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高中生物变异 动物的生理活动 生态系统 知识点整理讲述

高中生物变异 动物的生理活动 生态系统 知识点整理讲述

2017-11-13 15页 doc 47KB 22阅读

用户头像

is_496339

暂无简介

举报
高中生物变异 动物的生理活动 生态系统 知识点整理讲述高中生物变异 动物的生理活动 生态系统 知识点整理讲述 必修2 第五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1(基因突变的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 2(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1)原因:物理原因、化学原因、生物因素。 (2) 特点:a、普遍性 b、随机性 c、低频性 d、有害性 e、不定向性 3(基因突变的意义:它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4(基因重组的概念: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基因重组产生新的...
高中生物变异 动物的生理活动 生态系统 知识点整理讲述
高中生物变异 动物的生理活动 生态系统 整理讲述 必修2 第五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1(基因突变的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 2(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1)原因:物理原因、化学原因、生物因素。 (2) 特点:a、普遍性 b、随机性 c、低频性 d、有害性 e、不定向性 3(基因突变的意义:它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4(基因重组的概念: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基因重组产生新的基因型,也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对生物的进化的进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5(染色体变异包括 结构 变异和 数目 变异。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 数目或排列顺序 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性状的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可分为两类:一类是 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 ,另一类是 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长或减少 。 6.染色体组(1)概念: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携带着控制生物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染色体组。Eg:雌果蝇的一个卵细胞。 (2)特点:不含同源染色体,但含有每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 7.二倍体概念:指由受精卵发育而成,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例如人、水稻。 8.多倍体(1)概念: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多倍体。(2)成因:有丝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完成复制,但不分开 (3)特点: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含有机物多 (4)应用:人工诱导多倍体育种 9.单倍体(1)概念: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2)成因:由配子发育而成 (3)特点:单倍体植株长得弱小,而且高度不育 (4)应用:单倍体育种 10.遗传病的概念:通常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主要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三大类。多基因遗传病主要有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青少年型糖尿病,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主要有21三体综合症、猫叫综合症。 11.、人类基因组是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中、美、德、英、法、日参加了这项工作,测量22+X+Y条染色体上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必修2 第6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1.四种育种比较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基因工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 染色体变异 基因重组 常用杂交?自交?选辐射、化学物质诱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秋水仙素处理萌转基因技术将目方法 育?自交 变,作物空间技术单倍体,再经秋水仙发的种子、幼苗 的基因引入生物 育种 素或低温诱导处理 体内,培育新品种 优点 将不同个体的优加速育种进程,大可以明显缩短育种器官巨大,提高产定向改变生物的 良性状集中于一幅度改良某些品年限 量和营养成分 性状 个个体上 种 缺点 时间长,需及时发需大量处理实验技术复杂 发育延迟,结实率有可能引起生态 现优良品种 材料 低 危机 举例 矮杆抗锈病小麦 青霉素高产菌株、快速培养抗锈病小三倍体无籽西瓜 产生人胰岛素的 太空椒 麦 大肠杆菌、抗虫棉 2.基因工程(1)概念: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2)工具:基因的“剪刀”:限制性内切酶,基因的“针线”:DNA连接酶, 基因的“运载工具”:运载体,最常见的运载体是质粒。 (3)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以质粒为运载体),?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与鉴定。 3.杂交育种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 优良性状 通过 交配 集中在一起,再经过 选择和培育 ,获得新品种的方法,它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 基因重组 。 4.诱变育种是利用 物理因素 (如 X射线 、 γ射线 、 紫外线 、 激光 等)或 化学因素 (如 亚硝酸 、硫酸二乙酯 等)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 基因突变 。其优点是 提高突变率、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抗病力强、产量高、品质好 。 5.人工诱导多倍体最常用而且最有效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或低温)来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其作用机理是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染色体完成了复制但不能减半 ,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2 必修3 稳态与环境知识点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物体。 细胞内液(2/3) 体液 细胞外液(1/3):包括:血浆、淋巴、组织液等 2、体液之间关系: 血浆 细胞内液 组织液 淋巴 3、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 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6、血浆中酸碱度:7.35---7.45 调节的试剂: 缓冲溶液: NaHCO/HCONaHPO/ NaHPO323 2424 7、人体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770kPa、正常的温度:37度 8、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 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9、稳态的调节: 神经 体液 免疫调节网络 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3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有神经节)?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还包括肌肉和腺体) ?无感觉无效应?无感觉无效应(产生兴奋不能传导)?无感觉无效应(产生兴奋,传导无法)? 有感觉无效应?有感觉无效应 神经纤维上 双向传导 静息时 外正内负 钾离子外流 静息电位 ? 刺激 ? 动作电位? 电位差?局部电流 2、兴奋传导 突触小体:电?化学 突触后膜:化学?电 神经元之间(突触传导) 单向传导 突触小泡(递质)? 突触前膜?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有受体)?产生兴奋或抑制 传导 传递 3、人体的神经中枢: 神经元 1个 至少2个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 实质 电信号 电?化?电 生物的节律行为 速度 快 慢 脑干:呼吸中枢 特征 双向 单向 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 大脑: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脊髓:调节机体活动的低级中枢 4、大脑的高级功能: 书写中枢(W区)?失写症(能听、说、读,不能写) 运动性语言中枢(S区)?运动性失语症(能听、读、写,不能说) 听性语言中枢(H区)?听觉性失语症(能说、写、读,不能听) 阅读中枢(V区)?失读症(能听、说、写,不能读) 4 5、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 (1)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体液调节还有CO的调节 (2)人体主要激素及其作用 2 激素分泌部位 激素名称 主要作用 抗利尿激素 调节水平衡、血压 下丘脑 多种促激素释放激素 调节内分泌等重要生理过程 生长激素 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生长 垂体 多种促激素 控制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 促进代谢活动;促进生长发育(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胸腺 胸腺激素 促进T淋巴细胞的发育,增强T淋巴细胞的功能 肾上激腺 肾上腺激素 参与机体的应激反应和体温调节等多项生命活动 胰岛素 使血糖水平降低 胰岛 胰高血糖素 使血糖水平升高 促进女性性器官的发育、卵细胞的发育和排卵,激发 卵巢 雌激素等 并维持第二性征等 促进男性性器官的发育、精子的生成,激发并维持男 睾丸 雄激素 性第二性征 6、人体正常血糖浓度;0.8—1.2g/L 低于0.8 g/L:低血糖症 高于1.2 g/L;高血糖症、严重时出现糖尿病。 7、人体血糖的三个来源:食物、肝糖原的分解、非糖物质的转化 三个去处: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肌糖原、转化成脂肪蛋白质等 8、血糖平衡的调节 A血糖高?胰岛B细胞?胰岛素增加??促进血糖氧化分解、脂肪的转化、合成糖原?抑制肝糖原的分解、非糖物质的转化?血糖降低(体液调节) B血糖高?下丘脑(感受器)?胰岛B细胞(效应器)同上(神经—体液调节) C血糖低?胰岛A细胞?胰高血糖素增加?促进肝糖原的分解、非糖物质的转化?血糖升高(体液调节) D血糖低?下丘脑(感受器)?胰岛A细胞(效应器)同上(神经—体液调节) E血糖低?下丘脑?肾上腺?肾上腺素?促进肝糖原的分解、非糖物质的转化?血糖升高 5 胰岛素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糖尿病人:多食、多尿、多饮,体重减轻 9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 寒冷或过度紧张?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又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作用,这就是反馈调节(生态系统中也存在)。 体温调节: A寒冷环境(神经—体液调节):皮肤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a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分泌,加快物质分解,提高新陈代谢?立毛肌收缩b减少散热:?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汗腺分泌减少,甚至停止分泌 B炎热环境(神经调节):皮肤温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散热:汗腺分泌,血管舒张 主要产热器官:肝脏和骨骼肌 主要散热器官:皮肤 10、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人体各个部位)、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 1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 反射弧 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较广泛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12、水盐平衡调节: A饮水不足、失水过多、吃的太咸?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垂体(效应器)?抗利尿激素(下丘脑合成,经垂体释放,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作用重吸收水)?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减少尿量(神经—体液调节) B饮水不足、失水过多、吃的太咸?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大脑皮层(效应器)?产生渴觉?主动饮水,补充水分 1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 ?: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甲状腺激素成年人分泌过多:甲亢 过少;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婴儿时期分泌过少:呆小症 内分泌系统的总中枢:下丘脑(感受器、效应器、调节中枢、传到兴奋) 6 免疫器官(如:扁桃体、淋巴结、骨髓、胸腺、脾等) 吞噬细胞 14、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细胞 淋巴细胞: 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 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 免疫活性物质(如 :抗体) 第一道防线:皮肤、粘膜等 15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 16、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 17、体液免疫(抗原未进入细胞): 抗原?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抗体?记忆细胞 18、免疫(抗原进入细胞): 抗原?吞噬细胞?T细胞??效应T胞?与靶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释放出抗原,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记忆细胞 19、 细胞名称 参与免疫 来源 功能 吞噬细胞 非特异性、体液、细胞免疫 造血干细胞 识别、摄取、处理、呈递抗原、吞噬细 胞 B细胞 体液、细胞免疫 造血干细胞 识别抗原,分化成浆细胞、记忆细胞 T细胞 体液、细胞免疫 造血干细胞(胸腺中成熟) ?识别抗原,分化成效应T细胞、记忆 细胞?产生淋巴因子 浆细胞 体液免疫 B细胞或记忆细胞 分泌抗体 效应T细胞 细胞免疫 T细胞或记忆细胞 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记忆细胞 体液、细胞免疫 B细胞或T细胞 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效应细胞 20、免疫失调疾病:A防卫不足:几乎失去一切免疫功能—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艾滋病(逆转录病毒) B防卫过度:?免疫系统攻击自身而引起—自身免疫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发作快,消退快,非首次接触抗原时发生—过敏反应—皮肤荨麻疹 7 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 1、在胚芽鞘中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向光弯曲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下部,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植物长不长砍有无生长素,弯不弯看生长素分布是否均匀。 2、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原因: ?:横向运输(只发生在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刺激下生长素由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运输(重力)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从形态学上端运到下端,不能倒运 ?: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向光生长素多生长的快,背光生长素少生长的慢),因而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区别于根的正向地性、茎的负向地性: 生长素浓度:A=B,C=D,但对根而言,A点促进生长,C点抑制生长,所以根向下弯曲;而对茎,B、D点都促进生长,但D点的促进作用大,故茎向上生长(可对照课本P50的图理解)。 生长素:合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 分布部位:主要在生长旺盛的部分(原因:单侧光、重力) 化学本质:吲哚乙酸(IAA) 运输:极性运输:从形态学上端运到下端(主动运输) 非极性运输:韧皮部 生理作用特点:两重性(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表现:?敏感程度:根,茎,芽?发育程度:幼嫩,衰老 8、赤霉素:?合成部位: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幼叶 ?主要作用:促进细胞伸长,从而促进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果实的生长。 脱落酸:?合成部位:根冠、萎焉的叶片?分布:将要脱落的组织和器官中含量较多 ?主要作用:抑制细胞的分裂, 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根尖 ?主要作用:促进细胞的分裂, 乙烯:?合成部位:植物体各个部位 ?主要作用:促进果实的成熟 8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种群的特征?种群密度(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出生率、死亡率 、迁入率、迁出率决定种群大小和密度的直接因素 ?年龄组成(增长型、稳定型、衰老型)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 ?性别比例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 2、种群密度的测量方法:?样方法(植物和运动能力较弱的动物)?标志重捕法(运动能力强的动物)?(((((((((((((((((((( 取样器取样法(蚯蚓)?血球计数板计数法(微生物) 3:?种群: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称 ?群落: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生物 ?生态系统: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生物与无机环境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4、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 ? “ J”型增长曲线 条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 ?“ S”型增长曲线 条件:资源和空间都是有限的 阴影表示在生态斗争中被淘汰的个体数(环境阻力) 5、K值(环境容纳量):在环境条件不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的最大数量 6、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区别种群密度) 7、种间关系?互利共生(如图甲):根瘤菌、大肠杆菌等(同生共死) ?捕食(如图乙):先增加者线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 ?竞争(如图丙):不同种生物争夺食物和空间(如羊和牛)强者越来越强弱者越来越弱(你死我活) ?寄生:蛔虫,绦虫、 虱子 蚤 植物与光照强度有关 垂直结构 动物与食物和栖息地有关 8、群落的空间结构: 水平结构 :水平方向上地形变化、土壤湿度盐碱度、光照变化生物自身造成 9 9、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的地方发(((( 生的演替 次生演替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它: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 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的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非生物物质和能量:必备成分?生产者:主要成分(基石) ?消费者:最活跃的成分?分解者:物质循环中的关键 2、生态系统的功能: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3、能量来源:太阳能 起点: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 生态系统总能量来源:生产者固定(同化)太阳能的总量 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 能量转化:太阳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 流动形式: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散失途径:呼吸作用(各个营养级及分解者的呼吸作用)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 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 相邻两个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 能量的去路:?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被下一营养级利用?被分解者利用 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10%,20% ,、碳循环: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生产者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 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生产者、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呼吸)作用?化学燃料的燃烧作用 ,、 项目 能量流动(有机) 物质循环(无机) 形式 光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 以化学元素形式流动 过程 沿食物链(网)单向流动 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往复循环 范围 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 全球性 特点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反复出现,循环流动(往复循环,重复利用) ?量的固定、储存、转移、释放,都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物质是能量沿着食联系 (((((((((((((((((((((((((((( 物链(网)流动的载体?能量是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往复循环的动力 7、生态系统中的信息种类: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孔雀开屏、蜜蜂跳舞、求偶炫耀) 10 8、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种群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信息的传递群落和生态系统: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高农产品和畜产品的产量 ?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抵抗力稳定性 恢复力稳定性 区实质 保持自身结构功能相对稳定 恢复自身结构功能相对稳定 别 核心 抵抗干扰、保持原状 遭遇破坏,恢复原状 影响因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越大,营养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越小,营养结构越简单,恢复 素 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高 力稳定性越高 联?呈相反关系,抵抗力稳定性强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差?二者似同时存在同一生态系统中的两系 种截然不同的作用力,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11、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法:?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的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协调 12、生态环境问是全球性的问题 13、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14、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直接价值:直接价值:药用、工业原料、美学、科研价值 ?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如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 15、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场所。(最有效) (2)迁地保护:动物园、植物园、濒危物种保护中央。(易地保护) (3)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 (4)建立精子库、种子库,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等 16、DNA(基因)的多样性(转录翻译)?蛋白质多样性?生物性状多样性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生物多样性 17、A、蛋白质多样性:?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不同?肽链的空间结构多样 B、DNA分子多样性: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 C、细胞多样性: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体现在细胞的形状、大小、种类。结构、功能 D、物种多样性:生物进化、自然选择的共同作用结果 E、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和生存环境的共同作用结果 11 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卡莱尔 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科洛廖夫 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 ——库法耶夫 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雨果
/
本文档为【高中生物变异 动物的生理活动 生态系统 知识点整理讲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