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应用双梭形切口术式治疗52例耳前瘘管并感染病例

2017-11-18 5页 doc 17KB 89阅读

用户头像

is_511210

暂无简介

举报
应用双梭形切口术式治疗52例耳前瘘管并感染病例应用双梭形切口术式治疗52例耳前瘘管并感染病例 应用双梭形切口术式治疗52例耳前瘘管并 感染病例 第13卷第4期2007年8月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Ch ineseJournal0{Otorhinolaryngology--SkullBaseSurgery Vo【_l3No.4 Aug.2007 ? 经验交流? 应用双梭形切口术式治疗52例 耳前瘘管并感染病例 胡伟群,蔡志福,薛章委,林松兴 (福建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福建莆田351100) 关键词:耳前瘘管;感染;手术治疗 中图分类号:R764....
应用双梭形切口术式治疗52例耳前瘘管并感染病例
应用双梭形切口术式治疗52例耳前瘘管并感染病例 应用双梭形切口术式治疗52例耳前瘘管并 感染病例 第13卷第4期2007年8月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Ch ineseJournal0{Otorhinolaryngology--SkullBaseSurgery Vo【_l3No.4 Aug.2007 ? 经验交流? 应用双梭形切口术式治疗52例 耳前瘘管并感染病例 胡伟群,蔡志福,薛章委,林松兴 (福建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福建莆田351100) 关键词:耳前瘘管;感染;手术治疗 中图分类号:R764.7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OO7—1520(2007)04--0311--02 1999,2004年,本科治疗耳前瘘管并感染 52例,采用双梭形切口,将耳前瘘管及感染组织一 次性完全切除,方法简便,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52例患者中,男29例,女23例;年龄 3.5,52岁.病程6d至27年.35例多次耳前瘘 管并周围组织炎症或脓肿形成.6例为耳前瘘管脓 肿切开引流手术治愈后6个月至4年,再次复发; 5例为耳前瘘管脓肿切开引流术后,经7,3od换 药,症状仍然未愈;6例为耳前瘘管切除术后复发. 1.2手术方法 在局麻或全麻下,应用钝针头于瘘管内注入美 兰少许,在耳前瘘管口周围作一小梭形切口.应用 刀片于美兰着色外组织锐性分离,在分离过程中,先 分离瘘管后部,瘘管在此处与耳轮角或耳屏软骨关 系密切,表现为瘘管与软骨紧密粘连或瘘管穿过软 骨,可削除此处的部分软骨组织,这样可轻松到达软 骨深面.因瘘管的基底部常常位于软骨的深面,完 成上述操作后,另于炎症组织处,根据炎症组织的大 小,作第2个较大梭形切口,切开皮肤后,在美兰着 色外组织,用刀片锐性分离.分离过程中应边刮边 切,这样既可获得一个炎症组织与正常组织的界线, 又能避免伤及颞浅动脉.分离至与原分离的瘘管基 底部汇合,对术腔周围残存的美兰着色组织,应尽可 作者简介:胡伟群,男,副主任医师. 通讯作者:胡伟群 能刮除彻底,冲洗术腔后碘酒消毒术腔,两梭形切口 的皮肤呈S型错位缝合,绷带包扎. 2结果 随访6个月,治愈51例,1例,'bJL因线头反应, 切口处瘢痕较大,经常红肿,于术后3个月再次全麻 下手术,取出瘢痕下3个线头后,症状消失. 3讨论 耳前瘘管并感染的手术治疗,因术中瘘管辨认不 易,切口较大,皮肤缝合较困难,常保守治疗或脓肿切 开引流.若切开引流,需多次换药,如换药不,易 导致迁延性炎症,且易复发.,'bJL患者常因恐惧换 药,而经常出现治疗困难.故应用本方法治疗儿童耳 前瘘管并感染,一次性治愈,倍受患儿家长欢迎. 有文章报道因耳前瘘管感染期的分泌物可阻塞 瘘管腔,使美兰注入困难,以及手术中美兰外溢污染 术腔,从而无法辨清瘘管,故建议无需瘘管内注射美 兰.我科在充分比较耳前瘘管内注射与不注射美兰 两种方法后,本组病例均采用瘘管内注射美兰着色 的方法.术中发现仅2例出现瘘管阻塞,无法注射 入美兰,其余病例大部分的瘘管,炎症组织均可被美 兰着色.虽然不排除因阻塞可能有些瘘管分支,炎 症组织未被着色,但仍可显示整个瘘管的大致走行 及炎症组织的大致范围,给术者提供了良好的指示. 只要注意手术方式,采用先在第一个梭形切口,寻找 瘘管的基底部,即可以避免手术刚开始就因美兰污 染了整个术野,而找不到瘘管的情况. ? 311?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第l3卷 有作者报道应用显微镜辨认瘘管.本组病例均 在裸眼下采用在瘘管口周围作1个小梭形切口后, 先于瘘管的后方锐性分离,在美兰着色瘘管走行的 指示下,在刮除部分软骨后,将瘘管与耳屏软骨或耳 轮角软骨分离,直到软骨深面,颞浅筋膜浅面,此处 常为瘘管的基底部.耳前瘘管并感染后,通常瘘管 的前下方炎症较严重,其后上方炎症相对减轻.在 此处先分离,术野较清洁,容易辨认瘘管.虽然,术 野较窄,但牵拉以及刮除部分软骨后,可顺利将瘘管 分离到耳屏软骨或耳轮角软骨深面,直到瘘管的基 底部.若手术从瘘管口及炎症组织同时进行,术野 常因渗血较多或因挤压炎症组织,脓腔破裂使美兰 外溢,污染术野,从而无法辨清瘘管.采用本方法, 无需显微镜的帮助,仍可辨清瘘管,方法较为简便. 本术腔为污染术腔,遗留线头,易造成术后线头 反应,严重的需再次手术.本组病例中有1例出现 上述情况.所以应尽量减少线头数目.一般的渗血 可通过绷带包扎而压迫止血.本组病例均未放置引 流条.两个梭形切口的边缘皮肤呈S型错位,有利 于减张缝合.通过上述方法缝合,本组病例无制作 转移皮瓣者. 总之,应用双梭形切口手术治疗耳前瘘管并感 染,既可以利用第一个梭形切口先找到瘘管基底部, 又可利用第二个切口彻底切除炎症组织,而且两个 梭形切口有利于皮肤的错位缝合,值得推广. (修回日期:2007一O1--O9) ? 经验交流? 电凝法治疗鼻出血28例 聂军,黎犁,周斌,李秀玲 (宜昌市夷陵医院眼耳鼻咽喉科,湖北宜昌443100) 关键词:鼻出血;电凝治疗 中图分类号:R765.2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OO7—1520(2007)04--0312--02 鼻出血为耳鼻咽喉常见疾病,尤以儿童及老年 人多见.本文选择28例应用双极电凝或者电凝棒 治疗鼻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04年1月~2006年2月应用双极 电凝或电凝棒治疗鼻出血患者28例,其中男18例, 女1O例;年龄12~71岁.21例为鼻中隔搏动性出 血,3例为鼻中隔中上方弥漫渗血,3例为鼻腔后外 侧壁出血,1例为鼻息肉术后中鼻道创面出血. 1.2治疗方法 在鼻内镜下,用1丁卡因,加入i%o肾上腺素 混合液棉片行鼻腔表面麻醉3次,找到出血点后,采 用Olympus—use-30型高频电凝设备,输出功率 作者简介:聂军,男,主治医师. 通讯作者:聂军,Email:yldentnj@163.com. 10~25W,直接用双极电凝或者电凝棒电凝搏动的 出血点或者渗血的黏膜面,必要时在其周围一并电 凝部分有明显暴露血管的黏膜,脚踏开关控制,时间 1,2s至局部黏膜炭化或闻及"啪"的响声,术中视 具体情况调节双极电凝或者电凝棒的功率并控制电 凝的时间;观察无出血后,用明胶海棉蘸0.5红霉 素眼膏覆盖创面.28例患者中,5例为填塞无效后 行双极电凝止血,包括1例鼻息肉术后反复出血患 者;16例患者有明确的出血点,行1麻黄碱棉片填 塞后直接行双极电凝或者电凝棒止血;7例患者在 鼻内镜下找到出血点后电凝止血.术后一般不需清 理鼻腔. 2结果 28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鼻出血,也无鼻中隔穿 孔及鼻腔粘连等并发症.22例随访2,3个月,无 再发鼻出血,6例失访. ? 312?
/
本文档为【应用双梭形切口术式治疗52例耳前瘘管并感染病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