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从社会心理学看退休女教师救助劫匪的是与非

2017-11-28 3页 doc 13KB 9阅读

用户头像

is_219945

暂无简介

举报
从社会心理学看退休女教师救助劫匪的是与非从社会心理学看退休女教师救助劫匪的是与非 2008年3月26日,山东省威海市53岁的退休女教师李建华遭遇歹徒入室抢劫 ,她在身中数刀的情况下仍然与歹徒顽强搏斗。19岁的歹徒最后因为巨大的心理 压力而精神崩溃,瘫倒在地求死。见此,重伤的李老师并未报警,而是先拨打12 0急救电话,后和歹徒相互搀扶走到医院,以母亲的名义求救,直到民警接到群 众报案后赶到医院,多次询问下李建华才说出了实情。 “退休女教师救助劫匪”一事经媒体曝光后在社会上引起广泛争议。有人 盛赞李老师是“以德抱怨、大仁大义”的活雷锋;也有人斥之为“善恶不...
从社会心理学看退休女教师救助劫匪的是与非
从社会心理学看退休女教师救助劫匪的是与非 2008年3月26日,山东省威海市53岁的退休女教师李建华遭遇歹徒入室抢劫 ,她在身中数刀的情况下仍然与歹徒顽强搏斗。19岁的歹徒最后因为巨大的心理 压力而精神崩溃,瘫倒在地求死。见此,重伤的李老师并未报警,而是先拨打12 0急救电话,后和歹徒相互搀扶走到医院,以母亲的名义求救,直到民警接到群 众报案后赶到医院,多次询问下李建华才说出了实情。 “退休女教师救助劫匪”一事经媒体曝光后在社会上引起广泛争议。有人 盛赞李老师是“以德抱怨、大仁大义”的活雷锋;也有人斥之为“善恶不分,是 现代版的‘东郭先生’”。“健康863心理网”著名心理学专家筱丹女士认为: “该不该救歹徒”本身其实是一个不需要争议的问。任何人的生命权都是平等 的,应该得到尊重和爱护。公众对李建华事件的争议源于对道德难题的不同判断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此事引发的是公众在个体价值观、社会价值观与文 化价值观上的深层思考。 随着社会形态在更迭中渐次演变,人的价值取向也呈现多元化。由于个体 的文化背景不同,出发点不一样,自然表现为对道德抉择的不同判断。以李建华 为例,在这一事件中,她从一个以暴制暴的正当防卫者,转变成一个具有悲悯意 识的救助者,自身的客观原因不可或缺。从事了30年幼教工作的李建华,对孩子 有着特别的感情。正是浓浓的母性情怀让她在歹徒陷入绝望时毫不犹豫地伸出了 援手,希望用爱心挽救与感化迷失的人。这种大仁大义的善举,折射出人性中“ 善良、仁爱、宽容”等光辉品质,值得钦佩。 “以德报怨”是中国传统文化推崇的道德境界,同样是现代社会价值体系 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宽容的德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李建 华的行为值得肯定。她的“以德报怨”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非常积极的 现实意义。当然,宽容不能超脱在法律的范畴之外,对犯罪分子的生命挽救和道 义救助与通过法律对其恶行进行批判和惩戒,二者之间不能混淆更不能背离。 在肯定李老师“生命救助行为”的同时,筱女士也指出,妇女、未成年人 以及老年人等弱势群体在遭遇犯罪分子时,一般处于力量上的劣势,一定要保持 沉着冷静,既要斗勇,更应斗智,及时捕捉犯罪分子的心理弱点,把握机会,帮 助自己脱离险境。 以下更多精彩内容欢迎点击 酒精可增加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 80后职场新人的“通病” 七种食物越吃越年轻 九种最经济的健身法 8饮食小习惯让你每天减1斤 治疗失眠的五种营养食谱 性爱和谐的七大秘诀 三种水果预防痔疮 每日快走30分钟瘦腰保健康 皮肤瘙痒怎么办, 图诠释健康 参与赢取大奖
/
本文档为【从社会心理学看退休女教师救助劫匪的是与非】,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