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社会经济学

社会经济学

2017-09-02 50页 doc 148KB 87阅读

用户头像

is_614050

暂无简介

举报
社会经济学社会经济学 目 录 ................................................................ 1 第一章 经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 1  第一节 经济社会学的定义 ..................................................... 2 第二节 经济社会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
社会经济学
社会经济学 目 录 ................................................................ 1 第一章 经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 1  第一节 经济社会学的定义 ..................................................... 2 第二节 经济社会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 ..................................................... 3 第三节 经济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 ............................................................ 6 第二章 经济社会学的学术源流和发展史 ........................................................................... 6 第一节 经济学与社会学的比较 ........................................................... 12 第二节 经济社会学的学科形成与发展 .............................................................................. 15 第三章 经济资本与社会资本 ..................................................................... 15 第一节 作为一种生产要素的资本 ......................................................................... 17 第二节 经济生活中的社会资本 ............................................................................................................ 21 第四章 劳动力 ......................................................................... 21 第一节 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力 ......................................................................... 22 第二节 社会学视野中的劳动力 ............................... 23 第三节 新经济社会学:劳动力的外部市场和内部市场 ................................................................. 26 第四节 劳动力国际流动的四种理论 ........................................................................................................ 29 第五章 生产过程 ................................................................................. 29 第一节 生产的经济学意义 I ................................................................................. 32 第二节 生产的社会学解释 ................................................................................. 34 第三节 生产过程中的组织 ........................................................................................................ 36 第六章 交换过程 ............................................................................. 36 第一节 经济学视野里的交换 ............................................................................. 37 第二节 社会学视野中的交换 ................................................................. 39 第三节 社会交换与经济交换的关系 ......................................................................... 39 第四节 经济交换的社会学本质 ................................................................................................ 40 第七章 分配与再分配 ......................................................................... 40 第一节 经济分配与再分配概述 ......................................................................................... 41 第二节 经济分配机制 ............................................................................................. 42 第三节 经济再分配 ........................................................... 44 第四节 经济分配与再分配的社会后果 ...................................................................................................... 45 第八章 消费问题 ........................................................... 46 第一节 消费的经济学研究及其局限性 ............................................................... 47 第二节 消费社会学的必要性及内容 ....................................................................... 50 第三节 消费行为的社会学分析 .................................................................................................... 52 第九章 非正式经济 ......................................................................... 52 第一节 非正式经济的概念界定 ..................................................... 53 第二节 非正式经济产生的原因和社会影响 ..................................................................... 54 第三节 对非正式经济的测量方法 .................................................................................................... 56 第十章 市场与网络 ........................................................................... 56 第一节 市场及其经济学研究 II ........................................................................... 57 第二节 社会学对市场的研究 ........................................................................... 59 第三节 市场体系的社会建构 ........................................................................................... 60 第四节 网络与市场 主要参考书目 119992003、朱国宏:《经济社会学》,复旦大学出版社,,年(研究生教材)2[]N.1989、美斯梅尔瑟:《经济社会学》,华夏出版社,年 3[]1984、日富永健一:《经济社会学》,南开大学出版社, 4[]T.N.1989、美帕森斯,斯梅尔瑟:《经济与社会》,华夏出版社,年52003、周长城:《经济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年 6[]A.1987、美斯廷施凯姆:《比较经济社会学》,浙江人民出版社,年719932006、汪和建:《现代经济社会学》,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版社 8[]M.1986、德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四川人民出版社,年9[]M.1998、德韦伯:《经济、诸社会领域及权力》,三联书店,年102001、张其仔:《新经济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1[]?2005、瑞典理查德斯威德伯格 著 周长城 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2、宋承先:《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III 本章主要内容:经济社会学的定义;经济社会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经济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   第一节 经济社会学的定义 N.J.Smelser一、斯梅尔瑟() 1、经济社会学:就是运用社会学的基本参考框架、变项和解释模型,研究同稀 缺物品及其服务 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有关的复杂行为。(哈佛大学) 2、经济社会学研究的两个重点:一是研究经济行为本身,即这些经济行为如何 将不同的角色和集体结合在一起,何种价值观念使这些经济行为得以调节和管理;二是研究经济背景中的社会学变量与非经济背景中的社会学变量之间的关系。前者对应于狭义和微观经济社会学,后者对应于广义和宏观经济学。 3、斯梅尔瑟重新定义经济社会学:在《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经济社会学”词条中指出,经济社会学是运用社会学原理和方法,探讨经济行为对于社会生活的作用,并且科学地分析经济结构和社会上其他结构之间的关系的学科。以上的重新定义实际上将经济社会学划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认为经济社会学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探讨: (1)研究特定经济行为的各种角色和组织,如职业形态、生活方式和技术工人等,研究社会本身的组织,分析职位、能力和权威的关系; (2)分析各种经济结构和其他结构之间的关系; (3)研究经济学因素和社会变迁的关系,诸如有组织的分析,并具体的研究社会结构与各种制度之间的关系。 4、斯梅尔瑟《经济社会学》的地位:该著作的发表可以看作是经济社会学作为一 门学科正式形成。以后其他学者的研究范围虽然在侧重点、研究体系和方法等方 面均有不同,但基本上和斯梅尔瑟所定义的研究范畴一致。 二、富永健一 1、经济社会学:是把经济行为及经济体系分别看作社会行为及社会体系中的一 种形态或下属部门。从这种观点出发,使用社会学的概念工具及理论体系来说明经济行为及经济体系的社会学的一个外延的独立分支。 2、狭义和广义两方面:狭义的经济社会学把经济行为看作社会行为的一种形态,使用社会学的行为分析的概念工具和理论体系,如自我理论、作用理论、指涉集团理论等;广义的经济社会学把经济体系看作是社会体系的下属部门,使用宏 AGIL观社会学的概念工具和理论体系,如结构功能主义模式、模式、社会发展理论等。 1 A.L.Stinchcombe三、斯廷施凯姆() 1、经济社会学理论的核心:应该是一个社会的生态和技术以及在这个基础上由该社会的企业所从事的生产活动,即“生产力”的方面,和对企业所创造的价值和对产品流的权利要求——以及这些要求所需要的政治支持——“生产关系 Stinchcombe198723”。(美国西北大学,:) 2、两个研究重点:生产力方面(主要是生态和技术)以及生产关系方面(主要是经济组织和社会结构中的人流等),实际上是从两个方面分析经济过程中的社会关系。 3、《比较经济社会学》的大体内容:利用宏观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从生态、技术、经济组织和组织结构中的人流四个方面,对分属人类历史不同发展时期的三个 18社会(非洲卡里莫龙原始游牧社会,法国世纪封建晚期和资本主义早期的农业社会,现代美国工业社会)的经济运动形态和社会的经济组织结构及组织过 程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分析和研究。 四、中国学者的定义 1、彭华民:经济社会学是“研究经济和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经济运行过程中经 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的社会分支学科。” 2、汪和建:经济社会学是对经济和社会相互关系的系统和客观的研究。3、朱国宏:经济社会学就是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经济行为、经济结构 和经济体系的一门学科,可划分为微观经济社会学、中观经济社会学和宏观经济 社会学。 第二节 经济社会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 一、经济社会学的学科性质:学术界的三种代表性观点: 1、经济社会学是经济学研究向社会领域的延伸:经济学社会化和经济学帝国主义的表现。 2、经济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独立分支:社会学视角下一般社会学理论的具体运用。 3、经济社会学是一门独立的边缘学科:整合的经济—社会观。 2 二、经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1、概要划分:经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可以概括地划分为经济行为、经济结构和经 济体系,分别对应于微观研究层次、中观研究层次和宏观研究层次。2、划分意义:有利于发展一种对经济与社会关系的新观点;有助于确立经济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符合社会科学从分化到综合的演化趋势。 三、经济社会学的相关学科 rational choice sociology1、理性选择社会学:,主要代表人物有社会学家 J.ColemanG.Becker和经济学家 。其基本观点时,新古典模型可以扩展到分析原 n=S/Vn先只被社会学家研究的主题。(例如:索洛的新古典增长模型,是劳动 SV=K/Y增长率,为储蓄率,,即资本产量比率。) socio-economicsA.Etzioni2、社会经济学:,主要代表人物是,基本观点是,新古典经济学不足于解决经济问题,应当从更广阔的视野——包括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和其他社会科学——展开对经济问题的研究。 PSA-EconomicsPsycho-,Socio-,Anthropo-3、心理、社会、人类的经济学:,即 EconomicsG.Akerlof,主要代表人物是 ,其基本观点是,应当将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的一些发现直接结合到经济学家的模型中,才可能解决长期以来困扰经济学家的许多问题。 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O.Williamson4、交易成本经济学:,代表人物是,其基本观点是,在制度作用将形成交易费用的有效减少的假定前提下,法律、经济和组织相互交叉的许多问题都能得到解决。 new economic sociology5、新经济社会学:,代表人物主要有 M.GranovetterR.SwedbergH.WhiteV.zelizer,,和。基本观点是,传统上属于经济学家营地的许多经济问题在社会学的帮助下能够得到更有效的分析。其核心概念是“嵌入性”和“社会网络”。 第三节 经济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 一、经济社会学研究取向的选择 3 1、研究经济对社会的影响: (1)自变量:经济因素,如:经济行为、经济制度、价格、利率,等等。(2)因变量:社会因素,如:家庭、角色、规范、文化、政治,等等。(3)目的:经济因素的变化对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后果。 2、研究社会对经济的影响: (1)自变量:非经济因素。 (2)因变量:经济因素。 (3)目的:非经济因素的经济效应。 二、经济社会学的具体研究方法 1、社会调查法:采用自填问卷或者结构式访问方法,系统而直接地从取自总体的样本那里收集(量化)资料,并通过对资料的统计分析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 2、文献研究:无反应研究 3、实验研究:控制实验和非控制实验。 4、观察研究: 三、经济社会学研究目的 1、理论目的:建立一种能够解释经济和社会相互关系的新理论。 2、实践目的:解释已经发生的经济社会变迁的基本力量;指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内在机制和实现条件;通过实证归纳和理论演绎来预测社会经济发展趋势。3、应用研究的类型: (1)比较研究:通过比较两个以上社会经济体制,得出一般性结论。(2)社区试验:在大规模实施社会经济政策之前进行小规模实验性研究。(3)政策评估:运用多种经济和社会变量对某项政策的后果进行事前预测和事后评估。 (4)经济社会诊断:对重大社会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寻求解释和对策。(5)社会监测和描述:运用社会调查描述特定时间和特定区域的经济社会状态,进行监测和预测。 四、经济社会学研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发挥社会学想象力:社会学想象力是一种以“洞察能力”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研究素质,实质是一种独特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它使研究者从个体角度转向社会角度,从单一角度转向系统角度来观察和解释社会问题。 2、保持研究的客观性: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异质性以及研究者个人价值观的介入容易影响研究结果;韦伯所说的“价值中立”指的是社会科学研究应当不受人类价值观的影响而保持其“价值中立性”;研究中虽然不可能完全摆脱价值观的介入,但也不能因此而否定社会学研究的客观性。 3、对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借鉴:要保持“对话”能力,在借鉴的基础上要有创新。 4 4、与经济学的类比: 5 本章主要内容:经济学与社会学的比较;经济社会学的学科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经济学与社会学的比较 一、经济学及其学科发展史 1、对“经济学”的词源考察:“经济学”一词最早出现于古希腊时期的思想家 Xenophon431—354色诺芬(,公元前年)的《经济论》中,意指“管理家庭的实际智慧”。 2P.Samuelson1992、萨缪尔森的定义:《经济学》(年):“经济学是研究人和社 会如何进行选择,并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资源以便生产各种商品,并在现在或将来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3、前古典经济学时期:主要有经济学学派有重农学派、重商学派、经院派等。4171970、古典经济学时期:从世纪中期到世纪年代,经济学在古典时期被称 W.PettyA.Smith为“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有配第()、斯密()和李嘉图D.Richard()等。斯密被公推为现代经济学的开山祖师,代表作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 51970、现代经济学时期:世纪年代的边际革命后,经济学分化为主流经济学和非主流经济学。 1()主流经济学:边际学派、新古典学派。 19A.Marshall,1842—19241890世纪末,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首次 economics使用经济学作为学科名称(),成为现代经济学的直接奠基人。在此 E.Chamberlin1933基础上,通过英国经济学家张伯伦(《垄断竞争理论》,年) J.Robinson1933和美国经济学家罗宾逊夫人(,《厂商理论》,年)建立的现代 J.Keynes微观经济学和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建立的现代宏观经济学理论,现代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基本完成,确立了 6 社会科学中的“经济学帝国主义”地位。 2()非主流经济学:新历史学派、制度学派。 二、社会学及其学科发展史 1、对“社会学”的定义: 1()《美国百科全书》:社会学通常是对人的社会行为或社会群体的科学研究。2()法国《基勒百科词典》:社会学研究由不同群体组成和组成这种群体的个人的不同阶层及阶级的相互关系为基础的社会事实,并进而对社会结构进行分析。3()《大英百科全书》:社会学通过调查群体生活的要素、过程及前因后果,在可能的范围内获取关于人和社会的知识。 2、学科奠基人和经典代表人物: 1A.Contume183018421837()孔德:,年到年出版六卷本《实证哲学教程》, 1839年首次提出“社会学”概念,年正式提出“社会学”的学科名称。他将社会学区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强调用实证方法研究社会学。 2()其他代表人物:迪尔凯姆、韦伯、斯宾塞、马克思、齐美尔等。3、主要学派和理论:社会冲突理论、结构功能理论、社会互动理论、解释社会学等。 三、经济学与社会学:学科史的比较 1、社会学的起源晚于经济学:从学科名称的出现看,不用说“经济学”,就连 224“政治经济学”也比“社会学”早年。斯密比孔德早半个多世纪出生,《国 60富论》比《实证哲学教程》早大约年。 2、学科发展脉络和主流体系不同:经济学自斯密开始,经过马歇尔的综合而发展为现代经济学,作为主流经济学的新古典经济学已经形成完整的理论和方法体系;社会学在许多研究领域虽有其源流脉络,但总的来看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或范式。 319、学科界限的划分和清晰化:在社会学起源的世纪乃至以前,经济学和社会学并没有绝对界限。例如:斯密、马克思、韦伯、迪尔凯姆的研究同时涉及到经济 7 20学和社会学;世纪以来,非主流经济学中仍然涉足社会学问题,但帕森斯之前的社会学领域中没有对经济问题的研究,仅研究经济学研究之外的剩余领域,如婚姻、家庭和犯罪问题等等,因此社会学一度被称为“剩余学科”。 四、经济学与社会学:理论和方法论的比较 1、帕森斯和斯梅尔瑟的观点:经济学和社会学在分析范式上有三个方面的共性1()经济学家关于短期供应与需求的区分是社会互动理论中行为和约束间的特例。 2()作为“商品”或“服务”的商品经济的分类是自然和社会事物之间的基本区分的一个特例。 3()在行为和约束的任一均衡状态下,存在各方面都予以重视而又取决于另一方的行为和事物。 2、富永健一的观点:在理论上有三个方面的相似性和非相似性 1()相似性: 行为理论——社会学和经济学分析的基础都是行为分析; 交换理论——都研究通过相互行为实现的欲望满足问题; 系统理论——市场经济体系这一整体概念是以作为社会事实的价格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经济是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2()非相似性: 行为理论的性质——经济学大量使用有关人类行为的基本假定(比如:行动偏好和利益最大化等),将假定作为目的,研究其他手段和目的的关系;社会学 虽然认为行为是欲望满足的实现过程,但是对行为背后的动机进行实证分析;经济交换和社会交换——经济学中经济性商品和服务的交换以价格和效用为基础;社会学强调的社会交换的基础则是多元化的。 系统与均衡——经济学对系统的理解是机械论的,效用是经济学一般均衡分析的中心概念,一般均衡的含义有两种:把实现目的函数最大化的状态叫做均衡;同时满足把各变量的相互依存关系公式化了的全部方程式体系叫市场均衡。社会学对系统的理解是有机论和功能主义的,功能是社会学结构功能分析的中心概 AGIL念,模式的功能要素满足也用市场均衡的公式表示,但增加了一般均衡分析中没有的系统的功能性要素及系统结构的分析。 3、斯梅尔瑟对经济学和社会学方法论的分析:四个方面的比较 1()相关变量:经济学最基本的相关变量是生产、资源配置方式和收入分配。社会学涉及的相关变量较多,大的方面包括个人行为取向、个人行为、群体行为、社 8 会结构、制约和价值观念等。 2()自变量:经济学的自变量是供求关系,它可以解释商品产量、品种比例、生产要素的构成和组合以及收入分配等经济现象;社会学一般从要解释的社会现象中寻找自变量,如用社会地位、文化背景等解释人们的态度差异,用选民态度、隶属群体、社会地位和价值观来解释选民行为。 3()变量间的关系:经济学模型中的相关变量是两组自变量的函数,如:凯恩斯模型根据消费偏好、资本边际效率和利率等自变量来预测社会就业状况和国民收入;社会学使用的自变量即解释变量要多得多,如:影响人们对同居的看法的因素可能有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社会地位等。4()“假定”的重要性:经济学中的假定也非常多,假定对于模型构建非常重要。如:假定价格和产量仅随供求关系变化,不受政治、法律和宗教等因素的影响;假定个人和厂商的行为要追求最大效用和最大利润。社会学中也有假定(例如“行为是为了满足欲望”的心理学假定),但是数量少。 五、经济思想史上的社会研究 1、古希腊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1)柏拉图:《理想国》中的两个重要思想是等级制(分工必要性)和货币(为便利交换而的一种符号). (2)亚里斯多德:《政治学》和《伦理学》中将欲望及其满足作为经济分析的基础,探讨分工、物物交换、货币、价值和利息等问题。 2、重商主义对国家、财富和权力的研究: (1)社会背景: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本主义兴起,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出现并保护商人利益。 (2)关注点:认为货币是唯一财富,进而关注国家与财富的关系、财富与权力的关系。 3、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斯密: (1)国家与经济的关系:国家与经济应该分离,实行放任自由的政策,政府只需要保障国家安全、设立司法行政机构和兴办公共工程。 (2)社会分工、社会阶级结构以及社会平等等问题。 4、“经济社会学”马克思: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物质与意识。 5、“方法论之争”中的德国历史学派:倡导用历史的归纳的研究方法代替抽象的演绎学派;强调心理和伦理道德在经济生活中的决定作用和法律对经济的制约作用。 6、美国制度学派中凡伯伦的制度分析: (1)制度学派的背景:是德国历史学派在美国的变种,制度经济学出现和流 9 T.VeblenJ.Commons行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代表人物有、和W.Mitchell等。凯恩斯理论出现后,制度学派趋于衰落,但二战后再次复兴,主 A.BerleJ.Galbraith要代表人物有和。 Velben(2)的《有闲阶级论》:副标题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用心理学来解释制度的由来,用庸俗进化论说明制度的发展和演变。两种最重要的制度是财产所有权制度(出于获取本能)和物质生活的生产技术制度(出于工艺本能)。将人类社会历史划分为四个阶段(野蛮时代,未开化时代,受工业时代和机器方法时代),考察以上两种制度在各个阶段变迁中的产生和变化。7Alfred Marshall、新古典学派和马歇尔: neoclassical economics(1)学派背景: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20 J.HicksSamuelson世纪由和发展为主流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A.Marshall1890(2)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年)。 A.Pigou1920(3)庇古: ,《福利经济学》(年)。 8、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和国家干预: 11929—1933()产生背景: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萧条,使得马歇尔的经济 1936理论产生危机;凯恩斯年发表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是反思成果,也是现代宏观经济学诞生的标志。 2()《通论》庞大体系中有关“社会”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其政策主张上,以“有效需求理论”为理论基础。提出国家应该干预经济,通过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提高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从而实现充分就业均衡。 9、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11912()年发表《经济发展理论》,认为企业家的创新活动促进了经济发展。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企业家对生产要素和生活条件实行一种新的组合。 2()熊彼特认为创新功能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本主义企业自动化进程,企业家的创新功能逐渐减弱,资本主义将开始萎缩。此时,通过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部门实行国有化,资本主义将逐步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这种社会形态的过渡并不 10 需要马克思所说的暴力革命。 六、社会思想史上的经济研究 1、孔德:工业社会观 1()孔德的经济思想是在批评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形成的,主要是形成了关于工业社会的理论。 2()工业社会有三个决定性特征:建立在科学的劳动组织基础上,生产不是按照习俗进行组织,而是以获得最大效益为目的;科学组织劳动使得人类得以大量开发资源;工业生产形成了新的社会现象,即工人在工厂和城镇的集结。3()工业社会中劳动和劳动价值至上,战争和军人阶级没有存在的理由。2、迪尔凯姆:作为社会事实的经济现象 11893()年的《社会分工论》研究的中心问题是个人和集体的关系问题,即一 群人怎样才能“协调一致”得组成社会。但是著作体现了部分经济社会学思想。2()他研究的劳动分工不同于经济学所说的劳动分工:他认为职业分化和工业活动增多是社会分化的表现,劳动分工是全社会的某种结构,而社会的技术分工或者劳动经济分工只是劳动分工的一种表现。 3()和孔德一样,对经济学家的研究持批评态度:认为经济学研究不是从实际的社会现象(“社会事实”)出发,而是主观臆断的。而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特点是:社会学独立于哲学;社会学研究方法具有客观性;把社会现象当作社会的事物。 3、帕雷托:经济论和社会理论的耦合 1()帕雷托早年接受工程师教育,后转向经济学和社会学研究,将洛桑大学政 1916治经济学教授瓦尔拉斯的一般经济均衡理论运用到社会一般理论中。年发表他最重要的社会学著作《普通社会学》。 2()将人类行为区分为逻辑行为和非逻辑行为。经济行为主体根据偏好等级追求最大效用,属于逻辑—经验行为;而社会没有偏好等,无法对不同范畴的效用作比较,因此社会行为是非逻辑行为。 4、韦伯:社会经济学的庞大体系 1()韦伯是跨多学科社会科学大师,其论著可分为四类;方法论类论著,如 11 《社会科学方法论》;历史类论著,如《经济通史》;宗教类论著,如《儒教与道教》;社会学著作,如《经济与社会》。本课程推荐阅读《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和《经济、诸社会领域及权利》(后人编撰著作《经济与社会》的一部分)。 (2)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3)《经济、诸社会领域及权利》 5、波兰尼:新经济社会学研究的早期发轫 19441957对经济社会学产生影响的两本著作是年的《伟大的转变》和年的《早期帝国的贸易和市场》,他在《早期帝国的贸易和市场》认为,经济是嵌入受价值支配而非受利润支配的社会关系中的,“嵌入”概念对新经济社会学影响甚大。   第二节 经济社会学的学科形成与发展 一、经济社会学与社会经济学 以上分别从经济思想史和社会思想史两个角度,考察了以“经济与社会”为主题的经济学研究和社会学研究。如果将经济社会学定义为“与经济和社会有关的 所有问题的研究”,那么,这将和同为研究“与经济和社会有关的所有问题”的社会经济学产生混淆。为了更清楚地认识经济社会学,有必要将两者进行区分。 1sociological approach to the 、经济社会学:从社会学的视野对经济进行研究( economy19);世纪末期,迪尔凯姆创办的《社会学年鉴》中最早使用“经济社会学”作为科学名称;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经济分析的四门基础学科是经济史、统计学与统计方法、经济理论和经济社会学。熊彼特从“社会科学”的意义上理解“经济社会学”,类似于后来的“新制度经济学”。 2economic approach to the 、社会经济学:从经济学的视野对社会进行研究( society19);世纪中期,经济学家小穆勒认为,政治经济学研究人类的全部活动,因此应该使用“社会经济学”概念,德国和奥地利的经济学家经常使用此概念,韦伯将“社会经济学”作为“政治经济学”的替代名称使用。32050、“社会科学”的角度:世纪年代以前,经济社会学和社会经济学都没有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可以将两者都看作是从“社会科学”的角度研究“经济与社会”问题。作为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学的分支学科的经济社会学还没有真正形成。 二、经济社会学的学科形成 12 1、斯缪尔瑟和帕森斯:两人合作的《经济与社会》是在帕森斯剑桥大学马歇尔讲座演讲稿“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理论统一”的基础上扩展而成,该书应用帕森斯独创的社会系统理论来分析经济行为和经济过程,为后来的经济社会学学科形 成奠定了基础。 21963sociology of economic life、斯缪尔瑟:年发表的《经济生活社会学》()标 2050志着作为学科的经济社会学诞生。该书从五个方面建立学科体系,世纪年 8020代到年代的经济社会学研究都没有超出这个学科体系,新突破是从世纪80年代的新经济社会学开始的。 1()从思想史角度研究经济学、社会学乃至人类学对经济社会学问题的各种观点。 2()从理论的角度考察经济学和社会学作为两门学科的异同。 3()从社会系统的角度考察经济和非经济因素的关系。 4()从经济过程的角度分析经济过程的各个环节。 5()从经济变迁与社会变迁的角度研究两者的关系。 3、经济社会学形成中的三次变动: 119c20c()末初,迪尔凯姆和韦伯确立了“经济社会学”这一研究领域。 220c50y(),帕森斯、斯梅尔瑟和波兰尼等人复兴了“经济社会学”研究。320c80y()以后,格兰诺维特等人的新经济社会学使“经济社会学”成为显学。 三、新经济社会学的崛起 12050、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对社会学领域的入侵:世纪年代以后,西方经济学中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包括货币主义理论、人力资本论、新制度主义经济学和公共选择理论)对整个社会科学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将研究扩展到政治学、历史 1976学、法学、人口学和社会学等领域。贝克尔年出版的《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标志着“经济学帝国主义”的确立。社会学对此的反应就是新经济社会学的兴起。2、新经济社会学的学术渊源:非正式组织和社会网络分析 13 1()有关经济组织中的非正式组织研究:即人际关系网络研究,这类研究开始20于世纪中期在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中的研究,该研究发现影响工人工作积极性和产量的因素是人性因素(即人际关系因素和非正式组织因素)。 2()有关社会网络分析的研究:社会网络分析的起源是社会关系测量学派、对人际关系模式进行实验的哈佛学者和对部落与乡村社区关系结构进行调查的英国曼彻斯特的人类学家。作为分析方法的“网络”和波兰尼提出的“嵌入”概念一起成了新经济社会学的核心概念。 3、新经济社会学的核心命题:格兰诺维特和斯维德伯格的观点 1()经济行动是社会行动的一种特定类型:作为社会人的行动者采取的行动必然是社会行动,经济制度和经济体系在经济性的社会行动中被构建出来;行动 eg.者的目标和手段都会受到社会价值观影响。韦伯的三种行动类型:受习惯支配的行动;受感情支配的行动;为实现目的而选择最有效的手段的行动。2()经济行动具有社会性的定位:由于经济行动嵌入在人际关系网络中,因此 eg.应该通过个人、群体的具体互动关系来分析经济生活。日本纺织业社区内关系外包。 3()经济制度是一种社会性的建构:新制度主义认为制度因有效率而存在,新经济社会学对此观点进行了批判,认为经济制度是通过社会网络对资源的动员 eg.才得以建构,建构本身受到社会、政治、市场和技术等的历史发展的限制。爱迪生的私人秘书通过动员个人的政治家、金融家和投资者关系网络,促使美国电气工业采取了私人投资的公司形式,而不是家庭自备发电设备和政府投资的形式。 4、当代经济社会学的特征:与经济学的比较 Smelser and Swedberg1994经济学社会学与主流经济学的不同(,年) 不同之处经济社会学主流经济学 行动者的行动者受其他行动者影响,并是群方法论个体主义;其他行动概念体与社会的一部分者并不能影响行动者本人经济行动存在许多不同行动,“理性”本身所有的经济行动者都被假定 只是一个变量为理性的,理性作为“假设 ”而存在 14 对行动的经济行动受资源稀缺、社会结构、意经济行动受个人偏好、资源稀限制义结构等的限制缺、技术等限制 经济与社经济被视为整合于社会中的一部分,社会是“给定的”,市场与会的关系社会是基本的参考体系经济是基本的参照系分析目的描述与解释,很少用于预测预测与解释,很少用于描述方法使用包括历史法与比较法在内的各建构形式化的数学模式 种方法,资料由分析者本人收集 知识传统马克思—韦伯—迪尔凯姆—熊彼特斯密—李嘉图—穆勒—马歇 —波兰尼—帕森斯/斯梅尔瑟;对经尔—凯恩斯—萨缪尔森;对 典著作非常重视当前的理论非常重视本章主要内容:了解资本的种类、社会资本的含义及特点;能用社会资本概念和理论解释经济现象。 第一节 作为一种生产要素的资本 physical capital一、物质资本: capital1213资本:一词最初大约出现在世纪到世纪的意大利。其含义随社 2050会经济发展不断演变。到世纪年代止,经济学中的资本主要指物质资本physical capital()或物质资本的象征物(例如货币)。经济学家对物质资本的主要分类有: 1、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 2、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3、长期资本与短期资本 二、人力资本 12050、世纪年代开始,经济学家开始把“人力资本”纳入资本范畴中,指通过投资于教育、培训和健康等方面而形成的体现于人身上的“非物质资本”,是指个人的才能、知识、技能和资历。 2、人力资本提出的背景:对经济增长之谜的解释 15 1()资本—产出比率的长期变动问题:在物质资本积累比土地和劳动更多的情况下,为何经济增长中的资本使用却会减少? 2()国民收入增长和总生产要素增加的比较问题:传统经济理论认为,国民收入随着总生产要素的增加而增长,但实际上,国民收入的增长快于总生常要素的增加。 3()大部分工人实际收入增长问题:传统经济理论认为,工人的真实收入是不可能大幅度增加的,但战后工人工资实际上却大幅度增加了。4Leontief Paradox()列昂惕夫之谜():美国为何用劳动密集型产品换取别国资本密集型产品? 3、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不同点: 1vs()载体不同:人物,所以人力资本不能像物质资本那样转移和同时共享,并且其管理权和所有权不能分离。 2()使用不同:人力资本很少有折旧现象,它是长期投资,必须不断补充。信息社会和学习型社会中更是如此。 3()收益不同:物质资本只追求货币收益最大化;人力资本的收益多元化(货币收益、心理收益和社会收益)。等量人力资本投资不一定带来等量收益。 4()成本构成不同:物质资本投资成本直接由投资费用构成;人力资本除了直接费用之外,还包括机会成本。 5()投资方式不同:物质资本投资由资本所有者决定;人力资本投资则往往由别人决定,如父母栽培、公司培训、政府下岗职工再培训。 6()投资风险不同:人力资本投资风险比物质资本小,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减少到最低程度。 7()流动性不同:人力资本流动性大,物质资本大多是固定的。 三、资本的经济属性(经济资本与人力资本的异同点) 人力资本概念虽然发展了经济学中的资本概念,但是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 仍然都是经济资源,具有经济属性: 1、都可以作为生产性资本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 2、都必须通过投资而形成,尽管投资方式和投资决定有所不同; 16 3、都能通过投资带来收益,尽管受益的类别和大小不同; 4、都必须支付成本,减少现期总量以换取未来收益,尽管成本构成不同; 5、都存在投资风险,尽管风险的性质和程度不同,克服风险的方式也不同;6、两者在生产中存在一定的互补和替代关系。 第二节 经济生活中的社会资本 很多情况下,经济资本(包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在解释经济增长和其 1他经济现象时的解释力不够。例如:()中国乡镇企业的崛起。乡镇企业往往缺乏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但常常利用社会关系资源来解决企业产品的开发、生产 2与销售问题,利用个人魅力来进行内部管理。()企业赞助失学儿童。 为了揭示复杂的经济现象,社会学家提出了“社会资本”这一概念,认为除了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外,经济活动者拥有的社会资源也可以进入经济活动,作为特殊资本而发挥作用。 一、社会资本概念的提出 1、社会资本的起源:社会资本的思想虽然早已有之,但作为概念和术语的 G.Loury1977“社会资本”却是由洛里()年才提出的。他在“种族收入差别的动力学理论”一文中用“社会资本”概念来说明城市中心区处于不利地位的黑人孩子与其他孩子在社区和社会资源上的差别。以后,“社会资本”概念得到了布迪厄、弗罗普和德格拉夫、科尔曼、希契夫和普特南、伯杰斯等人的认同和运用。 Ffamily, friends, firms在此影响下,本—波拉斯提出“关系”概念();格兰诺维特提出经济交易的嵌入性理论(经济交易嵌入稳定的社会关系中)。社会资本 概念的提出主流社会学和主流经济学的空白。 1()布迪厄:社会资本包括社会关系本身及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依赖于关系规模及关系人拥有的经济、文化和符号资本的数量和质量。 2()科尔曼:社会资本的表现形式有义务和期望、信息网络、规范和有效惩罚、权威关系。 3()普特南:社会资本是通过推动协调行动来通告效率的信任、规范和网络。 17 4()林南:社会资源理论认为,社会资本是在具有期望回报的社会关系中进行投资以获取财富、权力和地位等有价值的资源。 2、社会资本的含义:指构成行动者生产性资源的非正式组织领域,指个人通过自己所拥有的网络关系及更广阔的社会结构来获取稀缺资源的能力。例如:找工作时能充分利用朋友关系网、校友会和老乡会等组织的能力就是社会资本;能利用良好的社区生活环境教育子女是望子成龙的父母的社会资本。 二、社会资本的运行机制 1/、原因动机:社会资本的拥有者利用关系网络,以较少代价获得稀缺资源;稀缺资源的付出者则出于两方面动机:可能由于道德义务或对某人某团体的凝聚感而给与恩惠(例如:教徒;慈善基金会);可能为了实现自我利于而给与他人恩惠(例如:辞官下海前给其他商人恩惠;用金钱换取社会地位)。 2、社会资本的作用方式(林南的观点): 1()信息 2()影响 3()社会信用 4()强化 三、社会资本的特点: 1、社会资本绝对不可转让:社会资源只与其拥有者相联系,正是游泳者的个人地位、社会身份及社会关系决定了他拥有的社会资本的种类和数量。 2、社会资本具有具体性和特殊性:经济资本可以在数量上相互比较,而社 1000会资本无法进行相互比较,只能个别对待。例如:万元可以投资于任何行业,而在消费类电子行业的关系却不能运用到食品行业中。一个从事营销管理的人员可以在很多地方进行营销管理,而跟当地工商部门的关系到其他地方却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 3、社会资本的所有者可能是个人、也可能是组织,甚至是整个社会整体。例如:某公司长期资助失学儿童导致的较高社会声誉可能使其产品在某地畅销;某国家鼓励个人创业和奋进的文化传统也会促使该国经济迅速发展;韦伯阐述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是提到的新教伦理可以看作社会资本;某些经济学家利用儒家文明的作用解释东亚经济兴起,也是把文化资源看作一种可供利用的社会资本。 18 四、社会资本与社会网络 1、不同的个人和群体在经济生活中通过职业、亲缘和感情等方面的纽带所有构成的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就是社会网络。 node社会网络中的个体或者群体称为,它们之间的关系称为。 社会网络是社会资本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其拥有者通过它获取稀缺资源。 2、社会网络的功能 1()为网络成员提供资本、信息等稀缺经济资源; 2()对无限制的个人利益的追求加以有效限定。例如:“枪打出头鸟”,霍桑实验中显示的工人间的社会关系网络对劳动生产率的限制。 3、社会网络研究的纬度 1()网络的规模与密度:这是社会网络最重要的特征。规模是指一个网络中参与者的数量,而密度则指各参与者之间直接联系纽带的数量。两者呈现负相关关系,但是规模较大并且密度又较高的网络能更好的促进互惠性义务的产生,例如:众人皆知的恋爱关系更有可能发展为婚姻;发达透明的市场中更不可能产生违约行为。 2()网络的集中性:直接连接的数量越少,网络集中性越高,某个节点的权力就越大。 3()网络的集团性:大的社会网络中往往包含几个较小的子网络,子网络内部各节点间的联系非常紧密,构成大网络内的小集团。类似正式组织中的非正式组织。小集团可以分为两类: a、水平型集团:各集团成员拥有相似的权力,子网络的集中程度较低。 b、垂直型集团:该集团中个别成员拥有较大权利。 4、社会资本的测量方法 1()定名法:自我中心法,具体可划分为互动法和角色法。 2()定位法:职位生成法 五、社会资本理论的局限性 “社会资本”概念的提出大大开拓了经济问题研究者(包括经济学家河水学家)的视野,但此概念在内涵、外延以及具体运用上都有局限性。 19 1、“社会资本”概念界定的模糊性: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1()社会资本中社会资源的范围比较模糊。很多情况下,社会资源主要指个人所拥有的人际关系资源;另外有些情况下有包括其他东西,例如个人声望、地位和文化等等;极端情况下,社会资源甚至包括除了经济资源以外的一切东西。 2()社会资源转化为社会资本的过程比较模糊。只有直接构成生产要素的一部分,社会资本才能成为“资本”。但如何判断是否构成了生产要素时存在困难。例如:两个合伙做生意,一人凭借自身社会关系跑销售,这是利用社会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例子;但是家庭企业利用家庭关系网络获得成功,则很难说利用了社会资本。 2、“社会资本”概念运用的模糊性 经济资本能够转化为统一的货币尺度进行比较,并且与个人没有直接依附关系,所以可以自由转让;而社会资本则不能统一度量和自由转让。这使得利用“社会资本”概念分析经济问题时存在一定难度。 六、社会资本与经济关系的研究 1、社会资本与教育的关系。洛里用社会资本解释不同社会背景的孩子在社区与社会资源上的差别;弗罗普和德格拉夫用这一概念解释拥有不同数量的社会资源的人在职业发展上的不同;科尔曼等人用这一概念来分析天主教高中和公共高中在教育效果方面的不同。 2、社会资本与移民的关系。例如:波杰斯对世纪之交进入美国的不同种族集团的相对工资进行比较研究发现,相关的社会资本(关系网络)使得某些种族集团垄断了特定的工作职业。 3、社会资本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例如:东南亚地区一种被称为“滚动式借贷 rotating credit association集团”()对当地经济发展起了一定作用。 七、社会资本在中国的扭曲 1、国外:多数学者重视社会资本的积极功能,只有少数人研究其消极作用。 2、国内:往往把运用关系、社会网络或社会资本当作不正之风的代名词。 20 本章内容:了解经济学和社会学对劳动力的不同解释,理解新经济社会学对劳 动力外部市场和内部市场的划分意义及其研究内容,掌握解释劳动力国际流动 的四种理论。能利用上述理论解释经济生活中的劳动力现象,特别要学会用关系网络来解释中国社会中的劳动力流动现象。 经典经济学把劳动力看作是和资本、土地一样重要的生产要素,从纯经济因素出发分析劳动力问题,“市场”与劳动者的“经济理性”构成了这种分析的前提和基础。这种视角有其合理性和优势条件,但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充分考虑各类社会因素对劳动力运行状况的重要影响。因此,需要将劳动者从“经济人”和“工具”的角色转变为具有自主意识、行动是嵌入社会结构的“社会人”。也就是说,需要从社会学视角对劳动力问题进行重新考察。 第一节 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力 把劳动力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这是经济学研究劳动力的出发点,下面先简要介绍经济学相关观点。 一、斯密的劳动观点 1、把劳动力看作生产中的第一要素,反对重农主义者认为土地是财富的唯 1776一源泉的观点。在年的《国富论》中指出,劳动生产率的改进是劳动分工的结果。 2、劳动是价值的标准和源泉。在以货币为中介的交换和物物交换中,商品的真实价值取决于货物中的劳动。 二、边际主义理论的劳动力 11970、世纪年代早期,杰文斯和瓦尔拉斯等人发现了边际效用递减原理, the marginal utility school催生了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学派()。该学派将生产要素供给不变情况下的价格和资源配置当作经济学的基本问题,而这些生产要素主要指资本和劳动。 2、边际主义著名代表人物克拉克认为,产业社会中的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 要素永久联系在一起,而且两者可以相互替代。资本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一单位劳动力导致的产量增加就是劳动的边际生产率,边际生产率决定了以货币形式表现出来的对经济贡献的报偿。 21 三、作为人力资本的劳动力 1205060the theory of human 、世纪年代末年代初兴起的人力资本理论( capital)将劳动力与教育、训练和健康联系起来。其基本观点是:经济发展不仅与劳动力的数量有关,也与劳动力的质量有关。劳动力的能力、技术水平等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劳动力素质和质量的提高,则需要进行投资才能实现。 2、人力资本理论的代表人物舒尔茨研究了劳动者的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揭示了现代经济增长的新源泉。 第二节 社会学视野中的劳动力 经济学注重建立劳动力的抽象分析框架,而社会学则强调历史的和具体的因素。经济学认为劳动力是一种生产要素,而社会学则首先把劳动力视为社会环 205080境中的行动者。下面以经济社会学在世纪年代复兴期和年代以来的高潮期的两位代表人物为例,来说明社会学中有关劳动力问题的研究。这两个代表人物是帕森斯和格兰诺维特。 一、帕森斯:社会体系中的劳动力 1、帕森斯研究工业社会中的劳动力时,强调经济劳动力中蕴含的文化与社会因素。该研究是在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的有关学说基础上展开的。马歇尔认为,经济的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资本和组织等。帕森斯则指出了除此之外的要素,例如:文化资源和制度结构等等。 2、劳动力对经济贡献大小的因素包括劳动力的劳动能力和劳动动机。文化资源包含两方面(技术知识和文化价值的信仰)可以提高劳动能力和劳动动机。作为生物存在的个体正是通过文化资源的作用才成为社会成员和合格的经济劳动 力的,这被称作“劳动力的社会化”。或者可以说,各类文化社会因素内化入个体头脑中,塑造经济系统所需要的合格劳动力。 31、劳动力社会化需要的文化价值系统可以有两种类型:()社会中原有的 2传统文化观念;()从其他社会中吸收的有益文化。该文化价值系统是一种不同于经济学中的“经济合理性”的动机系统。经济合理性意味着劳动力根据经济收入高低而付出相应劳动,而内在的文化价值则使个人把经济利益搁置一边,主要根据自己的社会责任来做贡献。 二、格兰诺维特:劳动力流动中的网络现象 1、格兰诺维特更明确地指出了劳动力问题中社会因素的意义。他在研究劳动 22 get a job力市场时发现,“寻找工作”()这件事本身也是嵌入社会关系结构中的,正是非正式的社会联系使得劳动力与工作岗位的匹配成为可能。 2、格兰诺维特在波士顿选取了一份由男性专业人士、技术与管理工人等组成的样本,这些人都在最近五年内更换过工作,结果发现,非正式的人际联系是 56%个人发现工作的主要渠道:的被访者依赖非正式人际联系找工作,对于高薪工作者来说更是如此。由此,格兰诺维特推论出: 1()理性选择方法的失败:在获取工作信息的过程中,经济学的理性选择方法基本没有意义,因为个人并不会对不同信息源的成本与效益进行比较,并很少积极主动地去寻找工作。相反,人们只是在有关人际联系中偶然获得工作信息。信息的获得依赖于拥有信息的人传播信息的动力和个人关系在信息流动网络中所处的位置。 2()弱关系理论的提出:人际关系的弱纽带在寻找工作中具有巨大作用。这是因为,强纽带关系中的家庭成员、好友和关系亲密的同事等具有彼此重叠的社会关系,无法带来异质性强的新信息,而由来自不同工作环境和很少接触的弱关系纽带则更可能获得新信息。 三、劳动力社会学和劳动力经济学的区别 总的来看,社会学视野中的劳动力现象和经济学视野中劳动力现象存在两方面的区别: 1、社会学反对经济学研究劳动力时所持的方法论个人主义前提。在方法论个人主义中,单个行动者被视为原子化个体,社会关系不对其产生影响。社会学则将劳动力时为深受社会环境影响的社会成员。 2、社会学和经济学关于劳动者行为动机的看法不同。经济学将劳动者视为具有高度经济理性的个人,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前提采取行动。社会学则把劳动者的经济动机和非经济动机结合起来,认为劳动者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在获取各种地位、权利以及社交和他人的赞同。 第三节 新经济社会学:劳动力的外部市场和内部市场 从经济学角度看,劳动力市场是指劳动供求之间在劳动使用权转让与购买上达成一系列合约的总和。社会大量劳动使用权转让与购买过程,同时也是劳动资源在各种用途之间的分配过程,这种分配是通过市场交易并由价格引导而自发实现的。因此,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 社会学认为,劳动力市场中充满着各种社会因素,劳动力的市场交换并非是纯粹的经济过程,而是嵌入社会结构并受社会现实限定的对象。 不管出发点如何,研究劳动力市场必须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23 第一,劳动力在市场中自由流动并与企业组织起来的机制——“劳动力的外部市场”问题。 第二,劳动力资源在企业内部的流动与配置机制——“劳动力的外部市场 ”问题。 一、劳动力的外部市场 1、古典经济学对劳动力流动持肯定态度,认为它能把劳动力资源配置到对劳动需求较高的地方,能更好的促进经济发展。例如:斯密谴责阻止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法律;中国逐步取消户籍制度。 2、20世纪早期的制度学派经济学家却反对劳动力的流动,因为它必然增大经济成本;20世纪70年代的新制度主义经济学肯定劳动力内部市场,否定劳动力外部市场。新制度主义经济学用效率标准解释经济现象,认为劳动力的内部市场与产权、失业、企业等级制及各种法律安排一样,是有效率的经济组织,而劳动力在外部市场中的流动则会削减效率。 3、新经济社会学强调流动者与他人的互动,流动并非纯粹的个人行动,而是受到他人的状况以及与他人关系的影响,依赖于整个社会网络的结构。也就是说,劳动力的流动总嵌入社会结构中的——个人在市场上作为劳动力流动的成 功可能性取决于两个因素: (1)了解流动者的人数。这与流动者所做过的工作有关。 (2)了解流动者的企业数。这与流动者工作过的企业数有关。 二、劳动力的内部市场 参见论文:西方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评述,《经济学动态》, 2003.7 1、对暗含契约和有效工资的社会学解释:保证金效应 (1)经济学家用暗含契约(implicit contract)和效率工资(efficiency wages)来解释雇员对企业的忠诚问题。暗含契约是指雇主与雇员间存在的一种没有法律约束力的默契:雇主应为雇员提供就业、保证工资延续性和工作条件等,而雇员则必须放弃为了更好的工作机会而辞职的行为。效率工资理论认为,工人的生产率依赖于其工资。较高的工资不仅能使雇员对企业产生感情,而且使得雇员认为被解雇的损失太大。 (2)新经济社会学认为,从原子化个人角度看待工人行为,会忽略劳动环境中影响忠诚与工作积极性的最重要的因素。大量实证研究表明,雇主和雇员在形成雇佣关系前就相互了解,这减少了错误匹配发生的可能性,提高了工作稳定性,也促进了雇员对企业的忠诚;同时,雇主雇员结合本身是由社会关系纽带促成的,这也大大提高的双方的信任度。 2、劳动力内部市场的职位提升问题:竞赛效应 劳动者在企业组织内部工作岗位的变动构成了内部市场的一个主要方面。决定劳动者工作绩效及其在外部劳动市场流动可能性一个主要因素是他在内部市场中得到提升的机会。 (1)经济学家把职位提升看成是暗含契约的一个重要方面。 (2)新经济社会学家认为经济学家没有认识到提升的决策与行动在社会结构中的嵌入性。也就是说,劳动者得到内部提升,不完全是由于其较高的工作效率,不完全是为了提供企业效率,而常常是因为其他社会因素。西方社会学家的研究表明,劳动者在企业的工作时间及其种族身份就是这样的社会因素。例如: 24 阿伯拉罕和默多夫调查了392个企业后发现,大约60%的非农业私有企业倾向于提拔工作年限较长的老资格雇员;达尔顿在美国中西部一家化学工厂的研究表明,在社会人口中所占比例不到38%的中组成员占据了85%的顾问和领导位置——社会学家的解释是: a.提拔某个种族成员有利于领导者更好的行使其权利,雇员提拔中的论资排辈现象也是类似的。正是社会关系网络影响了相应的提拔和追求提拔的行为。 b.大多数工作的绩效很难精确测量。一方面,工作绩效的测量本身存在技术上的限制,绩效评价标准很难选择,测量也有成本问题;另一方面,关系网络中的单个劳动者的工作绩效往往与他人紧密融合在一起。劳动者之间的互助行为深深嵌入以地位、友谊等纽带联系起来的非正式网络中,这是的绩效测量困难重重。 3、企业特殊人力资本的积累效应 长期雇佣关系可实现人力资本投资的有效激励和最优积累。三、劳动力内部市场和外部市场的比较 劳动力内部市场劳动力外部市场 招聘人员的机制不同对象是本公司人员,竞争对象是全社会,竞争激烈 小 工资决定方法不同能力+工龄+资历+。。。市场供求决定员工提升方法不同对象是本公司人员有能力就行 四、劳动力内部市场、企业间流动与效率最大化 1、劳动力内部市场与外部市场具有负相关关系:劳动力内部市场规模越大、数量越多,劳动力在企业间的流动就越少。反之亦然。 2、劳动力内部市场具有自我延续化倾向:这与劳动力外部市场中的人际 关系纽带有关,人际关系纽带的作用加上劳动力内部市场的作用,使得劳动力更局限于内部市场。 3、劳动者与其工作岗位的匹配程度: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社会学家认为,人际关系和社会文化等社会因素往往使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不能最大。具体表现在: (1)工作岗位完全可能使企业为劳动者专门新开辟的。格兰诺维特的研究中,通过人际关系纽带找到的工作中有44%是新创造的工作岗位,而许多新工作本身便是根据新雇员个人的需要、爱好和能力设置的。 (2)现实中经常存在终生雇用的情况,这样对企业和劳动者本身来说都不是最满意的结果,也就说,稳定的工作匹配并非就能实现效率最大化。 (3)内部劳动力市场中的稳定工作工艺技术变化迅猛的时代对效率具有反面效果,因为企业不断对企业劳动力进行教育和培训的成本可能比从外部市场中招聘新劳动力更高。 五、有关劳动力市场的理论: 1、古典地位获得模式(Classic Status Attainment) 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传统经济学家强调个人竞争能力的差别,认为个人职业地位获得(主要指收入的获得)的差异是由个人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决定的。美国社会学家布劳和邓肯1967年在《美国职业结构》一书中提出了地位获 25 得模型,探讨美国社会中出身背景、教育程度对于个人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强调个人因素在地位获得中的重要性。 2、社会资源理论(Social Resources Theory) 格拉诺维特最早研究了社会关系对个人职业地位获得的影响,并提出了“弱关系力量”假设。林南等提出了社会资源理论,系统地论述了社会关系网络的运作机制。我们可以把它概括了三个命题:(1)社会资源命题,求职者接近或使用的社会资源(关系人社会地位高)越多,越有机会取得较高地位的职业;(2)个人资源命题,即求职者的个人资源(开始是家庭背景,但后来更重要的是其教育程度和职业成就)越多,越有机会接近或使用较多的社会资源;(3)关系强度命题,即使用弱关系的求职者较之使用强关系的求职者更容易获得较多的社会资源。3、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labor market segmentation) 帕雷(M .J .Piore)提出LMS二元结构图分析方法,把劳动力市场分为一级市场(primary segments)和二级市场(secondary segments)。二级市场最引人注目的特点是工资低和极易失业;此外,良好的教育和培训无助于提高劳动者的报酬,甚至不允许向一级劳动力市场流动。一级劳动力市场的工作主要是内部劳动力市场 的组成部分,其工资及劳动力资源的配置等与就业有关的事宜,是由管理及制度性规则来调控的,市场力量基本上不发挥作用。内部劳动力资源的配置主要根据组织内部的需要来制定,与外部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没有多少关系。外部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失衡主要靠工资波动来解决,内部劳动力市场解决供求失衡的措施则是招聘、培训、工作的重新设计、分包、调整产出量等。 4、歧视理论(Labor Market Discrimination) 在控制了职业、教育水平、年龄、性别、工作经验以及工时数量之后,仍然有部分工资报酬差别无法得到解释。以贝克尔(G.S .Becker)为代表的歧视经济学家认为,除了研究者无法观察或无法衡量的因素影响之外,这种差别是劳动力市场上存在歧视性待遇的结果。歧视经济学家通常假设存在三种可能的劳动力市场歧视来源:第一种是个人偏见,例如不喜欢与某些属于特定性别或种族的人打交道;第二种是先入为主的统计性偏见,雇主将某种先入为主的群体特征强加在个人身上。第三种来源于某些非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力量,如拥挤效应。 第四节 劳动力国际流动的四种理论 20从世纪初开始,关于国际劳动力流动的社会学研究就开始独立开拓自己的理论视野,在此后半个世纪中产生了“边缘性”、“融入压力”以及“融合” 7080等概念。随着、年代向美国的移民高潮掀起,社会学和经济学都积极从本学科角度进行解释说明。在此期间,社会学提出了有关国际劳动力流动的理论。 一、中心—边缘与结构不平衡理论 1、主流经济学认为,劳动力流动的原因是,在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上存在国家间的差异。具有丰富劳动力资源而资本匮乏的国家劳动者工资较低,而劳动者 26 匮乏、资本丰富的国家中则具有较高的工资水平。因此,劳动力将从前一类国家流向后一类国家,直到劳动力价格、需求量和供给量达到平衡为止。 2、社会学家的经验研究与主流经济学家的观点有不一致之处。例如:国际劳动力流出地主要是处于中等发达水平的国家,而不是最落后、工资最低的国家。并且,中等发展水平的国家中,最先移民的不是穷人和无所事事的人,而是具有一些个人优势的人,如乡村小产业主、城市手工业者和熟练工人等。此外,在经济社会背景相似的情况下,有些地方移民人数多,而有些地方则较少。 3、社会学家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来解释国际劳动力流动现象: 1()从国际背景看,历史上与中心国家有过接触或遭受过它们殖民与干涉的边缘国家往往形成大规模的移出人群。例如:拉丁美洲向美国的大规模移民。有关中心—边缘体系与结构性不平衡的概念说明了劳动力的迁移流与强大的中心国家对边缘国家的扩张有关。 2()从微观层面看,移民实质是一个不断生成社会网络的过程,社会学通过“社会网络”概念对国际劳动力流动进行解释。 eg119731974822:波特斯等人调查了年到年中进入德克萨斯港口的名成 90%年墨西哥移民,发现大约有的被访者通过在美国的亲戚或与其有联系的雇 70%主获得在美国的居住许可。的人曾做过非法移民在北美生活过,正是在这种 生活经济经历中建立了社会网络并通过关系网络获得定居证。 eg213:墨西用社会网络理论来解释个墨西哥人聚居地的不同劳动力流出 13状况。他根据劳动力的迁出阶段把个地区分为四类。第一类地区的劳动力流动还处于萌芽状态,第四类地区则有大规模流动。各地区流动状况不同的原因是,最早从某个社区流出的人迁移的时间不一样,一旦有人成功迁入美国,本地区就会引发大规模的劳动力迁出流,并形成更过的跨国社会网络。这种网络反过来又促进了跨国劳动力流动。 二、融合理论:跨国流动后,劳动力如何适应新环境,融入新社会? 1、新古典经济学认为,移民在经济上的成果是由他具有的人力资本(如教 育和工作经历等)的多少决定的。 2、社会学家则认为,移民是某些群体的成员和广阔社会结构中的活动者,移民进入这些社会情景的过程就是一个融合的过程。这种社会情景与个人所具有的个人资本发生相互作用,最终决定着人力资本的利用与提高状况。 3、劳动力对流入地区的融入包括三个层面: 27 1()第一个层面与政府对待不同移民群体的政策有关。例如:近几十年来,美国为某些移民(例如政治避乱者)提供特殊帮助,但有些移民则得不到法律保护。近几年来,美国又配合中国遣返企图通过移民为自己开脱的贪污犯。 2()第二个层面是社会层面。劳动力迁入地的民众思想观念和公共舆论等因素也会对移民的融合状况产生影响。同时,移民集团的社会特征也使其受到不同待遇。例如:来自大不列颠和欧洲西北部的移民最容易融入美国社会;流入新英格兰地区的爱尔兰人尽管很大部分属非法移民,但却很快被美国社会接受;朗政治避难者尽管以完全合法的形式进入美国,但却受到很多不公正待遇。 3()第三个层面涉及到少数民族聚居地。移民聚居区可以为他们提供保护,但本民族聚居区往往经济发展水平也会影响到新移民的经济发展机会,从而影响其融合进程。 三、中等阶层群体与少数民族聚居地 1、由于文化背景和收入原因,移民往往自雇工作,这就产生了一些具有较 middleman 高经济收入的民族集团,被称为“中等阶层少数民族”(minorities),即在一大批贫困人口中专门从事金融与金融服务的少数民族群体。例如:以前美国的犹太移民和意大利移民往往在衰落而混乱的城市中心从事商 20业活动,近多年,亚洲移民(主要是中国人和韩国人)逐渐在这一行业中占据了主要地位。他们往往要冒很大风险做生意。 Eg1.1992年洛杉矶暴乱就是城市中心区黑人青年与韩国店主的冲突有关,结果导致很多韩国商号的毁灭; Eg2.19981200年印度尼西亚达发生反华暴乱事件,导致多人在骚乱中丧生, 5000其中大部分是华人,多间华人商店和住宅惨遭烧毁,数百名华人妇女遭到强暴。如今,富有的印度尼西亚华人纷纷用枪支把自己武装起来。 2、少数民族聚居地是指同一民族成员共居的地方。 1()聚居地的民族商业网络发展由三个因素决定:为它提供核心市场和劳动力的本民族人口数量;移民所具有的经营企业的才能;资本的获得途径。 220()世纪美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地经济一般具有三个特征:形成过程是渐进性的;经济分工比较明显;新移民可在聚居地得到谋生机会。例如:迈阿密的古巴人聚居地;旧金山的唐人街;洛杉矶的韩国街。 28 3、尽管在具体结构和操作方式上不同,中等阶层少数民族集团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在经济上的成功发展都依赖于相关的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例如:凝聚力;信任感;群体压力;认同感。 四、移民与非正式经济 1informal economy、非正式经济()是指脱离于法律规范与监督之外的经济活动。它与违法经济不同,非正式经济所生产的产品与服务本身可能是合法的,只不过其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未受到法律监督与约束。 2、社会学家研究发现,移民与非正式经济关系十分密切。移民从事非正式经济活动的三个可能原因: 1()非正式经济活动是在陌生社会环境中谋生的手段:对迈阿密海地移民的研究表明,他们本身资源缺乏,且受到社会歧视和官方敌视,因此不得不在海地人聚居区从事房屋维修和地下餐馆等收入低微的工作,以摆脱绝对贫困。 2()非正式经济活动迅速改善移民的经济境况:经济的非正式性支持的刚开始发展的少数民族移民企业逃避高昂的税收和苛刻的劳动力控制,在获得迅速发展后再逐步公开化。例如迈阿密的古巴建筑企业大都从非正式房屋维修起家。 3()非正式经济活动是调和个人经济需要和文化背景中的义务的矛盾的一种方式:例如:加利福尼亚和弗罗里达的拉美女性移民大多在家庭工业中工作,这使得她们可以在怀孕和初产时期都能继续工作。 3、非正式经济中存在的负面问题往往不是由政府和法律的力量进行规范,而是由少数民族和移民社区中的社会关系网络进行约束。 主要内容:从生产过程、生产函数和生产目标三方面了解经济学对生产的解释, 重点掌握马克思和帕森斯对生产的解释。了解生产过程中组织的重要性及其运转机制,并能相关理论解释现实生产组织中的领导、权威、沟通和情感等问题。 第一节 生产的经济学意义 生产(有形物质和无形物质)对任何社会都至关重要,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资源的配置问题,这包含三层含义: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本节要探讨的生产理论包括生产过程、生产函数和生产目标三部分。 一、生产过程 29 1、生产过程就是生产要素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作用下变为产品和服务的过程。其中,生产关系指的是工资、价格和利润的运动及其对资本家和工人形成的刺激;生产力指的结合生产关系生产产品和服务的社会和技术安排。 2、生产要素: 1()传统经济学中的三要素:土地、资本和劳动; 2()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生产四要素:加上“企业家才能”。 3、资源配置:一个经济体用它现有的技术来组合各种投入品以生产产品和服务。现存社会经济中常用的资源配置方式有市场经济和经济(命令经济)。它们通过不同方式对生产要素进行组合,生产出不同数量和质量的消费品。 4、生产:在资源的约束条件下通过组合生产要素把各种投入品转化为生产品或服务的过程或活动。 二、生产函数 以上解决了“生产(是)什么”,接下来要解决“如何生产”的问题。一定数量的生产要素转化为消费品的过程,基本上是一个技术问题。转化过程中的规律称为“生产函数”。 1、生产函数:在一定的时间内和技术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要素的投入及其不同组合与物质产品或服务的产出之间的数量关系。 1Q=F(XXXXn)()生产函数一般可表示为:,,,…,。123 2nm()如果产品有种,生产要素有种,则生产函数可表示为: F(QQQQn)=G(XXXXm),,,…,,,,…,123123 3K()为论述方便,一般假定投入要素只有两种,即资本()和劳动 LQ=F(ЌL)(),则生产函数可表示为:, 4()如果再假定资本固定不变,产量只随劳动量改变而改变,则生产函 Q=F(ЌL)=F(L)数可进一步表示为:, 25E.g. Q=KL-0.5L-32() 2、生产函数一般可分为两种类型: 30 1()固定比例生产函数:资本和劳动同比例同方向变动。 2()可变比例生产函数:资本和劳动组合可以变动为劳动或资本密集型。三、生产目标 理性人—〉最大化原则—〉通过生产函数寻找最佳生产要素组合,使一定投入的生产要素的产出最大,或使一定的产品所耗费的生产要素最少。 1、一种可变投入时的生产函数:假定劳动力不便,则生产函数Q=F(ЌL)=F(L)dQ/,。根据生产函数,可做图表示出总生产函数,劳动边际产量dLQ/L和平均产量。 max IIIIIQ I 总产量Q maxmaxdQ/dLQ/L 平均产量Q/L L 边际产量OdQ/dL 说明:根据三条曲线的表示,将生产分为三个阶段: 1I()收益递增阶段: 2II()收益递减阶段: III3()负收益阶段: 2、两种可变投入时的生产函数:可对梁红生产要素进行不同组合来获得不同产量,也可用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组合获得同一产量。后一种情况表示在曲线 KLK/L?上被称为“等产量线”。等产量线上与相互替代的比率?是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替代率(几何意义为斜率)。(草图如下) K C D 31 Q2 Q1 OL 1Q1,Q2说明:()为两条等产量线;理性生产者投入组合的选择点都在OCDQ1,Q2围绕的两条线上。即,斜率为负的点上。 2()生产要素投入组合的选择都在等产量线斜率为负数值的线段上,此区域内,具体点的选择还依赖于成本方程。 3、生产函数分析的优点与缺点: 1()生产函数是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重要贡献,从物质生产的角度表现了生产要素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技术关系。 2()缺陷:生产函数分析过分关注技术因素,忽略了技术关系以外的因素,特别是生产过程中的社会关系和利益冲突。这种缺陷的原因有二: a现代经济学分析的日益抽象化忽略实践知识的理论发展(“黑板经济学”)。 b经济学对生产的分析缺乏更宏观的视野,往往局限于企业内部要素市场等局部,马克思对此情况做出部分弥补:将生产过程看作是物质变化过程和社会关系交换过程的组合。 第二节 生产的社会学解释 对生产过程的纯经济学分析不能完整地展示生产在整个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不宜于分析生产过程中的管理、组织、领导和关系等问题。 一、马克思的社会过程理论 马克思将生产放到社会整体中进行分析,从社会冲突的角度出发,将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结成的关系看成是社会群体之间基于物质占有上的对立。马克思从生产前、生产过程及生产结果等三个方面来分析生产中的社会关系。 1、生产过程前: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规定了社会成员在各类生产之间的分配及社会生产中的地位。 2、生产过程中:是生产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它包括自然过程和社会过程。 1()自然过程: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结合,根据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同可 以分为直接结合与间接结合。 2()劳动者的社会组织方式,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产权结构和组织结构。 3、生产结果:对劳动产品的占有形式体现出社会关系。 1()必要产品:劳动者个人消费,其质与量取决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 32 水平、劳动的性质以及劳动者价值观和消费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kellin() 2()剩余产品:由生产资料所有者占有,体现出生产资料所有者与劳 动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剩余产品一般储备起来一般扩大生产规模 和应付天灾人祸。 二、帕森斯对生产系统的论述 1AGIL、模式的基础是结构功能主义,认为社会系统是一般行动系统的下属系统,任何行动系统要生存发展,必须满足四个功能性必要条件:即,适应功能AdaptationGoalIntegration()、目标实现功能()、整合功能()和模式维持功 Latency能()。 2、经济系统是社会系统的子系统,它本身满足四个功能性必要条件,如下图: A作为一个系统的经济的功能分化() A 资本化和投资子系统G 生产子系统——包括分配和销售L 经济承诺:物质、文化和促动因素I 组织子系统企业功能 3、从上表可以看出:经济系统的目标实现功能由生产子系统来执行。子系统本身也必须满足四个功能性必要条件。具体见下图表: GA生产子系统的功能分化() 便利条件的获得 a生产、分配和销售 g 技术生产(流水生产线) l生产协调 i 1()适应功能:通过便利条件的获得来适应情境,最典型的是流动资产,可 应付生产中的变化,支付短期债务等。 2()目标实现功能:生产、分配和销售等通过“政策决定”的手段改变模式维 持成分(技术生产)的质量、数量和组织。相关角色有最高管理层、销售经 理和生产管理工人等等。 3()整合功能:生产协调通过组织内部的沟通渠道来保证生产系统顺利运 转,。整合功能常和生产、分配和销售相关的技术性角色融合在一起,但 大规模组织中常设立专门部门或角色来实现此功能,例如:内部职工投 33 kellin诉部门、监督协调委员会,等等。() 4()模式维持功能:技术生产和生产流水线,可通过生产要素的组合与流动 来维持生产子系统的运作,相关技术角色是机器投标者、领班、工厂工程 师、工厂检查员,等等。 第三节 生产过程中的组织 帕森斯对生产过程的分析基本上属于宏观层次,后来者对生产过程进行了 Smelser很多微观研究。例如:探讨了技术对生产过程中的人类行动的影响,分析生产过程中不同职业角色间的互动关系,并从韦伯科层制出发对生产过程中 的组织进行系统分析。现代生产过程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生产组织备受关注,对生产组织的研究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a、社会分工的过度细化使不同工种、不同工序间的协调更加困难,协调方式应该选择市场还是组织? b、生产组织如何运作?其构成如何,领导、权威、沟通和情感在生产组织中起何种作用? 一、生产组织的性质 1、市场协调与组织协调: 前者为价格机制加契约约束;后者为命令方式加内部衔接。2、协调方式选择的标准:协调成本或交易费用 1()市场协调的成本:信息不完善和不对称增加信息搜寻成本;谈判 和签约成本;契约不确定导致的风险成本。 2()组织协调成本:通过组织协调生产,不必支出上述三种成本,但 组织内部的协调过程也需要费用,组织规模扩大和结构不当时尤 其如此。 3、生产组织存在的均衡点:组织交易成本或是等于在另一个企业中的组织成本, 1994或是等于由价格机制“组织 ”这笔交易所包含的成本(科斯,)。但由于无法准确确定组织存在及其规模大小的精确均衡点,通常只能按照惯例去建立生产组织。 34 二、生产组织的构成和功能 1、生产组织内部结构的社会学分析始于韦伯,韦伯提出的科层制揭示了生产组织内部的运作机制。科层制偏重分析组织中可见的、正式的制度结构,非正式组织研究成为其补充。正式组织通常是明确的、非个人的和具有特定功能的。但组织成员却常常需要按照更加灵活的非正式的“规则”办事,这些规则常在朋友关系网和工作单位的派系中盛行。区位与时间因素、性别和种族因素都可使个人结成非正式组织。 2、职业角色:经济学家认为个人选择职业角色的态度和行为往往由供需关系决定,工作时间的长短根据工资而定,但经济社会学家除了考虑工资和价格为,还注重工人的意识形态、人际互动、对权威的反应,等等。社会学家研究的职业角色有:经营者角色、专业角色、监工角色和非技工角色。 3、权威:权威对士气和产量的影响值得重视,特别是监督方式和领导方式对士气和工人行为的影响值得研究;但其影响大小和组织形态(军工企业、工商企业、大学科系)和文化差异有关。例如:严格监督与美国工人的满意度负相关,而在秘鲁却是正相关。家长制领导在价值观转向民主的日本工厂工厂中已经使工人感到不满。 ?关于领导方式的理论: 1()专权型、民主型、放任型; 2()连续同一体理论 3()管理方格理论:两个维度为对生产的关注、对人的关注 4S=f(L,F,E) 三个权变因素为领导特征、被领导者特征、环境特征()权变理论: 4、地位: 1()个人在组织中地位高低的影响因素:职业角色、权威、年龄、性别和种族。2()衡量地位的标准不确定或不同标准间相互抵触,都会导致组织内冲突。5、沟通: 1()沟通是发挥科层制效率的最基本条件。 2()非正式组织在沟通中作用特殊。 35 3()越级沟通(法约尔桥)的利弊。 三、生产组织的最新变化 1、生产网络利益化: 2、组织结构扁平化: 3、生产规模小型化: 学习目的:了解经济学和社会学对交换过程的不同认识,能够区分经济交换与社会交换的异同点并能用于解释相关社会经济现象,掌握经济交换的社会学本 质。 第一节 经济学视野里的交换 ?一、亚当斯密经济理论中的交换:经济与社会的综合视角 1、交换促成复杂经济结构,并提高经济效率:经济分工和货币(交换媒介)2、交换是一种社会整合方式:合理限定利己心并促成社会秩序 二、交换研究在经济学中的演变 1、边际主义学派:交换双方都用自己效用较小的物品向他人换取对自己效用较大的物品,使物品对自己的心理效用实现最大化,这将产生交换基础上的社会心理总效用的最大化。 2、新古典学派:交换存在的前提是劳动分工和财产所有权制度。交换既可以提高个人的消费效用,又可以作为生产要素与消费品的桥梁,对整个经济体系循环起到中介作用。 3、新政治经济学:把交换从纯粹的经济领域延伸到政治、社会领域。公共选择理论根据经济学范例来观察政治过程,把人们在政治上的相互作用视为一个复杂 36 的交换过程,个人评价和偏好结合成为某种特定结果。 第二节 社会学视野中的交换 一、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行为主义心理交换论 (一)理论来源: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的影响 1?、亚当斯密的交换学说和功利主义经济学:斯密在《国富论》中认为,交换是古往今来一切民族和一切社会普遍具有的现象,交换是希望从中得到奖励和报酬——〉霍曼斯认为一切社会活动都是交换活动。 2、人类学的考察资料:人类学家对原始部落中形形色色的经济交换形式和 社会交换的论述,使霍曼斯确信,交换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普遍现象。 3、行为主义心理学:霍曼斯深受行为主义心理学斯金纳的影响,认为斯金纳对鸽子和白鼠的研究结果同样适用于解释人类行为。 4、总结:经济学、人类学和心理学思想使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具有浓重的功利主义和行为主义色彩,并尤其强调对人类的社会交换行为作心理学解释。 (二)基本概念:可以分为两类 1、功利主义经济学的概念:费用、成本、投资、利润、分配的公正性等。 2、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概念:活动、奖励、频率、价值、感觉、相互作用、规范、数量等。 (三)理论体系 1、理论体系的出发点:从心理学原理出发,试图利用经验观察到的人类行为来解释社会结构。 2/、人类交换行为的五个命题:成功命题、刺激命题、价值命题、剥夺满足命 /题和攻击赞同命题。 3、五个命题之外的总结性命题:理性命题。人们会选择结果价值及其概率之 A=pv积较大的行动。即: 4、理论体系的局限性:霍曼斯对微观交换行为的观察,发现和概括出心理定律,并且试图用它来解释社会结构。因而,他的社会交换理论是微观的和人际 层次上的理论,是一种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交换理论,对社会群体和社会结构的解释力极其有限。 37 二、布劳的社会交换理论:结构交换论 (一)理论来源:主要是三方面 1、功能理论:采用了功能理论的“共同价值观”概念和对宏观社会整体的控制概念。 2、冲突理论:吸收了辩证冲突观点,采用了“社会冲突”概念以及权力和权威必然会产生反对力量的论点。 3、霍曼斯的交换理论:布劳关于微观层次上的交换行为观点大多以霍曼斯的行为主义交换理论为基础。 (二)基本概念: 1、奖励:内在奖励和外在奖励;金钱、社会赞赏、尊重和服从四个类型。 2、资源:主观资源和客观资源;主观资源指个人的技艺、经验、性格等特征,客观资源指个人拥有的物质财富、地位、声望等。 3、共同价值观:共同价值观为交换的公平性提供标准,促进了社会整合。 4、社会冲突:那些控制着宝贵资源又掌握权力的剥削者、压迫者挑起了社会的不和与冲突。这一概念解释了社会紧张和变迁的根源。 5、权力和权威:是在不平等交换中产生的,资源缺乏者在交换中必然服从资源拥有者。权力的合法化即是权威,权威是保持组织稳定的必要条件。 (三)理论体系: 1、微观过程:微观过程中产生的个体间的人际吸引引起旨在报酬的交换行为,产行公平交换规范、文化和法律禁忌。不公平的社会交换导致了社会分化和权力产生,权力合法化促使个体间整合并形成集体组织,从而进入宏观过程。 2、宏观过程:宏观过程中群体组织间经历了同个人间相似的交换过程,产生了集体组织间的相互吸引、交换、规范、政治权威、法律、权力以及政治联盟。 3、布劳通过一组交换概念和原理架起微观和宏观间的桥梁,提供了既能分析个人互动,又能分析社会结构的理论框架。 三、霍曼斯与布劳的比较 (一)霍曼斯基本上是行为主义的交换理论,重视人的需求和心理因素,重视非正式群体的研究。他的心理还原主义忽视人类行为的象征性和制度化行为。 (二)布劳体现了结构交换理论的特色,注重社会结构产生的过程和机制。 理论的最大弱点是依赖于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即人类行为是以交换为基础的,如果不接受这一前提。就不可能承认其理论的价值。 38 第三节 社会交换与经济交换的关系 一、经济交换与社会交换的区别 1、经济学意义上的交换是抽象的理论上的交换1、交换对象的范围不同 2、交换规则不一样 3、即时性与延时性 4、交换后果不同 二、经济交换与社会交换的联系 1、都是特定形式的社会互动 2、两者常常夹杂伴生 3、都遵循互惠原则 4、都适用边际收益递减原则 三、库拉交换的双重含义 1、交换品反映的主要是社会价值,而不是经济价值和经济效用。 2、库拉交换中的参与者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经济交换。3、库拉交换具有延时性特征。 4、库拉交换获得的不是经济效用而是声望。5、库拉交换具有经济交换所不具有的社会意义。 第四节 经济交换的社会学本质 一、波兰尼:交换与市场 1、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的关系:某种经济组织方式的存在是以一些承担固定 39 功能的社会结构为前提的,人类经济“嵌入”在制度之中。例如:宗教、政府等 非经济因素也和金融制度、机器一样对经济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2、经济过程在不同时空和不同条件下的制度化方式: 有三种整合模式可使经济体系获得一致性和稳定性: 1()互惠模式: 2()重新分配模式: 3()交换模式: 3、结论: 1()市场和交换制度仅仅是人类诸多经济组织方式种特定的一种。2()市场和交换的表现方式是多样化的。 二、韦伯:交换的社会学本质 (一)交换行为的历史发展 (二)交换中的社会因素 三、经济交换的社会学意义 1、经济交换是一种具体的互动框架: 2、经济交换是一种经济整合机制: 3、经济交换是一种社会维生手段: 学习目的:了解经济分配和再分配的含义,能够从要素间分配、个人间分配和国家间分配等三个方面说明经济分配机制,从政府和民间两方面说明经济再分配机制。理解经济分配与再分配的社会后果,并能够用相关理论解释中国分配领域的现实问题。 第一节 经济分配与再分配概述 distribution一、分配:指的是与社会交换有关的稀缺资源的配置,其具体对象包 括劳动力、资本、土地、货物和信誉等。 40 redistribution二、再分配:指的是为了达到既定目标,用外界干预的手段对市场产品进行重新配置。此处的目标通常是缩小收入差距和降低不平等程度,手段包括私人干预(如赠送礼物和施舍等),也包括政府强制干预(如社会保障和税收)。 三、经济分配与经济再分配二分法的思想渊源:市场与政府二分法 1、市场:自发。如古典经济学斯密“无形的手”。 2、政府:非自发 3、市场与政府都是都是非自发的,都是社会性构建。 四、对经济分配与再分配的学术研究 1、经济学家关心由市场主导的分配 2、社会学家关心由政府的主导的再分配 3、经济社会学则将两者都纳入分析视野 第二节 经济分配机制 有关经济分配机制问题的研究主要关注三个层次:一是要素间分配,关注社会产品如何在劳动者、土地所有者和资本家之间分配;二是个人间分配,解决类似“不同工种和技术层次的人的报酬差异”的问题;三是国际分配,研究稀 缺资源如何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间分配与流动。 一、要素间分配:克拉克的生产论 1、生产要素的相互依赖性: 只有生产要素组合才能生产;某种生产要要素的需求量取决于全部要素的 +价格;相互依赖性使分配问题复杂化:供给和需求的市场均衡政府和法律修正。 2、生产函数:各生产要素比例的确定问题 厂商作为商品市场上的供给者和生产要素市场的需求者,生产要素的价格 决定分配份额(工资、利息等)。 1、边际产品递减规律: 2、用边际产品解决分配问题: 41 二、个人间分配: 不同生产要素获得不同收入,拥有不同质与量的生产要素的人也会拥有不同收入,个人收入差别的原因有: 123、能力差别:生理影响较小 、职业差异: 、财产差异: 45、教育和培训差异: 、其他因素: 三、国家间分配: 1、国家间收入分配的基础应该是各国生产要素的拥有量 2、政治因素常常影响价格的市场地位,弱国常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第三节 经济再分配 一、政府的经济再分配:目的和手段 1、调整资源分配 自由市场机制下,消费者偏好可在市场上呈现出来,从而使得资源被分配于消费者欲望大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但另一部分偏好却不能在市场表现出来, public goods”social 因为它们对应的产品和服务称为“公共产品或“社会欲望wants”,例如:国防、警察、行政服务、公园、道路等公共设施。 由于公共产品具有集体消费的特点,其生产只能通过政府组织进行,由政府把部分资源从民间经济部门吸收到共同经济部门,从而对资源分配进行控制,其手段主要是税收政策,极端情况下还有没收充公等. 2、调整收入和财富分配 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分配必然产生分配不平等,大量收入不平等现象存在从社会正义和国民经济效率两方面看都必须加以纠正,以谋求社会福利最大化。 Transfer Payment政府可以通过税收转移支付政策()甚至直接操纵价格来纠正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具体手段有:所得税、资产税、继承税、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养老金、失业津贴、工伤事故救济)、义务教育和低房租开支。3、实现经济稳定 市场经济本身包含不稳定因素,经济大幅度波动会给资源分配、收入和财富分配状况带来不利影响,政府必须通过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经济稳定。 (1)财政政策:财政收入大体上来源于各种税收,支出可分为政府购买(雇员工资、办公用品等)和转移支付(社会保障支出、农业补贴、公债利息等)。 (2)货币政策:主要工具有公开市场业务、贴现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3)窗口指导(行政控制)和道义劝告:特殊情况下采用。 42 philanthropycharities二、民间的经济再分配:慈善(或)行为分析 (一)慈善行为的含义:慈善就是个人或群体(慈善家)通过某种途径自愿地 向社会及受益人提供无偿的援助(慈善品)。包括个人和企业, 包括资金、实物及劳务等方面。 Gary Becker?的界定:如果将时间与产品转移给没有利益关系的人或组织,这 种行为被成为慈善或博爱。 98?中国著名的慈善活动有:希望工程,年抗洪赈灾,春蕾计划,烛光工程,微笑列车,等等。 (二)慈善行为的动力机制: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但归根到底是理性人的选择。 1、追求纯粹精神慰藉的慈善行为:出于同情或宗教义务,道德层次高 2、追求良好声望等有目的的慈善行为:理性人,道德层次稍低(三)激励慈善品需求(慈善行为)的方法: 1、激励的对象主要是中高收入群体 2、增强慈善家对慈善品偏好:宣传慈善行为对象的悲惨处境,增强对慈善家的精神激励;树立慈善机构的良好形象;提供有感召力的、多样化的慈善品。 3()、 降低捐献支出慈善品的价格 (四)研究中国慈善问题的关注点: 1、公民慈善意识问题:需要公民慈善意识和社会慈善价值观的支撑,但传统儒家思想中,国家的仁政与民间慈善事业不能并存。应该认识到社会慈善意识的觉醒与公民意识、公民社会、民主意识紧密相连。 2、慈善组织建设问题: 1()提高慈善组织的公信度 2()增强慈善组织的民间性:慈善组织的形式专用性较高。由于慈善资源 ,的聚集依赖于个人和组织在时间、金钱等方面的自愿捐献从社会认 ,同的普遍价值取向来看它应该属于非营利部门的范畴。但我国目前 慈善组织在产生方式和运作逻辑上具有惊人的相似性:都依托政府 民政部门建立,慈善组织负责人和工作人员直接来自于政府,运作 方式和政府相似。 3、企业捐赠问题:中西差异及其对管理的影响 43 1()捐赠理念和内在驱动力不同:西方“企业公民”的概念认为企业也是社 会公民,企业在创造利润的同时还要承担对环境和社会的责任。因此,实 施企业捐赠过程中的驱动力既有承担社会责任的价值理性的推动,也包 含着通过社会投资来开发市场、赢得赞誉的商业动机。中国企业认为企业 的责任就是创造利润,捐赠理念是“回报社会、造福桑梓”。2()捐赠的决策机制和制度化程度不同:西方企业将捐赠与企业发展战略和 商业利益紧密联系,形成了一整套规范化、制度化的运作机制。中国制度 化方面不完善,或者完全被动地响应政府号召,没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 更谈不上制度化。 三、经济再分配的理论模型: 1、利他主义:建立在社会伦理体系上,个人和集体都具有必要的道德心和责任感去帮助弱者。 2、利己主义:建立在功利主义基础上,认为民间慈善行为和政府福利行为都具有功利目的,例如:获得心理满足,保证社会稳定等。 第四节 经济分配与再分配的社会后果 平等与效率是评价分配制度的主要指标,而收入差距及其衡量是该指标的核心。一、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一)理论表述与经济社会意义 1、理论表述: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是意大利统计学家基尼1905年根据美国统计学家洛伦兹发明的洛伦兹曲线(Lorenz Curve)而提出来的。洛伦兹曲线是人口累计百分比和收入累计百分比的对应关系描绘在图形上的曲线。图形如下:OX表示人口累计百分比,纵轴表示收入OY的累计百分比,曲线ODL为该图的洛伦兹曲线,ODL 曲线与对角线OL的面积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不平等面积”,OXL与OL的面积就是“完全不平等面积”。“不平等面积”与“完全不平等面积”的比就是基尼系数,该系数可在0和1之间取任何值。 YL 收入累积百D分Sa比Sb OX 人口累积百分比 2、经济社会意义: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洛伦兹曲线的弧度越小,基尼系数也越小;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洛伦兹曲线的弧度越大,基尼系数也越大。基尼系数的取值范围为0~1间,其数值越小,表明收入分配状态越趋于平均。按照国际惯例,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示居民之间收入分配“高度平均”,在0.3~0.4之间为“比 44 较合理”,0.4~0.6为“差距偏大”,0.6以上为“高度不平均”,表明该国社会处于可能发生动乱的“危险”状态。 3、库兹涅兹倒U曲线 基尼0.5系数 0.4 ?550 6700 ?人均GDP (二)中国经济分配中的贫富差距 1、我国居民总体基尼系数 1988年为0.382,1994年为0.434,1998年为0.456 1999年为0.457,2000年为0.458 2、警戒线适用标准: 目前,我国共计算三种基尼系数:农村居民基尼系数、城镇居民基尼系数和全国居民基尼系数。 专家建议:在单独衡量农村居民内部或城镇居民内部的收入分配差距时,可以将各自的基尼系数警戒线定为0.4;而在衡量全国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时,可以将警戒线上限定为0 5,实际工作中按0.45操作。 二、经济分配的社会后果 (一)生产要素间经济分配的社会后果 合理的生产要素分配能够促进生产要素(资本、土地、劳动力、企业家才能)合理组合与流动,提高社会整体经济效率。 (二)个人间经济分配的社会后果 个人间经济分配的少许差距可以产生示范效应和激励效应,但是“金字塔型”的收入结构会造成社会不稳定。 (三)国家间经济分配的社会后果 政治因素导致不平等贸易规则 三、经济再分配的社会后果:效率与公平 (一)福利制度与不平等程度 福利制度能使初次分配的结果趋向于平等。 (二)公平与效率的矛盾 学习目的:了解经济学对消费问题的研究及其局限性,掌握社会学研究消费行为的概念工具,理解社会学对消费行为的分析纬度并能解释现实中的消费行为。 45 第一节 消费的经济学研究及其局限性 (一)消费的含义:人们在物质资料和劳务的生产与生活中,对物质产品和劳 动力的消耗过程,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 (二)消费的类型: 包含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前者是中间消费,后者是最终消费。 狭义上的消费仅指生活消费,生活消费可进一步细分为: 1、个人消费:商品消费和自然消费 2、集体消费:社会团体消费、全社会消费和公共消费 1870(一)马歇尔的消费需求理论:年到“一战”的价格决定论 将心理学概念引入消费需求理论,并提出弹性概念和边际概念来解释消费 desire者需求。边际效用递减理论把需求看成是人们主观欲望()所决定的一种心理状态,否定了价值的客观物质基础; (二)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收入决定论 C=F(Y)MPC以绝对收入假说为基础,核心内容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1、绝对收入假定的局限性:只看到收入决定消费,没有看到收入背后的分配问题、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问题,不能区分不同社会阶层的消费行为差异。2、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和小于长期的平均消费倾向的结论与实证分析不相符。 J.Dussenberry(三)杜森贝里()等对凯恩斯理论修正:二战后的消费行为理论 以相对收入假说为基础,提出附和原理(示范作用)和惯性原理。1、附和原理:消费者支出具有社会性,不仅受自身收入影响,而且受他人消费支出影响。 2、惯性原理:过去“高峰时期”收入和消费习惯导致消费的“不可逆性”。3M.Friedman、其他修正:弗里德曼()区分了一时收入和永久收入;莫迪利 F.Modigliani安尼()的生命周期假定,等等。 (四)贝克尔等人的新消费理论: 1、消费者同时也是生产者,用消费行为来“生产”最后的“满足”,消费者 46 最终是这种“满足”的消费者。 2、时间和收入一样都影响消费,时间的价值就是“机会成本”,即耗费单位 时间所牺牲的收入。 (一)消费经济学建立在诸多假设之上 1、效用最大化假定: 2、了解或预知市场全部信息的假定: 3、偏好认识和偏好无矛盾假定; 4、独立性假定: 5、确定性假定: p269p152(二)消费经济理论的缺陷:朱国宏,斯梅尔瑟 消费函数中没有纳入社会结构变量,对社会现象缺乏解释力。而且,该理论 对现实问题缺乏解释力,具体表现在四方面。1、政府消费行为: 2、消费方式的变化: 3、社会性因素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4、消费模型过于简单化: 第二节 消费社会学的必要性及内容 (一)社会行为是实现消费的前提和条件 (二)消费行为本身构成了人类社会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消费行为受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影响 (四)消费行为对整个社会运行体系具有强大的反作用(一)彭华民(南开大学)的观点:九个方面1一般过程、购买决策、消费习惯、消费者卷入、消费技能和购后反映等。、消费行为: 2、消费者的家庭:家庭的消费决策、家庭生命周期、作为消费单位的家庭。 47 3、消费者群体:消费者行为的意见倡导者、参照群体、从众行为等。4、消费者阶层:阶层划分与消费、阶层与市场细分、炫耀消费等。5、消费者文化:消费习俗、消费流行、消费观念等。 6、消费者运动:消费者问题、消费者运动的发展。 7、消费者组织:特点与功能、权力、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网络等。8、消费者权益:消费者与经营者的角色关系、权利和义务。9、消费者调查:调查内容、方法和技术、调查资料分析方法等。(二)王宁(中山大学)的观点: 1、消费行为:消费行为的社会性质、社会与文化因素对消费行为的影响、社会群体(家庭和社会阶层)的消费行为。 2消费与文化的关系,消费文化在生产经营领域和消费者中的运行过程。、消费文化: 3、消费制度:消费资料的供给方式(或制度,包括市场、国家、社区和家庭) 和占有方式(或制度,包括私人化制度、社会化制度和混合型制度)4、消费问题与社会控制:消费越轨、消费与生态和人口压力(可持续消费)、消费者权益、消费者运动、消费者组织、消费公共政策。(三)朱国宏(南京大学)的观点: 1、消费和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相互作用。2、消费与社会分层和社会结构之间的香花联系及其相互作用。3、消费与社会运行和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及其相互作用。4、消费与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198464本部分内容参照(富永建一,:)三、社会学研究消费行为的概念工具: (一)理论体系 12、结构功能主义理论 、象征性相互作用理论(符号互动理论)34?斯 、决策理论 、小群体理论(包括群体动力学):罗伯特贝尔斯和米尔5、家庭发展论研究 48 (二)研究方法 12、事例研究法:案例研究 、统计性调查:抽样调查3、面谈法:包括集体座谈法和小组讨论等 45、组织观察法 、心理和态度测定:量表67、阶层识别法:社会经济地位研究 、内容分析 1980四、消费社会学研究的三种范式:王宁总结的年代以来的观点 1、消费的行为:应用社会学。侧重可操作话的消费者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2、消费的生产:侧重消费方式产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环境。3、消费的文化:消费的符号意义,文化结构和感受过程。 五、消费社会和消费主义及其批判 1、消费社会:消费社会是一个以生活必需品以外的消费为主的社会。在消费 社会,不再是过去的需要造成商品,而是商品造成需要。人们的消费行为从一种经济行为转向一种文化行为,而且,不是以商品本身为消费对象而是以形象化的商品为消费对象,甚至是以过剩的消费即为消费而消费作为消费对象。大众消费成为一种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韦伯把 “禁欲主义”视为现代资本主义的发 W.Sombart?展动力与源泉,德国学者维尔纳桑巴特()揭示了“奢侈与资本主义 Luxury and Capitalism ”的深刻关系,学者们转而研究消费的需求是如何影响经济过程,进而如何塑造社会生活的。 2、消费水平不断扩张的四个机制: 1()社会比较:传统社会学认为,处于一定社会阶层或集团的人经常进行社会比较,社会下层在行为上模仿社会上层,社会上层却不断寻求新的商品来显示社会地位。新近的观点认为,当前社会文化差异的扩大使得多元共存体系取代了以往的等级体系,每一社会阶级都会为自己的合法性存在而不断与其他阶级相竞争,与其他人进行文化习惯的比较,但这种比较已经不再是凡勃伦式的 “歧视性对比”,只不过是不同社会集团分野的标志。 2()建构 “自我”的群体性认同:商品和服务的获取在个体心理的形成中占据了核心的地位。社会心理学关于特定物品给人安全和满足感的理论已不再适用,取而代之的是,个人自我发展的欲望不断地刺激着消费,人们通过购买新商品和结合成新团体来重新“设计”自己。“新人类”们通过共同的消费方式 49 发现自己的同类人群;通过专注于技术完善、个人升迁和业余消遣来表达共同的心理体验,在消费中寻求“自我”。 3()狄德罗效应:指的是新睡袍导致新书房的攀升消费模式,它造成了消 18世纪法国哲学费的向上的不可逆性,要求市场能够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商品。( ??家丹尼斯狄德罗《与旧睡袍别离之后的烦恼》,美国经济学家朱丽叶施罗尔在《过度消费的 美国人》书中提出新概念—— “狄德罗效应”) 4()日常生活的多样化:随着社会分化和社会情境变化,个体努力寻求多种方式表现自己。生产商则不断扩大生产针对不同活动形式与群体的特殊产品,进一步刺激消费者多样化的购买欲望。这就是消费不断扩张的社会和商业动力。 3、消费主义:消费主义是公开地鼓励人们大胆消费的文化价值观,它是大众消费的深层文化支撑。消费社会和消费主义使人们的消费大大超出了自身的实际需要,造成自然资源的耗费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引发了绿色革命运动。1968 1976年“罗马俱乐部” 发表《增长的极限》;年,联合国发表《人类环境宣 1987言》;年,联合国又提出“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消费行为的社会学分析 一、个人社会特征与消费 (一)性别和年龄 (二)生态环境:居住地的社会文化环境(三)经济资源 (四)行业与职业 (五)种族与民族 (六)文化程度 二、家庭与消费 (一)不同家庭类型和消费行为 1DINK、核心家庭:夫妇和未成年子女,包括丁克家庭() 2、主干家庭:一对夫妻及其父母、未成年或未婚子女 3、联合家庭:父母和两对或两对以上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4、特殊家庭:例如单亲家庭,同性恋家庭 (二)家庭生命周期与消费行为 12、单身阶段: 、新婚阶段: 3I4II一对夫妻和学龄前孩子 孩子进入青春期、满巢阶段:、满巢阶段: 50 56、空巢阶段: 、丧偶独居阶段:三、社会群体与消费 (一)参照群体影响消费行为的表现 1、调节消费行为 2、形成生活方式 3、预测消费倾向 (二)参照群体影响消费行为的途径 1、信息传递:其信息传递作用的是“意见先导者” 2、示范效应:从众行为 3、团体压力 四、社会阶层与消费 (一)社会阶层与消费行为的关系 消费行为受到社会阶层结构的影响,同一社会阶层的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具有较大相似性。 Thorstein Veblen,1857—1929()(二)凡伯伦《有闲阶级论》:炫耀消费 1、炫耀消费:指的是有意脱离生产活动来表现自己拥有财富和权力的有闲 (阶级的消费。即,通过消费让他人明了消费者的金钱、权力和身份消费者的社会 )invidious comparison”经济地位,通过“歧视性对比获得荣誉和自我满足。 2(conspicuous leisure)(conspicuous consumption)、外显有闲和外显消费: 通过开展非生产性活动显示“有闲”,通过奢侈消费来显示财富。在社会分化程度高的社会中,消费比休闲更能表现财富和地位。 五、社会文化与消费 (一)社会文化对消费的影响形成了消费文化 1///、按文化要素分类:物质精神象征符号规范消费文化 2///、按生活方式分类:物质岁时人生礼仪游艺消费文化 (二)消费文化影响消费行为的方式 消费文化通过社会阶层、参照群体、家庭和媒体等因素影响消费行为,这种 影响对消费者行为具有导向作用、整合作用和社会化作用。 51 学习目的:了解对非正式经济含义的不同界定,能够说明非正式经济的分类标 。理解准和特征非正式经济的动力机制与制约机制,掌握对非正式经济进行测量的不同方法的优缺点。 第一节 非正式经济的概念界定 例子:繁华街口的“摩的”、装修工人、钟点工群体;经济合同初级承包人向家庭作坊或非正规小型加工厂的“转包”现象。 一、非正式经济的含义与内容 (一)基于实证性调查的中性概念:非正式经济包括不符合已经建立的制度原 则或得不到制度原则保护的经济行为。 (二)基于制度化原则的地下经济框架下的非正式经济: 1、非法经济:包括生产和传播法律禁止的产品和服务(如贩毒卖淫); 2、未报告经济:指违反或规避税收财政原则的经济活动,如该向政府税收部门申报而未申报的收入; 3、未登陆经济:指规避国家统计机构申报要求的经济活动,如本该纳入国民收入账户体系中而实际并未包含其中的经济活动; 4、非正式经济:包括在产权关系、商业执照、、财政信用、社会保障系统等方面可忽略成本,同时在管理原则和法律方面不受保护的经济活动。(三)基于商业生产和(或)交换方式的非正式经济: 1、正式经济:生产和传播方式以及最终产品均合法 2、非正式经济:生产和传播方式不合法,但最终产品均合法 3、非法经济:生产和传播方式合法或不合法,最终产品不合法 (四)基于货币工资雇佣和自我雇佣区别的非正式经济: 自我雇佣者从事的就是非正式经济。 二、非正式经济的类型 (一)根据经济活动的目的进行分类: 1Survival 、谋生型:个人或家庭通过直接生产、出售简单物品和提供市场服务来谋取生计。如:第三世界国家的街头小贩。 2Dependent exploitation 、依赖开发型:私下雇佣和将合同任务分包给非正 52 式企业经营来降低成本。如:美国被私下雇用的移民;服装厂对家庭的分包。 3Growth 、扩张型:小工厂为了资本积累的需要而相互联合来进行扩张。如:意大利中部手工艺人形成的特殊团体。 (二)非正式经济应包括发达国家中家庭自给自足的方式: 中等收入家庭合理分配时间,消除对市场的部分依赖性:修理、种植蔬菜、修建草坪等。 三、非正式经济的特征: (一)在技术、资金和组织等要求不高,进入比较容易; (二)企业采取家庭所有制; (三)生产规模小; (四)生产技术落后,劳动力密集; (五)市场竞争激烈且不规范。 (六)生产率水平较低,积累能力差。 第二节 非正式经济产生的原因和社会影响 一、非正式经济产生的原因及运行 (一)新马克思主义者:对国家严密控制的经济或计划经济的反叛 2080世纪年代初,“新马克思主义者”比较了非正式经济与资本积累的关系,从规范的角度解释原因,认为正式经济受到的约束过多,而非正式部门可创造额外收入。 前东欧“第二经济” 中非正式经济等同于市场和个人自由,能解决计划经济下的供给“瓶颈”问题,其释放的自由市场力量甚至导致前东欧社会主义垮台。 (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归因于政府的经济干预,尤其是对劳务市场的管理。企业为躲避干预而从事非正式经济。 (三)结构主义者:考虑就业和贫困问题,认为非正式经济随城市经济现代化进程而出现,不断增长的劳动力大军不得不加入非正式经济行列。(四)新经济社会学:非正式经济的运行需要社会网络组织来维持,格兰诺维特认为,非正式经济行为的动力机制源于非正式交换中给予共同身份的相互信任,该信任的维持还依赖于失去关系资源的惩罚。 (五)交易成本经济学:非正式运作可以减少交易成本。 二、非正式经济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异同点: (一)相同点:表现在非正式经济与正式经济的关系以及国家对非正式经济的态度上。虽然各国政府对非正式经济会采取不同政策,但总的来说,至少采取了容忍态度。因为非正式经济虽然不利于管理,但它有利于减少失业和活跃经济,甚至可以使国民经济更具竞争力。 (二)不同点: 53 11970、非正式经济的起因不同:发达国家的非正式经济产生于年代爆发的石油危机后。当时许多国家调整了经济发展模式,生产的分散化改变了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许多企业为了减少工会权力的压力和逃避过度的税收而从事非正式经济。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过程中大量农民流入城市,但工业部门的就业增长速度赶不上劳动力的增长速度,因此,许多人为生存而不得不从事非正式经济活动。 2、非正式经济的结构不同:发达国家的非正式经济主要是一些小企业,它们与所谓正规经济的大企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小企业的资本利用和正规经济相似,资本和劳动生产率也较高。发展中国家非正式经济种类繁多,而且就业收入情况产别较大。 三、非正式经济的社会影响 (一)工会和有组织的劳动阶级的地位和作用受到削弱: (二)阶级结构的模糊化: (三)缓解就业压力和财富分配不均,维护社会稳定 (四)隐蔽性和非正式结构可能导致诸多社会问题,如:劳工权益,环境。 第三节 对非正式经济的测量方法 学者们描述了非正式经济的产生和运作,还需要测量它在整个国家经济中的比重和地位。非正式经济的“地下经济”特点,导致其测量比较困难,下面介绍四种测量方法。 一、劳动力市场法 ILO(一)起源与方法:由国际劳工组织()首创,通过人口资料和家庭调查来衡量参加非正式劳动的劳动力队伍比例。 (二)非正式经济的内容:自我雇用、非职业技术人员、不获报酬的家庭工人、佣人和小企业中的被雇佣者。 (三)该方法的局限性: 1、将个人划分为正式、非正式两类比较僵化,因为欠发达国家的工人常在两种方式中兼而有之。 2、没区分非正式经济中的雇佣者和非雇佣者,而有些非正式经济中的雇佣者收入远远高于被雇佣者,甚至高于正是领域的蓝领工资。 3、由于将非正式经济等同于贫穷所致,所以没估计到正式领域中“未被观察到”或“没有记录”的工人,忽视了大工厂通过次级雇用机制雇用的劳动者。 (四)对该方法的两种改进: 1、将非正式劳动力定义为所有未被合法社会保障系统所包括的劳动力, 由于具有规范的劳动关系委托书才是社会保障范围,所以该方法能测量到 54 正式大企业中的非正式劳工。——〉但这种改进方法在第三世界国家的适用 性不好,因为这些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2、把人口调查的结果与其他就业、失业和劳动力参与方面的调查结合起 来,从中估计地下经济雇佣的劳动力数量——〉但这种改进方法在第三世界 国家的适用性不好,而且其资料的间接性也颇受批评。 二、微型企业法 (一)起源与方法:美国劳工部工资与工时部,他们发现在服装、建筑、电子行 业及个人、家庭雇用服务中(尤其是大城市)存在大量违反政府法规的现 10象,这些企业的规模多为人以下的微型企业。因此,将微型企业的数 量和比重变化作为测量非正式经济的测量方法。 (二)该方法的局限性:由于并非所有微型企业都与非正式经济有关,因此该 方法会过多地估计非正式经济;完全处于非正式经济领域内的微型企业成 功的逃避政府监控,这又会导致过少的估计非正式经济。 (三)该方法的实证合理性:该方法有助于了解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状况,一定 19601980程度上可反映经济兴衰。美国年代到年代的数据可证实。三、家庭消费方法:收入支出差异法 198119851986(一)起源与方法:密歇根大学调查研究中心年、和年对全美国家庭消费进行概率抽样调查,根据由非正式部门供给的美国家庭户消费的商品和劳务状况来估计非正式经济的规模。 (二)操作过程:要受访者回忆前一年购买的未被正式纪录的商品和服务。(三)该方法的优缺点:依靠直接统计数据来计量家庭消费,结果具有权威性;但缺点是,无法测量大企业的非正式生产消费和非正式就业情况。 -四、宏观经济差异方法:货币分析法,通货存款比例法 (一)起源与方法:将非正式经济当作国民生产总值的组成部分,将不同计量 方法多国家经济测量的差异看成是非正式经济造成的。 (二)该方法的假设:该方法假设非正式经济多进行现金交易以求避免财政监 督,因此可以通过“货币比率”方法进行计算。 =(三)计算过程: 地下经济规模(实际货币总量—合法经济活动所需要的货 X=/币流通量)货币流动速度 地下经济活动的比率地下经济规模国民生产总值 (四)该方法的缺陷: 1、关于“大部分非正式经济交易以现金进行”的基本假设本身存在问题。 2、“在某些严格控制的时期不存在非正式经济”的假设也有问题,因此用 55 来比较的参考值的可靠性值得怀疑。 3、该方法没有区分非法经济和非正式经济。 4、由于假设和基准数不同,估计非正式经济的规模差异可能比较大。 5、由于欠发达国家缺少统计数据,因此该方法是适用范围受到限制。五、对各种测量方法的总结 1、各种方法的思路大体一致,测算经济生活种某个环节的异常变化,并将 这种异常归结为非正式经济的存在。 2、各方法的缺陷与非正式经济的范围及隐蔽性有关。 3、各方法在具体应用时应考虑国家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 学习目的:了解经济学和对市场的研究,能够说明经济学和社会学对市场的不 同理解。理解市场体系的社会建构过程,并掌握“网络与市场”的相关理论,。 第一节 市场及其经济学研究 marketmercatus16(一)市场的含义:源于拉丁文,本意指贸易或贸易场所。世 19纪时意味着“一般性的买卖活动”;世纪被视为“一种抽象的价格机制”;现代意义上市场被作为一种社会制度,也被看作是用货币交换的方式为顾客提供某些商品和服务的地方。 (二)市场的类型: 1、完全竞争市场:买卖者众多;产品同质;生产资料自由进入退出;信息完全。Eg.我国的农产品集贸市场。 2Eg.、完全垄断市场:一个卖方,买方众多;新企业难进入;无替代品。公共事业部门中的供水供电等。 3、不完全竞争市场:又叫垄断竞争市场。卖者众多;容易进入和退出;产品 Eg.有差异;信息比较充分。一般的日用工业品市场。 56 4Eg.、寡头垄断市场:卖者较少;卖者默契配合。企业、钢铁、石油等行业。 (一)古典政治经济学:市场是具体的交易场所;价格主要由生产而非交换决定;倡导自由竞争(斯密“看不见的手”)。 (二)边际学派:市场由利润最大化和效用最大化驱动,市场过程是调节供给与需求、调节资源分配的过程(马歇尔关于价格的局部均衡理论)。 (三)奥地利学派的市场过程:把市场视为过程,通过劳动分工条件下的 and(米塞斯哈耶合作与相互作用而实现;倡导自由放任,反对计划和国家干预。 克) (四)凯恩斯对市场定律的批判:批判萨伊定律(供给创造需求);倡导用国家干预弥补市场不足;将市场研究从微观引入宏观并增加政治力量这一变量。(五)新制度经济学:二战后众多市场理论的代表 通过引入交易费用、产权、搜寻费用、执行费用和测量费用等概念,来分析市场运行和解释作为社会制度的市场。(科斯、威廉姆斯和诺斯) (一)经济学家过分关注与市场有关的各种现象,但对市场本身没有深入研究。(二)经济学家把作为复杂社会现象的市场仅仅作为纯经济问题来处理。 第二节 社会学对市场的研究 社会学创立初期对市场具有浓厚兴趣(韦伯),但随后的研究直到二战后 2080才重新兴起(帕森斯、斯梅尔瑟和波兰尼),世纪年代的经济社会学对以往的市场研究进行了整合。 《经济与社会》、《一般经济史》 (一)对“交换”和“竞争”进行概念区分:以竞争(“和平冲突”)开始,以交换(“利益妥协”)结束。竞争和交换都是工具理性行为的典型代表,市场是为交换而竞争的互动模式。 竞争交换 史前的市场竞争程度低而且没有扩展到社物物交换,讨价还价;来自不(小共同体会之中;从事交易的人很少。同共同体的交易双方无感情可边界的市场)言;支持交换的手段很少或是 无效率(执行成本很高)早期的远距竞争发生在职业贸易者和商人在跨文化的贸易中存在几种不离(如公元之间,贸易常常在有限的奢侈同的组织交换方式;执行成本前后的丝绸品之间进行,竞争没有渗透到巨大且不可预测,但从交换中之路)社会的生产组织之中。获得的利润非常大。中世纪的市竞争地方化并且规则严格;竞讨价还价盛行,交换以非标准场(如城市争行为仅仅涉及到社会的少数化得商品为基础(高测量成 57 市场)几个领域;另外存在传统主义本);市场秩序得到特别保证, 经济规则。但执行成本仍高。现代资本主国内、国际性的正规自由竞争;存在各种简化交换的合理机制义市场(如竞争行为深深渗透到社会之中(低搜寻成本);讨价还价较资本市场)(市场竞争与生产竞争并存)。为少见;支持交换的是整个国 家机制(低执行成本)。 Smeler and Swedberg,The Handbook of Economic Sociology,1994资料来源: (二)强调市场斗争中“权力”的重要性:价格是权力斗争的结果。 (三)市场是理性经济行动产生的条件: 1、生产资料和劳动资料转移 2、没有对市场贸易的非理性限制 3、规定明确和可计算的法律 (一)帕森斯和斯梅尔瑟的《经济与社会》:社会体系支撑下的市场 1经济在社会大系统中的不同位置决定不同类型的市场。、把经济作为社会子系统, 2文化资源提供技术知、文化系统、制度系统、政治系统和经济系统密切相关: 识和价值信仰;制度结构通过合同、职业、财产、领导、权威和调节等限定资本与劳动。 1944(二)波兰尼的《大转变:我们时代的政治和经济起源》():嵌入在社会之中的市场 1、历史分析:具体的市场形式嵌入社会结构之中、由现实社会结构所决定。市场形成的原因不是人的交易天性,而是重商主义的影响(重商主义国家内部 19市场的产生)和制约因素的清除(世纪中叶英国市场管理的根本消除)。 2、结构分析: 1()三种组织经济体系的方式:互惠型组织;重新分配型组织;交换性组 织。 2()功能要素:地理位置、习俗和法律,等等。 p1462080周长城 58 (一)市场——结构:将市场作为社会结构来看,以非常具体的方式来描述结 Ronald Butt构并对心理和文化解释表示怀疑。代表人物有:怀特、伯特()、贝克 Wayne Baker尔()和斯维德伯格。 (二)市场——制度:市场的社会秩序由一系列规则构成,包括法律与规范、社 Tom Burns会关系与角色规则等。代表人物是伯恩斯()。 市场是一种社会建构(三)市场——政治: 1//、政治在市场构建和演变的不同阶段都扮演重要角色:形成稳定转型阶段 2、市场政治学有两个纬度:市场形成应该作为国家构建的一部分;市场过 程反映了公司内部权力斗争和公司间权力斗争。代表人物弗林格斯塔Fligstein() P. 市场是组织,可用组织理论来分析。代表人物是杜伯斯((四)市场——组织: Dubois)。市场是由具有理性、具有行动协调机制、具有规则和评价奖惩机制的行动者构成。 (一)关于市场的基本前提: 1、经济学从个体主义出发,以理性经济人为假设 2、社会学从整体主义出发,认为行动者受社会结构和文化观念制约。(二)市场的运行机制: 1、经济学把需求—供给条件下的价格机制作为市场运行的最重要条件,认为市场通过价格发挥资源配置和分配功能 2、社会学指出供求关系中的社会因素,认为权力、网络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取代价格机制来促进市场运行。 (三)影响市场的变量: 1、经济学只关注纯粹经济变量,例如:需求、供给、价格、资源稀缺程度,认为其他变量可以由市场本身加以控制和创造 2、社会学认为文化、制度等社会变量和经济变量一起影响市场运行。 第三节 市场体系的社会建构 59 (一)周长城:根据市场交易的内容划分 市场是相互联系的各类市场的有机统一体,不仅包括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还包括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其中最重要的是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 (二)朱国宏:从社会结构的角度划分 市场是一种特定的社会结构,是一个人们在其中进行经济活动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体系。其结构要素包括市场主体、市场主体赖以发生互动的符号和信息的 以下介绍这三个结构要素刺激、起整合作用的规则和制度。—— (一)自由与理性的重要性 1、对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具有自由支配权 2、在选择手段达成目的过程中的理性计算 (二)对经济行动者的社会制约 1、政治法律体系的规定与保护 2、社会结构的潜在限定与约束 (一)经济学相关理论与假定 1、价格体系由资源稀缺状况、市场竞争状况和供求关系等因素共同决定2、市场权力是分散的,各行动主体是平等自由的 (二)社会—文化结构对价格—交换体系的影响 1、社会文化通过对偏好与消费的影响来制约商品的结构、数量和价格。2、社会文化影响生产要素的报酬分配体系 (一)社会因素对权力体系的安排 1、行为权利和财产权利的界定与规范是一种前市场安排,由市场外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力量共同决定。它们不是市场运行的结果,而是市场的前提和原因。2、受政治—法律体系保障与调整的财产制度与契约合同制度为市场提供了运行的制度框架空间。 (二)权力体系对价格体系的影响 1、权力安排影响各经济生产要素间的收入分配 2、权力安排影响生产要素内部的收入分配 第四节 网络与市场 本节内容参见:朱国宏《经济社会学》第十一章“网络”和张其仔《新经济社会学》第六 章“市场的网络分析模型”和第七章“跨企业网络”。 Social Network Analysis(一)作为分析工具的网络:研究方法() 1、主要源于社会学和组织理论,在社会人类学和社会关系测量中,把社会结构作为行动者的关系模式,行动者的行动既产生于它在网络中的位置,也受 60 到这种位置的限制。 2、作为分析工具的网络最初用于描绘组织内部的非正式关系,然后用于描述组织环境的建构,最后成为分析权力与自治关系的正式研究工具。(二)作为治理结构的网络:研究对象 1、市场与等级之外的第三种资源配置方式,通过网络中的信任和义务关系来补充或替代价格机制和行政命令。 2柔性生产、虚拟生产、分包关系等等。、作为治理结构的网络的具体表现形式: ?Wayne Baker 1984(一)贝克尔网络市场模型的基本框架 1、一般模型:行为假设—〉微观网络—〉宏观网络—〉价格后果 2、理想模型:无限理性、不存在机会主义—〉开放的微观网络—〉无差异的宏观网络—〉有限的价格波动 3(两种分化途径,具体如下:)、经验模型:有限理性—〉限制性的微观网络—〉 —〉数量宏大的、分化的宏观网络—〉剧烈的价格波动 —〉规模小、分化的宏观网络—〉有限的价格波动 都来源于交易成本经济学(二)行为假设: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 1、有限理性:人们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复杂环境下的决策能力是有限的。 2、机会主义:行动者为了自身利益而提供不正确信息或撕毁合同的行为, (由于价格波动和交易者正式责任而产生的)它是处理市场中不确定性的工具之一。 p164(三)微观网络模型:张其仔 1、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的存在,使得交易者发展出限制性网络,大规模群体和小规模群体中的行动者的自我网络规模没有明显不同。 2、大规模群体和小规模群体的在行动者数量、联系数量和每种联系中的交易量上的区别如下: 行动者数量(群体规模)联系数量(交易集中度)每种联系中的交易量大规模群体U形变化无变化无变化小规模群体无变化U形变化无变化(四)宏观网络模型 61 1、理想的市场模型中,宏观网络是无差异的,是单簇网络。 2、实际的市场模型中,市场是一个角色和关系分化的结构。在个体行动者的微观网络既定的情况下,市场分化程度与网络规模成正比。 p192张其仔 (一)传统经济学中的“市场—等级”二分法 v.s.斯密的“自由市场” 凯恩斯的“国家干预” (二)网络存在的必要性:交易成本经济学的解释 =+总成本生产成本交易成本 企业是价格的替代物,网络是合同的替代物。 (三)三种经济组织形式的比较 市 场等 级(国家/企业)网 络规范基础契约、财产权雇佣关系力量互补沟通方式价格常规关系冲突解决方法讨价还价、法院强制行政命令、监督互益规范、尊重弹性高低中等成员间承诺的数量少至多中等至多中等风气或气候精确和/或怀疑正式的、科层的开放、互益行动者意愿或选择独立依附相互依赖交易成本谈判、签约监督成本、官僚仪式成本 体制成本、动力 弱化的损失 (全部讲义完) 62
/
本文档为【社会经济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