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北京市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带来的思考

2017-09-27 6页 doc 19KB 23阅读

用户头像

is_496339

暂无简介

举报
北京市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带来的思考北京市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带来的思考 北京市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带来的思考 2010年08月17日 2010年第7-8期的《学前教育》杂志上,刊登了北京市学前儿童特 的专题,介绍近些年北京市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方面的一些实践经验和取殊教育 得的成效。 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推进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工作: 一、设立示范基地园 截至2010年,北京市教委授予全市37所幼儿园为“学前儿童特殊教示范教育基地” 园,这样确保了全市每个区县都有特殊学前儿童随班就读示育 范基地园。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北京市学前儿童特殊教育示范基地幼儿园已经发展...
北京市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带来的思考
北京市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带来的思考 北京市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带来的思考 2010年08月17日 2010年第7-8期的《学前教育》杂志上,刊登了北京市学前儿童特 的专,介绍近些年北京市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方面的一些实践和取殊教育 得的成效。 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推进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工作: 一、设立示范基地园 截至2010年,北京市教委授予全市37所幼儿园为“学前儿童特殊教示范教育基地” 园,这样确保了全市每个区县都有特殊学前儿童随班就读示育 范基地园。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北京市学前儿童特殊教育示范基地幼儿园已经发展成为北京市特殊学前教育随班就读教育训练基地、特教师资培训基地、特殊儿童教育研究基地,同时为区域内特殊儿童家庭开展教育咨询服务。 二、建立特殊幼儿资源教室 北京市政府、市教委拨付专款为37所示范基地园建立特殊幼儿资源教室,为随班就读的特殊幼儿提供一个康复训练、行为矫正的场所。资源教室里,配备有各类训练器材和教学设备,特殊幼儿根据需要在不同的区域活动,有训练精细动作的安静区,有大运动训练的感统运动区等。 三、基地园园长牵头探索实践 各基地园建立以园长为首的工作研究小组,进行了一系列特殊幼儿随班就读的教育实践研究。 1、建立健全随班就读工作运行机制 将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工作纳入园所年度工作,建立随班儿童管理、特殊儿童档案、资源教室使用等一系列随班就读制度,使随班就读工作有章可循。 优化随班就读班级保教人员配置。对有随班就读幼儿的班级配备骨干教师和优秀保育员,保证特殊幼儿获得最大发展的可能。 规范接纳特殊需要幼儿的流程。从家长电话咨询到预约面谈,再到对孩子进行专业评估,以确定该幼儿是否适宜在普通儿童群体中生活学习,特殊 以及以何种方式随班就读。 为每名随班就读幼儿制定IEP(个别化教育计划),根据每名特殊幼儿实际设立教育目标和内容,建立个人成长档案,并及时进行阶段评量。 2、提升特教专业能力 基地园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培养教师特教专业水平,如课题引领,专家专题培训、现场指导,到特教学校、康复机构考察学习,或参加市区教委及研修中心组织的特教培训班、残联组织的康复培训等培训形式,促使教师专业尽快成长,提升特教专业品质。 3、探索科学、适宜的随班就读形式和方法 经过多年实践,各基地园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特殊幼儿随班就读教育教学方法。如,完全随班就读、部分随班就读、资源教室随班就读的三种随班就读相结合的特殊幼儿安置方式;又如,从个别训练到逐步融合、基本融合,再到回归主流的循序渐进的融合教育实施步骤;另外创设特殊幼儿“快乐一角”,营造接纳平等的无障碍环境方面也做了较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 4、做好特殊幼儿家长的引导与教育 基地园积极探索特殊教育家长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让特殊幼儿家长不仅在思想上认可、接受幼儿的特殊情况,而且在行动上积极支持配合,参与教育计划。摸索出了特殊幼儿亲子个别训练、亲子小组训练、亲子融合集体 活动等即可独立训练又可相互衔接的多种形式的亲子活动方式,既帮助家长掌握与特殊幼儿沟通的科学教育方式,又提高孩子康复的质量。 四、在普通幼教机构中开展国家课题试点研究 这些年,在特殊教育基地示范园探索随班就读模式的同时,北京市还以国家相关“十五”课题为导向,在普通幼儿教育机构中开展“发育迟缓儿童”的特教试点研究及专业培训。这样,示范基地园和课题试点园两手抓,成为牵 的主导力量。 动、发展北京市幼教领域特殊教育 北京市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探索和尝试给我们学前教育带来的思考: 一、重视学前特殊教育,树立学前教育新理念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的《世界特殊需要教大会》上提出了“全纳教育”的思想和概念,主张教育应当满足所有儿童教育 需要,没有排斥、没有歧视、没有分类。2001年第47届国际教育大会,又育 将“学会共存” 的倡导和“全民教育”思潮推向新的高潮,也向我们传达这样的信息:残障人与非残障人相互理解、尊重,融洽和谐的共存,每一个人都应受到公平、平等与适当的教育。因此,人类社会中每一个成员在生存权、受教权、人格权上都应该是平等的,特殊幼儿在普通幼儿园随班就读是基本人权育 的一个体现。现在,这一思想已日益为世界各国所理解,许多国家已纷纷采取行动进行实践和研究,如英国,随班就读的学前特殊幼儿占所有注册幼儿的比例达11%以上。全纳教育等思潮已成为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 在我国,特殊儿童的早期教育开展的比较晚,能够有机会到普通幼儿园和普通幼儿一起接受教育的殊儿童屈指可数。2010年笔者参与了某区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情况的调研,全区76所幼儿园,发现在普通幼儿园接受教育的三类残疾儿童5名,为特殊幼儿提供随班就读服务的幼儿园4所,占总调查园所的5.7%。有学者估算:2000年,我国学前残障幼儿至少有700万。达700万之多的学龄前特殊幼儿需要如何安置,才能使他们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呢,所以发展学前特殊教育刻不容缓。 北京2001年时就初步建立起学前康复教育体系,近几年又积极开展随班就读的特殊幼儿教育实践研究,建立37个教育示范基地。 上海市截止2009年也有学前特殊教育点28个,在园残障幼儿共564名。她们的学前儿童教育走在了我们的前列,具有开阔的眼界和世界的眼光。 一位到美国学习考察的北京特殊教育教师,在她的博客中写到:“在美国很难找到一所没有特殊教育对象的普通学校,也很难找到没有融合教育措施的特殊学校,我们参观的所有学校甚至相当于我们这里的示范性重点学校的蓝带学校都能看到残障学生。这一点让我惊叹也让我感动,相信这就是我们在今后要走的路。” 二、政府的支持力度,透视政府的责任程度和态度 一直以来,我国对学前教育的拨款占教育总投入的1.3%,比国际平均水平3、8%低很多。因而,学前特殊教育的经费支持更为艰难。在这样的背景 幼儿资源教室的建立,下,北京市37个随班就读幼儿园示范基地和37个特殊 乃至一系列随班就读工作运行的研究,体现北京市政府对学前特殊教育的加大 三年行动投入和大力支持。同样,上海市在2009年也启动了《上海市特殊教育计划(2009—2011年》。各地学前特殊教育的发展差距已经拉开,特殊儿童学前教育要改革、发展,仅凭幼儿园现有财力是很困难的,离开政府的政策倾斜、资金支持,是不可能实现的。 刚刚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各级政府要加快发展特殊教育,把特殊教育事业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列入议事日程” “因地制宜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但这是一个中长期规划,教育不能等待,各地政府应该承担起学前特殊教育的责任,加大工作力度,结合国家的中长期教育规划,拟订短期发展目标,对任务指标、实施制定具体明确的规划、支持措施,尤其是经费保障。谁来负责,怎样解决教育资金问题,怎样落实专项经费,怎样加大督导管理力度确保质量„„,这些都有赖于政府具体措施的出台和监督执行的管理,有赖于政府的责任程度。 3、多渠道建立资源教室,多功能使用资源教室 资源教室的建立需要大量经费投入,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想办法通过多种渠道使这一问题暂时得到缓解。比如,可以呼吁各级政府将一部分福利彩票作为特教事业彩票定向调配,解决特教资金短缺的问题;或借 助社会各方力量,与残联、民间康复机构联手合作,园方提供资源教室房屋场地,以及图、玩具、教具、录像机、照相机等能与园所教育教学设备互通有无的部分资源教室设备,康复机构提供专业指导和大龙球、滑板、滑车等一部分康复设备设施,残联提供专业师资培训,这样,幼儿园资源教室既是康复训练机构的一个分点,利于民间康复训练机构事业的发展,又是为幼儿园以及周 儿童提供康复训练服务的场所,使之成为融普通、、边地区的特殊教育特殊教育康复训练为一体的幼儿园。 一般在园随班就读的特殊幼儿数量不会很多,如果资源教室只作为几个孩子部分特定时间接受补偿训练、教学与辅导的场所,那资源教室的利用率就值得探讨了。资源教室建立之后,可以充分开发它的功能,提高资源教室的效用。如,考虑为本园以外的特殊幼儿提供服务,探索资源教室对促进普通幼儿能力均衡发展的综合功能的开发和利用;也可以作为园内外资源教师的合作交流、辅导技术培训的场所;还可以作为特殊幼儿亲子活动场所和特殊幼儿家长咨询、培训地。 4、搭建特教人力资源共享平台 幼儿园不是一个“孤岛”,学前儿童随班就读是一个系统工程,仅靠幼儿园来实施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建立起一个合作网络,有社会各个方面的辅助资源,才有助于特殊幼儿的发展,提高随班就读工作的实效。 建立一个特教互助团队,由资源教师、家长、学院特教专家、心理咨询师、专业治疗师、热心公益服务的特教专业大学生等不同领域的志愿者组成,相互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和谐地进行合作,成为一个服务链。专家、特教学生可以定期或不定期深入一线,在丰富的理论支撑下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幼儿园可以借助专家资源做资源教师的培训,做随班就读工作的顾问,进行专业技能指导;可以发挥特教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到资源教室协助训练,指导资源教师制定个别教育计划;可以发挥合作团队作用,对社区和家庭加强指导,帮助家长掌握特殊幼儿的成长特点和科学教育孩子的方法,获得康复和学习的指导。 这样,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社会教育一起,成为促进特殊幼儿健康成长、促进幼儿园随班就读工作规范运作的基石。 发展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接收特殊幼儿以及对特殊幼儿实施平等的教育是否可以作为衡量幼儿园教育评价的一个指标,是否可以为接受学前特殊儿童入园的机构提供经费补贴、教师津贴以支持学前的发展„„。虽然这些问题一时还得不到解决,我们的学前儿童特殊教育 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上下求索梦依然,一起为孩子和正特殊教育特殊常孩子一起享受平等、尊重的融合而努力吧。 教育 参考文献: 戴晓萱 《随班就读工作的探索与实践》《学前教育》2010、7-8 赵红梅付传彩 《如何接纳特殊需要儿童》 《学前教育》2010、7-8 赵立峰 《帮助特殊幼儿融入主流教育》 《学前教育》2010、7-8 原春 《多元化的特殊幼儿亲子教育》 《学前教育》2010、7-8 孙颖 日志 网易博客 ——作者: 湖北省直第二保育院 TongYan
/
本文档为【北京市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带来的思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