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文字的产生发展和规范

2017-11-27 19页 doc 363KB 32阅读

用户头像

is_977556

暂无简介

举报
文字的产生发展和规范文字的产生发展和规范 印刷术是复制术,其复制内容和复制对象无非文字和图象两大类,其中尤以文字的复制 为多,在中国古代社会尤其如此。因此,文字的产生、发展和规范,于印刷术的发明与完善则是至关重要的了。 第一节 文字的产生 在人类历史上,任何工艺技术??特别是重大工艺技术??的发明,都有赖于社会对它的需求和物质条件的具备。印刷术也不例外。现实情况是,印刷术的发明取决于社会在文化和生活方面对印刷这一转印复制术的需求,而这一需求的实现,又是以包括文字的产生、发展和规范,以及印刷原材料在内的物质条件的具备为前提的。换句话说,如果...
文字的产生发展和规范
文字的产生发展和 印刷术是复制术,其复制内容和复制对象无非文字和图象两大类,其中尤以文字的复制 为多,在中国古代社会尤其如此。因此,文字的产生、发展和规范,于印刷术的发明与完善则是至关重要的了。 第一节 文字的产生 在人类历史上,任何工艺技术??特别是重大工艺技术??的发明,都有赖于社会对它的需求和物质条件的具备。印刷术也不例外。现实情况是,印刷术的发明取决于社会在文化和生活方面对印刷这一转印复制术的需求,而这一需求的实现,又是以包括文字的产生、发展和规范,以及印刷原材料在内的物质条件的具备为前提的。换句话说,如果没有作为印刷复制对象的文字的产生、发展和规范,尽管人们需要印刷术,尽管印刷术在织物领域能够得以应用,但印刷术的完善和发展也是困难、缓慢的。是文字的产生、发展和规范导致了社会对印刷术的复制需求,提供了复制对象。文字与印刷术的诞生和发展有着相互促进和制约的不解之缘。 中国的文字是从图画中分离、转化而来的。而这些早期的文字和图画,正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出于记载和传播信息、交流思想的需要而创造出来的。这里边有个自然而又必然的演变过程。当我们探讨文字的起源时,自然而然地会涉足最初导致文字产生的那些原始的、记载和交流思想的记事方法,从结绳、契刻和图画文字谈起。 一、从结绳、契刻到图画文字 人类社会之初,生产力极其低下,出于生存的需要,人们不得不联合起来,采用原始、简陋的生产工具,同大自然作斗争。在斗争中,为了交流思想,传递信息,语言诞生了。但语言一瞬即逝,它即不能保存,也无法传到较远一点的地方去,而某些需要保留和传播到较远地方去的信息,单靠人的大脑的记忆是不行的。于是,原始的记事方法??“结绳记事”和“契刻记事”应运而生了。 1、结绳记事 在文字产生之前,人们为了帮助记忆,采用过各式各样的记事方法,其中使用较多的是 结绳和契刻。中国古籍文献中,关于结绳记事的记载较多。公元前战国时期的著作《周易?系辞下传》中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汉朝人郑玄,在其《周易注》中也说:“古者无文字,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李鼎祚《周易集解》引《九家易》中也说:“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各执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这是讲结绳为约,说得已相当明白、具体了。 2、契刻记事 契刻的目的主要是用来记录数目。汉朝刘熙在《释名?释书契》中说:“契,刻也,刻识其数也。”清楚的契就是刻,契刻的目的是帮助记忆数目。因为人们订立契约关系时,数目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容易引起争端的因素。于是,人们就用契刻的方法,将数目用一定的线条作符号,刻在竹片或木片上,作为双方的“契约”。这就是古时的“契”。后来人们把契从中间分开,分作两半,双方各执一半,以二者吻合为凭。关于古代契刻的情况,《列子?说符》里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宋国人,在路上拾到一个别人遗失的契”,回到家中便把契藏了起来,并偷偷地数契上刻的齿数,以为这些齿代表的钱数不少,非常高兴,情不自禁地对邻居说:“我很快就要发财了。”这段故事说明古代的契上刻得是数目,主要用来作债务的凭证。图3-1是在甘肃省西宁县周家寨出土的仰韶期遗址的骨契图形。 图3-1 周家寨出土的骨契图形 图3-2 秘鲁印加人结绳记事图形 结绳记事,契刻记事,以及其它类似的记事方法,世界各地的不同民族皆有之。中国一直到宋朝以后,南方仍有用结绳记事的。南美洲的秘鲁,尤其著名。有的民族,利用绳子的颜色和结法,还可以精确地记下一些事情来。图3-2是秘鲁印加人用的结绳记事的图形。 作为原始的记事方法的结绳记事,不论它用一根绳子打结,还是用多根绳子横竖交叉,归根结底,它只是一种表示和记录数字或方位的一些简单的概念,是一种表意形式。可以把它看成是文字产生前的一个孕育阶段,但它不能演变成文字,更不是文字的产生。因为它只能帮助人们记忆某些事情,而不能进行思想交流,不具备语言交流和记录的属性。因此,结绳记事不可能发展为文字。 3、图画文字 结绳记事和契刻记事,毕竟是原始的、非常简陋、粗略的记事方法,记事范围小,准确性差。人们不得不采用一些其它的、譬如图画的方法来帮助记忆、表达思想。绘画导致了文字的产生。唐兰先生在《中国文字学》中说:“文字的产生,本是很自然的,几万年前旧石 器时代的人类,已经有很好的绘画,这些画大抵是动物和人像,这是文字的前驱。”然而图画发挥文字的作用,转变成文字,只有在“有了较普通、较广泛的语言”之后才有可能。譬如,只有在这时,有人画了一只虎,大家见了才会叫它为“虎”;画了一头象,大家见了才会叫它为“象”。久而久之,大家约定俗成,类似于上面说的“虎”和“象”这样的图画,就介于图画和文字之间,间而用之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图画越来越多,画得也就不那么逼真了。这样的图画逐渐向文字方向偏移,最终导致从图画中分离出来。这样,图画就分了家,分成原有的逼真的图画和变成为文字符号的图画文字。图画文字进一步发展为象形文字。正如《中国文字学》所说:“文字本于图画,最初的文字是可以读出来的图画,但图画却不一 定都能读。后来,文字跟图画渐渐分歧,差别逐渐显着,文字不再是图画的,而是书写的。”而“书写的技术不需要逼真的描绘,只要把特点写出来,大致不错,使人能认识就够了。”这就是原始的文字。 关于文字的起源,战国时代有不少仓颉作书的传说,见于史载多处。如《荀子解蔽》中说:“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吕氏春秋?君守篇》说:“奚仲作车,仓颉作书„„。”说中国的文字是仓颉创造的。 关于仓颉造字,历史上有这样一个近似于神话的传说,说仓颉是黄帝的史官,黄帝统一华夏之后,感到用结绳的方法记事,远远满足不了要求,就命他的史官仓颉想办法,造字。于是,仓颉就在当时的洧水河南岸的一个高台上造屋住下来,专心致志地造起字来。可是,他苦思冥想,想了很长时间也没造出字来。说来凑巧,有一天,仓颉正在思索之时,只见天上飞来一只凤凰,嘴里叼着的一件东西掉了下来,正好掉在仓颉面前,仓颉拾起来,看到上面有一个蹄印,可仓颉辨认不出是什么野兽的蹄印,就问正巧走来的一个猎人。猎人看了 看说:“这是貔貅的蹄印,与别的兽类的蹄印不一样,别的野兽的蹄印,我一看也知道。”仓颉听了猎人的话很受启发。他想,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特徵,如能抓住事物的特徵,画出图象,大家都能认识,这不就是字吗?从此,仓颉便注意仔细观察各种事物的特徵,譬如日、月、星、云、山、河、湖、海,以及各种飞禽走兽、应用器物,并按其特徵,画出图形,造出许多象形字来。这样日积月累,时间长了,仓颉造的字也就多了。仓颉把他造的这些象形字献给黄帝,黄帝非常高兴,立即召集九州酋长,让仓颉把造的这些字传授给他们,于是,这些象形字便开始应用起来。为了纪念仓颉造字之功,后人把河南新郑县城南仓颉造字的地方称作“凤凰衔书台”,宋朝时还在这里建了一座庙,取名“凤台寺”。 上述这些虽然都是传说,不足为据,但其内涵却不无道理,这就是文字从图画中来,最早出现的文字是图画文字。至于文字的产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问,或者说,对中国文字的产生作现实、客观的,不难看出,文字是人类社会某一发展阶段上的必然产物,是原始人类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演变而来的,它不可能是由哪一个人单独发明创造的。或许仓颉曾对朦胧中的图画文字作过一次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整理,也未可知。至于仓颉作书、也就是文字诞生的年代,历史上众说纷纭。比较统一的说法是“仓颉是黄帝的史官。”仓颉造字当在公元前二十六世纪的黄帝时期。考古和文献记载说明,至少在四五千年之前,中国的文字??汉字,已经诞生并日趋成熟了。 二、早期的定型文字??甲骨文 中国的文字从出现至今,已经历了早期的图画文字、甲骨文字、古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以及印刷术发明后为适应印刷要求而逐渐派生出来的各种印刷字体等漫长的发展历程。其中,甲骨文字被人们看作是中国最早的定型文字。 甲骨文字是商朝后期写或刻在龟甲、兽骨之上的文字,其内容多为“卜辞”,也有少数为“记事辞”(图3-3、3-4)。因为那时人们用被灼烫过的甲骨上的纹络来判断事物的吉凶。占卜完毕,就将占卜的时间、人名、所问事情、占卜结果,以及事后验证刻在上面,形成了具有明显特徵的甲骨文。 甲骨文的文字,有刀刻的,也有朱书墨书的。刀刻的甲骨文字有的填满朱砂,其字体与今不同,因此难以辨认。现已发现的甲骨文字有四五千个。经过文字学家和考古学家们分析、判断,能够辨认的已近两千。这些甲骨文字,多为从图画文字中演变而成的象形文字,许多字的笔画繁复,近似于图画,而且异体字较多(参见图2-10)。这说明中国的文字在殷商时期尚未统一。另一方面,甲骨文中已有形声、假借的字,说明文字的使用已经有了相当长久的历史(图3-5)。 图3-3 刻有文字的龟甲 图3-4 刻有文字的兽骨 第二节 文字的发展和规范 中国的文字,刚产生时,都是按实物摹写的,即平常所说的图画文字或象形文字。所摹写的,都是人眼所能见到的实物,与绘画颇似。但这样的文字,为数不多,满足不了人们表达思想、传播信息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日益复杂,象形文字逐渐向符号化发展、演变,记录和传播信息的文字也日益增多,原有的、为数不多的象形文字已难以满足社会的需要,导致文字向指事、会意、转注、形声、假借,即所谓“六书”发展、演进。这样,文字的数量大增,可以完整地表达人们的思想了。 一、汉字的构成 中国的文字,大约由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等六种文字组成。这六种文 字,即通常人们所说的“六书”,是古代文字学学者分析汉字构造及其使用归纳出来的组成全部汉字的六种条例。中国文字创造之初,与埃及相同,都是由图画、象形文字演化而来的。但其进化情况却与埃及有别。几千年来,中国文字的演化、进展,始终维持着原始的绘画或符号内容,是沿着原始的、文字诞生时所创的路径前进的。只是在形成更多文字时,在原有文字构成的基础上,加以种种组合,以求形成更多的文字,这在世界文化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图3-5 甲古文构造例图 汉字的构成极其巧妙,记住字形和字义亦不觉困难。战国时期,从构字理论上,把汉字归纳为“六书”。这作为构字方法的“六书”是: 1.象形 这种构字方法,是指字的形状是仿照事物的形状书写而成的,即所谓“摹书实物之形而为之”。因此,象形文字是“画成其物,随体诘诎”,如日、月、山、水等四个字,就是模仿日、月、山、水之形书写并逐渐演化而来的(参见图3-5)。而这日、月、山、水的象形字,仍保留着原始的绘画特徵,反映着自然界这四种实物的真实形象。 2.指事 “指事”这种构字方法,是用文字来反映事物的真实状况的,即所谓“各指其事以为之”。因此,用这种方法构成的汉字是“视而可识,察而见意”。如人在其上写作“?”(上),人在其下写作“《》?”(下)。 3.形声 “形声”文字,由形、声两部分组成。一部分表形,另一部分表声。例如,“河”、“湖”二字,均以“水”为形,字义与水有关;而后半字的“可”“胡”,则与读音相同或相近。 4.会意 “会意”字的构成原则,是将两个原有字的字义联系起来而派生出来一个新的字义,从而产生一个新字。即“会合人的意思也”。如“人”字和“言”字合并成“信”字,意思是言而有信;八(古义为违背,当背讲)字和?字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公”字,意思是“背私为公”。类似信、公这种字,均属会意字。 5.转注 “转注”的含义在于用两个字互为注释,彼此同意而不同形。例如“考”、“老”二字,古时考可作“长寿”讲,“老”、“考”相通,意义一致,即所谓“老者考也,考者老也”。古诗《大雅???朴》云:“周王寿考。”苏轼《屈原塔诗》有“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一语。其中的“考”皆“老”意。故这类字称为转注字。 6.假借 “假借”字,简言之,即一字两用。原来本无此字,然而有些新的意义又无字表达,于是就把这种新的尚无字可以表达的意义赋与一个原有的字,即所谓“本无此字,依其托事”。如借用当小麦(古意)讲的“来”字,作来往的“来”;借当毛皮讲的“求”字,作请求的“求”即是。 汉字构成的“六书”之说,是古代文字学学者对汉字构成进行分析、归纳出来的字学理论。它所包含的汉字及其构成方法,是在文字发展史上长期实践中逐渐演化而成的,不会是 哪一个人独立创造的。至于“六书”之说本身,其分类法和所举例证,尚有不少欠妥之处,历代文字学家有不少分歧意见和评注。本书为印刷史书,对此仅从与印刷相关的、中国文字的产生与发展角度概要介绍,了解其大概意思就可以了。 二、汉字的发展和规范 中国文字的发展,经历了数千年漫长的岁月。秦统一中国后,连续对汉字进行简化、整理,使汉字逐渐走向规范化,为书写、雕刻,乃至印刷术的发明与完善,创造了便利而规范的有利条件。就其整个文字史而论,今天的汉字,是经过多次变革逐渐演变而来的。 图3-6 汉字演变举例 汉字从诞生到规范,大致说来,主要经历了古文、篆书、隶书、楷书等四个阶段的演变过程(图3-6)。其中,篆书又有大篆、小篆之分;隶书则有秦隶、汉隶之别。由此可知,历史上任何一种新的字体,都是经过长期演变逐渐形成的。这其间,自有许许多多似篆非篆、似隶非隶、似楷非楷的字在流行、在使用。周宣王的史官史籀对文字进行整理,诞生了大篆,但在春秋战国这段时间,各种文字并存;秦朝丞相李斯创制“小篆”不久,隶字即开始萌生;从隶书到楷书,其间也有各式各样、包括行书在内的字体出现。总的来说,楷书形成后,中国文字已基本定型。此后,虽有行书、草书,以及为适应印刷制版和阅读方便之需要而逐渐形成的印刷字体??宋体之出现,但这都是为了书写或印刷上的方便而产生的已趋于工整、规范的隶、楷之变种,并无多大实质性变异。下面就其演进过程,择其要者简介之。 1.古文 “古文”有广义、狭义二解,分类也比较含糊。就广义而言,古文是包括大篆在内的、小篆以前的文字;狭义的讲,古文则不包含大篆,指中国文字史上大篆以前的文字。客观上,秦统一文字之前,中国的汉字,从字体、应用角度讲,还是比较混乱的。据历史文献记载,中国古代文字发展到周朝,周宣王时(公元前九世纪)的史官史籀,曾对古文进行过一次整理,其结果是产生了“籀书”,世称“大篆”。这里,采用狭义的古文概念,将自成体系的“大篆”裁出,单作介绍。 2.大篆 在中国文字史上,夏、商、周三代,就其对文字学的贡献而言,以史籀为最。史籀是周 宣王的史官,它始变古文,别创新体,以趋简便。着有《大篆》十五篇。大篆是相对于小篆而言的。 大篆又有籀文、籀篆、籀书、史书之称。周宣王时,太史籀作《大篆》十五篇,因其为籀所作,故世称“籀文”。“籀文”乃据古文而作,是在古文基础上整理出来的,故其与古文或同或异。今其文散见于《说文解字》和后人收集的各种钟鼎彝器之中。其中以周宣王时所作石鼓文最为著名。 3.小篆 小篆又名秦篆,为秦朝丞相李斯所创。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华夏,其疆域广而国事多, 文书日繁,甚感原有文字繁杂,不便应用;加之,原有秦、楚、齐、燕、赵、魏、韩七国,书不同文,写法各异,亦亟待统一。乃命臣工创新体文字。于是,丞相李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就大篆省改、简化而成。小篆又名玉筋篆,取其具有笔致遒健之意而名之(图3-7)。 图3-7 小篆 小篆较之大篆,形体笔画均已省简,而字数日增,这是应时代的要求所致。从古文到大篆,从大篆到小篆的文字变革,在中国文字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占有重要地位。 4.隶书 “隶书”始为秦朝程邈所作。程邈本为秦朝县之狱吏,因得罪于秦始皇而被投入云阳狱中。他在狱中苦心覃思十年,损益小篆,作隶书三千字,上之始皇。始皇采纳用之,遂拜其为御史。当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务多端,文书日繁,记录事务单用小篆已深感不便,迫切需要一种比小篆更为省简、规范的文字,以便于书写和镌刻。由于当时改简小篆为社会亟需,势在必行,致使隶书这一比小篆规范得多的新的字体应运而生,得以面世。 今人心目中的隶书,一般是指那种有波磔的、一横一捺都拖着刻刀一样的长长的尾巴的隶字。其实这只是隶字中的一种。隶书并非以波磔为唯一的特徵。 隶书从出现到成熟,有着一段较长时间的演变过程,种类也多有不同。一般说来,普通称作隶书的,主要有秦隶和汉隶。秦隶是隶书的早期形式;汉隶则为隶书之成熟字体。人们通常所说的隶书,是指汉隶中的“八分”而言。“八分”是在秦隶之后,渐生波磔、归于整齐、规范,转化而来的。隶书发展到八分,已经是姿致遒美、成熟,为人们喜爱而又得到长期使用之文字了(图3-8)。 3-8 隶书 从小篆向隶书演变的第一步,最显着的变化是从婉曲的线条变为平直的笔画,从无棱角变成有棱角,这就大大方便了书写和镌刻。在文字演变史上又跨上了一个新的、关键性的阶梯,于中国文字的规范、定型,至关重要。中国的文字,在秦朝、汉初,短短数十年间,从大篆到小篆,又从小篆演变成隶书,发生了重大变化。演变之速、过程之短、变化之大、意义之深远,古今中外,实属罕见。何以如此?这就不能不归功于“社会需求”这一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所提供的“推动”作用了。人们常说,社会安定,百业俱兴。秦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对文字的需求是急迫的。为了求速、求易,以满足日益繁杂的政务上的需要,规划、改简文字,势在必然。 中国的文字,经过隶变之后,字的形、式、笔画和构成,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字的数量也急剧增加,结构组成上已超出“六书”范围。从此,除少数文字外,识字主要靠死记硬背。由于字数繁多,学记也比较困难。 图3-9 楷书 隶书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演变,到了汉末魏初(公元三世纪初期),又出现了“真书”。真书又名“正书”、“今隶”(以区别于汉隶),是一种通行到现在的、人们最熟悉的“楷书”。 5.楷书 “楷书”,又名真书、正书、今隶(图3-9)。楷书之“楷”者,法也,式也,模也。草书之名出于草率、草稿,楷书之名则反之。虽然篆书和隶书也有草写者,以此而论,其工整者亦可谓之为“楷”,但这里所说的楷书,是指自成一体、现在通用着的“楷书”而言,如欧阳询、柳公权等碑帖之字属之。 图3-10 钟繇楷书 关于楷书的首创者,众说不一。因为自魏、晋、南北朝,几百年来的文字,是隶书中的八分与楷书笔意错杂时期。比较一致的说法是由东汉王次仲所创。现存实物中,只有魏钟繇的“贺克捷表”的法度可称为楷书之祖。钟繇堪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楷书书法家(图3-10)。这里我们仍沿用这一通常的说法。 今天的楷书,其笔画端庄,波磔势少,是由:,古隶之方正,,八分之遒美,,章草之简捷等脱化、演变而来的(注:章草指“用于章程文书之上者”,是由八分隶再简约其点画,以便于书写之字体)。从三国时期钟繇作“楷书”起,这种字体一直沿用至今,被视为字体而为世人所喜爱。 图3-11 行书 6.行书 “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运笔自由的一种书体(也可称其为字体)。张怀??《书断》有云:“行书者,乃后汉颖川刘德升所造,即正书之变体,务从简易,相间流行,故称之‘行书’,刘德升即行书之祖也”。《宣和书谱》说:“自隶法扫地,而真几于拘,草几于放,介乎两者之间行书有焉,于是,兼真则谓之真行,兼草则谓之行草。”可见行书不同于隶、楷(图3-11),它的流动程度(指运用联绵笔的多少)可以由书写者自由运用。因此,自晋迄今,行书用处最大,用得最广,一般性书写几乎均用之。 7.草书 “草书”,又称破草、今草,由篆书、八分、章草,沿袭多种古文字变化而成。草书本于章草,而章草又带有比较浓厚的隶书味道,因其多用于奏章而得名(图3-11)。章草进一步发展而成“今草”,即通常人们习称的“一笔书”。今草字中的大部分均章草或行书趋于简捷者(图3-12)。张怀??《书断》说草书是:“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候通其隔行。„„故行首之字,往往继前行之末,世称一笔书者。” 急就章 月仪帖 出师颂 图3-12 章草 汉字发展到草书一体,已近完美无暇。唐朝之后,虽又出新体,即张旭之“狂草”。但狂草写出来他人多不能识,只能作为供人们欣赏的艺术品(图3-13),而失去了它作为记载和传播信息的文字之本能。于此,草书难以再向前发展。文字的发展只能另辟新径,沿着新开辟的方向??印刷字体演进了。 8.印刷字体 文字的发展、演变,写到草书一体,已能说明问题,达到了本章宗旨之需要。尔后的发展演变,乃印刷术发展中的事。为反映中国文字发展的联贯、系统,对印刷字体作简要介绍。 a.张芝今草 b.怀素狂草 图3-13 今草和狂草 图3-14 宋体 印刷术发明后,为适应印刷、尤其是书刊印刷的需要,文字逐渐向适于印版镌刻的方向发展,出现了横平竖直、方方正正的印刷字体??宋体。宋体(图3-14)字发端于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宋朝,定型于明朝,故日本人称其为“明朝体”。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几百年来,在宋体字的基础上又衍生出长宋、扁宋、仿宋等多种变体。这些新生的字体,都是应雕版印刷和传统的活字印刷的需要诞生的。近代西方印刷术传入后,在西文字体影响下,又出现了黑体、美术字体等多种新的字体。然而,由于宋体字即适于印刷刻版,又适合人们在阅读时的视觉要求,一直沿用至今,是出版印刷使用的主要字体。 综上所述,中国的汉字,自原始的图画文字起,演进到今日人们普遍用于书写、印刷、艺术等的现用字体,历经了古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宋体(印刷体)等主要演变过程。其中,从古文到楷书,已经完成了人们对文字规范之要求,具备了发明印刷术在规范文字方面的要求和条件。文字演进的主要动力,来自社会文化事业发展对文字在简易、规范和艺术美等方面的需求。正是这种社会的需求,使得中国的文字从不规范到规范,为印刷术的发明与完善创造了条件;也是由于这种社会需求,导致印刷术发明后的印刷字体的出现和成熟;还是出于这种社会需求,在现代印刷技术高度发展之今日,印刷对美化版面等艺术领域的要求提上日程,导致黑体、标准体、美术字体等的出现和应用,使得今天的印刷版面为之一新。社会需求是文字乃至印刷术发展的真正动力.
/
本文档为【文字的产生发展和规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