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doc】徐国史迹钩沉

【doc】徐国史迹钩沉

2018-01-07 18页 doc 40KB 99阅读

用户头像

is_721103

暂无简介

举报
【doc】徐国史迹钩沉【doc】徐国史迹钩沉 徐国史迹钩沉 历史学47 徐国史迹钩沉 赵东升 (南京博物院江苏南京210016) .~eearlieststatesouther'nJiangsuprovinceis.V~ruStare.whileinthenort.hernpartthemost importantoneisxuState.Thispapergives氆鼬accountonXuStatehistoryileemphasizesOn itsterritoryVariation峨We赫dynastyandSpringan...
【doc】徐国史迹钩沉
【doc】徐国史迹钩沉 徐国史迹钩沉 历史学47 徐国史迹钩沉 赵东升 (南京博物院江苏南京210016) .~eearlieststatesouther'nJiangsuprovinceis.V~ruStare.whileinthenort.hernpartthemost importantoneisxuState.Thispapergives氆鼬accountonXuStatehistoryileemphasizesOn itsterritoryVariation峨We赫dynastyandSpringandAutumnperiodwiththehelpof predec~sors'achievements,literatureand缸,aI6cod嚣. K叼Words:XuStateHistorica1SisV..ariation曩i一. 提要江苏境内能确立的最初国家史,南土以吴国为要,北方属徐国最重.在前人工作的基 础上,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利用文献和考古的资料,对徐国的史迹作一论述,重点在于西周和春秋 时期徐国的地域变迁.不同于前人之处,是以史料所记载内容的时间为序,从早到晚罗列文献并进行 分析,力求廓清当时徐国的分布地区及主要事迹,即是从史料看历史,而不是从历史寻找史料. 关键词徐国史迹变迁 中图分类法K871.3文献标识码A 一 徐之起源,西周以前的徐 关于徐国的起源,徐国的族属以及西周以前 的徐等问题,历来说法不一.由于本文主旨不在于 此,故略述前人成果,并稍作评述. 几乎所有的学者都认为徐族属于夷族系,徐 为赢(或奄)姓,但具体在夷族系中的地位和分布 范围稍有不同.徐仲舒…,朱玉龙,贺云翱?认 为徐属淮夷,李修松认为:"徐夷与淮夷均为赢姓, 实为同族,原是东方少昊氏鸟腾族团中的一支,早 在夏代之前,即由今山东曲阜一潍水一带迁居淮 水流域,在商代曾有包括徐夷在内的东,南,西,北 四方淮夷"【4】.徐仲舒也认为它就是古史中提到的 南淮夷.顾颉刚认为徐是东夷赢姓中的一个大族 一 鸟夷的一支,徐与淮夷虽为一族,但是不同的两 支b】.何光岳认为徐是居住于燕山一带的鸟夷一 燕族最早分化出来的….陈梦家认为徐属夷族,但 属于来自东北的佳夷"1.李白风指出,徐既不属东 夷,又不属淮夷,亦不属殷,而是与以少嗥氏为祖 收稿日期2005—04—20 先的奄,莒,郯,邾为同一部族is】.在《诗经?鲁颂 ? 闷宫》(详下引文)中说"淮夷",又说"徐宅","南 夷",可见把三者分得很清楚,虽然如此,我们仍然 可以得出他们三者地域接近,都在鲁国的东和南 面.根据顾颉刚的研究,南淮夷实际上就是逃到淮 河流域的淮夷,徐和淮夷都属于东夷族系.但笔者 认为,南夷或称为南淮夷,实际上是真正的淮夷, 它早在商代就已经成为威胁中原的一股强大的力 量了,在商王武丁及以后的卜辞中经常看到"征南 土"或"南邦方"的字样,陈梦家考证此"南土"或 "南邦方"在今商丘东南淮水一带.此外,郭沫若,容 庚等先生皆在甲骨卜辞中考证出商王征伐淮夷的 文字】,即使在西周一代和春秋时,此地的淮夷仍 然非常的强大,并且地域还扩展到了江汉地区Dol, 因此淮河流域作为淮夷的老根据地当是有根据 的.而在《闷宫》中所提到的位于山东的淮夷,笔者 认为应是东夷的一支,因位于潍水流域而得名,顾 颉刚先生曾用大量的证据论证在古代"潍水"即 徐国史迹钩沉 "淮水"【lt1,足可信.也就是说,当时至少存在两个 有资格称为"淮夷"的,而x,-i-于鲁国来说,当然最清 楚与之临近的且关系密切的"北淮夷",而x,-i-于南 面的真正的淮夷只能称为"南夷"了. 徐国的起源地,共有以下8种说法.1.在山 东南部,江苏北部和安徽东北部,自徐州以东至于 海滨.2.本居泰山附近,或说山东邹县是徐人的 故土,后逐渐南迁于淮水流域.3.山东曲阜一带 可能是赢姓中心,徐族和那里的远古居民在血缘 上有同源关系"1.4.徐是居住在淮水以北,黄河 故道以南的古老部族"1.5.发源于东北,后沿海 岸南下,止于徐州而得徐夷之名"1.6.徐族的摇 篮在燕山一带,始居地在今河北省玉田县北二十 里的徐无山,后西迁山西榆次,再迁河南温县,河 南嵩县的三涂山即因徐族而得名.商代末年徐族 来到了今山东腾县"1.7.徐族来源于夏代以前的 涂山氏,原居地在今安徽省怀远县东南,淮河之畔 的当涂山.是皋陶的后裔.后除留居淮北者,其中 一 支随赢姓秦人和赵人北迁和西迁,先到河南温 县,再到山西屯留,壶关县东南一带,接着其中一 部分又向西迁至今山西榆次县的古涂水流域.另 外向东迁徙的一支即是后来的徐国".8.从徐的 三处旧居地来看,徐先在鲁东兰山,郯城一带,后 主要一部分迁至山东滕县南,运河的东岸,一部分 迁至保定市北,涞水县南.前者后又南迁"1. 综合以上观点,笔者认为,徐是东夷族系中的 一 支,属赢(或奄)姓,徐夷与淮夷,南淮夷不是一 个族系.徐的疆域(或其散居地)甚广,并不能任选 一 处作为起源地,起源地应是其早期的中心5-j'-~li 地域.东夷族是相x,-i-于华夏和南蛮族系的,它以山 东和苏北为中心的,东夷族只能向北或南迁徙,从 华夏族系范围内迁来的不是夷族.因此徐族只能 从鲁东或南出发,徐的起源地亦应在此.在燕山一 带,汉东地区或淮泗一带的徐族皆是其迁徙分散 地. 至于西周以前的徐,先秦史籍无载.语焉不 详,渺不可求.而有些学者把甲骨文中出现的南 土,南邦方,夷方,人方等与徐方结合,实属推测. 因为如果徐国当时存在,那么完全可以以徐字表 示.而不至于以上述不确切名字代替;如果徐姓当 时没有产生,那么就不能确定任何一个名字与徐 族有关了.而关于"涂""棕"字为"徐"之音转,从而 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徐族史迹,亦难说通,因为目前 发现的徐国青铜器,"徐"字写为"邗"或"邰",周人 称为"舒",而没有做以上写法的.如果照以上说 法,那么与徐一音之转的字有很多,就不知徐有多 少起源了.有学者说"涂"当为徐族居于水边,"棕" 当为徐以干栏式房子居住,那么"馀"是否说明吃 饭的徐人;"赊"为坐船的徐人呢?这显然讲不通! 二西周时代的徐国 西周时代,周公,周成,康,昭,穆,厉,宣王执 政时期,周,徐之间都发生过较大的战争,徐兵多 次攻入周土,周王室也不只一次兴兵伐徐.这在 《尚书》,《诗经》,《竹书纪年》,《史记》等书中都有 记载.乃至春秋,徐史在经传中得到了较详细的记 载(详见附录).因此,我们说真正的作为一个复杂 变迁国家的徐国历史应该从西周初年开始算起. 当然我们并不否认商代时徐国已存在,也许正如 有些学者所说的,徐与殷实为同族,或徐人中有相 当的殷遗民",从而徐与商在大部分时间保持和 平相处,造成了史料缺乏,周代才世为仇敌.:N_tg 从另一方面说明了,西周以前的徐是基本没有地 域的变迁的,基本上均处于鲁中南一带.只是到了 西周时代,受到西周王朝和鲁国的挤压才离开原 居地流徙变迁的.下面我们把西周分成早中晚三 期进行介绍,这三期基本上是以武功卓着的周公, 穆王和宣王朝为中心的. 1.周公,成王,康王时期 《尚书?费誓》:"公日:嗟!……徂兹淮夷,徐 戎并兴.善敫乃甲,胄,赦乃干,无敢不吊!备乃弓, 矢,锻乃戈,矛,砺乃锋刃,无敢不善!……甲戌,我 惟征徐戎.峙乃糗粮,无敢不逮!……" 《书序》:"鲁侯伯禽宅曲阜,徐,夷并兴,东郊 不开,作《费誓》."孔《疏》:"诸侯之制,于郊有门. 恐其侵逼鲁境,故东郊之门不开……东郊不开,则 戎,夷去鲁近矣." 《左传》定四年:"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分 鲁公以……殷民六族: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 勺氏,尾勺氏……是使之取事于鲁." 《逸周书?作洛》:"周公立,相天子,三叔及殷 东徐奄及熊盈族以畔.周公,昭公内弭父兄,外抚 诸侯.元年夏六月,葬武王于毕.二年,又作师旅. 临卫征殷,殷大震溃.降辟三叔,王子禄父北奔,管 叔经而卒.乃囚蔡叔于郭陵." 后两条可以看出,伯禽受封时所分得的被征 服的民族,徐氏是其一.也就是说,周初徐在鲁范 围之内. 以上四则史料说明,周公东征后,其子伯禽新 封在曲阜,最接近的两个邻邦一淮夷和徐戎都起 来攻打,迫使鲁国东郊的交通被迫封锁.可见这两 《东南文{Jd))2006年第1期总第189期 个国家都在鲁国的东面.徐称为"戎",淮夷称为 "夷",又可看出他们未必是一族,至少是一大族的 两支.还可以得出,周公东征主要并不是针对徐和 淮夷的,也许周公东征的主要目的除三监外是东 夷地区的奄和蒲姑,然后把奄的原地封了鲁,蒲姑 的原地封了齐.因此才造成了鲁国的"东郊之门不 开"和"徂兹淮夷,徐戎并兴和甲戌,我惟征徐戎" 的后续事情. 《诗经?鲁颂?闷宫》:"奄有龟,蒙,遂荒大 东,至于海邦.淮夷来同.……保有凫,峄,遂荒徐 宅,至于海邦.淮夷,蛮,貊,及彼南夷,莫不率从, 莫敢不诺……."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徐和淮夷在被鲁国灭亡 之后的聚居地.鲁人经龟,蒙两山可到淮夷,经凫, 峄两山可到徐国.依《金史》,《明史》,《清史稿》和 《清一统制》的说法,龟山在泗水县东北,蒙山在蒙 阴县南,凫山在邹县西南,峄山在邹县东南.蒙山 和峄山尤存在于现在的地理区划中,蒙山山顶现 称为龟蒙顶,由此可见其渊源的唯一可靠性.也就 是说,在伯禽完成对徐国的进攻以后,徐国已经离 开位于鲁东的旧居地,而迁徙到了鲁南,苏西北和 皖东北一带. 2.周昭,穆一厉王时期 《礼记?檀公下》记徐大夫容句说:"昔我先君 驹王西讨,济于河". 《史记?秦本纪》:"……造父以善御幸于周穆 王……西巡狩,乐而忘归.徐偃王作乱.造父为穆 王御,长驱归周,一日千里以救乱." 《史记?赵世家》:"造父幸于周穆王……穆王 使造父御,西巡狩,见西王母,乐而忘归,而徐偃王 反.穆王日驰千里马,攻徐偃王,大破之." 《后汉书?东夷列传》中也记有类似的话:"后 徐夷僭号,乃率九夷师伐宗周,西至河上".(详下 引文). 徐旭生先生在论述到这一方面时,引用《古本 竹书纪年》等书论证周穆王曾经大规模征伐过徐 国.并且根据《左传?昭公四年》中"穆有涂山之 会"的记载,认为在这里的会盟当与有事于徐国有 关.他认为涂山是安徽省怀远县淮水南岸的一座 小山,与徐很相近.在本文中,徐先生还论述到此 时应在伯禽东征前后,徐国仍位于鲁西南一片地 方,因为"此后徐国或已南迁,离黄河太远"…l.笔 者认为,此时应在伯禽东征后,徐国处于鲁南,苏 西北和皖东北一带,离黄河并不远.同时,穆王的 会盟当是在穆王伐徐之役后进行的(详下). 《班簋》着录于《西清古鉴》十三,称为《毛伯 彝》.它记录了毛公,吴伯,吕伯等奉了周王的命 令,伐东国厥戎,经历3年之久,才"静东国".郭沫 若,陈梦家等先生认为其属成王时器,唐兰,于省 吾,刘心源,杨树达,李学勤等先生认为其为穆王 时器,笔者赞同后者的看法,因为根据上述唐兰派 学者的古文字学和考古类型学的研究,《班簋》的 铭文字体,器形和花纹已经显示出脱离早期的风 格,而倾向于中期,即穆王时期.根据后者的研究, 他们认为,伐厥戎即是伐徐国,东国厥戎应是徐国 的别名.也就是说,当时的厥戎应该处于中央王朝 的偏东部,而不偏南. 从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周穆王在伐徐 之前,徐国仍然居住于鲁西南,苏东北和安徽北部 地区,相比于伯禽征徐之后的聚居地没有多大变 化.而穆王征徐之后,徐族又被迫南迁,南迁于何 地,我们又只能从以后的史料中才能看出.穆王盟 于涂山的事实也只能是在伐徐之后才能进行,因 为此时徐国已南迁,不至于会使周穆王腹背受敌, 另外,《今本竹书纪年》也把此次会盟列于此役后 两年也可得一证.此时穆王的盟会,笔者认为主要 内容当是怎样处置徐国,而使之不再强大,重要措 施就是把徐国分散成许多同姓小国.穆王之后各 王,周与徐基本上无大战事,徐国基本上也就处于 发展时期. 3.周宣王,幽王时期 《诗经?大雅?常武》:"赫赫明明,王命卿士: 南仲大祖,大师皇父,整我六师,以修我戎.既敬既 戒,惠此南国.王谓尹氏:命程伯休父左右陈行,戒 我师旅,率彼淮浦,省此徐土.不留不处,三事就 绪.……王奋厥武,如震如怒,进厥虎臣,阚如航 虎.铺敦淮溃,仍执丑虏.……王旅哗哗,如飞如 翰,如江如汉,……绵绵翼翼,不测不克,濯征徐 国.……徐国既同,天子之功.四方既平,徐方来 庭.徐方不回,王日还归." 这是周宣王任命南仲,皇父,程伯休父等将帅 出兵大伐徐国的诗.诗中说"南国",说"淮浦".又 说"江汉",分明徐国那时已经南迁到了淮河岸上, 不再是鲁西南,皖东北的一国了.这也可以说明上 面提到的"东国厥戎"在东而不在南.这也可以从 以下数条中看出. 《后汉书?东夷列传》:"管蔡畔周,乃招诱夷 狄.周公征之,遂定东夷.后徐夷僭号,乃率九夷师 伐宗周,西至河上.穆王畏其方炽,乃分东方诸侯, 命徐偃王主之.偃王处潢池东,地方五百里,行仁 50徐国史迹钩沉 义,陆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穆王得骥骤之乘,乃 使造父御师告楚,令伐徐,一日而至.于是楚文王 大举兵而灭之.偃王仁而无权,不忍斗其人,故至 于败,乃北走彭城武原县东山下,百姓随之者万 数,因名其山为徐山." 张华《博物志》七《异闻》:"《徐偃王志》云:'徐 君宫人娠而生卵,以为不祥.弃之水滨.独孤母有 犬名鹄仓,猎于水滨,得所弃卵,衔以东归.独孤母 以为异,覆暖之,遂孵成儿.生时正偃,故以为名. 徐君宫中闻之,乃更录取.长而仁智,袭君徐国.… … 仁义着闻,欲舟行上国,乃通陈,蔡之间.得朱 弓,失,以己得天瑞,遂因名为弓,自称徐偃王.江, 淮诸侯皆伏从,伏从者三十六国.周王闻,遣使乘 驷,一日至楚,使伐之.偃王仁,不忍残害其民,为 楚所败;逃走彭城武原县东山下,百姓随之者万 数.后遂名其山为徐山.山上立石室,有神灵… .?. ',, 刘向《说苑?指武》:"王孙厉谓楚文王日:'徐 偃王好行仁义之道,汉东三十二国尽服矣.王若不 伐,楚必事徐!'王日:'若信有道.不可伐也.'对 日:'大之伐小,强之伐弱,若大鱼之吞小鱼也,若 虎之食豚也,恶有其不得理!'文王遂兴师伐徐,残 之.徐偃王将死,日:'吾赖于文德而不明武备,好 行仁义之道而不知诈人之心,以至于此!… 《淮南子?人间》:"昔徐偃王好行仁义,陆地 之朝者三十二国.王孙厉谓楚庄王日:'王不伐徐, 必反朝徐.'王日:'偃王,有道之君也,好行仁义, 不可伐!'王孙厉日:'臣闻之:大之与小,强之与弱 也,犹石之投卵,虎之啖豚,又何疑焉!且也为文而 不能达其德,为武而不能任其力,乱莫大焉!'楚王 日:'善!'乃举兵而伐徐,遂灭之.此知仁义而不知 世变者也." 《韩非子?五蠹》:"徐偃王处汉东,地方五百 里,行仁义,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荆文王恐其 害己也,举兵伐徐,遂灭之,故……偃王行仁义而 丧其国." 以上诸史料,如果剔除相互矛盾之处(如周穆 王与楚文王或楚庄王同时,存在三十二国和三十 六国两种不同的说法等)只谈了一个故事,即徐偃 王为了行仁义而国势隆盛,如果楚不灭徐,至少需 附属于徐.那么当时到底是处于周穆王时期还是 楚文王或楚庄王时期呢?结合《诗经?大雅?常 武》的说法,周宣王时期徐国在淮河南岸,那是经 过穆王一世的征伐才迁于此地的.而上述文献中 提到的"潢池东","汉东"和"江,淮"指的是河南省 西南部潢河以东,大别山北部,安徽省江淮之间西 部的一片地方.江淮流域的赢姓之国固有舒,蓼, 六,桐,汉东的赢姓之国也还有江,黄,郧等.徐既 在南迁后还保存相当的实力,当然有资格做他们 的宗主国的12Ol.那么这些文献中所提到的史迹自 然是与诗经中提到的大致处于一个时代,也就是 在周宣王时期徐国实际上已经南迁到了潢河以 东,安徽省江淮之间西部一带I2.l.只有在这一带, 徐王才能可能赢得30多个同姓诸侯的依附;在这 一 带,徐王也有可能"欲舟行上国,乃通陈,蔡之 间";也才可能与楚相邻,从而引起与楚的战 事.如果依照以上史料的说法,穆王打败徐国,徐 国"乃北走彭城武原县东山下",那么也就不会有 后来的宣王"率彼淮浦,省此徐土"了.因此我们可 以说,经过穆王的征伐,徐国已经迁徙到丫大别山 以北的江淮之间西部,周宣王所攻打的徐国就在 这里.而当时楚国与周王朝比起来,显然是周王朝 占主导地位,楚国当时并没有向东经略,l.楚文 王(公元前689,675年)和楚庄公(公元前613, 591年)显然同周宣王不处一个时代,更不用说同 周穆王了.可是文献中为什么还把他们杂糅在一 起呢?笔者认为,当徐国南迁到此地时,楚正处于 汉西,与徐可谓是"一衣带水",虽然如此,但是当 时楚国主要是向北经略,并没有顾及到东方的徐 国,只是在春秋时代,楚国的北进受到晋国的强大 阻力后,才经常与徐国发生关系,也经常发生战 争.徐国在周穆王时曾"率九夷师伐宗周,西至河 上",周穆王当时与徐势必有一场大战,这件事对 周王朝乃至中国历史影响深远,以至于长期留在 后人的记忆中,这从《左传?昭公元年》记载:"虞 有三苗,夏有观,扈,商有妩,邳,周有徐,奄"(徐被 列为叛国之首恶)中可见一斑.当徐国迁徙到此地 并且在周宣王时代逐渐强大后,受到了来自北方 的周王朝和西南方的楚国的双重威胁,楚国无心 于徐,只有周王朝才能有事于徐.只是由于春秋时 代楚国对于徐国的连年战争,后代的人们才会把 这次周宣王的征伐错安在楚国的名王楚文王或楚 庄公头上,实际上周宣王这次征伐的规模决不亚 于周穆王.将楚国和周穆王挽救王朝的壮举结合 起来从而突出楚国的作为,不知是否是有人特意 为之.由于人们记忆的原因,宣王被埋没也就不足 为奇了.总之,事实本是存在的,却弄错了主事者. 通过分析,我们还是可以恢复历史的原貌的. 徐国迁徙到此地后,仍保留有强大的实力,同 姓诸族皆奉其为首领.但是由于其"行仁义",各族 《东南文化》2D06年第1期总第189期51 之间没有建立起稳固的政权关系,各自为战,这就 为春秋时代被楚国各个击破,最终灭亡于吴国之 下埋下了隐患. 三春秋时代的徐国 徐自被宣王征服以后,大约经过了近100年 的艰难历程,才又渐渐从困顿中苏醒过来.春秋时 期的徐国,直到鲁庄公二十六年始见于记载,"公 会宋人,齐人伐徐". 根据文献记载和众学者的研究,春秋时期,徐 夹处齐,楚,吴三大强国之间,一开始,是受到齐和 楚的压迫,但基本上是与齐交好.春秋中后期,则 徘徊于吴楚之间,从楚则吴伐,从吴则楚攻,处境 险劣,国无宁日.国势因此由盛转衰,最终终为强 吴所灭,做了大国争霸的牺牲品. 我们从《春秋》和《左传》中可以看出春秋时代 的徐国变迁与衰亡的历程. 对于春秋时代徐国衰亡的历程,学者多有论 述,可参见徐旭生,贺云翱,朱玉龙,何光岳等诸先 生的文章.这里我们主要是根据史料记载推断徐 国当时的疆域和都城所在. 徐国在汉东江淮之间西部的居地,北,西,南 三面分别被齐,鲁,宋,陈,蔡,随,楚,吴,越诸国环 绕,徐国被周宣王打败以后,如果逃亡,只有东逃, 即沿淮河东下.也就是今淮河下游一带.根据江永 《春秋地理考实》引《汇纂》:"案徐偃王为周所灭, 后为其子宗为徐子"的记载,也不排除徐国接受了 周王的分封,而只享受子爵,这样也才有可能在原 地保留徐的宗国舒,蓼,六,英等.具体逃亡或者是 分封到何地,请看以下数节. 《后汉书-东夷传》日:"……偃王……乃北走 彭城武原县东山下,百姓随之者以万数,因名其山 为徐山".《水经注?济水》,《太平寰宇记?泗州》 和《元和郡县志》皆沿此说.然此说法起源较晚,先 秦古籍有关徐史记载中几不见佐证,且武原县在 今邳县境内,时邳是邳国国境,又近邳都,其同地 同时并立徐都似有疑问[25】.当时苏北诸地被宋, 薛,齐,邾,莒,鲁,邳,钟吾,犹[26诸国控制,现 在的洪泽湖以西地区又都为蛮荒之地,且为淮夷 控制.只有今洪泽湖以西,南,即今泗洪,泗县,盱 眙诸地尚可安身. 《春秋》僖公十五年"三月……楚人败徐于娄 林",《左传》同年"楚败徐于娄林,徐恃救也".按 《春秋左传注》:"娄林在今安徽省泗县东北". 僖公三年,徐人取舒;僖公十七年,"齐人,徐人伐 英氏",看来徐还想取回自己的地盘.可是占舒不 到35年,即文公五年,楚人灭蓼,灭六;不到57 年,即宣公八年,"楚为群舒叛故,伐舒蓼,灭之.楚 子疆之".此时徐国的实力和当~,-j-的形势已不能同 日而语.文公七年,徐伐莒也未成功.看来徐确实 处于楚,齐之间,它力求扩大自己的地盘,却进展 甚微.以上是在吴国没有崛起之前,当吴国崛起之 后,徐国处在楚,齐和吴的三重包围之下,处境弥 艰.只能沦落到受人摆布的地步了. 成公七年"吴始伐楚,伐巢,伐徐".昭公六年 "秋九月,大雩,旱也.徐义楚聘于楚(杨伯峻注:徐 国在今江苏泗洪县南).楚子执之,逃归.惧其叛 也,使遗泄伐徐.吴人救之.令尹子荡帅师伐吴,师 于豫章(杨注:当起自今安徽之霍丘,六安,霍山诸 县之间,西迳河南光山固始二县,抵信阳市及湖北 应山县之东北).而次于乾谷奚(杨注:乾,镁在今安徽 毫县东南七十里,与城父村相近).吴人败其师与 房钟(杨注:房钟即-4"安徽蒙城县西南)……".从 此段话可以看出,楚国明显是在避开吴国和徐国 的锋芒,绕道北边南下然后顺淮河攻徐之背后,可 惜由于吴国的强大,还是破灭了.由此也可以看 出,徐国就在泗洪,盱眙一带. 昭公十二年"楚子狩于州来(杨注:州来,今安 徽凤台县),次于颖尾(颖水入淮处,亦日颖口,今 安徽正阳关),使荡侯,潘子,司马督,嚣尹午,陵尹 喜I)rlJl~围徐以惧吴.楚子次于乾谷奚,以为之援."这 种架势,整个就封住了徐国的退路.可是在随后昭 公十三年"楚师还自徐,吴人败诸豫章,获其五 师".吴国势力已经超过楚国,而深入楚国之境了. 昭公十六年"十有六年春,齐侯伐徐","二月 丙申,齐师至于蒲隧(杨注:蒲隧在今江苏睢宁县 西南),徐人行成.徐子及郯人,莒人会齐侯,盟于 蒲隧,赂以甲父之鼎……".昭公十九年"邾人(在 山东邹县一带)郧人(在山东滕县南),徐人会宋 公.乙亥,同盟于虫(杨注:虫,邾邑,当今山东济宁 县境)."至此,徐国应在睢宁县一带以南地区.结 合钟吾,犹,楚,吴诸国,就在睢宁,宿迁,盱眙, 泗县围成的区域内.既然如此,那么徐国的都城在 哪里呢? 昭公三十年"吴子使徐人执掩余,使钟吾人执 烛庸,二公子奔楚……吴子怒.冬十二月,吴子执 钟吾子.遂伐徐,防山以水之.己卯,灭徐……楚沈 尹戌帅师以救徐,弗及……."此时楚国已不能与 吴抗衡也!"防山以水之"肯定是灌徐之都城,我们 就从此人手.杨注日:"杜注:'防壅山水以灌徐.' 此盖利用堤防以山水攻城最早记载."《光绪盱眙 徐国史迹钩沉 县志稿》中引顾炎武《郡国利病书》:"春秋,吴伐 徐,防山以水之.今故城昔徐城也,去淮水可三四 十里.淮北无山,下流至清河亦无山.阖闾虽强,未 如梁武,梁武不能因浮山堰上流以灌寿阳,阖闾讵 能无因而曲防之以灌徐乎?今盱眙陡山在淮南岸, 逼城下流势,可因以防水,自城东南抵东北堤岸绵 互,地形皆高,似是防山遗迹.按陡山即斗山,去淮 水可三四十里."据笔者调查,徐国所处地区,确实 如顾炎武所说,皆无山,只是存在一些低矮丘陵, 只有在宿迁西北的晓店乡,盱眙县的西南部和西 部才有山,按《太平御览?隋唐五代卷》(第四十八 卷,地部八)中介绍了盱眙名山:"都梁山周回三十 里,在县南……;斗山周回二十里,在县西南,与都 梁山相连,枕淮水险峻,名日斗山."只有这里才能 符合吴国"防山以水之"的要求.笔者以为,顾炎武 和《太平御览》中所说的斗山应该就是现在的洪 山,淮河就是自北向南流到洪山才折向东流的,而 自洪山沿淮河向东,还有马槽山,东山,尖山,乃至 都梁山等一系列的山冈,在这些山冈和淮河之间 就形成了极易古代人生活和居住的山前平原,而 易守难攻的地理地势也极有可能成为徐国建都的 ,河南龙 所在.无论是裴李岗文化东下龙虬庄[28】山文化王油坊类型东进里下河浅涯平原,商周王 朝政权的向东推进,还是吴取楚,楚攻吴等都证明 了淮河至少从新石器时代始,就作为一条重要的 交通和文化交流的孑L道而存在,也作为经济和战 略要地而发挥作用,有案可稽的诸如项王城,东阳 城,皇城,柴王城,泗州城等都分布在此地或附近. 现在的河桥镇和洪山乡的山前平原面积较大,经 考古调查山脚下和平原上广泛而密集的分布着西 周及后代遗址,其中六郎墩遗:111:已经过科学发掘, 证明了调查的准确性(图一).而在盱眙县淮河南 岸的山前平原地带,只有这里才广泛分布着秦汉 早期的遗:111:.同时淮河作为一条大河,也自然成为 了天然的南北文化的分界线,也成为了一道南北 政权的阻隔线,徐国在中央王朝的征伐和北邻诸 侯国的骚扰的压力并且在吴国的默许支持下,迁 居此地以自保的可能性极大.因此,通过我们对自 然形势,历史文化背景,当前考古调查与发现的分 析,我们有理由相信徐国在被吴国灭亡的前夕的 政治中心应该就在洪山到河桥镇之间的地方,而 特别是洪山和马槽山之间的地方尤其应该引起注 意,因为这里挟两山之险,扼淮河之势. 《水经注?济水》末说:"偃王爱民不斗,遂为 楚败,北走彭城武原县东山下,百姓随者万数,因 名其山为徐山".武原旧县在今江苏邳县西北.联 系到文公七年徐人伐莒,莒离邳县不远,地尽冲 突,当近情理.水经注同节又说临淮郡的徐县"故 徐国也".又说将来昭公三十年楚所灭的徐就在那 里.徐县在今盱眙县西北,与彭原相去也不很远. 春秋时淮水下游一带,地旷人稀,可随便迁移,偃 王逃处偏北,后人又稍南下,建国于盱眙附近,也 似乎可能. 四结语 从以上的许多证据来看,徐属于赢姓,与淮 夷,奄,群舒等均属于东夷族系.至迟在西周初年 开始强大并活跃.在周初他们住在山东半岛的西 部,曲阜的东面.自从和殷,奄等国一起兴兵反周, 即为周公所讨伐.但当时周公重点讨伐对象并不 是徐和淮夷,而是奄和薄姑,奄的原地封为鲁,薄 姑的原地封为齐.鲁国建立以后,徐和淮夷就成为 鲁的心腹大患,继而受到鲁伯禽的打击,从而逃亡鲁南,安徽和江苏省的北部地区,即曲阜的南面. 周穆王时期,徐王曾反周,"西讨,济于far".周穆王 被迫用三年时间平"东国厥戎",可见当时徐国确 实比较强盛.这一战事对周王朝和中国历史的触 动肯定很大,所以在《左传》中把徐国列为周王朝 之首恶,以及后来人们对此事记忆较深,从而过分 夸大周穆王和楚国的功绩,神话周穆王,并且把以 后对徐的战争都安在周穆王身上.徐国被周穆王 打败以后,南逃到江淮之间西部,被分成许多同姓 小国,分布在今安徽省自北到南的大片区域,这确 实消弱了徐国的势力,使徐国安定了很长时间.直 到周宣王时期,徐国联合起了众多同姓小国,又对 周王朝构成严重威胁.周宣王又同样是用了三年 时间去平定它,这次讨伐成功之后,周王朝除继续 分散它的力量以外,又采取了降其地位,并迁其到 蛮荒之地,处于各强国的缓冲地带.不管是徐国自 己沿淮河东迁下游,还是周王朝分封其于此,都客 观上改变了徐国的力量和影响,使其既没有自主 权,又不能在群雄中间有过多的强国的.虽然 在春秋早期徐国在其他强国的帮助下还有过少许 的征伐和会盟活动,并取得了短暂的利益,但在春秋中期就完全沦为楚和吴的附庸了.直到鲁昭公 三十年(公元前5l2年),吴国以"防山以水之"的 办法将其灭亡于盱眙西南部淮河南岸的洪山脚 下,徐国作为一个国家的历史终于退出了历史舞 台.正如大部分学者所承认的,徐族,徐国无论在 经济上,文化上都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产.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主要探讨徐族的主要部 《东南文化》2006年第1期总第189期 分(也即王族力量)的迁徙变迁,对于少许徐人的 迁徙活动以及徐国灭亡后徐族的去向问题,我们 将在以后做继续探讨. 附录: 徐国大事年表 (以经传为限) 公元前668年(庄公二十六年) 经秋公会宋人,齐人伐徐. 公元前657年(僖公三年) 经徐人取舒. 公元前645年(僖公十五年) 经楚人伐徐 三月,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 郑伯,许男,曹伯盟于牡丘,遂次于 匡.公孙敖帅师及诸侯之大夫救徐. …… 楚人败徐于娄林. 传十五年春,楚人伐徐,徐即诸夏故 也.三月,盟于牡丘,寻葵丘之盟,且 救徐也,孟穆伯帅师及诸侯之师救 徐,诸侯次于匡以待之.秋,伐厉,以 救徐也.……楚败徐于娄林,徐恃救 也. 公元前644年(僖公十六年) 经冬十又二月,公会齐侯,宋公,陈侯, 卫侯,郑伯,许男,邢侯,曹伯于淮. 传夏,齐伐厉,不克,救徐而还.……十 二月,会于淮,谋邯,且东略也. 公元前643年(僖公十七年) 经十有七年春,齐人,徐人伐英氏. 传十有七年春,齐人为徐伐英氏,以报 娄林之役也. 公元前622年(文公五年) 经秋,楚人灭六. 传六人叛楚即东夷.秋,楚成大心,仲 归帅师灭六. 冬,楚公子燮灭蓼.臧文仲闻六 与蓼灭,日:皋陶,庭坚不祀忽诸.德 之不建,民之无援,哀哉! 公元前620年(文公七年) 经冬,徐伐莒.公孙敖如莒莅盟. 传冬,徐伐莒,莒人来请盟,穆伯如莒 莅盟.且为仲逆.及鄢陵,登城见之, 美,自为娶之.仲请攻之,公将许之. 叔仲惠伯谏,日:"臣闻之,'兵作于 内为乱,于外为寇.寇尤及人,乱自 及也',今臣作乱而君不禁,以启寇 仇,若之何?"公止之.惠伯成之,使 仲舍之,公孙敖反之,复为兄弟如 初.从之. 公元前615年(文公十二年) 经夏,楚人围巢. 传楚令尹大孙伯卒,成嘉为令尹.群舒 叛楚.夏,子孔执舒子平及宗子,遂 围巢. 公元前613年(文公十四年) 传楚庄王立,子孔,潘崇将袭群舒,使 公子燮与子仪守,而伐舒蓼.二子作 乱.城郢,而使贼杀子孔,不克而还. 八月,二子以楚子出.将如商密,庐 戢梨及叔麇诱之, 遂杀斗克及公子燮.初,斗克囚 于秦,秦有骰之败,而使归求成.成 而不得志,公子燮求令尹而不得,故 二子作乱. 公元前601年(宣公八年) 经楚人灭舒蓼. 传楚为众舒叛,故伐舒蓼,灭之.楚子 疆之.及滑'讷,盟吴,越而还. 公元前584年(成公七年) 传吴始伐楚,伐巢,伐徐. 公元前538年(昭公四年) 经夏,楚子,蔡侯,陈侯,郑伯,许男,徐 子,滕子,顿子,胡子,沈子,小邾子, 宋世子佐,淮夷会于申.楚人执徐 子.秋七月,楚子,蔡侯,陈侯,许男, 顿子,胡子,沈子,淮夷伐吴……. 传徐子,吴出也,以为贰焉,故执诸申. 公元前537年(昭公五年) 经冬,楚子,蔡侯,陈侯,许男,顿子,沈 子,徐人,越人伐吴. 传冬十月,楚子以诸侯及东夷伐吴,以 报棘,栎,麻之役. 公元前536年(昭公六年) 传秋九月,大雩,旱也.徐仪楚聘于楚. 楚子执之,逃归.惧其叛也,使遗泄 伐徐.吴人救之.令尹子荡帅师伐 吴,师于豫章,而次于乾召奚.吴人败 其师于房钟,获宫厩尹弃疾.子荡归 罪于遗泄而杀之. 徐国史迹钩沉 公元前530年(昭公十二年) 经楚子伐徐. 传楚子狩于州来,次于颍尾,使荡侯, 潘子,司马督,嚣尹午,陵尹喜帅师 围徐以惧吴.楚子次于乾谷奚,以为之 援. 公元前529年(昭公十三年) 传楚师还自徐,吴人败诸豫章,获其五 帅. 公元前526年(昭公十六年) 经十有六年春,齐侯伐徐. 传齐侯伐徐.……二月丙申,齐师至于 蒲隧,徐人行成.徐子及郯人,莒人 会齐侯,盟于蒲隧,赂以甲父之鼎. 叔孙昭子日:"诸侯之无伯,害哉!齐 侯之无道也,兴师而伐远方,会之, 有成而还,莫之亢也.无伯也夫!诗 日:'宗周既灭,靡所止戾.正大夫离 居,莫知我肄',其是之谓乎!" 公元前521年(昭公十九年) 传邾人,郧人,徐人会宋公.乙亥,同盟 于虫. 公元前515年(昭公二十七年) 传吴子欲因楚丧而伐之,使公子掩余, 公子烛庸帅师围潜……,吴公子掩 余奔徐,公子烛庸奔钟吾. 公元前512年(昭公三十年) 经冬十又二月,吴灭徐,徐子章羽奔 楚. 传吴子使徐人执掩余,使钟吾人执烛 庸,二公子奔楚……吴子怒.冬十二 月,吴子执钟吾子,遂伐徐,防山以 水之.己卯,灭徐.徐子章羽断其发, 携其夫人?
/
本文档为【【doc】徐国史迹钩沉】,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