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建筑经济与企业管理

2017-10-17 50页 doc 189KB 37阅读

用户头像

is_196623

暂无简介

举报
建筑经济与企业管理建筑经济与企业管理 国民经济中的建筑业 基本建设的含义:是指建筑、购置和安装固定资产的活动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其他工作。 固定资产的含义: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够在较长时期内为生产服务、为人民生活等方面服务的物质资料。 根据财政部的规定,列为固定资产的条件: 1、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2、单位价值在规定限额以上,否则只是低值易耗品。 固定资产按经济用途,分为:生产性固定资产和非生产性固定资产两大类。 生产性固定资产:是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能在较长时期内发挥作用而不改变其实物形态的劳动资料,是人们用来影响和改变劳动对象的...
建筑经济与企业管理
建筑经济与企业管理 国民经济中的建筑业 基本建设的含义:是指建筑、购置和安装固定资产的活动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其他工作。 固定资产的含义: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够在较长时期内为生产服务、为人民生活等方面服务的物质资料。 根据财政部的规定,列为固定资产的条件: 1、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2、单位价值在规定限额以上,否则只是低值易耗品。 固定资产按经济用途,分为:生产性固定资产和非生产性固定资产两大类。 生产性固定资产:是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能在较长时期内发挥作用而不改变其实物形态的劳动资料,是人们用来影响和改变劳动对象的物质技术手段。 非生产性固定资产:作为消费资料的一部分,直接服务于人民的物质文化生产方面,在较长时期内不致改变其实物形态的物质资料。 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在经济性质上其主要区别: 1、固定资产在生产过程中发挥着劳动资料的作用;而流动资产则起着劳动对象的作用。 2、固定资产反复多次的参加生产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原有的物质形态,直到完全损耗报废,才需要进行实质形态的补偿或替换;而流动资产只能参加一次生产过程,并在生产工程中改变或消失本身的实物形态,每一个生产周期后都必须在实物形态上得到补偿。 3、固定资产在整个发挥作用的时期内,它的价值是按照损耗程度逐渐转移到产品中去;而流动资产只参加一次生产过程,它的价值则是一次全部转移到产品中去。 固定资产再生产包括: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简单再生产:建设在原有的规模上进行,建设出来的新固定资产,只能补偿、替换被消费掉的固定资产。 第 1 页 共 67 页 扩大再生产:建设在扩大的规模上经行,建造出来的新固定资产多于被消耗掉的固定资产。 基本建设投资经济活动的内容:固定资产的建造、固定资产的购置、其它基本建设工作 固定资产的建造:包括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建筑和机器设备的安装。 建筑安装工程主要包括:各种建筑物和构筑物,各种管道、输电线和电讯导线的敷设工程等。 设备安装工程主要包括:生产、动力、起重、运输、传动、电器、仪表、医疗和实验各种需要安装的机械设备的装备和装置工程。 固定资产的购置:包括设备、工具和器具的购置。 其它基本建设工作:主要是指与基本建设相联系的工作。如土地征购、拆迁补偿等等。 基本建设投资活动按投资用途、建设性质、大中小型和构成等分类: 1、根据工程的不通用途:可分为生产性建设和非生产性建设 基本建设投资额是以货币表现的基本建设工作量,它是反映基本建设规模和建设进度的综合性指标。 生产性建设:是指直接用于物质生产或为满足物质生产需要的建设。 非生产性建设:是指用于满足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建设。 2、根据建设项目的性质:可分为新建、扩建、改建、恢复和迁建项目 新建项目:是指从无到有、新开始的建设项目。 扩建项目:是指原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为扩大原有产品的生产能力和 效益,或增加新产品的生产能力和效益而新建的主要生产车间或工程项目。 改建项目:是指原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为提高生产效率,而改进产品方向,对原有设备、工艺流程进行技术改造的项目。 第 2 页 共 67 页 恢复项目:是指原有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因自然灾害、战争或人为的灾害等原因已全部或部分报废,而后又投资恢复建设的项目。 迁建项目:是指原有企业和事业单位由于各种原因迁到另外的地方建设的项目。 3、根据项目大小可分为:大型、中型、小型项目 4、投资按构成不同内容分为三大类:建筑安装工程,设备、工具、器具购置和其它基本建设。 5、基本建设投资按投资主体分类:中央投资的建设项目、各级地方政府的投资的建设项目、 企业投资的建设项目、“三资“企业的建设 项目(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和外商独资企业)、各类投资主体联合投资的建设项目。 建筑业:是一个独立的、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是从事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安装和维修更新的物质生产部门。 建筑业的职能:是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建造出各类房屋和构筑物。 建筑业的主要任务:是以建设城乡住宅、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及基础设施为重点,加速提高产业整体素质和建筑业生产工艺与技术装备水平,全面提高勘察设计和建筑施工水平,使建筑业指标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并在国际建筑市场中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充分发展建筑业在带动国民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中的先导产业的作用,使建筑业成为名副其实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建筑行业的范围和内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机构;设计部门;建筑公司;国家建筑管理监督部门;建筑科研与教育部门。 1993年:将GB4754-84中的建筑业门类“土木工程建筑业、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业、勘察设计业。”改为“勘察设计业、建筑安装业、建筑工程管理监督及咨询业。” 第 3 页 共 67 页 1994年GB/T4754-94中将建筑门类定为E门类,其组成调整为:土木工程建筑业;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业;装修装饰业。 建筑行业的管理分为三个层次:1.中央一级的建筑行业管理2.省一级的建筑行业管理部门是建委或建设厅3.大中城市一级的建筑行业管理部门是建委或建筑工程管理局 建设领域:包括建设投资需求(建筑需求)与建设供给(建筑供给)。 基本建设投资是建筑的需求方,它的供给方式提供建筑产品的建筑业。 基本建设与建筑业的联系和区别:1、基本建设市国民经济中的一种综合性投资经济活动,而建筑业是从事建筑生产经营活动的一个物质生产部门。2、建筑业的产品是基本建设投资活动的主要对象之一,建筑产品的价值是投资完成额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单纯购置不需要安装的设备外,任何基本建设投资几乎离不开建筑业。3、活动性质不同:建筑业是固定资产,基本建设是投资活动。4、任务不同:建筑业的任务在于合理组织施工,提高效率,缩短工期,降低工期,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为人们提供更多更好的建筑产品,为社会创造财富。基本建设投资活动的主要任务是在一定金限额内,合理地分配与使用资金,及时选购机器设备,检查与监督发包工程等,以便在一定的期限内和一定资金限额内完成投资活动。 我国主要物质生产部门:工业、农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等是我国主要的物质生产部门。 任何一类生产部门能够成为一个独立的物质生产部门,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区别于其他部门的技术经济特点。2.、专门生产同类产品。3、具备一定的生产规模、生产技术基础以及固定的工人的数量。 作为支柱产业的特征:1、较高水平的生产率。2、对相关产业有较强的正面效果。3、该产业创造的净产值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作用,主要表现以下的方面: 第 4 页 共 67 页 1、建筑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有重要地位,能为社会创造新的价值,为国家增加积累。 2、建筑业为全社会和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最终建筑产品。3、建筑业是工业和其相关产业的重要市场。 4、建筑业是劳动就业的重要部门,可容纳大量的就业人员。5.、开拓国际建筑市场、为国家赚取外汇。 建筑产品的特点:固定性、多样性、体积庞大、成产周期长。 建筑生产的技术经济特点:建筑生产的流动性;建筑产品生产过程联系面广,综合性强;影响建筑生产的因素多,受气候条件影响很大;建筑生产过程的不可间断性。 建筑产品生产经营管理的特点:1、建筑产品是现有用户后组织生产。2、生产经营业务不稳定。3、管理环境多变。4、机构人员变动大。 建筑工业化:是采用社会化大生产方式来建造最终产品。 建筑现代化:是建筑业的生产力所应达到的水平,是建筑工业化发展的高级阶段。 建筑工业化的意义:1、迅速改变建筑业手工作业多、工作效率低、用工量大的状况,逐步完成对建筑业的技术改造。2、使我国建筑业在建设工程质量、建设速度、劳动生产率、建筑科技等方面全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3、极大提高建筑生产力,出色完成建设任务,更好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建筑工业化的基本内容:1、提高工程建设标准化水平。2、推行工业化建筑体系。3、发展建筑构配件制品生产并形成适度的规模经营。4、提高施工机械水平,减少繁重的手工劳动。5、采用现代化方法和手段,实行科学的组织和管理。 第 5 页 共 67 页 建筑工业化的基本内容: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工艺和装备,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发展施工专业化,提高机械化水平,减少繁重、复杂的手工劳动和湿作业;发展建筑构件、制品、设备生产并形成适度的规模经营,为建筑市场提供各类建筑适用的系列化的通用建筑构配件和制品;制定统一的建筑模数和重要的基础标准,合理解决标准化和多样化的关系,建立和完善产品的标准、工艺标准、企业管理标准、工法等,不断提高建筑标准化水平;采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优化资源配置,实行科学的组织和管理;培育和发展技术市场和信息管理系统,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我国工程建设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 按业务分为:技术标准、经济标准、管理标准。 按属性分为:强制性和推荐性。 施工机械化发展经历:(部分机械化)、(综合机械化)、(自动化)。 建筑企业实行科学组织和管理分(科学管理思想)、(科学管理组织)、(科学管理方法)、(科学管理手段)四方面内容。科学管理思想包括(管理经济性),(科学性),(民主性),(有效性)。 建筑工业化发展目标:第一步,到20世纪末,全行业人均竣工面积由20m2左右提高到30m2;峻工工程屋量全未证使用功能;第二步,到2010年,全行业人均竣工面积比现在翻一番,达到40m2;住宅工程质量和使用功能得到保证技术进步对建筑业发展的贡献达到50,,建筑现代化成分有较大的提高。东部沿海大城市、特大城市以及承担重点建筑的综合性建筑企业应基本实现建筑工业化?接近经济发达国家建筑现代化水平;形成企业技术素质优良、组织结构优化、供应管道畅运。。 提高建筑业的整体水平:1.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建筑行业科技实力。 2.不断改进和发展综合经济效益好的各类建筑体系。 第 6 页 共 67 页 3.充分发挥机械化施工作用。 4.采用现代管理技术,推广电子计算机应用。 5.提高建筑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 6.强化技术管理系统,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7.开展多层次、多种形式的职工培训,不断提高建筑业职工素质。 8.调整产业组织结构,适应建筑工业化生产要求。 第二章建设程序 第一节 建设程序的作用 建设程序:又称基本建设程序,是指建设项目从设想、选择、评估、决策、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投入生产或使用的整个建设过程中,各项工作必须遵循的先后次序。简而言之,即指建设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必须遵循的先后循序。 建设程序的作用:加快建设速度,缩短工期,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防止重复建设,防止“长官意志”,主观臆断,随意定项目。 第二节 建设程序的步骤和内容 建设程序主要阶段:项目建议书阶段、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设计文件阶段、建设准备阶段、建设实施阶段、竣工验收阶段、项目后评价阶段等。 建设程序的主要内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设地点的选择、编制设计文件、列入年度计划、做好建设准备、组织施工、生产准备、竣工验收,交付生产或使用、建设项目后评价。 项目建议书是建设项目正式开展前期工作的依据,是对建设项目的轮廓设想。 项目建议书包括:1、建设项目提出的必要性和依据2、产品、拟建规模和建设地点的初步设想3、资源情况、建设条件、协作关系4、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设想5、项目进度设想6、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初步估计。 第 7 页 共 67 页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确定建设项目、编制设计文件的重要依据。1991年,国计委将(国内投资项目的设计任务书)和(利用外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统一称可行性研究报告 建设地点的选择是生产力布局最基本的环节,是建设项目进行设计的前提。 选择建设地点的基本要求:1、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是否可靠2、建设时所需的水、电、运输条件是否落实3、项目建设投产后的原材料、燃料是否具备。 设计文件是安排建设项目和组织工程施工的主要依据 设计阶段划分:一般建设项目按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进行设计;重大项目和特殊项目经主管部门指定,需增加技术设计阶段;对大型联合企业、矿区和水利水电枢纽,为解决总体部署和开发问,还需进行总体规划设计和总体设计。 初步设计:是对批准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的内容进行粗略的计算,作出初步的规定。 技术设计:是对重大项目和特殊项目进一步解决某些具体技术问题,或确定某些技术方案而进行的设计。 施工图设计:是在初步设计或技术设计的基础上,将设计的工程加以形象和具体化,绘制出正确、完整和尽可能详尽得建筑、结构、安装图纸。 (批准的年度建设计划)是进行基本建设拨款或贷款的主要依据. 第三节 建设程序是建设全过程客观规律的反映 为什么说建设程序是建设全过程客观规律的反映,1、建设程序是由建筑产品及生产的特点决定的,受建设自然规律的制约2、建设程序要反映社会经济规律的要求3、建设程序要反映价值规律的要求 怎么样确保建设前期工作质量,1、严格执行建设程序,按照国家规定履行报批手续2、严格把好建设前期工作质量关3、严格实行项目决策咨询评估制度 第四节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任务和作用 第 8 页 共 67 页 可行性研究:是运用多种科学研究的成果,在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前进行技术经济论证,以保证实现项目最佳经济效益的一门综合学科。 可行性研究的主要任务:研究新建或改、扩建某个建设项目在技术上是否先进、适用、可靠,在经济上是否合理,在财务上是否赢利。 可行性研究的作用:1、可以作为建设项目的投资决策依据2、可以作为向银行申请贷款或拨款的依据3、可以作为建设项目与有关各部门签订协议的依据4、可以作为工程建设基础资料的依据,也可以作为科学实验、设备制造的依据,还可以作为企业组织经营管理、机构设置、职工培训等工作安排的依据5、重大的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可以作为安排国民经济建设计划的重要参考资料6、可以作为环保部门审查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依据。 第五节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和步骤 国际上可行性研究划分: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 我国可行性研究划分:项目建议书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建设项目评估阶段。 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建设项目的背景和历史;?市场情况和建设规模;?资源、原料及主要协作条件;?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项目设计方案;?环境保护;?生产组织和劳动定员;?项目实施计划;?财务和经济评价;?结论。 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根据经济预测、市场预测确定的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资源、原材料、燃料、动力、供水、运输条件;?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技术工艺、主要设备选型和相应的技术经济指标;?主要单项工程、公用辅助设施、配套工程;?环境保护、城市规划、防震、防洪等要求和采取的相应措施方案;?企业组织、劳动定员和管理制度;?建设进度和工期;?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 9 页 共 67 页 违反建设程序的表现:1、违反建设程序和审批权限2、前期工作为达到规定要求和工作深度的项目违反规定审批3、建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未经有资质的咨询机构和专家评估论证而违反规定审批。 可行性研究的步骤:1.委托于签订、2.组织项目组和制定计划、3.调差研究与收集资料、4.方案设计与优选、5.经济分析与评价、6.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三章 建设工程技术经济评价 建筑工程技术经济评价:是指对建筑工程中所采用的各种技术方案、技术措施、技术政策的经济效益进行计算、比较、分析和评价,以便为选用最佳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建筑工程技术经济评价内容:建筑规划方案、建筑设计方案、建筑施工方案等 建筑工程技术经济评价的意义:1、选择最优方案2、制定技术政策的依据3、提高建筑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 建筑工程技术经济评价遵循的原则:1、力求做到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的统一2、坚持以全局的观点计算经济效益3、既要计算目前的经济效益,又要考虑长远的经济效益4、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建筑工程技术经济评价的一般程序:1、根据评价的目的,明确方案评价的任务和范围2、探讨和建立可能的技术方案3、确定反映方案特征的技术经济指标体系4、对方案的各种指标进行计算5、方案的分析和评价6、综合论证,方案抉择 技术经济评价采用的指标体系:技术指标、经济指标、其他因素或指标 技术指标:是反映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和工艺特征的指标。用以说明方案使用的技术条件和范围。 经济指标:是用以反映方案的经济性和经济效果的指标。 其他因素或指标:是指除了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以外还要考虑的因素和指标。 第 10 页 共 67 页 对评价方案的指标体系要求:1、能全面反映方案的主要方面或基本特征2、指标的概念要确切3、指标要容易计算。 建筑设计方案评价的基本原则:1、建筑设计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和以人为本的原则2、建筑创造应本着“时代精神、民族传统、地方特色”的原则3、建筑设计必须是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体4、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质量保证体系,保证设计产品的质量。5、贯彻节约建筑用地的原则6、积极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建筑产品的科技含量。 建筑设计方案评价的基本要求:1、适用、安全和经济的统一2、美观和经济的统一3、要有可比性4、突出主要指标5、经济效益与社会、环境相一致 施工方案评价与评价设计方案相比的特点:1、施工方案要根据施工工期的长短,确定方案的评价是否考虑时间因素2、施工方案评价,若工期较短,由于预见性大,可视为确定型问题;若工期较长,难以准确预见时,方案评价可视为不确定型或风险型问题3、在施工阶段建筑企业支出的生产费用构成工程成本,在工程交工后即得意收回。而评价设计方案时,是考虑在项目投产后分期回收最初投资(在工程施工阶段,施工方案评价主要的现金流量是工程成本费用支出)4、施工方案评价多属微观决策问题,一般不涉及国民经济宏观评价,因而评价内容比设计方案简单 施工方案评价的主要内容:1、施工工艺方案的评价2、施工组织方案的评价 建设资金时间价值:是指在建设过程中,资金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值的价值。 研究资金时间价值的意义:1、资金的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是客观存在的,它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只要商品生产和货币存在,就必须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2、可以有效地利用建设资金,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益3、我国进入国际贸易,在国际贸易中,非常讲究货币与时间的关系。我国从国外贷款,搞补偿贸易、合资经营等等,都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这因素 第 11 页 共 67 页 利息:是货币的所有者(债权人)因贷出货币而从借款人(债务人)手中获得的报酬。 利率:是在一定时期内所付利息额与所借的资金额之比,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利息周期:用于表示计算利息的时间单位,称为利息周期。 利息的大小:用利率表示(利息率) 利息的计算方法:有单利和复利。 单利计息:是本金计算利息,不把先前计息周期的利息累加到本金中去的,即利息不再生利。 复利计息:是由本金加上先前周期中累计利息总额的和进行计息,即利息再生利息。 现金流量:是指在同一利息周期中,由于收入款和支出款的结果所造成的净收入或净支出 复利计息根据贷款付款时间不同分为:一次支付、多次支付、等额多次支付 终值:是指一笔资金在若干计息周期末的期终值,即全部计息周期的本利和。 现值:是把未来一定时间收支的货币算成现在时刻的价值。 年金:是指逐年等额借贷或付款的金额。 名义利率计息周期:是以年为基础计算利息 实际利率的计算周期是以实际所用计算周期计算。 评分评价法:是将各技术方案的评价指标,按其重要程度进行签订,给予一定的比重分值,并确定各方案对其各类指标的满足程度,确定分值,经过数学运算进行综合,得出总的评分值,最好选择总分值最大者为最佳方案。 评价的基本原则: ?力求做到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的统一。?坚持以全局的观点计算经济效益?既要计算目前的经济效益,又要考虑长远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第 12 页 共 67 页 评价的程序,?根据评价的目的,明确方案评价的任务和范围。?探讨和建立可能的技术方案。?确定反映方案特征的技术经济指针体系。?对方案的各种指标进行计算。?方案的分析和评价。?综合论证,方案抉择。 建筑设计方案评价的基本原则,?建筑设计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筑创作应本着“时代精神、民族传统、地方特色”的原则。?建筑设计必须是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体。?建立与轨迹接轨的质量保证体系,保证设计产品的质量。?贯彻节约建筑用地的原则。?积极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建筑产品的可以含量。 建筑设计方案评价的基本原则, ?适用、安全和经济的统一;?美观和经济的统一;?要有可比性;?突出主要指标;?经济效益与社会、环境效益相一致。 单指标评价法:如果在方案选择时只考虑一个主要指标(如工期或成本等)或在其它的指标相同的条件下,只比较一个指标就决定方案的取舍,就采用单指标对比法。 多指标评价法:是目前国内常用的方法,它是指从财力(货币指标)、物力(物化劳动消耗指标)、人力(活劳动消耗指标)等多方面的指标,评价诸方案的一次性消耗,经过对比分析根据指标的高低,从中选择最优方案。 建筑工程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单指标对比法、多指标评价法、盈亏分析法、全寿命费用指标评价法。 单指标对比法的特点:对方案的分析、评价最简单。 多指标评价法的特点:对诸多方案各项指标进行计算、分析和比较,然后进行综合判断。 多指标评价法可分为:主要指标和辅助指标。 盈亏分析法:是确定企业盈利和生产规模的科学方法,是对企业生产产品的产量、成本和利润的综合分析。 第 13 页 共 67 页 盈亏分析法的目的:掌握企业的盈亏界限,正确规划生产发展水平,合理安排生产能力,提高经济效益。 产品成品费用按其与产量变化的关系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可变成本)。 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构成生产产品的总成本,再加上利润和税金构成产品的出厂价格。 固定成本:是在一定时期内不随企业产量的增减而变化。 可变成本:随着企业产量增减而变化。 线性盈亏分析:是指变动成本和销售收入随产量增加而成比例增加的线性变化。 全寿命费用(全部费用):包括建造费和使用费。 第四章预测和决策方法 市场调查:就是对各种产品的产需进行客观的调查、搜集、分析和研究 市场调查的重要性:对于确定项目建设计划,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预测和决策的正确性,促进社会生产发展,都是重要的。 市场调查的作用:1、发现和寻找市场重要的新产品2、发掘新产品和现有产品的新用途3、明确在什么地方有多大市场4、发现顾客和竞争者的动向5、预测市场的增长值6、对市场战略进行参谋7、经常对企业的市场和销售策略进行分析7、经常对企业的市场和销售策略进行分析 市场调查的对象:1、向消费者调查2、向单位用户调查3、向统计情报信息单位调查4、向经济政策部门调查 市场调查内容:1、商品市场的销售量、潜在的需求量2、地区市场的销售量、最大需求量、地区消费需求特征、开拓地区市场的可能条件3、消费者消费爱好的变化4、影响市场商品销售额变化的客观因素5.、城乡市场需求的变化6、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费者的商品需求结构、消费心理变化 第 14 页 共 67 页 市场调查的类型分为:产品层次、空间层次、时间层次 市场调查的方法:观察法、询问法和实验法 市场调查的程序:1、分析问题,明确目标2、收集情报资料3、分析调查资料4、提出调查报告 预测:是根据事物的历史资料,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和逻辑推理,对事物未来发展趋势作出预计和推测,估计事物发展的规律,并对这种估计加以评价,以指导和调解人们的行动。 预测的特点:1、预测的科学性2、预测的近似性3、预测的局限性 预测的作用:1、预测是决策的前提2、预测是制定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3、预测可以推动技术和产品更新,增强产品的竞争能力4、预测是搞好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 预测的步骤:1、确定步骤的目标2、收集资料、分析数据3、建立预测模型4、分析评价5、修正预测值 预测按时间分类:1、短期预测(1-2年)2、中期预测(1-5年)3、长期预测(五年以上) 预测按方法分类:1、定性预测2、定量预测法3、综合预测法 定性预测法:是利用直观材料,依靠预测人员个人经验和综合分析能力,对未来状况作出估计和判断。 定性预测法有那些:1集合意见法2专家预测法3头脑风暴法4特尔菲法5主观概率预测法 第 15 页 共 67 页 定性预测法各的特点:1、较能反映客观市场需求的客观实际2、必须对所预测的问题有丰富的实际经验或较高的学术研究3、吸收全体专家参加积极地创造性思维4、匿名性,消除了专家之间心理因素的影响;多次反馈沟通情况;预测结果采用统计方法经行处理5、是最后的预测结果更接近实际 定量预测方法分为:1、平均增减趋势的预测2、时间序列预测3、线性趋势预测4、回归预测方法 决策:就是为了实现近期和长远的目标,对重大方案的选择或决定.具体来说,就是为实现一定目标从两个以上的代替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的方案的过程。 决策技术:就是决策时所用的一系列科学理论、方法和手段的总称 决策过程:(决策步骤)1、确定目标2、拟定多个可行方案3、评价多个可行方案4、选择最优方案 肯定性决策具备的条件:1、存在着决策者希望达到的一个目标2、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3、只存在一个确定的自然状态4、不同方案在确定自然状态下的损益值(损失和收益值)可以计算出来 风险型决策(随机型决策)具备的条件:1、存在着决策者希望达到的目标2、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可行方案3、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状态4、不同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相应损益值可以计算出来5、几种不同自然状态出现的可能性,可以预先估计和计算出来 风险型决策分为:最大可能法、期望值法、决策树法 非肯定型决策具备条件:1、存在着决策者希望达到的目标2、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方案3、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状态4、不同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相应损益值可以计算出来 主观概率法(算术平均、加权平均、调和法), 第 16 页 共 67 页 算术平均值法:对各位专家预测的结果平等对待,用求算术平均值的办法来评定预测的结果,以每种意见人数的多少为主观概率。 加权平均值法:由于专家的知识和经验不同,所预测的结果有差异,当专家之间水平不同时,不能用算术平均值法,可采用加权平均值法,即对各位专家预测的结果,分别给予不同的权数(主观概率),然后求出加权平均值作为预测值。 调和平均数法H:又称倒数平均数法。其计算过程是先求一定观察期内预测目标的时间数列的每个数据的倒数,然后计算这些数的算术平均值,最后取此平均数的倒数,即得到所求的调和平均数。它实际上是所用数据数据的倒数的算术平均数的倒数。 平均增减趋势预测、时间序列预测、线性趋势预测(直线、指数曲线),? 风险型决策:也称随机型决策。它的特点是未来事件存在着几种自然状态,哪一种可能发生是不确定的。 非肯定型决策:也称不确定情况下的决策。在需要决策的问题中,只能预测到可能出现的几种自然状态,但每种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由于缺乏经验或数据,全部未知,对这种情况进行决策。 集合意见法:就是集合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判断意见的预测方法。 专家意见法:以专家为索取信息的对象,依靠专家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的预测。 头脑风暴法:? 特尔菲法:? 肯定型决策:又称确定情况下的决策,它是在已知情况下的决策。这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决策方法,即在多个可行方案中,在已知的自然状态内选择一个最优方案。 效用曲线法:进行决策分析时,不应完全以损益值为决策的准则,还应把决策者对待损益风险的态度考虑进取。这就产生了另一种决策方法,即效用曲线法。 常用的非决策型预测:最大最小、最大最大、折衷决策、最小最大遗憾决策 第 17 页 共 67 页 最大最小决策方法:亦称悲观法或小中取大法 最大最大决策方法:亦称乐观法或大中取大法 折衷决策法:是介于悲观原则和乐观原则之间的一个折衷标准 常用的决策方法:肯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非肯定型决策、效用曲线法 效用曲线法:进行决策时,不完全以损益值为决策的准则,还考虑决策者对待损益风险的态度。 效用:是指决策者对经营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损失、利益的反应。 第五章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 项目经济评价:是通过多个技术方案、建设方案的比较,选出技术上先进、可靠,经济上合理的方案,并对其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评价。提出对建设项目全面的评价意见。 项目评价的主要任务:是在完成市场预测、厂址选择、工艺技术方案选择等研究的基础上,对拟建项目投入产出的各种经济因素进行调查研究、计算及分析论证,比选推荐最佳方案。 项目经济评价的特点:1、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一定量分析为主2、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以动态分析为主3.、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相结合 项目经济评价按时间划分:1事前评价2事中评价3事后评价 项目经济评价按内容划分:1技术评价2经济评价3社会评价4综合评价 项目经济评价按方法划分:1定量分析法2定性分析法 现金流量:是现金流出和现金流入的统称 财务评价的基本报表:现金流量表、损益表、资金来源和运用表、资产负债表及外汇平衡表 第 18 页 共 67 页 辅助报表: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流动资金估算表、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主要产物和投入物使用价格依据表、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估算表、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无形及递延资产摊销费估算表、总成本费用估算表、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表、借款还本付息计算表 静态分析法特点:不考虑项目的整体寿命期,而是选择一个典型的年度或各年平均值,并且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静态分析法常用方法:1、投资利润率2、投资利税率3、资本金利润率4、投资回收期5、差额投资回收期及差额投资收益率6、项目清偿能力分析 动态分析法主要特点:要考虑建设项目的经济寿命期和建设资金的时间价值 动态分析法常用方法:1、动态投资回收期2、效益/费用 折现比值法3、财务净现值和净现值率4、财务内部收益率5、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6、最小费用法7、年值法 敏感分析:是通过分析、预测项目主要因素发生变化时对经济评价的影响,从中找出敏感因素,并确定其影响程度。 敏感分析的目的:就是要在诸多的不缺因素中,找出对经济评价指标反映敏感的因素,并判断其对项目经济效益影响的程度 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在项目评价中。计算评价指标所涉及的经济参数只有一个发生变化,而其它因素不变时所做的敏感分析 敏感性分析的步骤:1、确定分析指标2、设定不确定因素3、计算分析不确定因素的变动对分析指标的影响程度4、找出敏感性因素并作图表示各变量因素的变化规律 专案财务报表的种类和用途,?现金流量表:?损益表:?资产来源与运用表:?资产负债表:?财务外汇平衡表: 差额投资回收期和差额投资收益率,项目清偿能力分析指标, 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是两个方案各年净现金流量差额的现值之和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第 19 页 共 67 页 最小费用法:即把各方案的费用折现为现值后,比较现值的大小,选择费用小的方案。它包括费用现值比较法和年费用比较法。 单因素敏感分析:在项目评价中,计算评价指标所涉及的经济参数只有一个发生变化,而其它因素不变时所作的敏感性分析。 多因素敏感分析:进行多因素敏感性分析的假定条件是:同时变动的几个因素都是互相独立的。一个因素变动的幅度、方向与别的因素无关。 分析技术法:这是一种将影响因素的概率分布,通过分析计算,确定评价指标概率分布的方法。 概率分析(风险分析):是使用概率研究预测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和风险因素的发生对项目评价指标影响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概率分析与敏感分析的出别:敏感分析不能说明项目维持可行或转为不可行的可能性 传统的风险分析方法:1、投资回收期的风险修正2、收益率的风险修正3、对有风险的项目调整输入变量 第六章 建筑产品价格、成本、利润 建筑产品:是由建筑企业及有关单位共同劳动创造的具有生产能力或效益的固定资产。 为什么说建筑产品具有商品的属性:1、建筑产品同其它商品一样,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2、建筑产品生产者的劳动,既是具体劳动,又是抽象劳动3、建筑产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4、建筑产品的价格是以价值为基础的 建筑产品价格形成的特点:1、单独个别定价2、价格影响因素多,要动态性定价(时间、地区、管理、素质因素)3、按构成分部定价4、分阶段定价 建筑产品价格的构成:1、直接工程费2、间接费3、计划利润4、税金 第 20 页 共 67 页 建筑产品成本的构成,直接成本:?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其它直接费。 间接成本:?现场经费;?企业管理费。 直接工程费组成:直接费、其它直接费、现场经费 间接费组成:企业管理费、财务费和其它费用 建筑产品定价的依据:1、建筑安装工程预算定额2、地区统一规定的工资标准3、地区统一的材料预算价格4、地区规定的企业管理费、财务费用、劳动保险费等收费标准以及地区调整价格标准5、地区统一规定的间接费取费标准6、国家或地区规定的利润率和税金标准 建筑产品定价的计价方法:1、预算价格2、实际价格 预算价格:又称预算造价,包括建筑安装工程预算价、施工图预算包干价、平方米造价包干和建筑小区综合造价包干 实际价格:建筑安装工程决算也称“决算造价” 施工图预算包干(预算加系数包干):是指承包单位以施工图预算确定的建筑安装工程造价作为依据,签订施工承包合同,结算工程价款。 建筑产品成本是企业耗费的补偿尺度,也是衡量企业经营管理的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又是实施经济核算的重要杠杆 建筑产品成本的构成:1、直接成本2、间接成本 建筑产品成本按作用分类:1、预算成本2、计划成本3、实际成本 建筑产品成本指标:?工程成本计划降低额,预算成本,计划成本?工程成本计划降低率,,(预算成本,计划成本)/预算成本,×100,?工程成本实际降低额,预算成本,实际成本?工程成本实际降低率,,(预算成本,实际成本)/预算成本,×100, 第 21 页 共 67 页 质量成本:是指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发生的一切费用(控制成本)和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产生的一切损失费用(故障成本),即将工程质量保证在规定的水平所需的全部费用 质量成本项目:1、预防费用2、鉴定费用3、内部损失费用4、外部损失费用 预防费用和鉴定费用构成控制成本;内部损失费用和外部损失费用构成故障成本 控制成本随合格品率的增加急剧上升,故障成本随合格品率的增加而下降 降低工程成本的途径:1、改善施工组织设计2、节约材料费3、提高劳动生产率4、提高机械设备利用率5、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工程返工损失6、减少非生产性开支,节约管理费用 工程结算利润的计算:工程结算利润=工程价款收入—工程实际成本—工程结算税金及附加 建筑产品的利润包括:计划利润和工程成本降低额 工程价款收入包括:预算价格中的直接工程费、间接费、计划利润和税金,工程索赔收入、向发包单位收取的临时设施基金、劳动保障基金和施工机构调遣费等 工程结算税金及附加:是指企业因从事建筑安装生产活动取得工程价款收入而按规定应交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等 第七章 价值工程原理及应用 价值:是指产品的功能(或效用)与获得此种功能所支出的成本(或费用)之间的关系。具体讲,是指生产某种产品、从事某种生产劳务活动、购买某种物品等耗费单位成本(或费用)所换来的功能。 功能:指的是价值工程分析对象能够满足某种需要的一种属性。 成本:指的是寿命周期成本,所谓寿命周期是指一个产品从构思、设计、制造、流通、使用直到报废为止的整个时期,即产品生产和使用的寿命。 第 22 页 共 67 页 价值工程(价值分析):是一种研究最低成本实现产品必要功能,提高产品价值的途径的经济分析法 价值工程中的功能:是指价值工程分析对象能够满足某种需要的一种属性 价值工程按功能重要性分类:基本功能和辅助功能 价值工程按功能性质分类:使用功能和品位功能 价值工程按开展活动角度分类:必要功能、不必要功能、不足功能、过剩功能 功能水平:是对功能的定性定量描述。是为了便于功能间的区别于比较 功能水平大体包括:1、功能等级2、必要功能项目3、功能完成度 功能的三项主要特征:1、功能的二重性2、功能的系统性3、功能载体的替代性 价值工程中的价值:是指产品的功能与获得此种功能所支出的成本之间的关系 提高价值的途径:通过改进设计1、功能提高,成本降低2、功能提高,成本不变3、功能不变,成本降低4、功能有很大提高,成本稍有提高5、功能稍有降低,成本大大降低 价值工程中的成本:是指寿命周期成本 寿命周期:是指一个产品从构思、设计、制造、流通、使用直到报废为止的整个时期,即产品生产和使用的寿命 寿命周期成本:从对象的研究、形成到退出使用所需的全部费用,包括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 寿命周期费:用户在产品寿命期间所支付的全部费用,包括购置费和使用费 价值工程:是通过各相关领域的协作,对所研究对象的功能与费用进行系统分析,不断创新,旨在提高所研究对象价值的思想方法和管理水平 开展价值工程的目的:通过分析对象的功能和费用的分析,以对象的最低寿命周期费用,可靠地实现分析对象的必要功能,以获取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 23 页 共 67 页 价值工程的主要特点:1、从使用者的需求出发,对对象进行功能分析2、可靠的实现必要功能3、着眼于寿命周期费用4、致力于实现研究对象价值的创新5、价值工程是有组织的活动 价值工程的工作程序:分析、综合、评价 功能分析是价值工程活动的核心,没有功能分析就没有价值工程 功能定义:是以简明、准确的语言,对分析对象所具有的功能加以描述 功能定义的目的:1、明确功能的构成2、开拓思路3、便于以后评价 功能定义的方法:是由一个动词和名词组成,必要时可加限制词,要求简明准确,同时还要尽量定量化,以便评价 功能整理:就是把下个定义的功能,按照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系统的整理,最后形成一个功能系统图,从中可以直接比较直观地看出对象所具备的功能类别、各功能之间的关系和位置,以及原来的设计思路 功能整理的目的:1、明确功能间的相互关系2、发现不必要的功能3、检查功能定义的正确性4、便于划分功能区域5、确定改进的着手点,以利于确定在哪个功能领域、功能领域的哪一级功能上寻找“突破口” 功能整理的方法:1、把功能定义写成卡片,并按一定关系分类2、按照目的与手段的关系,通过提问的方法 ,寻找实现总体功能的直接手段功能,然后分系统一层一层地找下去。 1)为什么需要此功能2)通过什么手段来实现这个功能 1)是为了找出上位功能即目的2)是为了找出下位功能,即手段 两种功能处于同等地位,则关系为相互独立的并列关系,即同为功能 第 24 页 共 67 页 功能评价:就是对分析对象原来的设计状态按照功能区域或功能单元,逐一评价,定出其优劣和价值高低,把通常用定性方法说明的改用定量方法来描述,以便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分析对象的价值 功能评价的目的:1、找出低价值功能区域或区域单位2、定出目标成本3、取得工作的动力 功能评价的类型:1、功能成本法2、功能系数法 制定改进方案的程序:1、发挥创造能力,提出尽可能多的设想方案来实现必要的功能2、初步评价这些设想方案有无价值,把认为有价值的方案逐步具体化,形成改进方案3、把这些改进方案进一步提高,通过实验、研究,认真分析它们的优缺点。若发现缺点,提出克服的办法,又一次进行创造。 价值工程的基本方法: 对象选择方法:1、经验分析法(因素分析法)2、百分比法3、ABC分析法(巴雷特分析法4、强制确定法 经验分析法:是根据分析对象考虑因素,评价值分析人员的知识、经验来确定分析对象 百分比法:是一种按某项费用或某种资源,在不同产品或某一产品或作业的不同组成部分中,所占的比重大小选择对象的方法 强制确定法分为三个步骤:1、求功能系数2、求成本系数3、求价值系数 功能评价方法:1、功能成本法2、基点分析法 功能成本法:是指直接用实现这一功能所需要的最低成本来表现功能 求功能成本的最低成本的几种方法:1、经验估算法2、实际调查法 制定改进方案的方法:1、哥顿法2、特尔菲法3、6.3.5法4、缺点列举法5、希望点列举法 功能分析的概念:是价值工程活动的核心,没有功能分析就没有价值工程。 第 25 页 共 67 页 功能分析的内容:功能定义、功能整理和功能评价。 ABC分析法:在价值工程活动中,分析产品成本时发现,产品成本分配存在不均匀现象:一个产品的成本大部分是分配在少数重点部件上。这部分零部件在数量上约占15,,20,但成本却占70,,80,,这类零部件称为“A”类零部件。把零部件占总数50,以上,而成本占10,左右的零部件称为“C”类,其余称为“B”类。 强制分析法:强制确定法联系了功能和成本,从产品价值角度考虑,应用评分方法来分析对象或进行功能评价。 功能成本法:是直接用实现这一功能所需要的最低成本来表现功能,而此法的重点和难点就在于如何确定实现功能的最低成本。 第八章建筑企业经营管理概论 建筑企业的经营权:1、生产经营决策权2、建筑产品、劳务承包定价权3、产品销售权4、承包工程所需物质采购权5、对外经营权6、投资决策权7、自主支配和统筹使用资金权8、资产处置权9、联营、兼并权10、劳动用工权11、人事管理权12、工资、奖金分配权13、内部机构设置权14、拒绝摊派权 (其中1、2、5、6、11、12是主要的) 建筑企业盈亏责任规定:1、企业以国家授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承担民事责任2、企业对国家负有上交利润、歉收自补的责任3、企业有严格执行国家财政、税收和国家有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及确保企业财产保值、增值的责任4、企业承担分配约束责任 经营: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是伴随着商品经济和市场的发展而产生的企业管理的职能。它是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而进行的一切筹划活动,其中心是决策问题。 管理:是协作劳动的产物,是伴随着生产发展、劳动分工产生对工作的组织和控制。 第 26 页 共 67 页 建筑企业管理:是企业全部生产经营管理的总称。它是指为了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的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激励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企业管理的对象: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 企业经营活动归纳为:生产活动和经营活动 生产活动:企业内部以生产为中心的活动 生产活动的任务:保证生产顺利进行,提高劳动生产率,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提高管理效率,生产出优质建筑最总产品 经营活动:以企业经营为中心的活动,主要是围绕企业发展,参与市场竞争进行的活动 企业经营管理的两重性:即既具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又具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经营管理的自然属性:是指生产活动中人与自然地关系,反映为经营管理是进行社会化大生产的必要条件 经营管理的社会属性:是指生产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反映为在不同社会将维护不同的生产关系 企业管理两重性的重要意义: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正确认识经营管理的自然属性,坚定改革开放信念,大胆吸收和引进经济发达国家企业的成功经验,借鉴其科学组织现代化大生产的经营管理方法,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正确认识经营管理的社会属性,使我们清醒认识到,在引进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和方法同时,应自觉抵制资产阶级腐朽的侵蚀,维护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管理科学发展阶段:1、传统管理阶段(18世纪80年代到19世纪末)2、科学管理阶段(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3、现代管理阶段(20世纪40年代到现在) 第 27 页 共 67 页 现代管理阶段主要特征:多学派发展,称为“管理理论的丛林”。如1、行为科学学派(人际关系学派)2、系统理论学派3、决策理论学派4、经验学派5、权变理论学派 建筑业的经营方式:又称施工经营方式,是指建筑企业向建设工作需要者或施工服务的对象提供产品或服务的方式,或者说是建筑企业获得任务的方式 建筑业的经营方式:1、自营方式2、承发包方式3、统建经营4、横向经济联合5、一页为主,多种经营 承发包按获得承包任务的途径分类:1、指令计划承包2、协商承包3、招投标承包 承发包按承包范围分类:1、建设全过程承包(统包)2、阶段承包3、单项承包 承发包按承包者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分类:1、总承包与分承包2、独立承包3、联合承包4、分别承包 统建经营:是目前城市开发建设的一种经营方式,经营者主要是城市住宅开发公司或工程承包商 统建经营分为:1、集资统建2、商品房统建出售 建筑市场:是指作为商品的建筑产品的交易关系的总和 建筑产品市场的特点:1、建筑产品市场交易2、建筑产品与土地相连,只有所有权的转移3、建筑市场对建筑产品成交价是买卖双方实际支付价格的基础,但两者通常有差异4、建筑市场要选择有信誉的建设者,重视公司的实际成绩5、现代建筑市场通常有监理市场的配套服务 建筑市场的内容:按地区范围、产品出售形式和市场构成内容性质分类 建筑市场管理的内容:?项目报建;?招标投标制度;?工程监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施工许可证制度;?竣工验收备案制度;?市场准入制度;?材料采购负责制度。 建筑市场按地区范围分类: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城市市场和农村市场、沿海市场和内地市场 第 28 页 共 67 页 建筑市场按市场构成内容性质分类:建筑材料市场、建筑设备市场、建筑劳务市场、资金市场、技术市场、勘查市场、工程承包市场、工程监理咨询市场 加强有形建筑市场的管理:1、加强法制建设,不断完善监督约束2、明确有形建筑市场的功能,充分发挥有形建筑市场的作用3、建立和健全有形建筑市场的管理制度4、加快有形建筑市场计算机管理系统和建设工程信息网络的建设步伐5、建立评标专家库,完善和健全评标方法 健全工程管理制度包括:1、项目报建制度2、招标投标制度3、工程监理制度4、合同管理制度5、施工许可制度6、竣工验收备案制度7、市场准入制度8、材料采购负责制度 建筑企业管理的内容:工程进度管理、质量管理、计划管理、技术和安全管理、施工管理、材料管理、机械设备管理、劳动工资管理、财务成本管理、多种经营管理、工程投标及合同管理、民主管理等。 建筑工程监理:是指具有一定资质的监理单位受建设单位委托,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及有关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建筑承包合同,对建筑工程实施的监督管理 推行建筑工程监理制度的必要性:1、适应我国建设领域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需要2、适应我国工程建设体制改革的需要3、适应我国工程建设领域对外开放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需要4、推行工程建立制度是对工程项目进行科学管理的需要 建筑工程监理的依据和内容, 依据:?建筑工程监理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及有关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建筑工程承包合同。 ?工程监理人员认为工程施工不符合工程设计要求、施工技术标准和合同约定的,有权要求建筑施工单位改正。 第 29 页 共 67 页 ?工程监理人员认为发现工程设计不符合建筑工程质量标准或者合同约定的质量要求的,应当报告建设单位改正。 内容: 协助建设单位编写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开工的施工许可申请。 协助确认承包单位选择的分包单位。 审查承包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 审查承包单位施工过程中各分项、分部工程的施工准备情况,下达开工指令。 审查承包单位的材料、设备采购清单。 检查工程使用的材料、构件、设备的规格和质量。 检查施工技术措施和安全防护措施的实施情况。 主持协商工程设计变更。 督促履行承包合同,主持协商合同条款的变更,调解合同双方的争议,处理索赔事项。 检查工程进度和施工质量,验收分部、分项工程质量,签署工程付款凭证。 督促整理承包合同文件和技术档案资料。 组织工程竣工的预验收,提出竣工验收报告。 检查工程结算。 建筑工程监理的内容: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工程保修阶段。主要是控制建筑工程质量。建设工期和建筑工程投资,进行工程合同管理,协调有关单位间的工作关系P184 建筑企业素质:是指组成企业的人力、物力、技术和组织等各种要素有机结合所形成的企业生存和发展能力,即组成企业的各个要素有机结合所表现的品质和质量 建筑企业素质的内容:内在因素和外在表现1、领导班子素质2、职工队伍素质3、技术素质4、管理素质 第 30 页 共 67 页 评价内在素质,必须进行综合考查,同时还必须对企业素质的外在表现的各种能力进行分析。 具体表现为:1、竞争能力2、应变能力3、盈利能力4、技术开发能力5、扩大再生产能力 提高建筑企业素质的途径:1、抓好各级领导班子的建设,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建设一个精神状态好、工作标准高、管理本领强、实干作风硬的领导班子2、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对管理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作人员进行全员培训及岗位培训,以提高职工政治思想文化、技术和管理知识水平3、整顿和健全标准、定额、计量、信息等管理基础工作,搞好企业的科学管理,努力推行现代化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4、还要推进企业的技术进步,有计划地进行技术改造,采用新技术 建筑企业管理的内容按照专业划分:工程进度管理、质量管理、计划管理、技术和安全管理、施工管理、材料管理、机械设备管理、劳动工资管理、财务成本管理、多种经营管理、工程投标及合同管理、民主管理等 施工生产管理系统、经营管理系统、财务成本管理系统、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构成整个建筑企业的管理系统 企业经营管理的目的:要通过各个时期经营目标得到具体的贯彻,完成指标任务 经营方针:是指在经营思想的指导下,解决各种经营问题的战略。 经营目标:是企业经营活动应当努力实现的要求,或者说是在一定时期中计划要取得的成果。 企业经营目标的主要内容:1、贡献目标2、信誉目标3、发展目标4、职工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目标 建筑企业按所有制分类: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民营企业 第 31 页 共 67 页 建筑企业按行政隶属关系分类:国务院各部委所属建筑企业、地方所属建筑企业、大型厂矿所属建筑企业 建筑企业按规模分类:大型建筑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 建筑企业按经营范围分类:综合性建筑企业、专业性建筑企业 建筑企业按资质条件分类:一级建筑企业、二级建造企业、三级建筑企业、四级建筑企业 建筑企业按经营管理水平分类:国家级建筑企业、国家一级建筑企业、国家二级建筑企业 建筑企业组织:指企业为了对生产经营活动行使有效的管理而建立的管理机构 企业组织工作包括:部门设置、责任划分、权力划分、规章制度的建立 现代企业的基本条件:1、要有明确的产权(前提条件)2、在法律上和经济上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实体,拥有自主经营和自我发展的必需的各种权利3、企业之间、企业与其它交易之间地位是平等的。 现代建筑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1、企业法人制度2、有限责任制度3、科学的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 建立现代建筑企业制度的目标:1、使建筑企业成为能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实体,从而实现企业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统一2、使建筑企业成为建筑市场经营主体,从而实现企业完全面向市场,按照市场供求关系和价值规律进行经营3、使建筑企业成为管理科学的企业,从而实现企业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的科学化、规范化,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机制4、使建筑企业职责与政府的职责分开,从而实现政企分开,使企业摆脱政府机构附属物的地位,不再隶属某个行政主管部门 第 32 页 共 67 页 建立现代建筑企业制度的任务:1、从各个建筑企业条件出发,选择不同的产权组织形式2、做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资产的评估界定3、加强建筑企业中的国有资产管理,理顺产权关系4、加快进行建筑企业领导体制和权力机构的改革5、建立现代建筑企业的管理组织机构 第九章建筑工程招标投标及工程承包合同 招标承包制:是招标投标制与承包发包制的统称。是指发包单位(建设单位)通过招标方式择优选定建筑工程承包单位的一种经营方式 建筑工程推行招标承包的意义:1、开展竞争,有利于打破垄断2、促进建设工程按基本建设程序办事3、促进经济体制的配套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4、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5、促使我国建筑企业进入国际市场6、有利于缩短建设工期,降低工程造价 推行招标承包制的目的:是为了将建设过程纳入法制化轨道,建立公平、开放、完善的建筑市场;充分调动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的积极性;促使企业改善经营管理,促进建筑技术进步,缩短建设工期,确保工程质量,全面提高项目投资效益 推行招标承包制如何加强管理:促进配套改革,完善有关政策和法规,搞活大中型国有建筑企业,扶持乡、镇建筑企业,促进企业间的横向联系;发展为招标、投标各方服务的社会咨询和工程监理业,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具体协助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提高招投标的工作水平 建筑工程招标:建设单位就拟建工程提出设计图纸和若干技术经济条件,公开或邀请施工单位参加投标,按招标中所要求的条件,择优选定承包人的过程。招标形式:公开招标、邀请招标 第 33 页 共 67 页 工程招标的条件:1、该工程以列入国家或省、市、自治区年度计划2、有经国家批准的设计单位处的施工图注和预算3、已征用土地并全部拆迁,现场施工的三通条件已落实4、资金、材料、设备分交计划和配套条件已落实并保证供应5、已获得建筑许可证 工程招标的形式:1、公开招标2、邀请招标 工程招标的方法:按招标工程特点和招标对象分为:一次性招标、多次招标 工程招标前的准备工作:1、组织招标机构2、申请批准招标3、准备招标文告和文件4、对申请投标单位进行资格审查5、制定标底 投标:投标单位获得投标资格以后,在认真研究招标的基础上,掌握好价格、工期、质量、物质等几个关键因素、根据招标单位的要求和条件,在符合招标项目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对招标项目估算成本、价格,在规定的期限内向招标单位递交投标资料,争取中标。 投标企业的基本条件:1、必须持有营业执照,取得法人资格2、承建工程技术资格必须符合招标工程的要求,不得越级承担工程任务3、具有承包建设安装工程施工的能力4、符合当地有关规定 建筑企业投标准备工作的主要内容:1、收集招标投标的信息2、监理投标机构,配备专业人员3、准备和提交企业资格预审资料4、熟悉招标文件5、计算标价和编写投标文件 投标文件(即标涵)包括内容:1、标涵的综合说明2、工程量、单价、总报价3、措施4、计划开工、竣工日期5、施工组织和工程形象进度6、拟派出的项目负责人与主要技术人员的简历7、主要工程施工方法和拟用于完成招标项目的机械设备 选择投标工程的基本原则:1、项目的可行性2、项目的可靠性3、项目的盈利性 招标承包制的意义:?开展竞争,有利于打破垄断;?促使建设工程按基本建设程序办事;?促进经济体制的配套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促使我国建筑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有利于缩短建设工期,降低工程造价 第 34 页 共 67 页 合理报价:就是认真研究竞争对手形势,科学分析竞争的行情,确定正确的竞争策略,在预算造价的基础上作出投标造价的决策 合理报价的基本原则:既使标价能够接近标底,又能发挥优势,胜过竞争对手,并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 确定标价应注意的问题:1、估计招标单位的标的范围2、估计竞争对手可能标底范围3、分析招标单位的意向及其侧重点4、根据竞争形势及企业自身的任务确定标价5、根据工程情况和特点确定标底 如何搞好投标工作:1、必须有一个精干的、具有决策能力的经营班子负责工作2、掌握信息3、全面测算,认真作价4、果断决策5、更新装备,增强实力6、树立信誉 开标:开标人在规定时间、地点,在招标人、投标人、建设银行和建设主管部门参加下,公开举行,当众启封所有在投标截止日期前收到的标涵,宣读各投标人的标价等主要内容的过程 开标方式:1、公开开标,当场宣布中标单位2、公开开标,当场只宣布可能中标单位 开标时对标涵的要求:凡标涵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按废标处理:1、标涵未密封2、标涵未按招标文件要求填写,或填写字迹模糊,辨认不清3、标涵未加盖企业和负责人印签4、标涵寄出时间超过投标截止日期 评标:是由招标人依法组建的评标委员会负责,对投标人所报送的投标资料进行审查、评比和分析的过程,是整个招标投标的重要一环 评标原则:公正平等、经济合理、技术先进 评标标准:1、施工方案在技术上能保证工程质量2、施工力量和技术装备能保证工期3、标价合理、施工企业的信誉 定标(中标):各单位标涵通过各项条件的对比分析,平衡、优选确定最佳单位的过程 第 35 页 共 67 页 选择中标单位应符合条件之一:1、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各项综合评价标准2、能够满足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并且经评审的投标价格最低,但是投标价格低于成本的除外 评标定标方法:1、条件对比法2、打分评标法3、侧重法 建筑工程合同:是围绕建筑工程活动,发生经济联系的双方在平等、互利的条件下,为明确相互的权利义务关系而定力的合同,是建筑工程领域各种合同的总称 经济合同:是指具有平等民事主体的法人、其它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相互之间,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经济合同的基本特征:1、是法人间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而签订的协议2、是明确签约双方相互权利和义务的协议3、是在当事人平等基础上达成的协议。任何一方不得强加意愿于另一方4、合同一经签订,公证机关确认,就具有法律效力,双方要严格遵守履行合同。若一方不履行,给对方造成经济损失的,要负经济和法律责任5、经济合同应采用书面形式签订,并符合国家有关政策法律的规定 建筑工程合同的种类:1、监理合同2、勘察设计合同3、施工合同4、物质购销合同5、加工承揽合同6、运输合同和仓储保管合同7、劳务合同和劳动合同8、施工企业内部合同9、联营合同 搞好建筑企业的经济合同管理主要工作:1、设置专职合同管理机构,配置专业管理人员2、定期组织本企业的合同管理人员学习《合同法》及上级有关规定,并向广大职工宣布,增强法制观念3、制定和颁发企业经济合同管理的具体方法,建立和健全必要的业务管理制度4、督促各职能部门按合同办事5、做好日常合同管理工作,建立和保存完整的施工记录6、经常与本单位聘请的法律顾问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提供合同执行中发生纠纷的情况,为其在进行法律辩护时提供事实依据 第 36 页 共 67 页 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条件的特点:1、合同体系完整、严密,责任明确2、双方责任划分较为公正3、合同履行过程中建立以工程师为核心的管理模式4、适用于采用招投标选择承包商的施工承包合同5、适用于大型复杂的单价合同 FIDIC《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条件》由通用条件和专用条件两部分组成,还有标准化附件 施工索赔:承包商由于非自身的原因发生合同规定之外的额外工作或损失所要求进行的费用和时间的补偿就称为施工索赔。 施工索赔的分类:1、按索赔当事人分类:承包商与业主间的索赔、承包商与分包商间的索赔、承包商与供货商间的索赔、承包商与保险公司间的索赔2、按索赔目标分类:工期索赔、费用索赔3、按索赔处理方式分类:单项索赔、综合索赔4、按索赔事件性质分类:工程延误索赔、工程变更索赔、工程终止索赔、施工加速索赔、意外风险和不可预见因素索赔5、按索赔的处理依据分类:合同内索赔、合同外索赔、道义索赔 索赔:是作为合法的所有者,根据自己的权利提出对某一有关资格、财产、金钱等方面的要求 索赔的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双方签订的施工合同文件 索赔证据:是当事人用来支付索赔成立或和索赔有关的证明文件和资料 索赔证据必须:真实、准确、全面、及时。具有法律证明力 常见的索赔证据:1、各种工程合同文件2、施工日志3、施工照片及声像资料4、来往信件、电话记录5、会议纪要6、气象报告和资料7、工程进度计划8、投标前业主提供的参考资料和现场资料9、工程备忘录及各种签证10、工程结算资料和有关财务报告11、各种检查验收报告及技术鉴定报告12、其它 索赔文件包括:1、承包商或其授权人致业主或工程师的信2、索赔报告正文3、附件 工程合同的内容由协议书、通用条款和专用条款三部分构成。 第 37 页 共 67 页 第 38 页 共 67 页 第 39 页 共 67 页 第十章建筑企业计划管理 建筑企业的计划管理:是企业为达到既定目标,对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和各方面进行全面的、科学的组织、平衡、协调、控制和监督。 建筑企业计划管理的特点:1、计划的全面性2、计划的被动性3、计划的多变性4、计划的不均衡性 计划管理的意义:1、计划管理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2、计划管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3、计划管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客观要求 计划管理的任务:1、分析环境,掌握状态2、全面规划,统筹安排3、综合平衡,科学组织4、挖掘潜力,计划优先5、计划实施,控制调节6、不断总结,不断提高 建筑企业计划管理的环节:编制、执行、检查、总结分析环节 编制环节:主要工作是确定计划指标,对计划进行综合平衡,确定执行计划的时间安排 执行环节:首先下达计划、组织计划实施,并对整个计划执行过程进行控制 检查环节:是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日常、定期和完成后的检查 总结分析评价环节:是根据检查中收集的信息资料进行总结分析,作出评价,用以指导下一轮计划的编制 建筑企业的计划:是企业系统为实现综合经营目标,对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和各个方面进行的合理分工、全面组织、科学领导和控制。同时,对企业的各级机构、各部门。各项工程都有各自具体的目标和要求,保证企业系统目标的实现 企业计划的种类:1、按作用时间分类:企业的中长期计划、企业年度计划、企业季度计划、企业月度计划、旬计划2、按计划对象分类:企业编制的计划、工程对象编制的计划3、按计划内容分类:建筑安装工程施工计划、附属辅助生产计划、机械施工计划、物质供应计划、劳动工资计划、成本计划、财务计划、技术组织措施计划、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计划 第 40 页 共 67 页 建筑企业计划指标:是企业在计划期内,在特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所要达到的技术经济目标和水平 建筑企业计划指标体系分类:1、按性质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2、按表现形式分为价值指标和实物指标3、按考核主体分为国家对建筑企业的考核指标体系、建筑企业内部考核指标体系 建筑企业主要指标的计算:1、竣工率2、劳动生产率3、工程质量4、工伤事故频率5、机械设备6、工程成本7、利润 竣工面积 计划期内完成的总工作量 竣工率, ×100, 全员劳动生产率, (元/人) 施工面积 计划期内全部职工平均人数 经验收鉴定,被评为优良等级的建筑面积或单位元元工程个数 工程质量优良率, ×100, 经验收鉴定,被评为合格(包括优良)的建筑面积或单位元元工程个数 经验收鉴定,被评为合格(包括优良)的建筑面积或单位元元工程个数 第 41 页 共 67 页 工程合格率, ×100, 计划期内完成的总建筑面积或单位元元工程个数 计划利润,预算造价,工程预算成本 实际利润,结算收入,工程实际成本 利润额 资金利润率, ×100, 流动资金+固定资金 利润额 利润额 成本利润率, ×100, 产值利润率, ×100, 工程总成本 建安总产值 建筑企业长期经营计划的内容:1、生产发展规模2、生产基地建设规划3、生产技术发展规划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规划5、人才开发规划 各类计划之间的关系:建筑企业计划多种多样,各种不同计划都有自己的独特作用,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把时间系列计划建立在按生产对象划分的基础上,从而保证按时间划分的计划有可靠的科学依据;生产对象系列计划又受时间系列计划的约束和指导,从而克服了各种计划相互脱节、缺乏系统,使施工组织社稷流于形式以及年、季、月度计划抛开施工组织设计,不顾工程项目的质量,单纯追求完成工作量等弊端。 第 42 页 共 67 页 企业中、长期战略计划编制的依据和内容, 依据:企业的中长期计划要依据国家的宏观经济发展政策、行业发展的技术及经济策略、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及市场需求的趋势、企业自身的条件及经营发展的目标等来制定。 内容:?生产发展规模;?生产基地建设规划;?生产技术发展规划;?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规划;?人才开发规划。 企业年(季)度计划编制的依据和内容, 依据:?已签订的工程承包合同;?企业的中、长期经营计划的要求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近期的市场调查数据和预测数据;?施工组织设计;?企业内部的有关资料;?主要资源及设备供应计划,上一年度计划的执行情况。 内容:?施工计划;?附属企业生产计划;?机械施工计划;?物资供应计划;?劳动工资计划;?成本计划;?财务计划;?技术组织措施计划;?职工福利计划。 年度计划编制的依据:1、已签订的工程承包合同2、企业的中、长期经营计划的要求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3、近期的市场调查资料和预测资料4、施工组织设计5、企业内部的有关资料6、主要资源及设备供应计划,上一年度计划的执行情况 建筑企业年度计划编制的阶段:1、准备阶段2、试算平衡阶段3、计划确定阶段 建筑企业年度计划的内容:综合性计划、专业性计划 综合性计划: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最主要、最全面的计划,它规定企业在计划年度应当实现的经营目标 专业性计划内容包括:1、施工计划2、附属企业生产计划3、机械施工计划4、物质供应计划5、劳动工资计划6、成本计划7、财务计划8、技术组织措施计划9、职工福利计划 建筑企业计划的控制基本形式:1、自我控制2、逐级控制3、关键点控制 第 43 页 共 67 页 建筑企业计划调整的方法:1、均衡法2、写作法3、目标修正法4、滚动计划法5、启用备用计划法 建筑企业计划的执行:1、将不同性质的指标分别交给各职能部门实行归口管理2、建立相应计划责任制3、对计划实施结果进行考评 第十一章 建筑企业施工和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就是对完成最终建筑产品的施工全过程所进行的组织和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阶段:签订工程合同、施工准备工作、组织施工、交工验收 施工管理是企业生产的管理中的主要内容,也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施工管理的特点:1、接受工程施工任务,必须签订合同2、按工程对象个别确定3、有大量的综合协调工作4、准备工作时间长 施工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合理地组织完成最终建筑产品的全部施工过程,充分利用人力和物力,有效地使用时间和空间,确保综合协调施工,使建筑工程达到工期短、质量好、成本低、安全生产的目标,迅速发挥投资效益 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1、签订工程承包合同,严格按合同执行,加强合同管理2、认真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加强施工准备工作管理3、按现场施工目标,组织好现场施工,加强现场施工管理4、做好竣工验收的准备,严格按程序组织工程验收、加强工程交工验收管理 项目经理的作用:1、领导作用2、协调者作用3、管理者作用4、决策者作用 项目经理的职责:1、确保项目目标实现,保证业主满意2、制定项目阶段性目标和项目总体控制计划3、组织精干的项目管理班子,并全面领导其工作4、对重大问题及时决策5、履行合同义务,监督合同执行6、在项目内部实施组织、计划、指导、协调和控制 第 44 页 共 67 页 项目经理部的职能部门设置:1、经营部2、工程部3、技术部4、物质部5、财务部6、综合办公室 施工现场管理的主要制度:1、施工现场管理实施办法2、工程质量管理实施办法3、工程技术管理规定4、施工计划编制与实施办法5、材料节约实施办法6、现场安全管理办法7、现场场容管理办法8、施工现场材料管理办法9、施工现场治安保卫管理办法 施工准备工作的重要性:充分发挥人的积极因素,合理组织人力物力,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程质量,节约国家资金 施工准备工作的内容:1、技术准备2、施工现场准备3、物资准备4、施工队伍的集结和后勤准备 技术准备的工作:1、熟悉、审查图纸及有关资料2、调查研究、收集必要的资料3、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预算 施工现场准备工作:1、场地控制网的测量2、平地场地3、修通道路4、水通和电通5、临时设施 物质准备工作:1、根据物质需用量计划,安排货源2、、工业生产设备的订货与加工3、预制构件的制作及零件加工准备4、施工机械和机具的准备 现场施工管理的重要性:1、现场施工管理是企业整个管理的基础和落脚点2、现场施工是企业各种生产要素的集结地,是企业产生效益的源头3、施工现场时企业形象的窗口,是企业施展建设本领的舞台4、施工现场是企业深化改革的启动点 现场施工的目标:工期短、质量好、成本低和生产安全 现场施工的主要内容:1、按计划组织综合施工2、施工过程的全面控制 如何搞好综合施工,1、提高计划的可靠性2、合理地组织指挥3、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和承包制4、做好技术物质保障 第 45 页 共 67 页 施工过程的全面控制主要内容:1、施工过程中的检查2、施工调度工作3、专业业务分析4、施工总平面图管理(场容管理) 施工总平面图管理的内容:1、施工机械应当按照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规定的位置和线路设置、不得任意侵占场内道路。施工机械必须经过安全检查,经检查合格的方能使用。施工机械操作人员必须建立机组责任,并按照有关规定持证上岗,禁止无证人员操作2、应保证施工现场道路通畅,排水系统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保证场容场貌的整洁,随时处理建筑垃圾。在车辆、行人通道的地方施工,应当设置沟井坎穴覆盖物和施工标志3、按照施工总平面图设置各项临时设置。堆放大宗材料、成品、半成品和机具设备,不得侵占场内道路及安全防护等设施4、施工现场的用电线路、用电设施的安装和使用必须符合安装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并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架设,严禁任意拉线接电。施工现场必须设有保证施工安全要求的夜间照明,危险潮湿场所的照明以及手持照明灯具,必须采用符合安全要求的电压5、必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的法规。施工现场的各种安全设施和劳动保护器具,必须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及时消除隐患,保证其安全有效6、施工现场应当设置必要的职工生活设施,并符合卫生、通风、照明等要求7、做好现场安全保卫工作,采取必要的防盗措施,在现场周边设立围护设施。施工现场在市区的,周围应当设置遮挡围栏,临街的脚手架也当设置相应的围护设施。非施工人员不得擅自进入施工现场,在施工现场建立和执行防火管理制度,设置符合消防要求的消防设施,并保持完好的备用状态8.、遵守国家和地区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定,采取措施控制施工现场的各种粉尘、废弃、废水、固定废弃物以及噪声、振动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第 46 页 共 67 页 竣工验收的依据:1、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依据有关文件2、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签订的工程合同以及超标文件3施工图纸和设备技术说明书,依据上级领导机关的有关文件4、国家现行的施工技术验收规范5、从国家引进技术或成套设备的项目,还应按照签订的合同和国外提供的设计文件等资料进行验收 竣工验收的标准:1、工程项目按照合同规定合设计图纸要求,已全部施工完毕,达到国家规定的 质量标准,能满足使用要求2、竣工工程达到地净、水通、灯亮,有采暖通风设备的应达到运转正常3、生产设备调试、试运转达到设计要求4、建筑物四周两米以内场地清洁5、技术档案资料齐全 竣工验收工作的阶段:1、单项工程验收2、全部验收 工程项目管理总结:1、技术总结2、经济总结3、结论 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保证施工生产顺利进行,提高工作效率,保护好环境 安全生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生产顺利进行、防止伤亡事故发生、确保安全生产应采取的各种政策、方针和行动的总称 常见的安全事故:起重吊装事故、机械伤害事故(机械的大量使用)、高空坠落事故、物体打击事故(建筑结构的升高)、触点事故和塌方事故(安全防范不到位) 第 47 页 共 67 页 防止安全事故采取的措施:1、从管理体制上,把自上而下的国家监察、企业的与自下而上的群众监督紧密结合起来,合力做好安全生产2、将国家关于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与企业具体规章制度结合起来,保证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3、在企业内部,应将行政手段与政治思想、经济、技术、教育、纪律等措施结合起来,实行全员参与的,权过程、全部的、全天候的全面安全管理4、将凭经验、凭直感、零星的、片段的、定性的、无肯定目标值的传统安全管理与采用现代化方法和手段的安全生产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变管理对象为管理动力,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变被动的事后堵漏为事前、事中的预测、预控,尽量把事故消灭在发生之前5、将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与不断采用新技术、新方法结合起来,使之上升为科学管理方法,以促进安全生产管理不断向前发展 安全管理的主要工作:1、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2、健全安全生责任制3、加强教育安全4、加强安全技术工作5、实行安全检查制度6、伤亡事故的调查与处理制度 安全生产指标:1、千人死亡率2、千人重伤率3、千人负伤率4、伤害频率5、伤害严重平均律6、千人经济损失率7、百元产值经济损失率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管理对施工企业而言主要是指安全生产(施工)管理,它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生产顺利进行、防止伤亡事故发生、确保安全生产而采取的各种对策、方针和行动等的总称。 3、工程开工的条件:?已经办理该建筑工程用地批准手续; ?在城市规划区的建筑工程,已经取得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 ?施工场地已经基本具备施工条件,需要拆迁的,其拆迁进度符合施工要求; ?已经确定施工企业(按照规定由招标确定,企业资质条件符合); ?有满足施工需要的施工图纸及技术数据,施工图设计文件已按规定进行了审查; ?有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具体措施,并按照规定办理了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手续; ?按照规定,应该委托监理的工程已委托监理; 第 48 页 共 67 页 ?建设资金已经落实;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它条件。 4、现场管理的主要内容:一是如何按计划组织综合施工;二是如何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控制。 5、施工总平面图管理的内容:?施工过程中的检查;?施工调度工作;?专业业务分析;?施工总平面图管理。 6、工程竣工验收的依据:?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有关檔; ?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元元签订的工程合同记忆招标文件; ?施工图纸和设备技术说明书,以及上级领导机关的有关檔; ?国家现行的施工技术验收规范; ?从国外引进新技术或成套设备的项目,还应按照签订的合同和国外提供的设计文件等数据进行验收。 工程竣工验收的程序:?单项工程验收;?全部验收。 7、施工项目的管理分析和总结:?技术总结;?经济总结;?结论。 8、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搞好安全管理,保护好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维护好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创造一个安定良好的环境,这是进行社会再生产的先决条件。(分析见下图) 9、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工作:?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教育;?加强安全技术工作;?实行安全检查制度;?伤亡事故的调查与处理制度。 10、安全生产指标的计算(见下图) 第 49 页 共 67 页 第 50 页 共 67 页 第十二章 建筑企业质量管理 质量是反映实体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能力的特性之总和 建筑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是指建筑产品达到或能满足社会和人民需要和标准所具有的特性,通常从其性能、适用性、安全性、可信性、可靠性、维修性、经济性、美观和环境协调等方面来体现。 工作质量:是指与产品质量有关的工作优劣程度,或是对产品质量的保证程度。 质量管理:是指企业为了能够以最经济、最有效地手段进行设计、生产、服务,以生产出为社会和个人满意的产品所进行的计划、组织、监督、控制、协调等一系列活动和手段,是制定和实施质量方针的全部管理职能 工程质量特点:影响质量因素多、质量波动大、质量变异大、质量隐蔽性大、检验局限性大 质量管理的基本任务:建立和健全企业的质量体系,以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各项活动进行控制,并开展质量保证活动 质量管理的重要性:1、防患于未然,将质量事故消灭于萌芽之中2、实现我国经济腾飞的重要经济发展战略3、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之本 质量管理发展的阶段及特征, 第一阶段:质量检验管理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此阶段的质量管理主要是靠检验部门和检查人员,应用技术检验方法,将大量产成品中的废品剔除,事后检查把关,仅对结果进行管理。其按规定的技术要求对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为主要特征。 第 51 页 共 67 页 第二阶段:统计质量管理阶段(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此阶段采用数理统计理论和方法来控制质量,以达到减少不合格品率的目的。其特点是在质量检验基础上取得数据,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质量问题和原因。 第三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今)。此阶段进一步按照现代生产技术发展的需要,以系统的观点看待产品质量,综合运用数理统计、心理行为科学、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理论和方法,对一切同产品质量有关的因素进行系统管理,力求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能够有效地确保产品质量和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体系。 发展各阶段特点:第一阶段:按规定的技术要求对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第二阶段:在质量检验基础上取得数据,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质量问题和原因。根据一定标准对工序抽样,达到质量满足产品标准要求的预控管理。第三阶段:1、全面质量的管理2、全过程的管理3、全员参与管理4、全面实施多种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的综合性管理 ISO9000族结构:1、术语标准GB/T6583-1994 2、标准的使用或实施指南3、质量保证标准4、质量管理标准5、支持性技术标准 ISO 9000标准的适用情况:1、质量管理情况2、合同情况3、第二方认证或注册4、第三方认证或注册 质量管理标准与质量保证模式标准的区别:1、目标不同2、性质不同3、内容不同4、应用不同 全面质量管理(TQC):是指企业全员参加,以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为对象,以现代管理技术和方法为手段,对质量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判断的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1、用户第一2、全面管理3、预防为主4、重视过程控制5、让数据说话6、工作原则 全面质量管理的程序和步骤, (一)四个阶段 第 52 页 共 67 页 第一阶段:计划阶段。通过计划、确定质量管理的方针、目标、以及实现方针、目标的措施和行动计划。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按计划具体组织实施。 地三阶段:检查阶段。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定。 地四阶段:处理阶段。把检查后的各种结果加以处理,正确的予以肯定,制成标准,存在的问题转入下一循环去解决。 (二)八个步骤 第一步: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 第二步:分析影响质量问题的因素。 第三步:找出影响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作为质量管理的重点对象。 第四步:制定改进质量的措施和行动计划,并预计目标。 第五步:按既定计划进行实施。 第六步:根据计划的内容和要求,检查实施结果,肯定成绩,找出问题。 第七步:总结经验,巩固成绩,制定标准、以便执行。 第八步:提出尚未解决的问题,转入下一循环。 PDCA:是由全面质量管理四个阶段英文单词的 第一个字母检缩而成的,它是指质量管理中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等四个阶段组成的工作循环 PDCA循环的特点:1、PDCA四个阶段是一个有机的、完整的循环整体2、大环套小环,环环相扣,同向转动,想、互相促进3、循环像转动的车轮一样,不断前进,每循环一次,就上升一个台阶4、循环得快慢或好坏,是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1、质量管理教育工作2、质量责任制和质量保证体系3、检测与计量工作4、标准化工作5、质量信息工作6、质量计划工作 第 53 页 共 67 页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内容:1、市场调研的质量保证2、工程设计过程的质量控制3、投标签订合同的质量控制4、编好质量计划5、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6、材料采购的质量控制7、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8、检验和实验的质量控制9、成品保护的质量控制10、竣工验收的质量控制11、使用过程的质量控制 工程质量事故的含义:凡工程质量与规定的质量标准或设计要求不相符合,并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都叫工程质量事故。它包括由于设计错误、材料设备不合格、施工方法错误、偷工减料等原因所造成的各种质量事故。 工程质量事故的分类:?一般质量事故(5000以上);?重大质量事故(一级,300万,二级,100万,三级,30万,四级,10万)。 重大事故分为4各等级:300万以上一级,100万-300万2级,30万-100万3级,10万-30万4级 工程质量事故的处理:1、直接经济损失在五千以下的列为工程质量问题,由企业自行处理2、一般质量事故按地方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处理3、重大质量事故按以下程序处理:1事故发生单位必须以最快的方式将事故的简要情况向上级主管部门和事故发生所在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监察、劳动部门报告2、在24小时内写出书面报告3、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和事故发生地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严格保护事故现场,采取有效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4、事故发生单位应根据上级派出调查组和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或建设监理单位决定的质量事故处理方案,尽快的处理完工程事故并写出质量处理报告 建筑工程质量检验的工作步骤:1、明确质量要求2、测试3、比较4、评定5、处理 建筑工程质量检验的方法:1、感官检验(看、模、敲、照)2、物理与化学实验(吊、靠、量、套) 第 54 页 共 67 页 建筑工程质量评定:1、保证项目、基本项目、允许偏差项目2、质量评定的依据3、工程质量评定标准 全面质量管理的统计分析方法:1、排列图2、因果分析图3、频数分析直方图4、控制图5、分层法6、相关分析图简介7、统计调查法 全面质量管理和特点:?全面质量的管理;?全过程的管理;?全员参与管理;?全面实施多种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的综合性管理。 7、质量计划的内容:?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计划;?各项质量的指标计划;?保证质量的条例及奖惩制度;?各部门的质量管理责任及各负责人应负责的技术问题;?项目实施各环节的质量检查程序和手段;?信息反馈的途径和汇总等。 10、质量评定优良合格的标准 ?分项工程 ?保证项目必须全部符合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基本项目抽检处(件)应符合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合格规定。 ?允许偏差项目,建筑工程70,(设备安装工程80,)及以上的实测值在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允许偏差范围内。 在合格的基础上,基本项目的优良项数占检验项数的50,及以上,抽查点数中,有90,及以上的实测值的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允许偏差范围内,可评定为优良 ?分部工程 ?合格:所含分项工程的质量全部合格; ?优良:在合格的基础上,50,及以上的分项工程为优良,主要分项工程必须达到优良。 ?单位工程 ?合格:所含分部工程质量保证资料基本齐全;观感质量评定得分率在70,及以上。 第 55 页 共 67 页 ?优良:在合格的基础上,50,及以上的分部工程优良;主要分部工程必须优良;质量保证资料基本齐全;观感质量评定得分率不小于85,。 11、排列图:是由两个纵坐标、一个横坐标、几个由高向低的直方和一条折线组成的图形。 因果分析图:又称特性要因图、鱼刺图或树枝图,是用来表示工程质量特性与影响质量的有关因素之间关系的图。它按影响质量的五大因素(人、机、料、法、环),形象地描述出它们的因果关系。 直方图:是通过对数据的加工整理,从而分析和掌握质量数据的分布状况和估算工序不合格品率的一种方法。它是一种质量管理静态分析法。 控制图:是典型的动态分析发法。分析和判断工序是否处于控制状态时,常使用这种带有控制界限的图。 领会 1、质量管理的任务:是建立和健全企业的质量体系,以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各项活动进行控制,并开展质量保证活动。 2、ISO9000系列标准:?ISO9000,9004所有标准及它们的分标准;?ISO10001,10020所有标准及它们的分标准;?ISO8402术语标准。 7、相关分析图:又称散布图或分布图。是用以研究、判断两个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图。一般用于分析、研究影响因素同质量特性之间、两种质量特性之间、两种影响因素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 分层法:也称分组法和分类法,他根据数据统计的目的和要求。把质量相同或性质相近的问题分门别类地归纳起来,使数据系统化、条理化、从中找出规律,有的放矢,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工程质量。 调查表又称检查表、核对表、统计分析表。它与分层法联合应用,效果更好。 第 56 页 共 67 页 第十三章 建筑企业生产要素管理 建筑企业技术管理的任务:1、正确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政策和上级发布的有关技术工作的指示、决定、规范和标准2、研究、认识和利用施工生产的技术规律,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全面提高经济效益3、建立和完善技术制度和技术责任制,为建立良好的技术工作秩序提供保证4、充分发挥技术人员和扩大职工在技术工作中的积极性,加强技术教育,不断提高技术水平5、开展科学技术研究机技术革新、技术革命,加快科研成果、技术成果的应用6、做好技术情报、技术归档工作7、从技术上采取措施,保证实现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 建筑企业技术管理工作的内容:1、技术管理的基础工作2、技术管理的基本工作(施工的技术准备工作、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工作、技术开发和更新工作) 技术管理的基础工作:1、建立健全技术管理体制2、建立健全各级技术责任制3、制定并贯彻技术标准和技术规程4、建立健全施工技术原始记录5、建立技术档案6、搞好技术情报工作7、提高职工的技术素质 技术管理的基本工作:1、图纸学习与会审2、技术交底3、材料设备检验4、工程质量的检查和验收5、技术开发 图纸学习内容:工程结构形式、细部构造、主要尺寸、主要和特殊材料、技术标准、质量要求、坐标、标高及现场情况 第 57 页 共 67 页 图纸会审内容:1、图纸是否安全,规格是否明确2、主要尺寸、标高、轴线、预埋件、孔洞有无矛盾和错误3、建筑、结构、水、暖、电、设备安装之间有无矛盾4、设计依据和嘉定与施工现场情况是否符合5、设计是否考虑了施工条件,对施工机械、材料供应、进度、工艺、质量等的要求,施工及各分包单位是否能满足,有何困难6、设计提出的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及实现的困难性和应采取的必要措施7、对重大施工方案的确定进行研究讨论 技术交底的内容;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设计变更、施工工艺、技术安全措施、规范要求、质量标准 单位负责人技术交底的内容:1、有关工程的各项技术要求2、必须注意的尺寸、轴线、标高以及预留孔洞、预埋件的位置、规格、数量等3、使用材料的品种、规格、等级、质量要求以及混凝土、砂浆、防水盒耐水材料的配合比4、施工方法、施工顺序、工程配合、工序搭接、安全操作要求5、各项技术指标的要求和实施措施6、设计变更情况7、施工机械设备的性能及使用注意事项等 材料设备检验制度的内容要求:施工用地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和设备等均必须具有供应单位的合格证明,并根据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检验;新材料、新结构、新产品要求作出可靠的技术鉴定,合格后,方可采用;对设备要做好检查、实验和运转工作;各种实验及检验设备、仪器应定期做好使用前的检修和检验工作;施工过程中要进行抽样检验,正确记录数据,列入档案 需要进行隐蔽工程验收的部位和内容:1、土建部分(地基、基础、砌体配筋、钢筋混凝土结构、防水工程、焊接、其它)2、水暖工程3、电气工程 技术革命的目的:是企业通过对生产技术在原有基础上的局部改进和创新,逐渐改变企业的技术面貌 第 58 页 共 67 页 技术革新的主要内容:1、施工工艺和操作方法的革新2、施工机械设备和工具的革新3、原料、材料、燃料的利用方法的改进4、建筑结构、构件的革新5、测试、检验和管理技术的改进等 企业实施技术改造的原则:1、围绕实验手段的提高,扩大技术储备,促进技术开发,进行技术改造,企业的生产技术要不断更新,能够及时适应新结构、新材料、新施工工艺的要求,保证企业在技术上和经济上的竞争能力2、围绕降低消耗、提高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改善劳动条件,进行技术装备的更新和施工工艺的改革,从装备和工艺上增强企业的适应能力3、推广和应用现代化管理技术,培训技术力量,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4、围绕对社会需要量所作的技术预测,制定和贯彻企业技术改造的规划,使企业在规模上适应客观环境 技术开发:是指人们自觉地探索自然规律,并将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开拓过程 技术开发的途径:1、独创型技术开发2、引进型技术开发3、综合与延伸型技术开发 工资管理的主要内容:贯彻国家有关工资分配方面的方针政策,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报酬方式,制定和 执行企业的内部分配制度,实施工资改革,编制与执行劳动工资计划等 劳动工资管理的原则:1、依法办事2、把职工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立在发展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3、深入调查研究,按施工生产的技术内容和要求,以及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工艺的改进来进行劳动分工和调整劳动组织4、贯彻按劳分配原则,采用能体现此原则的工资形式,以利于鼓励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和加强职工的团结5、加强思想政治工资,把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结合起来6、劳动定额的制定要贯彻平均、先进的原则,既反映先进的施工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又要使大多数职工经过努力能够完成和超额完成 建筑企业用工制度;1、固定工资制2、合同制3、临时工制4、农村建筑队伍 第 59 页 共 67 页 工资形式:1、计时工资2、计件工资 计件工资的形式:1、直接计件工资制2、累计计件工资制3、计件奖励工资制4、超额计件工资制5、包工工资制 工资制度:是指根据职工所从事的工资所需的劳动技能、劳动强度、劳动条件、劳动责任决定给予报酬的标准和档次的一项基本制度 企业工资制度:是指企业按照职工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以货币形式支付给他们的劳动报酬,是职工劳动报酬的基本形式。它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保障和改善职工生活的因素;也是保证劳动力顺利分配,监督劳动和消费的手段;是企业经营机制中劳动机制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 我国工资制度:1、等级工资制2、结构工资制3、浮动工资制4、岗位技能工资制 企业的岗位技能工资制组成:岗位(职务)工资、技能工资、辅助工资 材料管理的意义: ?搞好材料管理是保证施工生产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是工程按期或提前竣工的基本保证; ?加强材料管理是企业降低物耗,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 ?搞好材料管理可加速流动资金周转,减少流动资金的占用。 ?加强材料管理可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 ?加强材料管理还有利于带动现场管理水平的提高。 材料管理的任务:?保证供应?加快周转?降低消耗?节约费用。 工程技术标准:是对建筑安装工程质量、规格及其检验方法等所作的技术规定。 工程技术规程:是为了贯彻技术标准而对建筑安装工程的施工过程、操作方法、设备和工具使用及维修、施工安全技术等所作的具体规定。 第 60 页 共 67 页 4、劳动工资管理是指企业对人力资料的取得、开发、保持和利用等方面所进行的计划、组织、分配、控制和激励等一系列管理工作的总称。 6、材料消耗定额:是在一定生产技术条件下,完成单位产品或生产任务应消耗的材料数量标准。它是实行经济核算、确定材料需要量、合理使用材料、编制材料计划的基础,是组织限额发料和考核、分析材料利用情况的依据。 材料储备定额:是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组织管理条件下,为保证生产正常进行和企业生产经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而建立的必要材料储备的数量标准。它是编制材料供应计划、材料采购、订货、仓储的主要依据。 7、现场材料管理的主要工作:?施工前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收尾阶段。 8、机械设备管理:是企业对施工生产使用的机械设备从选择、使用、维护、修理、改造更新到报废处理全过程所进行的管理。它包括机械设备的技术管理(由机械管理部门承担)和机械设备的经济管理(由企业财务部门承担)。 9、机械设备管理的内容: ?机械设备的装备;?机械设备的合理使用;?机械设备的检查;?机械设备的保养 10、考核机械管理水平的指标计算。 ?设备完好率:反映企业机械设备完好程度的指标 制度台日数-在修台日数+节假日加班台日数 台日完好率, ×100, 制度台日数+节假日加班台日数 制度台日数,日历台日数,节假日台日数 在修台日数,机械设备在修时的台日数之和 ?设备利用率:反映企业机械设备利用程度的指标。利用率越高,机械设备利用越充分。 第 61 页 共 67 页 制度台日数,停工台日数+节假日加班台日数 台日利用率, ×100, 制度台日数+节假日加班台日数 停工台日数,机械设备非作业台日数之和 ?设备效率:反映企业机械设备生产能力发挥程度的指标。 报告期设备实际完成的实物工程量 设备效率, 报告期设备平均总能力 ?装备生产率:考查企业机械装备在施工生产中创造价值大小的指标。 年度完成的总工程量(元) 装备生产率, 年末机械设备的净值(元) ?技术装备率:反映企业机械设备装备程度的指标。 全年机械设备平均值(元) 技术装备率, 全年平均人数(人) ?动力装备率:反映企业机械设备动力的指标。 全年机械设备平均动力数(Kw) 动力装备率, 全年平均人数(人) ?维修费率:是从机械设备总投资角度反映企业机械设备维修程度的指标。 全年机械设备维修费用(元) 第 62 页 共 67 页 维修费率, ×100% 全年机械设备平均原值(元) ?设备大修理计划完成率:反映企业机械设备修理计划的完成程度。 全年实际完成大修理的机械设备台数 设备大修理计划完成率, ×100% 全年计划大修理机械设备台数 ?万元产值维修费率:从总工作量角度反映企业机械设备维修程度的指标。 ?机械化程度:反映企业在建筑施工中用机械代替体力劳动程度的指标。 领会 1、技术管理的内容, 技术管理的基本工作和技术管理的基本工作。 2、技术管理的基础工作:?施工的技术准备工作;?施工规程的技术工作;?技术开发和更新工作。 3、劳动工资管理的内容和原则, 劳动管理的内容是:确定合理的劳动组织,制定与执行劳动定额和定员,进行劳动力的招收,录用、调配及劳动合同的签订、变更、终止、解除、续订等工作,组织职工技术培训,搞好劳动保护、劳动保险、劳动统计等工作,加强劳动纪律管理等。 工资管理的主要内容:贯彻国家有关工资分配方面的方针政策,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报酬形式,指定和执行企业的内部分配制度,实施工资改革,编制与执行劳动工资计划等。 6、建筑材料的分类: 按材料在施工中的作用分类:?主要原材料?半成品?辅助材料?燃料和动力?工具及机械配件。 第 63 页 共 67 页 按材料的自然属性分类:?金属材料?木材?硅酸盐材料?五金制品?电器材料?化工材料。 7、材料管理制度:是在贯彻执行国家的物资工作方针、政策、法令和上级颁布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主要包括:材料定额管理制度,材料供应计划编制,材料采购、验收制度,材料运输管理制度,限额领料制度,仓库收发管理制度,清仓核资及多余材料处理制度,材料现场管理制度等。另外,还应建立与材料成本管理相对应的材料管理经济责任制。 8、机械设备管理的意义:现代化工程建设的基本特点是结构高大深重、施工高速准确,这就需要大量的、种类繁多的机械设备,实现机械化施工。因此,加强机械设备管理,对不断提高机械的完好率和作业效率,防止事故发生,保持机械设备的良好状态,保证施工生产正常进行,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施工速度,推动技术进步,实现建筑工业化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大意义。 机械设备管理的任务: ?贯彻国务院和建设部门颁布的有关设备管理的条例和规定,建立和完善机械设备管理的激励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 ?逐步推行设备综合管理; ?根据先进、经济、合理和生产可行的原则,选择最优的机械设备; ?正确。合理地使用设备; ?搞好机械设备的检查、维护保养和修理; ?根据需要和可能,及时改造更新机械设备,促进技术进步; ?制定与企业管理体制相适应的机械设备分级管理机制。 第十四章 建筑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及经济核算 识记 第 64 页 共 67 页 1、财务管理:是根据企业财务会计法规,对施工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进行组织、指挥和监督,并正却协调各方面的财务关系,不断提高企业经营活动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发展。 2、固定资金是固定资产的货币表现。固定资产在建筑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确定企业装备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的标志之一,是企业进行再生产不可缺少的物资技术基础。 流动资金是企业流动资产的货币表现。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运用的资产。 3、建筑企业资金构成按期筹集对象和筹集方式,可分为资本金和负债两大类。 4、无形资产是指企业长期使用但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它是企业所具有的高于一般水平获利能力,通常是企业拥有的一种法定权或优先权,如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商誉等。 递延资产是指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应当在以后年度内分期摊销的各项费用,包括开办费。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改良支出。摊销期在一年以上的固定资产修理支出以及其他待摊费用等。 5、成本管理就是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对成本的形成所进行的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考核、和检查等一系列的管理工作。 6、成本管理的分类:?工程成本?工业产品成本?作业提供成本?材料采购成本。 7、企业利润由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组成。 8、经济核算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遵守经济规律,运用货币形式对生产经营中的支出(生产消耗)和收入(生产成果)进行记录、计算、分析,以期用最少的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的活动。 9、经济核算的方法:?会计核算?统计核算?业务技术核算。 第 65 页 共 67 页 10、经济核算的特点。 ?由于建筑产品具有多样性、单件性的特点,因此,建筑产品的价格是通过编制施工图预算来逐个去奠定。工程预算就是经济核算的基础。 ?由于建筑产品体积庞大,生产周期长,材料耗用量大,需用的建设资金多,而建筑企业的资金来源于国家拨款、银行贷款、地方或企业自筹,或引进外资等多种渠道,故对它们要分贝进行核算。 11、经济活动分析就是利用各种核算资料和其他资料,分析企业的生产和财务活动,检查各项经济计划指标的完成情况,寻求影响计划完成好坏的原因,总结经验,揭露矛盾,找出差距,采取改进措施,借以不断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经济活动分析就是进行企业的诊断。它是经济核算的继续和提高,是经济核算的灵魂和方法。 12、经济活动分析的内容:?施工生产计划完成情况分析。?材料物资供应的分析。?劳动工资分析。?施工机械的分析。?工程成本分析。?企业财务状况分析。 13、经济活动分析的方法:?比较法?代替法?差额计算法?平均分析法?比重分析法。 领会 1、财务管理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各种财务开支范围和标准,如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国家的财经纪律约束违反国家经济政策和财经制度的行为。?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依法计算和缴纳国家税收,保证国家财政收入。?保证投资者权益不受侵犯。 2、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的分类。 固定资金分类:?生产用的固定资产?非生产用的固定资产?租用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不需用的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第 66 页 共 67 页 流动资金的分类:?按流动资金的内容分类可分为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款及预付款、存货等 ?按流动资金的地位可分为生产领域的流动资金和流通领域的流动资金。 ?按流动资金的管理方式可分为定额流动资金和非定额流动资金。 ?按流动资金形成的来源可分为自有流动资金和非自有流动资金。 3、成本管理的内容:成本预测和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信息、成本分析、成本检查。 4、成本计划的内容: ?确定企业在计划期内工程总成本降低的幅度,并对总成本中各个成本项目提出降低的具体要求。 ?制定为实现降低成本目标而应采取的技术组织措施,并把这些措施落实到有关部门。 ?确定各项管理费用节约的数额,并归口到有关部门,以便执行和控制。 成本计划的方法:?技术组织措施计划表;?管理费计划表;?降低成本计划表。 5、经济核算的内容:?生产成果核算;?生产消耗的核算;?资金核算;?财务成果核算。 6、经济活动分析的意义(答概念)。 7、经济活动分析的程序:?收集资料,掌握情况;?对比分析,发现问题;?综合概括,抓住关键;?提出措施,贯彻执行。 简单应用 1、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考核指标的计算。 2、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 3、企业利润指标的计算。 第 67 页 共 67 页
/
本文档为【建筑经济与企业管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