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台湾宗族派系与地方政治——以桃园县为个案分析(可编辑)

台湾宗族派系与地方政治——以桃园县为个案分析(可编辑)

2017-09-20 32页 doc 59KB 108阅读

用户头像

is_998870

暂无简介

举报
台湾宗族派系与地方政治——以桃园县为个案分析(可编辑)台湾宗族派系与地方政治——以桃园县为个案分析(可编辑) 台湾宗族派系与地方政治——以桃园县为个案分析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台湾宗族派系与地方政治 ?? 以 桃园 县 为 个 案 分 析Clan Factions and Local Politics in Taiwan??A Case Analysis of Taoyuan County 作 者 姓 名:樊聪 指 导 教 师: 宋玉波 西 南 政 法 大 学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内 容...
台湾宗族派系与地方政治——以桃园县为个案分析(可编辑)
台湾宗族派系与地方政治——以桃园县为个案分析(可编辑) 台湾宗族派系与地方政治——以桃园县为个案分析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台湾宗族派系与地方政治 ?? 以 桃园 县 为 个 案 分 析Clan Factions and Local Politics in Taiwan??A Case Analysis of Taoyuan County 作 者 姓 名:樊聪 指 导 教 师: 宋玉波 西 南 政 法 大 学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内 容摘要 提到 台湾政治, 特别是台湾的地方政治, 就不得不 说到地方派系。 台湾的地方派系 主要是以县市为势力范围的不同政治、 经济利益的结盟。 古往今来, 对于台湾地方派系 研究的相关著作很多, 有从政治、 经济、 社会等不同层面进行探讨的, 也有分整体和个 案进行分析的。 但是对于地方派系中的宗族派系却很少提及。 本论文旨在探讨台湾的宗 族派系,并以桃园县为例分析宗族派系与地方政治特别是 与 地方选举之间的关系。 本文自历史性 地回顾既有研究结果入手, 对宗族派系进行了概念界定, 认为宗族派 系是 指 以 宗 族 这 一 社 会 关 系 为 基 础 , 基 于 共 同 的 利 益 相 联 合 争 取 政 治 权 利 的 非 正 式 组 织, 它并无固定的正式组织与。 接着介绍了整个台湾的宗族派系的形成、 发展、 势 力范围、 形成原因以及与各大政党之间的关系。 继而 选取了 宗族派系势力最为强盛的桃 园县为 个案分析, 通过桃园县历届县长 、 历届 (副) 议长 、 最近四届 立法委员、 最近 三 届乡镇市长当选者的选举统计分析宗族派系对桃园县选举的影响。 探讨宗族派系在桃 园县县一级单一名额选举、 县一级多名额选举、 乡镇一级选举的影响力, 并对影响力的 强弱进行了分析。得出四 条结论: 一、 宗族派系的发展具有兴衰无常的特性 。 二、 宗族派系在地方各级选举中所表现出来的影响力是不同的 。 三、 宗族派系在地方各类选举中所表现出来的影响力是不同的。 四、 宗族派系在不同时期对选举所表现出来的影响力 是 不同的。 最后 笔者对台湾宗族派系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可能性。 认为 宗族派系在地方选举中的 影响力虽然在减弱, 但是它还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地方政治。 因为宗族派系 的形成 除 了政治因素的驱动, 更包含了社会因素、 经济因素、 甚至是传统历史文化 因素。 在中国 台湾, 传统文化氛围浓厚, 而其特有的 社会结构又与各种人际关系 联系 在一起, 除非这 种人际 关系赖以存在 的社会特质和文化特质被彻底改变, 那么宗族派系 仍有其继续存在 的背景与环境。 宗族派系将继续利用血缘、 姻缘等传统社会人际网络及与 国家机器的利 益合作关系, 来扩张强化派系本身的结构网络, 达到巩固势力 的目的。 我 们因此 可以预 见: 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 内, 台湾的宗族势力仍将继续存在并发挥其 复杂的影响力。I 关键词: 宗族派系 ;地方选举;政治影响 ;桃园县 II Abstract Talking about Taiwan’s politics, in particular, Taiwan’s local politics, it is necessary to mention local factions. Taiwan’s local factions are mainly in cities and counties as spheres of different political interests, economic interests of the alliance. Throughout the ages, there are a lot of books about Taiwan’s local factions, explore different aspects of the political, economic, social, and take part in the overall and case analysis. But clan factions in the local factions are rarely mentioned.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aiwan’s clan factions, and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lan factions and local politics, especially local elections in Taoyuan CountyIn this paper, from the historical review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define the concept of the clan factions, clan factions based on clan social relations, informal organization based on common interests, fight for political rights, it does no fixed formal organization system. Then introduces Taiwan’s clan factions of formation, development, spheres of influence, formation reaso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lan factions and major political partiesAnd then select the most powerful clan faction forces Taoyuan County as a case analysis, through the Taoyuan County’s previous magistrate, previous speaker, the last four legislators, the last third township mayor elected by the Election tables analysis clan faction Taoyuan County elections.Explore clan factions in a single quota election in Taoyuan County, county more than one places the election, the influence of township-level elections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strength of the analysis. Get four conclusions: One, Clan factions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ise and fall of impermanenceTwo, it is different from the influence of clan factions in the levels of electionsThree, it is different from the influence of clan factions in the types of electionsFour, it is different from the influence of clan factions in the periods of electionsFinally, the author suggests the possibility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aiwan’s clan factions. Although the clan factions’s influence in local elections weakened, but it still has a great influence in the local politics. Because in addition to political factors, it also has social factors, economic factors, even has the traditional history and culture. In Taiwan, there is a strong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its unique social structure linked with a variety of interpersonal, unless the existence of such interpersonal social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is completely changed, the clan factions still has its background and environment continue toIII exist. Clan factions will continue to use the kinship, marriage and other traditional social network and cooperation relationship with the interests of the state machinery to expand to strengthen the structure of the faction itself network,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consolidating forces. We can be expected: in the future, Taiwan’s clan factions will continue to exist and play a complex influenceKey words: clan factions; local elections; Political influence; Taoyuan CountryIV 目 录 内 容摘 要? 目录? ? 一 、绪 论?1 (一) 问题缘起与背景介绍1 (二)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2 (三) 研究目的与 创新 ?7 二、 宗族派 系的 形成与发 展7 (一) 宗族派系的形成与演化 ?8 (二) 宗族派系的势力范围及形成原因 10 (三) 宗族派系 与各政党之间的关系? 16 三、 宗族 派系对 桃园 县地 方选 举的影 响19 (一) 桃园县人文地理环境概况 20 (二) 桃园县宗族势力 基本格局21 (三) 宗族派系对桃园县县一级单一名额选举的影响 23 (四) 宗族派系对桃园县县一级多名额选举的影响? 27 (五)宗族派系对桃园县乡镇一级选举的影响 30 四、 宗族 派系未 来发 展的 可能 性34 参 考文 献36 一、 中文类参考文献36 二、 外文类参考文献?38 V 一、绪论 台湾自古以来 就是中国的领土, 而台湾问题一直都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在台湾政 治舞台上, 宗族派系 一直占有一席之地, 本文 试图通过对台湾宗族派系的研究, 分析台 湾宗族派系与地方政治之间的关系, 以及宗族派系是如何影响地方选举的。 下面先对该 问题的起源作一个简单地介绍,并对以往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 (一)问题缘起与背景介绍 台湾是中国的第一大岛, 它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 东临太平洋, 东北临琉 球群岛, 南接巴士海峡, 西隔台湾海峡与 中国大陆的福建省遥遥相望, 是中 国与太平洋 地区各国海上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 台 湾省 包括 台 湾 本 岛 和 兰 屿、 绿岛 、 钓 鱼 岛 等 21 个附属岛屿以及澎湖列岛 63 个岛屿。在行政 区划上,台湾省辖基隆、新竹、台中、嘉 义、 台南5 个省辖 市, 台北、 宜兰、 桃园、 新竹、 苗栗、 台中、 彰 化、 南投、 云林、 嘉 义、台南、高雄 、屏东、台东、花莲、澎湖 16 个县。 台湾自古以来 就是中国的领土,但因为种种原因,台湾跟中国大陆只能隔海相望 , 若从国民党退守台湾开始算起, 台湾海峡的政治难题已经跨越了两个世纪。 台湾的政治 问题也因此成为中外学者研究的热点。 提起台湾的政治, 特别 是台湾的地方政治, 就不 能不说到地方派系。 台湾的地方派系主要 是以县市为势力范围的不同政治、 经济利益的 结盟。 在王建民的 《台 湾地方派系与权力结构》 一书中把地方派系分为家族型地方派系、 地域型地方派系、 宗族型地方派系、 财团型地方派系、 非国民党地方派系、 黑道型地方 派系六大类。 在现今已有的研究中都是综合介绍地方派系, 甚少选取其中的一种进行个 别研究 的。笔者由此选取了宗族型地方派系进行研究。 纵观 台湾 23 个县市,并不是每 个县市都存在宗族派系, 而且随着台湾 城市化与政治民主化的 发展, 以及教育水准的提 升, 宗族在都市化水平较高的台北、 基隆等地已经消失了 , 但在某些宗族观念浓厚的县 市如桃园县、 新竹县 等地, 宗族势力仍然十分强大, 在 本县市的 各类政治选举中 依旧发 挥着极 大的影响力, 其 力量有时甚至凌驾于政党 之上。 本文将着重研究 台湾宗族派系的 形成与发展, 深入分析其 势力范围、 形成的原因 以及与各政党之间的关系, 并以桃园县 为个案 研究分析宗族派系 对地方政治选举所产生的 影响, 最后提出宗族派系未来发展的 1 可能性。 (二)概念界定与 文献综述 在过去, 研究台湾地方派系的相关著作比较多, 而且主要集中在研究地方派系的形 成与发展、 地方派系与选举之间的关系、 地方派系的理论结构、 地方派系与政党之间的 关系、 地方派系对地方自治与县长施政的影响等领域。 而研究台湾宗族派系的著作相对 而言很少, 因为很多人都认为宗族派系属于地方派系中的一种, 把宗族派系列入地方派 系中一起进行研究讨论, 所以宗族派系只会在某些著作中作为一个小节简单提及。 本文 主要研究台湾的宗族派系, 又鉴于宗族派系的相关著作较少, 故试图通过研究台湾的地 方派系的著作对国内外的研究状况进行梳理。 1 、宗族派系 的定义 宗族派系的含义特征在现今著作很少有提及, 但我们可以从地方派系的含义特征中 窥见一二 。赵永茂认为地方派系乃是一群在地方上具有知名度或影响力的人,以地缘、 血缘、 宗族或其他社会关系为基础, 对地方政治事务表现出关切, 并争取地方政治经济 利益为共同 目标的人士组成, 在地方政治上具有决定选票、 推荐人才、 影响选举与决策 的功能。 陈阳德则认为地方派系是由地方上的有志之士组成的非正式组织, 以掌握地方 政治为目标, 左右群众进而影响选票来参与地方政治事务。 陈明通则认为地方派系是 以 血缘、 姻缘、 地缘与语缘等初级关系所构建出来的网络。 当然地方派系的含义并不等 同 于宗族派系的含义, 刘国深在 《台湾政治概论》 的政治结构一章中提及宗派势力, 认为 宗亲势力和地方派系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重叠的非社团性利益集 团, 宗亲势力完全以宗 族亲缘为联结基础, 而地方派系虽然也有一些是以宗族势力为基础, 但是更偏重于政治 经济利益。同宗同族的宗亲组织成为政治人物进行政治动员的最原始的政治结构。 笔者 认为, 要明白宗族派系的定义, 必须先了解宗族的概念。 宗族与家、 家族之间 存在着密切的 关系 。 “家 ” 在 《 周 礼 ?地 官 》中 表 述 为 “ 上 地家 七 人, 中 地 家 六 人 , 下 地 家 五 人 ” , 其以 人 数的 多 少 来 定 义 家的 概 念; 而 在 《 诗 ? 周南 ? 桃夭 》 中 “ 室 为 夫 妇 所居, 家谓一门之内” 则从家庭成员的组成方面解释了家庭成员必须同居、 共财。 家是 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社会单元, 而以血缘关系向 外延伸即可形成名为 “家族” 的社会组 2 织 。 《 管 子 ? 小匡 》 中描 述 的 “ 公 修 公族 , 家修 家 族 , 使 相 连以 事 ,相 及 以 禄 ” 定 义 家 族为同一血缘的几辈人, 家庭单位的扩大使得家庭成员无法在同一屋檐下共同生活, 从 而分开独立生活, 但是血缘以及共同利益的联系, 又使得他们保持紧密的关系, 由此形 成更大的社会群体 ??家族。 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认为, 家族是根据单系 (父系) 亲 属 原 则 组 成 的 社群 , 它是 家 庭 的 扩 大 。宗 族 是一 个 人 类 学 术 语, 称 之为 “ 世 系 群 ” , 从 狭义上可以界定为是出于生存和安全的目的, 由几个家庭组成的群体, 与 “家族” 的概 念类似。 而从广义上来说 , 拥有共同祖先的人群集合在一起, 形成一个大的聚落 , 它包 括很多家族。 宗族主要为父系亲属成员, 这也是大部分学者对宗族的定义。 但在现实 生 活当中, 很多地方都会将女儿、 上门女婿、 媳妇等视为宗族成员, 甚至还有包括不同姓 的部分姻亲。 本文所要研究的宗族派系所涉及的 “宗族” 与人类学所定义的概念有所差 别, 虽然也有指基于同姓所组成的团体, 但提到的范围会更加广泛, 强调 的是一个生命 共同体, 有福同享, 有难同当, 具有一致的行动逻辑与共同利益的非正式组织, 未必一 定是具有血缘或亲属的关系。 宗族派系直接把宗族上升至一个政治学的研究范围。 在研 究宗族派系之前先得弄清 楚派系的涵义。 台湾学者陈明通将派系界定为是一套为达成公共部门资源取得及分配的 1 集体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多重人际网络 。 派系是基于共同的利益而形成的, 但是如果共同 的利益消失了, 派系就不存在了。 笔者认为从派系的定义中可以 引申出宗族派系的定义 : 宗族派系是指以宗族这一社会关系为基础, 基于共同的利益联合 起来, 争取政治权利的 非正式组织,它并无固定的正式组织与制度。但在宗族派系中必定有重要的政治人物, 担任立法委员、 县议员、 县市长等职务, 在派系中起着领导作用, 并利用自己本宗族的 力量, 在各类政治选举中为自己宗 族的人员获得选票而发挥极大的作用, 以此扩大其在 政治上、经济上的实力,谋取利益,成为一个利益循环。 2 、宗族派系 的形成 与发展 系 统 介 绍 地 方 派 系 形 成 的 著 作 也 有 不 少 , 而 我 们 可 以 从 现 有 的 关于 地 方 派 系 的 形 成、发展的 文献中 窥见宗族派系形成发展的 轨迹。 高永光综合 台湾学者研究 地方派系形成过程的看法, 认为地方派系形成的原因可以 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是地方派系的形成是基于 血缘、 姻缘、 地缘、 语 缘 等关系的 社会人 1 陈明通 : 《派系政治与台湾政 治变迁》 ,台湾 :月旦出版社,1995 年版,第1-25 页。3 际关系的网络。 在这个社会人际网络中, 提供了成员互动的 管 道, 促成了彼此的政治 结 盟, 追求共同 的政治利益; 二是派系成员之间的结合, 基本上 以私人关系为基础。 派系 内部所讲究的不是权利与义务,而是人情、道义、认同与忠诚。 王建民在 《台湾地方派系与权力结构》 一书中简单地 介绍 了台湾地方派系形成与发 展背景、 势力范围、 类型、 社会动员及其与主要政党的互动关系。 他把地方派系的形成 与发展背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日据时代台湾议会运动角逐权力的传统、 台湾本地精英 与 “半山派” 的政治斗争中形成的本地政治势力、 国民党权力向台湾地方社会延伸的统 治策略造就了地方派系、 地方自治制度的实施直接导致地方派系的兴起、 党外势力的发 展与地方派系的调整。 同时他在 《简析台湾权利结构与地 方派系关系之演变》 中探讨了 乡 镇 市 基 层 权 利结 构 、县 市 权 利 结 构 、省 市 权利 结 构 、 “ 中 央” 级 民意 机 构 与 地 方 派 系 的关系。 提 出台湾地方实行 的不完全的地方自治造就了台湾典型的地方派系。 台湾的 县 市长都 是通过台湾民众直接选举产生的, 掌握了当地的经济政治资源, 所以地方派系都 会在县市长的竞选上各显神通, 展开激烈的角逐。 从这两篇文章中, 我们可以看到地方 派系的形成与地方自治制度密切相关, 同时还 与台湾特殊的历史、 政治、 文化与经济等 多种因素 有关。 赵印香 等在 《台湾地方派系的分布、 结构及其政治功能》 中从日据时代、 国民党退 居 台 湾 前 、 国 民党 退 居台 湾 后 、 “ 解 严” 以 后等 四 个 时 期 分 析了 地 方派 系 的 由 来 。周煜 路在 《地方派系、 农会与选举动员 ?? 台湾地方政治的解读》 一文中对台湾地方派系的 历史进行分析, 认为地方派系萌芽于地方精英在基层发起的由血缘、 地缘、 人情等组合 而成的关系网络。 国民党通过地方自治以地方与基层的公职选举来笼络、 收编地方势力。 林新聪在 《从台湾与大陆地方选举派系之争看村治行政动力》 中认为台湾地方派系的产 生多始于台湾光复后地方政治权利的分配与争夺,特别是与 1950 年 开始的乡村地方选 举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他认为地方派系的产生与中国人特有的关系和面子观念有 关, 特 别是与 精英观念相关 。 台湾地方精英在追逐公职时一开始并不是为了经 济利益而是为了 面子。 笔 者 由 宗 族 派 系 属 于 地 方 派 系 的 一 种 推 断 出 宗 族 派 系 的 形 成 与 发展和 地方派系的 形成与发展有相似之处。 把属于宗族派系形成与发展的原因与轨迹从地方派系的相关著 作中归纳出来是笔者在梳理文献时的重点。4 3 、宗族派系 的理论 研究 台湾地方政治的知名学者 ??高永光在 《二十一世纪台湾地方的发展》 一书中开篇 就提到了典型的地方派系理论 ??侍从主义, 拥有统治权的执政者, 给予地方政客政治 资源和 经济资源来换取他们对于威权统治者的臣服。 而统治者 就是利用地方派系, 建立 这种 “礼物 ??服务” 的侍从关系。 台湾的地方派系政治, 一方面表现为地方政客积极 参与政治, 使得民众积极地参与到民主生活当中; 另一方面, 它却与黑金结合, 形成 台 湾 的 “ 黑 金 政 治” 。 随着 民 进党 的崛起 , 与 国民 党 争 夺 执 政 大权 , 地方 派 系 的 “ 恩 主 ” 出现多元化, 他在文章中还列举了地方派系中 “恩主转换” 比较明显 的县市。 通过 2001 年 台 湾 地 区 第 五 届 立 法 委 员 选 举 地 方 派 系 参 选 统 计 表 以 及 立 委 选 举 各 政 党 地 方 派 系 参 选人数两张表的列示, 表明了 “恩主转换” 对地方派系的势力消长有一定的关系 , 但是 每个县市所表现出来的情形是不同的。 4 、宗族派系 与选举 在研究地方派系与选举之间的关系的著作中, 当推黄嘉树、 程瑞写的 《台湾选举研 究》 最好, 他们在书中重点讨论了选举与地方派系的关系。 认为地方派系通过对自己本 地区的长期经营, 建构了一张范围广阔的社会关系网, 对地方选民的投票倾向有相当强 的影响力, 并且以选举为杠杆参与地方政治经济等资源的控制、 瓜分。 由于地方派系借 不 断 举 行 的 选 举而 “ 水涨 船 高 ” , 所 以其 实 力范 围 大 多 以 选 区的 划 分为 界 , 大 多 数 是 以 县市为范围。 从 高永光的 《地方派系的政党变迁模式之研究 ??以基隆县个案为例》 的访谈 中可以看到像基隆这样腹地比较小的北部 地区, 派系成不了气候。 选 举还是要看政党关 系与个人关系。 空降候选人在基隆是绝对没有用的, 因为他在地缘上不能扎根, 没有基 础,很难开展工作。这也是整个台湾地方选举的现状。5 、宗族派系 与政党 黄嘉树在 《台湾选举研究》 一书 中对地方派系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与国民党、 民进党、 新党之间的关系进行简略地 介绍。 王建民在 《台湾地方派系与权力结构》 中 也指出地方 派系是随着国民党在台湾实施地方自治及巩固权力而产生 与 发展的, 也随着政党政治的 5 发展而变化, 政党与地方派系通过资源、 利益的分配而相互依赖 与生存。 李睿在 《台湾 地方选举中的派系举研究 》 中认为派系与政党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派系与政党选举提 名制度的关系上。 每个政党都有属于自己的选举提名制度, 政党正是通过选举提名和派 系联系在一起, 形成共荣共生的关系。 李达在 《台湾地方派系》 中, 介绍了台湾的各大 派系, 因为这本书年代较早, 所以只针对台湾地方派系与国民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概述。 黄坤山 认为选举制度是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机制, 而地方派系则是在选举的历程中发展 壮大的 , 两者对政党政治产生了影响, 他在 《选举制度、 地方派系与政党政治关系之研 究》中对地方派系通过选举制度与政党政治联结在一起作了探讨。 6 、宗族派系 的个 案 研究 当然除了理论研究外, 还有不少学者进行了个案研究, 例如: 刘佩怡的 《台湾 “宗 亲 政 治 ” 形 成 的初 探 ?? 以 桃 园 县 为 个案 》 、谢 瑞 明 的 《 地 方派 系 对地 方 政 治 影 响 之 研 究 ?? 以 桃 园 县个 案 分析 为 例 》 、 徐 伟闵 的 《选 举 与 地 方 关 系之 研 究 ?? 新竹县市的个 案分析》 、 徐一卿的 《台湾地方派系之社会基础 ??以嘉义县地方派系为例》 、 陈佳慧的 《 台 湾 地 方 派 系与 宗 亲会 互 动 关 系 之 研究 ??以 桃 园 县 个 案 分析 》 、吴 祝 慧 的 《 台 湾 地 方 派 系 在 基 层 选举 之 影响 分 析 ?? 以 高雄 县 凤山 市 为 例 》 、 蔡朝 勋 的《 地 方 派 系 、 政 党 与选举之关系研究 ??屏东县第十六届县议会分析》 等等 , 他们都选 取以某个县市作为 出发点进行分析。 观察可得: 除了台北市外, 全台湾目前只有花莲县尚未有个案研究资 料。 王静仪在 《战后台中县的地方派系与县政发展》 一文中通过查阅文献史料与口述访 谈的方式分析派系对地方自治与县长施政的影响, 以台中县为例探讨了在地方派系对立 如 此 严 重 的 台 中 县 , 派 系 之 间 的 斗 争 是 否 会 影 响 县 政 发 展 以 及 既 然 国 民 党 故 意 造 成 县 长、 议长分属不同派系的分而治之策略, 派系之间的冲突是否影响府会关系的运作等问 题。 蔡朝勋的硕士论文 ?? 《地方派系、 政党与选 举之关系研究 ??屏东县第十六届县 议会分析》 先从历史性的回顾既 存研究结果开始, 以屏东县人文、 社会、 经济与政治等 环境为切入点,接着整理了各方对于该县地方派系生成、结构与影响等观点进行剖析, 延续旧有的恩庇侍从主义, 对于地方派系与政党及其内部的变迁进行探讨, 主要以第十 六届屏东县议会议员为核心, 分析地方派系在选举过程中的主要动员与影响因素、 地方 6 派系与政党及其他地方派系势力之间的关系, 以及屏东区域性地方派系在未来发展的加 强、弱化或其他有可能的发展方向。 刘佩怡在 《台湾 “宗亲政治” 形成的初探 ??以桃园县为个案分析》 一文中首先对 宗亲概念进行界定与文献探讨, 后又通过对中国大陆的宗族政 治的描述, 得出在现今的 大陆, 宗族对村委会、 甚至党支部进行渗透, 影响乡村干部的选拨。 他 以台湾桃园县为 例简单阐述了台湾宗亲政治, 提出台湾 “宗亲 会” 对地方自治选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传统的宗族与宗亲等原初团体在政治舞台上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不过在该文中, 对 “宗 亲 政 治 ” 是 如 何形 成 , “ 宗 亲 政 治 ” 与“ 派 系政 治 ” 的 复 杂 关系 与 差异 , 以 及 宗 亲 政 治 动员的方式与效果都未作深入探讨。 综上所述, 在对地方派系的研究中, 众多学者对 地方派系的定义、 地方派系的形成 与发展、 地方派系 与选举之间的关系、 地方派系的理论结构、 地方派系与政党之间的关 系等都有研究, 同时还有对台湾的某个县的地方派系的个案 研究。 但是甚少单从宗族派 系的角度来分析问题。 即使有, 也只是简单粗略地谈到其 形成, 并未对其作深入以及系 统的研究。 根据学者王建民的描述, 笔者认为宗族派系是地方派系中的一种, 故而笔者 认为可以以现有的地方派系相关著作为导向,对宗族派系进行研究讨论。 (三)研究目的与 创新 本文 试图通过研究宗族派系, 来验证宗族派系在台湾政治生活中所处的位 置。 虽然 研究并不完善, 但是也算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希望通过本文使更多的人了解台湾, 促进 两岸关系的积极发展。 相比前人的研究, 本文的创新 之处主要在于研究视角的创新, 以台湾地方派系为导 向, 对宗族派系的形成与发展作了深刻地讨论, 并 以桃园县 作为个案研究分析宗族 派系 在地方 政治特别是在选举 中的作用与影响。 二、宗族 派系的形 成 与发展 台湾宗族派系在整个台湾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而且在台湾并不是所有 的县市都有宗族派系,在各个县市所表现出来的强弱也是不同的,形成原因也有很多。 7 其中与台湾各大政党之间的关系也反过来影响着各大宗族派系。 (一)宗族派系的形成与 演化 台湾宗族派系 并不是形成于一朝一夕,而是经历了从日据时代到国民党统治时期, 再到“国” “民”两 党轮流执政的演化过程。 1. 日据时 代 台 湾 宗 族 地 方 派 系 的 形 成 , 可 溯 源 自 日 治 时 期 官 选 地 方 公 职 人 员 和 民 意 代 表 的 选 举。日本于 1895 年 11 月 18 日开始对台湾长达半个世纪的 殖民统治。由于日本是一个 资源匮乏的 国家, 所以其在台湾的殖民统治异常残暴和苛酷。 在政治上, 通过建立专职 独裁的总督制度、 警察制度及保甲制度, 完全剥夺台湾人民的政治权利和人身自由。 在 经济上, 通过 《台湾地籍令》 和 《土地收买规则》 以极低的价格强占台岛 71.3% 的土地; 通过产业 独占政策, 尽一切手段阻止台湾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在文化上, 推行皇 民化 运动, 禁止台湾 人民使用本民族的语言、 使用中国姓氏, 企图泯灭台湾人民的民族意识。 2 日本的专横统治激起了台湾人民的反抗。1920 年, 日本政府委派 田健治郎任台湾总督 。 为了缓和与台湾人民的矛盾、 推行同化政策 以及安抚台湾人 民日益增长的自治要求, 田 健治郎 设立了有代议之名、无代议之实的州、市、街庄协议会制。 台湾学者吴文星指出: “1920 年以前,总督府以参事、区街庄长、保正、甲长的职 位, 作为笼络各地富豪、 望族的主要工具。 其后, 代之以文化教育评议会成员、 各级协 议会员、街庄长等职位 。总督府长期固守以财富门望作为上述职衔的任选依据的原则; 同时保障既得利益和特权, 使一人一家久任不潜, 造成地方政治参与的垄断和地方派系 3 的形成 ,直接影响光复后地方政治的发展。” 在 日据时代早期 , 议员的产生全部为官选, 直到 1934 年后其中的半数才改为民选 。 在日本统治台湾后期的半数官选、半数民选的有限地方自治 与有议会色彩的政治改革, 吸引地方绅士与商界领袖进入政坛, 导致了首批台湾基层精英的出现。 因此当国民党接 收台湾时,台湾地方县市已 存在运行了 十几年的政治势力。 2 何海兵 : 《台湾六十年》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 ,第 6 页。 3 吴文星 : 《日据时期台湾社会 领导阶层之研究》 ,台湾 :台湾中正书局,1992 年版,第25 页。8 2. 国民党 统治 时 期 1945 年8 月 15 日日本战败投降, 台湾 结束了长达50 年的殖民统治, 国民党随即于 10 月任 命陈仪担任 台湾的行政长官, 陈仪 以台胞缺乏行政历练且不通国文为由实行省籍 歧视政策, 在全台各个县市进行选举参议员, 但是其无任何实际行政权力。 后来国民党 为了缓解矛盾以及为 国民党退居台湾做 准备, 蒋介石派陈诚接任台湾省政府主席。 出于 消除“二二八”事件 影响的考虑,国民党 于 1949 年开始在台湾 实行地方自治,通过政 治参与的渠道, 把在地方上具有影响力的地方派系与国民党的政权结合起来。 一时间不 少日据时代的街庄长及协议会员纷纷出来竞选镇乡民意代表和县市省参议员, 使原来的 地方宗族 政治势力得以保留和延续。 1949 年国民党败退台湾后, 作为 “外来政权” 的国民党为了获得台湾人民的认同和 控制选票的流向, 不得不借助于地方 的宗族 派系, 容忍它们的存在。 而县市地方自治选 举揭开了以县市为势力范围的地方派系的发展。 由于自治民选的县市长具有较大的自治 权, 掌握地方的政治经济大权, 所以为了本宗族的发展, 县长一职成为地方上实力派人 物争夺的主要政治目标。 可以这么说, 地方自 治制度的实施直接导致地方宗族派系的兴 起。 国民党 试图通过有限度地实施地方自治, 既在表面上实行民主, 借以 最大限度地取 得基层政权的正当性, 同时又通过各种制度化和非制度化的手段来控制地方自治 , 防止 4 地方宗族派系 坐大, 进而威胁到 “中央” 的执 政根基。 国民党的举措 使岛内的派系势力 进入了 一个相对稳定和平衡发展 的时期。 随着台湾社会流动性的增强, 大多数县市的宗族势力已为地方派系势力所涵盖, 而 且在有些乡镇中, 单一宗族派系的力量集结已远远满足 不了政治 斗争的需要, 不同宗族 的人便透过种种关系进一步联合在一起, 这种联合的方式一开始往往是以通婚的方式进 行。 例如, 台北县的 “三重帮” 就是由林氏家族、 陈万富家族、 陈两传家族、 邵恩新家 族、 蔡胜邦家族等小的宗族派系透过姻亲的关系建立起来的。 但更多的跨宗族结合还是 利益取向的结果。 苗栗县的 “大刘派 ” 、 “小刘 派” 、 “新黄派” 、 “老黄 派” 等派系的政治 5 核心分子中不少都是外姓氏人士。 进入 二十世纪八十 年代, 特别是 “解严” 以后, 台湾社会进入转型期, 各大 派系的 4 王英津 : 《台湾地区政治体制 分析》 ,北京 :九州出版社,2010 年版,第 275 页。 5 刘国深 : 《台湾政治概论》 ,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 年版, 第56-58 页。9 势力与影响力 受到 不同程度地削弱。 在李登辉执政后期, 台湾政党竞争异常激烈, 大大 淡化了派系竞争的格局,出现边缘化的趋势。 3. “国 ” “ 民 ”两党 轮流执政 时期 2000 年,民进党推出的候选人陈水扁和吕秀莲以微弱 的优势胜选,标志着国民党 在台湾 一党 “ 执政 ” 五十 多 年 的 历 史 宣告 结 束, 民 进 党 正 式 成为 “ 执政 党 ” , 并 开 始 主 导台湾政局发展 。 在早期,民进党是依靠政治理念 的认同与共同反对国民党而形成的, 并不屑与 派系联结在一起 , 但在它掌握资源 逐渐增多的过程中, 民进党深刻地认识到没 有派系的支持拉票 , 很难在地方站稳脚跟。 因此在民进党执政后, 过去一直反对的派系 不仅没有被清除, 反而逐渐成为它巩固政权积极争取的力量。 在时隔八年后, 国民党重 新执掌大权, 依旧需要仰仗派系来巩固它的地方统治。 因此在 “国 “民” 两 党轮流 执政 时期,派系力量没有被消灭,而是在政党斗争中生存发展。 (二) 宗族派系的 势力范围及 形成原因 1. 宗族派 系的势力 范围 宗族派系主要存在于客家人比例较高的桃园县、 新竹县、 新竹市、 宜 兰 县、 苗栗县、 花莲县、 台东县等,并 呈现出三大特点: 一是南部的派系势力强于北部 ; 二是乡村的派 系势力强于都市 ; 三是派系的势力范围一般局限在本县市之内 , 个别县市如台北县、 宜 兰县的派系势力甚至仅限于本乡镇之内 。 以上这三个特点的 形成主要是因为: 一是北部 地区工业发达 , 人口 流动性大, 较难形成建立在宗族基础上的派系势力, 正因如此, 在 台南、基隆这样的大都市派系势力日渐 淡去,台北市更是见不到任何宗族派系的影子 ; 6 二是北部地区集中了 台湾全省70%的高 等教育, 选民的文化水平要比 南部高, 具有较强 的独立性 , 不易受到派系的蛊惑; 三是北部地 区的大众传媒发达, 选民 具有更为丰富的 7 信息来源, 具有较高的判断力, 不易被人蒙蔽或左右 ; 四是宗族的 独特 地域性决定了它 的范围 比较狭窄,也决定了它只能对其宗族成员所在的地理区域产生影响。 宗族 派系的势力 主要集中在相关政治机构、经济领域与社会团体中 。 6 王英: 《当代台湾利益集团研 究》 ,海口 :海南出版社,2008 年版,第 131 页 。 7 赵印香等 : “台湾地方派系的 分布、结构及其政治功能”,《 台湾研究? 政治》,1997 年第4 期,第 42 页。10 表1:派系势力范围 派系领域 系统名称 行政系统 政治领域 民意机构系统 农会、渔会、水利会 地方金融体系 经济领域 地方客运、货运公司 其他经济实体 社会领域 公益团体和民间组织 资料来 源: 笔者 根据 资料 整理而 成 在政治领域中, 行政系统是指从村里最底层的行政组织到乡镇市,再到县市 政府, 由此形成了一个垂 直的行政权力体系网络 。 行政系统握有地方行政大权, 是地方权力结 构的核心, 也是宗族派系争取的最重要目标。 宗族派系在乡镇市长甚至是在县市长的选 举中都会不遗余 力, 积极扶持本宗族的成员, 把握行政大权。 民意机构系统是宗族派系 最易进入权力结构的通道, 所以 形成 了 一个从基层村代会到乡镇市民代会, 再到县市议 会, 直至 “立法会” 的 垂直民意机构权力网。 民意代表的当选者大都具有强大的宗族势 力作为后盾 。 在经济领域中, 农会、 渔会、 水利会是台湾基层三大权力中心。 台湾共有三百多 个 农会, 在台湾地方具有重要的影响, 其集经济、 社会、 教育与政治四大功能于一体, 在 平时进行农技交流、 农产品新品种的推广 、 免费为农户提供肥料和饲料 以及协助农民销 售农产品 , 这使得农会和 基层民众在农事上有着密切的联系 。 据有关方面的估计, 在农 会势力大的地区, 农会能动员该乡镇 三分之一的票源。 水利会 负责给排水工程维护管理, 因此成为选民服务 通道, 水利会会长的选举也 就成为宗族派系的逐鹿之地。 桃园县刘氏 一族的发展就是因为前县长刘邦友及其父亲曾担任水利会代表, 掌握了较多的资源, 才 造就了刘氏一族在桃园县的势力。 渔会虽然与农会、 水利会 一样掌握了大量的经济资源, 但是局限于沿海乡镇。 除农会系统的信用部外, 其他地方金融部门也成为 各大派系的主 要势力范围。 地方金融体系毫 无疑问掌握着大量的经济资源, 能为派系成员的选举获胜 打下良好的经济基础, 所以 派系积极介入 区域中小企业银行、 各县市的信用合作社、 省 11 营商业银行及新兴的各种金融机构等 主要地方金融体系 。 这些金融机构与农会的信用部 共同成为 派系争夺地方权力 的资金提供者。 由于历史等 原因, 台湾各县市的客货运输多 为垄断性的私营 企业, 成为宗族派系的重要势力范围, 在一些县市十分典型 , 例如桃园 县吴派垄断了桃园汽车客运公司, 刘派拥有 新明兴汽车货运公司; 新竹县西许派是以新 8 竹货运公司为基地发展起来的, 而东许派则是以新竹客运汽车公司为核心 形成的。 这些 垄断的客货运输公司也为宗族派系的发展提供了经济保障。 在社会领域中, 宗族派系主要通过公益团体 、 民间组织来集合势力, 例如: 宗亲会、 同乡会、宗教团体、同济会、工业会等。 2. 宗族派 系形成 的 原因 表2:影响派系形成原因 争取与维持 关系取向 政治权利 性质分类 主要影响力1. 个 人 领 导 与 从 属 关 个人从属或对等关系 之相互支 系或对等关系 援、交换与整合。2.历史、 文化或 地理关 历史、文化、地理关 系之相互系 支援、交换与整合 结盟行为政党或其他正式、非 正式政治 3.政治利益关系 组织关系之相互支援 、交换与 整合 经济利益或财力之相 互支援、 4.经济利益关系 交换与整合。 资料来 源: 赵永 茂, 《地 方 派系与 选举 之关 系??一 个概念 架构 的分 析》 根据 表2 可以看出 赵永茂归纳了四种 影响派系形成的因素,它们是 : 一是 个人领导与从属 (或对等) 关系: 派系领导者常以政治实力或其他影 响力 吸收 成员, 并协助这些 成员获取政治利益或经济 利益, 借此来巩固并扩张派系; 而派系新成 员乐意借派系领导者 的社会关系组成力量 , 发展一己的政治实力。 同样的, 派系领导人 8 王建民 : 《台湾地方派系与权 力结构》 ,北京 :九州出版社,2003 年版,第13-15 页。12 在吸纳新成员之际,也融合了后者的社会关系资源加强其派系实力。 二是 历史、 文化或地理关系: 这种结盟行为主要 是由地域、 语言、 血缘等关系 发展 而来的 。 派系成员之间的 关系, 常常受到历史、 文化、 地域及语言因素的影响 , 选举时 选票的动员, 也是依附在历史、 文化、 地域及语言的关系上, 在比较传统的地区, 常能 发挥很大的作用,特别是 在选举时,往往 成为胜选的决定性因素。 三是 政治利益关系: 这种关系与 第 一种关系有所不同, 个人领导 与从属关系比较接 近个人的社会关系; 而以政治结盟的关系争取利益时, 所运用 的手段侧重于运用政党组 织、 其他正式或非正式 组织, 达到例如选票交换或取得选票等政治目的。 这种结盟行为 是因为共同的政治利益而 结合在一起, 也会因为政治利益的冲突而分裂 。 四是 经济利益关系: 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 经济因素在选举过程中成为最具决定性 的因素之一。 许多传统派系的影响力在选举过程中一直不减 以及新的都会政治派系的形 成与扩张, 其主要原因之一 在于基于经济上的结盟关系所产生的力量, 透过这 种关系的 运用,可以集结庞大的竞选资金,在选举过程中,透过组织、 宣传及社会关系的 扩张, 包括贿选等方式争取选票,对选举 的胜负产生至关重要 的影响力。 宗族派系应该是属于上述 描述的第二种, 是一种非正式的团体组织, 它 是基于血缘、 姻缘、 地缘、 语缘 等关系的社会人际关系的网络。 在这个社会人际网络中, 提供成员互 动的管道, 促成 彼此 的政治结盟, 追求共同 的政治利益。 在整个宗族派系成员之间基本 上是以私人关系为基础, 在 派系内部所讲究的 是人情、 道义、 认同与忠诚。 宗族派系中 的成员 为了共
/
本文档为【台湾宗族派系与地方政治——以桃园县为个案分析(可编辑)】,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