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试题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试题

2017-09-16 14页 doc 29KB 1219阅读

用户头像

is_260251

暂无简介

举报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试题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试题 试卷代号:2508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试题 2009年7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符号的——特点是就语言起源符号创制之初而言的,符号一旦进入交际,就必须遵 守社会约定,它对人们有——。 2. 是指人们对于语言的认识、情感、看法、态度和审美情趣等有关语言的一系列 态度和看法。 3.儿童掌握语言,要掌握——、——、——,并将其运用成熟。 4.儿童母语习得的过程有着惊人相似:一般是从无意义的声音,发展到 —...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试题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试题 试卷代号:2508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试题 2009年7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符号的——特点是就语言起源符号创制之初而言的,符号一旦进入交际,就必须遵 守社会约定,它对人们有——。 2. 是指人们对于语言的认识、情感、看法、态度和审美情趣等有关语言的一系列 态度和看法。 3.儿童掌握语言,要掌握——、——、——,并将其运用成熟。 4.儿童母语习得的过程有着惊人相似:一般是从无意义的声音,发展到 ——阶段,然后进入——阶段,再进入——及至最后进入——阶段。 5.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为:——、——和 ——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方法。 6.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学习活动主要包括——和——两种类型。 7.早期阅读环境包括——和——。 8。讲述活动在设计和实施时的基本步骤是:——、———、———。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语言能力指的是个人使用语言的能力,具体表现为听说读写四项。( ) 2.动物也有语言,我们日常说的所谓“莺声燕语”就是动物的语言。( ) 3.思维活动,尤其是抽象思维活动,必须借助于语言,不能离开语言而单独进行。 ( ) 4.人类的语言是分层装置的,靠组合、替换来运转。( ) 5.语音是口头语言的物质载体,是人类发音器官所发出的声音。( ) 6.示范模仿法,是孩子重复或搬套教师示范的语句及其叙述程序,一般不需要孩 子创新。 ( ) 7.他人评价法客观性强、可信度较高,有利于优秀经验的及时分享与推广,所以 应频繁进行。( ) 8.“XX地区幼儿学说普通话与方言关系的调查”,通过收集幼儿学说普通话过程 中存在的发音问题,以便今后的语言教育中加以重点突破,它属于跟踪调查。( ) 9.儿童在语言习得过程中是被动接收知识和能力的,听到什么才有可能说出什么。 ( ) 10.发出声音和独词句的出现是儿童学话中关键的两步。( ) 11.重叠音出现是儿童早期语言发展的重要现象,是婴儿说话所呈现特殊的“小儿 语”式发音。( ) 12.婴儿说多词句时,不流畅、重复是不正常的口吃现象,成人应及时纠正,以 免影响以后的语言学习。( ) 13.词汇量是儿童智力发展的标志之一,儿童智力水平较高,词汇量就越丰富。 ( ) 14.识字也是幼儿的学习任务,幼儿园组织开展的早期阅读活动就是帮助幼儿获 得识字经验,提高幼儿对文字的敏感程度。( ) 15.在确定幼儿语言教育内容时,要把语言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作为语言教 育内容的重点、难点在教育过程中给予突出与强调。( ) 16.学前全语言教育是指通过加强字、词、句的传授,全面发展学前儿童听、说、 读、前写以及外语等的语言能力。( ) 17.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渗透语言教育,可以让儿童的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讲述,也可以 在绘画和手工活动时中,加进孩子喜闻乐见的儿歌等。( ) 18.文学作品作为艺术品,首要的是审美价值,其次才是其他的认识价值、娱乐价值 等。 ( ) 19.教师在创设谈话情境时,应多用摆设,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启发引导幼儿进入 谈话话题。( ) 20.早期阅读主要是帮助幼儿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前期阅读和前期书写准备。 ( ) 三、问答题(前四题为简答题,答出要点即可;后二题为论述题,要求展开分析论述。 前四题每小题5分,后二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任务,主要包括哪两大方面? 2.听说游戏活动有哪些基本特征? 3.鼓励幼儿围绕话题自由交谈,有哪几个基本方法可供参考? 4.简述学前儿童语言的获得理论的主要内容。 5.o至3岁学前儿童语法的发展有什么特点? 6.正规的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行为评价主要涉及哪些方面? 四、根据所给材料设计活动(共20分) 要求:1.设计应符合语言教育目标和幼儿年龄发展特点; 2.任意选择一种活动类型设计相应的,可提炼“材料2”主题设计谈话活动或听说游戏方案,可围绕“材料2”设计讲述活动、文学作品学习活动或早期阅读活动 方案; 3.方案结构完整,包含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 4.按照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列出活动过程每一环节的要点。 材料1: 中班儿童语言教育目标 第一,谈话活动。能集中注意力,耐心倾听别人谈话,不打断别人的话;乐意与 同伴交流,能大方地在集体面前说话;能说普通话,较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学会围绕一 定的话题谈话,不跑题;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不抢着讲,不乱插嘴;继续学习交往语言, 提高语言交往能力。 第二,讲述活动。养成先仔细观察,后表达讲述的习惯;逐步学会理解图片和情 景中展示的事件顺序;能主动地在集体面前讲述,声音响亮,句式完整;学习按照一定的顺 序讲述实物、图片和情景的内容;能积极地倾听别人的讲述内容,发现异同,并从中学习好 的讲述方法。 第三,听说游戏。在游戏中巩固练习发音,正确运用代词、方位词、副词、动词、 连词和介词等;能说简单而完整的合成句;能听懂并理解多重游戏规则;学习较迅速地领悟 游戏中的语言规则,并能及时作出相应的反应。 第四,文学作品学习活动。喜欢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主动积极地参加文学活动;知 道文学作品语言与日常生活语言的不同,进一步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美;学习理解文学作品 的人物形象,感受作品的情感基调,能运用较恰当的语言、动作、绘画形式表现自己的理解; 能根据文学作品提供的线索,扩展想象,仿编或续编一个情节或一个画面。 第五,早期阅读。能仔细观察图画书画面的人物情节、看懂单页多幅的儿童图画 书的内容,增强预知故事情节发展和结局的能力;懂得爱护图书,知道图书的构成,有兴趣 模仿制作图画书;在阅读过程中初步了解汉字的由来和汉字认读的规律,并有主动探索汉字 的愿望;喜欢描画图形,尝试用有趣的方式练习汉字的笔画。 材料2: 给妈妈的信 小蜗牛有一个好朋友乌龟,他们每天都在大树下一起玩。 有一天,小蜗牛来到大树下,看见乌龟正在写信。小蜗牛奇怪地问:“你在给谁写 信?” “给我妈妈写信。”乌龟抬起头,望着自己家的方向,J心里甜甜的。 “给自己的妈妈写信?”小蜗牛更奇怪了,他又问:“信里写了些什么呀?” “哦,写着我想对妈妈说的话。”乌龟笑着说,“你帮我送去好吗?” 小蜗牛带上信出发了,走了好久才来到乌龟妈妈那里。乌龟妈妈看了信,亲热地 搂住小蜗牛,说:“谢谢你给我带来的信,请你告诉小乌龟,我也很爱他。” 小蜗牛心想:“妈妈收到孩子的信,会那么高兴,我也要给自己妈妈写信。”回到 大树下,小蜗牛给自己的妈妈写信。小蜗牛还不会写字,他想了一想,画了一幅画。 可是,让谁去送这封信呢? 小蜗牛决定自己去送。他走啊走,走啊走,走过大树,走过小桥,来到自己家。“妈 妈,我回来了。我给你送来了一封信。” “谁的信呀?”妈妈接过信,奇怪地问。 “我呀!是我给你的信,你猜猜信里写了什么?”小蜗牛着急地说。 妈妈看了信,亲热地搂住小蜗牛说:“哦,我的宝贝,谢谢你给我的信。” “你知道我的信里写的是什么吗?”小蜗牛问妈妈。 妈妈和小蜗牛一起看信,说:“你瞧,信上的小蜗牛趴在妈妈的耳朵边,正在说‘妈 妈,我爱你!’信上还画着好多爱心呢。我们一起来数数,一、二、三„„哟,数都数不清。” 小蜗牛搂着妈妈,心里甜甜的。妈妈也亲热地搂着小蜗牛,心里暖暖的。 试卷代号:2508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试题答案及评分 (供参考) 2009年7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任意性 强制性 2。语言观念 3.语音 词汇 语法 4.单词句(独词句) 双词句 多词句 成人句 5.自然观察法 调查研究法 教育行动研究法 6.文学欣赏 文学创造 7.精神环境 物质环境 8.感知理解讲述对象 运用已有经验自由讲述 引进并学习新的讲述经验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2.X 3.? 4.? 5.X 6.X 7.X 8.X 9.X 10.X 11.? 12.X 13.? 14.X 15.? 16.X 17.? 18.? 19.X 20.? 三、问答题(前四题每小题5分,后二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任务,主要包括哪两大方面?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任务,主要包括: (1)进一步探索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功能和作用 ?促进学前儿童语言和行为的社会化进程; ?提高学前儿童的学习能力,促进其智力发展; ?促进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兴趣; ?学好口语,提高早期阅读能力,为学业成就和未来成功打好基础。 (2)解释学前儿童语言发展过程及现象,揭示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与教育规律, 并运用规律来促进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 2.听说游戏活动有哪些基本特征? (1)在游戏中蕴含着语言教育目标。 (2)将语言学习的重点内容转化为一定的游戏规则。 (3)在活动过程中逐步扩大游戏的成分。 3.鼓励幼儿围绕话题自由交谈,有哪几个基本方法可供参考? (1)放手让幼儿围绕话题自由交谈。 (2)鼓励每位幼儿积极参与谈话,真直形成双向或多向的交流。 (3)在自由交谈的活动过程中,适当增加幼儿“动作”的机会。 (4)注意自由交谈中的个别差异。 4.简述学前儿童语言的获得理论的主要内容。 目前学界关于儿童语言获得的理论概括为三大类:后天环境论、先天决定论和先 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 后天环境决定论强调环境和学习对语言获得的决定性影响。认为儿童语言只是成 人语言的简单翻版,否定或轻视儿童在语言获得中的主动性及其先天因素的影响。 先天决定论强调先天禀赋的作用,认为语言获得不是后天学习的结果。这种理论 这种认为儿童生来就具有一个语言学习装置。儿童接触一定数量的语言后,就会利用这种装 置对语言现象进行分析,学会了具体的语言。 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认为认知结构是语言发展的基础,个体的认知结构来源 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语言的习得不是本能的、自然的过程,强调智力成长和语言 发展之间的关系,关注儿童的经验背景和成长中的智力对其交往能力的影响。 5.0—3岁学前儿童语法的发展有什么特点? (1)单词句阶段:是指用一个词代表的句子,一般出现在1岁一1岁半。单词句所用的词不是单独和某种对象相联系,而是和某种情境相联系。 (2)双词句阶段:是由二个单词组成的不完整句,有时也由三个词组成,一般出现 于1岁半到2岁。 (3)能运用多种简单句,出现复合句:2岁以后,简单句增加。有时也出现复合句, 但数量少,比例小。 (4)句中含词量增加:随着年龄增长,儿童说话所用的句子有延伸趋势,句中含词 量增加。 (5)疑问句增多:2岁左右,婴儿开始使用疑问句,并呈迅速增长趋势。 (6)接尾策略:接尾策略是指婴儿不管实际情况,只选用问句末尾的一些词作答, 主要发生在1岁半至2岁半,3岁左右这种语言现象消失。 (7)抽象句子规则,进行系统整合:把一种新的语言现象纳入原有的语言框架,力 图用原有的规则去解释、同化,即对句子规则进行系统整合。 (8)说话不流畅,表达常有“破句现象”:说多词句的句子时,常有说话不流畅,结 结巴巴的现象。对3岁孩子而言,这是正常的自然现象。 6.正规的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行为评价主要涉及哪些方面? 正规的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行为评价主要涉及活动的目标、内容、组织方法和 形式、教学辅助材料的利用以及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等,具体包括目标的达成程度、活动 内容和形式的适合程度、活动内部要素的协调程度、效果分析。 (1)目标的达成程度。语言教育活动旨在有目的、有地为幼儿提供语言学习机 会,具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各种类型的语言教育活动含载着不同的语言教育目标,起到促进 幼儿语言循序渐进地向完整语言方向发展的重要作用。对语言教育活动目标的达成程度的评 价一般分认知、情感和能力三类。 (2)活动内容和形式的适合程度。主要分析教师对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与目标要求 是否一致,活动内容是否符合科学性和思想性,内容的分量是否适当,有无过多或过少的情 况,内容的安排是否分清主次或突出重点、难点,是否抓住了关键内容,内容的布局是否合 理,各要点之间的衔接是否自然流畅,活动内容与幼儿原有的语言、认知和社会经验是否相 对应等。在评价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时,主要分析在活动展开的过程,教师是否考虑了根据 不同的内容组合或变换不同的活动形式,是否适当地开展了集体、小组或个别活动,有没有 考虑到因材施教的问题;在分组组织时,是否考虑到幼儿之间的关系(包括合作或冲突)、以 及幼儿的情感因素,是否考虑根据当时幼儿的兴趣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或者某一具体活动内 容采用实物演示、现场表演或谈话等方式创设活动情景,引起幼儿的注意等。 (3)活动内部要素的协调程度。语言教育活动是教师、幼儿、语言环境、活动材料 等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所以在评价语言教育活动内部和要素的协调程度时,需要从幼 儿与语言环境之间的互动情况、材料的利用情况和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情况三个方面进行 分析。在对幼儿与语言环境之间的互动情况进行评价时,重点观察幼儿是否积极、主动地参 与活动,与活动环境进行互动,是否对活动环境和活动材料产生浓厚的兴趣,是否愿意主动 操作活动材料。 在评价教师对材料的利用情况时,主要考察教师所提供的环境和材料是否是活动所 必需,教师在指导幼儿学习时是否充分利用了这些材料,是否出现了材料提供不足或过剩而 对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产生影响。在评价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情况时,主要了解在 活动过程中教师对幼儿学习的指导与幼儿主动学习之间的协调关系,了解是否出现了因教师 指导不足而影响教育活动目标的达成或者因指导过度而干扰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等现象。 (4)效果分析。对语言教育活动的效果进行总体评价,包括对活动的总体印象进行 简单的描述,总结、分析活动设计和组织中的得与失及其原因所在,特别是分析教师设计和 组织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就其中的不足提出改进的建议,为教师以后的活动设计和组 织提供参考。 四、根据所给材料设计活动方案(20分) (本题无统一答案,按所设计方案符合要求的程度酌情给分。) 要求:1.设计应符合语言教育目标和幼儿年龄发展特点(见试题材料1); 2.活动类型应为文学作品学习、讲述活动、谈话活动、听说游戏活动、早期阅读 活动中的一种; 3.方案结构完整,包含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 4.按照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见所附材料)列出活动过程每一环节的要点。 附:活动过程一般步骤 文学作品学习设计与实施的步骤:1.初步感知文学作品;2.理解体验作品经验;3.迁移作品经验;4.创造性想象和语言表述。 讲述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1.感知理解讲述对象;2.运用已有经验自由讲述;3.引进并学习新的讲述经验。 谈话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1.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2.鼓励幼儿围绕话题自由交谈;3.引导幼儿围绕中心话题逐步拓展交谈内容;4.老师隐性示范新的谈话经验。 听说游戏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L创设游戏情景,引发幼儿兴趣;2.交待游戏规则,明确游戏玩法;3.教师指导幼儿游戏;4.幼儿自主游戏。 早期阅读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1.幼儿自己阅读;2.师幼共同阅读;3.围绕阅读重点开展活动;4.归纳阅读内容。
/
本文档为【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试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