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同仁堂利润分析

2017-09-19 11页 doc 122KB 214阅读

用户头像

is_003124

暂无简介

举报
同仁堂利润分析同 仁 堂 利 润 分 析 班级:08会计一班 姓名:张云凤 学好:20080410010122 同仁堂简介 一、背景: 北京同仁堂是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创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自雍正元年(1721年)正式供奉清皇宫御药房用药,历经八代皇帝,长达188年。历代同仁堂人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 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传统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 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确保了同仁堂金字招牌的长盛不衰。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海内外,产品行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同仁堂已经形成...
同仁堂利润分析
同 仁 堂 利 润 分 析 班级:08会计一班 姓名:张云凤 学好:20080410010122 同仁堂简介 一、背景: 北京同仁堂是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创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自雍正元年(1721年)正式供奉清皇宫御药房用药,历经八代皇帝,长达188年。历代同仁堂人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 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传统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 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确保了同仁堂金字招牌的长盛不衰。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海内外,产品行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同仁堂已经形成了在集团整体框架下发展现代制药业、零售商业和医疗服务三大板块,配套形成十大公司、二大基地、二个院、二个中心的“1032”工程,其中拥有境内、境外两家上市公司,零售门店800余家,海外合资公司(门店)28家,遍布15个国家和地区。     同仁堂集团被国家工业经济联合会和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推荐为最具冲击世界名牌的16家企业之一,同仁堂被国家商业部授予“老字号”品牌,荣获“2005CCTV我最喜爱的中国品牌”、“2004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行业十佳品牌”、“影响北京百姓生活的十大品牌”,“中国出口名牌企业”。2006年同仁堂中医药文化进入国家非物资文化遗产名录,同仁堂的社会认可度、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 二、经营范围: 投资及投资管理,加工、制造中成药及中药饮片,销售中药材、中成药及中药饮片,货物运输,药膳餐饮(仅限分公司),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代理进出口。 利润表分析 一、利润表绝对数表面分析: 同仁堂(600085) 利润表 报表日期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一、营业总收入 2,409,060,000.00 2,702,850,000.00 2,939,050,000.00 3,250,220,000.00 3,824,450,000.00 减:营业成本 1,430,150,000.00 1,613,260,000.00 1,721,840,000.00 1,820,410,000.00 2,087,660,000.00 营业税金及附加 36,940,100.00 32,846,100.00 34,154,800.00 41,094,500.00 47,265,200.00 销售费用 391,921,000.00 445,017,000.00 507,282,000.00 635,179,000.00 764,548,000.00 管理费用 218,541,000.00 218,380,000.00 242,857,000.00 256,232,000.00 309,850,000.00 财务费用 8,996,250.00 10,244,700.00 4,784,180.00 -2,075,800.00 -6,671,580.00 资产减值损失 43,787,400.00 19,015,900.00 21,665,400.00 52,995,300.00 76,204,600.00 投资收益 1,286,440.00 2,798,950.00 1,623,740.00 6,921,250.00 7,179,000.00 其中:对联营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 543,836.00 2,834,430.00 1,623,740.00 6,921,250.00 7,179,000.00 二、营业利润 280,015,000.00 366,889,000.00 408,092,000.00 453,310,000.00 552,765,000.00 加:营业外收入 13,392,500.00 12,642,000.00 8,914,330.00 8,221,530.00 12,880,600.00 减:营业外支出 3,440,020.00 2,935,870.00 1,074,350.00 1,154,370.00 3,904,070.00 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 491,204.00 1,031,330.00 397,336.00 661,952.00 2,325,700.00 三、利润总额 289,967,000.00 376,595,000.00 415,932,000.00 460,377,000.00 561,742,000.00 减:所得税费用 56,442,800.00 63,994,900.00 65,294,600.00 72,084,700.00 90,648,500.00 四、净利润 233,524,000.00 312,601,000.00 350,637,000.00 388,292,000.00 471,093,000.00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156,422,000.00 232,891,000.00 258,946,000.00 285,611,000.00 343,234,000.00 少数股东损益 77,102,100.00 79,709,400.00 91,690,900.00 102,682,000.00 127,860,000.00 五、每股收益           基本每股收益 0.36 0.54 0.5 0.55 0.66 稀释每股收益     0.5 0.55 0.66 六、其他综合收益       469,887.00 -5,113,770.00 七、综合收益总额       388,762,000.00 465,979,000.00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       285,710,000.00 340,599,000.00 归属于少数股东的综合收益总额       103,052,000.00 125,380,000.00 从上述表中可以看出,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利润金额取决于这三者的计量。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由利润表我们可以看出同仁堂无论是营业收入还是利润总额都呈上升趋势。下面我就同仁堂公司2009年和2008年作对比进行分析: 1、该企业2009年实现营业收入3,250,219,884.27元,比上年增加了311170372.94元,增长率为10.58%。至此,我们可以判断,公司净利润的上升,主要原因是收入规模上升和成本费用下降的共同结果。 2、同仁堂2009年资产减值损失比2008年增加31329905.14元,一些非经营性因素对公司的盈利能力产生了影响,这说明公司存在调节利润的现象。 3、利润总额是反映企业全部财务成果的指标,它是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三部分的总和。即:利润=收入-费用+利得-损失。中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实现利润总额460,377,113.42元,比上年的415,931,939.66元增加了44445177.18,增长率为10.68%,公司的利润总额大幅上升。 4、净利润是指企业所有者最终取得的财务成果,或可供企业所有者分配或使用的财务成果。该公司2009年实现净利润388,292,409.84元,比上年增加了37655070.25元,增长率为10.74%,公司的净利润呈上升趋势。 5、企业营业利润的多少,代表了企业的总体经营管理水平和效果。通常营业利润越大的企业,效益越好。营业利润是企业经营活动中营业收入与营业成本、费用的差额与资产减值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的总和。它既包括经营活动的经营成果,也包上表反映出中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三大期间费用占营业收入百分比较2008年都略有下降。其中2009年管理费用45,280,225.04元比2008年的40,754,660.18元增加了4,525,564.86元,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都呈下降趋势。公司2009年实现营业利润453,309,954.85元,比上年的408,095,960.97元增长了45213993.88元,增长率为11.08%,与净利润的增长幅度基本一致。 6、营业外收入,反映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营业外支出,反映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二者没有配比关系。该公司2009年的营业外收入是8,221,527.02元,比上年降低了692805.90元,增长率为-7.77%;而营业外支出是1,154,368.03元,比上年增加了80013.80元,增长率为7.44%。营业外收支情况对利润总额的影响不是很大。 7、营业成本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反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和其他业务发生的实际成本总额。 公司的2009年营业成本1,820,405,717.11元,比2008年的1,721,837,973.25元上升了98567779.86元。增长率为5.72%。但公司利润表中营业成本在营业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下降了2.58个百分点。 二、同仁堂结构百分比表分析: 同仁堂的2006-2009年结构百分比报表 项目 2006年% 2007年% 差异% 2008年 2009年 差异 一、主营业务收入 100 100 - 100 100 0 减:主营业务成本 59.62 59.69 0.07 58.58 56.01 -2.58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1.54 1.22 -0.32 1.16 1.26 0.1 二、主营业务利润 38.83 39.1 0.27 13.89 13.9 0.06 加:其他业务利润 0.47 0.1 -0.37 0.3 0.25 -0.05 减:资产减值准备   0.7 0.7 0.74 1.63 0.89 营业费用 16.35 16.46 0.11 17.26 19.54 2.28 管理费用 10.54 8.08 -2.46 8.26 7.88 -0.38 财务费用 0.26 0.38 0.12 0.16 -0.06 -0.23 三、营业利润 12.14 13.57 1.43 13.89 13.9 0.06 从上表可看出企业各项财务成果的构成情况,同仁堂2007年营业利润率比2006年增加了1.43%,2007年管理费用率比2006年有较大的下降,达2.46%,从而导致2007年的主营业务利润比2006年提高。2007年营业费用及财务都略上升.因此,同仁堂总体获利能力还是不错的,但也要从降低营业费用及财务费用入手,提高营业利润率,进一步改善获利能力。 2009年度营业成本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56.01%,比2008年度的58.58%降低了2.58个百分点,营业税金及附加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26%,比2008年度的1.16%增加了0.10个百分点,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降高了2.28个百分点,同样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都有所降低,但资产减值损失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增长了0.89个百分点,两方面相抵的结果是营业利润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增长了0.06个百分点,进而导致净利润占营业收入的比重2009年比2008年降低了0.05个百分点,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公司通过努力降低营业成本和三大期间费用的方式提高公司盈利水平。 指标分析 一、同仁堂整体分析: 1、同仁堂2010年营业总收入为3824450000,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8%。 2、公司在其薄弱的营销环节开始取得进展,期内,公司营销工作继续稳步推进。在深入的市场调研基础上,公司实施差异化的营销策略,实现品种梯队共同发展,使得各品种销售出现增长态势。同时,公司始终坚持现款销售政策,并不断完善经销商信用额度管理,保持适当比例的信用销售,使销售政策有效规避了应收账款风险,为公司赢得稳定的现金流。此外,公司按照产品特点,适时调整品种结构、合理安排品种区域划分,针对不同客户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在终端、医疗领域积极探索,从而使销售达到稳定增长目的。其中北京社区医疗市场的销售规模较去年同期增长20%,为公司产品继续向医疗市场纵深推动奠定了有利的基础,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3、2010 年上半年,随着医改政策的逐步落实,政府陆续出台了有关的管理办法和措施,涉及包括医疗采购、药品招标、药品价格管理、医保目录药品的成本调查等多个方面。这些政策的推出预示着政府对医药产业的监管将进一步从严,从长期来看,对医药市场严格的化治理有利于同仁堂这样品牌企业发展。 二、同仁堂获利能力指标分析: 获利能力是指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主要由利润率指标体现。从企业的角度看,获利能力可以用两种方法评价:一是利润和销售收入的比例关系;二是利润和资产的比例关系。     由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同仁堂2006年至2010年五年营业利润率始终处于增长的状态,这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水平也有所提高。现在我们就2006年至2008年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同仁堂进行分析: 1、影响同仁堂集团毛利变动的因素: 对于同仁堂集团而言,影响毛利变动的因素可分为外部和内部因素两大方面: ①外部因素(主要指市场供求变动而导致的销售数量和销售价格的升降以及购买价格的升降)。②内部因素包括:同仁堂集团的开拓市场意识和能力、成本管理水平(包括存货管理水平)、产品构成决策以及同仁堂自身企业战略要求等。 此外,销售毛利率指标具有明显的行业特点。一般说来,营业周期短、固定费用低的行业的毛利率水平比较低(如同仁堂集团所在的医药产业);营业周期长、固定费用高的行业,则要求有较高的毛利率,以弥补其巨大的固定成本(如地产业等)。 2、营业利润率分析: (1)营业利润率的计算: 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100% 同仁堂2006年营业利润率=  291026176/ 2396505176×100% =  0.1214即12.14% 同仁堂2007年营业利润率=  366889297/ 2702850939×100% =  0.1357即13.57% 同仁堂2008年营业利润率=  408091961/ 2939049511×100% =  0.1388即13.89% (2)影响营业利润率的因素: 营业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时期营业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率,营业利润率越高,表明企业市场竞争力越强,发展潜力越大,从而获利能力越强。从计算出的2006年至2010年的营业利润率指标看,同仁堂公司的营业利润率也是有所上升,从2006年到2010年的上涨趋势看,可以说明同仁堂公司的市场竞争力越来越强,发展潜力越来越大,从而获利能力越来越强。. 影响同仁堂集团营业利润率的因素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当成本、费用不变时,主营业务收入的增减变动额同方向影响着营业利润额。二是主营业务成本是营业利润的负影响因素,即主营业务成本的增减会反方向等额影响营业利润。三是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也是营业利润的负影响因素。四是营业费用也是营业利润的负影响因素。五是管理费用也是营业利润的负影响因素。 3、总资产收益率分析: 总资产收益率指标集中体现了资产运用效率和资金利用效果之间的关系。从表中易知同仁堂资产占用额越小而实现的业务量却很大,从而表现为较少的资产投资能够获得较多的利润。企业能够始终把资产和利润实现挂起钩来,重视资产管理,合理使用资金,降低了消耗,提高了资产运用效率,带动了总资产收益率指标的整体提升。 同仁堂集团2006年至2010年的销售毛利率指标而言,整体来看趋势良好。主要是营业收入上涨快于营业成本的上涨,上升的趋势说明同仁堂公司的经营状况较好,获利能力不断增强。 总资产收益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收益总额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反映企业资产综合利用效果的指标,也是衡量企业利用债权人和所有者权益总额所取得盈利的重要指标。从计算出的同仁堂2006年至2010年的总资产收益率指标看,同仁堂公司的总资产收益率是逐年递增的,从上涨的趋势来看,表明该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率较好,整个企业的获利能力变强,经营管理水平较高。 4、总资产净利润率分析: 总资产净利润率是影响权益净利率的最重要的指标,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而总资产净利润率又取决于销售净利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的高低。总资产周转率是反映总资产的周转速度。销售净利率反映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由上表可看出,同仁堂资产净利率从2006年至2010年逐年上升,特别是2010年上升到10%,相较于2006年至2009年 有些提高。 5、成本费用利润率分析:     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为取得利润而付出的代价越小,成本费用控制得越好,盈利能力越强。同仁堂的成本利润率呈上升趋势,从2006年的13.897%一直上升到2010年的17.5399%,说明同仁堂的成本费用一直控制得很好。 行业分析 一、中药行业发展的背景 1、经济全球化      在当前的科技现状下,在中国国内,对于西药研发、物流、品牌建设;化学药剂和医疗器械制造、研发方面和西方国家相比有着明显的差距。然而我国在药物制剂方面唯有中药以其独到的理论,天然的原料和疗效在国际竞争中有着较大优势。在今后的技术开发与利用的国际化中会有较大优势。      中药行业是中国国内赢利能力较强的行业,产品利润率高。而且在整个医药行业内部,中成药工业的收益水平较高。中国中药工业与石油工业、橡胶工业等41个工业行业相比,8项经济指标中有7项名列前茅,其中百元固定资产利税率仅次于烟草加工业。  2、消费者观念的变化      1) 消费者观念变化及绿色潮流的兴起      当今大众越来越注意保健,关注药物成分及安全性。中医凭借其独到的保健理论和对人体系统的独到见解;中草药也因为其环保天然的特点都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中医药的系统调理、平衡、养生保健、治未病等独特的核心价值恰恰契合了当今大众的生活理念,因此为中医药的发展创造了机遇。不仅国内,例如在英国,中药市场大幅扩展,出售草药店铺和诊所数量迅速增多。许多英国公民认为,中药有助于提高当代英国人的生活质量,丰富英国人的生活。      此外,中医药在减肥、美容、抗衰老、食疗等方面的优势正在为大众所熟知,其市场前景是不可估量的。2008年,全球与中国开展中药贸易的国家多达163个,其中出口国家154个,中药出口总额达13亿美元。亚洲仍是中药产品出口市场,总额达8.56亿美元。      2) 某些顽症西医无法解决,大众视线转向中医药      有数据表明,中药因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在治疗心血管疾病、肿瘤、内分泌疾病等慢性疾病或疑难疾病药物中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的产业发展重点之生物产业里,针对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艾滋病、禽流感等重大疫病防治中提及现代中药,这无疑是政策对大众潮流的体现。足见大众对中药的期望。 二、同仁堂在中药行业中的排名: 1、中药饮片加工行业销售收入前五位企业中同仁堂的排名: 排名 企业名称 1 青岛国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2 中山市中智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3 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4 上海市药材有限公司 5 河南省武陟县永盛药材加工厂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智研咨询整理 2、中药饮片加工行业利润前五位企业中同仁堂的排名: 排名 企业名称 1 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2 河南省武陟县永盛药材加工厂 3 四川江油恒源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4 北京同仁堂制药有限公司 5 梁山县宝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3、我国中药行业年度出口排名(2006年) (1) 西藏唐蕃实业有限公司 (2) 广西宁明进出口贸易总公司 (3)北京绿色金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4) 宁波绿之健药业有限公司 (5)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 4、同仁堂的行业排名说明同仁堂在中药行业中也可以说是佼佼者,它虽为老牌企业,但在竞争越来越激励的今天它依然能够屹立不到,这说明同仁堂无论是内部控制还是外部环境风险都控制得很好,并能应对自如。 三、现状分析 1、原料市场:近年来,在中国内外需求上升、金融危机的影响、宏观经济调控以及突发性流行疾病等因素的作用下,中药原料价格波动较为明显。同仁堂在这方面做到密切关注原料市场,及时分析其价格波动,合理安排生产,降低价格起伏带来的不利影响。 2、政策导向:我国的医改为医药行业扩大的空间,中药作为我国医药行业“十一五”规划重点发展产业之一,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和基本药物制度的建立。同仁堂抓紧行业发展机遇,增强对政策的理解和把握,充分的发挥自身的品牌优势,科学合理的摆布品种结构。 四、行业的盈利能力分析 2010年四季度,我国中药业利润总额继续增加,同比较快增长,亏损企业亏损额降低,但降速低于行业去年平均水平,2010年1月至11月,我国中药制造业累计利润总额为270.1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67.07亿元;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8.17亿,同比降低4.98个百分点,减速比去年同期上升了9.75个百分点。而同仁堂在2010年的利润总额就为5.61742亿,占行业利润总额的3%。 五、行业强势、弱势、机会与风险 1、优势:中药产业已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以中药材生产为基础,中药工业为主体,中药商业为纽带的中药流通体系已初步建立。一批优质中药材生产基地基本形成,全国现有中药材生产基地600多个,中药材种植面积达500多万亩,产量40万吨,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保证了用药需求,同时部分中药材人工种植、引种的成功,使中药野生资源得到保护,依赖进口的品种逐步减少。此外,中药工业有较大发展,目前全国拥有中药工业企业逾千家,近百家企业通过了GMP认证,几十家商业企业通过了GSP验收,近几年来,国家还先后扶持了一批中药骨干企业,以加强中药新药的研发,现代新技术正在中药研发过程中逐步得到应用,初步形成了中药科研、开发、生产相结合的体系。 2、劣势:中药材是中药发展的基础,但目前中药材质量不稳定,品种混乱,已经制约了中药产品的水平。多年以来,我国医药管理部门认识到这方面的问,提出并建立了一些规范和制度,但从整体上来说,距离国际通行和市场要求还有相当距离。长期以来,中药的应用基础研究方法滞后,内容重复,导致中成药的科技含量过低,产品有效性和安全性缺乏规范的可靠的科学数据证明。整体工业水平还很低,表现在生产企业多,规模小,效益低,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弱,生产工艺和设备落后,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3、机会:本世纪下半叶以来,尤其是近十多年来化学药品毒副作用不断出现,医源性、药源性疾病日益增多,且化学药品、生化药品研制成本巨大,医疗费用日益提高等问题令人困扰。于是,人们的眼光开始转移到天然的中草药中来,绿色消费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4、威胁:西欧国家允许草药与化学药物竞争,但作为药品的草药要按规定进行申报、审批、注册。迄今为止,没有一种中成药在西欧任何一国注册为药品,均以滋补品或营养食品名义进口,因而不能在药店销售,不能公开作为处方药用来治病。国内中成药企业很少去申请、去争取在西欧进行药品注册工作。 相信以同仁堂的能力,定会抓住机遇,利用自身的优势,降低风险,在整个中药行业中继续蓬勃发展。
/
本文档为【同仁堂利润分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