘土,厚度0.6m (2)紫红色粉砂,厚度9.0m (1)紫红色粘土、亚粘土,厚度3.2m 元谋始熊猫化石材料相对较少,共计6件。第(12)层4件:一件为右上颌骨,其上带有第四前臼齿、第一臼齿和第二臼齿;一件左上第二臼齿,一件左下第二臼齿,一件右下第二臼齿。第(5)层2件:一件左下第二前臼齿和一件左下第一臼齿。 元谋始熊猫的定位 研究者(宗冠福,1997)根据元谋始熊猫化石的形态特征认为:(1)个体比禄丰始熊猫小,牙齿形态与禄丰始熊 猫基本相似;(2)前臼齿齿尖比禄丰标本发育,其形态更接近于熊猫,例如上第4前臼齿前附尖和后附尖等大,内侧尖分裂;下第一臼齿三角座长度超过跟座,冠 部各个齿尖呈棱柱形,并伴有瘤状突起;(3)时代(距今700万年前)比禄丰始熊猫(距今800万年前)晚。相比之下,元谋标本在进化水平上较禄丰者稍进 步,故另立一种,名为元谋始熊猫(Ailurarctos yuanmouensis)。 元谋始熊猫的定位,给始熊猫属增加入了新的成员,为熊猫起源于华夏大地之说再添证据。 熊猫的家族成员 二、小种熊猫 依演化时序来说,始熊猫是鼻祖;若依发现的时间而言,小种熊猫是老大,它是1956年问世的。小种熊猫的发现,还得从第一个巨猿下颌骨的发现说起。 巨猿引出“金凤凰”----小种熊猫 上世纪50年代之初,以裴文中为首的华南洞穴考察队一行8人再次抵达广西南宁。到达南宁的第二天,即1956年 12月25日,突然接到柳州市文化局来电,说从一农民那里获得一个与“人”相似的下颌骨化石。午后,市文化局又专程派人将标本送抵南宁。沉浸在喜悦中的裴 文中先生,被这突如其来的似“人”标本震惊了。看得出来,26年前他发现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时的激动之情再一次出现在他的脸上。他让考察队尽快与柳州取 得联系,并同时派遣黄万波和广西博物馆前来参加考察的另一名队员前往柳州调查。 在柳州市文化局的协助下,经过数日的调查,最终寻访到了似“人”下颌骨的发现者覃秀怀。 覃秀怀是一位纯朴的农民,他向我们讲述了那件似“人”下颌骨的发现经过。 他说:“小时候,常听父辈人讲,我们这里的石山隐藏着无数的岩洞,里面堆满了泥土,由于年代悠久,岩泥可当作肥 料耕种(经化验,这种岩泥含有铝、钙、钾、铁、碳酸根、磷酸根等化学物质)。这些东西不仅可当作肥料耕种,有时候还能在岩泥里拾到值钱的“龙骨”。为了这 个目的,我常在村边的岩洞里找寻。 一天,我来到柳江河畔的楞寨山,小心翼翼地爬上了硝岩洞,并在洞口附近寻找起岩泥来,不多时便挖出了许多的泥块,令人兴奋地是从岩泥里找到了“龙骨”。 傍晚时分,我把岩泥和“龙骨”一起背回了家。 1956年12月25日,我收拾了一担“龙骨”挑到洛满供销合作社收购站出售。 途中,遇见了洛满人民银行营业所主任韦跃社。他见我挑的是“龙骨”,便与我答话。 这么多“龙骨”从哪儿挖的, 我说:硝岩洞挖的。 韦跃社接过話茬儿,给我看一看行吗, 我放下挑子后说:可以。 韦跃社随即从挑子的“龙骨”里拾起一件似“人”下颌骨,拿在手里掂掂份量说:好重~这东西说不定有科学研究价值~于是他动员我将它献给政府。 我看他是政府的人,于是就同意了。 当我们的访问结束时,我告诉覃秀怀,那件似“人”下颌骨巳送到了南宁、送给了裴文中教授。裴老说,那东西不是人的下颌骨,而是考察队正在寻找的巨猿下颌骨。 裴文中先生根据我们的调察提供的信息,决定对硝岩洞开展正式发掘工作。 硝岩洞的发掘工作起于1957年,止于1964年。按年度计算共6次,发现脊椎动物化石数千件。其中巨猿下颌骨 3件,牙齿上1000枚。就在第一个巨猿下颌骨出土的地方发掘出了10枚小种熊猫牙齿;在第二个巨猿下颌骨出土的地方,获得了世界上第一个小种熊猫的完好 下颌骨。 据裴文中先生的统计,硝岩洞出土的小种熊猫化石共79件。4件下颌骨,V.1992号标本保存最佳,颌骨上的门 齿、犬齿、前臼齿和臼齿清晰可辩;其余为单个牙齿,共计73枚:1枚上第三前臼齿、8枚上第四前臼齿、11枚上第一臼齿、15枚上第二臼齿、7枚下第四前 臼齿、10枚下第一臼齿、12枚下第二臼齿和9枚下第三臼齿。这些化石均与巨猿化石埋藏在同一层位。 这,就是最早的小种熊猫的发现由来。 为何叫小种熊猫 小种熊猫这个学名是著名古人类学家裴文中起的。他起名的依据有如下几点: (1)第一个小种熊猫下颌骨(编号V.1992),其颌骨体比其它熊猫(例如巴氏熊猫和现生熊猫)都短小; (2) V.1992牙齿具有一些原始性质,如牙面上的皱纹较少,上第四前臼齿的主尖内面没有附尖,牙冠与齿根接合处也没有釉质凸起,俗称齿带,这种现象在其它牙 齿上亦可见到;(3)下第二臼齿的牙面面积(长×宽)较小,约为巴氏熊猫或现生熊猫的三分之一。 裴文中根据以上分析认为,硝岩洞的小个子熊猫明显的有别于巴氏熊猫和现生熊猫。再者,这种熊猫的时代较早,即为早更新世早期(距今200万年前)。至此,裴文中先生依其个子矮小和相关特征,给它起了个学名,叫小种熊猫(Ailuropoda microta)。 小种熊猫的发现、定位,在始熊猫与现生熊猫的自近裔关系上,闪耀出了一大亮点: 它,就是现生熊猫的直接祖先。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近年来随着小种熊猫化石的不断发现,某些媒体或研究者却把这种小个子熊猫称为“侏儒”。 我们知道,地球上任何一个物种在演化过程中都有自已特定的机体和机能,如果因自然因素改变了其机体和机能,它就 不再属于原来的那个物种了。就小种熊猫来说,如果它的机体和机能在自然选择中有所改变,那么就另当别论。然而情况并非如此。裴文中在《广西柳城巨猿洞及其 他山洞之食肉目、长鼻目和啮齿目化石,1987》中,当描述到小种熊猫的形态特征时,从未提及其机体和机能有变异之处,而是从生物演化的角度,视 其为一度分布广泛且连续分布的发育正常的物种。 笔者先后观察了多个地点的小种熊猫化石,依其测量数据和相同类型标本的比较,也未发现有发育不正常的个体,而且与其祖先始熊猫和后代巴氏熊猫在演化系统上是一脉相承的。 三、武陵山熊猫 1978年冬,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王令红、林玉芬、长绍武与湖南省博物馆的袁家荣等联合组成的一支野外队,在湖南西北部进行调查时,在保靖县洞泡山一洞穴堆积物中发现了武陵山熊猫化石。 武陵山熊猫的发现经过 武陵山熊猫产地位于湖南保靖县洞泡山一个石灰岩洞穴,洞内堆积物丰富,含有许多哺乳动物化石。根据发掘武陵山熊 猫化石的技师长绍武讲:大约是一个晴朗的日子,早饭后上工不久,在距洞壁不远的黄灰色砂质粘土里发现了一个长臂猿牙齿。这件标本出土时周身粘附着浅黄色砂 质土,胶结坚实。牙齿在手电光下闪闪发亮,令人兴趣倍增,站在我身旁的领队王令红说:长臂猿的现生种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中国南方更新世化石地点里,常 常见到长臂猿、熊猫和巨猿埋藏一起,这种现象会不会在我们这里出现呢,要多加观注。 长绍武接着说:也许是巧遇,就在长臂猿出土的地层里果真发现了熊猫化石,可惜的是没有找到巨猿。 武陵山熊猫化石层位及其在剖面上的分布 含武陵熊猫化石的地层根据王令红的描述计有如下4层: (1)钟乳石盖板,含中国乳齿象化石。厚30cm; (2)浅棕色亚粘土。厚30cm; (3)浅黄色粉砂土,钙质胶结。含武陵山熊猫、长臂猿、剑齿象、犀、貘、野猪、鹿、水牛等化石,厚30cm; (4)深棕色亚粘土,不含化石。可见厚度10cm。 武陵山熊猫的定位 王令红、袁家荣等为了给武陵山熊猫化石一个准确的定位,他们观察了广西柳州笔架山和湖北建始龙骨洞出土的熊猫标 本,发现湖南武陵山、湖北龙骨洞和广西笔架山的材料在牙齿形态和个体大小上都十分一致。于是,他们把这三个地点(洞抱山、龙骨洞和笔架山)的材料一并研 究。并把湖北建始龙骨洞的V(5097号作为正型标本。 王令红、袁家荣等认为,标本V(5097的基本特征,例如牙齿的附尖及嚼面上的釉质皱纹,其发育程度介于小种熊猫与巴氏熊猫之间。再者,上第四前臼齿长和宽,下第一臼齿长和宽也是介于小种熊猫与巴氏熊猫之间。 小种熊猫 上第四前臼齿长20mm,宽13mm;下第一臼齿长18mm,宽21mm。 武陵山熊猫 上第四前臼齿长24mm,宽17mm;下第一臼齿长23mm,宽25mm; 巴氏熊猫 上第四前臼齿长28mm,宽19mm; 下第一臼齿长27mm,宽29mm。 以上特征显示,武陵山、建始等地点的熊猫是小种熊猫与巴氏熊猫之间的一个过渡成员,可视为一个新亚种 Ailuropode melanoleuca wulingshanensis (拉丁文意思:熊猫武陵山亚种)。 武陵山熊猫的地质时代,研究者根据伴生动物群的古老性质,例如早已绝迹的乳齿象、硕豪猪、小猪等,鉴定为早更新世晚期,距今160万年前。 四、巴氏熊猫 巴氏熊猫的发现 巴氏熊猫的首次发现不在中国,而是在毗邻的缅甸。 1915年,在缅甸摩谷城(Mogok)鲁比(Ruby)矿区的一个洞穴堆积里,采矿工人发现了一些哺乳动物化 石。其中有一件完整的上颌骨,颌骨上还保存有多个牙齿。研究者伍德华(Woodward)认为,这件颌骨标本的形态特征很像中国西 有区别,例如第二前臼齿单齿根,第一前臼齿有可能部山区的现生熊猫。但又 缺失等特征是摩谷标本所独有的。考虑到化石埋藏于洞穴堆积物中,时代较早,应当另立种名,称其为巴氏熊猫 (Ailuropoda baconi)。 巴氏熊猫的更改种名 1921年秋,美国古生物学家葛兰阶(Walter Granger)只身闯三峡,在四川万县盐井沟平坝村的石灰岩裂隙堆积中发现了熊猫化石,材料包括完好的颅骨、下颌骨和单个牙齿等。1923年,他和马修 (Matthew)研究了这批标本认为颅骨面部短,顶、额隆起较高,颧弓粗壮、宽大,矢状脊和脊间沟均发达,枕部较平坦,呈等腰三角形;牙齿排列紧密无齿 隙;臼齿宽大于长,嚼合面上布满了粗细不等的釉质皱纹。 盐井沟标本的这些形态特征既与现生熊猫不同,也与缅甸摩谷洞的熊猫有区别。至此,研究者将其订一新种,叫做洞穴熊猫(Ailuropoda fovealis)。 1953年,柯柏特与郝亦阶(Colbert,E(H(et D(A(Hooijer》对四川万县盐井沟的熊猫材料进行了再研究,他们主张将盐井沟的标本与现生熊猫合并为同属同种,但考虑到盐井沟的标本有其独到之 处,例如颅骨的眶后缩窄不如现生种显著,颅骨矢状嵴比现生种粗而低,枕骨比现生种略宽。这些不同点只能作为地区性差异,而不可作为订立新种的依据。柯柏特 等便以此为由,把葛兰阶等订立的洞穴种fovealis修定为洞穴亚种,即Ailuropoda melanoleua fovealis(拉丁文意思是熊猫洞穴亚种)。 巴氏熊猫的种名回归 新中国成立不久,以裴文中教授为首的华南洞穴考察队,在广西、广东、湖南、湖北等地的数百个山洞发掘出了大批熊猫化石。材料包括颅骨、下颌骨和牙齿等。 1972年,王将克在《熊猫种的划分、地史分布及其演化历史的探讨》中,依据华南洞穴考察队采集的熊猫化石展示 的信息,他明确提出,1915年伍德华研究的缅甸摩谷的熊猫化石,尽管材料有限,但牙齿的形态特证与四川万县盐井沟的熊猫是一致的,应合为一个亚种。依国 际命名法的优先权律,把洞穴亚种fovealis改为巴氏亚种baconi,最终变成了Ailuropoda melanoleua baconi。它的中文名也就成了大熊猫巴氏亚种。 1993年,黄万波在《熊猫颅骨、下颌骨及牙齿特征在进化上的意义》一文中赞赏了王将克的观点,并将“巴氏亚种”这一名称一直引用至今。 五、现生熊猫 现生熊猫,从体质形态上来讲,除了稍小于巴氏熊猫之外,其他方面,例如饮食、“衣着”、行为模式等没有什么差别,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现生熊猫 对于现生熊猫这个全世界人民都关注、喜爱的“宠物”,它的某些体质结构和生理机能,大多数读者不一定了解,下面略述几例。 伪拇指 熊猫的长像看似很笨重,但它的手指却十分灵巧。像人一样用“手”抓住竹竿,用伪拇指顺着竹竿捋下竹叶,攒够一把,送口嚼食。这种令人惊讶的灵敏动作,全靠伪拇指的功能。 动物学家从解剖学的角度对熊猫“手指”进行了分析,认为熊猫“手指”除了正常位置上的5个指骨外,还有一个拇指 ---即伪拇指。这种伪拇指不是手指,跟人类偶尔多出来的第6指根本不同。熊猫的伪拇指是由籽子骨构成的,并有肌肉与掌骨连接,使其增强伪拇指的力度和灵 活性,可以向内旋转。在某种意义上说,伪拇指的出现,如同颅骨增大、牙齿增宽一样,也是一种特化现象,其目的是为了食竹。相比之下,人们熟习的黑熊、棕熊 就不会长出伪拇指,因为它们不是以竹为生。 我们知道,熊猫家族从800万年至今计有6个成员。它们之中是否都长有伪拇指呢,笔者认为,始熊猫是缺失的。小 种熊猫已有伪拇指的雏形。从武陵山熊猫至巴氏熊猫,它们的伪拇指是随着食竹量的增多而逐渐完善的。很可惜的是至今还未发现伪拇指化石。这种情况的出现,或 许是由于它太小而未能引起发掘者的注意。 笔者相信,伪拇指化石之谜,在将来的发掘工作中一定能揭开~ 婴儿三大怪 动物学家欧阳淦研究熊猫的繁殖卓有成效。一次,我们探讨熊猫的兴衰历史时,她以熊猫婴儿三大怪为例,来表达她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欧阳说:在一般情况下,动物的个体大,它生出的仔兽也不小。例如体长30多米,体重60多吨的兰鲸,它的幼仔一 出生就有3–4米长;亚洲象一降生,体重就有100多公斤。反之,个体小的动物,它的初生仔兽也小,例如体长不足7厘米,体重只有3克的比鼩鼱还小的鼠 类,它的幼仔只有1厘米大小。 “有没有大体型动物生小幼仔的呢”? 黄万波问 这样的例子有,熊猫就十分典型。这就是熊猫的三大怪。 头一怪。体重约100公斤的成年熊猫,幼仔出生时却只有70到180克,最小的只有48克。仅仅是母体重量的万分之一到千分之几。但是,熊猫婴儿发育很快,到了1月龄时,体重可达6公斤,半岁时的体重可超过14公斤,1岁时可接近40公斤。这时已是初生体重的400倍了。 第二怪:初生熊猫和它的母亲迥然不同。幼仔全身呈 粉红色,身上只有稀疏的白色胎毛,眼睛长在哪儿连一点可供辨认的痕迹都没有,可是它的尾巴很长,大约是体长的1/4到1/3。乍一看,就像一只白鼠。不过 五六天后,小崽儿就戴上一副圆圆的小黑眼镜了。随后耳朵、肩部、四肢也相继长出黑毛,大约25天,除了尾巴仍然长一点,整个长相基本上像它妈妈了。 “成年熊猫的尾巴为什么很短,以至于不易发现”? 黄插问道。 欧阳说:熊猫婴儿的尾巴初生时长得很快,几个月后就长得慢了,长大成熟,尾巴很短,在厚厚的绒毛掩护下,一般是不易看见的。 第三怪:别看婴儿的个体不大,新生儿的叫声却相当大,时而像婴儿的啼哭,时而似初生小狗的吠叫。随着个体的逐渐增大,叫声也逐渐减小了。1个月以后,叫声就更小了,而且声音也变成似羊叫。 说到大熊猫的叫声,它还能生财呢~黄万波很有感慨地说。 欧阳问:“这是什么意思”? 黄说:有一年我访问日本,看到一则消息,说日本电信电话公司与动物园合作,将熊猫“欢欢”幼仔的啼声录成音带并 设立特别电话服务项目,只要打专线电话,就可以听到它的叫声。结果大受日本青少年的欢迎。头一个月,每天打这个电话号码的达20万人次,电信电话公司因此 每天增加收入200万日元。他们尝到甜头后,又在电话卡上印上这头熊猫幼仔的几幅特写照片,使这种电话卡变成了抢手的“收藏品”,出售总数很快达到500 多万张。 欧阳听了哈哈大笑说:“日本人真能生财呵!我这里保存了好几盒熊猫幼仔的啼叫声音带,可就是没想到它还有经济效益”。 熊猫家族的兴衰史 熊猫家族各成员的故事在此己全部述完。归纳起来,从始熊猫--现生熊猫,按其系统分类计有1科2属4种和2亚种,即: 熊猫科Ailuropodidae Pocock,1929 始熊猫属Ailurarctos Qiu et Qi,1989 禄丰始熊猫Ailurarctos lufengensis Qiu et Qi,1989 元谋始熊猫Ailurarctos yuanmouensis Zong,1991 熊猫属Ailuropoda(Alphonse Milne—Edwards),1870 小种熊猫Ailuropoda microta Pei,1987 武陵山熊猫亚种Ailuropoda milanoleuca wulingshanensis Wang et al,1982 巴氏熊猫亚种Ailuropoda milanoleuca baconi(Woodward),1915 现生熊猫Ailuropoda milanoleuca (David),1869 熊猫家族的兴衰史 熊猫是我国独有的哺乳动物,也人们最熟悉的一个物种。熊猫之所以受到如此的宠爱,原因之一是它在野生世界剩余不 多,据了解不超过1000头,巳处于绝种之边缘。然而翻开熊猫的“家史”,它们也有过兴旺的履历。就此而言,熊猫自晚中新世起,大致经历了如下所述的始发 期、成长期、鼎盛期和衰败期之演化模式。 1、始发期:晚中新世(Original stage) 始发期起于晚中新世(距今700---800万年前),以始熊猫为代表。 前文已提到,熊猫是从中新世的祖熊(Ursavus)演化来的。最初出现的类型叫始熊猫。这种熊猫的大小接近于 一只肥胖的犬。它的牙齿由于适应食竹,前臼齿发达了,臼齿嚼面上出现了少量的釉质凸起。为适应其功能上的需求,“裂叶”消失,颧弓基底前移到了第四前臼齿 至第二臼齿位置上。中国保护熊猫研究中心(1987)对现生熊猫的生态观察,揭示了这类动物在野生状态下取食主要靠前臼齿的撕裂、切割机能。在始熊猫的牙 齿上,除了这些食竹的性状,同时还保留着一些原始形态,例如前臼齿排列稀疏,臼齿长大于宽,下第3臼齿近于圆形等等。始熊猫的这些变与不变的形态特征,恰 好表明在系统关系上介于祖熊和熊猫之间,是华夏大地熊猫类动物的先祖、始发期的代表。 2、成长期:早更新世(Developmental stage) 成长期大致起于早更新世( 距今200万年前),以小种熊猫为代表。其体质形态具有下列特点: (l)体型比始熊猫稍大;(2)前臼齿前附尖发达,上第三前臼齿前内尖粗壮,第四前臼齿有臼齿化趋势;(3)臼齿宽度略大于长度;(4)牙齿釉柱直径减小,密度增大;(5)颞窝深凹。 (l)至(5)点,表现在进化水平上远比始发期的始熊猫进步,特别突出的是臼齿,它已完全朝着食竹的方向发展了,即具有很强的压碎力和碾磨力。小种熊猫的地史分布也比始熊猫广泛,迄今所知,在安徽、广西、贵州、湖北、陕西、重庆等地区都有其足迹可寻。 但是,小种熊猫的颅骨、牙齿、嚼肌、下颌联合部长度等结构,远不如巴氏亚种和现生种的发达。相比之下,在进化水平上它只能置于成长阶段。 3、鼎盛期:早更新世晚期(Expanding stage) 鼎盛期大致起于早更新世晚期( 距今100万年前),以巴氏熊猫代表。 更新世以来,随着青藏髙原的再次隆起,西部的云贵高原和北方的秦岭山地升高,阻碍了干冷的西北季风向东南扩大的 势头,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由小种熊猫演化来的巴氏熊猫,体型比小种熊猫大1/3,食物需求量随之增加,进而改变了隔离、封闭的分布状态,开始由高原 (云南、贵州、四川)逐渐向开阔地扩散至华南的珠江流域、华中的长江流域以及华北的少部分地区,向南亚抵越南湄公河流域。 鼎盛时期的熊猫,颅骨粗壮,短宽,颧弓骨板隆起高度超过75毫米,是小种熊猫的2倍;颧弓前端基部位置的再前 移,使得咬碎、切割食物的力量集中在第四前臼齿和第一臼齿上,这样的咀嚼机能可以使咬肌、关节和下颌骨的作用力集中于一处,节省肌肉的咬合力。舌状的下颌 关节后突及半圆形的关节面,大大增强了关节头与窝之间的固定作用;发达的矢状脊、项脊和冠状突,为强劲的咀嚼肌、枕肌扩大附着面。巴氏熊猫与后期进步的熊 类相比,臼齿特别宽大,若以咀嚼面大小相比较,白熊是很小的,它的第一臼齿嚼面大小为1.9平方厘米, 巴氏熊猫者为5.46平方厘米,而白熊比熊猫重2倍 以上(张鹤宇等,1960)。足见,虽然它们都属食肉类,但是熊类从它们的食肉祖先进化为杂食性动物后,牙齿咀嚼面变化不大。相反,熊猫则进一步特化,产 生了适应碾磨竹类或坚硬植物根茎的宽大臼齿和发达的内齿带。 可以推测,巴氏熊猫的这些体质结构,与食竹的生话习性是同步发展的。这使得它一旦得到一个合适的生存空间并有更多新的食物来源,就能得到大发展,达到了熊猫演化历程的鼎盛时期。 4、衰败期:晚更新世末期(Declining stage) 衰败期起于晚更新世末期(2万年以来),以现生熊猫为代表。 熊猫的衰败,气候因素起着一定的作用。研究资料表明,末次冰期的盛冰期中,海平面下降了130—140米 ,年平均气温比现代大约低5度。气温下降,华北的一些哺乳动物随之南迁,例如在台湾省澎湖水道南端虎井屿及望安之间的海底发现的普氏野马、纳玛象、水牛 等,它们的颊齿结构为高冠碾磨型。由北至南迁移,显然是为了保持其生活环境的相对稳定和食物的需求量。自然环境的变迁,也波及到熊猫的领地,从各地(指秦 岭以南地区)发现的化石材料看,相对地减少了许多。 进入全新世早期,大约8000年以后,在7800年前的浙江金华双龙洞、7000年前的河南淅川下王岗、 6500年前的广西来宾巴拉洞、6000年前的重庆巫山大石洞等新石器时代遗址里还有熊猫亚化石出土,但数量更加减少。据史料考证,康熙年间,我国人口达 到一亿时,原始农业出现了一次较大的发展时期,大片林地被开垦,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生活在开阔地的熊猫逐渐绝迹;祖籍地(云、 的熊猫也随之衰退, 其体型比巴氏熊猫约小1/8,矢状脊与额脊衔接部贵、川) 位后移,颞肌附着面相对缩小,牙齿咀嚼面的褶皱也相对减少。从贵州普定、陕西汉南陵从葬坑出土的熊猫颅 骨、下颌骨、牙齿等就具有这些特征。 熊猫的衰败,除了上述因素外,还有它自身的原因,如繁殖率及幼仔成活率低,自卫力差等等。 上述演化模式,揭示了熊猫从始发---成长---鼎盛逐渐走向衰败的全过程。但愿熊猫能走出困境,与人类共存。 熊猫食竹之谜 熊猫为什么食竹,是祖传,还是后天获得,笔者在多年的考察分析中得出了如下之见解:食竹非祖传。 1993年冬,笔者在“北京动物园”观察熊猫的咀嚼功能时,一位游客询问饲养员;“熊猫为什么对竹子情有独钟?” 饲养员爽快地说:“吃竹子是它的天性”。 1975年,四川岷山唐家河、王郎一带生长的华桔竹、拐棍竹大面积开花,开花后的竹子很快就枯死了。据保护区工作人员统计,由于熊猫的“粮仓”遭到破坏,有100多只熊猫活活地被饿死在枯竹丛中。由此可见,竹林的确是熊猫取食之源,生命所系。 但是,沿着熊猫演化的历史长河,到它们的“爷爷”生存的那个年代,即800---700万年前的始熊猫腹地,你将发现始熊猫与它的子孙大不一样。如上所述,始熊猫的牙齿结构除了前臼齿有了食竹的雏形,其余牙齿情况与杂食的熊类相似。不言而喻,始熊猫是杂食者。 再看看它们的生态环境,始熊猫生活在湿润的沼泽地,嫩枝、山果、草根、昆虫,无所不吃,甲地有灾,就往乙地逃荒,绝不会眼睁睁地饿死。 始熊猫的子孙---巴氏熊猫所处的生态环境同样优越,山水相依,植被茂密。但是,巴氏熊猫没有继承其祖先始熊猫 的杂食功能,反而弄成了偏食、挑食。这样的取食习惯常常是经不起大自然的选择的,一但竹子开花枯死,就等于切断了它们的食物来源,最终导致了一个个饿得面 黄肌瘦,厄运难逃。 从微观世界看,始熊猫、小种熊猫、巴氏熊猫、现生熊猫牙齿的釉质结构彼此也是有区别的。 熊猫的牙齿结构,外面一层为釉质,又称珐琅质;里面一层为白垩层,又称牙本质。釉质层由若干条釉柱组成,性质坚硬、耐磨。 1999年,黄万波、欧阳涟等在一篇题为《熊猫类牙齿的釉质结构分折》中,论述了始熊猫牙齿的釉柱粗,数量少, 釉柱绞绕程度弱,柱间质厚,小种熊猫、巴氏熊猫和现生熊猫的釉柱细,数量多,釉柱绞绕程度强,柱间质薄。这种现象的产生,与食性相关。如上所述,始熊猫吃 的东西较杂,质地软,因而牙齿釉柱粗,数量少,釉质绞绕程度弱,柱间质厚;小种熊猫、巴氏熊猫和现生熊猫吃的东西单调,主要是竹类,质地硬。因而牙齿釉柱 细,数量多,釉质绞绕程度强,柱间质薄。 综上所述,熊猫食竹之功能既不是“天性”,也不是祖传,而是后天获得的。 熊猫为什么食竹呢, 这个问题在笔者的脑海里存放了许久,一直得不到解答。说来很巧,一次偶然的机遇启迪了我们的思路。这个机遇,势必要从神农架的“野人”考察活动说起。 1976年深秋,黄万波有幸参加了神农架“野人”考察。一天,考察队从阳日湾往山顶进发。经过一天多的旅程爬上了海拔约2500米的顶点。山顶上的植被除 了少部分松、桦、杉,其余全为箭竹林,密密麻麻一人来高,每迈开一步就得手足并用,简直就是在爬行。要不是一位当地导路人的指引,我们会迷失方向而被困于 竹林之中。 当我们走出“重围”坐在草地上小憇时,黄万波随便问了问导路人,竹林里有“野人”吗, 他回答:有。 黄又问他:为什么“野人”喜欢在竹林活动, 他说:竹林里最安全,因为老虎、豹子在竹林里行动不便,不易捕食。 他接着说:竹林里除了“野人”,还有熊猫、野鸡、金鸡等动物。 后来的日子里,多次出没于竹林,有时候纵深数里,可从未遇见过“野人”或熊猫。不过,见到过熊猫的粪便。 从与导路人的对话到亲身的体验,深感竹林的确能防虎、豹之类的猛兽,这会不会是熊猫“隐居”竹林的奥秘呢,从现生熊猫的生活习性看,竹林,除了是它们的粮仓,还能够防止猛兽。 也许,从始熊猫那个年代起,它们一遇险情便“隐居”竹林,“第一次”尝到了竹子的味道而触发了前臼齿的变化。打那以后习以为常,最终演化成了高度特化的机体和“靠山吃山,靠竹吃竹”的生活习性。 不管怎样,出于需要也好,诱于好处也罢,在它们为生存作出的斗争中,从杂食至偏食,这是自然选择的力量导致了熊猫与竹之缘。 食竹造成熊猫龋齿 竹子与龋齿有什么关系,从文字上说没有什么关系,然而深入其内在,你将发现竹子是造成龋齿的罪魁祸首。 为什么说竹子是造成龋齿的罪魁祸首,看看植物学家对竹子的生存、繁衍和成分分折便一目了然。 竹子是草本植物,但是它们独具木质的枝干。一般草本植物每年开花结果,竹子在这方面有所不同,很多种竹子都经过多年才开花,尔后枯死。竹子的繁殖是靠地下茎抽芽,逐年生长。由于竹子的生长周期比一般草本植物长,给熊猫提供了取食之源。植物的成分,以拐棍竹为例: 这几类成分之中,以糖类的百分比最突出,高达26.15%。我们知道,多糖食物,易于引起龋齿病。 我们在研究熊猫的牙齿形态注意到,熊猫的龋病多发生在臼齿上,也有少量标本发生在第4前臼齿上。龋病的表现形态 一般是在咬合面上的釉质层出现孔洞,医学称龋洞。患病较轻的龋洞小,反之龋洞大。在巴氏熊猫的龋齿中,有时还能见到特大的龋洞,其深度巳穿过了牙本质,可 称得上是个“重病号”了。 依据患龋率统计,始熊猫者无,小种熊猫的少,约占2-3%,巴氏熊猫的多,依王将克的研究《广西化石大熊猫牙齿 龋病的观察,1961》,巴氏熊猫上第2臼齿和下第2臼齿的100个标本中,患龋齿者18例,占18%。再者,巴氏熊猫的龋蚀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重的。 现在看来,熊猫食竹不仅仅殃及自然资源,同时也威慑到自身的健康。 就我们人类来说,远古人类在与炎热、严寒气候的斗争中,始终坚持杂食。从营养学的角度看,杂食的营养价值高,含糖量少,脂肪低。因而古人很少生肥胖症、患高血压和心脏病的。这是人类学家从远古人类的粪便中研究得出的结论。 横比,纵比,还是杂食的好。 与熊猫同行800年 人类与熊猫同行的历史最早可上溯至云南禄丰古猿。人们熟悉的蓝田猿人、北京猿人、和县猿人、马坝智人、柳江智人、河梁智人、官渡智人等数十处遗址里,亦有人与熊猫同行之记录。 所谓同行,其含义是指史前人类曾与熊猫生活在同—个自然环境,从800万年同行至今。 在人与熊猫同行的岁月里,彼此并非一凡风顺,依人类思维的发展来看,大致经历了和谐相处---“餐桌佳肴”---宠物相待几个阶段。 早期:和谐相处 和谐相处,表明了矛盾较少,人类与动物不是从属关系。这样的和谐环境只有回溯到禄丰古猿和始熊猫的那个年代才可见到。 禄丰古猿生活的那个年代,距今已800-700万年了。禄丰古猿的体质形态尽管有了潜在的直立行走功能,但总的结构还未完全脱离猿的范畴。一般情况下,它们是不会主动功击别的动物的。从禄丰动物群的组合成员看,对始熊猫威胁最大的不是禄丰古猿,而是剑齿虎。 早期,还有一位小种熊猫和一位武陵山熊猫,它们与“巫山猿人”、“建始猿人”和一种大型灵长类巨猿朝夕相处。在 这样的生态环境里,小种熊猫会不会是“巫山猿人”、“建始猿人”甚至是巨猿的猎取对象呢,是肯定的。但是,“巫山猿人”、“建始猿人”遗址的埋藏信息 显示,小种熊猫化石保存较好,骨体表面未见砍砸痕迹。相比而言,象、犀、牛、鹿等大型食草动物,其骨骼上常有众多的砍砸痕迹。这些性质说明,小种熊猫、武 陵山熊猫在“巫山猿人”、“建始猿人”的眼里,还未当作猎取之物。不过,无论那种熊猫,一旦与这些“古人”相遇,恐怕是凶多吉少。 从总的趋势看,始熊猫、小种熊猫、武陵山熊猫与禄丰古猿、“巫山猿人”、“建始猿人”相处的日子里,和谐多于恐惧。 中期:“餐桌佳肴” 100—2万年前的这个时段里,正值巴氏熊猫繁衍的鼎盛期,同时也是人类智慧的高度发展期。初步统计,“蓝田猿 人”、“郧西猿人”、“北京猿人”、“和县猿人”以及智人时期的长阳人、马坝人、柳江人、西畴人、兴隆洞人、河粱人、官渡人等的遗址里都发现过巴氏熊猫化 石或亚化石。而且,出土的熊猫化石比较丰富,完好的材料如颅骨、下颌骨等也相应的增多。在重庆盐井沟和广东曲江等地还发现了完整的巴氏熊猫骨架。 笔者考察了许多人类遗址出土的巴氏熊猫化石,结果发现,在许多标本上留有砍痕。例如北京猿人遗址的那段巴氏熊猫 肱骨,折断处的状态不像是自然因素造成的。又如“和县猿人”遗址的巴氏熊猫,材料破碎,断面有坑疤。这些信息显示,鼎盛期的熊猫与其相处的猿人、智人,它 们之间由早年的“和谐”关系演变成了从属关系。说得白一点,此时的熊猫巳成了史前人类的“餐桌佳肴”。 晚期:宠物相待 新石器时代至今,与其同行的人类,从原始社会步入了文明社会,从破坏生态环境,走上了保护大自然,关爱地球村。不言而喻,隐藏在深山老林的熊猫也随之改变了命运,倍受世人关注,成了男、女、老、幼的宠物。 西汉薄太后与熊猫的故事 熊猫当宠物,并非当代人之天性。翻开史记,可上溯至西汉年间。故事的源头,还得从发现汉南陵说起。 1975年6月上旬,陕西省西安市郊的白麓塬上传来了一则消息:当地农民在白麓塬(当地称狄寨塬)上修蓄水池 时,在汉南陵附近发现长方形小坑数座,坑里有陶俑及动物骨骼出土。在这些遗存里,最令人关注的是一具完好的熊猫颅骨。后经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考证,这具颅骨 出自距今2100多年前的“汉南陵”,即西汉薄太后的墓地。 皇家园林的名著《上林赋》中也提及园中有貘,即熊猫。看来,办丧事的人深知薄太后与熊猫有感情,才会让其陪葬。那么,薄太后为何爱宠物,汉史里有这样一段记述: 薄太后原名薄姬,是汉高祖刘邦一位妃子。她为汉高祖生下一子,名刘恒。汉高祖驾崩,吕后独揽大权。从此,薄姬遭受虐待。吕后让她去山西刘恒的封地生活,到了那里,她便沉醉于山林美景,与牛羊亲近,过着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 吕后死后,群臣一致拥载刘恒当皇帝。这样,薄姬就变成了薄太后。如此看来,薄太后的随葬品里有熊猫等动物就不难理解了,因为她生前喜爱动物。 经测量:陪葬品里的熊猫颅骨全长312毫米,颅骨基底长254毫米,颅骨高159毫米,两眶间距50毫米,颅骨 宽210毫米。此测量数据与20万年前的化 石熊猫颅骨相比约小1/8,与现生熊猫者接近。该标本骨质表面白色,没有石化。颅骨骨缝愈合,牙齿有损耗,看得 出是个成年熊猫。从时间上说,西汉至今2100多年,在如此短的时间里,一般是形不成化石的。然而,令人感兴趣的是:这具熊猫颅骨为何保存在薄太后的从葬 坑里, 有两个问题值得探讨:一是2100多年前西安地区是否生存过熊猫;二是薄太后从葬坑里的熊猫是否为薄太后之宠物。 资料考证,我国5000年来的气候曾有过多次波动,出现过冷期和暖期。到了秦汉时期,正值气候温暖,关中雨量充 沛,番溪(今宝鸡市东南)附近“幽篁邃密,林陈秀阻”,是个竹深林密的风景佳地,早为诗人所赞颂,而“户杜竹林”,更是闻名远近的美称。至此,考古学家认 为,薄太后从葬坑里的熊猫绝不是临葬时从外地捉来的,而是当地即有该种动物存在之明证。 笔者同意这种分析,当时秦岭以北的气候和自然环境完全适于熊猫的生存。目前,在秦岭长青山一带不是还有熊猫在活动吗!何况当时的温暖气候,熊猫的活动半径稍扩大一点,就可以越过秦岭抵达西安市郊或更远的地方。 至于薄太后是否把熊猫当宠物,而今是无法拜访薄太后了。但从薄太后生前沉醉于山林美景与牛羊亲近,过着与世无争 的田园生活来看,当她第一眼看见一个头短、面宽,黑色的眼圈和黑色的耳朵衬托在一脸白毛之中,姿容潇洒,很像天生的卡通里的动物时,难道她以冷眼相待不 成~当然不会的。在薄太后丛葬墓里。除了熊猫,还有猫、狗等,古人、今人都很喜爱这些哺乳动物,视其为宠物。 笔者感觉,当薄太后看到熊猫的形象时,其感情并不比当年一位美国探险家露丝女士在四川西康见到熊猫“书林”时的神态差。 露丝女士是这样描述她见到熊猫“书林”时的景像:1928年,当我在四川西康抱着一只熊猫幼仔时,心情十分激动,放在怀里热乎乎的。它不停地用鼻子磨蹭着我的衣服,本能的寻找着我的乳房,看样子,出生不久,体重还不到4磅。随即给它起了个名字,叫“书林”。 露丝对熊猫“书林”的宠爱,表达了全人类对熊猫的宠爱。 读了人与熊猫同行的考古片断,唤起了我们对熊猫未来的思考。熊猫是一种濒危动物,它还能与我们同行多久,这个问 题,笔者早有同感。如上所述,从始熊猫到现生熊猫,它们的繁衍是一脉相承的,其间既没有断档,也未出现异常。从微观上看,骨质结构,牙体结构,骨小梁等也 都顺其自然地发展着。 最近,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魏辅文等在熊猫粪便中提取DNA证实,野生熊猫的遗传多样性在濒危食肉动物中居于中上等水平,是一个保持较髙遗传多样性的健康种群,具有复壮乃至长期续存的演化潜力。这表明熊猫具有比人们预想的还要好的生存能力。 笔者赞同魏辅文等学者的研究结果。但是,要使—个物种从濒危名单里“脱险”,必须保证其种群的整体性、稳定性和物种内在的遗传多样性,三者缺一不可。 这样,现生熊猫就仍有活力与人类继续同行~除非人们剥夺了它们栖息的家园。
/
本文档为【大熊猫史话】,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