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勤思考研心理学暑假强化班内部辅导讲义

勤思考研心理学暑假强化班内部辅导讲义

2017-10-21 22页 doc 44KB 96阅读

用户头像

is_686908

暂无简介

举报
勤思考研心理学暑假强化班内部辅导讲义勤思考研心理学暑假强化班内部辅导讲义 第十三章、社会心理 第十三章、社会心理第十三章、社会心理第十三章、社会心理第十三章、社会心理 考前分析:今年普通心理学大纲内容变化较大,主要是增加了社会心理这一部分内容。 虽然社会心理学没有纳入考试的范畴,但是今年把社会心理学的部分内容加入到普通心理学 里面。这也说明了一个趋势,社会心理学的内容开始受到重视。今年增加的社会心理学内容 包括社会化、社会认知、社会关系以及社会影响这几个方面。这些内容都是社会心理学核心 的内容。今年在这一块增加这么多知识点,非常有可能在这个方面出题。但是,...
勤思考研心理学暑假强化班内部辅导讲义
勤思考研心理学暑假强化班内部辅导讲义 第十三章、社会心理 第十三章、社会心理第十三章、社会心理第十三章、社会心理第十三章、社会心理 考前分析:今年普通心理学大纲内容变化较大,主要是增加了社会心理这一部分内容。 虽然社会心理学没有纳入考试的范畴,但是今年把社会心理学的部分内容加入到普通心理学 里面。这也说明了一个趋势,社会心理学的内容开始受到重视。今年增加的社会心理学内容 包括社会化、社会认知、社会关系以及社会影响这几个方面。这些内容都是社会心理学核心 的内容。今年在这一块增加这么多知识点,非常有可能在这个方面出题。但是,因为是第一 年增加这些内容,出简答和问答的可能性比较小,可能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考生在复习 的时候,对这部分内容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一定要理解清楚。因为社会心理学是最容易跟生活 中的现象结合起来考试的知识内容,所以复习的时候对概念原理对应一些典型的社会现象要 非常全面的掌握。 (一)社会化社会化社会化社会化 1111、社会化的含义 社会化是指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个体形成了适应于该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 了该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是一种人的社会行为的模塑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人们形成了 为其生存环境所认可的社会行为模式,对该环境中的各种简单与复杂的刺激能够给予适当、 稳定的反应。 2222、社会化的影响因素 个体的社会化是以其遗传素质为前提,在此基础上,社会环境因素才能起影响作用。社 会环境包括宏观社会环境与微观社会环境,前者指社会文化,后者指家庭、学校、同辈团体、 大众传播工具等等。 (,)社会文化 通俗一点说就是文化,是凝聚在一个民族世世代代身上和全部财富中的生活方式的总 和。由于传统的作用,也由于人类社会关系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即使是一些简单的事物,哪 怕是和动物一样的需要,也都会蒙上一层文化模式的外衣。比如动物感到饥饿时,只要看到 有吃的东西,它就吃,而人却不然,必须等到开饭时才能吃。可以说,人的任何一种行为都 是社会文化的产物。 社会文化因素会影响人一生的行为。 (2222)家庭 父母教养子女的方式,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而有所改变。 父母在子女社会化过程中有着特殊地位,他们对子女社会化的影响大于其他任何人的影 响。父母的行为是子女学习的榜样,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儿童在家庭中生活的时间很长, 约占其全部生活时间的三分之二;儿童首先受到的是家庭父母的影响,父母是子女最早的启 蒙教师。国外已有研究表明,学前期是接受社会化的最佳时期,而学前期主要是在家庭生活 中接受父母影响的时期,这足以证明父母对子女社会化影响的重要性。 家庭的影响反映了社会文化的要求,父母在教育子女及与其子女的相互关系中,加入了 大量的社会文化准则与行为规范来约束子女。他们根据社会公认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点、风 俗和传统习惯来判断子女的行为。子女为了取悦父母,满足自己合理的需要,就要使自己的 行为符合当时的社会文化。 父母的教育方式与教养态度对子女个性发展有着深远影响。许多研究表明,子女的个性 勤思考研心理学暑假强化班内部辅导讲义 特征与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教养态度关系很大。高度命令性的父母倾向于体罚子女,而宽松的 父母则用民主的方法来启发儿童。 家庭心理气氛对于子女个性特点也有影响。家庭心理气氛主要是指家庭生活中比较长期 占优势地位的一种情绪性心理气氛。家庭心理气氛决定于父母之间感情的融洽与否。良好的 家庭心理气氛有利于使子女的社会化向积极的方面发展,否则就相反。 (3 3333)学校 学校的作用主要是把社会规范、道德准则以及历代所积累起来的知识技能传授结下一 代。学校通过教材、教育组织形式、考试与考核、教育方式等对学生施加影响。 教师威信的作用 教师对学生的社会化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具有权威性和榜样的作用;教师 的鼓励和期待对学生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 一个具有威信的教师,在学生社会化过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学生信任教师;b学生乐于把教师的要求转化为自己的主观需要;c教师的表扬与批评能 打动学生的思想,并引起一定的情绪体验;d学生把有威信的教师看作自己心目中的模范与 理想人物,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自己的行动中加以仿效。 教育方式的作用 不同的教育方式对学生个性的发展的作用是不同的。近年来,美国提倡开放性的教育方 式。其主要特点是:师生之间能无拘无束地进行相互沟通,学生能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学 习内容。具体地说,学校让学生享有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为学生提供个别教学和小组教学 的机会,以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学校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不强调分数或个别竞争; 教育学生尊重同伴,把教师看作为自己学习的促进者。这些观点在60年代和70年代的英国 和美国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1980年。美国的学校体系中约有三分之一设立了开放性 教育,井得到许多家长和教师的赞同。他们相信,这不仅有助于学生获得学习能力,同时, 也增强了学习兴趣、自我评价、好奇心、独立性以及个人的自控力。 (4444)同辈团体 同辈团体的社会化影响大都是在自然状态中无意识进行的,事先并非有、有目的地 安排。青少年参加同辈团体活动时,并未意识到它对自己发生什么作用,而完全是在不知不 觉之中接受其影响。 同辈团体内部有一套被成员所公认的价值,这些标准可能与社会正统的价值标准相 符合,也可能不太符合,甚至背道而弛。他们有自己心目中的英雄人物,有自己的乐趣、消 遣方式、服饰、发型等,有的同辈团体中还有一些特殊用语。 个体的一些社会需要,如社交需要、安全需要、自尊需要往往在同辈团体中能得到满足。 同辈团体对个体的社会化过程能够发生重要作用,所以父母与教师必须对同辈团体多加关心 与引导,使之健康发展。 (5555)大众传播工具 大众传播工具指多种不同的通讯形式,如报纸、杂志、图书、电视、电影、广播、唱片 等。它们有着众多的读者、观众和听众,但在信息的发送者与接受者之间没有具体的联系。 虽然它们无疑是一种强大的社会化影响因素,它们对儿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不仅影响了儿 童自身的发展,也改变了儿童与成年人的关系。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媒介扩大了儿童 认识世界的途径,给儿童提供了更丰富的认识手段;媒介缩小了儿童世界之间的差异;媒介 给儿童提供了许多全能型的儿童形象;媒介使儿童与成人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手段更为平等; 媒介也造成了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冲突。 此外,人们还可能受到其他许多社会化因素的影响。诸如宗教团体、军队、公司企业、 俱乐部、退休之家等等。许多社会比因素的影响可能是一致的,也可能是有矛盾的。 勤思考研心理学暑假强化班内部辅导讲义 3 3333、社会化的理论 (1)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提出了“本我”、“自我”、“超我”三个概念。并指出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其中 超我形成的过程就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弗洛伊德说“超我是一切道德限制的总代表,等于 人类较高尚的行动”。从社会化角度来看,超我就是道德化了的自我,有人称它为头脑里的 “检察官”。超我规定了一套行为模式,不管本我与现实发生了什么矛盾,遇到什么困难, 自我只要不遵循这一模式,超我就以紧张的情感来责备自我,这种情感表现为卑劣感与罪恶 感。 弗洛伊德认为,超我是从自我中分化而来,它在幼儿时期便开始形成。当幼儿与其父母 或其他人一起生活时,往往感到自己微不足道,觉得大人处处比他优越,于是他们以父母为 榜样。女孩在心目中以母亲为榜样,男孩在心目中以父亲为榜样,学习他们的行为,建立理 想中的自我。他们虽然认为父母值得仿效,也羡慕父母,但又十分害伯父母要惩罚他们,批 评他们不听话,教育他们要规规矩矩的,因此他们不得不接受外界的要求,并以此作为自己 的行动准则。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逐渐学到了父母的各种道德观念和行为模式,而父母的 各种道德观念和行为模式一般反映了社会上认可的行为与公认的价值观。随着时间的推移, 儿童的超我逐渐稳定地形成。 埃里克森基本上接受了弗洛伊德的观点,但他不同意弗洛伊德的泛性生物学观点,认为 精神分析既要考虑生物学影响、又要注意社会文化的影响,尤其要注意家庭、学校、文化对 儿童社会化的影响。埃里克森批评弗洛伊德忽略了社会文化因素的作用,并且强调了自我的 作用。 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一个人的个性到了4—5岁差不多已经塑造完成,但埃里克森则 认为,个性的发展持续人的一生。个性的发展过程要经过许多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特 殊矛盾,当解决了某个阶段的特殊矛盾后,个性便相应发展了一步。 (2)认识发展理论 皮亚杰的观点 皮亚杰认为个体心理的发展是一个由一系列普遍性的阶段组成规则的过程。它不是由内 部成熟或外部教育支配的,而是一个积极的构造过程。在这过程中,个体通过自己的活动, 逐渐建立分化可理解的认知结构,个体所处的环境在其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个体在其 自身的发展中起着积极的能动作用,这是由于个体的认知结构在主客观之间起调节作用,认 知结构是沟通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中介因素。 皮亚杰认为,个体的认知结构与其智力发展水平有内在联系,儿童的个性随着其认知结 构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皮亚杰强调个体道德品质中的认知成分——道德判断。他的研究表明, 儿童的道德判断经过两个发展阶段:?道德判断从他律到自律,即年幼儿童以成人的观点作 判断,年长儿童则根据自己的观点作判断;?道德判断从效果到动机,即年幼儿童根据其行 为的后果作判断,年长儿童则根据其行为的动机作判断,最后能结合动机和效果作判断。 柯尔柏格的观点 柯尔柏格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对社会和社会准则的看法也会相应变化,不能简 单地认为儿童都是被动地发展的。儿童也有思想,在其社会化过程中,也会发生主观能动作 用。儿童有能力逐渐认识到自己的地位、角色、经验等和他人不同,因此,他们对世界的看 法也和他人不同。为了与他人进行沟通,个人必须注意到这一点,并由此调整自己与他人的 关系。 (3)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个体的社会化是一个后天习得的过程,也可以通过学习加以改变。外在环 勤思考研心理学暑假强化班内部辅导讲义 境决定儿童的道德行为,具体而言,外界环境包括社会文化、外部条件、榜样、强化等。班 杜拉不仅强调社会环境,也强调个体的认知因素对学习的影响;不仅注意个体的行为表现, 还关心个体行为的社会习得过程,认为自我调节在自身行为改变中起着关键作用。 在班杜拉的理论体系中有一个基本概念,即观察学习,强调榜样的作用。社会学习理论 通过一系列的实验研究,力图证明榜样起着巨大作用,儿童是通过对榜样的模仿而实现其社 会化的。 (二)社会认识 社会认识社会认识社会认识社会认识 1 1111、自我 Higgins提出自我差异理论,指出个体知觉到的自我概念包含三个部分:理想自我、应 该自我和现实自我。其中,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具有自我指引的作用,理想自我指引着个体 对目标的追求,而应该自我使得人们回避一些目标,比如对财富的追求,既可能是人们所追 求的理想自我,也可能是人们所回避的。Higgins认为,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存在的差 距,会促使人们缩小两者之间的距离,如果没有缩小这种差距的话,个体会产生沮丧的情绪; 而不能缩小现实自我和应该自我之间的距离的话,则会引发激怒的情绪。 自我意识包括“主我”与“客我”两个对立的部分。“主我”是主观的“我”,即是对自 己活动的觉察者;“客我”是客观的“我”,即是自己活动的被觉察者。 个人的自我意识是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种心理成分所构成。自我认识, 指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的认知与评价;自我评价是在自我认知基础上对自己做出的某种判 断;自我体验是自己对自己怀有的一种情绪体验,也就是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所持有的一种 态度;自我控制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发动作用,人们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自己命令自己 的言语器官和运动器官进行种种活动;二是抑制作用,主观的我根据当时的情境,抑制客观 的我的行动和言语。 自我意识具有客观性、矛盾性、形象性、独特性和倾向性等特点。其中客观性是指一个 人的自我意识决不是在封闭着的自我意识中自然而然地形成的,而是在与周围各种各样的人 们的接触中,注意他们对自己的态度,想象他们对自己的评价,以此为素材,把它作为一个 客观标准而内化到自己的心理结构之中,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矛盾性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 自我由最初的混沌一团逐步分化为主观的我与客观的我两个方面:自己既有观察自己的一 面,又有作为被观察者的一面。前者往往代表了社会的要求,在头脑中塑造了一个“理想的 我”的形象;后者实质上就是“现实生活中的我”的形象。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是自我评价 的“一面镜子”,为自我评价提供基础。他人评价这面镜子,并不是指某个人的某—次评价, 而主要是指对自己有影响的、关系较为密切的人,从一系列的评价中概括出来的某些经常的 稳固的评价,这才是自我评价的基础,这也体现出了自我意识形象性的方面。随着年龄的增 长,个体在与周围人的交往中,尤其是在与那些重要人物的交往中,逐渐把他人的判断内化 为自己的判断,于是个体就按照自己所想象的他人的观点来看待自己。随着时间的推移,个 体自我态度也慢慢脱离了他人的评价,成为自律的东西而发挥作用,体现出了自我意识的独 立性。自我意识的倾向性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具有一定的倾向。例如,对优良的品 质—般是是自我肯定得多些,而对不良的品质则表现出自我否定的倾向。 2 2222、归因 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也 就是把他人的行为或自己行为的原因加以解释和推测,对行为加以预测,从而对人们的行为 和所处的环境实行控制。 勤思考研心理学暑假强化班内部辅导讲义 A、海德(Heider)的归因理论 某种行为为什么产生,海德认为,事件的原因无外乎两种:一是内因,比如情绪、态度、 人格、能力等;二是外因,比如外界压力、天气、情境等。在归因的时候,人们经常使用两 个原则:一是共变原则,指某个特定的原因在许多不同的情境下和某个特定结果相联系,该 原因不存在时,结果也不出现,人们就可能把结果归因于该原因。比如一个人总是在考试前 闹别扭、抱怨世界,其他时候却很愉快,人们就会把闹别扭和考试连在一起,将其归于考试 而非人格。二是排除原则,指如果内外因中某一方面的原因足以解释事件,人们就可以排除 另一方面的归因。比如一个凶残的罪犯又杀了一个人,人们在对他的行为进行归因的时候就 会排除外部归因,而归于他的本性等内在因素。 B、维纳(Weiner)的归因理论 维纳接受了海德把归因划分为外在归因和内在归因两类。但他认为这只是归因的维度之 一,在归因时人们还从另外一个维度——稳定性角度看待问题。这两个维度相互独立,就像 平面坐标的两个轴一样。这一理论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归因结果对个体以后成就行为的影响, 不同的归因会引起个体不同的情感和认知反映。把成功归于内部的稳定因素,会使个体产生 自豪感;而把自己的失败归于内部稳定因素,会使个体产生羞耻感。 Weiner在1982年提出了归因的第三个维度——可控制性,即事件的原因是在个人能力 控制之内还是之外,这三个维度常常并存。 C、凯利(Kelly)的三维归因理论 凯利借鉴了Heider的共变原则(协变原则),于1967年提出自己的三维归因理论,认 为任何事件的原因最终可以归于三个方面:行动者、刺激物以及环境背景,如对张三打李四 这件事进行归因,张三是行动者,李四是刺激物,打架时的环境是背景,Kelly指出,归因 时人们要使用三种信息:一致性信息——其他人也如此吗,一贯性信息——这个人经常如此 吗,独特性信息——是否此人只对这个刺激以这种方式反应,而不对其它刺激有同样的反 应, D、琼斯(Jones)和戴维斯(Davis)的对应推论理论 两人于1965年提出对应推论理论,试图解释在什么条件下人们可以把事件归因于他人 的内在特质,即人格、态度、心情等。Jones等认为,一个人的行为不一定与他的人态度等 内在品质相对应,比如一个善良的人不小心误杀一个人,能说他是坏人吗,显然不能。那么, 什么时候能推论一个人的行为与他的内在品质相对应呢,两个条件:一是行为的非期望性与 非顺从性,即做了与社会期望不符的事情,就能推断出他是一个不道德的人;二是行为的自 由选择性,如果一个人是自由选择的,而不是在外界强大的压力之下做出的行为,人们也会 认为他的行为代表了他的内心。 E、Abramson的归因风格理论 提出抑郁型和乐观型的归因风格,前者把消极的事件归于内部的、稳定的和整体的因素 上,把积极的事件归于外部的、不稳定和局部的因素之上,所以常从消极的方面去解释生活 和理解他人。相反,乐观型风格的人把积极的事件归于内部、稳定、整体的因素,而把消极 的事件归于外部的、不稳定和局部的因素上去。 3 3333、社会知觉与社会判断 社会心理学把对人的知觉称为社会知觉。人们在知觉他人时并不仅仅停留在对被知觉者 的外部行为的知觉上,而是要根据外部行为了解他的动机、观点、信念、情感和性格等内部 的心理状态。由于主观条件的不同,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形成了自己所固有的社会知觉结构, 同样的社会刺激,不同的知觉主体对社会客体的知觉也就不同,由此形成的有关观念也就不 同,因此,社会知觉比对物的知觉更具有主观性和复杂性。社会知觉具有主观性、整体性、 勤思考研心理学暑假强化班内部辅导讲义 选择性和恒常性四个特点。 社会判断是指一个人对社会性质的自我主观意识,也可以指社会舆论对某个人,某件事 的一个评论。从一个人的社会判断中,通常可以看出他的精神追求,与社会立场。同时,社 会判断也是一个比较的过程。当人们评价某个特定的目标时,他们的判断不会凭空产生,而 是基于特定的背景。也就是说,人们会把需要评估的目标与适当的准则或标准进行比较。比 较的结果有时会产生对比效应。例如,把某人与一个很有敌意的人,或一个很平和的人进行 比较,后者更易得出此人敌意不深的结论。而在另一些时候,比较会产生同化效应,即评价 目标为背景或标准所同化。例如,我们在判断密西西比河的长度时,如果与一个大的里程数 作比照,相对于与一个小的里程数作比照,更可能判断为河流较长。 4 4444、社会态度 社会态度即态度,是由认知、情感、行为倾向三个因素构成的、比较持久的个人内在结 构,它是外界刺激与个体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个体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受自己态度的调 节。其中,认知因素规定了态度的对象,其对象可以是人、物、团体、事件,也可以是代表 具体事物本质的一些抽象概念(如勇敢、困难等),还可以是制度(如高考制度、婚姻制度 等);情感因素是个人对某个对象持有的好恶情感,也就是个人对态度对象的一种内心体验; 意向因素是个人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即对态度对象作出某种反应的行为准备状态。 5555、内隐社会认识 内隐社会认知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虽然个体不能回忆某一过去经验,但这一经验潜在地 对个体的行为和判断产生影响,即无意识成分参与有意识的社会认知过程。它是在缺乏意识 监控或在意识状态不明确的条件下认知主体对社会刺激的组织和解释过程。在这种过程中虽 然主体自身不能报告或内省自己的某些心理活动过程,但这些心理过程潜在地对主体的判断 和行为产生着影响。 (三)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社会关系 1111、人际关系与人际沟通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结成的心理关系,它表现在人们对他人的影响与依 赖。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是我们克服生活中的寂寞,而且人际关系所提供 的社会支持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因此,人际关系的变化与发展决定于双 方社会需要满足的程度。如果双方在相互交往中都获得了各自的社会需要的满足,相互之间 就能发生并保持接近的心理关系,表示为友好的情感。相反,如果其中一方对另一方表示不 友好、不真诚或发生不利于另—方的行为,就会引起另—方的不安,这时,双方的友好关系 就中止,取而代之的是发生疏远关系、或发生敌对的关系。不论是亲密关系、疏远关系抑或 敌对关系都是心理上的距离,统称为人际关系。 人际沟通,即人际交往,是指在社会活动中,人们运用语言符号系统或非语言符号系统 互相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过程。人际沟通是人们共同活动的特殊形式,任何个人或团体进 行的交往,总是为达到某种目标、满足某种需要而展开的。人们交往时,会根据对方的反应 来选择某种交往策略,以达到影响对方的目的。个体所采取的交往策略,既受当时的环境因 素如时间、空间及自然条件等的影响,也受个体的过去经验和期望的影响。当沟通双方采取 策略进行交往时,就发生了相互作用,这种沟通是系统性的活动过程。 人际沟通会受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如教育程度, 种族差异等;社会团体因素,比如团体中成员的地位、团体组织结构等;人格因素,如一个 勤思考研心理学暑假强化班内部辅导讲义 自我中心强烈的人,优越感很强,则较少主动与人交流思想。 2 2222、亲密关系 人际吸引是人际关系发展的前提和重要基础,在人际吸引的基础上,当两个人的相互依 赖性很大时,人们之间的关系会从一般性的关系发展到亲密关系。 亲密关系的特点有三个:一是两人有长时间频繁互动;二是在这种关系中包含着许多不 同种类的活动或事件,共享很多共同的活动及兴趣;三是两个人相互影响力很大。 从自我的角度来理解人的亲密关系,可以认为亲密关系的建立是把他人融入到自我的概 念中,如(1)人们倾向于把他人的行为归于内因,把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外因;(2)与对待 一般人的方式相比,人们在分配资源时对待自己和与自己关系亲密的人的区分要小得多; (3) 在亲密关系中的共有关系使人们对收益与付出并不关心,而是关心能够给对方提供什么;(4) 在亲密关系中,个体的自我中包含了他人,这一点在东方文化中更为明显;(5)关系亲密的 人在编码、储存和提取信息方面有一个共通的记忆系统。 人类最初的亲密关系表现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依恋,它是婴儿和父母之间的一种强烈的 情绪联系,并且这种情绪联系可以看成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特征,婴儿对父母的依恋是他们生 存的首要条件。 3333、偏见与歧视 偏见是人们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根据而形成的对其他人或群体的片面甚至错误 的看法与影响。偏见与态度有关,但又不等同于态度。偏见是与态度的情感要素相联系的倾 向性,它对他人的评价建立在其所属的团体之上,而不是认识之上。偏见既不符合逻辑也不 合情理。 与态度的行为成分相对应的是歧视。人们对某些人的认识和情感都是负面的,所以在行 为上用不公正的方式对待他们,如性别歧视是指在政治、经济、文化或其他领域里,在人权 以及基本自由的认识、享受、行使上,针对某种性别的人群所施加的,妨碍其权利生效的一 切歧视、排除和限制。 关于偏见产生的原因有不同的观点。(1)团体冲突理论认为,为了争得稀有资源,团体 之间会有偏见的产生,偏见是团体冲突的表现,当人们认为自己有权获得某些利益却没有得 到,这时他们若把自己与获得这种利益的团体相比较时,便会产生相对剥夺感,这种相对剥 夺感最可能引发对立与偏见。(2)社会学习理论则认为偏见是偏见持有者的学习经验所致, 在偏见的学习过程中,父母的榜样作用和新闻媒体效果最为重要,儿童的种族偏见与政 治倾向大部分来自父母,儿童所接受的新闻媒体的影响使得儿童学习到了对其他人的偏见。 (3)认知理论用分类、图式和认知建构等解释偏见的产生,认为人们对陌生人的恐惧、对 内团体与外团体的不同对待方式以及基于歧视的许多假相关等都助长了我们对他人的偏见; (4)心理动力理论,用个人内部的因素解释偏见,认为偏见是由个体内部发生、发展的动 机性紧张状态引起的。 消除偏见的方法包括:(1)社会化:儿童、青少年的偏见主要通过社会化过程形成,因 而通过对这一过程的控制可以减少或消除偏见,而在社会化过程中尤其要注意父母与周围环 境以及媒体的影响。(2)受教育:有时候偏见更多地来源于知识的缺乏和狭隘。(3)直接接 触:接触假设认为,在某些条件下,对立团体之间的直接接触能够减少他们之间存在的偏见。 这里所指的条件包括地位平等、有亲密接触、团体内部有合作并有成功机会、团体内部有支 持平等的规范。 4 4444、利他行为 勤思考研心理学暑假强化班内部辅导讲义 利他行为是指在毫无回报的期待下,表现出志愿帮助他人的行为。与助人行为不同,后 者指一切有利于他人的行为,包括期待回报的行为,其涵盖范围要大于利他行为。利他行为 有两种不同的形式:—是利他主义的行为,以助人为行为的目的,即“我为人人”。二是报 答性行为,自己曾受人帮助而认为自己应该帮助人,即因为“人人为我”,所以我要帮助他 人。总之,利他行为有 4种持性:它是一种出自于自觉自愿的行为;以有益于他人为目的; 不附有任何期望他人日后的报答;利他者本身有所损失。 5 5555、侵犯行为 侵犯行为即攻击行为,是指任何试图伤害他人或危害他人身心健康的行为。对侵犯行为 的界定要考虑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强调它必须是一种行为,而不是一种意图,尽管这种行为 伴随着意图。二是从效果看,侵犯行为可能是反社会行为,也可能是亲社会行为,有一些侵 犯行为是受到社会所赞同的,称为认可的侵犯行为,比如教练对不认真训练的球员加以惩罚, 父母在惩罚和别人打架的孩子。三是侵犯行为必须伴有侵犯性情绪,比如愤怒。 根据侵犯行为的方式,可以分为语言侵犯与动作侵犯。语言侵犯就是通过语言对他人进 行侵犯,诸如讽刺、诽谤、漫骂等。动作侵犯是使用身体的一些部位如手、脚或利用武器对 他人进行侵犯。根据侵犯行为的动机,可以分为报复性侵犯和工具性侵犯。报复性侵犯的目 的在于因复仇而故意伤害他人,使他人感到痛苦和不愉快,侵犯行为的结果是给对方造成不 幸。例如,帮派之间因纠纷而发展为斗殴、打群架等。工具性侵犯的目的不是为了使对方的 身心健康受到伤害,而是把侵犯行为作为其获得利益、达到其他目的的手段,当然工具性侵 犯行为的结果也会使对方的身心健康遭到损害。如职业杀手的杀人行为、强盗拦路抢劫等。 (四)社会影响社会影响社会影响社会影响 1111、说服 说服是一种改变他人态度的最有效的方法。在态度改变过程中,被说服者首先要学习信 息的内容,在学习的基础上发生情感转移,把对一个事物的情感转移到与该事物有关的其他 事物之上。说服效果受说服者、说服信息、被说服者、情境等因素的影响。通常说服者的专 家资格、可信度、受欢迎程度(说服者的外表、是否可爱、与被说服者的相似性)都会影响 说服效果。要想说服别人,除了我们自身的特性,还与我们说的话里所包含的信息有关,如 说服信息中所提倡的态度与被说服者原来持有的态度之间的差距、说服信息唤醒的恐惧感、 信息的呈现方式等。被说服者的人格特性、心情、卷入程度、自身的免疫情况、个体差异等 也会影响说服效果。同时说服时的情境,如预先警告、分散注意的情况下更有利于改变态度, 说服效果更好。 2222、从众与服从 从众是指个人在社会团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转变原有的态度,采取与大多数人 一致的行为。所谓“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就是从众的最好例证。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从 众行为是由于在团体一致性的压力下,个体寻求的一种试图解除自身与团体之间冲突、增强 安全感的手段。实际存在的或头脑中想象到的压力都会促使个人产生符合社会或团体要求的 行为与态度,个体不仅在行动上表现出来,而且在信念上也改变了原来的观点,放弃了原有 的意见,从而产生了从众行为。个体在解决某个问题时,一方面可能按自己的意图、愿望而 采取行动,另一方面也可能根据团体规范、领导意见或团体中大多数人的意向制定行动策略, 而随大流、人云亦云总是安全而不招风险的,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喜欢采取从众行为, 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减少内心的冲突。 勤思考研心理学暑假强化班内部辅导讲义 从众行为受情境因素和个人因素影响。 情境因素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团体规模,规模越大,则团体给个人的压力就越大,个体 越容易从众,但是如果超过 3-4人,则人数增加并不一定导致从众行为的增加。二是团体凝 聚力,即团体成员间相互吸引的程度,它取决于团体中的人际关系,团体凝聚力越强,团体 成员间依恋性、意见一致性以及对团体规范的从众倾向就越强烈;三是个人在团体中的地位, 在团体结构中,居于较低地位的个体常感到来自高地位者施加给他们的压力,人们往往愿意 听从高地位者的意见,而忽视一般成员的观点;四是团体中其他成员的影响,如团体中出现 一个反从众者时,其他人的从众行为会大大减少。影响从众的个人因素包括:个性特征与性 别差异,如智力、自信心、自尊心等个性心理特征与从众行为密切相关,例如思维不够活跃, 自信心较低的人更易产生从众行为。 服从是指在他人的直接命令之下做出某种行为的倾向。这种行为是在外界压力的影响下 而被迫发生的。服从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定的有组织的团体规范影响下的服从,如遵纪 守法、维护社会秩序等;另一种是对权威人物命令的服从,如一切行动听指挥、下级服从上 级等。个人服从集体,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是社会团体所强调的组织原则。个人对 社会团体的各项政策、法律以及各种规章制度,不管自己愿意还是不愿意,都是必须服从的。 人们在团体活动中有时还会对个别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权威人物表现出服从,这种服从往 往也是无条件的。一般说来,人们的服从行为可能与其本人内心愿望有一定的距离,而又不 致于引起激烈的矛盾和冲突。但当权威人物的要求与个人的道德和伦理价值发生很大矛盾 时,个人违背了自己的良心而服从权威的命令,精神上就会感到惶惑不安。例如,在一个流 氓团伙中,每个成员都必须服从团伙首领的命令。其中有些人是误上贼船不能自拔的,他们 在团伙首领的威逼下只得服从命令,被迫昧着良心去干坏事,其内心深处却常感到十分痛苦 与不安。 3333、去个体化 去个体化是指个体丧失了抵制从事与自己内在准则相矛盾行为的自我认同,从而做出了 一些平常自己不会做出的反社会行为。去个体化现象是个体的自我认同被团体认同所取代的 直接结果,个体越来越难以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与行为,而是集中注意力于团体情境之上。此 时,个体丧失了抵制从事与自己内在准则相矛盾的行为的自我认同,从而做出了一些平常自 己不会做出的反社会行为。此现象的研究源于“社会传染”,即激动的群众倾向于有相同的 感受和行为,因为个体的情绪可以传染给群体,这种情况下即使一个成员做了一件大部分人 反对的事情,其他人也会倾向于仿效它。社会传染是因为正常控制机制的崩溃,即道德意识、 价值系统以及社会规范不再能够约束人们的行为,自私、侵犯及性冲动随便发泄,从而导致 暴力与反道德行为。去个体化包括个体责任感的丧失和对团体行为的敏感度增加。匿名性、 自我意识的降低都可能导致去个性化的产生。 4 4444、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 社会助长是指人们在有他人旁观的情况下工作表现比自己单独进行时好的现象。社会助 长的产生可能是因为有他人的存在,当他人出现时,会使人们的唤醒水平增强,而这种生理 唤醒水平的激起进一步强化了人们的表现。或者可以从害怕被他人评价的角度解释社会助 长,在有他人存在的环境中,人们由于担心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而引发了激起,并进而对工作 绩效产生影响。由于社会助长作用不仅在人类存在,在许多动物身上也有类似现象发生,而 我们相信动物是用不着担心评价的。为了解释这一点,分心冲突理论认为,当一个人在从事 一项工作时,他人或新奇刺激的出现会使他分心,这种分心使得个体在注意任务还是注意新 奇刺激之间产生了一种冲突,这种冲突使得激起增强,从而导致社会助长的产生。 勤思考研心理学暑假强化班内部辅导讲义 社会惰化是指在团体中由于个体的成绩没有被单独加以评价,而是被看做一个总体时所 引发的个体努力水平下降的现象。关于社会惰化产生的原因,第一种观点认为在团体中,由 于个体认识到自己的努力会埋没在人群中,所以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降低,从而不大去努力, 致使作业水平下降,由此可见,社会惰化与责任分散有关。第二种观点认为社会惰化和社会 助长是产生于不同的情境之中的,在社会助长情境中,个体是他人影响的唯一目标,所有的 社会影响均指向该个体,当在场的他人增加时,社会影响也增加;而社会惰化现象则发生在 团体成员完成团体外他人指定的作业时,每一个个体仅仅是外人影响的目标之一,外人的社 会影响会分散到每一个体身上,随着团体规模的增加,每一个体感受到的压力随之降低。 5 5555、群体极化与群体思维 群体极化是指在群体中进行决策时,人们往往会比个人决策时更倾向于冒险或保守,向 某一个极端偏斜,从而背离最佳决策。在阐述论点、进行逻辑论战时,一些成员变得具有防 御性。当他们面对挑衅时,态度会变得更为固执甚至走向极端。在某些情况下,群体决策偏 向保守一端;但在更多的情况下,群体决策偏向冒险的一端,比个体决策更倾向于冒较大风 险。虽然风险决策会有较高的回报,但是失败的决策常常带来灾难性的后果。造成这种现象 的原因很多,包括群体成员之间的信息沟通、群体规范的压力作用、群体内部的暗示和从众、 群体内聚力的大小、以及权威人格的影响等。 群体思维,也叫小集团意识,是指在一个高凝聚力的团体内部,人们在决策及思考问题 时由于过分追求团体的一致,而导致团体对问题的解决不能做出客观及实际的评价的一 种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常常导致灾难性事件发生。最初是由Janis在1972年通过研究 美国政府在珍珠港事件、猪湾事件以及越南战争时的决策资料发现,在处理这些事件的团体 决策中都犯了团体思维的错误。群体思维发生于在任何有高度凝聚力的小群体中,其成员倾 向于通过无意识形成共同规范来维持团体的精神,从而阻碍了批判性思维。 群体极化通常是发生于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讨论使得他们对某个事物的观点朝更消极 或者更积极的方向发展,而群体思维是指向群体自身的,个体极端去个性化,表现为群体的 非理性。 6666、合作、竞争与冲突 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在工作、体闲等社会关系中通过相互帮助、共同活动,以 追求共享的目标,享受共同的成果,或增进友谊的行为。在合作的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关 系是友好的、和谐的。多伊奇根据实验结果指出合作有三种心理学意义:第一种是相互帮助, 参与合作的所有成员的某些行为是可以相互替代的;第二种是相互鼓励,小组成员为共同实 现目标而彼此发生积极奋发的情绪,如果组内某—成员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小组的目标愈益接 近,则能受到组内其他成员的拥护与欢迎,并对他加以表扬与鼓励;第三种是相互支持,小 组成员彼此之间抱着积极支持的态度,若组内成员在完成共同任务中遇到困难时,其他成员 想方设法帮助该成员克服困难。在合作条件下,人们彼此之间表现为亲密友好的关系。 竞争是个体或团体的各方力求胜过对方成绩的对抗性行为,甚至有些参与考不惜牺牲他 人的利益,以期最大限度地获得个人利益的行为,目的在于追求富有吸引力的目标。个体或 团体的竞争机会众多,则成功或失败的机会也众多,因为一方若成功,就意味着另一方失败。 在团体活动中,竞争往往采取竞赛的形式。可以说。凡是可以比出水平高低、成绩大小的一 些较量性行为,都属于对抗性的、在人们心目中都被认为是一种竞争。多伊奇指出,在竞争 情境下,各成员之间表现为相互对立、不友好、不支持。但是人们在竞争条件下,活动的数 量与质量都有很大的增长。 冲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对立的需要同时存在而又处于矛盾中的心理状态。冲突的 勤思考研心理学暑假强化班内部辅导讲义 特征主要有:冲突的直接目的是打败对方,是直接以对方为攻击目标的一种互动行为;冲突 双方必须有直接的交锋;冲突各方所追求的目标既可能相同又可能不同,这与竞争必须是对 共同目标争夺的情况不一样;冲突在形式上比竞争激烈得多,它往往突破了规则、规章甚至 法律的限制,带有明显的破坏性。冲突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各种各样的,但归根结底是由社会 不平等造成的,其中主要是财产、权力和声望分配的不平等。冲突的破坏作用显而易见,但 也有刺激社会进步的作用。对冲突的社会功能,社会学界存在不同意见。结构功能主义对冲 突采取否定态度,而冲突理论则强调冲突的正功能,认为一个社会中存在错综复杂的冲突, 可以防止社会分裂和社会僵化。
/
本文档为【勤思考研心理学暑假强化班内部辅导讲义】,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