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以人为本与高校德育工作创新(宋瑞恒)

2020-03-06 7页 doc 22KB 0阅读

用户头像

is_833902

暂无简介

举报
以人为本与高校德育工作创新(宋瑞恒)以人为本与高校德育工作创新 摘要:以当代人本思想为视域,研究高校德育发展的现实困境;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中科学地把握“人”的含义;从宏观和微观环境入手,以“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核心,以“育人”为宗旨,不断优化德育环境资源,在多方面确立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真正实现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人本精神。 关键词:以人为本;高校德育;环境优化;方法创新 道德作用对于国家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国家综合竞争力提高的影响日益显著,无论是发到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十分重视青年人的道德教育,并加紧付诸实践。大学生是我国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
以人为本与高校德育工作创新(宋瑞恒)
以人为本与高校德育工作创新 摘要:以当代人本思想为视域,研究高校德育发展的现实困境;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中科学地把握“人”的含义;从宏观和微观环境入手,以“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核心,以“育人”为宗旨,不断优化德育环境资源,在多方面确立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真正实现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人本精神。 关键词:以人为本;高校德育;环境优化;方法创新 道德作用对于国家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国家综合竞争力提高的影响日益显著,无论是发到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十分重视青年人的道德教育,并加紧付诸实践。大学生是我国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在这里,我们主要研究以人为本的理念对于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有何借鉴意义。 一、人本主义教育溯源及我国高校德育面临的问题 作为西方重要的思想价值尺度,“人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都对教育产生及其深远的影响,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对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有重大的启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 1.以人本主义为核心的德育溯源 在古希腊时期,就有人本主义思潮孕育而生。当时的普罗泰戈拉把“人”定义为“万物的尺度”,这在西方思想史上是最早对人的价值给予的肯定。19世纪,德国哲学家路德维希·费尔巴哈认为人是真实存在的感性实体,即把上帝人化,把人神化。但是他并没有把人当作实践的主体,导致忽略了人主体的能动性。而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 到20世纪中期,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基本需求层次理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所组成。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它们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所以,作为高校德育工作者,我们在对学生的教育上也要遵循学生们内部的需要,逐步施教。 20世纪60年代,罗杰斯希望学校把每一个受教育者培养成为“完全的人”,使学生们充分发展自己的知情意,这样的教育过程始终都以“以学生为中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应该是互相尊重、平等、为的是充分发展个体的“自我”。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一直强调教育应当发展学生的内在潜力和独特个性,他认为“人要有自尊——自己要尊重自己,善于珍惜个人的荣誉,自己的名声,关心集体与同志们对自己的行为、自己的精神世界的品评,经常去追求道德上的完美,感受理想、高尚道德情操的魅力、吸引力,要有今天比昨天更好的愿望。”“学校里道德教育的实质,则在于教育者经常去唤起自己的学生们去追求理想的东西,即是应该奉献的思想。”【2】作为每天身处学生之中的高校教育者,更应该尊重学生,培养学生,把学生作为工作的重心,已发展学生“独特的自我”。 2.当前我国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过程重视强化政治教育,忽视学生的思想教育与个性发展。从古至今,无论是孔子时代的周游列国还是中国近代的私塾教育,甚至当下我们的高等教育,在道德教育一直渗透着政治思想因素,通过道德约束来强调政治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但是过于强调政治文化,极易导致高等教育的道德体系政治化、功利化。过分强调灌输理论,使灌 输理论成为道德教育的实施工具,缺乏对学生的生活教育,把抽象的理论更加抽象化,不能很好的结合学生自身情况,使思想教育不能深入学生内心,学生被钳锢的思想得不到发挥,极度缺乏以学生为本的个体性教育。 其次,德育过程中“重知识主义”,忽视道德实践的重要性。在各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中,各种应用性、技能型的课程比比皆是,相对提升学生文化品位的人文类课程却被极度压缩,个别专业学生只能接触到几门流于形式的选修课。课时的安排,也是偏重专业教育课时量而忽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时量。更重要的是,高校奖学金评比大多仅将智育成绩作为评比的首要条件,严重忽视学生的德育发展状况。 再次,德育工作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轻视.美国大学很注重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德育,如欧内斯特·博耶就曾提出专业课应当实现价值观教育的思想,他认为专业教育必须包含两个层次:一是帮助学生掌握从事某种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二是培养学生具有与专业相关的价值观。例如,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必须教会学生如何适应和改造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物理学的教学应当组织学生讨论物理学与伦理学的关系等。【3】一方面,我国高校专业课教师的课堂教学也仅重视知识传授,关注的仅仅是对专业知识的讲解,却很少涉及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使高等教育缺乏德育色彩;另一方面,高校教师的知识能力大大强于学生,在课堂上教育内容的深度是学生所不能及的,这样在课堂上多为“一言堂”,师生间不能形成有力的互动,课堂上的学生没有享受到主体地位,课堂教学也没有以人为本的德育关怀。 高校德育的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四有新人,而就目前情况而言,我们的高校德育工作大多只是流于形式,与所要达到的目标相距甚远。我们认为,当前高校德育应该尽可能让德育回归现实,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培养适合我国国情的学生,并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个性与潜能。 二、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的内涵及其教育价值 1.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视野中把握“人” 现在,我们要把人本理念如入高校德育工作的改革中,首当其冲的就是科学地把握“人”的内涵,把握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了解高等教育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马克思主义把人理解为从事具体社会实践的人,即“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人的本质首先在于人的社会性;人的本质不是由社会关系的某一方面决定的,而是由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的;人的本质不是一成不变的。同时,马克思主义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5】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一切社会现象最后的根源。人通过实践活动把握物质世界,又通过实践活动改造物质世界,并改造人自己。 2.“以人为本”思想的教育价值 “以人为本”是一种科学的教育理念,教育工作者应以“以人为本”科学内涵为指导,在高等教育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具有多项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今天,教育功利性依然是一种客观存在,但是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培养掌握一门知识、技能的人,更要培养劳动者的情操,是人全面发展。我们在高等教育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实质就是要培养适应社会的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人”。也就是说,从马克思主义观点出发,教育并不是培养训练工具性的人,而教育的价值在于对“人”的培养,首要任务就是“养成健全的人格”,在此基础上,是使个人学有所长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从本质上讲,“以人为本”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能更好地认识人的价值,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同时,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观也为高校德育工作者提供了正确的教育方向,即“以学生为本”。在高等教育中,充分开发学生的个体性创造能力,大胆的针对个性实施多样化教育,使以人为本融入个阶段的教育理念,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 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四有”新人的可塑性,为学生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达到高校德育的根本目的。 三、构建良好的德育环境,提升社会的人文关怀 德育环境是一个广泛而又复杂的系统,根据不同的可以分成三大类:以环境构成要素的性质划分,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以环境构成范围的大小划分,可以划分为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以环境的构成内容来划分,可以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6】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和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产生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但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来改变环境,要充分利用客观环境中积极因素的作用,努力营造促进人们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当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结合实际环境因素,渗透人本主义教育,通过对环境因素的优化与有效利用,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1.德育环境的优化原则 环境的优化应从反映优化过程中客观存在着的各种环境因素入手,选择积极的环境因素,制定出正确的选择准则。首先,要坚持积极因素的原则。教育者要立足于“人本主义”基本要求,在优化环境过程中要掌握环境变化的动态,分清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根据教育目标选择积极因素开展教育。其次,要注重整体一致性原则。我们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营造良好的微观环境必须与社会宏观环境相一致,只有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组建全社会的科学的德育网络体系,保持宏观和微观环境对人思想的一致性,才能卓有成效的达成德育目标。再次,区分德育环境的层次性原则。由于我国民族与历史传统的差别,各地环境因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同,因此,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存在着差异性,同时在一样的环境中的不同人的思想层次不同,所产生的教育效果也不相同。因此,我们要因人而异,适当的教育,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最后,坚持创造性原则。教育者要把握环境对人的思想影响的规律,遵循这一规律,来营造以人为本的育人环境。 2.德育环境优化的途径 搞好物质环境建设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质条件,能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我们应该根据物质环境的原有基础,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创造布局合理的舒适环境,加强教育效果。优化环境,即靠建设有靠管理。在满足物质环境的基础上,更要保证精神环境的改进。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对不同的形势,制定规章制度,采取奖励惩罚等举措,来受教育者的行为,使受教育者的思想符合社会大环境的客观要求。与此同时,要优化社会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我们应该以现阶段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基准,来营造育人氛围,并以学生为主体,保证学生在社会宏观环境中的个体性充分展现,这就需要社会各个部门共同协调,育人发展。 四、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推进高校德育创新 德育是大学教育的灵魂,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接班人的重要保证。在新的历史时期,探索德育创新实践,开展有目的且卓有成效的道德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光荣使命。 1.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7】这种自由自觉的活动就是人的实践,而我们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活动就是一种精神生产实践活动。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就是针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而提出的新理念。高校德育工作者在教育学生时,要把握人的发展规律,把学生作为实践的主体,使学生形成适应社会生产活动的精神动力,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 本目的。 2.重视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教育方法的运用 “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强调人的主体意识,要求突出人的主体作用和地位。我国高校思想教育工作长久以来采用现行教育的方式,通过大量的理论灌输、宣传教育、榜样示范、批评教育等方法来教育大学生,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身情感。隐性教育能通过校园生活、大学文化等多种潜隐方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起道德需要,树立道德情感,形成道德品质。教育者结合学生们的情感,通过反复刺激,使学生的道德选择趋于自动化、情感化,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激发他们身上的潜能。 3.发扬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工作作风 尽管在高校教育过程中,教师是施教的主体,学生是客体,但是,师生之间在地位和人格上是平等的。教育者不能一味把持话语权,把自己当作发号施令的指挥官,要把工作重点从教师施教改变为师生体验共享,再逐步转移到学生学有所悟——自教。首先教育者要以身作则,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用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逐步深入的学生中去;同时教育者要创设平等的教育环境,与学生开展平等互动的,并充分发挥学生党员、优秀学生代表的榜样力量,对学生进行人性化、个性化的再教育。 总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各项事业都正处在转型期,在德育领域形成了一些新的德育理念。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作为我国高校德育创新和发展的重要理论之一,在运行过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指导我们的德育实践,在实践中把握“人”,打造有用的、全面的人,以学生为中心建立新的“一定的社会关系”,实现高校教书育人的宗旨,建构与时代需求相一致的高校德育环境资源,吸收和借鉴新的德育理念,促进高校德育的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60页 【2】《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2卷第181页、第183页 【3】戴艳军.《美国高校德育实践对中国高校德育工作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2(6):81.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60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60页 【6】《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
本文档为【以人为本与高校德育工作创新(宋瑞恒)】,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