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英文报刊阅读在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堂上的应用

2017-12-08 30页 doc 61KB 5阅读

用户头像

is_531654

暂无简介

举报
英文报刊阅读在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堂上的应用英文报刊阅读在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堂上的应用 摘 摘 要 要 摘 摘 要 要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 础:担负着培养数以万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随着社会对外开放的日益深入, 各行各业都对英语能力提出了不同程度的职业岗位要求 , 尤其在正在向着现代化国际 大都市目标迈进的上海 , 学好英语对中职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 由于职 业学校生源的特殊性 , 如何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劳动人才 , 是中职 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 本文立足于图...
英文报刊阅读在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堂上的应用
英文报刊阅读在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堂上的应用 摘 摘 要 要 摘 摘 要 要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 础:担负着培养数以万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随着社会对外开放的日益深入, 各行各业都对英语能力提出了不同程度的职业岗位要求 , 尤其在正在向着现代化国际 大都市目标迈进的上海 , 学好英语对中职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 由于职 业学校生源的特殊性 , 如何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劳动人才 , 是中职 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 。 本文立足于图式理论 、 克拉申可理解输入理论和语言交 际理论 , 从中职教育现状和中职生的特点出发 , 根据英文报刊的特点和作用, 应用任 务型教学法, 在中等职业学校课堂上开展英文报刊阅读教学研究 , 达到调动学生英语 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扩充词汇量和提高英文阅读能力从而带动英文整体水 平提高的目 的。 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阐述了课题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第二章阐述了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 从而为开展英文报刊阅读教学研究提供了 理论指导。 第三章介绍了英文报刊阅读教学在中职英语课堂上的应用策略。 第四章总结了英文报刊阅读教学在中职英语课堂上的实际操作原则、 实施方法和 活动情况。 第五章是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部分 。 本部分通过具体地比较 、 分析实施英文报刊 阅读策略的实验班与未实施该策略的对照班在实验前 、 后所产生的实验成绩, 分析讨 论研究的结果。 第六章对本文做出结论,得出研究中可执行的教学方法。 关 键 词 : 中等职业教育,中职生,英文报刊阅读,英语教学 iA A A A B B B B S S S S T T T T R R R R A A A A C C C C T T T T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Senior High School Education and foundation for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shoulders an important task of training thousands of high-quality labors. As the society’s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is deepening with each passing day, all walks of life have put forward different levels of requirements for professional English ability. Especially in Shanghai, which is striding forward to the goal of being a modern international metropolis, learning Englis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career development. Due to the particularity of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how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talents to meet the needs of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a problem to be solved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workers. Based on Schema Theory, Krashen’s Theory of Comprehensible Input and Communication Theory, proceeding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and according to features and functions of English newspaper, this paper probes English newspaper reading teaching in classes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by using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so as to arouse students’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English, expand vocabulary and improve English reading level.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and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The second chapter introduc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is research, providing theoretical guide for undertaking research of English newspaper reading teaching. The third chapter introduces application policies for English newspaper reading teaching in classes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The forth chapter summarizes the operating principles, implementing methods and activities. The fifth chapter is experiment analysis and further discussion. This chapter discusses and analyses the findings through comparing the experimental scores of experimental class undertaking English newspaper reading policy and the one which doesn’t undertake the policy. The sixth chapter summarizes this paper and finds out feasible teaching methods in this research.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English Newspaper Reading, English Teaching ii目 录 第 一章 引 言 11 研 究 背 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11 职 业 教 育 地 位 的 提 升 需 要 职 业 教 育 的 改 革 „ „ „ „ „ „ „ „ „ „ 1 112 上 海 中 职 教 育 现 状 需 要 职 校 英 语 教 学 的 改 革 „ „ „ „ „ „ „ „ „ 2 113 卢 湾 区 情 况 分 析 及 职 业 教 育 需 求 „ „ „ „ „ „ „ „ „ „ „ „ „ „ 3 12 研 究 目 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第 二章 文 献综述及现状分析 21 英 语 报 刊 阅 读 的 重 要 性 „ „ „ „ „ „ „ „ „ „ „ „ „ „ „ „ „ „ „ „ „ 5 22 英 文 报 刊 阅 读 的 理 论 基 础 „ „ „ „ „ „ „ „ „ „ „ „ „ „ „ „ „ „ „ „ 6 221 图 式 理 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222 克 拉 申 的 可 理 解 输 入 理 论 „ „ „ „ „ „ „ „ „ „ „ „ „ „ „ „ „ 8 223 语 言 交 际 理 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0 224 任 务 型 教 学 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3 23 国 内 阅 读 教 学 现 象 及 意 义 „ „ „ „ „ „ „ „ „ „ „ „ „ „ „ „ „ „ „ „ 1 6 第 三章 英 文报刊阅读在中职英语课堂上应用策略 31 中 等 职 业 学 校 英 语 教 学 现 状 分 析 „ „ „ „ „ „ „ „ „ „ „ „ „ „ „ „ „ 2 0 32 教 学 对 象 分 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1 321 中 等 职 业 学 校 学 生 特 点 分 析 „ „ „ „ „ „ „ „ „ „ „ „ „ „ „ „ 2 1 322 中 等 职 业 学 校 学 生 英 语 学 习 现 状 分 析 „ „ „ „ „ „ „ „ „ „ „ „ „ „ 2 2 33 英 文 报 刊 特 点 分 析 及 作 用 „ „ „ „ „ „ „ „ „ „ „ „ „ „ „ „ „ „ „ „ 2 4 331 英 文 报 刊 特 点 分 析 „ „ „ „ „ „ „ „ „ „ „ „ „ „ „ „ „ „ „ „ 2 4 332 英 文 报 刊 对 阅 读 者 的 作 用 „ „ „ „ „ „ „ „ „ „ „ „ „ „ „ „ „ 2 6 34 课 堂 教 学 任 务 的 设 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0 341 英 文 报 刊 阅 读 材 料 的 选 择 策 略 „ „ „ „ „ „ „ „ „ „ „ „ „ „ „ 3 0 342 英 文 报 刊 阅 读 教 学 课 堂 实 施 方 法 „ „ „ „ „ „ „ „ „ „ „ „ „ „ „ „ 3 2 第 四章 英 文报刊阅读在中职英语课堂上应用的实验研究 41 实 验 概 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9 411 本 实 验 拟 解 决 的 关 键 问 题 „ „ „ „ „ „ „ „ „ „ „ „ „ „ „ „ „ 3 9 412 实 验 对 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9 iii413 实 验 时 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9 414 研 究 方 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0 415 实 验 材 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0 42 实 验 过 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0 421 准 备 阶 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0 422 授 课 ( 实 验 ) 阶 段 暨 教 学 任 务 的 实 施 方 法 „ „ „ „ „ „ „ „ „ „ 4 1 423 评 价 分 析 阶 段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2 43 英 文 报 刊 阅 读 教 学 案 例 „ „ „ „ „ „ „ „ „ „ „ „ „ „ „ „ „ „ „ „ „ 4 3 431 第 一 阶 段 的 教 学 案 例 „ „ „ „ „ „ „ „ „ „ „ „ „ „ „ „ „ „ „ 4 3 432 第 二 阶 段 的 教 学 案 例 „ „ „ „ „ „ „ „ „ „ „ „ „ „ „ „ „ „ „ 4 4 433 第 三 阶 段 的 教 学 案 例 „ „ „ „ „ „ „ „ „ „ „ „ „ „ „ „ „ „ „ 4 6 第 五章 研 究结果分析 51 实 验 前 、 后 英 语 成 绩 比 较 分 析 „ „ „ „ „ „ „ „ „ „ „ „ „ „ „ „ „ „ 4 9 52 实 验 前 、 后 调 查 问 卷 结 果 对 比 分 析 „ „ „ „ „ „ „ „ „ „ „ „ „ „ „ 5 0 521 实 验 前 调 查 问 卷 结 果 对 比 分 析 „ „ „ „ „ „ „ „ „ „ „ „ „ „ „ 5 0 522 实 验 后 调 查 问 卷 结 果 对 比 分 析 „ „ „ „ „ „ „ „ „ „ „ „ „ „ „ 5 2 53 实 验 前 后 个 案 变 化 分 析 „ „ „ „ „ „ „ „ „ „ „ „ „ „ „ „ „ „ „ „ 5 4 第 六 章 结 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7 附 录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9 附 录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0 附 录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3 附 录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3 附 录 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4 参 考 文 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6 后 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9 iv第 一 章 引 言 11 研 究 背 景 进 入 21 世 纪,由于对专业技术人才需求量的增加,职业教育所扮演的角色无疑 越来越重要。 为社会培养有一定专业文化知识 , 有技能特长, 适应时代需求 , 满足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已经成为职业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 。 提高学生的整体素 质和综合职业能力是职业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 。 为了培养和造就一大批能够 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 职校教师必须认清职业 教育的特点,更新教育理念,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观,改革教学方法,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课堂成为学生不再讨厌,能够学到知识技能的最佳场所。 111 职 业 教 育 地 位 的 提 升 需 要 职 业 教 育 的 改 革 近年来 , 我国职业教育的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 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在全社 会 得 到 了 进 一 步 的 确 立 。 2002 年 , 全 国 职 业 教 育 工 作 会 议 和 上 海 市 职 业 教 育 工 作 会 议 相继召开,先后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 ( 国发 〔 2002〕 35 号) 、 《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本市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 ( 沪 府 发 〔 2003 〕 7 号 ) 。 文 件 中 明 确 提 出 , 职 业 教 育 要 “ 为 经 济 结 构 调 整 和 技 术 进 步 服 务 , 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 。 胡锦涛总书记在 “党的十七大 ” 中也指出: “ 大 力 发展职业教育,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 。 ” 如 何培养符合社会需 要的高素质劳动者,为中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科 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对人才规格和人才结构提出了更高更新的 要求 , 岗位的调整和重新择业成了人们无法回避的问题 。 尽管职业学校各个专业的基 础知识结构和专业知识结构也在不断地进行变革 , 然而教育的变革非常明显地滞后于 社会 、 文化 、 经济的发展 , 从而导致学生在校所学的知识 , 已经满足不了时代的发展 , 相当一部分的知识, 正在逐步地被这个时代所淘汰。 就是说用昨天的知识, 培养今天 的 学生,来适应明天的需要这个矛盾日显突出 。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二 十 三条明确指出 : “ 职 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实施职业教育应当实行产教结合,为本 地 区经济建设服务,与企业密切联系,培养使用人才和熟练劳动者 ” 。 如何造就多样 化的人才, 培养能胜任不同就业岗位的职业角色 , 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是中 等职业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同时 , 由于社会对接受高层次教育需要的期望不断提升 , 普通高中教育热的不断 1升温 , 这对中等职业教育带来了相当大的冲击。 近几年, 中等职业教育无论是从生源 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呈现出逐年滑坡的趋势 。 难道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 职业教育已不 再为社会所需要了吗?但是实践证明 , 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 , 都需要职业 教育。因为在知识经济社会里,也还是需要有人去从事生产,把科技转化为生产力, 只是劳动者的概念发生了变化 , 社会及对劳动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面对这些文化基 础较差 , 行为习惯有偏差 , 道德基础较薄弱的学生, 如何将他们培养成 为适应社会经 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劳动人才,这是摆在中职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12 上 海 中 职 教 育 现 状 需 要 职 校 英 语 教 学 的 改 革 随 着对外开放的日益深入,上海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各行各业都对 英语能力提出了不同程度的职业岗位要求 , 学好英语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生涯 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这种大环境下,上海的职业教育也进行着如火如荼的改革: 如调整专业结构、探索校企联合办学的发展模式、推进学校布局和结构调整。同时, 新 一轮以实践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也从 2004 年 开始在上海全面拉开帷幕,简 称 为 “ 二 期课改 ” 。 上海二期课改的核心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即由学科本 位向能力本位和人格本位的转变。 英语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 , 它的教学同其 他基础学科一样受着 “应试教育 ” 的影响: 教学方法死板 , 教学目标单一, 教学模式 陈旧 , 考试多以语法知识为主; 教学中严重存在着 “ 重知识传授, 轻能力培养” 的倾 向 , 导致大部分学生学了多年的英语以后 , 仍失望地发现自己读不顺 、 听不懂 、 说不 好 、 写不出 。 由此看来 ,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难以完成素质教育的任务 。 为了实现新 一轮职教改革的目标 , 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质量 , 着力于新的教学模式的改 革不但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是非常迫切的。虽然国内对普通教育教学的研究已很多, 有关教学特别是在义务教育阶段普教的英语教学的研究已有诸多论述 , 但对职业教育 的研究则有所欠缺。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分流教育 , 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分别从属于不 同的教育体系, 两者之间很难相互沟通; 同时因为系统的职业教育的外语教材刚使用 不久 , 且也处于不断的探索和革新中, 对其教与学的理论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入。 再者 由于职业学校生源的特殊性 , 如何在这些底子薄, 习惯差, 甚至心理有偏差的孩子身 上,实现职业教育对他们的要求,更是值得我们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师好好的研究。 2113 卢 湾 区 情 况 分 析 及 职 业 教 育 需 求 作为中国的金融贸易中心, 上海正在加快国际经济、 金融、 贸易和航运中 心建设 。 2010 年 上 海 世 博 会 更 是 带 来 了 城 市 形 态 和 功 能 的 巨 大 变 化 , 带 来 了 “ 朝 阳 产 业 ” 现 代服务业的大发展。 卢湾区地处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中心地带 , 正积极建立以现代 服务业为龙头的先进产业体系, 这势必需要大量的旅游 、 金融、 社会保险、 证券等服 务产业和会展、 涉外家政、 商务文员等专业的职业技术紧缺人才。 卢湾区国际大都市 中心商业商务精品区的功能定位, 鲜明的区域特点, 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积淀, 特征 鲜明的都市形态, 商品、 资金 、 信息 、 交通、 人才等经济要素集中 , 对外交流 、 商务 往来密切, 人口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 , 区域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需求强烈, 在总体上 有着培养较高外语水准学生的基础和条件 。 在这样的背景下, 卢湾区的外语教育理应 达到一流的质量, 这是凸现卢湾区精品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 也是精品教育的首选内 容 。要实施中心城区 “ 精 品教育 ” , 需要提升外语职业教育的质量。社会需要大量的 业务能力强, 具有实用英语能力的高素质劳动人才 。 这种新的需求给我们 职业学校的 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 12 研 究 目 的 上海的城市定位和发展目标,决定了其外语教育必须达到世界一流的先进水平 。 英语已是上海的第一外语。新的机遇,新的挑战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点英语 , 学 好英语。在当代社会,良好的英语表达能力已成为用人单位评判应聘者是否合格 、 是 否 会 被 录 用 的 决 定 性 因 素 之 一 。 2008 年 8 月 修 订 的 由 国 家 教 育 部 颁 布 的 《 职 业 中 学 英 语教学大纲》中也明确指出 : “ 英 语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 课 。 本课程的任务是: 在教学的基础上,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 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 ; 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 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 ; 为学生的职业生涯 , 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 基础 。 ” 根据上海二期课改要求, 上海市教委于 2006 年颁布的 《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 课 程标准》中也明确规定 : “中 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是九年制义务教育 阶段英语课程 的巩固与拓展, 是一门重要的、 必修的文化基础课程。 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语言实践 , 逐步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 不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 , 为其职业发展和 终 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 ”由 此看出,英语作为一门不可或缺的学科,在中等职业 学校的课程设置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然而 , 虽然英语是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文化基础课 , 但是多年 来 有关用人单位、管理机关、家长和学生对其教学质量一直都不够满意 。 随着工业 化 、 信息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如何解决好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的定位问题和培 养具有实用英语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成为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试图通过在语言交际理论、图式理论和克拉申可理解输入理论等理论的指导下, 选用能满足满学生需求 、 兴趣和符合其语言水平的英文报刊作为学生的英文补充阅读 资料 , 应用任务型教学法 , 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 激发其学习动机, 养成良好 的阅读习惯,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技能, 查询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拓宽其知识 面 , 增强对所学语言国家各方面的认识和了解; 同时通过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促进 其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提高。 4第 二 章 文 献 综 述 及 现 状 分 析 21 英 语 报 刊 阅 读 的 重 要 性 在当今社会 , 阅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社会文化技能 , 是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 途径之一, 也是人类社会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 。 对把英语作为外语学习的学习者 来说,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要掌握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的交际活动能力 。 但 是 从学习的角度来说,在某种程度上 , “读 ” 是 其它三项技能的基础,因为在国内学 习英语的环境中, 听、 说、 写的机会相对较少 , 学习者可以借助阅读大量的各种英语 报刊、杂志来提高学习者的英文阅读能力,有助于学习者提高阅读水平、获取知识、 了解文化; 有助于学习者培养英语思维 , 提高人文素养, 培养对英语文化的敏感性和 洞察力,提升世界文化意识;也有助于学习者更好的了解国际事实和各国的 发展 , 更 好地学习国外的先进科学知识 ; 为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 有了较强 的 EFL 阅读技能 , 读者就有可能在各个领域取得更大的进步和发展 。 所以阅读是一项 必不可少的技能。 英语阅读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 阅读能力的强弱关系着学生 听 、 说、 读、 写等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 但如何选择适合学生英语和认知水平 , 符合学 生需求的阅读, 对英语阅读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文化差异, 学习者在学习 英 语的过程中,往往存在很多的 “ 文 化盲点 ” 。 学习者在交际的过程当中,英语表达 潜意识中就需要一个转换的过程。 在此转换过程当中, 经常会遇到 “文化或语言上的 冲 突 ” 。 这不仅形成了理解上的障碍,而且不利于他们语言思维能力的培养。阅读英 语 国家文化的文章,可以帮助学习者消除这些 “文 化盲点 ” , 扫清文化差异。再者, 如果学习者对文章主题不感兴趣的话 , 那么就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 。 由于市场经 济对人才的选择强化了学生了解、 关注社会的意识 , 他们会从不同的渠道 了解社会信 息 , 来增强背景知识图式 。 而英文报刊能够及时 、 生动、 活泼地反映了人们的日常生 活和现实世界, 很多内容是学生容易接触、 体验到的。 如果选择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 英文报刊资料, 既符合学生了解社会的需要, 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英文阅读水平; 在语 言学习的过程中, 学习兴趣得以培养, 学生交际需要得到满足, 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 总之 , 在英语教学中, 以兴趣性、 实效性的英文报刊阅读输入作为教学辅助手段 ,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推动学生积极地调动英语知识储备, 主动输出认知资料, 去接受 和吸收阅读输入的新知识,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发现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522 英 文 报 刊 阅 读 的 理 论 基 础 221 图 式 理 论 “图式 ” 是指一个人过去获得的某种知识在头脑中存储的方式 , 是大脑对过去经 验的反应或积极组织 , 是学习者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对新信息发挥作用的过程和怎样 把这些新信息充实到学习者知识库中的一个过程 。 如果新信息能够很好地 嵌入到已有 的图式中,那么此种信息比无法嵌入的信息更加容易学习、理解和保持。也就是说, 人已经具有的知识和知识结构对当前信息的认知度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图式理论是心理语言学、 认知心理学和人工智能共同研究的理论成果 , 是认知心 理 学 家 们 用 来 揭 示 理 解 心 理 过 程 的 一 种 理 论 。 “ 图 式 ” 最 早 是 由 哲 学 家 康 德Kant 提 出的一个哲学概念。 在 20 世纪初 , 瑞士的心理学家皮亚杰 (Piaget ) 把图式概念引入 心理学 , 他认为 , 儿童接受外界影响是一个主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学习过程, 而不是 一个消极被动的过程 。 在这个主动学习过程中, 儿童通过同化和顺应, 使得图式认知 结构发生变化,从而达到平衡。 1932 年德国心理学家巴特利特F.Burtlett 在《记忆 》 一书中对 “图式” 做出这样的解释: 图式是对过去经验的积极组织 , 即知识在大脑中 的储存单位,包括各种各样的知识块,如有关鸟的知识以及有关学校、城市、交通、 银 行 、 文 学 、 海 明 威 、 体 育 、 篮 球 等 概 括 的 或 具 体 的 系 统 知 识 。 杨 新 亮 、 孟 凡 韶 , 2009:54。 也就是说, 在巴特利特看来, 图式是指过去经验的积极作用 , 它使本来独 立 的成分一个接一个的作用起来,并且使之组织成为一个统一的 “整 体 ” 。 无论以何 种方式传入的冲动,在图式中都会被结合在一起,建立一种积极的、有组织的背景。 其中,各种视觉的、听觉的、肤觉的冲动等,都处在相对低级的水平;而各种经验, 诸如文学、 艺术 、 体育、 历史、 自然科学、 哲学等方面的经验, 都处在相对较高的水 平 。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 美国人工智能专家鲁梅尔哈特//.elhart 通过大量实 验研究,进一步发展完善了图式理论。他认为图式理论就是一种关于人的知识储存、 作用的理论。所有的知识在头脑中都是被安排在一定的单元中,这些单元就是图式。 巴特利特的观点主要是揭示了读者对图式的熟悉程度在阅读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 。 在 此基础上,现代图式理论进一步研究了这些图式知识在语篇理解和记忆中的应用 , 从 而发展了合适图式的激活和特定图式细节的重建理论。 根据图式理论的理解, 任何的语言材料, 无论是书面的还是口头的, 本身 都是无 意义的 , 它只是指导读者或听者如何根据自己原有的知识, 恢复或构成意思 (杨新亮 、 孟凡韶 , 2009: 6 ) 。 他认为图式是以层次形式储存于长时记忆中的 “相互作用的知识 6结 构 ” 或 “构 成认知能力的建筑板块 ” 。 人们头脑中存储着很多图式,这些图式按各 种场景组成了个图式网 , 给读者提供一种阅读的参照, 达到对读物的理解。 也就是说 , 阅读理解首先是输入一定的信息, 然后在记忆中寻找能够说明这些信息的图式 , 当能 够解释说明这些信息的图式被找到以后 , 就可以说产生了理解。 在阅读过程中, 读者 正是依靠图式的这种预期作用进行推测 , 以填补对文章本身的某些信息缺失, 从而达 到对文章的理解。 如果读者能够把头脑中的相关图式及时激活 , 也就是当读者头脑中 的图式与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发生作用的时候,就能顺利获得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 , 否 则就不理解。因此,选取读者比较熟悉的英文文章,有利于激活读者的背景图式 , 这 既符合交际的需要, 又可以把语言与交际相结合。 根据图式理论, 任何一 篇英语阅读 材料都是由语言图式 (Linguistic ) 、 内容图式 (Content schemata ) 和修辞图式 (Rhetorical schemata ) 构成的 。 语言图式包括指词汇 、 语法和习惯用法等方面的语言知识 ; 内容 图式主要是指文化背景知识和语言的意义 ; 修辞图式则是指阅读材料的题材和篇章的 结构 。 读者一般是通过语言图式获得内容图式 , 但阅读之后头脑中留下的往往都是内 容图式而不是语言图式 。 所以英语教师应该像重视语言知识教学那样 , 同样重视背景 知识教学,构建学生的内容图式。 图式阅读理论还认为, 图式的激活有两种方式 。 一种方式就是自上而下 (top-down model ) 的 , 也 叫 概 念 驱 动 concept-driven model 。 它 是 一 种 预 期 驱 动 , 也 就 是 利 用 头脑中储存的图式知识来对读物进行预测 。 如一篇文章的标题, 从字面上看只不过是 了了几个字, 但从心理上它唤起了读者一系列关于该文章所述主题的图式知识 , 从而 激活了一系列低层次的图式 。 另一种方式就是自下而上的 (bottom-up mode l) ,也称 为 材 料 驱 动 data-driven model 。 这 些 低 层 次 的 图 式 活 动 又 可 以 引 起 高 层 次 的 图 式 反 应 。 如果说概念驱动是一个整体到部分的过程 , 那么材料驱动则是一个由部分到全体 的过程 。 当文章的信息与读者的图式知识想吻合时 , 自上而下的概念驱动可促进两者 的同化 。 当文章所提供的语言与读者的心理图式不相吻合时 , 自下而上的材料驱动将 发挥作用, 帮助读者利用已有的知识 , 选择合理的解释 。 因此, 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 中 , 不仅要传授新知识, 更重要的是激活学生中已经储存的知识结构, 使新信息更容 易被理解和吸收并融合到已有的图式中。 在英文报刊阅读教学中, 图式理论可以得到很好的运用 , 并且也是培养学生自主 学习的一条有效途径 。 在当今媒体传播形式日益多样化的信息社会 , 信息的重复和出 现频率不断提高。 同时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选择强化了学生关注社会的意识 , 他们从不 7同的渠道了解社会信息 , 增强背景知识图式 。 由于英文报刊阅读涉及的题材十分广泛 : 经济 、 政治 、 军事、 科技 、 文化、 教育、 娱乐无所不包 。 所以 选用 , 特别是选用学生 关注的英文报刊阅读材料 , 既增加了可读性, 又符合学生了解社会的需要。 同时激活 学生头脑中的图式, 不断扩大他们的知识图式 , 同时解决学生的 “文化盲点” 和 “ 交 际转换 ” 中存在的问题,以此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现代图式理论对于如何通过阅读教学影响学生的认知结构, 教会他们掌握阅读方 法 , 提高阅读能力 , 提高跨文化素质, 培养英语思维 , 跨越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障碍 , 开拓视野,发展个性,开发潜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22 克 拉 申 的 可 理 解 输 入 理 论 输 入 假 说 (input hypothesis ) 是 英 语 习 得 领 域 中 的 一 个 重 要 理 论 。 自 从 20 世 纪 70 年 代 以 来 , 这 一 理 论 曾 引 起 国 内 英 语 教 学 界 的 极 大 关 注 。 语 言 习 得 理 论 作 为 一 门 独 立 的 学 科 于 20 世 纪 60 年 代 末 、 70 年 代 初 形 成 。 在 这 领 域 中 , 研 究 成 就 最 大 、 影 响 最 广 的 非 美 国 南 加 州 大 学 的 克 拉 申Krashen 莫 属 。 他 从 20 世 纪 70 年 代 初 开 始 研 究外语习得, 并多次在其文章著作中阐述他的输入假说 。 输入假说是在区分习得和学 习 的 基 础 上 提 出 来 的 。 克 拉 申 认 为 该 假 说 是 其 整 个 习 得 理 论 即 “ 语 言 监 控 模 式 ” (Monitor Model ) 核 心 部 分 , 因 为 它 回 答 了 语 言 教 学 领 域 中 最 重 要 的 问 题 , 即 人 们 是怎样习得一种语言的。 输入假设强调: (1) 输入必须是可理解的(comprehensible input ) (2) 输入必须是有趣的、密切相关的(interesting, closely-relate d) (3) 输入不是以语法为大纲的(not grammar-centered ) (4) 输入必须是大量的(a large amount ) (王建勤,2009:115 ) 克拉申认为 , 人们必须先通过理解信息或者接受可理解的语言输入 , 才能习得一 种语言 。 学习者的习得按照自然顺序, 通过理解在下个阶段将要习得的结构来进行的 。 输 入的语言难度要略高于学习者的现有能力。如果学习者现有水平为 “i”, 那么语 言输入应有一个小的上升 , 即为 “i+1” ( “1” 表示难度要稍微高于学习者现有水平的 语言知识) 。 如果学习者在习得过程中能够大量接触 “i+1”程度的语言材料, 他们便 会在理解信息的同时 , 不知不觉、 自然而然地习得新的语言知识 。 同时, 克拉申还认 8为 , 语言习得机制在母语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中是同样发挥作用的 。 语言输入的目的 就 是要“ 激 活” 这 个机制,而激活的条件是这种语言的输入必须是符合 “ i+1” 水 平 的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 总的看来,克拉申的输入假说其实包含了四个要素: (1 ) 输入的数量,既语言习得需要大量的语言输入,所以必须要为学习者提供 足够数量的语言输入。 ( 2 ) 输 入 的 质 量 , 既 学 习 者 接 触 到 的 输 入 语 言 必 须 是 “ 可 理 解 的 ” , 必 须 含 有 “ i+1” 结构 , 并且保证语言输入材料的难度要稍高于学习者目前已掌握的语言知识 。 (3 )输入的条件,既学习者只有在情绪良好的状况下才能更好地接受输入。 (4 ) 输入的方式,既学习者应该是在语言环境中自然接收语言材料,从而自然 而然地习得语言知识。 此外,克拉申还从四个方面对输入假说进行了说明: (1)输入假说与习得有关,而与学习无关。 (2) 学习者通过理解稍稍超出现有语言能力的语言结构 “ i+1”才可习得新 的语言结构。对于尚未习得的语言结构,学习者还可以通过特定的上下文和 情景 , 包 括语言外信息、常识以及已经习得的语法知识来帮助理解。 (3) 如果有足够的语言输入得到理解,而且实现了有效的交流 , “ i+1” 过 程就可以自动实现。 (4)说话能力是自然产生的,不是被直接教会的。 (王建勤,2009:116 ) 也就是说 , 克拉申认为感受性的语言行为如听和阅读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起主导作 用 , 只要提供足够数量的可理解语言输入 , 其他包括语法知识的获得和语言技巧的提 高就会随之产生。 英语教学中, 为了正确流利地使用语言, 教学应该保证有一定量的 语言输入。报刊媒体等现实语境的交际性语言,有利于学习者大量接触声音、图像、 文字一体的英语语言,并可以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语言,在思维和交际输出中 “ 习得 ” 英语 。 也就是说先有大量的听和阅读的输入 , 才会有说和写的输出。 就目前我校 ( 上 海 市卢湾区 ZH 职 校)的教学条件 ----语 言室缺乏,进行大量阅读输入,其优势相对 是最方便、 最自由、 最独立、 最简单易行的操作形式 。 同时 , 由于我们职业学校学生 9的 特性----- 许 多学生因担忧在使用语言过程中产生错误而羞于开口,所以在鼓励他 们开口的同时更应该尊重他们需要时间上的适应和在字面理解上的需要 。 英文报刊阅 读正可以满足这些需要 。 同时英文报刊与社会生活息息相通 , 学生通过英文报刊阅读 , 可 以 让 学 生 与 动 态 的 社 会 生 活 紧 密 地 联 系 起 来 , 与 社 会 上 活 生 生 的 语 言 实 践 联 系 起 来。特别是为学生精心选择那些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英文报刊阅读材料,如足球 、 体 育 、 电影明星等 , 这些阅读材料和学生生活体验 、 积累比较接近, 这样学生更容易从 汉英双语媒体获取英语信息的 “ 输入 ” 。 其输入的信息符合 “i+1”原则、 “可理解性 ” 和内在的认知过程, 这样的语言输入才易于被学生激活 , 从而来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 兴趣 , 帮助他们树立英语阅读的自信心和初尝胜利的成就感。 同时, 阅读技能和其他 技能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阅读能力起着加强和发展听、说、写的作用。 223 语 言 交 际 理 论 交 际 教 学 法 又 称 功 能 教 学 法 或 功 能 意 念 法 。 这 一 教 学 法 的 理 论 来 源 是 社 会 语 言 学 、 心理语言学 , 70 年代在欧洲兴起, 它以语言功能项目为纲, 着重培养交际能力 。 所 谓交际能力是语言使用者,根据社会情境因素恰当地运用语言规则的能力 。 “ 交 际 能 力 ”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 这 一 概 念 最 早 是 由 美 国 社 会 语 言 学 家 海 姆 斯 (Hymes ) 在 1972 年 发 表 的 《 论 交 际 能 力 》 一 文 中 提 出 的 。 他 认 为 一 个 人 的 潜 在 能 力 (capacity ) 包 括 语 言 知 识 和 语 言 使 用 能 力 (ability for use of language ) , 并 认 为 交 际能力由以下四个参数组成, 既语法性 、 适合性、 得体性和现实性。 这四个参数具体 可以这样理解: (1)语法性,就是某种说法是否(以及在什么程度上)在形式上可能; (2)适合性,就是某种说法是否(以及在什么程度上)可行; (3)得体性,就是某种说法是否(以及在什么程度上)得体; (4) 现实性, 也就是实际操作性, 是指某种说法是否 (以及在什么程度上 ) 实际出现了。 (束定芳、庄智象,2008:85 ) 也就是说 , 在海姆斯看来 , 一个人的交际能力不仅包括语言能力和语法知识, 而 且还应该包括社会文化(得体性 ) 、 心理(可行性)和使用频率(实际出现) 10等方面在内的一种判断能力。 从一般意义上来说, 交际能力是一个人运用各种可能的语言和非语言 ( 如身 体语言 、 面部表情等) 方法来达到某种交际目的的能力 , 实际上这种能力体现了 一个人的整体素质。它包括了许多方面,其中有: (1)语言知识,即组词造句、组句成篇的能力; (2) 认知能力,即一个人对事物的认识水平、智力水平、反应能力和 有关世界知识的掌握等; (3)文化知识,指一个人对文化观念和习俗的知识; (4) 文体知识,指一个人根据交际对象和交际目的,选用不同风格的 词语和句篇等进行交际的能力; (5) 其他知识, 包括副语言 (paralinguistic ) 知识 , 如身势语 、 面部表 情等; (6) 情感因素,一个人对他人及事物的社会态度、交际动机、个人以 及性格和习惯等。 (束定芳、庄智象,2008:86) Van Patten (2002 ) 提出的交际教学法五原则 , 也说明了交际能力不仅指口 头表达能力,也包括书面和手势上。 (1)意义应该时刻受到关注。 (2)应该把学习者摆在课堂教学的中心位置上。 (3)交际不仅仅体现在口头上,也体现在书面和手势上。 (4) 在教学的初始阶段, 来自母语者的真实语料就应该提供给学习者。 (5)课堂上的交际活动应该是有目的的。 (Wynne,W., 2007:1) 曾有一个阶段 , 人们在讨论交际能力时往往更多关注的是口语表达方面的能 力 , 这便导致了交际能力讨论出现以下了两大问题: (1) 忽视了对书面语交际能 力
/
本文档为【英文报刊阅读在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堂上的应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