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无为而无不为

2017-08-30 5页 doc 17KB 19阅读

用户头像

is_004283

暂无简介

举报
无为而无不为无为而无不为 动画作为电影的一个分支,在21世纪的今天可谓风靡全球。凭借最前沿的计算机技术,一场又一场令人为之赞叹的视觉盛宴轮番上演,毫无疑问,就其技术层面而言,动画已经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然而,就其本质而言,剥去高科技的外壳,动画背后其实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十几年前的优秀动画虽在技术上落后于今,但其体现的艺术价值、哲学思考和人文情怀却丝毫不逊色于今天的作品。而作为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之中国,有取之不尽的素材可融入到动画中,按理当有不少体现文化价值的精品问世,可现状却背道而驰,目前,国产动画尽...
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而无不为 动画作为电影的一个分支,在21世纪的今天可谓风靡全球。凭借最前沿的计算机技术,一场又一场令人为之赞叹的视觉盛宴轮番上演,毫无疑问,就其技术层面而言,动画已经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然而,就其本质而言,剥去高科技的外壳,动画背后其实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十几年前的优秀动画虽在技术上落后于今,但其体现的艺术价值、哲学思考和人文情怀却丝毫不逊色于今天的作品。而作为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之中国,有取之不尽的素材可融入到动画中,按理当有不少体现文化价值的精品问世,可现状却背道而驰,目前,国产动画尽管打着宣扬传统文化的大旗,其输出的大多却是失去灵魂的说教式空壳。当然也有诸如《风云决》这样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但即使这样的作品也至多只是貌合神离,并未能很好地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神髓。与此同时,国外动画却频频借用中国文化而大获成功,典型代表便是《功夫熊猫》。于是人们不得不问:究竟问题出在哪,是传统文化在动画中表现方式不当还是我们的文化本身就蕴含不适合动画尤其是商业动画的因素呢,抑或两者皆然,本文将就这些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首先看第一个问题。中国传统文化在动画中如何表现,这实在是个目的性很强的问题,“表现”即主动有意识地将中国文化和思想放到动画中去展现,包含刻意地甚至急功近利地去寻求中国特色的成分,然而欲速则不达,这在某种程度上容易催生说教式生搬硬套的作品,这恰恰是目前国产动画通病所在,典型的模式就是制作一个系列长片,每集以说教方式讲一个古训故事,十分刻板。实际上,尽管动画是在体现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但往往是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在进行,很多时候是制作者自身潜意识里流露出的对本国文化之理解。所以真正想要做好一部承载中华文化底蕴的动画,首先反倒不要刻意想着文化思想之传达,而应集中精力于角色和情节的发展。 而这一观点,正是源自道家的思想——“无为”。道家倡导的是“天人合一”,提倡人与自然间的和谐共存,一切顺应自然,不违反自然之道,在这个前提下提出“无为”,指的并非什么都不做,而是顺其自然地去做,不必强求。办事心态若能达致这种境界,其结果往往反倒是“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对于个体的人来说,其思想和行为方式绝大部分取决于成长的文化和生活环境,比如一个从出生就一直生活在美国的中国人,注定是“香蕉式”的人物——虽然外表是中国人,但他骨子里的思维方式实实在在是美国的。再极端一点的例子就是“狼孩”,即使作为完全不同的物种,人若由狼养大,他的思考及行为方式将与狼无异,也就是说他并不会意识到自己是人,因为做狼才是顺应自然的选择,否则将无法存活。因此,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去做一部动画,还需要刻意去追求中国思想文化的体现吗,他去做一部关于亲情的动画,不管故事背景设定在古还是今,中还是外,地球还是外星,只要故事讲好了,自然会有“孝悌”的思想在里面,而没必要非得请出身着古装的老祖宗现身说法。从动画剧本的角度分析,故事本身虽是虚构,但某种程度上其自成一体,在剧本所限定的范围内,剧中的角色和情节发展皆笼罩在“可然的真实”氛围之下——虽不发生于现实世界,但其中艺术的夸张却符合角色的性格和应有的行为及其所处的大环境,使得观众看来在情在理。这时,剧中承载的思想情感和文化特质是心照不宣的,因为角色和情节按其自身应有的方式自然地行动和发展,没有任何向观众传达思想文化的义务,而其最终则起到“不宣而宣”,不表现而表现的效果。在这一前提下,任何为传达或表现“思想文化”而额外插入或过分强调的情节无异于画蛇添足,甚至于破坏剧本自成一体的完整性,以至于最终打破那种“可然的真实”而沦为“失真”,让观众感到虚假、做作。换言之,动画能体现文化之关键在于故事合理流畅的进行以及文化影响和熏陶下作者情感的自然流露,而不是刻意加入的文化符号及典型,更不用说是矫揉造作的说教了,后两者只能依托于前者而存在,否则只是失去灵魂的空壳。 反观美日两国,他们的动画是如何体现本国文化思想的呢,《功夫熊猫》虽打的是中国文化之名,行的却是美国精神之实,更确切地说,是一个典型的美国梦式的故事:任何人,不论自身条件如何,都可以通过不懈努力获得成功~故事中熊猫肥头大脑的形象和平凡的出生表明他绝不是一块习武之材,心中有梦却常自暴自弃,然而经过师傅一番点悟之后勤加练武最终得以击败反面主角。事实上,迪斯尼、梦工场的动画大多都在讲述同一个美国梦故事,但是故事背景却可以在非洲、在阿拉伯、在中国、在欧洲、在美国、在海底、在天上、在外星……唯一不变的是其故事中渗透的美国精神,也正是因为这不变的一点,当观众看到《阿拉丁》时不会认为那是阿拉伯人的动画,看到《狮子王》时不会认为是非洲的动画,而《功夫熊猫》也不会是中国动画。相应的,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中国梦”的概念应运而生,成为当下社会热点,如果要拍一部关于“中国梦”的动画,那么真应该好好想想故事设定在哪个国家哪个时代是否真的重要,另一个动画大国日本也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一直打着“脱亚入欧”口号的日本,在西化的同时,却相当好地保存了其传统文化。日本动画的很多题材属于西方奇幻:中世纪城堡,各色种族,魔法和巫术的世界,甚至角色也一律要起英文名。然而无论是其故事叙事还是镜头语言的运用都明显带有强烈的民族精神色彩。比如宫崎骏的《天空之城》,里面的天空之城“laputa”即源自英国著名小说《格列弗游记》,片中营造的世界也是典型的西式蒸汽朋克风格,但是片中无不体现着东方式的思考,关于人和自然的关系,甚至是对于日本自身发展轨迹的反思。因此,通过比较可以看到,就我国而言,一部动画要体现中国文化内涵,有意在其中加入的中国元素多少并不是关键所在,很多时候过于在意这些反而会限制题材的选择。国产动画很多都是历史或传说题材,而传统思想及文化和历史传说不能划等号,真正的思想文化应当是深深烙印在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中的,体现在思考和行为方式上的,动画中哪怕只是一个平凡中国人一天的遭遇,也同样能把中华民族的思想方式流露出来,这才是我们需要的~ 以上简单讨论了传统文化在动画中的表现和继承问题,这又自然引出另一个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既然我们的思考和行为方式自觉或不自觉地深受传统文化影响,那么诸如说教式动画的产生是否在某种程度上也应归因于传统文化的束缚呢,众所周知,儒家思想注重的是教化,尤其是道德观念的灌输,几千年来国人一直受这一观念影响,逐渐形成一种“集体无意识”,其可能造成的结果有二:其一,在构思动画时,作者潜意识里很可能会把动画的教化功能看得高过其娱乐性及艺术性;其二,社会上对动画的审查及发行也将以是否具备教育功能为评判。所谓“形式追随功能”,在上述功能至上观念的主导下,“说教”的形式也是“顺理成章”的了,其结果是动画本身刻板无趣,吸引不了观众。没人爱看,又何谈教育,从本质上来分析,动画的功能观实际上是把动画作为一种手段以达到某种目的(无论是教化还是其它),这么做无异于否定了动画自身固有的艺术价值~康德说得好,“人是目的,而非手段”。动画亦如此,动画是目的,而不是手段~所以,在此基础上所谓“无为”,其实实在在指的是在动画本身之外不应当再做些什么,所做的一切皆应服务于动画本身这一目的,遵循这一目的,民族精神和文化才有可能在动画中显现,因为它的显现是合目的的,否则就是动机不纯,人为割裂开动画和目的,但又将两者硬生生捆在一起,显得格格不入。其实,优秀的动画本就具备教育意义,只是如前所述,于潜移默化之中不自觉地流露出来,无声更胜有声。 另一方面,从商业动画的角度来看,娱乐性是第一位的,很多时候动画给人的感觉是欢快的、热烈的、激情的、震撼的,且是老少皆宜。美国动画就是个中典型,它所代表的是西方的太阳式文化,给人向上的感觉,而中国文化更多的是体现在阴柔的一面,即月亮式的文化,比如中庸稳重之道,讲究修身养性,反对激进等等。林语堂在《吾国吾民》中就谈到过,说中国文化是一种成熟安静的文化,中国文人墨客喜欢在一起喝喝茶,嗑嗑瓜子,品味人生,而西方则是年轻的文化,很激进,西方人在一起就是打网球打保龄,非得整出一身臭汗。正因如此,想要真正品出中国文化——这种成熟的、月亮式文化——没有一定的生活阅 历是很难办到的,即使有了阅历,没有安静的心态也难以办到。似乎中国人骨子里就是喜好静而反对动的,因此我们的山水画总是给人以“宁静以致远”的情怀,很少会去营造强烈的冲突感。这么看来,过去的艺术短片《小蝌蚪找妈妈》、《牧笛》虽是动态的画面,但不曾有大的冲突,体现的乃是“静中之动”,以动辅静,它们能获得成功,正是因其整体遵循了这种静态的山水画式的审美逸趣,恰如其分地体现了中国思想精髓。由此看来,中国文化之“静”本身与动画之“动”的确构成一定程度的矛盾,可是全球化的今天,商业动画大行其道,中国动画要走向世界,中国文化要传播开来,就必须要在束缚与自由、静态与动态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从这个层面来看,需要的正是中庸之道的回归。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在动画中的表现应当选择顺其自然的方式,不为而为之,淡化刻意引入文化符号和元素,注重角色行为和情节发展,以动画本身为目的,自然地传达出中国思想和文化。同时要意识到传统文化中对动画起制约因素的部分,辩证地继承。无论怎样,中国文化是取之不尽的宝藏,相信只要不断尝试,最终一定可以找到一条适合我国动画发展的道路~
/
本文档为【无为而无不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