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斯坦福监狱实验观后感

2019-04-23 3页 doc 14KB 559阅读

用户头像

is_105949

暂无简介

举报
斯坦福监狱实验观后感斯坦福监狱实验观后感 环境可以逐渐改变一个人的性格,而情境可以立刻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一个温文尔雅的绅士,在某些情境下会变成嗜血的狂魔。 1971年夏天,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和同事们在大学地下室搭建了一个模拟的监狱,并且征集了24名心智正常身体健康的志愿者,每人每天可以得到15美元报酬,但是必须完成14天的实验。这些志愿者被随机分成两部分,12个人充当警察的角色,另外12个充当囚犯的角色,实验时每组只有9人,3人后备。实验模拟真实监狱环境,囚犯分别被“警车”押送到监狱,然后...
斯坦福监狱实验观后感
斯坦福监狱实验观后感 环境可以逐渐改变一个人的性格,而情境可以立刻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一个温文尔雅的绅士,在某些情境下会变成嗜血的狂魔。 1971年夏天,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和同事们在大学地下室搭建了一个模拟的监狱,并且征集了24名心智正常身体健康的志愿者,每人每天可以得到15美元报酬,但是必须完成14天的实验。这些志愿者被随机分成两部分,12个人充当警察的角色,另外12个充当囚犯的角色,实验时每组只有9人,3人后备。实验模拟真实监狱环境,囚犯分别被“警车”押送到监狱,然后被搜身,扒光衣服,清洗消毒,穿囚服(像连衣裙一样的罩衫),右脚戴脚镣。有些装备与真实监狱中的不同,是为了让志愿者能迅速进入囚犯的角色。和真实监狱类似,囚犯志愿者被关在监狱后就不能自由行动,3个人住一个小隔间,只能在走廊放风,每个人没有名字只有一个编号。充当看守的志愿者,没有进行如何做狱警,只是被告知可以做任何维持监狱秩序和法律的事情。看守3个人一组,每组工作8个小时,三组轮换。 这个实验其实是一个很可怕的实验,实验里的每个参与者都将自己代入了这个实验中,包括这个心理学教授。扮演囚犯的人和扮演狱警的人都渐渐忘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囚犯变的越发消沉不懂的反抗,而狱警变得越发残暴越发没有人性,教授也变得渐渐不清醒成了维持成了维持他那个监狱秩序的法官形象。 在看这部影片之前我是先看了影评的,其中有一句话我印象很深刻他说“这是一次其不舒服的观影体验,却又是一次极其震撼的思想冲击。”在我观看了这部电影后我可以说深切的感受了这位网友的评论。 很早前就听说过心理学上的路西法效应以及权威心理学,但是没有真正了解过,看完这部影片才 开始真正有所理解。 影片让人惊讶于导演对于整个故事情节精确的把握,实验进程的一步步推进,让你感同身受地从心理和生理层面逐步走向不舒服甚至于抓狂濒临崩溃,影片到后半段我甚至难受得全身颤抖手抓头发。从平等—掌握权力—确立权威—滥用权力—走向疯狂,一个十八人的模拟监狱只用了6天的时间就走向了不可控的可怕未知。这跟我们现在所处的政治环境何其的相似。 当权力在笼子之外的时候,人们统统都摄服于权威,导致不断地迷失自我,更甚者可能还会以为生来如此,生来就该臣服于权威、服务于权威,这在一代一代的中国人中则更可能发生。如果我们还没觉醒,还没意识到自身该有的权利,还没尝试将权力关进笼子的(就像影片里神父讲的,你们想过怎么让自己出去吗?你们想过自己拥有什么权利吗?你们想过请律师吗?),如果从来没想过或者从来没尝试去改变,那么我们或者我们的下一代,都会在不知不觉中觉得自己所处的畸形社会是合理的,那么我们的整个生存环境就会如实验的结尾一样越来越糟——走向疯狂。就像津巴多说的:“好人”变成了“坏人”时,那些“坏人”并不认为自己成了坏人,他们要么认为受害者罪有应得,要么认为自己只是采用了恶的手段来实现其正当的目的,用目的的合理性为自己采取的手段辩护。 确实,惩罚是一门艺术。适当的惩罚可以事半功倍,但如果惩罚用错了方式将产生意想不到的麻烦。 我在一些资料中了解到,其实大部分服刑人员都不会因为服刑而产生深刻的反省,简单点说,如果不是冲动犯罪、不懂法犯罪,如果罪犯又没有正当的生存技能,那他十有八九是要重新犯罪的。(例如抢夺、抢劫、盗窃、贩毒、诈骗等财产型犯罪)。康师傅主政政法委时曾提出的一个著名观点:“监狱要着力降低服刑人员的重新违法犯罪率,并将此作为罪犯改造质量的首要。”即所谓的“首要标准”!其实从这个观点的提出就可以看出,服刑人员的重新违法犯罪率是比较高的。官方的说法,一般是在10%以内但实际上要比这高很多。 监管改造、教育改造和劳动改造是我国监狱改造罪犯的三大基本手段。如果我是一名监狱长的话,我觉得是以教育为主,教会服刑人员学会生存技能吧,有朝一日他们出狱了,能不与社会脱节,在回归社会的时候能更快地融入社会。其次是劳动改造,囚犯的基本特性是道德低下应该把他们组织到劳动生产中去改造自我。而且劳动能够培养他们的组织纪律性。狱政管理不是简单地束缚罪犯自由,而是通过严格管理矫正最烦的不良行为。 但是惩罚的也是必不可少的,怎样是合理的惩罚就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了。惩罚主要分为精神方面和肉体方面我主张的是精神方面的震慑,比如违反纪律次数多了先是减少被探望的次数,如不悔改就延迟出狱的时间,如果现好就会有补贴,然后减刑。通过积分制积分越多代表表现越好,就能够获得减刑的机会。 如果让我一所监狱的话,我会搞一个很大的操场,每天6:00准时去锻炼身体,每年还会有一个考核,不达标的人就加大训练量。然后我会在监狱的里面安装一个大的显示屏,每天播一些公益视频给他们看。然后我会让他们4个人一个房间每天整理内务,然后会有小组长去检查内务,谁整理的好会有奖励,整理不好就要扣分。然后每个学期还会有考试,考一些基本的知识比如他们学的生活技能等等。如果我是监狱长我会把监狱里面建的温馨一点,每个人都和谐相处,每个人的本质都不坏,有时候犯罪就在一念之间,囚犯也是人,虽然他 们犯了错,但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努力改造还是会是一个好人的。 单纯的惩罚难以控制罪犯,而且,随着依法治监方略的进一步深化,惩罚的执行要以有利于教育改造罪犯为目的,以符合人道主义来贯穿惩罚的过程,使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共同完成提高改造质量的工作。
/
本文档为【斯坦福监狱实验观后感】,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