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2017-09-27 22页 doc 44KB 26阅读

用户头像

is_215732

暂无简介

举报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第二章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本章主要讲解以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为代表的三代中共党人对社会主义特征、本质和根本任务的探索历程及其理论成果,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建设社会主义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及其理论、实践意义;使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正确认识中外社会主义建设历史上出现的种种挫折及其原因,明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合理现象同社会主义本质的区别,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重点难点】 重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及其创新;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社会主义的...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第二章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本章主要讲解以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为代的三代中共党人对社会主义特征、本质和根本任务的探索历程及其理论成果,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建设社会主义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及其理论、实践意义;使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正确认识中外社会主义建设历史上出现的种种挫折及其原因,明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合理现象同社会主义本质的区别,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重点难点】 重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及其创新;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难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1 【思考题】 1、怎样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 2、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 3、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一)毛泽东提出要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走出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0世纪50年代中期,随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 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时期。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十分落后、各地发展极不平衡的东方大国中,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面临的一个全新的课题。解决这个课题的实质,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毛泽东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同 2 第一个五年计 划执行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相联系的,也是同如何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相联系的。我国在1953年开始的国家第一个五年建设,许多方面主要是工业(特别是重工业)、计划管理、金融、统计等方面,基本上照搬了苏联的经验,也就是说采取了苏联模式。其主要原因在于: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出现了分别以美、苏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尖锐对立,以美国为代表的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和遏制,而苏联则给新中国以援助和支持。 2、新中国建设有进行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需要向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学习,而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在工业化建设中所取得的高速度显示了苏联模式的威力,并且这种模式又适应了新中国在工业化初期着重发展重工业的需要。正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选择苏联模式,是难以避免的。 但是,苏联模式本身存着一些弊端,并且这一模式也未必适合中国。因此,尽管当时照抄照搬难以避免,亦属必要,但却不能不说是一个缺点。正如毛泽东后来所说,在经济建设上照抄苏联,“这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同时又是一个缺点,缺乏创造性,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这当然不应当是长久之计。”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特别是在1956年2月苏共 3 二十大前后,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揭示了苏联模式存在的一些弊端,如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管理体制高度集中统一等等。与此同时,一贯主张从中国实际出发并对照搬苏联模式不满的毛泽东,也在实践中察觉到苏联模式的某些弊端,陆续发现苏联一些经验并不完全适合中国国情,从而重新审视苏联模式,以便“以苏为鉴”,少走弯路。此外,新中国在几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也积累了一些自己的经验。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毛泽东提出了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问题。 (二)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 路的理论成果 理论成果有三个:《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和中共八大 1、1956年4月,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围绕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深刻论述了正确处理经 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讲话提出了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以及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的基本原则;提出了改革过于集中的计划体制的初步构想,要求中央向地方分权和扩大企业自主权。讲话提出的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观点,对我国社会主义建 4 设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2、中共八大。1956年9月召开的党的八大,刘少奇提出,我们应该学会自己走路,应该根据中国的特点,采取适合中国情况的方法来进行建设,要按经济办法管理经济,且刘少奇在分析主要矛盾时提出落后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强调发展生产力的的重要性,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在个补充”的思想,主张在工商业的经营方面,国家经营的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是补充;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进行的自由生产是补充;在流通领域,国家市场是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的主体,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补充。董必武就加强法制建设作了系统发言,中共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国内形势,主要矛盾、主要任务的分析是符合实际、基本正确的。 3、1957年2月,毛泽东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还不完全巩固的思想;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的学说,强调了要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特别是要正确人民内部矛盾;提出了从全体人民出发,“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提出了发展工业必须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的工业化方针。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初步探索中提出的许多 5 重要思想观点,尽管有的还是不够成熟的设想,有的并未付诸实施,有的在实践中没能坚持下去,但它们都为后来的探索做了开创性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二、 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 社会主义建设。直到“文化大革命”前夕的十年中,我们虽然遭到过严重挫折,仍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一)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出现曲折的原因及表现 原因:1957年下半年以后,国际国内出现了一些复杂的情况(波匈事件, 国内各阶层的不满情绪)。由于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不长,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更短,人们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有些已经比较清楚,更多的还有待于继续探索。我们党过去长期处于战争和激烈的阶段斗争的环境中,对于迅速到来的新生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全国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科学研究,对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缺乏深刻的认识。 表现: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认为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有利的国内环境,可以很快地实现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愿望,在经济建设上往往急于 6 求成,在观察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新矛盾新问题时,容易把已经不属于阶级斗争的问题仍然看做阶级斗争;在党内生活中,容易把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中产生的不同意见视为“路线斗争”、“阶段斗争”,导致党在指导思想上逐渐发生了“左”的偏差,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逐渐偏离了正确方向,出现了曲折,以致后来又发展成为“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 (二)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上的积极贡献 1、毛泽东: (1)在领导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时提出了不能剥夺农民,不能超越阶段。 (2)提出了社会主义可以区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 (3)提出了社会主义条件下要反对平均主义,重视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作用。 (4)社会主义建设具有艰难性、复杂性和长期性。 (5)在中国的具体国情下,应当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 (6)从世界范围内两种社会制度的根本对立与斗争的角度,提出了要防止和反对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保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先进性和永不变后的思想。 7 2、刘少奇: 认为如果生产关系跑到生产力的前头就会破坏生产力,因而农村生产和分配 的单位不能太大,等。 3、周恩来: 提出我国知识分子绝大多数已经是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科学技术在我国现 代化建设中具有关键性作用等观点。 4、陈云: “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5、邓小平: 提出了关于整顿工业企业,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等观点。 6、朱德: 提出要注意发展手工业和农业多种经营的观点,还强调党执政后纪律检查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保护生产、巩固和纯洁党的组织、巩固党同群众的联系,保证党集中统一。 7、邓子恢: 提出了农业中要实行生产责任制的观点。 另外: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毛泽东仍然提出了一些比较正确的思想观点:(1)提出了党际关系不应影响国家关系;(2)提出了“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构想;(3)提出了我国永远不称霸的重要思想等。 8 从历史上看,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经过两次胜利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才使党逐步掌握了中国革命的规律,领导革命取得成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同样经过了一个反复的探索过程,其间也经历过“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两次重大挫折,八大以后社会主义建设20多年的曲折发展也深刻教育了全党,为我们逐步掌握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三、 第一代领导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意义和局限 我国是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人口众多、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 东方大国。经过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与实际的问题。面对这一全新的课题,中国共产党内最具有理论创造力的毛泽东不仅率先提出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伟大历史任务,而且从经济、政治、科学文化等各个方面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全方位的初步探索,提出许多重要的思想观点。在毛泽东的倡导和带领下,中国共产党内掀起了一股调查研究,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总结自己的经验,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的热潮,并在中共八大前后及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取得一系列初步的但却是重要的理论成果。 9 (一)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摆脱苏联模式,独立自主地探索一条适合中 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尽管在这一历程中犯过错误,有过曲折,甚至遭受过失败,但毕竟是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开端。 2、这一探索中形成的一些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是被 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以新的内容丰富了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形成的毛泽东思想宝库,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3、这一探索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步形成的邓小平理论提供了重要的 思想材料,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探索中所提出的许多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思想观点,如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的思想,把全党工作重点转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思想;社会主义社会分为不发达的和比较发达的两个阶段的思想;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在于科学技术现代化,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的思想;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若干重大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思想;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思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学说和两关社会矛盾学说,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 10 活的主题的思想;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思想等,这些思想为邓小平理论所继承和吸收,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思想来源。 (二)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存在的历史局限 在新历史条件下,毛泽东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借 鉴别国经验,努力摆脱苏联模式,率先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取得初步的成果。虽然这一探索经历了许多曲折,发生了包括“文化大革命”在内的严重错误,但是,毛泽东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开创者的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当然,毛泽东的探索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历史局限。 1、这一探索从总体上说,还没有摆脱苏联模式。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社 会主义建设不可避免地受到苏联模式的影响,而且是相当严重的影响。毛泽东从中国革命胜利的经验中确信,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不能照抄苏联模式,而应该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找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具有本国特点的道路。同时,他也从苏联建设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中意识到苏联模式的弊端,因此,决心另辟蹊径, 探索一条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为此,他进行了艰苦的努力,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却先后犯了包括“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在内的严重错误,使探索走上了歧途。而由于误入歧途,没有找到正确答案,因而也 11 就不可能使中国真正摆脱苏联模式。正如邓小平后来所说:“我们过去照搬苏联搞社会主义的模式,带来很多问题。我们很早就发现了,但没有解决好。” 2、探索中所取得的一些正确的理论成果,由于种种原因而未能在实践中坚持下去,有的还出现了严重背离。例一:毛泽东提出了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建立起来以后,我们的根本任务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要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等正确思想,但他后来又断然否定中共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错误地认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毫无疑问,这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从而逐步走上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轨道。例二:毛泽东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提出要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但在实践中,却把一些本属于党内和人民内部不同意见的争论当作阶级斗争或阶级斗争的反映,造成阶级斗争扩大化。例三:毛泽东提出要努力认识和反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但在实践中却习惯地套用过去革命战争年代群众运动、政治动员的方法来搞经济建设,夸大了主观意志的作用,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因而造成了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严重失调,等等。 12 3、这一探索中存在着的错误倾向逐步发展,最后导致“文化大革命”这样长时间的全局性的“左”倾错误的发生。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主要是在1957年后,“左”的思想开始抬头,逐步形成了一些错误的理论观点、政策思想,出现了一些严重的错误。如发生了建设上急于求成的“大跃进”,和从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到庐山会议“反右倾”,再到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后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左”倾错误,最后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为实现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作了准备。 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缺乏充分的思想理论准备,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遭到破坏,党和国家领导制度上存在某些缺陷,以及国际因素的影响,等等。但是,最根本的原因,则在于当时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没有 完全搞清楚,思想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这种不清醒、不清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超越历史发展阶段导致的“空想论”;二是由于对社会政治状况和主要矛盾的错误判断而导致的“以阶级斗争为纲”。显然,前者是毛泽东追求的未来社会的理想目标,回答的是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的问题;后者是毛泽东实现理想社会的途径, 13 回答的是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这两个问题既是毛泽东晚年思考得最多且论述得最充分的问题,也是导致他出现严重失误的最基本问题。对此,邓小平精辟地指出:“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 “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 第二节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一、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总结多年来离开生产力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 把许多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并不具有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东西当作“社会主义原则”加以固守,把许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当作“资本主义复辟”加以反对的历史教训,经过深邃的思考,创造性地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了新的概括,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1、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概念。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刚刚实 行改革开放之际,针对一些人因政策的调整而产生的困惑和疑虑,邓小平论述怎样才能发挥社会主义 14 制度优越性的问题时,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概念。鉴于我们过去搞了2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人民生活提高不多、生产力发展不够理想、同世界先进水平差距拉大的实际情况,他指出:“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他认为,讲社会主义,首先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他把发展生产和增加人民收入称之为压倒一切的,实际上已经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内容。同时邓小平对不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他认为,贫穷不是社会 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2、1986年9月,邓小平在回答美国记者关于“致富光荣的口号同社会主义的关系”时说“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力,第二是共同致富。”这段话成为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雏形。 3、邓小平在1992年视察南方的谈话中明确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5 (二)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和特点 1、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概括,一方面强调必须集中力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指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和目的。这一概括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同时又赋予了社会主义以新的含义和时代内容。它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 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是邓小平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内在统一的基础上认识社会主义的一个创造,也是他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这个具有更高概括性范畴的重要原因。 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指出了社会 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阐明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 2、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特点 (1)在目的和目标层次上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 (2)突出生产力的首要基础地位 (3)突出社会主义的目的 (4)在动态中描述社会主义的本质 3、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本质属性 16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 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作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重大判断。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是我们党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也是这次全会立论的重要理论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逐步深入、逐渐清晰、不断深化。今天,我们更加深切地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性质和宗旨,决定了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的,决定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决定了我们党有责任、有信心、有能力主要通过和平的、渐进的方法,通过有领导、有步骤、有秩序的调整和改革,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决定了社会和谐是我国社会矛盾存在和解决过程的基本形态,也就是说,我国社会在本质上是和谐的。但是,这种和谐并不会自然而然地实现,需要进行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这就要求我们科学分析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 17 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社会和谐,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觉追求的价值目标,又是持续推进、不断实现的历史过程。 按照社会和谐这一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决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的战略任务,兼顾了“大社会”和“小社会”两个方面。作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我们所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整体和谐的社会,是实现社会和谐的价值目标与创造性实践相统一的渐进的历史过程,需要贯穿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整个历史过程,体现到党和国家的一切重大决策、改革举措和全部工作之中。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我们所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要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社会建设,旨在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积极化解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努力形成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中,既要放眼“大社会”,从“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视野和战略高度来认识、来思考、来谋划,始终按照有利于促进和实现社会和谐来统筹考虑我们的战略规划、决策措 18 施和工作部署;又要着眼“小社会”,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二、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邓小平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从主要强调关于公有制、按劳分配等特征,进一步深入到实现共同富裕这个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上。过去由于缺乏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方面,认为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范围越广、程度超高,越有助于实现共同富裕,甚至脱离实际条件,盲目扩大公有制的范围,提高公有制的程度,导致远离根本目的的结果。这在多次出现的“穷过渡”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对改革开放的一些政策调整之所以经常会出现不同的意见,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也是因 19 为离开了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孤立地看待是否符合公有制、按劳分配等社会的特征。因此,提出一个把建设社会主义的手段和目的统一起来的更高层次的社会主义本质概念,搞清楚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目标,对于统一认识,促进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保证社会主义改革的正确方向,是十分重要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为判断改革开放的是非得失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大踏步地向前发展。 第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邓 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针对性,一方面是过去只是着重于关注巩固和扩大公有制、按劳分配和计划经济,把它当作目的本身,而忽视了更为基本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目标;另一方面是防止改革进程中可能出现的少部分人富而大部分人穷的两极分化和其他消极现象。这两种情况都不可能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紧密地结合起来,揭示了实现社会主义本质与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为我们寻找一种能够从更深层次把握住社会主义的本质,从而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改革开放中探索出一条发展更快、人民享受到社会主义建设成果更大、能够充分体现出对资本主义优越 20 性的道路,奠定了理论基础,开辟了广阔前景。 总之,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理论概括,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既是坚 持和继承,又是发展和创新,为我们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并在实践中创造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奠定了科学的思想基础。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一、 发展才是硬道理 (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1、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只有适应生产力的状况,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产生,社会主义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推进,以至于共产主义的实现,都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 2、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最终结果,只有不断地发展生产力才能实现这个必然要求和最终结果,才能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3、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并为将来向共产主义过渡奠定必备的物质条件,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先 21 进和具有优越性,从根本上说,就是看其能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造出比先前的经济制度更高的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和生活水平,既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表现。 (二)发展才是硬道理(详见教材 P86-87) 1、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2、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3、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一)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内涵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指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这个命 题是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中提炼出来的。先 22 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发展问题;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发展问题;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发展问题;在“三个代表”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更是发展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归根到底是以发展作为思想红线来贯串的。(2)这个命题凸现了发展在我们党执政兴国中“第一要务”的位置,说明发展始终是第一位的任务、根本的任务、中心的任务、压倒一切的任务。 (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原因 第一,这是由我们党成为执政党并将长期执政的历史地位决定的。我们党执政的目的始终着眼于发展,执政的任务始终致力于发展,执政的始终围绕着发展来制定,执政的成效始终要由实践来检验; 第二,这是科学总结其他执政党兴衰成败经验教训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最为深刻的教训,生产力、先进文化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关系到执政的物质基础和群众基础; 第三,这是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要求的,发展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维护与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显得迫切; 第四,这是适应当代世界发展变化实际的,当今世界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非常迅猛,综合国力的竞争不断加剧,作 23 为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唯一正确决策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把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进一步发挥出来。 总之,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中大国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又面对世界范围内日趋激烈的竞争,能不能解决好发展的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国富民强都无从谈起。 (三)联系现实理解两个问题 从现实的维度来解读“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认真思考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苏联东欧国家的共产党会失去政权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政党的执政地位至今没有动摇,二是为什么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曲折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够经受住考验并赢得人民的拥护, 因为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生产力的发展,结果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所以衡量执政党是否能够解决社会发展问题就要看它是否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是否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如果这两个方面的问题解决不了或者是解决得不好,那么执政党的威信就会下降,执政基础就会动摇,甚至就会被历史所淘 汰。 答一:苏联东欧共产党之所以出局,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好生产力落后和人民生活贫穷的问题。在生 24 产力的发展问题上,苏东国家的生产力水平虽然也在发展,但是发展速度太慢,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长期不能缩小。据统计,1979,1980年每创造1000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所消耗的煤和钢,在苏联分别是1490公斤和135公斤,东德是1356公斤和88公斤,捷克是1290公斤和132公斤;而在英国则为820公斤和38公斤,法国为502公斤和42公斤,西德为565公斤和52公斤。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问题上,赫鲁晓夫在《最后的遗言》中承认,社会主义搞了几十年,老百姓的吃住标准并没有多大提高,在某些方面甚至还比不上沙俄时代。他说,每每想到这一点,我便常常“闷闷不乐”。到戈尔巴乔夫降下苏联国旗的1991年,苏联的GDP 9000多亿美元,仅为美国(约 5.5亿美元)的1,6,人均GDP3000多美元,仅为美国(约2.2万美元)的1, 7.与苏东共产党的执政相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政党在战后的执政党在“罗斯福新政”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旨在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社会改革,以信息技术、空间技术和生物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新科技革命,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有学者作过这样的评估:从20世纪70年代到现在近30年的时间,资本主义国家生产的社会产品超过过去300年生产的总和。特别近年来美国经济保持连续增长的发展态势,以至于在遭遇“9.11”恐怖袭击之后 25 都能迅速扭转被动局面,恢复社会正常秩序。这样的发展,这样的奇迹,给资产阶级政党的执政拓展了大量的空间和余地。这也是为什么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直没有发生过严重的执政危机的根本原因。 答二:中国共产党在80多年的奋斗历程当中一直是得到人民支持、信赖和拥护,不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领导地位都是巩固的,那么根本的原因同样可以归结为中国共产党牢牢把握住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领导人民实现了整个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发展。旧中国封建统治者丧权辱国,社会战乱不断,国家积贫积弱,人民饥寒交迫;新中国成立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家日益昌盛,人民的社会地位、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显著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不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其他方面的改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生了巨大变化,创造了令世界惊异的“东方奇迹”。所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有了共产党,中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这既是 中国人民从长期奋斗历程中得到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结论,也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坚实基础。 总之,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实际上是对古今中外执政规律的深刻把握和对中国共产党今后如何保 26 持长期执政的深刻告示。所谓“第一要务”,是相对于其他各种要务而言的。它说明在党所面临的各种繁重任务中,处于首要地位的重要国策和中心任务是要解决发展问题;它强调解决发展问题是当代中国由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第一需要,是在新的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一需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一步实现好最广大人民利益要求的第一需要。如果社会主义事业没有新的发展,各种问题解决不了,矛盾就会爆发,稳定的局面将不复存在;如果新的发展太慢,问题积压很多,人们很难看见前进的希望,也会丧失对党和政府的信心和信赖。因此,必须看到解决发展问题是关系到能否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关系到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关系到党能否长期执政的根本问题。这是领会“第一要务”的关键。 三、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一)为什么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1、中国共产党是以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走上历史舞台,党的一切方针政策都要促进生产力尤其是先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都是为了促进 27 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2、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建立在发达生产力的基础上。 (二)怎么样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1、必须亳不动摇地坚持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开辟更广阔的途径。 2、必须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保证。 3、必须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一)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科技本身是以知识形态存在的,具有渗透性。科技被应用于生产过程,便会成为现实的生产力。 1、科技可以提高劳动者素质、劳动技能; 2、科技可以提高生产工具的质量; 3、科技可以改变劳动对象的性质和状态; 4、科技可以使生产的组织管理科学化。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科技地位越来越重要。 1、科技发展是现代经济发展的经常性先导因素; 28 2、科技的重大突破性的进展会带来经济的飞跃和发展; 3、在现代国家和国民经济增长中,科技贡献占首位。 (三)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 1、科教兴国战略的基本含义 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 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2、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含义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要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92to.com,您的在线图书馆 29
/
本文档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