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进城务工随迁子女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校本实践研究》开题...

2017-12-11 12页 doc 29KB 142阅读

用户头像

is_219945

暂无简介

举报
《进城务工随迁子女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校本实践研究》开题...《进城务工随迁子女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校本实践研究》开题... 《进城务工随迁子女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校本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从教育发展的社会背景来看。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一位:“你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出人意料,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说:“是在幼儿园。”又问:“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
《进城务工随迁子女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校本实践研究》开题...
《进城务工随迁子女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校本实践研究》开... 《进城务工随迁子女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校本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从教育发展的社会背景来看。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一位:“你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出人意料,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说:“是在幼儿园。”又问:“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这位学者的回答,代表了与会科学家的普遍看法。把科学家们的普遍看法概括起来,就是他们认为终生所学到的最主要的东西,是幼儿园老师给他们培养的良好习惯。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科学归纳法的奠基人培根,一生成就斐然。他在谈到习惯时深有感触地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再仔细分析一下,就会越发感到那些科学家的话、培根的话确实包含着深刻的道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使人终身受益的大事。习惯是行为的自动化,不需要特别的意志努力,不需要别人的监控,在什么情况下就按什么规则去行动。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必将受益终生。目前虽然教师、家长对学习习惯的养成提升了认识,但对于养成良好的习惯的方法欠缺并没有形成系统。 2、从基础教育素质教育来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基础教育的任务不应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并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而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就必须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在学校教育中,把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已作为首要学习内容,因为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促使学生更加主动、自觉、积极投入地学习。这不仅有助于当前的学习,而且是学生个体由幼稚走向成熟、由依赖走向独立的重要标志,是学生个体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基本条件和根本保证。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推进素质教育,为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而奠定基础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学校教育针对性、实效性的必由之路。 3、从学校实际情况来看。我校是一所普通的公办学校,由于学校地处吴淞老街,老城区人为改善住房条件陆续向外买房,加之房地产开发,大量居民拆迁,导致学生数量急剧锐减,教师人心浮动,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管理秩序。为解决学校的困难,经教育局安排,学校于2002年开始逐步接收外来学生进入学校学习,虽然解决了生源的燃眉之急,但是也因此带来的许多客观上存在的不利因素:社会舆论的压力、教师观念转变、本地段生源的退避、师资的流失等方面制约了学校的发展。 外来学生逐渐成为学校生源的主流,通过调查了解,这些学生家庭条件比较差,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前教育。由于这些学生从小受所处环境的影响和所受教育的局限性,因而在学习习惯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不善于合理安排时间,缺乏有地学习习惯; 1 (2)习惯于听教师讲,而缺乏预习和课前准备的习惯; (3)学习懒散,依赖性强,有的甚至经常拖拉作业; (4)书写不规范,不注意认真书写的习惯; (5)朗读课文流利程度弱、缺乏情感;记忆力特别差; (6)不善于温故而知新,有的甚至根本没有复习的习惯; (7)观察事物缺乏顺序性、条理性和全面性; (8)缺乏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倾听与表达的习惯; (9)书面表达的缺乏流畅性、逻辑性; (10)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缺少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这些问题既造成了学生学习效率低下,使他们很难适应终身学习和今后工作的需要,也严重地影响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多年接触进城务工子女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感觉由于良好学习习惯的缺乏,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低下、缺乏学习兴趣,久而久之造成对学习的厌倦,成绩难以得到提高。基于多年来的实践,我们思考:对于这样的学生要融入上海的教育环境,必须要高度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通过运用行动研究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抑制不良学习习惯,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学习,而且能使其终身受益。为此,选择“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实践研究”的课题很有必要,尤其适应当前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因此,学校确立了《进城务工随迁子女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校本实践研究》这一课题。 (二)研究现状述评: 目前,国内外教学研究的统计资料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而在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主要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有重要的位置。从教育是发展学生个性来说,教学就是要从理解和运用的能力方面来完善学生的个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学的全部任务,是一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终极目的。对于缺少良好习惯培养的外来学生而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这一课题引起了教育者乃至学生家长们极大的兴趣和重视。从目前大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可以看出,习惯这一古老而传统的话题始终是许多教育工作者研究的热门课题。 目前对于基本学习习惯的研究已从理论研究深入到实践操作。教育可以研究,行为可以重复,但人的生命不可能重来,童年的时光是一生中最宝贵的岁月。所有教育行为都要以尊重生命,关爱个体为根本立足点与出发点,以教育者特有的良心与责任,对受教育者进行深切的人文关怀。“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应成为当下教育追求的境界。只有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才有可能真正的让学生健康发展。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1、“进城务工随迁子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也称“流动人口子女”、“打工子弟”、“城市第二代移民”,指6一14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有学习能力的儿童少年, 2 也称作流动人口的适龄子女。 2、“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3、“校本实践研究”:校本研究是以学校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为选题范围,以学校教师作为研究的主要力量,通过一定的研究程序取得研究成果,并且将研究成果直接用于学校教育教学的研究活动。 (四)课题研究的价值分析 1、通过对学生学习各环节存在的不良习惯的调查分析,找出问题,运用教育理论,有针对性地实施指导矫正,以达到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确立良好学习习惯的本质特征和层级结构水平,通过研究总结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模式和评价方法等理论与实践操作技术。 3、适应当前新课程改革发展的要求,对于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对于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总结出适合本校学生的各年级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与途径。 2、通过研究,总结出适合本校学生的各学科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与途径。(课内外) 3、探寻有益于学生良好学习培养的校园活动(或团队活动)设计与实践,提炼相关经验与方法。 4、初步建构适合本校学生学习习惯的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总结并提炼校本实践管理的经验。 三、研究内容: 1、学生学习习惯现状的调查研究。 (1)建立全校学生的个人情况数据库。通过建立学生个人档案:对家庭成员情况、父母收入情况、监护人情况、学生个人基本情况、个人愿望进行详细地了解,并根据所了解的这些信息提出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为学习习惯的培养提供充分的依据。在期末时,通过“自我评价、伙伴互评、班主任寄语”给予学生一个公正客观的评价,及时总结前期研究的经验和教训,为下一步的研究服务。同时,课题组每期都及时更新学生数据,做好数据收集与上报。 (2)调查问卷:从家长与学生层面分别进行,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情况以及家长对子女学习习惯的影响; (3)分析总结: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分类,统计,找出学校和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培养策略的制定并付诸实践提供丰富的资料。 2、各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方法与途径的研究。 (1)课题组成员收集有关的理论依据和已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归类,借鉴他们的经验,为本研究提供学生一般性学习习惯的方法培养研究的理论依据。 (2)组织课题组成员反复讨论、研究,综合各方面情况,初步拟定学习习惯培养的具体内容:学习 3 态度、学习方法、课堂学习、课外学习四个方面。然后各年级将研究内容进行细化,通过各年级的有效衔接着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课题组将目标进行分解,以学期为单位,细化到教育教学的每月计划中,努力做到月月有重点,周周有目标,使教师和学生都清楚明解,并扎实去训练、培养。 分别形成五个子课题: ? 一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方法与途径的研究。 ? 二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方法与途径的研究。 ? 三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方法与途径的研究。 ? 四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方法与途径的研究。 ? 五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方法与途径的研究。 (3)家校合作,发挥家庭教育的辅助功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学生早期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而当学生开始接受学校教育时,家庭教育的作用更多地处于一个必不可少的辅助地位。因此,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必须建立有机的联系,方可达到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目的。 ? 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综合教育素养 进城务工人员中大多数没有对子女进行过早期教育,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大多数进城务工人员的教育素养都不太高。也正因为此,很多进城务工人员认为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意识主要是学校的事情,和自己无关。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开展教育讲座,提高家长的综合教育素养,使其掌握更科学的教育方法,同时注意在培训中选取合适的时间,以进城务工人员能理解的方式和语言来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逐步改变他们的错误观念和行为。学校还应向进城务工人员介绍儿童身心发展的主要特点并讲解科学教子的基本知识与方法等。这样,进城务工人员就会逐渐认识到自身在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中的重要作用,并成为其子女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积极影响因素。 ? 家校沟通:形成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合力 外来务工家长与学校的沟通异常之少的现象,学校需要发挥更主动的作用。譬如,教师要多方面分析家长不愿意和学校沟通的原因,并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解决方式。如很多家长之所以与学校联系过少,是因为工作实在繁忙。这时候,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借助家校联系本、电话联系、家访等多种形式,与家长进行主动的接触和沟通。久而久之,家长就会认为教师对孩子的学习关心有加,自然更愿意和教师多沟通孩子的学习情况了。而通过家访基础上的家校沟通,教师可以掌握学生在家学习的基本情况,并针对学生学习习惯存在的问题,向家长提供合适的解决方法,从而形成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合力,有效地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进而养成科学的、合理的学习习惯。又如,针对外来务工家长在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更容易采取极端做法的情况,教师可以在学生回家前与家长联系,多方面分析学生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劝解并教给家长理性的做法,如请家长与孩子共同分析失分的原因,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及时反思的好习惯。 3、各学科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方法与途径的研究。 在一般性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基础上,针对学科之间的区别,进一步展开对学生发展性学习习 4 惯的方法培养研究。因此在年段培养的基础上由各教研组分别从学科特点出发,针对研究的内容形成子课题的研究: (1)进城务工随迁子女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与研究; (2)进城务工随迁子女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与研究; (3)进城务工随迁子女良好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与研究; (4)进城务工随迁子女良好综合学习习惯的培养与研究; 4、抑制和矫正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方法与途径的研究。 学校的科研不是某个人或少数人的行为,必须是全员参与的,全体人员这一课题重要意义必须达成共识。通过组织学习,外出取经,开展讨论等方法,统一全校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对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形成共识。 在培养好习惯的同时必然要矫正不良习惯。对着孩子,我们会发现他们有很多坏习惯:学习不好的孩子一定是学习习惯不好;品德有问题的孩子,一定是品德习惯不好。怎么办,事实证明:经过教育,经过培养,人是可以形成新的习惯、新的反射的。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训练来矫正孩子们的不良习惯。 (1)通过查阅资料,咨询专家,开座谈会,实地观察等方式 全面细致地了解了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不良学习习惯。 (2)确定适宜的周期、精少的内容、近小的目标。根据各年级和各班的训练计划,每个学期侧重三到四个习惯。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确定不同的目标要求。在矫正不良习惯时,要讲求科学的评价,采用阶段性和发展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一是坚持阶段性评价,对照不良学习习惯内容,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老师评,于每周、每月、每学期对学生的行为表现予以评价和表彰;二是注重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是形成性的、过程性的评价,它关注的是学生的起点和变化过程。我校要求每个教师特别是班主任都要对特殊学生建立有成长记录档案,随时记录学生的变化,随时记录学生的变化,随时予以帮助,并对学生表现出来的进步都给以及时的肯定和赞赏。 (3)举办家长学校 “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师”,成立家长委员会,召开以家长为主体的座谈会,让家长参与到孩子习惯养成教育中来,请家长监督孩子在家的学习习惯。 四、研究方法和过程设计: (一)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主要以行动研究法为主,以观察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个案研究法为辅。同时在研究时要注意以下原则: 1、统一性原则。学校是一个整体,这个研究涉及学生、教学、课堂、班级、评价、学校管理等相关因素,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必须立足学校整体,发挥学校整体功能。做到全员参与,全员研究。 2、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必须掌握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尽量做到学生能发现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发现,学生能揭示的规律让学生自己揭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要尊重儿童的权利,让孩子充分地参与。在儿童的习惯养成过程当中,绝不能把学习习惯养成的过 5 程变成奴役儿童的过程。绝不能把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过程变成教师定规范,强迫孩子去做、去执行的过程。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应该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给教师提供创造和研究的时间和空间,以利于更好地开展课题研究。 3、科学性原则。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时,教师要认真调查,分析,研究,明确正确的后,才能进行研究,不能主观臆断和猜测。研究中要努力做到研究有目标、培养有重点,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并随研究的深入对计划中的问题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改。 4、长效性原则。本课题研究主阵地是课堂教学,而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我们最根本的任务。学习习惯培养是一个教育过程,它必须要经过长期、反复、不间断的训练、强化才能形成。形成的策略、方法、经验措施,也要不断地接受实践的检验,再在实践中反思深化。因此,学习习惯培养过程中教师要坚持长效性原则。 (二)过程设计: 1、准备阶段(2012年2月——2012年4月) 研究的准备阶段。选择研究方向,组建课题组,开展相关的调查,设计课题研究,确定研究的目标、内容、措施、方法等,报区相关部门审批。 2、研究阶段(2012年5月——2013年10月) 研究实施阶段。研究组成员进行理论学习,收集有关资料,按计划开展教育研究(如从五个重点习惯培养方面进行理论研究、案例研究、文献调查、实地参观、教学评优、论文交流等。) (1)2012年4月——2012年5月,学习习惯现状系统性调查。形成。 (2)2012年6月——2012年12月,侧重于对学生一般性学习习惯的方法培养研究。 (3)2013年2月——2013年6月,侧重于对学生发展性学习习惯的方法培养研究。 (4)2013年7月——2013年10月,重点进行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评价方法研究。 (5)2013年7月召开教育研究阶段总结会和交流研讨会 3、总结阶段(2013年11月——2013年12月) (1)整理研究材料,进行研究成果分析 (2)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3)形成研究成果 五、预期成果: 序 号 内 容 形 式 承担者 1 形成课题研究成果报告 结题报告校长室 2 各年段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细化要求 指导手册 德育室、班主任 3 各学科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细化要求 指导手册 教导处、教研组长 4 有益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校园活动的案例。案例汇编 大队部 、任课教师 5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校本管理 经验总结案例汇编 教导处、任课教师 6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校长室 6 六、研究条件: (一)研究基础: 1、区科研室和德育室给予理论方面大力支持。我们将聘请的科研室和德育室的专家,在理论上给予指导。 2、通过同类课题研究状况的比较,我校在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教育方面,已经有多年的实践经验:学校始终奉行,“德育是学校的灵魂,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的教育教学观理念。十几年来坚持开展以“读好书、育新人”为宗旨的读书活动,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读书活动也已成为学校办学特色。多年来创学习型家庭教育的研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在农民工子女进入学校后,学校在原有基础上,调整方向,针对外来学生的特点开展了多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予教育与活动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多年来对民工子女的教育进行了反复尝试与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有利于本校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借鉴和辨证地吸取,开辟一条更利于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健康成长的道路。 (二)研究力量: 本课题是根据教育发展趋势和学校面临的实际情况提出的。本课题组主要成员均为校学科行政、骨干教师、骨干班主任组成,他们教育教学经验丰富,和进城务工子女有可亲性,对课题研究有一定的研究水平,相信在他们的通力合作下,定能达到预期效果。 七、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2、杰克.霍吉:《习惯的力量》 网上推荐书籍 3、尹少淳:《新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陈建:《中小学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 5、于建福:《素质教育》 教育科学出版社 6、陈卫东:《成功习惯是成功之母》——楚图南论习惯,《少年儿童研究》。 7、孙云晓:《培养良好的习惯》,《素质教育》小学。 8、《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 9、《叶圣陶教育文集》,河南教育出版社。 7 8
/
本文档为【《进城务工随迁子女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校本实践研究》开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