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牵一发而动全身(改)

2018-03-02 7页 doc 20KB 9阅读

用户头像

is_003124

暂无简介

举报
牵一发而动全身(改)牵一发而动全身(改) 牵一发而动全身 溧水县东庐中学 甘玉香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学时,教师若能在研透教材的前提下,居高临下,帮助学生找准解读文本的切入口,抓住课文的“支点”,牵动整个文本的学习,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阅读教学 教材 切入口 我们知道,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话,基本是围绕文本(教材)来进行的。教师利用教材来教学生,学生凭借教材来学习知识,获得能力。因此,教师对教材的处理,也是直接...
牵一发而动全身(改)
牵一发而动全身(改) 牵一发而动全身 溧水县东庐中学 甘玉香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学时,教师若能在研透教材的前提下,居高临下,帮助学生找准解读文本的切入口,抓住课文的“支点”,牵动整个文本的学习,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阅读教学 教材 切入口 我们知道,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话,基本是围绕文本(教材)来进行的。教师利用教材来教学生,学生凭借教材来学习知识,获得能力。因此,教师对教材的处理,也是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也就是说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必须从学生的“学”着眼,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规律,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实践活动,从而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课程标准》还指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避免繁琐的分析”。新课程的这种理念,正是让教师在教学时要避免以往的那种面面俱到、串讲课文的弊端。要将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并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世界著名的文学大师托尔斯泰曾经说过:“艺术作品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焦点,一样的东西,即应该有那么一个集各种光线于一处,从而又发射各种光线的地方。”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善于抓住每篇文章中的焦点,精心问题,做到有的放矢,问得恰当,导得合理。这就要求教师要在研究教材上下功夫。 这让我想起曾经看过的一个材料。有人问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您的巧妙的课堂教学设计是怎样想出来的,”于老师说:“我是把80,的精力用在钻研教材上的。有时走着坐着都在想教材。凡是课文涉及到的知识,我都尽量查清楚,即使上课时不一定用得着。上《圆明园的毁灭》课前,我专门把《中国通史》中关于鸦片战争的章节重温了一遍。有人课文还没读两遍就考虑教学方法,这样浅尝辄止不行。”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 我们教师平时备课时,若能研透教材,居高临下,帮助学生找准解读文本的切入口,抓住课文中的“支点”,牵动整个文本的学习,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就能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效果。这个支点可以是文本的一个局部、一段话,一个句,甚至是一个词。以下即是笔者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立足教材,寻找阅读教学“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突破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些做法。 第 1 页 共 5 页 一、以句穿文 很多课文中都有点晴之笔。这种句子一般笔力千钧、意味深长,在文章中常能起到提纲挈领,统领全篇的作用。它与课文的各部分都有内在联系,教师若能将这个重点句的理解与中心思想、写作构思巧妙地糅合在一起组织教学,就可以简驭繁,化难为易,从而直达教学目标。 《社戏》文末一句“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就是这样的点睛之笔。阅读这篇课文时,我就引导学生从这句话入手,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那夜的豆真的很好吃,那夜的戏真的很好看吗?”让学生跳读课文,阅读相关的内容回答问题。学生很快从文中读出了答案及其依据:那夜的戏,看得叫人“打呵欠”“破口喃喃的骂”,那夜的豆,第二天吃起来也实在平常。所以,其实那夜的戏并不好看,那夜的豆并不特别。 我趁机追问:“那作者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一个个认真地走进课文,与文本对话,与作者交流。从而得出:实在是因为平桥村的人好——村民们纯朴好客,小伙伴热情友爱;平桥村的事趣——在那儿“我”可以亲近大自然,“掘蚯蚓”“钓虾”“放牛”,相对于城镇宅院中“我”而言,实在是新鲜有趣极了。特别是那夜的偷豆、煮豆、吃豆更是妙趣横生;那夜的景美——扑面而来的夹杂在水气中的碧绿的豆麦和水草的清香,朦胧的月色,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淡黑的起伏的连山,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宛转,悠扬的横笛,满被红霞罩着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似的戏台,像一条大白鱼似的航船,真是美不胜收、妙不可言。 当然,在这个教学的过程中,关键是要引导学生通过人物具体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分析人物的形象,感受到平桥村人的热情友爱、淳朴真诚;通过反复品读景物描写的句、段,感受月下江南水乡的清新,幽远,如梦如幻,洋溢着温馨、和谐、自然,充满生趣的意境美。引导学生体会透过“好”人、“趣”事、“美”景,所折射出的人情美——淳厚热情。从少年双喜、阿发到六一公公,都对“我”怀着一种近乎虔敬的热情,甚至偷了罗汉豆还受夸奖。在这里自然与人情融为一体,人情之质朴、淳厚如那里的山水一样令人沉醉、感动。 原来,那次社戏之所以让“我”觉得好,不是社戏本身,而是在此前此后此中的人和事、情与景。与其说那次社戏值得回味,毋宁说那段童年美好的生活实在值得回忆、留恋和珍惜,故乡之梦值得永远追寻。就这样,学生在品读、感受、赏析中把握了作者思想感情。 二、以段学篇 文章中不乏感人肺腑或动人心弦的描写,这些地方往往蕴含着丰富而细腻的情感,伟大而深刻的哲理,凝聚着智慧的光芒、思想的火花。教学中如果能够围绕这些内容深入进行品读、玩味,并辐射全文,定能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例如,朱自清的《背影》第6自然段通过着力刻画父亲勉为其难地爬上月台 第 2 页 共 5 页 为儿子买橘子的背影,集中塑造了一位至亲至善,爱子如命的父亲形象,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疼爱之情和儿子对父亲的感念之情,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教学时,以学习本段为突破口,展开阅读,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感受父爱。让学生勾画出描写父亲背影的字、词、句,认真品读,细细体味,再联系前文2-5自然段感受父亲的至爱亲情。学生通过独立勾画、品读、感悟,抓住“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一句中的三“布”、二“黑”、一“青”、“探”、“蹒跚”和“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中的“攀”、“缩”、“倾”、“肥胖”等描写衣着、动作、体态的字、词,体会到了父亲家景的惨淡,心境的忧伤、老境的颓唐、爬上月台的艰难吃力。从而感受父亲在祖母去世,赋闲在家这样祸不单行的日子里,依然牵挂着儿子的旅途安全,不辞辛苦地送儿子上北京,而且反复叮咛一路小心。甚至为着爱惜儿子,不顾年老体迈,情愿在铁道两边爬上爬下,做着一种几乎不能胜任的工作。这样的父爱怎能不感天动地?难怪儿子在看见父亲背影的那一瞬间,情不自禁地潸然泪下。 其次,体会儿子的感念之情。文中写道“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流下来了”我让学生仍然联系2-5自然段体会:这泪中夹杂着儿子对父亲的哪些情感呢?学生阅读后都能体会到儿子是被父亲的至爱亲情所感动,流下的是感动的泪。有的学生还体会到为先前对父亲、父爱的不理解而感到后悔、惭愧,这是交织着感激、悔恨、惭愧的泪。甚至有的学生还体会到了儿子对父亲的同情、悲悯之情:父亲当时正处于奔丧、失业、典卖、借钱这样“祸不单行”的日子,家境和心境都到了日薄西山的地步,儿子不免为父亲的前途担忧,为父亲艰辛的生活而感到辛酸,因而留下了伤心地泪。 事实上,此刻的泪交织着作者的多种情感,但表达出的都是对父亲的感念之情。我又顺势提问: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表达了儿子对父亲的这种感念之情, 学生很快走进课文,找到文章的第1段中“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第6段中“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最后一段中“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并分别体会到了儿子难忘父爱,与父亲难舍难分、思念父亲等情感。 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反复诵读第6自然段,进一步体会这对父子之间的至爱亲情。 再次,体验亲情。我在引导学生小结作者通过抓住瞬间对父亲的衣着、体态、动作的进行生动描写来刻画感人的父亲感人形象的基础上,又调动学生的情感经验,让学生怀想自己生活中感人的亲情瞬间,并把它写下来。授之以法,学以致用,既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又进行了一次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学会感受亲情、珍惜亲情。写完后,我让学生交流自己的习作。没想到,有的学生 第 3 页 共 5 页 读着读着竟泣不成声起来。我想,这堂课的教学效果已经达到了。 最后,,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出乎意料的是,学生读得非常投入,声情并茂的朗读感染了每一位听课教师。 三、聚点带面 文章的整体与局部是一对对立统一的矛盾,局部的感悟能促进对整个文本的解读。教师应善于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牛鼻子”——文章的局部展开教学。还应善于把“牛鼻子”交给学生,让其在文本里“顺藤摸瓜”,或合作,或探究,或思考,或感悟,最后达成课堂教学目标。 在教学《风筝》一文时,我就在学生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揪住课文的3、4两个自然段这个“牛鼻子”,导读促悟,带动全文的学习,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首先,让学生分别勾画出描写“小兄弟”和“我”的字、词、句品读、感悟,在对比中把握这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人物不同的思想感情。 学生品读描写“小兄弟”的句子,从“眼巴巴”“呆看”“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失声惊呼”“高兴得跳跃”这些词句中读出“小兄弟”对风筝入迷的情状;通过品读描写“我”的句子,读出了“我”对风筝的嫌恶,对“小兄弟”放风筝的鄙夷。从品读中学生感受到了“我”和“小兄弟”对待风筝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特别是对于“精神的虐杀”一幕的解读,学生更是通过小兄弟“很惊惶地站起来,失了色瑟缩着”, “绝望地站在小屋里”这些句子真切的感受到“小兄弟”惊恐不安的内心,悲苦无奈的神态。通过:“我”因为“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偷做风筝,便“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一句中因“瞒”而“愤怒”,读出了“我” “专制”心理,而从一个“折”字,一个“掷”字,一个“踏”字,领悟到了“我”的盛怒和狂暴,从“我”“傲然走出”的步态里,读出了“我”的冷酷无情。在鲜明的对照中感受到了“小兄弟”的可怜之至和“我”的凶神恶煞。 品读两段文字后再让学生想象“我傲然走出后”、“绝望地站在小屋里”的“小兄弟”会是一个怎样的情形,使学生更进一步体会“小兄弟”的可怜和“我”的残暴。 最后,让学生就“我”对“小兄弟”的所作所为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虽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都深恶痛疾的声讨“我”对“小兄弟”的作为,实在是对儿童天性的扼杀,对稚嫩心灵的摧残,这不就是课文中所提及的“精神虐杀”吗,试想,学生对“精神虐杀”的这一幕有了这样真切的感受,对文本的其它内容还能有多少费解呢, 学完这两段后,就放手让学生对文本其它内容进行质疑,解疑。很快学生就文本的疑难处提出了一些问题,诸如:作者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为什么说“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怎么说春天“久经逝去”?为什么又说这春天就在北京的天空中荡漾了?待到小兄弟惊异地笑着说“有过这样 第 4 页 共 5 页 的事吗”,为什么“我”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重”? 为什么说“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为什么“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等一系列问题,但这些问题基本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后都一个个迎刃而解了。 最终,学生都能体会到“我”因无法补过而沉重和悲哀,更因“小兄弟”精神麻木而忧虑和痛惜的感情,水到渠成地达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教师只有高屋建瓴,站起来看教材,才会发现文章的瓶颈所在,重点所在,难点所在,也才能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突破口。当然,教师对教材的艺术处理,离不开教者对文本独特的理解和处理,离不开教者创造性思维的发挥,更离不开教者对学生的换位思考。 第 5 页 共 5 页
/
本文档为【牵一发而动全身(改)】,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