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王羲之生平成就及作品欣赏

2017-09-19 13页 doc 418KB 56阅读

用户头像

is_003124

暂无简介

举报
王羲之生平成就及作品欣赏王羲之生平成就及作品欣赏     “唐诗,晋字,汉文章。” 文赋盛行于汉,诗歌辉煌于唐,而汉唐之间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则书家辈出,书体纷呈,在书法艺术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王羲之,便是这一时期书法艺术的代表人物。   王羲之字逸少,西晋末年(约公元307年)出生于琅琊(今山东临沂)。东晋太和年间(约公元365年)卒于会稽(今绍兴)。幼时随家族渡江南下,定居建康(南京),住所就在刘禹锡诗中所言的乌衣巷(现在夫子庙一带)。王家是仕族世家,王羲之的伯父王敦,王导,父亲王旷,都是东晋元老,“司马与王共天下”,权重一时。由于门第的关系,...
王羲之生平成就及作品欣赏
王羲之生平成就及作品欣赏     “唐诗,晋字,汉文章。” 文赋盛行于汉,诗歌辉煌于唐,而汉唐之间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则书家辈出,书体纷呈,在书法艺术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王羲之,便是这一时期书法艺术的代人物。   王羲之字逸少,西晋末年(约公元307年)出生于琅琊(今山东临沂)。东晋太和年间(约公元365年)卒于会稽(今绍兴)。幼时随家族渡江南下,定居建康(南京),住所就在刘禹锡诗中所言的乌衣巷(现在夫子庙一带)。王家是仕族世家,王羲之的伯父王敦,王导,父亲王旷,都是东晋元老,“司马与王共天下”,权重一时。由于门第的关系,王羲之早年入仕,颇为顺当。但他生性恬淡,受魏晋玄学的影响很深,对仕途不很在意,而是流连山水,热衷于佛、道、音乐书画。父辈相继离世后,他在政治上连连失意,于是称病去职,定居会稽,专心书画。   王羲之在书法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他完成了中国书法由古体的篆隶向今体的楷、行、草的转化,开创了妍美俊健的书风,框定此后数千年中国书法的大致面貌,而被后人尊为“书圣”。   最初的汉字,是图象性很强的大篆(甲骨、金文、籀文)和小篆。后来逐步被简化、抽象,成为隶书。隶书体的出现标志着汉字正式由具象的“图画”,转变成抽象的符号。到秦汉时期,隶书达到发展的高峰,成为一种官方的书体。此后隶书写法的程式化日益严重,过分的波折,“蚕头燕尾”,不仅千篇一律,而且浪费时间。到魏晋时期,战乱频仍,军令纷飞,隶书已经不合时宜了。于是流行于民间、在隶书基础上进一步简化了写法的楷书体,就逐渐为统治阶级所认可,开始出现于正式场合。而作为楷书附属书体的行书,也随之开始萌芽。   另一种书体--草书,则起源很早。从大小篆开始,就有所谓的“篆草”。隶书出现以后,出现了对应的草写法--“章草”。书法史上第一位“草圣”--汉代的张芝,就是以章草出名。到了魏晋时代,章草已经相当成熟,出现了索(靖)、卫(凯、瓘、恒)、皇(象)、陆(机)等一批章草名家。   尽管魏晋时期各种书体均已齐备,但是各种书体又都还处在发展变化之中。楷书经过钟繇的变革,虽然大致成型,但是从《宣示表》等楷书作品中,可以看出钟书结体扁方,捺脚波磔,尚保留有浓重的隶书笔意。章草虽然已经成熟,但是在隶书即将让位于楷书的情况下,也要求章草向对应于楷书写法的“今草”发展。行书,则刚刚萌芽,写法远未成熟,地位也不足以和篆隶楷草并列。                       皇象《文武将队帖》                               钟繇《宣示表》   王羲之大约六七岁开始学书,在表姑卫夫人的指导下学习钟繇的楷书。后来博涉群家,于楷书之外,广泛临习索、卫章草,上追张芝,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从唐人摹写他的《姨母帖》,大致可以看出他早期书法用笔凝重,结体扁方,继承了魏晋以前那种朴质的美感。   由于老庄玄风的影响,加上晋代仕族优裕的生活条件,当时社会的审美情趣已经逐步从古朴转向妩媚。“古质而今妍”,王羲之也越来越不满意于当时书法用笔滞重,结体稚拙的局面,在他中晚年的时候,开始尝试变革书风。   王羲之首先从变革真(楷)书入手。为了摆脱魏晋以来真书的“古质”,在结字、点划、书态等各方面加以变革,使楷书结体趋向匀称俊俏,点划细微之处蕴蓄变化,挺拔多姿。开创今草,则是删除了章草中带有隶书笔意的波磔,加强了用笔的使转,使得转折处笔势连绵,流畅而富有韵致。而笔法的流畅化又使得他的行书比起前人有了质的飞跃。因为行书与楷书相比,比较随意,不要求笔画平正严谨,而是强调变化,要求字里行间变化多姿。这个特点,决定了前人谨严滞重的笔法不可能写出高水平的行书。而王羲之,则用他婉转灵动的笔法,写出了俊逸、妍美而又雄健的行书,从此确立了行书与篆隶楷草并列的地位。   王羲之书法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是他的作品中处处流露出一种随心从化,恬淡平和的意境。这和魏晋时玄理的盛行是分不开的。玄学讲顺应自然,自由任情,“不滞于物”。所以魏晋的名士,大多好山乐水,“放浪形骸”,倘佯自得。王羲之也不例外。并且他把这种玄远的风度,自觉或不自觉的,融入了自己的书法之中。他运笔富于变化,却没有雕饰;笔画秾纤折中,不激不厉,超逸优游,有一种晋人特有的风韵。由于运笔达到了随心所欲,无拘无束的境界,内心的情感于是能自然流露于笔端。《兰亭序》写在江南三月天朗气清之际,点画之间让人感受到的是“思逸神超”。《乐毅论》讲名将乐毅受谗遭忌之事,间接反映了自己政治上的失意,孙过庭说其点画“怫郁”。《丧乱帖》,则又“号慕摧绝”,几至不能落笔……。中国书法发展至此,终于真正成为一门“达其性情,形其哀乐”的艺术。   王羲之的书风对后世的影响极大。尤其是经过唐太宗的大力提倡,他所开创的流美俊逸的书风一直笼罩着中国书坛。唐宋元明诸家,很少听说没有临习过王羲之的。直到清代碑学兴起,北派强雄粗犷的风格重新为人们所重视,这种局面才有所改观。 姨母贴     释文: 十一月十三日羲之顿首顿首顷遘姨母哀哀痛摧剥情不自胜奈何奈何因反惨塞不次王羲之顿首顿首     王羲之 行书 纸本  《姨母帖》      藏辽宁省博物馆      帖文: 十一月十三日,羲之顿首、顿首。顷遘姨母哀,哀痛摧剥,情不自胜。奈何、奈何!因反惨塞,不次。王羲之顿首、顿首。      《姨母帖》纵26.3厘米,横53.8厘米。原裁于唐人摹的硬黄纸本《万岁通天帖》卷中。《万岁通天帖》又名《王氏一门书翰》、《王氏宝章集》,是王羲之后裔王方庆家藏墨迹,内收王氏家族十一代二十八人共十卷法书。此帖因唐武后于万岁通天二年(公元697年),接受阁臣王方庆进献其先祖王羲之及诸孙辈书翰真迹一事而名。当时,武则天将此帖在武成殿遍示群臣,又命弘文馆用双钩填墨法相摹,可谓隆重之至。临摹后将原本又赐还王方庆。 此帖摹拓精妙,能传达出原墨迹的神貌,可谓天下真迹。其中尤以羲之《姨母帖》、《初月帖》、徽之《二日帖》、献之《廿九日帖》、僧虔《太子舍人帖》等为最精。此卷在宋代已残缺不全,并历经二次火灾:明代无锡华中甫真赏斋火灾;乾隆内府乾清宫大火。今卷上尚有火焚痕迹。卷后有南宋岳珂、元代张雨、明代文徵明、董其昌等人题跋,俱称其钩摹精到。原迹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从《姨母帖》的帖文知道王羲之是在突然得到姨母去世的消息时,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写这封信的。此帖中的姨母猜测可能就是其少年时的书法老师卫夫人卫铄。   此帖书法风格端庄凝重,笔锋圆浑遒劲,为历代鉴定家所肯定,但此帖与现存王羲之的妍丽流美的书风不尽相同,其结字和用笔都存在较为深厚的隶书笔意,和现在出土的晋代简牍帛书有相近之处。因此有的学者认为是王羲之早期的作品。   快雪时晴帖     释文: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     王羲之 行书 《快雪时晴帖》纸本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快雪时晴帖》是“书圣”王羲之当今存世的唯一书法精品真迹。纵23cm;横14.8cm ,行书四行,二十八字。《快雪时晴帖》是一封书札,其内容是作者写他在大雪初晴时的愉快心情及对亲人的问候。此帖以“羲之顿首”四字行草开头,以“山阴张候”行楷结尾,此帖笔法雍容古雅,圆浑妍媚,其中或行或楷,或流而止,或止而流。无一笔掉以轻心,无一字不表现出意致的流利秀美。   不少人认为《快雪时晴帖》仅次于他所书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又一件行书代表作。 赵孟頫、刘赓、护都沓儿、刘承禧、王稚登、文震亨、吴廷、梁诗正等人的跋语中都表示惊羡和赞叹。乾隆一生酷爱书法,刻意搜求历代书法名品,综百氏而集其成,追二王而得其粹。他对《快雪时晴帖》极为珍爱,他在帖前写了“天下无双,古今鲜对”八个小字,“神乎其技”四个大字。又说:“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全书二十八字,字字珠玑,誉为“二十八骊珠”,他把此帖和王珣《伯远帖》、王献之《中秋帖》的晋人三帖,并藏于养心殿西暖阁内,乾隆御书匾额“三希堂”,视为稀世瑰宝。乾隆十二年又精选内府所藏魏晋唐宋元明书家134家真迹,包括三希在内,摹勒上石,命名《三希堂法帖》。在西苑的北海建“阅古楼”,把上述刻石嵌在楼内墙上,拓本流传以示临池之模范。三希原件仍藏在养心殿三希堂。   根据此帖附页的诸多题跋款识、收藏印章以及有关书籍录载, 《快雪时晴帖》曾经宋宣和内府,宋时入米芾“宝晋斋”,元代又入御府,上有赵孟頫题跋。明时为朱成国、王稚登,清冯铨所有,于清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入内府。1949年,国民党军队在内战中败北,退踞台湾时除带走了大量黄金以外,还有2972箱南迁文物中的精品。这部分却是故宫博物院文物中的精品,如精美绝伦的工艺品,翠玉白菜、玉香炉、玉荷叶形笔洗等,其中包括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 如今“三希”《伯远帖》、《中秋帖》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唯独“一希”《快雪时晴帖》珍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三希”尚未聚首,国人深引为憾。     此迹圆劲古雅,意态闲适,对赵孟俯(左“兆”右“页”,同“俯”)的行书有很深影响。从笔法看,此帖多圆钝的用笔,点画勾挑都不露锋。结体平稳匀称,在质朴内敛的意韵之外,已经开始注重姿态的俊美。 行戎、近得书帖 选自宋拓《大观帖卷六》   旦极寒 选自宋拓《大观帖卷六》 十七帖 东晋 王羲之  《十七帖》  草书          王羲之草书代表作,内容为他所写信札。草书是王羲之擅长的书体之一。王羲之了前人的成果,在师法张芝以及东晋以前其他书法家的基础上,一变汉魏朴质书风,而创妍美流便之草书。《十七帖》是著名的王羲之草书代表作,因卷首由“十七”二字而得名。原墨迹早佚,现传世《十七帖》是刻本。《十七帖》是一件汇帖,为一组书信,凡27帖,134行,1166字。据考证是写给他朋友益州刺史周抚的。书写时间从永和三年到升平五年(公元347-361年),时间长达十四年之久,是研究王羲之生平和书法发展的重要资料。   据载:唐太宗好右军书,搜集王书凡三千纸,率皆以一丈二尺为一卷,《十七帖》即其中的一卷。唐张彦远《法书要录》记载了“十七帖”原墨迹的情况:“《十七帖》长一丈二尺,即贞观中内本,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三字,煊赫著名帖也。太宗皇帝购求二王书,大王书有三千纸,率以一丈二尺为卷,取其书迹与言语以类相从缀成卷。”此载略与今传各异。摹刻本甚多,传世最著名的有明邢侗藏本,文徵明朱释文,吴宽本、姜宸英藏本等。以上《十七帖》为宋拓本。    《十七帖》前人评为“笔法古质浑然,有篆籀遗意”。风格典雅,不激不厉,无一般草书狂怪怒张之习,透出一种中正平和的气象。全帖行行分明,字与字之间偶有牵带,但以断为主,形断神续,行气贯通;字形大小、疏密错落有致。   此帖前人评价甚高,被书家奉为“书中龙象”。如宋黄伯思说:“此帖逸少书中龙也”。朱熹说“玩其笔意,从容衍裕,而气象超然,不与法缚,不求法脱。所谓一一从自己胸襟中流出者。”此帖草书行笔自然洒脱,笔画中还保留着隶意的风貌,笔笔到家,字与字以气相贯,绝少笔画连属。这是章草的特点。而此帖更具有楷书结构精严,点划分明的形态特色。王羲之兼师张芝草法,钟繇隶字,然后顺应楷书发展的大势,创造出融会草、隶、楷为一体的今草,此帖即可窥一斑。  远宦帖 帖文:   省别具,足下大小问为慰。多分张.念足下悬情,武昌诸子亦多远宦。足下兼怀,并数问不?老妇顷疾笃,救命,恒忧虑。余粗平安。知足下情至。     晋   王羲之《远宦帖》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远宦帖》,亦名《省别帖》。乃王羲之草书《十七帖》中的一封书信。宋黄伯思以为《十七帖》中的书信,均系写与周益州。周益州,名抚。是周访之子。王羲之于咸和九年(三三二)参庾亮军事,时与周抚往还最密。故此一书信当在其前后所致周抚。   《远宦帖》紙本。纵26.1厘米,横170 厘米。唐代一流钩摹本,从中可窥视书圣王羲之书法神韵。王羲之尺牍格式简洁,草书形态秀美,用笔转折灵活,潇洒有余韵,精彩而入神。   此帖首见于《法书要录》卷十右军书记。《宣和书谱》即称《远宦帖》。亦刻入《淳化阁帖》卷六。北宋曾入大观,宣和内府,有大观、宣和诸印玺,卷首徽宗赵佶瘦金书签,上钤双龙方印。后曾入金明昌内府,及北燕张氏,后归贾似道。明时曾为秀水项元汴所藏,入清由耿会侯、安岐所递藏,曾著录于《墨缘汇观》,订为唐人钩墓本。嗣入清内府,而未钤内府收藏印。   王羲之 《孔侍中帖》 东晋 王羲之 《孔侍中帖》 行书    日本前田育德会藏      释文 九月十七日羲之报:且因孔侍中信书,想必至。不知领军疾后问。忧悬不能须臾忘心,故旨遣取消息。羲之报。      《孔侍中帖》王羲之书,摹本纸本, 纵24.8厘米,41.8厘米。6行,42字。《孔侍中帖》和《频有哀祸》,二帖连为一纸。此本前三行为《频有哀祸帖》,后六行为《孔侍中帖》 (《孔侍中帖》后三行,日本学者又称为《忧悬帖》) ,前后九行共一纸,总称为《孔侍中帖》或《九月十七日帖》。《孔侍中帖》与《丧乱·二谢·得示帖》同为唐代流入日本的王羲之名迹摹本。《频有哀祸·孔侍中帖》在活泼的行书笔意中带有凝重之感。在章法结体上又显示出欹侧取妍的艺术效果。   奈良时代的日本和唐朝往来颇为频繁。此时的日本,正拼命引进中国的各种文物典章。中国书法,亦是其重点吸收学习的对象,中国许多宝贵的书法作品由此东渡扶桑。《孔侍中帖》。两帖纸缝间皆盖着“延历敕定”朱文御玺三枚。因而可见,它们曾入恒武天皇的内府。“延历敕定”即是“延历御府之玺”。延历是日本桓武天皇的年号,其元年为公元七八二年。日本学者考订《孔侍中》与《丧乱》二帖,是《东大寺献物帐》中著录的。此《献物帐》是日本圣武天皇卒后,皇后将其遗物供佛的帐目。圣武天皇卒于公元七二九年。那么,以上王羲之的书迹传到日本时,至少在七二九年以前。这是王羲之书迹传入日本最早的记载。这些书迹,被视为日本的国宝。它们虽是摹本,但其艺术价值却胜过其他传世的王羲之法书摹本。     《孔侍中帖》和《频有哀祸》,王羲之行书,二帖连为一纸。纸本现藏日本前田育德会,与《丧乱·二谢·得示帖》同为唐代流入日本的王羲之名迹摹本。《频有哀祸·孔侍中帖》在活泼的行书笔意中带有凝重之感。在章法结体上又显示出欹侧取妍的艺术效果。 王羲之 《行穰帖》     此帖仅是《右军书记》著文片段。释文: 足下行穰九人还示     王羲之 《行穰帖》 草书  现藏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      王羲之《行穰帖》,草书,纸本。纵 24.4 厘米,8.9厘米。二行,十五字,《行穰帖》运笔轻快,流美自然。帖附有乾隆 董其昌题跋,董其昌跋:“东坡所谓‘君家两行十三字,气压邺侯三万签’者,此帖是耶?”乾隆帝则赞它“于浑穆中精光内韫”。 王羲之 章草《寒切帖》纸本 王羲之 章草《寒切帖》纸本  现藏天津巿艺术博物馆   帖文:十一月廿七日羲之报:得十四、十八日书,知问为慰。寒切,比各佳不?念忧老久悬情。吞食甚少,劣劣!力因谢司马书,不一一。羲之报。      《寒切帖》 又名《廿七帖》、《谢司马帖》。 唐人勾填本,有乌丝栏。纵25.6厘米,横21.5厘米,草书五行,五十字。卷尾有董其昌、娄坚题记。此帖宋代曾入绍兴内府,明代流入民间,明韩世能、王锡爵,清王时敏等递藏,是一件流传有绪的书法艺术珍品。   其中“谢司马”应为谢安。谢安为王羲之至友。谢安于升平四年(公元360年)出山为桓温西司马,时41岁。此信应写于此年,次年,即升平五年,王羲之逝世。因此,此书应是王羲之晚年书写。   此帖书体遒勁妍润 ,沉著流動,写时好像毫不费力,体现王羲之晚年书法高度成熟,水到渠成,极致妙处。正如唐人孙过庭说:“是以右军之书,末年多妙,当缘思虑通审,志气平和,不激不励,而风规自远。”所以能够“不激不励,而风规自远”。  王羲之 《二谢帖》  行草书      晋 王羲之 《二谢帖》  行草书  日本皇室藏     释文 二谢面未? 比面迟承良不静。羲之女爱再拜,想邰儿悉佳。前患者善。所送议当试,寻省。左边剧。     《二谢帖》和《得示帖》《丧乱帖》连成一纸,均为唐摹王羲之尺牍,纵28.7厘米。5行,行草书。现藏日本帝室。     《丧乱·二谢·得示帖》均为唐摹王羲之尺牍,行书。纸本。现藏日本帝室。帖上还引有朱文"延历敕定"三印,延历相当于我国唐德宗建中三年至唐顺宗永贞元年,可见此帖是唐代传入日本的。《丧乱·二谢·得示帖》,自然洒脱,纵笔迅疾,恰如惊猿脱兔;驭笔徐缓,又如虎踞龙盘,抑扬顿挫,极有节奏感,是纵擒有度之作。 笔法精妙,结体多欹侧取姿,有奇宕潇洒之致,是王羲之所创造的最新体势的典型作品。   行书 《平安帖·何如帖·奉橘帖》      王羲之 行书 《平安帖·何如帖·奉橘帖》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帖文:此粗平安修载来十余日诸人近集存想明日当复悉来无由同增概   王羲之行书《平安帖·何如帖·奉橘帖》,三帖连为一纸。   王羲之的墨迹流传到今天的大都为响拓勾摹本。 例如王羲之的《平安帖·何如帖·奉橘帖》为唐人双钩填廓摹本。所谓响拓勾摹本,是指在照相印刷术发明之前,古人为了保护书画艺术品原迹,采用临摹的方法制作副本和复本。所谓“摹”,就是对原作真迹摹写,力求丝毫不差。     书法摹写称之为“响拓”,绘画摹写称之为“移画”。这一风气在唐宋时最盛,在唐朝,就有官方设置的许多专门摹拓书法名迹的“御府”,下有专门摹拓书法的人员,不少人都是此中高手。    如今,东晋王羲之等人的书法真迹已经荡然无存,这些唐朝的摹本就显得尤其珍贵。唐代因摹刻技术很高,笔意俱存,宛如手写,也可窥见王羲之行书的面貌。   王羲之的行草书最能表现雄逸流动的艺术美,《平安帖·何如帖·奉橘帖》也不例外。行笔流畅,侧媚多姿,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亦不为过。
/
本文档为【王羲之生平成就及作品欣赏】,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