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从扶阳法试论禹余粮丸方药组成

2018-01-14 7页 doc 22KB 27阅读

用户头像

is_769254

暂无简介

举报
从扶阳法试论禹余粮丸方药组成从扶阳法试论禹余粮丸方药组成 ? 710.光明中医2010年4月第25卷第4期CJGMCMApril2010.Vol25.4 从扶阳法试论禹余粮丸方药组成 敬娇娇黄素结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州510006) 摘要:禹余粮丸始见于仲景《伤寒论?太阳病篇》,但该方只有方名而无方药组成.如熊氏所言, 从主药禹余粮推断大法是敛阴 止汗,重镇固涩,既救其急,亦补其虚n.后世医家也多遵循此理而以养阴固涩为治则,但也有 学者提出扶阳以固阴的治法.笔者 认为当从扶阳法推断禹余粮丸的方药组成并运用于临床,兹作探讨. 关...
从扶阳法试论禹余粮丸方药组成
从扶阳法试论禹余粮丸方药组成 ? 710.光明中医2010年4月第25卷第4期CJGMCMApril2010.Vol25.4 从扶阳法试论禹余粮丸方药组成 敬娇娇黄素结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州510006) 摘要:禹余粮丸始见于仲景《伤寒论?太阳病篇》,但该方只有方名而无方药组成.如熊氏所言, 从主药禹余粮推断大法是敛阴 止汗,重镇固涩,既救其急,亦补其虚n.后世医家也多遵循此理而以养阴固涩为治则,但也有 学者提出扶阳以固阴的治法.笔者 认为当从扶阳法推断禹余粮丸的方药组成并运用于临床,兹作探讨. 关键词:禹余粮丸;扶阳学说;经方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0.04.104文章编号:1003-8914(2010)-04-0710—02 1禹余粮丸证病机 《伤寒论》第88条原文:”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 乱,小便已阴疼,与禹余粮丸.”所谓”汗家”,即经常出 汗的病人.而久汗必虚,即便有伤寒证也不可发汗, 因汗为心之液,心又主血脉,也即汗为血之液.若强发 汗家之汗,心阴心液必多受损.心虚则神虚,就不能任 物,出现精神恍恍惚惚,不能自主.”阴疼”,指尿道疼 痛.根据藏象学说言,心与小肠相表里,夺汗者无水, 故心液虚,而小肠之水亦竭,心阴虚又导致小肠阴虚生 热,就会出现”小便已,阴疼.”正如姜氏言,”阴液不 足,则溺窍失润,而小便已阴疼.”聂氏亦认为,汗尿 同源,均为津液所化,大汗伤津,一则津伤气滞,小便滞 尿窍失润;三则虚火下注,热灼尿 涩;二则尿液亏耗, 道,故尿必有灼热刺痛感. 然陈修园亦提出:”心主之神气虚,不能下交于 肾,而肾气亦孤,故小便已而前阴溺管之中亦疼.”认 为肾气亏损,不能蒸化阴液,润养尿窍而导致”阴疼”. 并且《内经》有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 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 经并行.”即津液需要阳气的温煦才能布散四肢九窍. 禹余粮丸证是汗家重发汗,伤了心阴心血,同时更重要 的是气随汗脱,导致阳气大亏.又气能化津,故单滋阴 敛汗,重镇潜阳始终不能迅速得到满意疗效.笔者认 为,禹余粮丸证的主要病机是阳气耗伤,阴血亏虚. 2扶阳学说 2.1扶阳解表根据《伤寒论》条文可知,禹余粮丸 证的第一个先决因素就是所谓”汗家”.李氏认为,平 素易出汗之人,多为阳气虚弱,卫外不固,阴液易泄. 再发汗,不独损阳,亦必伤阴,以至阴阳两虚.故表 虚之人患太阳病,因发汗太过,而导致表邪不但未去阳 气却已虚.阳气不足更无法温煦津液,充腠理,以御外 邪.以至表邪滞留不去,更有传变的可能,最后表里同 病. 如《伤寒论》原文第20条有桂枝加附子汤证,本 证乃太阳病过汗致阳虚汗漏而表未解,反出现恶风,小 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身等症状.方中使用附子以温 经复阳,固表止汗.又如第301条的麻黄附子细辛汤 证,所谓”反发热,脉沉者”是因为太阳外邪未解,又兼 少阳阳气已虚,故治疗时附子温经扶阳,与麻黄细辛合 用,于温阳中促进解表,解表中兼顾阳气. 2.2扶阳益阴历来大多医家,根据禹余粮的性味功 效推断禹余粮丸组方以养阴固涩为主,殊不知禹余粮 丸证虽见阴液大亏,但更应意识到阳气外泄.如舒驰 远:”平日汗多者,表阳素亏,若重发其汗,则阳从外 之,胸中神魂无主,故心神恍惚而内乱也.小便已阴疼 者,阳气大虚,便出气愈泄,化源伤,故疼.”故此时扶 阳益阴乃是治疗大法,怎可仅仅以滋阴敛汗治之而乱 了纲纪? 所谓扶阳益阴法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则因发 汗太过,阳随汗脱而扶阳以固涩津液,使津不外泄而固 于内;--N汗乃心之液,系阳气蒸化津液而成,故补阳 以生阴,即在于气能化津,正所谓”孤阴不生,独阳不 长”.其实扶阳益阴法也是遵循了《素问》”谨察阴阳 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的原则.且《伤寒论》第58 条反复强调了”阴阳自和者必自愈”这一见解,正体现 出平衡阴阳是仲景的治疗准则,而扶阳诸法又是其具 体运用的体现.总之,温阳法虽多,但目的只有一个, 那就是平衡阴阳,使”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3禹余粮丸组方之我见 禹余粮,甘淡性寒,敛阴止汗,重镇固涩,首载于 《神农本草经》.高学山《伤寒尚论辨似?太阳经中篇》 言,禹余粮乃下焦重涩之药,即此一味,可以见收敛太 阳上浮外泄之气,使之复还其府.《长沙药解》也记 载:”禹余粮止小便之痛涩,收大肠之滑泄.《伤寒》禹 余粮丸,治汗家重发汗,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者,以发 汗太多,阳亡神败,湿动木郁,水道不利,便后滞气梗 涩,尿孑L做痛,禹余粮甘寒收涩,秘精敛神,心火归根, 坎阳续复,则乙木发达,滞开而痛止矣.”又钱潢言: 光明中医2010年4月第25卷第4期CJGMCMApril2010.Vol25.4.711? “禹余粮丸虽阙,然禹余粮丸乃镇坠之重剂,专注下焦 前后诸病,所以能镇恍惚之心乱,治便已之阴疼,其佐 使之属,或有抚阳补虚之用,未可知也.” 多数医家为禹余粮丸补方都以养阴为首,如王日 休补方,用禹余粮,赤石脂,生梓白皮,赤小豆.且 蔡正言亦补方用禹余粮,龙骨,牡蛎,铅丹,茯苓,人参 共研为末,粳米为丸,朱砂为衣.甚而《公孙方》中 补以禹余粮,白矾,厚朴,人参.禹余粮丸证虽有阳虚 阴亏的双重病理,但主要矛盾在阳虚不固,阴津亏 耗是阳虚汗出所致.故方中实应加温阳类药物如附 子,如《伤寒论义疏方》中补出方药组成为附子,干姜, 人参,五味子,禹余粮.故笔者提出愚见,以附子,禹余 粮,龙骨,牡蛎,人参为其方药组成.药后阳气得复,一 则汗止,津不外泄,二则阳生阴长,气化功能恢复,自可 化气生津,此治本之道. 参考文献 [1]熊曼琪.伤寒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44. [2]姜建国.伤寒论讲义[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30. [3]聂惠民.聂氏伤寒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35. [4]李培生.伤寒论讲义[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0. [5]钱潢.伤寒溯源集[M].上海:卫生出版社,1957:15. [6]陈修园.伤寒论浅注[M].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03:20. [7]刘渡舟刘渡舟伤寒论讲稿[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5. 作者简介:敬娇娇(1987一),女,汉族,重庆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 床医学院2007级中医学本科学生,现主要从事中医理论学习及研究. (本文校对:敬娇娇收稿日期:2009—1O一23) 浅谈逍遥散的配伍及君药 苑述刚福建中医学院药学系(福州350108) 摘要:逍遥散一方的病证及治法认识较统一,然对该方之配伍分析,历版《方剂学》教材对其 论述时不能形成一致认识,尤其是 方中君药较难统一说法.本文提出既然该方病机中肝郁,血虚与脾弱三者互为影响,互为因果 关系,针对此证所确定的治法疏肝, 养血,健脾亦是并列关系;故据此治法而选用的药物就无需强调其何为君药.我们临证施治 运用本方时,应当以辨证肝郁,血虚,脾 弱孰轻孰重,而决定相应的药物为方中之君药. 关键词:逍遥散;主治;病机;配伍君药;中医方剂学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0.04.0105文章编号:1003.8914(2010)-04-0711-02 逍遥散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一书,历版 《方剂学》教材均在”和解剂”一章中将其作为一个重 要的调和肝脾的代表方进行阐述.对其功用,主治证 的论述毫无疑问,然对该方的配伍部分,特别是君药难 以统一,各抒己见,莫衷一是.愚认为若要弄清楚该方 的配伍及何为君药,首先要搞清楚该方的主治证及其 病机.下面对此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拙见,以期抛砖 引玉,向同行交流学习. 1逍遥散的出处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中”治妇人疾病”下记 载逍遥散:”治血虚劳倦,五心烦热,肢体疼痛,头目昏 重,心忪颊赤,口燥咽干,发热盗汗,减食嗜卧,及血热 相搏,月水不调,脐腹胀痛,寒热如疟,又疗室女血弱阴 虚,荣卫不和,痰嗽潮热,肌体赢瘦,渐成骨蒸”.原方 诸药用量及煎服法:除炙甘草半两外,其它用量相等, 同为一两.上药共为粗末,煎加煨生姜一块,薄荷少 许,去渣热服,不拘时候. 2逍遥散的主治证及病机 2.1主治证及总病机《方剂学》教材把本方主治证 归纳为肝郁脾弱血虚证,总病机为肝气郁结,血虚脾 弱.肝气郁结,肝失其疏泄之功,则肝经循行部位出现 病变,即两胁胀痛,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经前腹痛 (脐腹胀痛)等症状;脾弱失其运化之司,故神疲乏力, 食少便溏(减食嗜卧)等症状;结合肝开窍于目,肝主 藏血,血主濡之等生理特点,血虚则失濡养及肝失藏 血,故头痛目眩(头目昏重);然气郁化火及血虚生热, 则现五心烦热,颊赤,口燥咽干,发热盗汗等症状;脉弦 为气郁,脉虚则为脾弱,血虚.可知以上症状主要分为 三组:即肝气郁结,脾弱失运,血虚失养所分别导致的 症状.亦即本方的病机是虚实夹杂,本虚标实,气郁为 实为标,血虚,脾弱为虚为本. 2.2肝郁脾弱血虚三者互为因果我们知道,本方总 病机又包含三个小病机,即肝气郁结,脾弱失运,血虚 失养.三病机之间关系极其密切,互为因果.如患者 情志不畅,忧思恼怒,影响肝气条达,以致失其疏泄,则 肝气郁结;肝脾关系密切,气郁则木盛,克伐脾土,导致 脾气虚弱,失其运化;肝主藏血,若肝气郁而化火,暗耗 阴血,则致血虚;可知肝郁可导致脾弱,血虚.反过来,
/
本文档为【从扶阳法试论禹余粮丸方药组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