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社交网络:让人欢喜让人忧——以“人人网”为例分析社交网络成瘾的原因、表现及对策心得 总结 计划 报告 合同 思想汇报

2017-11-28 14页 doc 32KB 62阅读

用户头像

is_477730

暂无简介

举报
社交网络:让人欢喜让人忧——以“人人网”为例分析社交网络成瘾的原因、表现及对策心得 总结 计划 报告 合同 思想汇报社交网络:让人欢喜让人忧——以“人人网”为例分析社交网络成瘾的原因、表现及对策心得 总结 计划 报告 合同 思想汇报 社交网络:让人欢喜让人忧 ——以“人人网”为例分析社交网络成瘾的原因、表现及对策 (同济大学 人文学院 文化产业管理,上海 200092) 时间:2011年12月 分类号:TU 摘要:随着人人网、开心网、新浪微博等网络社交平台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人与人之间 的交流半径延展。然而,社交网络在丰富人们生活,带来巨大便捷的同时,也可能使用户过 度沉迷其中,使其身心健康受到不良影响。因此,如何预防并干预“社交...
社交网络:让人欢喜让人忧——以“人人网”为例分析社交网络成瘾的原因、表现及对策心得 总结 计划 报告 合同 思想汇报
社交网络:让人欢喜让人忧——以“人人网”为例分析社交网络成瘾的原因、现及对策心得 总结 计划 合同 思想 社交网络:让人欢喜让人忧 ——以“人人网”为例分析社交网络成瘾的原因、表现及对策 (同济大学 人文学院 文化产业管理,上海 200092) 时间:2011年12月 分类号:TU 摘要:随着人人网、开心网、新浪微博等网络社交平台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人与人之间 的交流半径延展。然而,社交网络在丰富人们生活,带来巨大便捷的同时,也可能使用户过 度沉迷其中,使其身心健康受到不良影响。因此,如何预防并干预“社交网瘾”,正日益受 到关注。而如何适度的使用社交网络,更值得我们不断反思。 关键词:社交网络,网瘾,原因,表现,对策 Social Network:To Be or Not To Be Taking Renren as Illustration to Analyze the Reasons, Performance and Countermeasure of Social Network Addiction (College of Creative Culture Industry, School of Humanities, Tongji University, 200092, Shanghai) 2011-12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networks, such as Renren, Kaixin001, Sina it is more easily for people to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However, while social Microblogs, networks bring us convenience, they also make people drowned, resulting in adverse effects on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Therefore, to prevent social network addiction becomes more important. Meanwhile, how to make use of social networks reasonably deserves our concentration. Keywords: Social Network, Internet Addiction, Reason, Performance, Countermeasure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临睡前躺在床上,一定要用手机上一下人人、刷一下微博才能 安然入睡,每天一打开电脑,第一时间就登陆人人、微博,看看自己不注意的时候又发生了 什么新鲜事,排队、等人、上课的时候无意识的就拿出手机,浏览人人、微博动态,遇到网 络连接出问题,上不了这些网站的时候,就时刻心神不宁,坐立不安,满脑子想着好友们在 网上又更新了什么好玩的内容„„ 随着博客、微博、人人网、开心网等新的网络社交平台的出现,人们泡在社交网络上的 时间也日益增多。根据2010年末的数据,人们在网络上花费的平均时间比10年前增加了 82%。而根据美国杜克大学教授丹?艾瑞利研究得出的结论,人们花在社交网络上的时间也 突飞猛进,是占据上网时间中最长的,目前为上网时间的22.7%,而且有不断向上的趋势。 也就是说:“社交网络”已经让越来越多的人“成瘾”。 社交网络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让如此众多的人沉迷其中,社交网络成瘾究竟有什么表 现,而我们又有哪些办法来解决社交网络成瘾问题,下面,笔者将以“人人网”为例,对此 1 进行深入分析。 一、 刨根问底——社交网络吸引大量人群的原因 作为我国覆盖比例排名前三的社交网络之一,人人网无疑是具有代表性的。它之所以对 众多网民产生如此巨大的吸引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 好友源自生活 人人网原名校内网,于1999年5月创立。成立之初,其最重要的特点是限制具有特定大学IP地址或者大学电子邮箱的用户注册,这样就保证了注册用户绝大多数都是在校大学生。用户注册之后可以粘贴自己的照片,撰写日志,签写留言等。该网站鼓励大学生用户实名注册,上传真实照片,让大学生在网络上体验到现实生活的乐趣。 虽然在2009年,千橡集团作出战略调整,将校内网改名为人人网,扩大了目标用户,从而使其跨出了校园内部这个范围。但是,人人网大多数的使用者依然存在于校园内。这就使得用户在人人网上的绝大部分好友都能来自于现实生活,与自己有共同的生活圈,共同语言。 而人人网的会员注册也具有一定“辐射效应”。一些最开始对此不感兴趣的用户也会因为朋友的带动而加入人人网这类社交平台。这样,“一”带动“多”,“多”带动“更多”,社交网络的用户群就呈现了“病毒式”的增长。 2. 超越时空限制 正如上文提到的,人人网上的好友圈与现实生活中的交际圈重合度非常高。而网络平台之于现实世界的一个显著优势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能够超越时空的限制。 不管是不是在一个地方,不管时差有多大,只要在人人网上发布一条状态,写一段留言,发一篇日志,或者传一个相册„„就能让彼此得知各自的最新消息,然后转发、分享、评论„„例如,人人网近期推出的一款名为“家庭空间”的产品,就为父母和子女提供了全新的沟通平台。在这个网上家庭里,网友们可以记录生活的点滴,分享有意义的照片,存储对家庭的记忆。这款产品的上线满足了更多在外打拼的年轻人与家人时时沟通的梦想,让亲情不再因为距离而疏远。 不难看出,以人人网为代表的社交平台,正在将“寂寞的网络”,变为“充满人情味的网络”,打破互联网与现实的隔阂,带来一种全新的网络生活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人人网还提供了“好友档案”、“X档案”这类分析人际关系的小应用。通过这些应用,用户可以知道最近常来自己主页浏览的朋友是谁,哪些朋友很久没有联系了,自己好友的男女比例是多少,甚至好友的地理位置分布、大学分布也能一目了然„„ 这些数据在博得一笑的同时,也能提醒用户:适时与逐渐疏远的好友加强联络,适当平衡好友的男女比例关系、地域分布„„虽然不一定完全准确,但确实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既能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超越时空限制,又能理性的给出相关参考数据。社交网络对于广大用户的吸引力不言而喻。 3. 信息资源丰富 人人网作为一个网络社交平台,在为人与人提供交流空间的同时,也容纳了海量信息。 2 最直接的,就是用户在个人主页上面发布的状态、私人日志、照片„„这些往往是其日常生活最直观的反映。我们常常能通过此类信息了解到发布者的心情、动向、甚至情感纠葛等,这对于朋友间的相互了解,深入交流显然影响颇深。 同时,用户还会在人人网上发布其他种类繁多的日志、相册。其内容十分丰富。它们可能与现实社会中的热门话题息息相关。比如,“凤姐”、“犀利哥”、“小月月”、“723事件”、“乔布斯去世”等等;也可能与用户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例如临近期末,人人网上就出现了针对不同科目的复习、应考日志:《~~同样档次的内部资料~~来自人文学院~~~~据说有人用这份资料得了97分~~~~感谢总结这份资料的朋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管理学原理重点(期中,期末,你们懂的)》„„这类消息通过“转发”、“分享”功能,迅速传播开来。 如上文提到的,正因为人人网上的大多数好友都来自自己现实的社交圈,所以上面的信息与自己日常生活的关联性就会非常大,实用性也会相应增强,更极大地拓宽了我们的视野。而不同性格、爱好的人会发布、分享不同的信息。现阶段各类公共主页的开放申请显然也大量丰富了网络平台上的内容。在这里,人们很容易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这是以人人网为代表的社交网络吸引网民的很重要一点。 4. 迎合不同心理 现代工业文明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一方面使得生活无比便捷,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快速的生活节奏和巨大的生活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会寻求多种解压方式,而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拓宽感情宣泄的渠道就是其中之一。人人网这类社交网络就能够满足这种需要。 登陆人人网,首先进入视线的就是好友的“新鲜事”。可以说,其中的“状态”是个人生活最直接、最即时的反应。例如,“不能弃考~~老子也是交了毛爷爷的,见不到就太对不起他老人家了。”就是在2011年12年17日,四、六级考试这天,同学鼓励自己参加考试、刷分的状态;“一号店把姐姐气炸了~~什么态度。姐姐要退个鞋都搞半天,擦~~”则反映了网店服务态度差,以至于同学购物心情受到了影响;“唐朝的味道也一般嘛~”很明显的表现出了状态发布者对自己生活的炫耀 „„而人人签到、日志、相册等,就能使用户更充分的展示自己的兴趣爱好、生活动向了。人人网作为满足自我表现欲、个人情感宣泄的平台,可以说十分成功。 与此同时,人人网也为他人窥私欲、求知欲的满足奠定了基础。“新鲜事”中,铺天盖地的好友私人动向无疑是“浇灌”窥私欲的肥沃“养料”:什么人最近在做什么,什么人去了哪里,什么人和什么人最近关系怎么样„„都能从中窥探一二。而技术类、科普类、新闻类等不同内容、不同种类的状态、日志、相册等等,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人用户的求知欲。 5. 满足娱乐需求 除了拥有网络社交平台的基本功能,人人网还推出了不同种类的小游戏和应用程序。比如上文提到的“好友档案”、“X档案”,就是深受广大用户喜爱的两款应用。除此之外,“最佳损友”、“好友生物钟”、“你被点名啦”等,也曾风靡一时。而像“小小部落”、“幸福厨房”这样的小游戏更让许多用户欲罢不能。并且,随着“人人电台”、网页版点歌功能的扩展,人人网已经越来越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消遣、娱乐需求。 而人人公司并没有就此止步。2010年,人人网设立了“开放平台应用程序风云榜”,评选包括人气、创意、视觉设计、商业潜力、新人奖、营运、手机版与最 3 佳应用工具等八大奖项。其专家评审团都不是等闲之辈:Google战略合作总监杨威、爱游网路CEO 张长永、Appleap创始人任自立、蓝汛高级顾问冯广坤、奥美互动客户总监杨燕燕、frost&sullivan咨询有限公司投资总监张志勇与人人网技术总监黄晶。专业的评审团、丰厚的奖励,无疑能激起广大网友自行设计创作小应用、小游戏、优化网络平台的热情。这极大增强了人人网的休闲、娱乐功能,对提高人人网的吸引力起到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6. 联网即时便捷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份,我国手机上网用户达到了3.03亿,在全国互联网用户中比重不断提升,占到66.2%。预计到2013年,手机网民或将超过电脑网民。以人人网为代表的社交网站,已经与各大主流手机厂商、运营商合作,相继推出了基于iphone、android、symbian等系统的客户端,极大延伸了用户的社交半径。 人人网每天有超过30%的用户通过手机进行登录。网络平台与移动设备的绑定让人人网能够时刻不离我们左右。同时,也为社交网络相关功能的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 例如,人人网旗下的团购网站糯米网并不是简单地依托人人网的用户资源,而是有效地利用用户的位置地点,提供更加友好的服务。用户到了某一地区,其位置会在移动客户端上显示出来,人人网就会据此提供附近的糯米团购信息。这样,用户就可以在手机上实施购买。人人公司副总裁吴疆表示:这将是SNS网站向移动商务发展的方向。 便捷的登陆方式,更为友好的服务,无疑能为社交网络增添无与伦比的“魅力”。 二、 由浅入深——过渡沉迷社交网络的表现及影响 俗话说的好:“过犹不及。”以人人网为代表的社交网络在提供各类服务、满足网民不同 需求的同时,也很容易使其沉迷其中,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对其造成不良影响。 最初阶段,成瘾症状并不明显,用户可能只是对社交等级的升级比较在意,然而发展到 一定程度,成瘾症状会愈演愈烈。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语言网络化 “语言网络化”的表现主要有两种: 1) 上瘾用户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交谈时,说出来的话会限制在140字以内(微 博、人人网状态的限制字数为140字),他们认为超过140字的口语内容 既无趣又烦人,有时甚至还会因为所表达的内容无法压缩到140字以内而 苦恼不已; 2) 现实生活的交流中也会不自觉的加入大量网络用语。例如,直接说出“ORG” 来表达自己的敬佩、或者惊叹之情,有时甚至在对方不理解或者不接受的 情况下强行解释并依然我行我素的使用。 2. 签到强迫症 具有“签到强迫症”的用户执迷于在不同的地方签到、时不时的发一些无关紧要的状态,以增加自己在网络平台上的积分。他们有时甚至还会改变日常路线,以便能尽可能多的在不同地点进行签到。一旦某天因为工作、学习过于繁忙而忘记签到、发状态,就会觉得错过了一件大事而懊悔不已。 4 3. 电子设备狂 此类症状的表现也有两种: 1) 上瘾用户会投入大量资金来购买电子设备,以便提高自己在各个社交网站 中的账号等级,同时更便捷的接收各个平台上面各类活动的报道。其实他 们可以亲自去活动现场,但有此类症状的用户会觉得利用社交网络体验 “现场直播”会使自己的网络社交平台更活跃; 2) 不管是在上课、吃饭还是在排队、等人,只要手头没有重要的事情,就会 拿出自己随身携带的电子设备,登上社交网站,浏览最新动态,或者发布 一些自己的最新消息。 4. 农场综合症 “QQ农场”可谓风靡一时。其实人人网、开心网上也有相关的小游戏。用户可以在这些网站上面开设自己的农场,然后种植各类瓜果蔬菜,饲养不同鸡鸭牛羊„„ “农场综合症”反映的就是游戏用户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脱离。在游戏里,他们可能是养殖高手,而现实生活中,这些人可能很难有时间亲近大自然。更有甚者,现实生活与网络世界的重要性会在成瘾者心中完全颠倒。他们将自己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投放在社交网络平台上,使自己在其中成为众人敬仰的“成功人士”,而在现实世界里,这些人可能碌碌无为。 5. 零回复抑郁 当上瘾用户发现,自己发出的状态、微博和日志在一段时间里没有人转发、评论甚至很少有人浏览时,就会陷入浓重的抑郁情绪中,甚至还会觉得自己受到了朋友的冷落和忽视。有些上瘾用户的表现就是:短时间内发布多条消息,其内容可能是无病呻吟、顾影自怜、哗众取宠,以得到其他人的关注。 6. 账号申请癖 上瘾用户通常会执迷于在不同社交网络上申请自己的账号,决不放弃一丝成为人气用户的可能性,虽然有的时候他们申请的账号根本无人问津。 此类上瘾用户往往会消耗大量时间来经营自己在不同社交网络平台上的账号:转发、评论各类消息,与不同“好友”进行交流。而众所周知,各大社交网络平台上的许多消息甚至好友都是相互重复的。因此,大量宝贵的时间就在这样不断地“重复”中慢慢流逝了。 7. 离线恐慌症 与“语言网络化”和“电子设备狂”一样,“离线恐慌症”也有两种主要表现: 1) 当上瘾用户处于离线状态,暂时无法接触电脑、手机、ipad等终端设备时, 就会引起巨大的心理恐慌。他们往往会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尽快与网络产 生联系。一旦无法达到目的,他们甚至可能觉得失去了生活的动力。 2) 当上瘾用户能够轻松上网,并且使用电脑学习、工作时,会不自觉的点开 社交网络平台,时不时的刷新页面,欲罢不能。这种行为的后果就是:工 作、学习的效率十分低下。 三、 对症下药——如何克制社交网络成瘾 5 可见,社交网络在丰富生活,带来巨大便捷的同时,也可能使用户过度沉迷其中, 给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如何适度的使用社交网络,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与其等到上瘾之后再试图根治,不如事先提高 警惕,以免自己过度沉迷于社交网络。不管是网络用户个人还是其周围的师长、亲友, 甚至是整个社会,都具有控制“社交网络”成瘾的责任。 1. 个人预防 1) 学会自我控制,提高上网效率 “内因”往往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根据和主要原因。只有增强自己 “拒绝诱惑”的意志力,才能从根本上降低“社交网络成瘾”的可能性。 我们在利用网络搜索信息、查阅资料的时候,也应该明确目标,提高效率, 以免在各类网站上流连忘返,不知不觉又陷入了社交网络的“泥潭”。 2) 积极应对挫折,杜绝逃避现实 人们沉迷于社交网络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利用网络交际平台来弥 补现实人际交往中的不足,甚至逃避现实中遇到的挫折。而以人人网为代 表的社交网站又为网民的情感宣泄提供了便捷途径。一篇“疼痛伤感”的 日志、一条“仰望45度角寂寞忧伤”的状态,往往能引来众多好友的慰 问关心。人们常常能在此过程中得到深深的慰藉。同时,互联网又能够有 效避免面对面交流的尴尬。因此,很多社交网站上侃侃而谈的用户在现实 世界里可能沉默寡言。 这就很容易造成网民“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人格分裂”。 而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这还是要靠网络用户个人的自我克制,将社交网络 的使用控制在一个适当的程度内。 2. 环境预防 1) 关注现实生活,拓展户外活动 一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将自己的大部分注意力投放在现实世界后, 对社交网络的依赖程度自然而然就会降低。相关研究表明,精神空虚、情 感受挫、无所事事的人最容易对网络产生依赖。所以,充实自己的生活, 丰富个人的精神世界对防止社交网络成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适度的户 外运动不仅能强健体魄,更能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比起长期面对电子屏 幕,显然更有益身心健康。 2) 亲友相互督促,师长关心监督 正如上文所说,社交网络吸引网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好友圈与 现实生活中的交际圈重合度非常高,而网络又能够避免面对面交流的尴尬。 因此,格外具有吸引力。社交网络上瘾者潜意识中存在与现实世界联系的 欲望。这与“网络游戏成瘾”是有显著区别的:网络游戏中的大部分好友 都来自游戏间的互动,是一个几乎完全虚拟的世界,一旦沉迷其中,与现 实生活的隔阂就会越来越大。基于这一点,生活中亲友间的适度交流就显 得十分重要:现实的交流密切了,网络上互动的欲望就能相对减弱。 而对于容易沉迷网络的青少年,老师、家长的适时监督也必不可少。 美国杜克大学教授丹?艾瑞利已经对自己的学生展开了部分实验,比如尽 可能减少在社交网络上的时间。其中一个就是通过修改密码等方法禁 止登录。他让学生在每个星期天晚上互相修改社交网站密码,然后等到下 6 星期五晚上才告诉彼此新密码,这样平时上学的时候,他们就不能登录社 交网站了。“这种效果不错,学生们大多数都能安心地把作业交上来。” 3. 社会预防 1) 开展宣传教育,促进合理用网 只有明确危害,才能有效防止。因此,对于遏制社交网络成瘾,全社 会的舆论宣传、科普教育必不可少。现阶段,相关科普形式较为单一,主 要集中在大幅海报的展示,宣传手册、传单的发放,其枯燥、教条的内容 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反感。如何创新形式,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逐渐了解到 过度沉迷于社交网络的危害,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2) 加强技术开发,增强平台限制 针对“网瘾”问题,“防沉迷系统”、“中国电信绿色宽带”已经走进 人们的视野。个人认为,利用技术手段对人们使用社交网络进行一定限制 也是可行的。不过,对哪些人进行限制,限制的“度”如何把握,如何把 限制系统精益求精的做好„„都应当进行深入思考。不管当初的设想如何, 事实证明,针对网络游戏的技术限制收效微乎其微。“实名注册”的“防 沉迷系统”无法阻止未成年人偷用成人身份证号流连网络游戏。在这方面, 针对社交网络的“防沉迷系统”可以吸取经验教训。 而如果过度沉迷社交网络的症状已经发生,实施相关手段进行干预就不可避免了。现阶段,比较常用的办法是综合的心理干预,开展规范的心理指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应当注意的是,实施干预的人员必须为受过专业训练的合格人员,而干预的目标是矫正被干预者的心理、行为问题,促进其健康使用网络、改善其社会功能,而非中断或终止其上网行为。在干预过程中,严格禁止限制人身自由的方法(如封闭、关锁式干预),更不能体罚。虽然这种情况非常少见,但如果发现社交网络成瘾者中出现明显焦虑、抑郁、强迫等精神症状,应到医疗机构进行诊断,并依照有关临床诊疗规范进行治疗。治疗使用精神科药物应严格控制用量,更不能进行损毁性外科手术。 随着人人网、开心网、新浪微博等社交网络平台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超越了时空 限制,变得更为便捷。其强大的吸引力让越来越多的人沉迷其中。我们必须明确的是:社交 网络只是增进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有效工具。如果因为对其过分依赖而忽略了现实生活中的人 际交往,只会让人类成为现代科技的奴隶。这种本末倒置的行为值得我们时刻警惕。 参考文献: 1. 张磊 熊剑明,《战胜网瘾:网瘾预防与戒除指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 2. (美)金伯利?S 杨(Kimberly?S Young),《网虫综合征:网瘾的症状与康复策略》,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 3. 黄晓斌,《大学生的"网瘾综合症"与信息素质教育》,《图书馆学研究》,2003年第 一期 4. 刁生富,《论网瘾的成因与对策》,《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3年第一期 7
/
本文档为【社交网络:让人欢喜让人忧——以“人人网”为例分析社交网络成瘾的原因、表现及对策心得 总结 计划 报告 合同 思想汇报】,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