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浅论孔源性视膜脱离术后延迟复位5例

2017-11-26 2页 doc 12KB 21阅读

用户头像

is_153723

暂无简介

举报
浅论孔源性视膜脱离术后延迟复位5例浅论孔源性视膜脱离术后延迟复位5例 浅论孔源性视膜脱离术后延迟复位5例 浅论孔源性视膜脱离术后延迟复位5例 【摘要】 目的 探讨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通过保守治疗自动复位的机理及远期疗效。方法 5例孔源性视网膜患者,通过患眼包扎卧床、促进视网膜下积液吸收。结果 5只眼视网膜全部复位良好,无异常炎症反应。结论 部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可以通过保守治疗促进脱离的视网膜自动复位。 【关键词】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自动复位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严重的致盲性眼病,常常需要手术治疗,通过缓解玻璃体对视网膜牵拉、封闭视网膜裂孔以促进视网膜的...
浅论孔源性视膜脱离术后延迟复位5例
浅论孔源性视膜脱离术后延迟复位5例 浅论孔源性视膜脱离术后延迟复位5例 浅论孔源性视膜脱离术后延迟复位5例 【摘要】 目的 探讨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通过保守治疗自动复位的机理及远期疗效。 5例孔源性视网膜患者,通过患眼包扎卧床、促进视网膜下积液吸收。结果 5只眼视网膜全部复位良好,无异常炎症反应。结论 部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可以通过保守治疗促进脱离的视网膜自动复位。 【关键词】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自动复位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严重的致盲性眼病,常常需要手术治疗,通过缓解玻璃体对视网膜牵拉、封闭视网膜裂孔以促进视网膜的复位。关于首次手术失败后的二次手术问题,一些文献建议尽早手术治疗。在临床实践中,我们针对一些手术后早期裂孔封闭不严,视网膜下仍有大量积液的病例进行保守治疗使脱离的视网膜最终复位,取得很好的疗效,现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1年9月至2004年月间我院收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病例5例,女3例,男2例,年龄37,58岁,平均49岁,术前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分级:A级3只眼,B级2只眼,玻璃体混浊0,?级。颞上方马蹄形裂孔1只眼,颞下方圆裂孔2只眼,鼻下方圆裂孔1只眼,裂孔大小3/4,1.5 DD,锯齿缘离断性视网膜脱离1只眼,离断口位于颞下方5,7点范围。术前视力0.05,0.6,术前眼压9,13 mmHg。手术方式为外放液、硅胶加压、冷凝术,术后5眼随访期间无异常炎症反应,视网膜一直未复位,时间为术后1.5,2月,视网膜隆起度较术后早期减轻或没有变化。手术前后PVR没有变化,2只眼玻璃体混浊较术前增加?级,术后视力0.08,0.5,术后眼压11,14 mmHg,术后视网膜隆起范围1,2象限,跨越硅压嵴,4眼裂孔位于嵴前坡隆起的视网膜上,1眼裂孔位于嵴后坡前缘隆起网膜上,视网膜隆起呈扁平状、斜坡状、山冈状。 1.2 方法 行激光光凝(NIDEKGYC2000型,光斑300 μm,能量100,200 mW)5例术后病例,于术后1.5,2个月视网膜仍未复位,同样给予抗炎、促吸收治疗,并嘱咐患者在随访治疗期间尽量少活动,卧床休息,隆起的视网膜分别在1,2月内逐渐完全复位,其中2只眼于裂孔周围行激光光凝治疗。 2 结 果 随访2,6月,期间眼内无异常炎症 反应,视网膜平复,裂孔封闭,裂孔周围视网膜瘢痕形成,平均矫正视力0.41,平均眼压13.7 mmHg。5只眼PVR和玻璃体混浊程度均没有变化, 3 讨 论 3.1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由于玻璃体退行性变达到一定程度时,玻璃体后皮质出现脱离,在玻璃体皮质脱离区域视网膜如果存在退行性变,该处视网膜会被拉出裂孔或扩大原有裂孔,液化的玻璃体就会沿着翘起的裂孔边缘进入视网膜神经上皮与色素上皮层间致视网膜隆起。
/
本文档为【浅论孔源性视膜脱离术后延迟复位5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