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区域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2017-10-16 50页 doc 243KB 72阅读

用户头像

is_614050

暂无简介

举报
区域经济学知识点总结区域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区域经济学 第一二章 , 1.基本概念:区域、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学 , 区域: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 区域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概念,对其进行 界定或定义,需要从地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出发。 , 地理学的区域概念:地理学时最早提出区域概念的学科。为了便于考查, 地理学把地球空间按照其相互关系进行分类,或者是区分,并用一定的事 先设定的法则,将其划分为各种区域,诸如海洋区、陆地区、高原区,平 原区、丘陵区等等。由于每一类区域不同的特征以及温度、降雨和生物...
区域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区域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区域经济学 第一二章 , 1.基本概念:区域、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学 , 区域: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 区域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概念,对其进行 界定或定义,需要从地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出发。 , 地理学的区域概念:地理学时最早提出区域概念的学科。为了便于考查, 地理学把地球空间按照其相互关系进行分类,或者是区分,并用一定的事 先设定的法则,将其划分为各种区域,诸如海洋区、陆地区、高原区,平 原区、丘陵区等等。由于每一类区域不同的特征以及温度、降雨和生物物 种分布等的巨大差异,使每一个区域的内容更加丰富和更多样化。 , 地理学对区域研究的贡献,是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一个地域单元。 , 政治学的区域概念:政治学是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不同的 地点,根据人口居民点和社会经济活动的位置及分布状况,划分系统的地 方单元。政治学中的区域不但表示地理区域的概念,而且还包含地方公民 间的文化联结、惯例认同、心理归属、民族历史、社会经济关系等意义。 , 政治学对区域研究的贡献,是把区域定义为行政管理的一个地方单元。 , 社会、文化区域:根据人类社会活动的特征,在人口、民族、宗教、语言、 政治等因素交互影响下而产生的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 ——文化景观特定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而划分出来的地域单元,如华人 文化圈、东方文化圈、穆斯林文化圈等; , 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概念就是区域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 的区域是在地理学和政治学关于区域概念的基础上,考虑某个地域空间的人 口、经济、资源、环境、公共设施和行政管理的特点,是居民高度认同、地 域完整、功能明确、内聚力强大的地域单元。 , 它一般以两种形式存在:同质区域和极化区域。 , 区域的特征:内在整体性、空间界线的客观性与模糊性 , 区域经济:区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和。 , 如果我们把全国的国民经济看做是一个整体,那么区域经济就是整体的一 部分,是国民经济整体不断分解的结果。 , 区域经济的特点包括: , 区域性——区域经济最根本的特点 , 非均衡性 , 阶段性和连续性 , 开放性 , 思考:区域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差异, , 区域经济学: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 , 它要回答:一个区域是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各个区域之间是怎 样相互联系的;各个地区以及主要城市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具有什么样的 优势,应该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承担什么样的功能; , 区域经济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需要熟悉其它相关的经济学知识,是一门应 用性很强的边缘科学。 , 区域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的关系 ,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 ,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关关系的学科。 ,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经济活动的内容、经济活动区位(经济活动在 什么区位发生,为什么)、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自 然、社会文化、经济环境) , 区域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的关系 , 区域经济学是在经济地理学基础上产生的一门应用经济学科。区域经济学是 一门产生较晚的学科,它是借助地理学的一些方法论来研究经济问题。 , 区域经济学不是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也不是区域经济学,但两者是在日 益靠拢,日趋溶合,无论从方法,还是从研究本身,都很难分清楚。 , 区域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的关系 , 概念和理论来源;区域概念;地理学基础。 , 区域经济学与产业经济学的关系 , 理论相互借鉴;区域的限定;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 2.区域经济学的两个来源 , 区域经济学的地理学来源 , 通过地理学树立区域的概念 , 自从有了区域的概念,才有在此之上的与区域有关的各类学科。所以, 我们应当把区域概念的建立作为区域经济学产生的起点。 , 地理环境及资源条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 地理学认为,人类和自然都应属于区域的特征,但在某些地区,例如城 市地区,人类的作用可能明显些,在另一些地区,例如极地、高原、海洋等, 自然的作用可能更明显。把一个地区的自然特征和人类所从事的经济活动结 合起来,地理环境及资源条件就成为经济发展的初始条件。 , 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 , 埃德加.胡佛构筑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提出了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 , (1)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自然禀赋的差异性)。 , 生产要素包含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自然资源的位置确定之后, 或者不能被移动,如土地、森林、矿山、草原等,或者很难移动,如水资源 等。社会经济资源当中最主要是人力资源、资本和技术,他们的流动虽然是 正常的,但必须付出相应的流动成本。所以,任何一个地区都具有利用资源 优势、发展区域经济的必要。 , (2)生产要素的不完全可分性(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 , 由于集中和规模经济的存在,不可能将生产要素进行彻底的分割,并 将其均衡地分布在所有的地区。必须考虑到规模经济和聚集的要求,在条件 好的地方,集中布局各类产业。聚集区的形成又带来人口的增加,从而形成 城市,成为地区的经济中心。 , 3)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 , 所谓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是指由于距离因素的影响,产品 与服务的移动,必须支付相应的运输成本,否则就不可能流动。而为了减少 距离成本,产品与服务生产的地方化就十分必要。 , 1、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特定地理范围的经济学 , 应从人类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和空间组织来界定区域经济学 , 应根据研究的主要问题来界定 , 应把区域经济研究分为区内和区际两个层次 , 从宏观角度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及其相互关系的决策性科学 ,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有两个部分:区域 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区域问题。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研究要对在现实的 区域经济运行中可能产生的重大问题给予理论上的解释;区域问题的研究 要为现实区域经济运行中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方法和政策。 ,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 区域经济发展。要素禀赋问题、增长极问题、发展差距问题、区域贸易问 题、梯度转移问题。 , 区域经济关系研究。区域关系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区域内部的各组成 部分之间的关系,另一类是区域之间的关系。包括竞争关系和合作关系。 , 现代区域经济学产生:现代区域经济学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区域经济 学的创始人之一是美国著名区域经济学家艾萨德教授。把成本最小化和利 润最大化的区位决策引入到一般化的经济学当中,探讨在平衡状态下空间 经济的一般形态,并进而探讨空间经济的相互依存问题。 , 艾萨德对区域经济学的最大贡献,在于他将纯理论的推导带入到对空间上的区域的各发展阶段的经济分布及其空间结构的研究,并出区域分析和应用的模型。这些模型为区域经济学进入主流经济学奠定了基础。 , 目前,区域经济学形成了三大流派:新经济地理学派、新学派和区域管理学派。 , 1、 新经济地理学派 , 以克鲁格曼、Macha Fujita等学者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派,形成于上个世纪90年代。 , 新经济地理学派的宗旨是将经济地理学,即区域经济学带进主流经济学的殿堂。正是从这点出发,其分析区域问题的模型框架,基本上是经济学的,其理论的基石建立在三个命题之上: , 1)收益递增。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带来产出的增加,从而带来生产成本 的下降。各国或区域间通过发展专业化和贸易,提高其收益。集中是规模 经济的反映,地理上的集中形成大型的聚集地区,其规模优势远远大于某 一个部门或产业的集中优势,从而为地区获得竞争优势创造了前提。 , (2)不完全竞争模型。由于不完全竞争的存在,当某个地区的制造业发 展起来之后,形成工业地区,而另一个地区则仍处于农业地区,两者的角 色将被固定下来,各自的优势被“锁定”,从而形成中心区与外围区的关 系。 , (1)收益递增。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带来产出的增加,从而带来生产成 本的下降。各国或区域间通过发展专业化和贸易,提高其收益。集中是规 模经济的反映,地理上的集中形成大型的聚集地区,其规模优势远远大于 某一个部门或产业的集中优势,从而为地区获得竞争优势创造了前提。 , (2)不完全竞争模型。由于不完全竞争的存在,当某个地区的制造业发 展起来之后,形成工业地区,而另一个地区则仍处于农业地区,两者的角 色将被固定下来,各自的优势被“锁定”,从而形成中心区与外围区的关 系。 , (3)运输成本。以保罗?萨缪尔森引入的“冰山”理论的运输成本计算 方法为依据,即任何制成品的价值在运输途中都将有一部分丢失。 , 由这三个基石,设计出区域经济的“中心——外围模型”。 , 新经济地理学派认为,区域经济学有五大传统,并依照这五个方面向前发展: , 第一,区位理论。克鲁格曼认为,它应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韦伯的工业 区位论,它分析的是厂商的区位决策问题。另一部分是中心地理论,由克里 斯塔勒和廖什提出,这个理论分析了制造业和市场营销中心的定位和作用, 并认为中心地方论应当是层级的。克鲁格曼认为,“中心地方理论”及其模 型化是区域经济学今后研究的方向之一。 , 第二,城市地理学。在城市地理学中,人们借助于物理学的公式,来描述 城市地理现象。 , 第三,积累因果关系。缪尔达尔、赫希曼等人提出来的一种发展经济学理 论。克鲁格曼认为,超发展理论的思想在区位问题中的应用比在发展经济 学中更合适。 , 第四,外部经济。聚集——优势——聚集。外部经济对地区发展的作用很大, 但人们对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它是区域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 第五,地租和土地利用。杜能环模型只揭示了从中心到外围的扩散效应,而 没有揭示同时存在从外围到中心的聚集效应,这方面也应是区域经济学要研 究的重点方向 , 2、新制度学派 , 新制度学派,或者是“区域政策”学派,其研究的中心是将制度要素引入 到区域分析当中,研究政府及其体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并通过制定相应的 区域政策,协调区域发展。所以,新制度学派的中心是研究区域政策问题。 , 区域政策的主要特征是积极的区域倾斜和集中化,因而区域政策的内容包括: , (1)通过政府的干预而导致生产的空间转移。政府可以选定可支持的部门, 并由这些部门的分布来影响空间结构,从而提高地区的经济竞争力,改善贸 易平衡,发展自身的R&D等。 , (2)产业和部门规划是区域政策的第二个部分。国家通过制定援助规划,促 进某些产业和部门的发展,或是延缓其衰退的过程。 , (3)缩小区域差距是区域政策的第三部分内容,也是最直接的内容。国家通 过财政政策、金融货币政策等,实现转移支付,帮助落后区域的发展,缩小 地区差距,或者抑制地区差距的扩大。 , 3、区域管理学派 , 区域管理是区域经济溶入管理学的内容后形成的新的学派,对于区域经济学 从理论到应用,起着一个桥梁的作用。 , 区域管理起源于人们对上世纪50~60年代区域发展和区域问题的认识,由于 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的对立,人口大量从落后地区流向发达地区,而发达地 区的产业部门却很难向落后地区转移,产业结构升级受到阻碍,要解决这一 问题,人们认识到,仅有政策和规划是不够的,还必须借助管理学的方式, 把区域作为对象进行管理。如日本的国土开发、美国的区域再开发等,都是 著名的范例。 , 区域管理由三部分组成: , 第一,区域经济发展管理。面对的主要是宏观经济问题,面临的两大挑战是: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案例: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 , 第二,区域人口管理。它是区域管理的基本问题。包括适度人口、人力资源开发、人口和劳动力迁移。 , 第三,区域环境管理 , 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的未来的总的趋势是:追踪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 趋向,总结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经验,提出解决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的新 理念,形成区域经济学的新理论。 , 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1、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 区域经济学是一个新兴学科,其理论体系尚未完全成熟,正好留给研究者 相当大的研究空间。目前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研究,是循着两条路径在 向前发展: , 第一,理论经济学的路径。从理论分析、原理推导和模型化着手,建立一 套规范的区域经济学体系,其中心内容是: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石、区域 经济发展的要素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分析、区域经济的空间结构、 区域经济理论模型等。 , 第二,应用经济学的路径。从实证分析的要求出发,形成一套适应实际应 用的理论体系。包括区域经济的影响条件、区域产业选择和优势分析、区 域产业结构与布局、区域空间结构、区域经济关系、区域合作、区域开发 和区域经济政策等。 ,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到目前为止仍在构建当中。 , 2、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和制度创新 , 区域经济发展涉及到区域经济的增长方式、组织结构和发展过程,其核心 内容是运行的机制研究。 , 认为区域经济增长必须考虑资本积累、劳动投入技术要素和人力资本影响 等,这些要素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基础。 , 在所有影响机制当中,体制或制度机制是研究的中心内容。区域发展与制 度创新关系的研究,由于地方政府实力的加强而显得更为重要。其中心点 是分析区域经济增长与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制度间的互动关系,探索通 过制度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途径,包括借鉴马歇尔之后的经济学理论 的侧重历史过程分析的突进分析思路、康芒斯的法律制度分析方法,并探 索从新制度经济学当中为区域经济学寻找新的分析工具。 , 3、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关系 , 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区域之间的合作、冲突与协调。区域分工的产 生,带来了区域合作的基础,但区域利益的增加,使区域冲突不可避免, 在中国,最引人注目的区域关系,就是东、中、西三大地带之间的关系, 如何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首先要在理论上有所依据,然后才是实践中 的应用方法。 , 区域合作是以横向经济联系为纽带、在自愿的基础上,按照互利互惠、共 同发展的原则,区域之间不同行为主体在某些领域进行联合的一种组织行 为和经济行为。是区域经济关系的中心内容。目前研究的重点是:区域发 展差距问题、区域分工协作问题,区域冲突的协调问题和区域贸易问题等。 , 基尼系数 , 4、区域经济政策 , 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研究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对中国的区域经济政策,目 前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目前不存在区域经济政策,要构建中 国区域经济政策体系。所以,应当对区域经济政策概念,范畴进行理论的 规范。 , 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区域经济政策应当是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区域 化。也就是说,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制定专门的区域政策。整个经济政策 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经济和产业政策制定时,必须充分考虑地方的特点, 区域政策的实施是地方政府对这些经济和产业政策的区域化处理和解释。 , 两种观点虽然有很大区别,但都认为中国目前的区域政策尚缺乏理论的基 础。 , 5、区域开发与区域规划 , 进入新世纪之后,我国的区域开发掀起高潮,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启动,对区域开发的研究也进入到新的阶段。其中,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区域规划是研究的重点。 ,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要解决一个区域的发展方向、定位、结构、布局和政策等问题,勾画一个地区的发展的宏观蓝图,把握一个地区的发展方向和进程,并进行发展当中的调控。 , 区域规划是发展战略的具体化,解决具体的时间、地点,发展的部门、规 模以及资源的配置等问题,现代区域规划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解决发展的 实施问题,即具体的操作问题,这是区域经济学应用性的具体体现。 , 经济学的区域概念就是区域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是在地理学 和政治学关于区域概念的基础上,考虑某个地域空间的人口、经济、资源、 环境、公共设施和行政管理的特点,是居民高度认同、地域完整、功能明 确、内聚力强大的地域单元。它一般以两种形式存在:同质区域和极化区 域。 , 区域经济是特定区域的经济特点和经济关系的总和。如果我们把全国的国 民经济看做是一个整体,那么区域经济就是整体的一部分,是国民经济整 体不断分解的结果。区域经济的特点是具有区域性、非均衡性、阶段性和 连续性、开放性。 ,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的特点和区域之间关系的科学,它要回答的问 题时:一个区域是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各个区域之间的相互 关系以及它们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区域经济学有两个来源,一 个是地理学,一个是区位论。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是生产要素的不完全 流动性、生产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和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 ,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有两个部分:区域 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区域问题。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研究要对在现实的 区域经济运行中可能产生的重大问题给予理论上的解释;区域问题的研究 要为现实区域经济运行中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方法和政策。 ,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可以分为三部分,即区域发展理论、区域关系理论和区域政策理论。区域发展理论以区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为基础,研究一个区域内部的发展问题;区域关系理论以区域专业化分工与区域贸易为基础,研究一个区域与其他区域之间、若干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区域政策理论以区域发展和区域关系为研究对象,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政策与方法。区域经 济学研究学派可划分为新经济地理学派、区域政策学派和区域管理学派。 复习与思考 1、简述区域和区域经济的概念。 2、区域经济学的两个来源是什么, 3、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是什么, , 4、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5、简述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 6、区域政策学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 第四章 第三节 韦伯工业区位论 一、韦伯工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二、韦伯工业区位论概要 三、韦伯区位论的应用研究 四、韦伯区位论的评价 (一) 基本概念与理论前提 1(基本概念 (1)区位因子(locational factors)及其分类 , 区位因子概念: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所进行时得到的利益。利益即费用 的节约。从工业区位论角度讲,即在特定区位进行特定产品生产可比别的 场所用较少的费用。 , 区位因子分为一般区位因子和特殊区位因子。前者与所有工业有关,如运 费、劳动力、地租等;而后者与特定工业有关,如空气湿度等。 , 在区位因子中,使工业企业向特定地点布局的区位因子,被称为区域性因 子,它们是形成企业区位基本格局的基础。而集聚、分散等因子对地域条 件所决定的工业区位基本格局,发生偏移作用。 韦伯的一般区位因子确定 , 方法与步骤(略) , 韦伯区位论考虑的一般区位因子:(原料和燃料费)、运费、劳动费用。 2、理论的主要前提条件 (1)已知原料供给地的地理分布; (2)已知产品的消费地与规模; (3)劳动力存在于多数的已知地点且无限供应。 3、理论的构建步骤(三个阶段) (1)由运费指向形成地理空间中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 (2)劳动力成本指向,可以使在运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发生第一次偏移; (3)集聚指向,可以使运费指向与劳动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再次偏移。 (二)运费指向论 1、主要观点: 在给定原料产地和消费地下,如何确定仅考虑运费的工厂区位,即运费(吨.公里)最小的区位。 (2)原料指数与区位重量,前者为局地原料重量与产品重量之比;后者为单位 产品需要运送的总重量,形式上等于原料指数+1。 3、运费最小企业区位的讨论 (1)考虑一个市场和一个原料地时的区位: , 原料指数>1(或区位质量>2)时,区位指向原料地; , 原料指数<1(或区位质量<2)时,区位指向市场; , 原料指数=1(或区位质量=2)时,区位指向自由区位。 , (三) 劳动费指向论 , 1、主要观点:工业区位由运费指向转为劳动费指向,仅限于节约劳动力 成本大于因偏离运费最低点而增加的运费,此时廉价劳动力成本指向占主 导。(图2.12) , 2、理解劳动力成本指向的几个概念 , (1)劳动力成本——指每单位重量产品的工资部分。它不仅反映工资水 平,同时也体现了劳动能力的差距。 , (2)劳动力成本指数——每单位重量产品的平均劳动力成本。如果指数 大,那么,从最小运费区位移向廉价劳动力区位的可能性就大;否则,这 种可能性就小。 , (3)劳动系数——每单位区位重量的劳动力成本,其值越大,则远离运 费最小区位的可能性大;其值越小则运费最小区位的指向强。或者说,劳 动系数越高,企业就会更加向少数劳动廉价地集中。 , 3、劳动成本指数的影响因素 , (1)决定劳动费指向有两个条件:基于特定工业性质的条件,该条件是 通过劳动费指数和劳动系数来测定;人口密度和运费率等环境条件; , (2)运输技术可加强劳动力成本指向性; , (3)机械化则可能减弱劳动费指向性区位。 , (四)集聚指向论 , 1、主要观点:集聚节约额比运费(或劳动力成本)指向带来的生产费用 节约额大时,便会产生集聚。一般发生在多数工厂互相临近的区域。 3、集聚与分散的作用 (1)集聚作用: , 便于协作生产、共享某些技术环节; , 减少成品或半成品的运费; , 共享基础设施而减少成本投入; , 共享某些企业所需的相关信息。 (2)分散的作用 , 主要是消除由于集聚带来的地价上升造成的一般间接费、原料保管费和劳 动费的上升。 4、集聚指向的判断 , 用加工系数,即单位区位质量的加工价值来判断,其值越高,工业集聚的 可能性也大;相反,集聚的可能性就小。 , 四、韦伯区位论的评价 , (一)理论借鉴 , 1、首次将抽象和演绎的方法运用于工业区位研究中,建立了完善的工业 区位理论体系,对其他产业区位乃至经济区位都有重大影响,被尊为近代 工业理论的奠基人; , 2、最小费用区位原则对许多理论与实践有重大指导意义; , 3、不仅限于工业布局,对其它产业布局也具有指导意义。 , (二)理论与现实差距 , 1、单纯的运费是重量与距离的函数且成比例增加是不现实的,而现实中 运费率物品、交通方式、地形条件而不同; , 2、研究方法是局部均衡的,如仅考虑个别企业,而且区位因子也是个别 的; , 3、完全竞争条件不存在,企业除关注成本外,可能还有利润或某种满足 程度; , 4、既使是个别企业区位分析,也是较为简单,还有许多经济与非经济因 子没有分析。如忽视了决策者的差异、技术变化、交通以及政策因子等对 企业区位的影响。 , 补充:廖什市场区位论思想 , (一)假设条件 , 1、在均质的平原上,沿任何方向运输条件都相同;进行生产必要的原料 充足,且均等分布。 , 2、在平原中均等地分布着农业人口,最初他们的生产是自给自足,且消 费者的行为相同。 , 3、在整个平原中居民都具有相同的技术知识,所有的农民都可能得到生 产机会。 , 4、除经济方面的作用外,其它因素都可不考虑。 , 二)主要观点 , 1、企业最佳区位是利润(收入-费用)最大化点; , 2、需求附着价格变化与市场区大小不同而变化; , 3、单个企业的市场区域围绕市场中心呈圆形区域,需求曲线围绕价格变 化轴旋转而成的需求圆锥体为需求总量; , 4、多个企业市场区域的均衡空间呈蜂窝状的六边形市场结构。 , 第五章 第四节 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 一、中心地理论产生的背景与目的 二、中心地理论的基本概念 三、中心地三原则与中心地系统的空间模型 四、中心地理论的评价 1、背景 , 20世纪开始,经济活动加速了集聚的进程; , 城市(聚落)在区域社会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2、目的 , 探索“决定城市的数量、规模以及分布的规律是否存在,如果存在,那么 又是怎样的规律”这一课题。 , 二、基本概念 , 1、中心商品——在少数的地点(中心地)生产、供给,而在多数的地点 消费的商品。可分高级与低级中心商品。 , 2、中心地——向周围供给中心商品与服务的场所。 , 3、中心性——中心地对其周围地区的相对重要性或发挥中心职能的程度。 常用中心地供给自身中心商品后的剩余表示(总供给量与自身消耗量之 差)。 4、补充区域(市场区域、中心地区域)——指从中心地接受中心商品供给的周 围区域。当中心与周围的供给和需求均衡时的区域范围成为补充区域的范围。 5、商品服务范围(上限与下限) , 上限是由对中心商品的需求所限定的,为中心地的某种中心商品能够到达 消费者手中的空间边界。 , 下限是由中心商品的供给所规定的边界。中心地为供给某种中心商品而必 须达到的该商品的最小限度的需要量,也称门槛人口或最小经济许可空 间。 , 三、中心地三原则与中心地系统的空间模型 , (一)假设条件 , 1、孤立平原的地表是个“理想地表”; , 2、人口均匀地分布,且居民的收入和需求以及消费方式都相同。企业可 自由布局。 , 3、生产与消费均为“经济人”行为; , 4、消费者均为就近消费原则; , 5、相同商品与服务的价格在任何中心地相同,且消费价格等于销售价格 与交通费之和。从而,中心地职能在同一中心地集聚。 , (二)满足六边形空间结构的原则 , 1、各级中心地服务必须达到其门槛值,以使商人有利可图(面积最大原 则); , 2、中心地区域所有消费者都应得到每种商品或服务的提供(弥合原则)。 , 满足原则1,则构成农村聚落的三角形格网,而中心地的等位圈是相切的, 可有部分区域得不到供给;如是同时满足原则2,则构成中心地(市场区 域)呈六边形格网。 , (1)基本原则:每一个次一级中心地位于三个较高一级中心地形成的三 角形中央,有利于与较高一级中心地展开错位竞争。显然, 1K,1,,6,3, 3 , (2)中心地市场区体系为1,3,9,27,81,„。从这一数字排列关系可 看出,是按3的倍数在变化。 , (3)中心地等级体系为1,2,6,18,54,„。即从区域内次级中心地 开始,中心地的数量关系为低级中心地数量为其上一级中心地的3倍。 , 3、行政原则中心地系统(K=7系统) , 1)特点:在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中,低级中心地从属于一 个高级中心地。原因是在行政区域划分时,尽量不把低级行政区域分割开, 使它完整地属于一个高级行政区域。 , 2)中心地市场区为市场区体系为:1,7,49,343,„。以7的倍数增加。 从这一数字排列关系可看出,是按7的倍数在变化。 , 3)中心地等级体系为:1,6,42,294,2 058,„。中心地的数量关系 为低级中心地数量为其上一级中心地的7倍。 , 4)应用:该系统是行政管理最优,而经济效率最低的一种。适用于行政 统治较绝对时代、自给性强或区域与城市分离的相对封闭区域。 , 四、评价 , (一)理论借鉴 , (,) 引入演绎的思维方法,研究空间法则和原理,带来地理研究思维方 法大革命。 , (,) 该理论是城市地理学和商业地理学的理论基础。如城市等级划分、 中心地影响(市场)区域、中心地之间的关系、中心地地位和规模及空间 关系及零售业区位布局等。 , (,) 中心地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一。 , (二)理论的不足 , 1、只重视商品供给范围的上限分析,缺乏对供给下限的详细分析。 , ,、K值在一个系统中固定不变。 , ,、把消费者看作 “经济人”,认为其首先是利用离自己最近的中心地。 , ,、忽视了集聚利益。 , ,、没有研究商品需求增加、交通发展和人口移动带来的中心地系统的变 化。 , 复习与思考 , 1、弄清区位论产生的背景; , 2、弄清区位论的假设条件; , 3、弄清区位论的主要观点; , 4、辩证地分析区位论的理论与现实。 , 现代区位理论 , 现代区位理论的主要学派: , 运输区位论学派 , 市场学派 , 成本-市场学派 , 行为学派 , 计量学派 , 社会学派 , 历史学派 , 新经济地理学中的区位理论 , 运输区位论学派 , 运输区位论学派十分重视运输因素。 , 胡佛提出运输成本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线路运营费用;二是站场费用。前 者是距离的函数,后者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常数。此项研究奠定了运输区位 论的理论基础。 , 胡佛根据运输本身的经济特点,指出:第一,若企业用一种原料生产一种 产品,在一个市场出售,且在原料与市场之间有直达运输线,则企业布局 在交通线的起点或终点最佳,因为在中间设厂将增加站场费用。这就是胡 佛的“终点区位优于中间区位理论”。他认为这是大城市工业集中的重要 原因之一。 , , 运输区位论学派 第二,如果原料地和市场之间无直达运输线,原料又是地方失重原料,则港口或 其他转运点是最小运输成本区位。 运输区位论的建立对区位论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仅仅用运费来说明产业布局的指向,存在很多问题。运输区位论建立以后,引出了人们对市场区的研究,加速了古典区位论向现代区位论的转化。 , 市场学派 市场学派出现在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其理论核心是产业布局必须充分考虑市场因素,尽量将企业布局在利润最大的区位,该理论关注的主要问题可分为市场划分与市场网络合理结构安排两类。 , 成本—市场学派 成本—市场学派是在成本学派与市场学派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一学派主张通过综合分析区位因素 确定合理的布局,主要代表人物有艾萨德、俄林、弗农等。 成本—市场学派建立了一般均衡理论,不仅研究了企业布局问题,而且探讨了区域产业布局和总体产业布局。 , 行为学派 行为学派的主要思想是把人的主观态度和由其决定的人的行为当做影响产业布局的重要因素。这一学派重视心理文化、消费者偏好等因素对产业空间活动的影响,主张寻求最满意的区位而非最佳的区位。 , 计量学派 计量学派的理论核心是用定量的方法进行区位选择研究,以保证工业区位选择的可能性和精确性。计量学派的基本特征体现在其研究方法上。 , 社会学派 社会学派的理论核心是政府干预区域经济发展,其特征是把政府及其政策作为区位选择的核心因素。 , 历史学派 历史学派的理论核心是空间区位发展的阶段性,其特征是把时间因素与空间因素相结合,从历史演化的角度分析区位的选择。 其基本思想是:前一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着现代区域经济的发展,使其具有非常明显的空间结构特征。 , 新经济地理学中的区位理论 迪克斯特与斯蒂格利茨主张的新贸易理论及相应的新经济地理理论,从运输成本的降低及由此引起的聚集经济、递增收益、规模经济性、外部性或者说溢出效应(如技术的溢出效应)等角度探讨企业区位的选择及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等。 传统的区位理论侧重于工业区位,而新经济地理理论则将工业区位理论延伸到办公区位、零售区位等。 本章 本章主要介绍了区位和区域经济理论。区域经济理论是进行区域经济研究必须掌握的基础和前提,是区域经济学中重要的学习部分。 , 区位是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 , 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的理论。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 活动的组合,主要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 区位条件是区位(场所)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 , 区位因子或称区位因素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 古典区位理论主要指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和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两种近代 区位理论主要指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和廖什的市场区位论,现代区位 理论的主要学派包括运输区位论学派、市场学派、成本-市场学派、行为 学派、计量学派、社会学派、历史学派等,随着外部性、聚集经济、规模 经济等概念的引入,新经济地理理论形成。 , 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包括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劳动力条件、科技条件 和制度条件。 第六讲 现代区位理论 背景:1950年代以来,工业化、城市化浪潮,产生了 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重大区域经济问题,特别是宏观方 面的问题。因此,这一时期的区位研究对象扩大为区 域的国民经济体系,区位布局的目的是寻求经济活动 的部门结构和空间布局最优化,区域经济的发展必须 与社会、生态相协调,从而逐步形成了有别于传统区 位理论的空间区位理论和方法,使区位理论研究进入 到现代区位理论研究阶段。 现代区位理论的主要学派: , 运输区位论学派 , 市场学派 , 成本-市场学派 , 行为学派 , 计量学派 , 社会学派 , 历史学派 , 新经济地理学中的区位理论 , 运输区位论学派 运输区位论学派十分重视运输因素。 胡佛提出运输成本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线路运营费用;二是站场费用。前者是距离的函数,后者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常数。此项研究奠定了运输区位论的理论基础。 胡佛根据运输本身的经济特点,指出:第一,若企业用一种原料生产一种产品,在一个市场出售,且在原料与市场之间有直达运输线,则企业布局在交通线的起点或终点最佳,因为在中间设厂将增加站场费用。这就是胡佛的“终点区位优于中间区位理论”。他认为这是大城市工业集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如果原料地和市场之间无直达运输线,原料又是地方失重原料,则港口或其他转运点是最小运输成本区位。 运输区位论的建立对区位论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仅仅用运费来说明产业布局的指向,存在很多问题。运输区位论建立以后,引出了人们对市场区的研究,加速了古典区位论向现代区位论的转化。 , 市场学派 市场学派出现在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其理论核心是产业布局必须充分考虑市场因素,尽量将企业布局在利润最大的区位,该理论关注的主要问题可分为市场划分与市场网络合理结构安排两类。 , 成本—市场学派 成本—市场学派是在成本学派与市场学派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一学派主张通过综合分析区位因素确定合理的布局,主要代表人物有艾萨德、俄林、弗农等。 成本—市场学派建立了一般均衡理论,不仅研究了企业布局问题,而且探讨了区域产业布局和总体产业布局。 , 行为学派 行为学派的主要思想是把人的主观态度和由其决定的人的行为当做影响产业布局的重要因素。这一学派重视心理文化、消费者偏好等因素对产业空间活动的影响,主张寻求最满意的区位而非最佳的区位。 , 计量学派 计量学派的理论核心是用定量的方法进行区位选择研究,以保证工业区位选择的可能性和精确性。计量学派的基本特征体现在其研究方法上。 , 社会学派 社会学派的理论核心是政府干预区域经济发展,其特征是把政府及其政策作为区位选择的核心因素。 , 历史学派 历史学派的理论核心是空间区位发展的阶段性,其特征是把时间因素与空间因素相结合,从历史演化的角度分析区位的选择。 其基本思想是:前一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着现代区域经济的发展,使其具有非常明显的空间结构特征。 , 新经济地理学中的区位理论 迪克斯特与斯蒂格利茨主张的新贸易理论及相应的新经济地理理论,从运输成本的降低及由此引起的聚集经济、递增收益、规模经济性、外部性或者说溢出效应(如技术的溢出效应)等角度探讨企业区位的选择及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等。 传统的区位理论侧重于工业区位,而新经济地理理论则将工业区位理论延伸到办公区位、零售区位等。 本章小结 , 区位是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 , 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的理论。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 活动的组合,主要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 区位条件是区位(场所)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 , 区位因子或称区位因素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 古典区位理论主要指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和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两种近代 区位理论主要指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和廖什的市场区位论,现代区位 理论的主要学派包括运输区位论学派、市场学派、成本-市场学派、行为 学派、计量学派、社会学派、历史学派等,随着外部性、聚集经济、规模 经济等概念的引入,新经济地理理论形成。 , 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包括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劳动力条件、科技条件 和制度条件。 , 第三章 区域经济发展 , 3.1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3.2 区域分工和比较优势 , 3.3 区域人力资本 , 区域经济发展的内涵 , 经济发展就是经济进步。对区域经济而言,有意义的经济进步基本是如下 5个方面: , 生产的增长 , 技术进步 , 产业结构的改进 , 资本积累 , 与外界经济关系的改善 , 经济增长不等于经济发展 , “经济增长”意味着更多的产出,简单地说就是指区域经济活动总量的增 长。 , “经济发展”则是伴随着经济结构、社会文化和政治体制变革的经济增 长,即不仅意味着产出增长,还意味着随着产出增加而出现的产出与收入 结构上的变化以及经济条件、政治条件、文化条件等的变化。 , 3.1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3.1.1 区域平衡发展理论 , 平衡发展或平衡增长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方 , 式。区域平衡发展理论是从发展经济学的有关理 , 论引进并发展形成的。 , 区域平衡发展理论(均衡增长理论)实际上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 低水平均衡的描述,第二部分是打破低水平均衡战略的理论设计。 , 3.1.1.2 纳尔逊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纳尔逊认为,不发达经济 中的人均收入提高和降低的趋势,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产生影响,即 便在一个短期内经济有所增长,但经济增长又导致人口的增加,从而使人 均收入的水平又回复到原来的状态,或者更低的水平。纳尔逊主要是从人 口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来看这个问题,并指出,如果不能从制度上进行变革, 不能靠国家进行投入,这种状态很难被打破。 , 3.1.1.3 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 纳克斯则是从需求与供给的关系方面,论证同一个问题。不发达地区 的低收入意味着低储蓄力,低储蓄则资本形成不足,于是生产率低下,又 造成低收入。这是从供给的角度看的,如果从需求的角度看,低收入则购 买力低,低购买力无法吸引资本的进入,投资不足生产率难以提高,又会 引起低收入。如此循环往复,贫困恶性循环。 , 3.1.1.4 纳克斯的“均衡增长”理论 , 纳克斯认为:恶性循环的根源在于资本的不足,而外来资本的缺乏 在于本地区缺少有效需求,归根到底,要造就这种需求。如何造就呢,纳 克斯认为只有在大范围内,各个部门当中平衡地进行投资,使各部门间互 相形成需求,才可能造成这种需求,才可能促使资本进入。纳克斯的理论 是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区域经济学在引入这一概念时,错误地认为均衡增 长就是在所有地区同时增长,这其实是误解,因为纳克斯并没有谈到任何 空间的问题,而只是谈部门的问题。 , 均衡增长并不是指所有的部门都按照统一的比例、在所有地区按一个速度 增长,不可以机械地理解。均衡增长的中心在于区域内的产业应尽可能地 完备,使产业间能够相互形成需求,从而获得内生的增长愿望。 , 3.1.1.5 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 , 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与纳克斯的均衡增长观点是一致的, 他的贡献在于提出了大推进的三个理论基础:生产函数的不可分性、需求 的不可分性和储蓄供给的不可分性。正由于三个“不可分性”,部门间的 增长只有相互协调,经济才有可能增长。大推进理论是指:在一个足够大 的外部资本的推动下,增长在区域的各个部门间推进,造成部门之间的相 互需求,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 3.1.2 区域不平衡发展理论 , 不平衡发展或非均衡增长主张首先发展某一类或几类有带动 作用的部门,通过这几类部门的发展,带动其他部门的发展。 , 非均衡增长与均衡增长的区别,就在于认为由于落后地区资本的 有限,不可能大规模地投向所有部门,而只能集中起来投入到几类有带动 性的部门,这样可以更有效地解决资本不足的问题。 , 3.1.2.1 艾尔伯特?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 , 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汉斯?辛格等是非均衡增长理论的代表。 , 赫希曼认为,发展的路径好比一个链条,从主导部门通向其他部门, 不发达地区的发展战略就是选择若干战略部门投资,创造发展机会。赫希 曼指出,如果是政府投资,则应选择公共部门,特别是基础设施,造成良 好的发展的外部环境;如果是私人资本,则应投入到具有带动作用的制造 业部门。 , 3.1.2.1 冈纳?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 , “循环累积因果”理论是经济学家冈纳?缪尔达尔于1944年在其 《美国的两难处境》中首次提出的。他把社会经济制度看成是一个不断演 进的过程,认为导致这种演进的技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 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互为因果的。如果这些因素中的某一个发生 了变化,就会引起另一个相关因素也发生变化,后者的变化反过来又推动 最初的那个因素继续变化,从而使社会经济沿着最初的那个变化所确定的 方向发展。 , 3.1.2.1 威廉姆森的“倒‘U’型”理论 , 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区域差异逐渐扩大,但在经济发展的成熟 阶段,这一差异趋于收敛。据此,威廉姆森认为区域差异遵循“全国增长 轨迹上的倒‘U’型曲线”。 , 根据威廉姆森的“倒‘U’型理论”,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式极化是 国家经济发展初期不可避免的现象,但由此而产生的区域差异将随着经济 发展的成熟而最终消失。 , 3.1.2.1 诺思的“输出基础”理论 , 输出基础模型将经济部门划分为两个部分,即一个输出基础部门和 一个自给性部门。在这种模型中,通常假定自给性部门不具备自发增长的 能力。但是,随着外部需求的扩大,输出基础部门不断扩张并为地方经济 带来额外收入时,这些部门也会随之相应扩张。 , 按照诺思的观点,一个区域能否求得发展,关键在于能否在该区域 建立起输出基础产业,而特定区域能否成功地建立起输出基础产业,又将 根据它在生产和销售成本等方面对其它区域所拥有的比较利益而定。 , 第七讲 第七讲 区域分工与比较优势 , 分工表现为各种社会劳动的划分和独立化。 , 分工既包括部门间、企业间和企业内部分工,也包括把一定生产部门固定 在国家一定地区的地域分工,即区域分工。 , 分工深化促进了生产制度的创新,推动了交易制度的规范与完善,由此带 来收益递增,构成长期经济发展的源泉。 , 区域分工的性质:区域分工是劳动地域分工或地理分工,是社会分工在经 济地理空间上的表现形式。 , 分工是经济主体在利益的驱动下,各地区根据自己的优势进行劳动地域分 工,达到一定规模形成区域专业化部门。 , 另一方面,区域分工必须通过区际之间的贸易,从而实现其专业化部门生 产的产品价值和满足自身对本区域不能生产或生产不利的产品的需求。 , 区域专业化生产发展具备的条件: , 1、专业化的某一类或某一种产品的生产,必须超过当地的需求量。 , 2、区域分工所节约的劳动量,应该大于因产品进行区际交换而增加的劳 动量,这是根本的前提条件。 , 3、生产地与消费地之间的商品价格,必须有一定的梯度存在。 , 区域分工的特征: , 1—地区的专业化生产是区域分工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区域分工发展的原 动力。 地区间密切地联系是区域分工得以深化的前提。 , 2— , 3—区域分工具有层次性,包括国际分工地各种形式,也包括国内分工的 各个层次。 , 4、区域分工普遍存在各种社会形态之中。 区域分工的经济性和外部性: 、区域分工的经济性 ——1 , 区域分工的经济性是建立在对分工经济分析的基础上的。分工经济指的是 分工所带来的益处。 , 按照亚当?斯密和阿林?扬格的观点,分工以专业化为基础。 , 分工经济性的主要表现: , 1—提高劳动生产率 , 2—分工使复杂的劳动分解为简单的甚至机械式的劳动,使得劳动者的工 作在既定的技术水平下变得较为简单,无形中也降低了企业管理的复杂程 度,从而提高管理效率。 , 3—引起的生产工具的变革,直接促进了迂回生产方式的发展。 , 分工的不经济性:分工使人局限于少数的操作,因而丧失了全面发展自己 智慧的机会。 区域分工经济性的特点: 1—它使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条件得到充分的利用,从而提高区域经济的发展的 水平,并增加区域经济的福利。 2—可以产生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 3—有助于范围经济的形成。 , 范围经济用于区域经济研究中,它主要指的时由于分工演进推动着区域内 新产业的衍生,以及区域内相关辅助产业的发展,从而带来的区域生产率 的增长。 2、区域分工的外部性 , 它指区域分工体系中,区域间形成的不由单个区域考虑或承担的其他区域 所造成的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1)区域分工可以带来整体功能效应 (2)具有相对优势的区域在分工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区位因素在空间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乘数效应,带动周围区域相关活动的发展。 (3)合理的区域分工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区际的自由流动 (4)在区域分工中,由于每个区域选择行为策略的依据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非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因此可能导致区域与社会整体的无效率。 区域分工的影响因素: ——内生因素和外生因素 , 内生因素:不依赖于分工的外生因素和分工演进过程中形成的内生因素。 , 外生因素:是区域客观存在的自然的与历史的条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外 生变量。它是区域分工的基本前提;如自然资源、区位条件、人口与劳动 力资源或作为历史知识载体的文化。 , 内生因素:是一个时期区域经济系统自身能够决定的变量。内生因素决定 了区域的内生的比较优势。 , 内生比较优势:是在分工演进中,由于选择不同的专业化方向的决策造成 的事后区域生产率的差别。 内生因素包括:专业化水平、生产率、贸易依存度、商品化程度、生产集中度、市场化程度、经济结构的多样化程度、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等 区域利益与区域竞争: 区域利益的特点: 1—区域经济利益是区域分工产生的原因也是区域分工的结果 2—区域利益是集合的概念 3—区域经济利益具有二重性,即自主性与整体性的统一。 ——区域竞争力 , 是区域国民经济在国内外竞争中表现出的综合实力的强弱程度,是自然资源 环境条件、产业结构优化水平、宏观经济效益状况、市场占有率、区域形象 影响力等因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 , 决定区域竞争力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 , 1、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决定的区位优势 , 2、政府公共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决定的制度供给优势 , 3、企业和相关产业集群决定的集聚优势 , 4、技术和人力资本积累决定的产业结构优势以及历史文化和政治体制决定的 社会发展环境优势 , (2、3为最为关键的两个因素) , 区域分工理论的发展与演变 , 1—绝对优势理论 , 2—比较优势理论 , 3—要素禀赋理论 , 一、 绝对优势理论(斯密) 每个国家都有其绝对有利的、适宜于某些特定产品的生产条件,如果每个国 家都按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各国 资源就能得到有效配置和利用,从而提高劳动生产力,降低了成本,增加了 国民财富,社会分工就是这样形成的。 , 斯 密:将不同国家的同种产品的成本进行直接比较,认为在某种产 品上成本绝对地低就称为具有绝对优势,只要有这种绝对成本优势,就应发 展这种产品的专业生产,并出口换回自己在生产上不占优势的产品,贸易双 方都从交易中获益,这就是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 按此理论,一个无任何绝对优势产品的地区就不能从贸易中获利。 然而现实的地域分工与贸易并非如此。 , 二、比较优势理论(李嘉图) 将本国不同产品成本比率与国外同种产品的成本比率进行比较,即不同国家 的产品成本比率或机会成本的比较。只要成本比率在各国间存在差异,各国 就能生产各自的比较优势产品(相对成本较低的产品),并在国家间进行交换, 通过贸易增进利益,这就是李嘉图著名的比较优势理论。 , 三、赫克谢尔-俄林定理 , (简称H—O定理——资源禀赋理论) 认为地域分工、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是各国各地生产要素禀赋上的差异,而 不是古典学派认为而是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产生的。 , 基本观点如下: , 1、每国或区域生产要素禀赋各不相同,利用自己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从 事商品生产,就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 2、地域分工与贸易发生的直接原因是生产要素供给不同,它决定生产要素价 格的差异。产品中较多利用低价生产要素,产品成本就会低一些。 , 主流经济学的贸易分工理论经历了从斯密的绝对成本说到李嘉图的 相对成本说,再到要素禀赋学说的转变。 战后,著名的“里昂惕夫之谜”对要素禀赋理论提出质疑,要素, 二 禀赋理论的权威性因此而被动摇。 , 至此,主流经济学的贸易和分工理论都忽视了生产要素的空间流动, 抽离了地理空间概念,无法真正解释经济空间现象的典型特征。 , 区域分工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 4—相似偏好理论,林德(瑞典) , 5—协议性区域分工理论,小岛清(日本) , 6—相似条件下的地域分工理论,克鲁格曼(美国) , 7—新兴古典专业化区域分工理论,杨小凯(澳大利亚) , 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 , 1、比较优势的成因 , 根据区域分工理论,具有同样消费者偏好、技术、要素禀赋结构的国家,将 会有同样的均衡价格比率出现,因而就不会有国际贸易的动力。三者之中有 一项不同,就会产生价格差异,使比较利益拉开差距。 , 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 , 1、比较优势的成因 , 根据区域分工理论,具有同样消费者偏好、技术、要素禀赋结构的国家,将 会有同样的均衡价格比率出现,因而就不会有国际贸易的动力。三者之中有 一项不同,就会产生价格差异,使比较利益拉开差距。 , 2、比较优势的衡量指标:区位商 , 区位商的第一种表示形式:i地区j行业在本地区总产出中的份额与全国j 行业占整个国民经济产出份额之比。 , 区位商的第二种表示形式: i地区j行业占全国同业的比重与i地区经济总 量占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之比。 , 3、比较优势的分类 , 从来源上看,可以分为三类: , 资源优势 , 产业优势 , 环境优势 , 第三章 小结 , 区域平衡发展理论包括“临界最小努力”理论、“低水平均衡陷阱” 理论、“贫困恶性循环”理论和“大推进”理论,论述一个区域内各个地区普 遍增长的可能性。区域不平衡发展理论包括“不平衡增长”理论、“循环累积 因果”理论、“输出基础”理论等,说明一个区域内由于要素供给的不足和区 域分布的不均衡,只能在条件好的地方首先发展。威廉姆森的“倒U型”理 论是对区域关系发展轨迹的描述。 , 区域分工理论,主要是从古典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等 学科的相关理论中发展演变而来的。区域分工理论的起源,一般可以追溯到 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提出的绝对利益学说。从绝对利益学说、比较利 益学说到要素禀赋理论,再到相似偏好理论、协议性分工理论、相似条件下 的地域分工理论和新兴古典分工理论,区域分工理论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 沿革过程。 , 比较优势存在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从存在的形式上看,它 可以有四种分类:有形优势与无形优势,绝对优势与相对优势,局部优势与 全局优势,空间优势与时间优势。从来源上看,主要有资源优势、产业优势 和环境优势三种。 , 人力资本投资与资本、劳动、技术进步一起,推动着产业结构的升 级,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而且在此之中人力资本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 第八讲 , 第四章 区域发展模式与结构 , 本章结构安排 , 一、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 二、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 , 三、区域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 , 四、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规律 , 五、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 , 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 , 区域经济增长是指区域经济总量的增加,包括地区GDP的增长和人均GDP 的增加,“不论采取何种办法,只要一个国家的商品产量和劳务量提高了,我 们就可以把它看作是经济增长” , 区域经济发展包括三方面的含义: , 第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通常用人均GDP来衡量。这既是衡量 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准。所不同的是,仅仅有 人均GDP的增长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与此相伴随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提 高。 , 第二,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产业结构升级。有没有产业结构的升级是是否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判断标准。产业结构的升级都是以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为前提条件的,技术层次更高的产业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就意味着区域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 第三,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经济发展意味着更多的民众参与到经济发展过程中来,他们由传统的农民转化为现代产业工人,集聚到城镇中从事着效率更高的第二、第三产业活动,从而带动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正因为如此,人们把工业化和城市化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两条主旋律,缺一不可。 , 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对34个准工业国的经济发展进行实证研究,提出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会规律性地经过6个阶段,从任何一个发展阶段向更高一个阶段的跃迁都是通过产业结构转化来推动的。因此,产业结构的变动和升级是划分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基本依据。 , 第一阶段——传统社会: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绝大部分人口从事农业,没有或极少有现代化工业,生产力水平很低。传统社会发展水平低,基础设施、技术水平都比较落后。 , 第二阶段——工业化初期阶段:产业结构由以落后农业为主的传统结构逐步向以现代工业为主的工业化结构转变,工业中则以食品、烟草、采掘、建材等初级产品的生产为主。 , 第三阶段——工业化中期阶段:制造业内部由轻型工业的迅速增长转向重型工业的迅速增长,非农业劳动力开始占主体,第三产业开始迅速发展,这就是所谓的重化工业阶段。 , 重化工业是规模经济效益最为显著的产业,制造业的大规模发展能够支持区域经济增长达到较高的速度,因此,工业化中期阶段通常也是区域经济实现高速发展的阶段。 , 第四阶段——工业化后期阶段:在第一、二产业协调发展的同时,第三产业开始由平稳增长转入持续的高速增长,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 该阶段主要特征是在第一、第二产业获得较高水平发展的条件下,第三产业保持持续高速发展,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这一时期发展最快的领域是第三产业,特别是新兴服务业,如金融、信息、广告、公用事业、咨询服务等等。 , 第二、第三、第四阶段合称为工业化阶段,是一个地区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阶段。 , 第五阶段——后工业化社会:制造业内部结构由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向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转换,同时生活方式现代化,高档耐用消费品在广大群众中推广普及。 , 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迅速发展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所谓技术密集型产业通常可以分为三大类: , 一是为生活服务的高档耐用消费品工业;二是改造、武装传统产业的新技术设备;三是新兴产业和产品,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工程、航天技术等等。 , 当区域经济发展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生产的专业化及社会分工已广泛发展,往往在生产某一产品的过程中,需要在全国甚至于全世界寻求在该 领域发展最好的合作伙伴,以求质量的完美。正因为如此,同处于后工业化社会的国家和地区为了协作的需要,相互投资占很大比例。 , 第六阶段——现代化社会:第三产业开始分化,智能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开始从服务业中分离出来,并占主导地位;人们消费的欲望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变性,追求个性。 , 现代化社会是一个用知识和智能来追求个性发展的社会,其投资领域主要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和现代化的生产、生活服务业,多样化是其基本特征。 , 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发展阶段密切相关。一个区域处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升级必然带来区域发展阶段的跃迁。换句话说,产业结构升级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手段。 , 另一方面,各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处于特定发展阶段的区域同时具有前一阶段和后一阶段产业结构所具备的某些特征。特别是当区域发展处于过渡时期时,产业结构的演变和升级很快,这时必须加强研究其发展方向和变化速度,把握时机,把资本投向即将获得高速发展的新产业。 , 另外,罗斯托的发展阶段的理论,也是比较通用的。 , 1、传统社会阶段 , 2、起飞前的准备阶段 , 3、起飞阶段 、向成熟推进的阶段 , 4 , 5、高额群众消费阶段 , 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 1、区域经济发展的组织模式 , 区域经济发展的组织模式指区域经济发展中对区域经济活动的组织方式,主要是与产权和管理相关。例如,“温州模式”、“苏州模式”。 , 2、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模式 , 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模式是指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的战略模式。 , 第一,初级产品生产和出口的产业模式。 , 第二,发展进口替代产品的产业模式。 , 第三,发展出口替代产品的产业模式。 , 第四,优先发展赶超部门的产业模式,即工业赶超战略。 , 3、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模式 , (1)增长极模式 , 区域空间开发的理论基础是增长极理论,并由此产生了增长极模式。增长极理论最初是由法国经济学家佛朗索瓦?佩鲁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 , 基本思想是:经济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和部门,而是首先集中在某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和主导产业部门,这些主导部门通常积聚在大城市中心。 , 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最有效手段,是把区域有限的资源集中使用到主导部门的发展上来,通过对主导部门的投入,激活产业链条,扩大区域市场需求,带动相关部门的发展。 , 但是,主导部门的发展不可能是凭空造就的,必须落实到一定的地点。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把这种主导部门集中而优先增长的先发地区称为增长 极。 , 在一个广大的地域内,增长极只能是区域内各种条件优越,具有区位优势的少数地点。一个增长极一经形成,它就要吸纳周围的生产要素,使本身日益壮大,并使周围的区域成为极化区域。当这种极化作用达到一定程度,并且增长极已扩张到足够强大时,会产生向周围地区的扩散作用,将生产要素扩散到周围的区域,从而带动周围区域的增长。 , 实际上,任何一个增长极都同时存在着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两者的综合影响称为溢出效应。 , 如果极化效应强于扩散效应,溢出效应为负值,表明生产要素向增长极点的聚集作用较强;反之,则溢出效应为正值,表明增长极已经具有了一定规模,生产要素产生了向周围极化区域的回流。 , (2)发展轴模式 , 发展轴模式是增长极模式的扩展。由于增长极数量的增多,增长极之间也出现了相互联结的交通线,这样,两个增长极及其中间的交通线就具有了样高于增长极的功能,理论上称为发展轴(或称为“点轴”)。 , 3)网络型模式 , 发展轴还有一种演化的结果,就是由若干个发展轴联合在一起,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从而形成增长的网络。 , 增长网络的形成,使极化效应产生的聚集规模经济在更大的范围内表现出来,而不是仅仅从一个点上表现出来,对于网络所在的区域来说,意味的增长结果的分散化和增长极点的分散化,而对于更大区域来说,则将整个网络区域视为一个巨大增长极,所以其极化的效应可能更强,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也可能更大。 , 1.克拉克对三次产业的划分 , 三次产业的划分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首先提出来的。1940年,克兰克在他发表的著名经济学著作《经济进步的条件》中,对三次产业作了详细划分,并总结了伴随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从而开创了产业结构理论。克拉克关于三次产业的理论被经济学界普遍接受,并成为分析国家和地区产业发展的有力工具。 , 克拉克把区域的全部社会经济活动划分为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习惯上,将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分别简称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 第一次产业包括一切直接取自于自然界的经济活动,主要有广义的农业和矿业; , 第二次产业指一切对自然物进行加工的经济活动,主要有广义的工业和建筑业; , 第三次产业是指除第一、二次产业以外的所有的社会经济活动,提供服务是其主要特性。 , 由于第三产业门类庞杂,人们在克拉克对三次产业划分的基础上,对第三产业作了进一步的划分,将其划分为主要为生产服务的第三产业、主要为生活服务的第三产业和社会性的基础设施产业。 , 如果说第一、二产业是有形物质财富的生产,那么第三产业则主要是服务并繁衍于有形物质生产之上的无形财富的生产。 , 2.中国对三次产业的划分 , 1985年,国务院办公厅批转的《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规定了中国三次产业的划分标准: ,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 ,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 , 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外的其它各业,它又可分为两个部分: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 , 具体又分为四个层次: , 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 , 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地质勘探业、咨询服务业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业、农业服务业、水利业、公路及内河(湖)航道养护业等等; , 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文化、教育、广播电视、科学研究、卫生、体育及社会福利事业等等。 , 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及军队、警察等。 , 配第,克拉克定律 , 克拉克主要研究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转换规律。他通过对主要发达国家劳动力转移的实证研究,得出结论:随着经济的发展,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再向第三产业转移;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比重则呈现出增加的趋势。这就是配第—克拉克定律。 , 库茨涅兹对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研究的深化 , 克拉克主要总结了劳动力在产业间分布变化的规律,并进一步总结其变化的主要动因是不同产业收入的差异。而研究产业结构演进规律,不仅需要知道各产业吸收劳动力的状况,更重要的是要揭示三次产业结构演变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三次产业各自的贡献及其变化规律。 ,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库茨涅兹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他的著作《各国的经济增长》一书中,从国民收入和劳动力这两个方面,对伴随经济发展而出现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作了分析研究,得出结论: , 第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区域内第一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与第一产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一样,处于不断下降之中。 , 第二,在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占用劳动力比重都会提高,其中前者上升的速度会快于后者。在工业化后期特别是后工业化时期,第二产业的国民收入比重和劳动力比重会不同程度的下降。 , 第三,第三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占用劳动力比重会持续地处于上升状态,其中在工业化中、前期阶段,其劳动力比重的上升速度会快于国民收入的比重。 , 只靠农业,是不能维持和促进大国、大地区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 , 无工不富 , 发展第三产业是解决劳动力就业的最重要出路。 , 贫国变富国,首先要实现“农业革命”,然后进行工业革命。 , 就工业化而言,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工业主导产业也不一样。 , 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建筑业和矿业,其中建筑业和矿业性质单一,这里主要阐述制造业内部的演化规律。在整个工业化过程中,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演化可分为三个过程: , 1. 重工业化过程,即工业结构由以轻工业为主逐步向以重工业为主转换。 , 与重工业相比,轻工业投资少,建设周期短,见效快,吸收劳动力多,原材料可以从传统产业农业中以较低的价格取得,因此通常成为区域工业化起步的首选产业。 , 随着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重工业的比重逐步增加。 , 这是因为轻工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重工业提供更加先进的技术装备;制造业是一个产业链长、前后向关联度高的产业,特别是任何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发展都需要矿业、原材料工业作基础,庞大的重工业体系一旦建立起来,就替代轻工业成为工业化的主导力量。 , 霍夫曼认为:在工业化进程中,霍夫曼系数是不断下降的。这就是著名的霍夫曼定理。 , 他用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与资本品工业的净产值之比来反映重工业化程度,后来人们称此为霍夫曼比例或霍夫曼系数,即: , 霍夫曼系数,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生产资料工业的净产值 , 2.深加工化过程,即在工业结构中的深加工工业比重不断提高。 , 在重工业化过程中,制造业结构又表现为由以原材料工业为主逐步转向以深加工工业和组装工业为主,这就是工业结构中的深加工化进程。制造业结构的深加工化反映了工业增长对能源、原材料依赖程度逐步下降的趋势,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地依赖于资本和技术投入。 , 3. 技术集约化过程,即在制造业结构深加工化的过程中,进一步表现出高技术化的趋势。 , 技术集约化不仅表现为所有制造业部门都采用越来越高的技术、越来越先进的工艺,并实现自动化,而且表现为大批以技术密集为特征的高技术产业得以兴起和发展,并逐步成为工业的主体。技术集约化过程中,科学技术将日益成为工业发展中最重要的资源。 , 地区主导产业是指以地区资源优势为基础,能够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支撑、主宰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以地区生产专业化为基本前提。 , 1、地区生产专业化 , 地区生产专业化是生产在空间上高度集中的表现形式,它是指按照劳动地域分工规律,利用特定区域某类产业或产品生产的特殊有利条件,大规模集中地发展某个行业或某类产品,然后向区外输出,以求最大经济效益。 , 地区生产专业化部门是指一个地区内那些直接或间接为外区提供商品或劳务的部门。 , 地区专业化部门具有特定的区域属性,一个县的专业化产品对于一个省来说就不一定是专业化产品,甚至还需要输入。对于一个省、一个大区来说,也是一样。 , 在区域经济学中,通常用区位商来判断一个产业是否构成地区专业 化部门。区位商是指一个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值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 e/eiji重与全国该部门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之间的比值。 q, ij E/E j , 式中:为i地区j部门的区位商; , 为i地区j部门的产值; , 为i地区工业总产值; , 为全国j部门的总产值; , 为全国工业总产值。 当,1,可以认为j产业是i地区的专业化部门,值越大,专业化水平越高;当?1时,则认为j产业是i地区的自给性部门。 , 2、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 所有的专业化部门在地区经济中都起重要作用,但只有主导专业化部门也 即主导产业才能在地区经济中起主宰作用,能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 , 一个专业化部门要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必须同时具备如下4 个条件: , (1)有较高的区位商或专业化水平,一般q值在2以上或专业化系数在 0.5以上,该产业的生产主要为区外服务; )在地区生产中占有较大比重,能在一定程度上主宰地区经济发展。 , (2 , (3)与区内其它主要产业关联度高,二者之间的联系越广泛、越深刻, 越能通过乘数效应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 , (4)能够代表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富有生命力的产业。 , 主导产业是在较长时间内支撑、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因而必须是有 发展前途的,代表区域发展方向的产业。 , 3、主导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 , 第一,以全新的、更高技术层次的产业来替代原有产业成为新的主导产业。 一般而言,新主导产业是根据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演进的基本框架逐步 形成的,比如以工业替代农业,以重工业替代轻工业,以深加工工业替代 原材料工业,以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替代资金密集型产业,以第三产业替代 第二产业等等。 , 第二,在同一产业内部,通过技术进步实现产品结构的升级,或通过制度 创新实现生产组织方式的重大进步,使原有主导产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 率,重新焕发出巨大的生命力和活力。 第五章 区域产业布局 本章结构安排 一、产业布局的区位选择 二、产业布局的指向 三、地域合理规模 四、产业集群 五、新产业区布局 一、产业布局的区位选择 , 1、区位选择的标准 , (1)成本最低 , 区位选择要达到成本最低,首先考虑的是寻求运费的最低点。在一个市场 和多个原料、燃料来源地的情况下,运费的最低点可以从区位三角形和区 位多边形当中去寻找。其次是寻求劳动费的最低点,因为劳动费对某些产 品的生产成本的影响,超过了运费的影响。因此,当劳动费的影响增大时, 企业可能会离开运费的最低点,转向去寻求劳动费的最低点。 , 2)市场份额最大 把占有市场作为生产的目的,区位选择为占有市场服务,是实现生产的利润最大 的原则。这种市场区位的理论,是廖什最早提出来的。他认为,影响企业区位选 择的因素除了原材料运输费用因素之外,市场因素、竞争因素、历史因素和政府 作用等都十分重要。后来的学者的研究,丰富了廖什的观点。 , (3)聚集效益 , 聚集是成本和市场两个要素的综合反映。韦伯对聚集和分散因素的定义 为:“聚集因素是由于把生产按某种规模集中到同一地点进行,因而给生 产销售方面带来的利益或造成的节约,分散因素则是因为把生产分散(分 布到多个点上)进行而带来的利益或造成的节约。” , 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认为,生产者聚集在一个特定区位有许多优势,这 些优势反过来又可以解释这种聚集现象。外部经济产生的纯粹的溢出效 应,使一个巨大的本地市场能够支持达到有效规模的中间投入的发展,形 成劳动市场的优势,产生规模报酬的递增。 , 2、区位选择的基本要素 , (1)自然环境 , 包括自然条件在内的自然环境,对三次产业的布局都有很大影响。 , 对农业布局的影响:自然条件直接影响农业的区位选择。 , 对工业布局的影响:自然条件对工业布局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工业企业对 用水、用地及一些特殊环境的要求上。 , 对城市建设和第三产业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 实施,人类对城市建设的环境要求越来越高。除了满足城市建设中的用地 用水等必备条件外,优雅的环境、清澈的河流、美丽的山峦,都成为城市 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 , (2)自然资源 , 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产业布局不论是地区组合,还是企业规模, 无不受地区资源禀赋的制约。 , 第一产业的产品直接取自于自然资源,它的分布必须与自然资源完全一 致。农业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土地的情况;矿业则取决于矿产资源的分布。 , 第二产业的产品间接来源于自然资源,它的分布因此出现多种情况。从传 统形式上看,工业接近原料地和消费地,就近取得所需的原料和燃料,这 是自然资源对第二产业影响的最直接体现。 , 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企业区位选择开始摆脱资源的制约,使其自由度增大,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 ——技术的进步改变了自然资源的经济意义,改善了各类矿物资源的平衡 状况和地理分布,距离因素对产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减弱,运输的制约性在 降低,因而扩展了产业布局的地域范围,使产业布局的自由度加大。 , ——在工业社会,处于资源经济时代,资源的有效供给决定着企业的命脉, 而知识经济时代,自然资源不再是产业发展的唯一需要,产业发展更多的 需要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包括资金、制度、劳动力、文化、管理等)。 因此,在有限的自然资源衰竭和减少的同时,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变得更 加丰富,企业区位选择的自由度更大。 , (3)人口和劳动力 , 由于区域产业布局不仅涉及到一个部门或一个企业,而是涉及到一组企业 或几个部门,这些部门或企业对劳动力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对劳动力的数 量、质量和价格等方面都提出不同的要求。 , 4)资金 , 资金因素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经济增长是资金投入的函 数,对于一个地区来说,其资金来源可能是多方面的,归结起来,可分为 内部积累资金和外部投入资金。 , (5)市场 , 市场因素对产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是产业部门最终确定布局地点的重要依 据。市场的需求量和产品的市场价格,决定了市场容量的大小。任何市场 的任何产品,都有一个“门槛”需求量,低于这个值,就无法进行规模生 产。而需求量的变化,对生产企业产品的数量和品种都会产生新的需求。 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价格,是工业企业区位选择的宏观前提。 , 市场因素的集中表现是消费区成为产业区位选择的首选地。 , 第一,由于距离因素对区位选择的影响减弱,运输的制约性在降低,那么 市场就成为对农业和工业指向性最大的因素。 , 第二,市场因素是对第三产业影响最大的因素。目前第三产业越来越发达, 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产值高达GDP的70%。第三产业也是目前发展最快的 产业。第三产业是消费区产业,它的发展是由人口数量和人均收入水平来 决定的,它的大部分行业对区位没有任何特殊要求,同时它对环境的污染 小,地区容量大,布局的自由度大,因此,第三产业布局是随着市场的扩 大而增加的。 , (6)运输 , 在农业区位理论和工业区位理论中,距离因素是产业区位选择的最大因 素,传统工业运量大,单位重量的价值低,降低运费是降低产品成本的关 键,因此距离因素是最主要的区位因素。 , 但是,目前运费在产品成本中的作用仍然是很重要的。运输线路的构成、 走向和站场的位置仍然影响厂址的选择。运输货物的特性,亳无疑问会影 响运费的构成。 , 除此之外,我们至少还应强调两点:由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运输手段 的日益现代化,运送货物的速度加快,相对成本降低。站场和港口附近对 企业区位选择的吸引力加大,说明运输因素本身仍然是吸引企业布局的一 个重要因素。 , (7)技术 , 技术对产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是通过技术进步来体现的。包括: , 技术的进步改变了自然资源的经济意义,扩展了产业布局的地域范围,改 善了各类矿物资源的平衡状况及其地理分布,从而改变了产业布局的自由 度。 , 技术进步改善了产业本身的分布状况,由于生产工艺、运输技术、输电技 术等的进步,降低了生产成本,扩展了时空范围,从而改变了产业分布的 面貌。 , 技术进步改变了产业内部的结构,新的工业部门不断涌现,老的工业部门 在新技术武装下被赋予了新内涵,它们所消耗的能源、原材料也发生了很 大变化,因此,在产业区位选择上也出现了有别于以前的情况。 , 8)智力资源 , 知识经济时代,是知识产品生产和脑力劳动在整个社会生产系统中居于主 导地位的时代。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核心,以知识劳动为主要形式,以知 识人才为生命载体。 , 1、产业布局指向的内涵 , 产业布局指向给出了一个产业区位选择的趋向,地区对产业的吸引,是将 产业引到一个具体的地点。 , 有些地区发展生产的条件比较优越,资源集中,环境容易大,供电、供水 及交通等基础设施均较好,这样的地区,可能对多种产业的布局来说,都 是理想的地点。特别是这个地点如果能够集市场与原燃料地于一本,那么 各类指向型企业都可能向此地集中。 , 2、产业布局指向的类型 , (1)能源指向 , 这类部门包括:火电站,铝、镁、铜等有色属冶炼,电冶合金,稀有金属 生产,合成橡胶以及石油化工等。另外,重型机械制造、水泥、玻璃、造 纸业等在有些情况下也属于燃料、动力指向型产业。在这类部门中,燃料、 动力的耗费在生产成本中占有很高的比重,一般在35%-60%。 , 能源的供应量、价格和潜在的保证程度是决定布局的重要因素。 , (2)原料地指向 , 这类部门包括:采掘工业部门,原料用量大或可运性小的部门。如原料开 采、化纤、人造树脂、塑料、水力发电、钢铁、建材、森林工业、机械制 造(部分),以及轻纺工业的制糖、罐头、肉类加工、水产加工和茶业、 棉花、毛皮等的粗加工业。 , 原料地指向型产业大多是物耗高的产业部门,一般要考虑资源的数量、质 量和开采的年限,还要考虑运输的能力等。 , (3)消费地指向 , 主要包括为当地消费服务的部门,以及产品易腐变质、不耐用、不易储存 的部门。如重型机械、大型机械和特种机械的制造,建筑构件制造,面包、 糖果、缝纫以及各类副食品生产部门。 , 布局的要点是考虑产品本身的特性、产品就近销售的比重、以及消费地所 能够提供的产业间的协作规模。 , (4)劳动力指向 , 在这一类部门中,劳动力费用的支出在产品成本构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超过其他费用项目的支出。如仪器制造、纺织、缝纫、制鞋、制药、塑料 制品以及工艺美术品等。 , 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布局,往往考虑地区劳动力的供应情况。 , (5)交通运输枢纽指向 , 由于交通运输枢纽兼有原、燃料地和消费地指向的优点,因此,对布局条 件要求不甚严格的那些部门,其布局指向将移向交通运输枢纽。另外,产 品耐运性较强、运费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很高的部门,也属于此列。 , (6)高科技指向 高新技术产业如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航天工业、机器人工业、新材料、新能 源等,要求运用最先进的科技成果、研发能力强、设备先进、劳动力素质高,多 布局在科研单位和大学聚集区附近,如日本的筑波、我国的中关村等。 , 3、产业布局指向的新变化 , 产业区位选择是从微观的角度考虑布局问题,是从一个行业的角度来考虑 布局问题。产业布局指向的变化与企业区位选择的变化是相互关联的。 , (1)企业的规模技术特征。企业规模之所以对产业布局的指向产生影响, 是因为一般来说不同规模的企业采用的生产技术、组织管理都改变了企业 布局的指向性。 , (2)企业所有权状况。企业的所有权状况也会影响企业布局的指向性。 企业为了达到扩大生产、增加盈利的目的,会充分发挥其所有权优势,并 不断寻求发挥这种优势的外部环境条件,迫使企业指向具有这些条件的地 方。 , (3)科学技术发展。科技因素决定了企业的技术特性和规模特性,同时, 科技技术进步,使这些特性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由于科技因素在产 品形成中的作用日益明显,企业的布局指向也就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改 变。 , (4)市场竞争的变化。市场竞争对企业布局的影响很复杂。在产品无差 异的情况下,竞争将使布局的空间上趋向分散;在产品有差异的情况下, 竞争将使布局在空间上趋向集中,以便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和市场条件。 , 1、地域合理规模的构成 , 具有节约效益的企业在地域上的相互协作,又可以带来更大的规模效益, 这种能够带来大规模节约效益的企业在某个地方聚集规模,我们称之为地 域合理规模。 , ——企业的合理规模 , 产业布局的地域合理规模,是以企业的合理规模为基础的。企业生产装置 和设备的最佳组合,会使生产能力和产量大幅度增加,产品成本下降,从 而带来大规模的节约效益。 , 企业的规模效益,一般分为两类: , 第一,单项设备的经济合理规模。 , 任何企业都有其关键设备,关键设备能否达到合理规模,对企业的合理规 模影响很大。通常以企业工人人数、固定资产价值和产品产量三项指标来 衡量企业的规模。 , 有些工业部门的企业,还处在规模出效益的阶段。例如,年产1200万吨 钢的钢铁厂,比年产500万-800万吨的钢铁厂在吨钢设备投资上节省 10%-15%,产品成本降低5%-10%。然而,企业的规模过大,会增加大量的 运量和运费,增加各种相关投资,延长基建的时间,造成成本上升、效益 下降、环境问题增多等。 , 第二,联合企业的合理规模。 , 工业生产中的联合化就是把彼此有联系的各种不同工业部门的生产联合 在一个企业里进行,构成一个统一的生产整体。联合工厂一般具有下列特 征:工艺的同一性(由于工艺过程的一致而联合)、空间的统一性(有共 同的厂址)和技术与组织领导的统一性。 , 地域合理规模体现在两个层面:地域内每个企业的合理规模,地域内整体 产业布局的合理规模。后者是以前者为基础。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单个企 业的合理规模表现出适当聚集的态势,并不是越大越好。 , 同时,在市场全球化的今天,由于通讯的便利和市场指向的加强,跨国公 司可以把生产的各个环节布局在不同的地域,各个分厂分工协作,生产不 同的零配件,同样的产品可以在接近不同的市场地域生产;一个公司,其 管理和研发总部、生产产品的工厂、销售部可以布局在不同的地方,并且 这种情况越来越普遍。 , 同时,在市场全球化的今天,由于通讯的便利和市场指向的加强,跨国公 司可以把生产的各个环节布局在不同的地域,各个分厂分工协作,生产不 同的零配件,同样的产品可以在接近不同的市场地域生产;一个公司,其 管理和研发总部、生产产品的工厂、销售部可以布局在不同的地方,并且 这种情况越来越普遍。 , 地域内整体产业布局的合理规模,表现为某一产业的合理规模和第一、第 二、第三产业的结构和规模,其规模是否合理。 , 一个地区的原材料、能源的供给,资金、劳动力的供给、基础设施承受能 力、环境的排污能力、管理水平等在特定时期是有一定限度的,在这个限 度内聚集,就能产生节约,实现规模效益,但是,聚集效益服从边际效益 递减规律,聚集超过一定界限,程度越强,其效益越低。 , 2、地域合理规模的类型 , 从产业聚集的方式上讲,地域合理规模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 第一,由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相互联系,这些企业共同布局在某一个地域, 形成地域产业聚集。 , 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有产前联系产业、产后联系产业和旁侧联系产业。 它的生产过程要消耗其他企业生产的产品,同时又有另外的企业消耗它的 产品,更有一些企业与之有着这样或那样生产过程或产品消耗的联系。这 些企业聚集在同一地域,可以减少原料和产品的运输,增强生产过程的联 系,取得好的经济效益。 , 第二,为了共同使用基础设施,一些企业共同布局在某一个地域,形成地 域产业的聚集。 , 基础设施一般分为三部分: , 生产性基础设施,指为产业生产服务的诸如交通运输、邮电通讯、能源供 给、物资供应及金融等; , 生活性基础设施,指为生活服务的诸如商业、服务业、公用事业、住宅及 公共设施等; , 社会性基础设施,指为社会大众服务的诸如教育、科研、卫生、环保、治 安,等等。 , 如果许多企业共同使用这些较为齐全的基础设施,企业本身可省掉许多非 生产性投资,增加企业的投资效益。 , 第三,为了管理上的方便,一些企业共同布局在某一个地域,形成地域产 业的聚集。今天的管理,其含义已经大为扩展了。除了传统意义上的管理 内容外,信息的传递、科技的普及、企业间的协调等,都已经成为企业发 展中必不可少的条件。一群企业聚集在一个地域,可以加快信息传递,减 少管理成本,增加企业效益。 , 3、地域合理规模的评价标准 , 产业布局的地域合理规模的评价标准为: , 第一,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否最好。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一个企业都是独立 的经济人,追逐利润是其天生的本性,一个企业之所以布局在这里而不是 别的地方,就要看它是否在这里能获取最大的利润; , 第二,地区产业结构是否最优。区域产业结构是全国经济空间布局在特定 区域的组合的结果,产业结构包括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和基础产业的功能 结构,还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之间的产值结构。 , 产业结构的优劣决定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知识经济条件下,一方面第 三产业空前发展,另一方面,高新技术产业通常为主导产业。 , 第三,社会效益是否最大。从这方面评价产业布局的效益,主要指对地区 发展所作的贡献,产业布局在特定地区,对于该企业来说,经济效益并不 是唯一的,但是,能为该地区提供税收、安置就业、提高该地区的人均国 民收入等等都很重要。 , 另一方面,有的企业布局在特定地区,产生很大的环境污染,那么,虽然 它能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益,也不能考虑。 , 实现产业布局的地域合理规模,既是企业的自主选择,也是政府部门的规 划决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主要通过区域产业政策来调整。 , 集群的概念来源于生态学,原意是指共生关系生活在同一栖所的不同族 群。当把集群引入到经济发展,特别是区域经济发展中,则用来定义在某 一特定领域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结构在空间上的集 聚,从而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 , 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于1990年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 正式提出了产业集群的概念。 , 1、产业集群理论概述 , 一些产业或部门在参与全球范围内组织和配置资源的过程中,选择了某些 特定的地域来集聚和发展,从而形成了一些新的产业区或产业集群。在这 些新产业区内,产业内部的专业化程度比较高,区内专业化企业之间的协 作程度和企业的生产效率不断提高,进而使整个区域的创新能力不断加 强,并取得较强的竞争优势。 , 这种区域不是封闭的系统而是对外开放的,这类集群的形成既有本地社区 的历史根源,又取决于本地企业之间的既竞争又合作的互动关系。高效的 本地企业网络、快速的信息扩散和专业技术的传输,使得这些区域的经济 取得了成功。 , 区内企业之间的信息和知识交流,在地理区位接近的情况下得到增加,社 区的创新文化将各种创新机会变成了现实,从而使这一区域表现出非凡的 经济活力与创新活动。 , 典型的如意大利的东北部和中部地区(“第三意大利”)、德国的南部地区、 美国的硅谷和128公路地区、英国的剑桥工业园、印度的班加罗尔地区、 法国的安蒂普利斯地区等等。 , 产业集群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最早是马歇尔从合作的角度来论述,并首次 提出了“产业空间聚集”问题开始的。马歇尔在1920年《经济学原理》 一书中首次分析描述和分析了大量专业化中小企业的地域集中和发展的 情况,并形成产业区理论。 , 他指出,大量具有专业化特征的中小企业聚集在一定的区域内,他们之间 的合作是柔性的、动态的,新思想、新信息、新技术在区域内的各企业之 间快速流动和传播,这些新知识和信息流动的渠道,主要依赖于本地拥有 共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当地居民之间的非正式交流活动。马歇尔强调,区域 内企业在分工与交易过程中、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实现外部规模经济,进 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 90年代以来,一些学者从新熊彼特主义的观点出发,将创新、技术变化 与经济增长和贸易的分析结合起来,研究产业集聚的创新体系。 , 克鲁格曼应用不完全竞争经济学、递增收益、路径依赖和累积因果关系等, 解释产业的空间聚集。迈克尔?波特从战略管理和竞争的角度描述和分析 了集群,提出了地区竞争力著名的“钻石”模型,他特别强调产业集群对 一定地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作用。这标志着产业聚集理论研究的第三次高 潮的出现。 , 产业集群理论有: , 第一,外部经济理论。外部经济理论是马歇尔从古典经济学的角度首先提 出的,解释了基于外部经济的企业在同一区位集中的现象。他发现了外部 经济与产业集群的密切关系,认为产业集群是外部性导致的。产业集群有 利于集群内的企业享受更多的外部经济,包括外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范围经 济。 , 马歇尔把这种产业聚集区称为“产业区”。克鲁格曼发展了马歇尔的外部 经济理论,提出了“规模报酬递增”模型,他实证考察了报酬递增对制造 业地理集聚的作用机理,提出制造业支出占总支出的份额、产品之间的替 代弹性、运输成本三个参数是决定制造业企业地理集聚的关键性因素。 , 第二,交易费用理论。科斯于1937年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提出了交 易费用的概念。他认为,由于产业集群内企业众多,可以增加交易频率, 降低区位成本,使交易的空间范围和交易对象相对稳定,因此有助于减少 环境的不确定性,从而减少企业的交易费用。 , 第三,竞争理论。波特于1998年出版了《产业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一 书,从竞争优势的角度系统提出了产业集群理论。他认为有三个原因可以 解释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形成:产业集群能够提高集群内企业的生产率; 产业集群能够提高集群内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产业集群能够降低企业进 入的风险,促进企业的产生与发展。 , 产业集群定义:大量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 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 , 产业集群种类: 按集群的产业性质,可以将产业集群分为三种类型: , 第一,传统产业集群。 , 第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 第三,资本与技术结合型产业集群。 , 产业集群的其他分类: , 第一,Markusen(1996)则将产业集群分为四种类型:?马歇尔式产业区, 意大利式产业区为其变体形式;?轮轴式产业区,其地域结构围绕一种或 几种工业的一个或多个主要企业;?卫星平台式产业区,主要由跨国公司 的分支工厂组成;?国家力量依赖型产业区。 , 第二,以市场导向和协作方为基础来分类,可将产业集群分为四类:?手 工艺/传统工业产业群(如意大利的制鞋业);?组装的生产网络如(韩国的 消费电子装配);?高技术综合体(或园区);?基于大企业的工业中心。 , 第三,1998年,联合国贸发组织秘书处(UNCTAD)根据网络化中的每个企 业的技术水平、市场的扩展和企业之间的合作程度,将产业集群分为五种 类型:?非正式的合作网络;?有组织的合作;?创新型集群;?科技园 区;?出口加工区等。 , 国内关于产业集群的分类研究大约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产业集群的分 类则显示了明显的地域特征,主要集中于经济发达地区。基于产业关联度、 区位优势,等,将产业集群分为以下几类:?纵向集群,这是由产业的纵 向关联而形成的产业集群;?横向集群,是由产业横向关联而形成的产业 集群;?区位指向集群,由区位优势指向形成的产业集群。 , 产业集群的特征: , 具有明显的产业特性、地域特性与网络特性,即产业集群首先是某产业的 企业;其次是该产业的企业落户在某地;再次落户在该地的某产业的企业 与其它单位构成了一个网络组织。因此产业集群实际上是某产业以网络形 式而落户于某地,形成了产业与区域的有机结合。 , 其中,产业是区域的经济增长极,区域是产业的栖息地,正是产业集群的 网络化把大小不等的各厂商和各类机构联成一个有效的网络,面对市场的 首先是产业集群本身,其次才是具体企业,由于产业集群整体的规模很大, 集群内的人才丰富、信息多、资源共享,因而市场势力很强,从而促进了 区域经济的发展。 , 3 、产业集群的形成 , (1)产业集群形成的途径 , 产业集群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形成: , 第一,关键性企业的衍生。产业链的形成一般都有一个关键性企业,通过 该关键性企业的衍生、裂变、创新与被模仿而逐步形成产业集群; , 第二,中小企业的集中。由于某种共同的低成本和某种特定的地域条件, 使得某种类型的中小企业集中分布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从而形成了具有 共生性的中小企业群体。 , 第三,政府引导。产业集群在形成之初基本上都是企业在市场力量的驱动 下自发形成的,一旦产业集群的雏形出现后,地方政府往往都会积极参与, 通过相应的产业政策热情扶持,对本地产业集群的跃升起到了重要的助推 作用; , 第四,城镇化的推动。除了一些大的专业性开发园区演变为产业集群外,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产业集群都是在农村与小城镇开始兴起的,这缘于城市 化快速推进的结果。 , (2)产业集群形成的动力机制 , 第一,市场机制。 , 市场扩张--生产专业化/产品细分--外部经济加强--厂商集聚--市场扩张 , 第二,成本机制 企业聚集--专业化分工--区域经济外部性增强--企业成本降低--企业集聚 , 第三,社会动力机制。 , 4、产业集聚区 , 从大尺度的地域上看,产业集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产业集 聚,可形成产业集聚区,提高区域经济的综合竞争力。 , 产业发展呈现区域集聚的态势,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亮点。从世界范围 看,区域经济的集聚化已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产业 大多是集群模式。 , 新产业区是产业布局的一种新的形式,往往是一些具有较强创新性的小企 业形成的空间聚集。这类小企业多是新出现的IT产业或规模小、易于分 散的咨询等新兴产业,它们是现代产业全球化和生产网络化的新兴事物, 在空间上容易呈集聚状分布。因此,很多人将这种产业聚集类型称为新产 业区。不言而喻,新产业区往往是高新技术产业集中的地方,同时也是技 术创新的前沿地带。 , 1、 技术要素及其区域流动 , 新产业区形成的主要因素是技术要素。区域间的技术流动,也称为技术转 移,是指某一区域的技术持有者将技术的使用权转让给另一区域的使用者 的过程,这样也就使得新产业区逐步扩散。 , (1)技术要素流动的原因 , 技术是在商品生产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知识和技巧。技术进步或技术创新意 味着以较低的生产成本生产出新的产品或提供新的服务。通过技术改进, 可以缩短生产时间、提高现存的劳动量和资本量的生产率。 , 技术要素扩散的原因可以通过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予以解释。 , (2)技术要素流动的形式 , 技术的空间扩散一般有三种形式 , 第一,近邻扩散。这种扩散过程遵循“距离衰减规律”,即随着扩散源距 离的增加,扩散强度会依次递减。 , 第二,等级扩散。等级扩散指以创新源地为起点,依照一定的等级顺序扩 散。等级扩散的产生主要是因为许多事物的扩散往往需要相对类似的空 间。 , 第三,位移扩散。位移扩散指扩散随时间产生非均衡的位移。在这种扩散 中,新技术往往是通过传播者自身的移动,将新技术带到新的地方。 , (3)技术要素流动对新产业区的影响 , 技术要素流动对于技术输出地和接受地来说,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对于接 受地来说,技术要素流动是缩小区际技术和经济差距重要契机。一般而言, 技术创新总是先发生于技术基础好经济发达的地区,并且逐步向技术基础 较差的经济落后地区转移。因此,落后区域可以通过引进现有的先进技术, 减少研发成本,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步伐,从而加快区域经济发 展速度,增强区域经济实力。 , 梯度技术扩散主张应该让一些经济基础较好的发达地区掌握先进技术,建 立新产业区,然后再将技术按梯度依次扩散到其他地区,而跳跃技术扩散 则认为,低梯度区并不需要等待高梯度区传递技术和信息,而是应该直接 采用和引进新技术,也就是说,技术的扩散不一定要按梯度等级顺序进行, 而是可以跨越先进地区直接到次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在现实中,要依 照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技术扩散理论。 , 2、新产业区 , 国际学者在研究新产业区的过程中,对新产业区含义的理解不同,在新产 业区的概念、类型划分和形成与发展的作用机制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争 论,甚至至今尚无统一认识。 , 弹性专精区域。 , 皮埃尔和塞伯将新产业区看作是弹性专精的区域。他们强调新产业区的共 同特征在于:专业化小企业之间广而精细的合作;手工业技术与现代微处 理技术的混合使用;公共和私立部门广泛提供的商业服务;强有力的非正 式或制度化的结构,以调节企业间的合作与竞争;与区内外的大企业有着 长期的合作关系。 , 其次,地域网络。 , 斯科特将新产业区定义为基于合理劳动分工的生产商在地域上结成的网 络(生产商和客户、供应商以及竞争对手等的合作与链接),这些网络与 本地的劳动力市场密切联系。 , 再次,地域系统。 , 派克和圣根伯格认为,新产业区是指有地理边界的生产系统,大量的企业 在不同阶段、以不同的生产方式生产同一种产品,实现专业化分工。格罗 佛里认为新产业区本质上是一个中小企业群组成的地域系统,更准确地 讲,是一个地理上有界的中小企业群组成的地域系统。 新产业区建立的条件: , 第一,政府的优惠政策。 , 第二,企业的技术联系。 第三,企业协作的环境 , 3、高新技术产业布局原则: , 第一,要求靠近市场。在技术日新月异、企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只有靠 近市场,靠近用户,才能及时发现需要,开发新产品,加快产品更新换代, 并做好售后服务工作。 , 第二,要求靠近科研机构和大学。可就近聘请到高级科技人才,最快获得 最新的科技成果,可与科研机构和大学共享先进设备和实验设施,这样能 保证强大的产品研发能力,保证技术人才的提供。 , 第三,要求有高级的企业管理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力。因为高新技术产业 竞争激烈,只有高级的企业管理人才才能正确领导企业;同时高新技术产 业的生产设备先进,只有高素质、受过训练的的劳动力才能胜任。 , 第四,要求优良的基础设施。水、电、气、通讯设施方便,靠近国际机场 或海港,靠近高速公路,离中心城市的距离不能太远,方便职工上下班。 , 第五,要求具有完备的辅助工业和发达的第三产业支撑。要能保证高新技 术产业所需要的设备、材料等上游产业和服务部门,综合配套能力强。因 此,一般高新技术产业都设在较发达地区。 , 第六,要求有优良的投资软环境。即优惠的地方政策、优良的法律、财务、 专利、工商及进出口服务。 , 第七,要求能靠近投资机构。由于高新技术产业属于资金和技术密集性产 业,高产出、高风险,需要充足的风险投资。因此,不仅要能提供资金, 还要能帮助企业进行管理,传授经营管理经验。 , 第八,要求该地区具有创业精神的城市气氛。如旅游城市就不适合布局高 新技术产业,因为那里的城市气氛过于轻松散漫,不适合高度紧张、竞争 激烈的高科技创业精神。 , 第八,要求该地区具有创业精神的城市气氛。如旅游城市就不适合布局高 新技术产业,因为那里的城市气氛过于轻松散漫,不适合高度紧张、竞争 激烈的高科技创业精神。 , 第九,要求聚集性。高新技术有聚集效应,不同的高新技术企业在一起, 可以在共享和竞争中相互利用和促进,因此,高新技术产业多布局在高新 技术产业开发区。 , 第十,要求良好的周边环境和生活质量。由于高新技术产业的从业人员素 质高、收入高,因此,要求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子女上学方便、交通便 利、住房条件优越、水质良好、气候适宜等。 , 因此,高新技术产业容易形成产业集群,也需要产业集群为其提供发展环 境。我国高新技术园区在发展的过程中往往过于注重引资而忽视了园区内 企业之间的联系、创新性和产业集群所带来的竞争优势,在促进园区内产 业集群形成的过程中错失了不少良机。产业布局的实现受到诸如自然、运 输、劳动力、聚集、市场、技术、社会、行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考虑 问题侧重点不同,形成不同的布局理论。 , 在各种因素和布局机制共同作用下的产业布局,往往反映出对某一类地区 的倾向,我们将其称为布局指向。产业布局指向通常有六种类型:能源指 向、原料指向、消费地指向、劳动力指向、交通运输枢纽指向,高科技指 向。 , 有关产业集群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马歇尔关于外部经济理论 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对产业集群的研究已经形成了诸多流派。产业集群 的形式多种多样,从不同的角度,对产业 集群进行多样化的分类。 , 产业集聚区是产业布局的最新发展,对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提高生态化程 度,作用明显。 , 以高新技术产业集中为重要特征的新产业区是技术创新的前沿地带,也是 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依托空间,在世界很多国家的产业发展中都有成功的 范例。 复习思考 , 1、产业布局有哪些指向, , 2、什么是地域合理规模, , 3、产业集群的定义是什么, , 4、产业集群形成的途径有哪些, , 5、产业集群形成的动力机制是哪些, , 6、产业集聚区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 7、影响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因素有哪些 , 8、什么是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原则, , 第六章 城市化与区域城镇体系 本章结构安排 , 第一节 城市化 , 一、城市的概念 , 二、城市的产生 , 三、城市化的第二节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与规律 , 一、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 二、城镇体系 , 三、城镇体系的形成 , 概念 , 四、城市化的测度 , 五、城市规模分布理论 , 六、城市的职能 , 学习重点 城市化的概念 城市化的推进机制 城市化的规律 城镇体系的结构 城镇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城市化 一、 城市的概念 二、 不同的学科对城市的定义有着较大的差别。 三、 在我国地理学界,对城市的概念较有代表性的解释是:城市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集聚的,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城市是具有一定人口和规模、绿化、交通等用地规模,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为主的居民点。 二、城市的产生 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批城市,在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3000年间,诞生于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中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黄河流域也是世界上城市出现最早的地区之一。据考古发现,中国的原始城市产生于公元前2500年以前 , 在城市产生的过程中,人类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直接导致固定交换场所的出现,这就是人类社会集市的萌芽。 ,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之后,出现了集市与城郭相结合的趋势。 ,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是早期城市产生的重要条件和标志。 欧洲最早城市产生:防卫和宗教需要 公元前3000年,在肥沃的河谷地区出现了第一批城市。在米索不达米亚河谷里发展起来了城邦,包括瑞都、厄尔、拉格希和克希。 希腊城市:贸易需要 公元前7世纪,金银币的使用促使了贸易的发展。公元前500年,希腊出现了许多独立城邦。雅典是最大的城市。作为贸易活动的中心,用自己的手工品和橄榄换取其他国家的食物和原材料。 罗马城市:征服和索贡 建立在征服和索贡的基础上。战争破坏了征集体系,城市衰落。 封建城市 庄园和贸易 从11世纪到14世纪,地中海贸易增长,形成了以地中海为中心的贸易城市。封建经济主要是建立在庄园领地和有城墙的小城上。最初是防卫性城市,后发展为市场城市,专门从事贸易和手工艺品贸易 商业城市 15世纪,欧洲出现了大的商业城市。军事技术革新消除了封建城堡的防卫优势,职业军人打败了封建地主。由此导致了权利日益集中,从而出现了商业城市。权利的集中导致了行政城市的出现。同时权利的集中打破了贸易壁垒,促使了贸易的发展。高效的海洋航运的发展开拓和扩展了新市场。 工业革命与城市化 工业革命和与之相关的农业、交通运输和制造业的技术革新导致了19世纪和20世纪的迅速城市化。 A(农民用机器取代人力,农业生产力提高了,促使人口从事非农活动。交通运输的成本下降,区域专门化增加,生产力提高。 B(由于生产中规模经济的实现和交通运输成本的降低,工业品的相对成本下降,工厂就业人数增加,城市围绕工厂发展。 三、城市化的概念 城市化也有的学者称之为城镇化、都市化。 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之有不同的解释,就目前来说,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化的概念分别从人口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角度予以了阐述。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包含市和镇)是由农村(乡村)演变而来又不同于乡村的人口聚居及其生活方式的制度安排。 地理学认为,城市化是居民聚落和经济布局的空间区位再分布,并呈现出日益集中化的过程。 人口学把城市化定义为农村人口逐渐转变为城市人口的现象和过程。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城市化是一个城市性的生活方式的发展过程。 城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 城市化的内涵 乡村不断转化为城市并最终为城市所同化; 乡村本身内部的城市化; 城市自身的发展,即所谓的“城市的城市化”; 人口城市化、地域城市化、景观城市化、工业城市化等; 抽象意义上的城市化,即作为城市化整体运动过程的城市化。 四、城市化的测度 (1)城市的测度 城市规模就是城市的大小,又可分为人口规模、用地规模和经济规模等。一般是根据城市市区的常住人口和建成区范围分别标识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 反映城市规模的指标主要有两个:一是人口的多少;二是建成区的范围。 世界主要国家城市确定的标准分为以下几类: 人口集聚规模 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 人口规模和产业人员结构 行政级别 城镇的特征 国际通行的城市确定方法,就是确定城市人口的下限。 联合国区域开发中心规定,设市(city)的人口数最低为2万人, 设镇(town)的标准为2000人; 中国设市标准为8万人,设镇标准为2000人; 日本设施标准为5万人,乌干达则为100人。 中国建制镇设置标准 规定:“总人口在二万以下的乡,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超过2千的,可以建镇;总人口在二万以上的乡,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占全乡人口10,以上的,也可以建镇”。 (2)城市化的测度 城市化水平,(城镇人口,总人口)×100, 平均城市化速度,(报告期城市化水平,基期城市化水平),间隔年数 城市成长力系数:S,1时为强增长;S?1时为弱增长; 10 S= 1/10 ?(xi / yi) i,1 S——城市成长力系数; Xi——城市第i项指标的年平均增长率; yi——全国第i项指标年均增长率; xi / yi——城市第i项指标的增长指数; 五、城市规模分布理论 城市首位度是马克•杰弗逊(M.Jefferson)在1939年提出的概念。他认为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一种规律性现象,就是一个国家的第一大城市,即首位城市(primate city),一般要比该国的第二大城市在规模上大得多,从而使得首位城市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社会、经济、文化精华,在国家中发挥异常突出的作用和影响。 首位城市与第二位城市的人口比值,称为城市首位度,上述规律被称为城市首位度规律。虽然杰弗逊所发现的规律并不适合于所有的国家,但他提出的城市首位度概念已被广泛采用,成为衡量城市规模分布状况的常用的简单指标。 (2)城市金字塔理论 在一个相当广阔的区域范围内,不同规模的城市数量是不同的,一般规律是城市规模由小到大,其数量逐渐减少,即规模等级越大的城市数量越少,规模等级越小的城市数量越多。这种变动关系用图形表示出来,就是一个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金字塔的基础是大量的小城市,塔的顶端是一个或少数几个大城市。 (3)位序—规模律 一个城市的规模和该城市在国家所有城市按人口规模排序中的位序关系所存在的规律,称为位序—规模律(rank-size rule)。最早在1913年由F.奥尔巴克提出。他研究5个欧洲国家和美国的人口资料时发现了以下规律:Pi×Ri=K 式中,P为一个区域内按人口排序第i个城市的人口数, R为第个i城市ii的排序位次,K为常数。也就是说,某一城镇的人口规模与排序位序的乘积不变。 更简洁的计算公式是: P=P/ r r1 式中,P是指区域内人口规模排序中第r位的人口数, P是指区域内第1位r1 城镇的人口数,r是P城镇的排列位序。 r 这一规则反映了城镇的数量随着城镇规模的增加而减少。在已知最大城 镇人口数量之后,即可推算出某一位序城镇的合理人口数量。 4)城市指数 为了更全面反映城镇规模与顺序关系,学者们提出了四城市指数和十一城市 指数。 四城市指数: S=P/(P+P+P) 41234 按顺序—规模法则, P、P、 P三城市人口总量与P 城市人口总是基本相2341 等,即大约S =1 4 十一城市指数; S=P/(P+P+P+„„+P)=大约1 11123411 P、P、P、P、„„、P:指按照人口数自大而小排列的第n位次城镇123411 的人口数量。 城市位序—规模、城市指数理论与现实有一定背离。20世纪60年代贝 利进行了检验,38个国家的城市中只有13个国家的比较接近这一情况。 六、城市的职能 政治职能:首都,首府。 军事职能:军事重镇,要塞,边防。 文化职能:大学城,艺术城,宗教圣地。 旅游名胜:疗养和度假。 城市场 城镇在区域内经济、文化和政治生活中的影响,随其职能不同、相互之间距 离的远近而不同,这种影响,就如同磁力场一样,被称为城市场。 城市场概念强调了各城市发挥自己职能后,相互之间的作用和关联。 第二节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与规律 一、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1、城市化的一般动力机制 (一)农村和农业经济的发展 农村和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始推动力。 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 然产生对城市化的客观需求: a) 运输、信息传播产生交易的空间成本; b) 供求不一致产生等待所造成的时间成本;农业富余劳动力寻找就业机会; c) 2)企业规模化和经济积聚 d) 企业规模化 企业规模化和经济积聚形成对城市化的拉力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经济支柱。 只有当居民聚集区的市场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投资建厂才有利可图。因此,城市规模对企业区位选择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同时,城市规模越大,技术进步和交通运输越发展,城市外部的市场需求就越,区域工业的专业化分工也就越明显,企业所在城市在工业发展中所获得的利益也就越大,进一步促进了本地企业规模扩张。 企业积聚 积聚是企业获得外部规模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 多个企业在一个地区的聚集,可以大大节约企业的外部投资,以低成本 获得外部的相关产品和劳务的供给。企业集聚的规模越大,外部经济效益就越明显。这使得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对企业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2、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相互作用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经济内涵,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城市化是工业化的空间表现形式,是近代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工业化是因,城市化是果。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决定经济社会历史演进的进 程。 城市化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与经济因素的关系最为密切。 第一,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正相关关系。 第二,城市化率明显超过工业化率。 第三,城市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同时发生变化。 (2)城市化进程的阶段性规律 城市化的发展过程规律性地经过若干阶段,全过程呈现出一条被拉平的倒S形曲线。一般认为,随着经济社会水平的提高,城市化大体要经过三个阶段。 起步阶段:区域经济处于工业化的前期,城市化水平30,以下; 腾飞阶段:区域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中期以后,城市化快速增长,城市化 水平为30,,70,; 成熟阶段:区域经济进入工业化后期,城市化速度减缓,城市人口比重稳 定在80,-90%之间。 (3)城市文明普及的阶段性加速规律 , 当城市化达到一定水平时,城市文明普及程度高于城市化程度。 , 当城市化水平低于10%时,城市文明的辐射能力很弱;当城市化水平达 20%-30%时,城市文明普及加速,普及率为25%-35%;当城市化水平达 30%-40%时,城市文明普及率为40%-50%;当城市化水平超过50%时,城市 文明普及率达70%以上,这个阶段是城市辐射力最强,城市文明普及最快 的时期;当城市化水平超过70%时,城市文明普及率达90%以上。 , (4)大城市超前增长 ,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大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要快于中小城市,并 产生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带或城市群。 , 这一规律普遍适用于各个国家和地区,在工业化中期表现得特别 明显。 , 4、城市化与城镇化 , (1)城镇化的兴起 ,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曾出现了一轮以农村工业化为主要支撑、以小 城镇建设为载体的城镇化热潮。城镇化就是原来的乡村居民向中心城镇转 移,形成一个一个的建制镇,在镇上生活的居民基本不再从事农业生产活 动。 , 在中国,农村走上城镇化道路具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由乡镇企 业发展所带动的城镇化,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起过也正在起着不容忽视的 作用。 , (2)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冲突 乡镇企业集中的小城镇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乡镇企业的污染使我国的 环境问题由城市向农村扩散,形成当今最难治理的大范围、区域性的污染。 不利于节约土地。农村土地价格低廉,工业化、城镇化加速了对土地的占 用,使人均耕地面积日趋减少,人地矛盾日益尖锐。 不能产生城市的聚集效应和规模 经济效益。 公共设施的低层次重复建设。 (3)目前我国城市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2006年6月14日,在首届中国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年会上,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同志讲话中指出了我国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 宜居土地和水资源稀缺,人地矛盾尖锐; 候鸟式农民工迁移规模巨大,流向分布失调; 能源存量结构失衡,建筑能耗过快增长; 机动化与城市化同步发生,城市蔓延趋势初显; 城市化推动力失调,污染排放失控; 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受到破坏,城市风貌类同;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社会冲突增加和城市区域化加速来临,城市 间恶性竞争加剧。 二、城镇体系 1、城镇体系的特征 城镇体系,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职能各异、规模不等、经济社会密切联系的城镇群体所组成的空间体系。 城镇体系特征 关连性:合理分工,经济社会联系,职能分工; 整体性:基础设施连接; 层次性:行政级别层次和规模层次; 2、城镇体系的结构 (1)行政级别层次 按行政级别层次划分,我国城镇体系可分为五级,即省级城市(4个直辖市)——副省级城市(15个)——地级市(244个)——县级市(400个)——建制镇(19,692个),以上均为2000年统计数字。 15个副省级城市包括5个计划单列市(大连、宁波、厦门、青岛、深圳)和10个省会城市(沈阳、长春、哈尔滨、南京、杭州、济南、武汉、广州、成都、西安)。 (2)规模层次 城镇类型: 城镇规模按户籍注册的非农 人口数划分 超大型城市: 200万以上 特大城市: 100万以上 大城市: 50-100万 中等城市: 20-50万 小城市: 少于20万 建制镇: 2000以上 3)职能体系 我国的城镇职能体系一般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政治中心体系:首都,省会城市,地区中心,县级市和县城 交通中心城市体系:铁路枢纽城市;港口城市;公路枢纽城市 工矿业城市体系:能源;原材料及重加工业工业城市;(如机械、化学工 业城市)轻加工工业城市体系(纺织、食品等) 旅游中心城市体系 (4)空间结构体系 城镇宏观结构是指全国性的城镇地域分布状态。这种空间结构是由人口、政治、文化、经济、环境、资源、技术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世界范围:城镇分布集中在中纬度平原地带。 (2)我国城镇体系结构的特征 城镇规模等级体系呈现出显著的金字塔现状分布,基本符合世界城镇规模 等级体系发展的一般规律; 建制镇数量众多,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是联系城市与其腹地的重要纽带; 特大、超大城市数量过大,大中城市发展不足; 东、中、西部地区城市分布和城市经济实力相差较大。我国城镇体系沿着 沿海地带和长江沿岸构成的 T 形分布。东中西三大地带空间结构明显, 以东部为1 ,则为1:0.37:0.10。 出现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的趋势:沈阳与大连,济南与青岛,福州与 厦门,南京与苏锡常。 三、城镇体系的形成 1、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形成 城市化发展在空间上的分布总是不平衡的,首先是以不同的强度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 依据经济活动强度和密度的不同,逐渐形成了区域的核心区,城市,以及其外围区,农村。这种二元的地域结构有时演化成核心区,城乡边缘区,外围区的三元结构。 城镇空间聚集的阶段 A. 聚集向心发展阶段。城镇发展的早期,二、三产业和人口不断向城镇集中,城镇的性质不断变化。 B.分散离心型阶段。生产要素聚集向心发展的结果,城市规模越来越大,边缘地区距离市中心越来越远,交通、生活费也随之提高,城镇的向心力相对减弱。城镇的工业、教育、居住等功能向城市郊区扩散,出现卫星城镇。 C.区域性城镇连绵带。卫星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可能出现与母城距离较远、实力相当的反吸引中心。最后在地域上与母城相连,形成区域性城镇连绵带。 2、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发展 (1)原材料出口模式 原材料出口模式,是指区域空间结构由边境地区向内地推进,各城市分布多取决于原材料资源区的分布,城市体系为等级传递型,发展动力来自于外部市场对原材料的需求,与外界联系频繁,经济专门化程度很高。 (2)工业化专门模式 工业专门化模式,是指工业化要求发挥集聚优势,空间结构呈群状集聚体,交通便捷,区内协作高于区外,经济专门化程度高,城市规模分布无固定型式,城市发展次序取决于市场传播的速度和方式。 (3)外缘-商业模式 外缘-商业推进模式:由发达地区向次发达地区推进,由核心至边缘的梯 度变化,商业成为城镇的主要职能,经济专门化程度很低,核心区占支配地位的资金和劳动力的流动,在城市规模分布上呈现出突出的首位城市型城市。 作业: 1、什么是城市化,如何衡量城市化的水平, 2、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什么, 3、城市化发展有哪些规律, 4、如何认识城市化与城镇化的差异, 5、城镇空间结构体系发展有哪些模式, 6、如何认识目前我国城市化的发展, 第七章 区域空间结构 , 本章结构安排: , 第一节 区域空间结构及其演变 , 一、区域空间结构的概念 , 二、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与空间扩散 , 三、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 第二节 区域差距与产业空间转移 一、区域差距 二、产业空间转移 第三节 经济区与经济区划 一、经济区 二、经济区划 三、我国的几种经济区划方案 第一节 区域空间结构 , 一、区域空间结构的概念 , 区域空间结构是指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 式。 区域空间结构由点、线、网络和域面四个基本要素组成。 点 点是指某些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点状分布形态。 ? 线 指某些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集聚所呈现出的线状分布形态。 ? 网络 由相关的点和线相互连接所形成的网状形态。 ? 域面 由区域内某些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所表现出的面状分布状态。 由点、线、网络、域面组成了七种空间模式: ? “点—点”构成的节点系统,表现为条状城镇带和块状城镇群; ? “点—线”构成的交通、工业等经济枢纽系统; ? “点—面”构成的城市区域系统,表现为城镇聚集区、城市经济区; ? “线—线”构成的交通、通讯、电力等网络设施系统; ? “线—面”组成的产业区域系统; ? “面—面”组成的宏观经济地域系统,如经济区、经济地带; ? “点—线—面”构成的空间经济一体化系统。 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 1、极核式空间结构 2、点轴式空间结构 , 二、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与空间扩散 , 集聚和扩散是相互对立与并存的,是制约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重要 机制。 , (一)空间集聚与空间扩散 , 1.空间集聚 , 空间集聚是指空间的集中,即距离的缩短和地理范围的缩小,它是经济活 动的一种重要现象。影响集聚的基本要素有运输成本、规模经济和马歇尔 的外在性。 , 2.空间扩散的一般原理 源于一个特定地方的技术、发明、新产品和新现象等逐渐被其他地方受、采 纳或应用的空间过程,即空间扩散。 扩散的最典型的空间特点是距离衰减规律,即扩散的强度随着空间距离的增 加而衰减。 空间扩散的范围和强度随距离的增加和时间的延续而减小是空间扩散现象 的基本特征和规律。一个完整的空间扩散过程由四个典型的扩散阶段构成, 即扩散的起始阶段、近距离迅速扩散阶段、远距离迅速扩散阶段和扩散的饱 和阶段。 3.空间扩散方式 就近扩散 跳跃式扩散 等级扩散 随机扩散 4.集聚与扩散的关系 首先,在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不同阶段,扩散与集聚机制发生作用的强度不一样。 其次,集聚机制与扩散机制的作用都存在一定的惯性。虽然集聚与扩散机制作用有一定惯性,但其作用也是有限度的。 4.集聚与扩散的关系 首先,在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不同阶段,扩散与集聚机制发生作用的强度不一样。 其次,集聚机制与扩散机制的作用都存在一定的惯性。虽然集聚与扩散机制作用有一定惯性,但其作用也是有限度的。 , (二)距离衰减原理与近邻效应 , 1.距离衰减原理 地理客体之间相互影响的强度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距离越大影响强 度越小。例如,孔子七十二贤人的地理分布,大体是距离越近数量越多。 导致衰减的原因:运费、便捷程度、耗费时间 , 空间相互作用是地方规模的增函数。 , 2.空间近邻效应 空间近邻效应是指区域内各种经济活动之间或各区域之间的空间位置关 系对其相互联系所产生的影响。 空间近邻效应产生的原因:就近组织相关的资源和要素进行生产和经营; 降低决策风险,倾向于在周围地区采取行动,谋求发展。 空间近邻效应对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第一,促进区域经济活动的就近扩张。 第二,影响各种经济活动的竞争。 第三,实现各种经济活动之间内在的相互促进。 (三)空间相互作用 空间相互作用是指不同地理事物空间中的相互联系,是区域之间所发生的商品、人口和劳动力、资金、技术及信息等的相互传输过程。 , 区域之间发生相互作用需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条件: , 第一,区域之间的互补性。即相关区域之间必须存在对某种商品、技术、 资金、信息或劳动力等方面的供求关系。 , 第二,区域之间的可达性。可达是区域之间进行商品、技术、资金、信息 等传输的基本条件。可达性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空间距离和运输时间、 被运输客体的可运输性、区域之间是否存在政治、行政、文化和社会等方 面的障碍、区域之间的交通联系。 , 第三,干扰机会。干扰机会是指两个区域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受到 来自其他区域干扰的可能性大小和频率高低。 , 三、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 区域空间一体化是区域经济发展和空间演化的高级形式,是建立在区域分 工与协作的基础上,通过生产要素的自由区域流动,推动地理位置上邻近 的区域经济整体协调发展的过程。 美国区域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在继承钱纳里和罗斯托的发展阶段理论的基础上,将 产业发展和空间演变相结合,从而建立起区域空间结构和发展阶段理论。 该理论认为:“在区域经济持续增长过程中,空间子系统会重组,其边界会发生变化。这一过程往往按一定规则进行,其最终格局是全国各区域经济全面一体化。 弗里德曼根据区域内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将空间一体化过程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独立的地方中心阶段。均质无序的区域中存有若干缺乏等级结构的独立地方中心。前工业化社会特有的典型空间结构,它相对稳定。 第二阶段:单一强中心阶段。区域经济只靠一个大的经济中心支撑,中心城市的发展与边缘区的停滞同时存在,开始拥有单个强有力的中心。这是工业化初期所具有的典型结构,表现出不稳定态势。 第三阶段:惟一强中心和边缘次级中心阶段。作为工业化成熟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区域经济发展靠中心城市和若干边缘的次级中心城市共同支撑。 第四阶段:区域空间一体化阶段。作为现代社会的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城市体系,交通发达,边缘地区消失,进入有组织的区域综合体阶段。 第二节 区域差距与产业空间转移 一、 区域差距 (一)区域差距的概念 目前衡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比较通用的是GDP和人均GDP指标。衡量区 域差距的两个角度是: 第一,区域间经济规模的差距。 第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二)区域差距的影响因素 第一,要素投入。 第二,要素配置和使用效率。 第三,空间格局变动。 (三)区域差距的衡量指标 极差 标准差 基尼系数 二、 产业空间转移 (一)区域生命周期与产业空间转移 区域经济学家利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研究产业的空间转移问题,得出区域 生命周期理论。区域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一个工业区建立以后,它像产品 经历的周期性变化一样,要经历从年轻到成熟再到衰老的阶段。 , 根据区域生命周期理论,区域间产生产业空间转移的原因有: , 第一,区域进入成熟期后,生产规模扩大,生产力价格提高,空间转移成 为解决问题的出路。 第二,区域进入成熟期后,企业规模扩大,部分外部经济转化为内部规模经济, 使得企业在新的区域仍能保证原来的协作关系,有利于区域产业的空间转移 , 第三,生产技术定型化、标准化与自动化降低了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使 得人口素质不是很高的区域也能从事生产,为产业的空间转移创造了条 件。 (二)产业空间转移的一般特点 , 第一,产业转移的类型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开始,进而到资本、技 术密集型产业的转移。 , 第二,产业转移的主体是从相对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转移到次发达国家,由 次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 第三,产业转移的完成一般都是从加工装配开始,经过资本、技术、管理 经验等的积累,最终过渡到零部件和原材料的本地化生产,实现产业空间 转移。 第四,产业转移的技术通常都是进入标准化阶段的技术。 , (三)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的特点 , 第一,第三产业投资成为国际产业转移中的新热点。 , 第二,国家产业出现跳跃性转移。 , 第三,生产外包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新兴主流方式。 , 第四,国家产业转移出现产业供应链的整体搬迁趋势。 , 第五,国际产业转移主要由产业结构的梯度转移逐步演变为增值环节的梯 度转移。 第三节 区域空间结构 一、 经济区 (一)经济区概念 经济区是在地球表层一定空间范围内,由一组经济活动相互关联、组 合而形成的经济地域单元,是一种区域经济的空间组织实体。 (二)经济区的特征 , 第一,组织上的同质性或群体性。 , 第二,空间上的相对排他性。 , 第三,对外联系的开放性。 , 第四,组合上的层次性。 (三)经济区的类型 , 1.经济类型区:内部经济活动特征相似的经济区。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一 般可以把区域分为发达地区、中等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比如我国东中 西三大经济地带。 , 2.部门经济区:由某个经济部门的相关组织在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集聚所 形成的经济区。 常见的部门经济区主要是依据不同的经济部门来划分,主要有工业区、农业区、商业贸易区、旅游区等 , 3.综合经济区:区内国民经济体系相对完整的经济区。 , 根据空间尺度规模,综合经济区一般分为大经济区、基本经济区和基层经 济区。 , 4.新型经济区 , 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自由港与自由贸易区、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边境经济合作区 二、经济区划 一是按照既定的原则、指标,识别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并把它们之间的空间界限划分出来;二是对各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条件和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其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依据全国或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对经济区未来发展方向、目标、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调整等进行战略性规划,提出相应的对策。 三、我国的几种经济区划方案 , 1.六大经济区 , 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 , 2.三大地带 , 东部地带、中部地带、西部地带 , 3.七大经济区 , 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东南沿海地区、东北地区、中部五 省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和华南部分省市地区 , 4.四大板块 , 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 , 5.主体功能区划 下面是赠送的中秋节演讲辞,不需要的朋友可以下载后编辑删除~~~谢谢 中秋佳节演讲词推荐 中秋,怀一颗感恩之心》 老师们,同学们: 秋浓了,月囿了,又一个中秋要到了!本周日,农历癿八月十亐,我国癿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处在一年秋季癿中期,所以称为“中秋”,它仅仅次于昡节,是我国癿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癿月最囿,中秋癿月最明,中秋癿月最美,所以又被称为“团囿节”。 金桂飘香,花好月囿,在返美好癿节日里,人们赏月、吃月饼、走亲访友……无讳什举形式,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癿无限热爱呾对美好生活癿向往。 中秋是中华瑰宝之一,有着深厚癿文化底蕴。中国人特别讱究亲情,特别珍视团囿,中秋节尤为甚。中秋,是一个飘溢亲情癿节日;中秋,是一个弥漫团囿癿时节。返个时节,感受亲情、释放亲情、增迕亲情;返个时节,盼望团囿、追求团囿、享受团囿……返些,都已成为人们生活癿主旋律。 同学们,一定能背诵出讲多关于中秋癿千古佳句,比如“丼头望明月,低头怃故乡”、“但愿人长丽,千里共婵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返些佳句之所以能穿透历史癿时空流传至今,不正是因为我们人类有着癿共同俆念吗。 中秋最美是亲情。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讱不完癿话,叙不完癿情,诉说着人们同一个心声:亲情是黑暗中癿灯塔,是荒漠中癿甘泉,是雨后癿彩虹…… 中秋最美是怃念。月亮最美,美不过怃念;月亮最高,高不过想念。中秋囿月会把我们癿目光呾怃念传递给我们想念癿人呾我们牵挂癿人,祝他们没有忧愁,永迖并福,没有烦恼,永迖快乐! 一、活动主题:游名校、赏名花,促交流,增感情 二、活动背景:又到了阳昡三月,阳光明媚,微风吹拂,正是踏青昡游癿好时节。借昡天万物复苏之际,我们全班聚集在一起,彼此多一点接触,多一点沟通,共话美好未来,不此同时,也可以缓解一下紧张癿学习压力。 相俆在返次 昡游活劢中,我们也能更亲近癿接触自然,感悟自然,同时吸收万物之灱气癿同时感受名校癿人文气息。 三、活动目的:下面是赠送的励志散文欣赏,不需要的朋友下载后可以编辑删除~~上面才是您需要的正文。 十年前,她怀揣着美梦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十年后,她的梦想实现了一半,却依然无法融入这个城市。作为十年后异乡的陌生人,她将何去何从, 本的字迹已经模糊的看不清了,我还是会去翻来覆去的看,依然沉溺在当年那些羁绊的年华。曾经的我们是那么的无理取闹,那么的放荡不羁,那么的无法无天,那么轻易的就可以抛却所有去为了某些事情而孤注一掷。 而后来,时光荏苒,我们各自离开,然后散落天涯。如今,年年念念,我们只能靠回忆去弥补那一程一路走来落下的再也拾不起的青春之歌。从小,她就羡慕那些能够到大城市生活的同村女生。过年的时候,那些女生衣着光鲜地带着各种她从来没有见过的精致东西回村里,让她目不转睛地盯着。其中有一个女孩是她的闺蜜,她时常听这个女孩说起城市的生活,那里很繁华,到处都是高楼大厦,大家衣着体面……这一切都是她无法想像的画面,但是她知道一定是一个和村子截然不同的地方。她梦想着有一天能够像这个闺蜜一样走出村子,成为一个体面的城市人。 在她十八岁那年,她不顾父母的反对,依然跟随闺蜜来到了她梦想中的天堂。尽管在路途中她还在为父母要和她断绝关系的话感到难过,但是在她亲眼目睹城市的繁华之后,她决心要赚很多钱,把父母接到城市,让父母知道她的选择是正确的。 可是很快,她就发现真实的情况和她想象的完全不一样。闺蜜的光鲜生活只是表面,实则也没有多少钱,依赖于一个纨绔子弟,而非一份正当的工作。而她既没有学历、又没有美貌,也不适应城市生活,闺蜜也自顾不暇,没有时间和多 余的钱帮助她。这样的她,连生活下去都成问题,更别说赚大钱了。倔强的她没有因此放弃,而是更加坚定要作为一个异乡人留在这里打拼,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实现梦想。 一开始,她只能做清洁工、洗碗工等不需要学历的工作,住在楼梯间,一日三餐只吃一餐。周围的人对于一个年轻女孩做这类型工作都会投以异样的眼光,在发现她一口乡音的时候就立即转为理所当然的表情。自尊心强的她受不了这两种目光,在工作的时候默默地留意城市人说话的语音语调,和内容。 当她做到说话的时候没有人能听出她来自乡下的时候,她开始到各家小企业应聘。虽然她应聘的岗位都是企业里最基层的职位,但是她依然到处碰壁。最后终于有一家企业愿意聘用她,但是工资只有行情的一半,而且工作又多又累。尽管如此,她还是签了上班了。她每天都要战战兢兢地等待同事们的叫唤,偷偷地观察别人,谦卑地请教别人关于工作上的问题。也许是她的态度良好,工作尽责,同事们都愿意在空闲的时候教她一些东西,让她受益匪浅。她一天一天地学习着、进步着,慢慢脱离了以前乡下的生活,一步一步地走进城市。 1. 丰富同学们癿校园生活,陶冶情操。 2. 领略优美自然风光,促迕全班同学癿交流,营造呾谐融洽癿集体氛围。 3. 为全体同学营造一种轻松自由癿气氛,又可以加强同学们癿团队意识。 4. 有效癿利用活劢癿过程及其形式,让大家感受到我们班级癿发展呾迕步。 四、活动时间:XX年3月27日星期四 五、活动参与对象:房产Q1141全体及“家属” 六、活动地点:武汉市华中农业大学校内 七、活动流程策划: 1、27日8点在校训时集吅,乘车 2、9点前往华农油菜基地、果园,赏花摄影 3、10点30,回农家乐开始做飡,迕行“我是厨王”大比拼 4、1点30,收拾食品残物,开始集体活劢 5、4点,乘车迒校 八、职能分工及责任定岗 1、调研组:负责前期癿选址、策划癿撰写、实地耂察、交通工具癿联系呾检验 组长:金雄 成员:吴开慧 2、安全俅卫组:负责登记参加昡游癿人数,乘车前癿人数癿登记,集体活劢时同学癿诶假癿実批,安全知识癿培训不教育,午飠制作癿人员分组 组长:徐杨超 成员:王冲 3、食材采购组:根据昡游癿人数呾预算费用吅理购买食材 组长:胡晴莹 成员:何晓艺 4、活劢组织组:在车上、赏花期间、主要是做飡完后癿集体活劢期间癿活劢癿组织 组长:武男 成员:冯薏林 5、厨艺大赛组织组:负责挃导各个小组癿午飠癿准备,最后负责从亐个小组里推荐癿里面选出“厨王”,厨王昡游费用全免, 组长:朱忠达 成员:严露 6、财务组:负责财务癿报账及最后癿费用癿收取,做好最后癿决算向全班报告 组长:杨雨 7、督导组:负责检查各组癿任务癿完成及协调各小组癿任务分工 组长:叶青青 【泤】以上只是大致癿责任定岗,组长负主责,各小组要相亏配吅,相亏帮劣发挥你们癿聪明才智去认真完成任务 九、注意事项 1、分组要尽量把做事积极癿不不太积极癿搭配,每组里都要有学生干部,学生干部要起带头作用 2、食材癿购买不要太复杂了,先前想出菜谱,然后组织大家学习下烹饪知识,泤意食材购买癿质呾量 3、泤意提醒大家手机充足电,随时俅持通讯畅通,有相机癿同学带上相机,组织大家多拍几张全家福 4、游戏最好要能吸引全部人参加,让同学们能增加了解,班委们能更好癿了解同学们癿劢态,增迕感情 各组应在规定时间前把活劢准备情冴向督导组报告,出现紧怄情冴要第一时报告。督导组也可以及时把活劢癿准备情冴在班委群公布,实时亏劢。 中秋最美是感恩!无须多言,给父母一个微笑,给亲友一个问候,递上一杯清茶,送上一口月饼,返是我们给予父母最好癿回报。感谢父母给予癿生命,感谢父母给予癿培养……老师们,同学们,返个中秋,我们要用一颗感恩癿心来度过!心怀感恩!感恩一切造就我们癿人,感恩一切帮劣我们成长癿人!心怀感恩,我们才懂得尊敬师长,才懂得关心帮劣他人,才懂得勤奋学习、珍爱自己,才会拥有快乐,拥有并福! 《鹰之歌》高尔基,俄罗斯, 时间:2011-12-26 作考: 高尔基 蛇,高高地爬到山里去,躺在潮湿癿山谷里,盘成一圀,望着海。 太陽高高癿在天空中照耀着,群山向天空中喷出热气,波浪在下面冲击着石头。沿着山谷,在黑暗中、在飞沫里,山泉轰隆隆地冲击着石头,迎着大海奔腾耄去。雪白癿、激烈癿山泉,完全浸在泡沫里,它切开山岭,怒吼着倒入海去。 忽然,在蛇所呆癿那个山谷 里,天空中坠下一只胸膛受伡、羽毛上染着血迹癿鹰。他短促地叫了一声,坠在地上,怀着无可奈何癿愤怒,胸膛撞在坚硬癿石头上。 蛇吓了一大跳,敏捷地爬开。但是,马上看出返鸟儿癿生命只能维持两、三分钟了。他爬到那受伡癿鸟儿跟前,面对着他轻声地说: "怂举啦,你要死了举?" "是癿,要死了。"鹰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回答说。 "啊,我美好癿生活过了,我懂得什举是并福。我英勇地战斗过了,我见过天!哦,你是不会那举近癿看到天癿。唉,你返可怜虫。" "那有什举了不起。天举?空空洞洞癿,我怂举能在天上爬呢?我在返里很好,又温暖、又滋润。"蛇对那自由癿鸟儿返样回答。他听了那鸟儿癿胡言乱语,心中暗暗好笑。耄且,蛇迓返样想: "哼,飞也好、爬也好,结果迓不是一样,大家都要埋入黄圁,都要化为灰尘癿?" 但是,那勇敢癿鹰忽然抖擞精神,微微癿挺起身来,向山谷里看了一眼。水穿过灰色癿石头滴下来,阴暗癿山谷里气闷不堪,散发返腐臭癿气味。鹰使出全身精力,悲哀耄痛苦地喊叫起来: "啊,要是能够再飞到天上去一次,那该多好呀!我要把敌人紧压在胸膛癿伡口上,让我癿血呛死他。哦,战斗是多举并福啊!" 但是,蛇却想到:"天上癿生活吗,哦,大概癿确是很愉快癿吧。要不然为什举他要呻吟呢?" 他给那自由癿鸟儿出了个主意。 "哎,那举,你挪到山谷边,跳下去。也讲翅膀会把你托起来,你就可以在你癿世界里再活一些时候啦。" 鹰颤抖了一下,高傲地叫了一声,顺着石头上癿黏液滑到悬崖边上。到了边上,他伸开翅膀,胸中吸足了气,眼睛里闪着光辉,向下面滚去。他像石头似癿顺着山崖滑下去,迅速地下坠。啊,翅膀折断,羽毛也掉下了。山泉癿波浪把他卷入,泡沫里映着血,冲到海里去。海浪发出悲伡癿吼声撞击着石头,那鸟儿连尸体都看不见了。 蛇躺在山谷里,对于那鸟儿癿死亡,对于那向往天空癿热情,想了很丽。他泤视着那令人看了总要产生并福 癿幷想癿迖斱:"那死去癿鹰,他在返没有底、没有边癿天上,究竟看见了什举呢?象他返样,为什举在临死癿时候,要为了热爱飞到天空中去耄心里苦恼呢?嗨,我只要飞到天空中去一次,不丽就可以把返一切看清楚了。"说了就做。他盘成一圀儿,向天空中跳去,象一条窄长癿带子似癿,在太陽光下闪耀了一下。 天生要爬癿是飞不起来癿,返他忘记了。结果掉在石头上,嗯,不过没有摔死。他哈哈大笑起来: "哈哈,你们瞧哇,飞到天空中去有什举好呀?好就好在掉下来了吗?嘿嘿,可笑癿鸟儿呀,他们不懂得地上癿好处,呆在地上就发愁,拼命想飞到天空中去,到炎热癿天空中去追求生活。天上不过空空洞洞,那里光明倒是很光明癿。但是没有吃癿东西,没有支持活癿东西癿立脚点。嗨,为什举要高傲呢?为什举埋怨呢?为什举要拿高傲来掩飣自己癿狂热癿愿望呢?自己不能生活下去,为什举要埋怨呢?哼,可笑癿鸟儿呀。不过,现在我再也不会受他们癿骗了,我什举都懂得了,我见过了天。我已经飞到天空中去过,耄且把天空打量了一下,认识到了掉下来癿滋味儿。但是没有摔死,自俆心倒是更强了。哦,让那些不喜欢地上癿,靠欺骗去生活吧。我是懂得真理癿,他们癿口号,我不会相俆了。我是大地癿造物,我迓是靠大地生活吧。"于是,他就在石头上自豪地盘成一团。 海迓在灿烂癿光辉中闪耀,浪涛威严地冲击着海岸。在浪涛癿吼声中,轰隆隆地响着颂赞那高傲癿鸟儿癿歌声。山岩被浪涛冲击得发抖,天空被那威严得歌声震撼得战栗了。 我们歌颂勇士们癿狂热癿精神。勇士们癿狂热癿精神,就是生活癿真理。啊,勇敢癿鹰,在呾敌人癿战斗中,你流尽了血。但是,将来总有一天,你那一点一滴癿热血将像火花似癿,在黑暗癿生活中发光。讲多勇敢癿心,将被自由、光明癿狂热癿渴望燃烧起来。你就死去吧。但是,在精神刚强癿勇士们癿歌曲里,你将是生劢癿模范,是追求自由、光明癿号召。 我们 歌颂勇士们癿狂热癿精神!伟大癿渴望》尼采 ,德国, 时间:2011-12-25 作考: 尼采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百度搜藏 百度空间 豆瓣网 复制2 哦,我癿灱魂哟,我已教你说“今天”“有一次”“先前”,也教你在一切“返”呾“那”呾“彼”之上跳舞着你自己癿节奉。 哦,我癿灱魂哟,我在一切僻静癿角落救你出来,我刷去了你身上癿尘圁,呾蜘蛛,呾黄昏癿暗影。 哦,我癿灱魂哟,我洗却了你癿琐屑癿耻辱呾鄙陋癿道德,我劝你赤裸昂立于太陽之前。 我以名为“心”癿暘风雨猛吹在你癿汹涌癿海上;我吹散了大海上癿一切于雾;我甚至于绞杀了名为罪恶癿绞杀考。 哦,我癿灱魂哟,我给你返权利如同暘风雨一样地说着“否”,如同澄清癿苍天一样癿说着“是”:现在你如同光一样癿宁静,站立,幵迎着否定癿暘风雨走去。 哦,我癿灱魂哟,你恢复了你在创造不非创造以上之自由;幵且谁如同你一样知道了未来癿贪欲? 哦,我癿灱魂哟,我教你侮蔑,那不是如同蛀一样癿侮蔑,乃是伟大癿,大爱癿侮蔑,那种侮蔑,是他最爱之处它最侮蔑。 哦,我癿灱魂哟,我被你如是说屈服,所以即使顽石也被你说服;如同太陽一样,太陽说服大海趋向太陽癿高迈。 哦,我癿灱魂哟,我夺去了你癿屈服,呾叩头,呾投降;我自己给你以返名称“需要之枢纽”呾“命运”。 哦,我癿灱魂哟,我已给了你以新名称呾光辉灿烂癿玩具,我叫你为“命运”为“循环之循环”为“时间之中心”为“蔚蓝癿钟”! 哦,我癿灱魂哟,我给你一切智慧癿飢料,一切新酒,一切记不清年代癿智慧之烈酒。 哦,我癿灱魂哟,我倾泻一切癿太陽,一切癿夜,一切癿沉默呾一切癿渴望在你身上:——于是我见你繁茂如同葡萄藤。 哦,我癿灱魂哟,现在你生长起来,丰富耄沉重,如同长满了甜熟癿葡萄癿葡萄藤!—— 为并福所充满,你在过盛癿丰裕中期待,但仍愧报于你癿期待。 哦,我癿灱魂哟,再没有 比你更仁爱,更丰满,呾更博大癿灱魂!过去呾未来之交汇,迓有比你更切近癿地斱吗? 哦,我癿灱魂哟,我已给你一切,现在我癿两手已空无一物!现在你微笑耄忧郁地对我说:“我们中谁当受感谢呢?” 给不考不是因为接受考已接受耄当感谢癿吗?赠贻不就是一种需要吗?接受不就是慈悲吗? 哦,我癿灱魂哟,我懂得了你癿忧郁之微笑:现在你癿过盛癿丰裕张开了渴望癿两手了! 你癿富裕眺望着暘怒癿大海,寻觅耄且期待:过盛癿丰裕之渴望从你癿眼光之微笑癿天空中眺望! 真癿,哦,我癿灱魂哟,谁能看见你癿微笑耄不流泥?在你癿过盛癿慈爱癿微笑中,天使们也会流泥。 你癿慈爱,你癿过盛癿慈爱不会悲哀,也不啜泣。哦,我癿灱魂哟,但你癿微笑,渴望着眼泥,你癿微颤癿嘴唇渴望着呜咽。 “一切癿啜泣不都是怀怨吗?一切癿怀怨不都是控诉吗!”你如是对自己说;哦,我癿灱魂哟,因此你宁肯微笑耄不倾泻了你癿悲哀—— 不在迸涌癿眼泥中倾泻了所有关于你癿丰满之悲哀,所有关于葡萄癿收获考呾收获刀之渴望! 哦,我癿灱魂哟,你不啜泣,也不在眼泥之中倾泻了你癿紫色癿悲哀,甚至于你不能不唱歌!看哪!我自己笑了,我对你说着返预言: 你不能不高声地唱歌,直到一切大海都平静耄倾听着你癿渴望,—— 直到,在平静耄渴望癿海上,小舟飘劢了,返金色癿奇迹,在金光癿周围一切善恶呾奇异癿东西跳舞着:—— 一切大劢物呾小劢物呾一切有着轻捷癿奇异癿足可以在蓝绒色海上跳舞癿。 直到他们都向着金色癿奇迹,返自由意志之小舟及其支配考!但返个支配考就是收获葡萄考,他持着金刚石癿收获刀期待着。 哦,我癿灱魂哟,返无名考就是你癿伟大癿救济考,只有未来之歌才能最先发见了他癿名字!真癿,你癿呼唤已经有着未来之歌癿芳香了。 你已经在炽热耄梦想,你已经焦渴地飢着一切幽深癿,回响癿,安慰之泉水,你癿忧郁已经憩息在未来之歌人祝福里! 哦, 我癿灱魂哟,现在我给你一切,甚至于我癿最后癿。我给你,我癿两手已空无一物:——看啊,我吩咐你歌唱,那就是我所有癿最后癿赠礼。 我吩咐你唱歌——,现在说吧,我们两人谁当感谢?但最好迓是:为我唱歌,哦,我癿灱魂哟,为我唱歌,让我感谢你吧!—— 查拉斯图拉如是说。,最美癿散文《世界卷》, 老师们,同学们,中秋最美,美不过一颗感恩癿心!中秋最美,美不过真心癿祝福! 在此,我代表学校,祝老师们、同学们中秋快乐,一切囿满!
/
本文档为【区域经济学知识点总结】,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