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外科:乳腺导管扩张症

2017-10-07 4页 doc 15KB 69阅读

用户头像

is_044822

暂无简介

举报
外科:乳腺导管扩张症外科:乳腺导管扩张症 外科:乳腺导管扩张症 刘焕涛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外科硕士 孙靖中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乳腺导管扩张症( MDE)最初由,loodgood于1923年提出,文献报道中,MDE有许多名称,如浆细胞性乳腺炎、粉刺性乳腺炎、导管周围乳腺炎、乳腺分泌性疾病、乳腺静脉曲张样瘤等。Dixon认为这些命名只是反映了该病不同阶段的表现,将其命名为导管周围乳腺炎(乳管扩张症)较为合理。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本病在乳腺疾病中所占比例国外为0.3%~2.0%,国内为4.0%~5.0%。G...
外科:乳腺导管扩张症
外科:乳腺导管扩张症 外科:乳腺导管扩张症 刘焕涛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外科硕士 孙靖中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乳腺导管扩张症( MDE)最初由,loodgood于1923年提出,文献报道中,MDE有许多名称,如浆细胞性乳腺炎、粉刺性乳腺炎、导管周围乳腺炎、乳腺分泌性疾病、乳腺静脉曲张样瘤等。Dixon认为这些命名只是反映了该病不同阶段的现,将其命名为导管周围乳腺炎(乳管扩张症)较为合理。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本病在乳腺疾病中所占比例国外为0.3%~2.0%,国内为4.0%~5.0%。Geschickter对3107名非癌性乳腺疾病的女性患者进行分析,发现72例(2.3%)患有MDE,40岁以上占2/3,年龄最高为72岁。宋希林报告273例(1971~1994年),年龄12~80岁,平均为38.5岁。单吉贤等报告,该病好发于30~40岁经产、非哺乳期妇女,另一高发年龄为绝经后的老年妇女。 本病的病因尚不清楚,其发生可能与先天性乳头畸形或发育不良、导管退行性变管壁松弛、肌上皮细胞收缩无力、腺体萎缩退化导致分泌物淤积、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有关。国内外文献报告,本病与细菌感染(尤其是厌氧菌感染)、怀孕及哺乳、吸烟有关。 有作者认为导管扩张是MDE的最初病理改变,炎症是继发的,随后出现导管内容物通过破坏受损的扩张导管壁渗出,刺激乳管周围组织,引起浆细胞、淋巴细胞为主的多种炎性细胞浸润的剧烈炎症发应。有报道认为导管周围炎症是主要改变,炎症引起导管弹力支持层的破坏,导致导管扩张。临床上,年轻患者多以疼痛或炎性肿块等导管周围炎表现为主,而老年患者多以乳头回缩或无触痛肿块等导管扩张表现为主,这种临床特点也证实上述观点,但这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尚待商榷。 二、临床表现 乳痛是常见的早期症状,尤其多见于年轻患者,可为唯一症状或在炎性肿块出现之前发生。据相关报道,乳痛与导管扩张的程度呈正比。 本病的首诊表现主要为乳房肿块,占82.4%。肿块多位于乳晕周围,直径为0.6~11cm,常伴有触痛,乳头或乳晕下有时可触及增粗呈条索状的大导管。乳头溢液多为浆液性,有时呈奶油样、绿色或棕色,血性少见。溢液为自发性或多发性,表现在多个乳管溢液,也可能在挤压时才出现。 乳头凹陷是由于管周的纤维化和收缩所致,常见于老年患者。患者也可出现近乳晕区域的乳房桔皮样改变,故临床上易误诊为乳腺癌。 乳房红、肿、热、痛不明显,全身炎性反应轻微。本病的急性期有波动感,可形成乳腺窦道或乳管瘘。 国内一般将本病根据病程分为三期:?急性期:乳房疼痛、肿胀、皮肤轻度发红,可伴有轻度发热,但全身中毒症状往往不明显,此期一般持续约2周;?亚急性期:乳房红肿消退,遗留下硬结或肿块,此期持续约,周;?慢性期:乳房肿块缩小,可有乳头回缩,肿块可持续数年甚至10年以上。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本病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无特异性,故极易误诊误治,需与乳腺炎、乳腺癌、乳管内乳头状瘤、乳腺结核等病鉴别。 MDE的特殊检查有:?B超:乳管广泛扩张,管壁回声增强,管腔内全部或部分充满密集点状弱回声或无回声区,脓肿形成时形态不规则,但呈囊实性,周壁呈强回声,后场回声增强;?钼靶:病变区密度与周围腺体相仿,毛刺甚细,导管周围的钙化灶呈小圈或杆形,导管内的钙化灶呈均匀的针状或线状,钙化灶分布稀疏,沿着导管的走向指向乳头,局部皮肤可见显著增厚,密度增高。需要注意的是,此病在钼靶片上可表现为乳晕区致密肿块影,边界不规则,还可见小的钙化斑,极易误诊为乳腺癌,故对导管分布走向的了解认识尤为重要;?乳管造影:导管呈不同程度的柱状、 囊状或梭形扩张征象,失去正常树枝状由粗逐渐变细的外形;?乳管纤维内镜检查:乳管内腔平滑,有光泽,呈淡黄色或淡红色,毛细血管清晰可见,乳头内乳管有时可见纵形皱襞,主乳管多为轮状皱襞。主乳管几乎都在乳管根部3~4mm处分支,一般分2~3支,多有3~5级的分支;?针吸细胞学检查:涂片中见到成熟的浆细胞增多,占各类细胞的50%以上,其次可见到少量的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白细胞等;?溢液细胞学检查:可以见到浆细胞和其他上皮细胞。 MDE与乳腺癌的鉴别要点:?肿块的大小:多无明显变化或呈缓慢增大;?肿块多发生在乳房中央区,即乳头和乳晕后,长轴与乳管走行一致,常有触痛,可与皮肤有黏连,但一般不与胸壁固定;?本病血性溢液少见,常从多个乳管挤出,而乳腺癌以血性溢液居多;?腋下肿大淋巴结少见,若有的话,一般在本病早期出现,质地软,有触痛,活动,随病程的进展而消退。 四、治疗 急性炎症常有细菌感染,特别是厌氧菌感染,应用抗生素和其他抗炎治疗,甲硝唑类抗厌氧菌药物的效果较好。乳晕下肿块应行乳晕下乳管切除术。肿块位于距乳晕2cm以外的患者,需行乳腺区段切除术。此术式强调切口必须达乳头下,以保证所属大乳管的彻底切除,否则,术后有形成乳晕下囊肿、乳头溢液和乳管瘘的可能。肿块较大而乳房较小者,可考虑行皮下乳腺切除术,一般不轻易施行全乳房切除术。 乳头溢液若为单个乳管,可自乳头扩张之乳管开口注入美蓝,取放射状切口将着色之乳管连同其所属的乳腺组织行楔形切除。若为多个乳管溢液或术中发现乳晕下导管普遍扩张,可行乳晕下乳管切除术。乳管纤维内镜对溢液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对于一些导管扩张以及导管炎患者,经内镜冲洗后有约73.7%的患者停止溢液。 脓肿形成者须切开引流,切开时一定要达到乳头,并应切开乳头中病变的乳管,搔刮病变的组织内壁,清除坏死组织。慢性病例作切开引流可导致瘘管的形成,此时应将慢性脓肿和病变组织及乳瘘一并切除。 瘘管形成者常用瘘管切开术。经久不愈的慢性瘘管,疤痕组织多、影响愈合者,可行瘘管及周围疤痕组织彻底切除,一期缝合。患者若有多个瘘口或瘘口与乳房皮肤严重黏连,进而形成较大包块的,可作单纯乳房切除。Berna等对,,例瘘管形成者应用微波和超声联合治疗,其中9例在两年多的随访过程中无复发,另外2例在半年内再次形成瘘管,经过再次治疗后痊愈。 试: ,(简述应用钼靶检查乳腺导管扩张症的检查要点。 ,(简述乳腺导管扩张症与乳腺癌的鉴别诊断要点。 3(简述治疗乳腺导管扩张症的一般方法。
/
本文档为【外科:乳腺导管扩张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