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粤语俗语

粤语俗语

2017-09-27 33页 pdf 2MB 118阅读

用户头像

is_884354

暂无简介

举报
粤语俗语序 004前言 006凡例 010人物老細 014八婆 015麻甩佬 018鴉烏婆 020𡃁仔 024靚仔 029叻仔 032乖仔 036拉仔 /孻仔 038我哋 041阿差/摩羅差 043咕喱 046黃綠醫生 047奸鬼 049冼氏/洗氏 050餓死老婆瘟臭屋 053淋善 057好曳 060百厭 062甩繩馬騮 063烏啄啄 066巴閉 068煙韌 070攰賴賴 073論盡(一) 077論盡(二) 079打茅波 082茅躉 084發茅 086𢛴憎 088無恥 091乞人憎 092事物白鮓 096嘉應子 098葡...
粤语俗语
序 004前言 006凡例 010人物老細 014八婆 015麻甩佬 018鴉烏婆 020𡃁仔 024靚仔 029叻仔 032乖仔 036拉仔 /孻仔 038我哋 041阿差/摩羅差 043咕喱 046黃綠醫生 047奸鬼 049冼氏/洗氏 050餓死老婆瘟臭屋 053淋善 057好曳 060百厭 062甩繩馬騮 063烏啄啄 066巴閉 068煙韌 070攰賴賴 073論盡(一) 077論盡(二) 079打茅波 082茅躉 084發茅 086𢛴憎 088無恥 091乞人憎 092事物白鮓 096嘉應子 098葡提子 100點心 103餿水 104一樖菜 106瘟豬頭 108扇雞 110馬屎莧 112馬騮 113咭片 117肚腩 118目錄002腳踭 120豆沙喉 122水氹 124屋企 126架步 127掘頭路 128埋便 131攝灶罅 132斷成兩橛 134情狀落雨絲濕 138密質質(一) 141密質質(二) 143黐納納 146硬淨 148幼細 150鬆泡 153勒咳 155核突 158硬摑摑 160臭崩崩 162冤崩爛臭 164壓臭 167瘀死 169益咗 172喎蛋 174正嘢 176渣嘢 179獻世 182搞掂 185屈質 188住得焙 190吊腳 192冚辦爛 194雜巴冷 198講乜 200乜嘢 203雷劈 207聽日 208響邊度 210唔知訂 212時間好問 214唔係 216梗係 218邊個 220制唔制 222粵語注音聲韻調表 223後記 225003序鄉音無改,本字多變賀知章《回鄉偶書》詩云:“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鄉音乃身份之記認,即使老大回鄉而兒童不識,詩人也以鄉音而自明其身份。鄉音一去,即使有戶籍證、身份證,也是異鄉人。《後漢書.東夷列傳》有云:“中國失禮,求之四夷。”中原歷代淪陷於夷狄,漢音漢文就保存在江南及嶺南之地。如廣府話保存漢唐音(甚至秦音),閩南話和吳語保存晉音,客家話保存宋音,中國方言之音韻、詞彙和古文語法之保存,對於中華語言之健康發展,最為緊要。一幅中國方言地圖,加上正楷漢字,就是秦漢以來歷史之積存,何等壯觀!此乃中國獨有,異國所無。北京官話乃民國國語及人民共和國普通話之前身,北京官話的基礎是南京官話,明朝成祖遷都北京之後,將南京官話帶入幽州(北京),當時京城都是女真後裔,故此要學南京官話,南京官話變了漢人和女真人之間的共同語,必須簡略,以便學習。滿清登位之後,由於中國典章繁複,無法用滿語滿文統治,滿洲人必須學習南京官話,南京官話再次簡化及混雜,語音語彙亦混入滿語。正因北京官話是簡化版本的南京官話,淘去漢音的“入聲”004字以及合唇音,便利各省人民學習與交流,也是好事。然則,要提升語言文化,必須鼓吹言談優雅,舉止有度,經典文獻之外,尤其要保育各地方言,使帶有古代禮義與典故之語言,可以傳承於地方,滋潤於國語。潘永強先生《粵語俗話》二書,饒有特色。一般追尋粵語本字的書,都以字書為本,語音也限於中國本國方言。潘子之書,用現代語音學方法,追溯粵語詞之原音,旁及中國各地方言,乃至越南、韓國與日本之漢字借詞,再考訂本字,可謂成一家之言。讀其書,可知粵語某些字詞之俗讀,如“靈驗”(lɛŋ4kɛŋ4)及“病”(biəŋ6)與“驚”(giəŋ1),都是漢音遺留。此等字之讀書音,反是後出。由此可見,民間口傳之語音,乃是中華語言寶庫,值得研究保育。至於本字之考據,如粵字“靚仔”原是晉朝美詞“寧馨兒”快讀之合音,後世不辨原音,於是借用“靚”字充當本字。考據之精細,讀來賞心悅目。雅哉粵語!陳雲2010年8月20日005前言粵語,說得準確一點──廣府話,只是華南眾多方言的一種,但其俗語豐富多采、寓意傳神,連很多非廣府人士也嘖嘖稱奇。可惜一般人對其用字往往摸不着頭腦,即使廣府人本身也每每如墮五里霧中。其實,這正是廣府俗語神秘奇特之所在。廣府俗語之奇,首先在於其中很多是古語的“活化石”。例如“擔天望地”一語中的“擔”,就可上溯至《詩經》時代。“擔”的本字乃是“瞻”。“瞻”字原本正是仰望之意,當時讀“diam”,只是“瞻”字後世音義皆變,但其原義仍保留在粵俗語之中,且讀音亦相差不遠。後來一般無法辨認,只有借同音的“擔”字充數。若把“擔(瞻)天望地”現在仍為廣府人的口頭語這一現象也考慮在內的話,古語在粵語中植根之深更令人驚歎。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之一,無疑是廣東古代原為少數民族聚居之地,從中原傳入的漢語本為外來語。就如世界上不少地方一樣,外來語在某地語言中往往有頗大的定着性。儘管嶺南後世已完全漢化,但初期傳入的漢語古語、古音早已融入民間口語之中,其影響力不容易消失。006這種“活化石”在廣府話中比比皆是,如“擔高頭”的“擔”、“舵”(即“tai5”,現誤作“軚”)、“跆”(即“jai2”,現已改作“踩”)等。有趣的是,此現象並非廣府話獨有。例如好些地方也稱“舉”為“擔”,湖南話稱舉頭為“擔頭”或“擔腦殼”,與粵語的“擔高頭”無異。不單如此,現在廣府話形容人對某事一無所知仍說“烏dœŋ1dœŋ1”,其實“dœŋ1”即“黨”。“黨”在古代的本義是暗昧,現在江南一帶稱衣服敝污仍有“菸黨黨”之語,敝污亦暗昧之貌,“菸黨黨”實等同“烏dœŋ1dœŋ1”。於此亦可見,粵語與其他省份的方言實“血肉相連”,而且往往同時承接古語,故在時空上又與兄弟方言脈絡相通。廣府俗語之奇,還在於其脈絡不單廣結其他兄弟方言,而且遠伸至朝鮮、日本以至越南等地。普通話讀音現在韻母為“-ing”的字詞,韓語均讀“iəŋ”,如“病”、“驚”分別讀“biəŋ(병)”、“giəŋ(경)”,這實際上就是漢代“病”、“驚”兩字的發音,而廣府俗語現在“病”讀“bɛŋ6”、“驚”讀“gɛŋ1”,也正是漢時讀音的遺裔。與此同時,粵語還在越南話及日本語中找到“同根”。“蟻”現在粵語讀“ŋɐi5”,“蟻”以“義”為聲符,007“義”字古代正讀“ŋai”,現在越南廣義省仍稱“kuaŋŋai”。廣府俗語稱“動搖”、“移動”或說“ŋɔu4”,或說“juk7”,此語均可在日語稱“動”的“動く”(讀uŋɔ-ku)中找到同根的線索──“ŋɔu4”、“juk7”其實都是“搖”的古音異變。於此可見粵語的“遠親”橫向脈絡之廣。廣府俗語既為民間口頭語,其詞彙多與日常生活有關,縱有地方色彩,亦不致怪言怪語,因此其本字亦不致為經典中所罕見。宋朝《廣韻》以下字書中每見奇文異字,其中一個原因乃後世不知方言為古語遺存而致。如宋朝《集韻》有“摱”字,解釋既說“擊也”,又說“引也”。“引”即“拉”,有人即據此說“摱”就是現在粵語說“man1住度門”的“man1”的本字,但“擊也”又該怎樣解釋呢?原來早於南北朝時代寫成的《玉篇》一書中就有載:“摱,打也。”可見打擊就是“摱”字的本義,而古代稱“拉”為“挽”,實即粵語的“man1”。只是到了宋代“挽”音已不接近“man1”,而“拉”也不是“挽”的主要意思,但由於“man1”這個詞仍存在於口語之中,故有些字書便借“摱”字來表示。事實上,“摱”字在文獻中亦鮮見用例。うご008無疑,廣府話也如眾多方言般,受到過去地方民族語言的一定影響,但影響有多大仍成疑問,因為僅就詞彙而言,廣府俗語鮮有不能在古語中找到本字或其他方言中找到影蹤的。廣府俗語的研究,自詹憲慈《廣州語本字》以下,前輩學者成果不少。但廣府俗語千變萬化,仍有很多語源的解釋或眾說紛紜,或未得要領,本書即試循古語、古音探討廣府俗語的源流線索,同時透過兄弟方言及鄰近國家語言中的漢語成分,考究其演變關係及其多樣性和獨特性。筆者卜居英倫有年,粵語既為當地華人社會交流的紐帶,晚近又見興起一股尋根熱,華僑父老每每以粵語詞彙來源相詢,其中甚至不乏非廣府人士。本書在某種意義上也是對這些熱心垂詢的回應。只是偏處西海一隅,所見所聞有限,尚望海內外博學君子不吝指正。順德潘永強於倫敦009014粵語俗話|人物.事物篇老細lou 5 sɐi 3香港坊間甚至所謂上流社會,每每聽到人稱老闆為“老sɐi3”,坊間一般寫作“老細”,但何以如此稱呼,似乎鮮有知者。有人說,“老細”實應寫作“老世”,而此語乃出自香港淪陷時期,日本人稱一家之主為“世帯主”,故當時坊間稱老闆為“老世”云云。這種說法似是而非。日語“世帯”(setai)是“一戶人”之意,“世帯主”(setainusi)就是戶主。但“世帯主”只是一般名詞,並非尊稱,故不可能成為尊稱老闆的代詞。其次,當年日本侵華,淪陷的不止香港一地,若說由“世帯主”衍生出“老世”之類的尊稱,何以也曾淪陷的廣州、上海以至北京都無所聞,唯獨香港“專利”?其實“老sɐi3”一詞乃來自英文sire。sire正是僕人對老闆、主人的尊稱。香港從前為英國殖民地,民間尊稱高官、富商為sire頗為普通。Sire讀音為“saiə”,昔日香港坊間不諳英語者即模擬為“sɐi”,而且像“老闆”一詞般,又在前面冠以“老”字,以示親熱熟絡。戰後香港雖仍為殖民地,稱高官、主人為sire已不時興,然而來自sire的“老sɐi3”一詞仍留傳於民間。這也是何以“老sɐi3”一詞僅香港才有。せたいせたいぬしせたいぬしせたいぬし015人物八婆bat 8 pɔ 4廣府俗語每稱饒舌婦為“八婆”,此乃“八卦婆”的簡稱。眾所周知,廣府俗語“八卦”即多嘴、多管閒事之意。然而問題是“八卦”一詞在字面上只是指《周易》中的“乾”、“坤”等占卜圖像,既無多嘴或好管閒事的意思,亦很難想像如何由此引申出“饒舌”等含義。原來廣府俗語這個“八卦”乃是“八哥”的音變。不錯,這裏所說的“八哥”也就是指能學人語的黑色鳥兒。“哥”等現在粵音以“ɔ”為韻母的字,東漢至唐朝,韻母都讀“a”,故“哥”讀“ga”,現在日語仍大致保存這個讀法(“歌”字讀“ka”)。據此則“八哥”合起來讀“ba(t)ga”,這個讀音當然容易訛變為“ba(t)gua”(八卦),客家話正讀“baga”。當然,八哥像鸚鵡一樣學人說話,甚或在不適當的時候重複人說過的話,這本身就是饒舌的寫照。廣府俗語中稱人多嘴便說他像八哥,甚而直稱之為“八哥”,實貼切不過。其後“哥”的書面讀音由古代的“ga”逐漸變化為“gɔ”,但口頭語中仍留存“ba(t)ga”的說法,只是漸漸無人知道此語用來形容人多嘴饒舌就是指八哥。而由於其發音接近“八卦”,於是後世便索性用此二字作為“ba(t)ga”的對音字,而饒舌婦亦稱“八卦婆”。有趣的是,浙江杭州現在稱“八哥”正說“八姑”(“姑”字古代亦讀“ga”)。016粵語俗話|人物.事物篇那麼,這種“多嘴鳥”為何稱為“八哥”呢?原來八哥本稱“鴝鵒”(讀“句郁”,“鴝”亦可寫作“鸜”)。這裏有個有趣的小,宋朝顧文薦《負暄雜錄》:“南唐李主諱煜,改‘鸜鵒’為‘八哥’。”“李主”就是粵劇裏著名的李後主。由於李後主名字叫“煜”,與“鵒”字同音,“鵒”字被認為觸犯了皇帝的名諱,於是便要將“鸜鵒”改稱“八哥”。八哥”在字面上與鳥類全無關係,然則李後主又根據甚麼來將“鸜鵒”改為“八哥”的呢?原來八哥、鸚鵡等能言鳥波斯語稱babgha(或bagha),阿拉伯語稱babbagha(或babagha,又或babbaga),這些詞在五代時已傳入中國,“八哥”在五代時仍讀“ba(t)ga”,實即波斯語babgha的對音,而這也就是李後主將“鸜鵒”改為“八哥”的根據。可以補充一下的是,“八哥”古代另又稱為“鳥”,“”字古代讀“bat”,現代普通話讀“bā”。有人說八哥之稱為“鳥”是因為這種鳥鳴叫時發出“”的聲音。這種說法是很可笑的,因為《玉篇》等古代字書解釋“”字時只說是鳥的叫聲。事實上“”就是阿拉伯語babbagha裏的babba的對音字,換言之,“鳥”是由阿拉伯語翻譯過來的名詞,本來並非中文,也因此廣府俗語的“八卦”推本溯源也不是中文。事實上,現在華東以至華南不少地方仍稱八哥為“八八”,其中包括福建017人物南平、福清、古田、光澤及浙江樂清等。雲南昭通、湖南吉首稱之為“八八兒”,福建浦城南浦、松溪、建陽及湖南沅陵等地稱之為“八八子”,福建建甌、建陽稱之為“八八仔”,福建政和稱之為“八八吱”,江西蓮花則稱之為“八八俚”,不一而足。此外,廣府話稱人(特別是長舌婦)口沒遮攔為“巴喳”,這詞其實亦為“八哥”的音變。“八哥”的“ga”音為所謂硬顎音,至近世漸轉變為軟顎音,即變成“a”音。這情形就像“機”廣府話現仍讀“gei1”,但普通話讀音已軟顎化為“jī”,“家”粵音仍為“ga1”,但普通話讀音已變成了“jiā”一樣。又廣府人每稱“八哥”為“了哥”。“了哥”本稱“吉了”,《舊唐書.音樂志》:“嶺南有鳥,似鸜鵒而稍大,乍視之,不相分辨,籠養久則能言,無不通,南人謂之‘吉了’,亦云‘料’。”“料”即“了”。“吉”字唐代讀“gat”,“吉了”其實亦波斯語babgha或阿拉伯語babbagha的尾音gha的音變。“吉了”另亦可寫作“結遼”,李時珍《本草綱目》指出:“番音也”,可見此名來自外國,後世嶺南人只取翻成中文的“了”(“料”)音。又因它與“八哥”為同一物,故疊牀架屋將“哥”字加在“了”字後而成“了哥”(或鷯哥)一詞,可說“反其道而行之”了。018粵語俗話|人物.事物篇麻甩佬ma 4 lɐt 7 lou 2廣府俗語“麻甩佬”乃對討厭的男人的蔑稱,約相等於說“臭男人”。有人說,“麻甩佬”一詞可能來自“馬拉”(即馬來西亞),因唐時已有馬來西亞人在中國當家僕,“麻甩佬”當即“馬拉佬”云云。這說法頗有啟發性,但卻不一定是實情,因為此事未見有記載,再者唐時馬來西亞並不叫“馬拉”,而叫做“室利佛逝”或“三佛齊”,故“麻甩佬”一詞來自“馬拉”的可能性不大。清朝學者郝懿行的《證俗文》:“今俗謂不務本業而飄蕩者曰‘馬流’。”換言之“馬流”即不務正業之人,即所謂二流子。“馬流”就是“馬騮”,“麻甩佬”正是由“馬騮”(馬流)分音而成的異寫詞。後來輾轉相傳,本指流氓的“馬流”含義擴大至討厭的男人的蔑稱,用“馬騮”來形容這種人亦頗貼切。事實上,現在浙江寧波話稱狡黠不易約束的人仍說“馬留蟲”。另外,上海、無錫話稱遊手好閒的人為“馬郎黨”,又稱“馬浪蕩”、“馬郎”、“馬浪”,其實這都是“馬流”的音變異寫,與“麻甩佬”出自同一“娘胎”。不過,上述稱二流子所說的“馬流”以至“馬郎黨”、“馬浪蕩”均源出“無賴”一詞。“無賴”古亦稱“亡賴”,指不事生產以至撒潑放刁的人,“無”(亡)古讀“miua”,後世易轉為019人物“馬”、“麻”。至今,北京話稱無賴漢為“無賴尤”,稱遊手好閒者為“無賴遊”,天津話、山東臨朐話稱“無賴油”,諸城話稱二流子為“無賴頭”,亦“無賴”之蛻變為“麻甩佬”之類。有人說,人患了天花後臉上留下的疤痕稱為“麻粒”,“麻甩佬”應是“麻粒佬”之訛。另亦有人說,“麻甩佬”應是“馬騾”或“馬兒騾”之訛,“馬騾”即騾,乃由公驢和母馬交配而生的雜種。山西柳林話則稱公馬和母驢交配而生的騾為“馬兒騾”,亦為雜種。“麻甩佬”是罵人的話,即稱之雜種。而馬騾亦泛指畜牲。男人臉上有麻粒並不等於他就是臭男人或二流子,而雜種或畜牲亦有雄有雌,因此,上述二說與專指男子的“麻甩佬”的表性不合。082粵語俗話|人物.事物篇打茅波da 2 mau 4 bɔ 1足球等球類運動中的犯規行為,廣府人每說“打茅波”。“波”,當然如所周知是英語“ball”的諧音字,但“茅”卻無犯規之意,因此這個“茅”自然也是借音字。其實粵語這個“茅”乃出自北方話的“毛”。“毛”本有事物或做事粗率之意,故有“毛手毛腳”之語。“毛手毛腳”本即指動手動腳,例如孔厥、袁靜合著的《新兒女英雄傳》:“他越說越氣,毛手毛腳的喝酒,把酒杯兒都打翻了。”這個“毛”字或“毛手毛腳”其後又引申指行為不規矩,例如《三俠五義》第七十六回:“但凡有點毛手毛腳,小人決不用他。”“毛手毛腳”在這裏是指粗率、不規矩,亦即鼠竊狗偷之流。打球時故意推撞別人自然是粗率、不規矩,因此這些動作亦可稱為“毛”,也就是粵語的“茅”。而粵語借用此“毛”之後,更直接用作單純的形容詞,故有“打茅波”、“茅招”之語,當然,“打茅波”實即“打毛波”,而“茅招”即不乾不淨的招數。至於將男女之間動手動腳的輕佻行為稱為“毛手毛腳”,又是頗為自然的引申用法,畢竟這種“毛手毛腳”也是不規矩的,難怪李季的《王貴與李香香》有段說:“崔二爺你守規矩,毛手毛腳幹啥哩!”083人物當然,“毛”的粗率含義亦可反映在“毛廁”、“毛坑”、“毛樣”(即刊物排版後要校對的版面)上。有趣的是,“毛廁”、“毛坑”都有人寫成“茅廁”、“茅坑”。118粵語俗話|人物.事物篇肚腩tou 5 nam 5廣府人喜稱腹部為“肚腩”,而腹部的贅肉亦稱“腩”。這雖是方言,但寫作“腩”卻不對,因為此字另有所指。“腩”有乾肉之意,亦有煮肉、肉羹之意,另亦解作用調味品浸漬肉類以備炙食(見《齊民要術》),但並無腹部或腹部肉的意思。粵語這個“腩”正字應寫作“”。漢朝揚雄的名著《方言》:“,盛也⋯⋯梁、益之間,凡人言盛,及其所愛,諱其肥,謂之。”意即當時四川一帶,形容肥胖的人的婉轉說法是“”,郭璞注解:“肥多肉”(“盛”、“”都是肥胖之意),現在河南(如南陽)、廣東潮汕一帶以至雲南(如昭通)稱人肥或痴肥仍說“”。事實上,現在粵語稱人或肉脂肪多所說的“肥nam5”的“nam5”正是這個“”。“”由肥胖之意又引申為指肥肉,即腹部的肉,江蘇台東話稱為“”,如說“豬的不宜做肉丸子”(亦有指肥脂,如清錢繹的《方言疏證》:今吳語謂皮裏肉外白脂曰)。潮汕人則稱豬腹肉為“肚肉”,亦即廣府人所說的“肚腩肉”。“”字現在普通話雖讀“ràng”,但古代卻讀“naŋ”。凡是現在普通話讀“r-”音、粵音讀“j-”音的字,古代均讀“n-”(或“ŋ”)音,如“入”普通話讀“rù”,粵音讀“jɐp9”,古音卻讀“ŋiəp”,日本漢字讀音則為“nju”。由“入”字繁衍119事物而來的“納”粵音仍讀“nəp9”。“日”普通話讀“rì”,粵音讀“jɐt9”,但古音卻讀“ŋiet”,日本漢字讀音為nit(chi),“日本”說“nippon”。“若”普通話讀“ruò”,粵音讀“jœk9”,但古音讀“ŋiak”。以“若”為聲符的“匿”粵音仍讀“nik7”,普通話則讀“nì”。現在南陽話“”仍讀“naŋ”(江蘇台東話更轉讀“laŋ”),粵語又變為“nam5”,一般不識此語本為“”,遂借字寫成“腩”。“”作為肥胖解另又可寫成“𦛚”(見《集韻》),粵語書面音讀“nan5”,現在湖南衡陽一帶仍有“𦛚胖”、“𦛚壯”之語。這個“𦛚”自然亦等同上述粵語“肥nam5”的“nam5”。有趣的是,除廣府人習慣將“肚nam5”的“nam5”誤寫成“腩”之外,福建廈門亦每將豬、牛、羊、魚等腹部的肉寫作“腩”,如說“腩肚肉”、“魚腩肚”,只是此“腩”唸“lam”,不讀“nam”。122粵語俗話|人物.事物篇豆沙喉dɐu 6 sa 1 hɐu 4因叫喊過度而致喉部不能正常發聲(即所謂“聲破”),一般稱為“沙啞”或“沙喉嚨”,廣府人則稱為“喉沙”。有人以為這個“沙啞”或“喉沙”的“沙”頗為形象化,因為聲破就好像喉嚨有沙或像沙一樣粗糙。(“沙”字本身亦有粗糙之意。又粵人稱“豆沙喉”只是“串字遊戲”,與豆沙無關)。“沙”字本身其實與喉嚨不能正常發聲並無直接關係。儘管如此,用“沙”來形容“聲破”卻來源甚古。東漢鄭玄注《禮記.內則》篇的“‘鳥皫色而沙鳴,鬱’:沙猶嘶也。”可見至少在西漢或以前已有人將聲音嘶啞形容為“沙”,但亦顯示知道這個“沙”的嘶啞意思者不多。事實上,“沙”乃是“嘶”的借字。“嘶”字漢時讀“sia”,與“沙”音極近。廣府話俗音“嘶”讀“sai1”,正是古音遺存的異變。《漢書.王莽傳》中形容王莽“大聲而嘶”。但這個“嘶”卻有好些變體。其一是“”。《說文解字.疒部》:“,散聲。”而《方言》卷六:“,散也。東齊聲散曰。”其二是“澌”。鄭玄注《周禮.天官.內饔》“鳥皫色而沙鳴,貍”:“沙,澌也。”上引《禮記》注既說“沙猶嘶也”,可見“澌”即“嘶”。有趣的是,四川話稱聲音沙啞亦說“嘶”。明李實的《蜀語》及光緒二十一年的《敘州府志》均說:“聲破曰嘶。”湖南長沙123事物話也有此語。其實,“嘶”、“”、“澌”等聲音嘶啞含意均來自“斯”。“斯”古有分散、破散之意,亦有拆裂之意(後寫作“撕”)。聲音嘶啞正是聲音破散拆裂,故《說文解字》說:“,散聲。”而《方言》則說:“,散也。”“斯”的這個破散意義另亦可寫作“廝”(見《廣雅.釋詁三》)。“嘶”、“”等字亦可寫成“嗄”。六朝著名字書《玉篇》:“嗄,聲破。”“嗄”即讀“sa”去聲(如粵語說“sa3”開五隻手指的“sa3”)。不過,這個“嗄”早於春秋戰國時已出現。《老子》:“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即整天哭叫而喉嚨也不嘶啞的話,便是和順之極至。唐朝大文豪柳宗元《同劉二十八院長述舊言懷感時書事奉寄澧州張員外使君》詩有句說得更形象:“驟歌喉易嗄”,意即突然不斷唱歌容易使喉嚨嘶啞,“喉易嗄”即“喉易沙”。150粵語俗話|人物.事物篇幼細jɐu 3 sɐi 3凡東西小而修長,廣府人每以“jɐu3細”一詞來形容,其中的“jɐu3”一般都寫作“幼”,這是百分百的正確答案。不過一般對這個“幼”的概念卻未必正確。這話怎說?很多人都以為“幼”是年紀小的意思,因而引申為形容東西小。但“幼”在廣府俗語中,是形容修長的東西而其直徑或厚度微小,如說線條“幼”。故若說“幼細”的“幼”由“年紀稚小”的意思引申而來,其同時存在的修長含義又來自何處呢?原來“幼”本是一個象形字,描寫手拈一絲,形容事物像一絲之細,因此“幼”的原始含義就是東西像一條絲般細長,其後才引申為“小”,再引申為年紀稚小之意。故一般認為“幼細”的“幼”乃引申自“幼小”含意的想法實屬本末倒置。“幼”字的“力”只是字體異變的結果,與力量無關。“幼”的細長本義在書面語中早已消失,但卻在廣府俗語中遺存,於此亦可見粵語的源遠流長。有趣的是,福建永春話亦稱物體細長為“幼”,如說“或枝竹仔野幼”,即那枝竹子很細。另粵語稱事物微細或精細亦說“幼”或“幼細”,如說“麵粉好幼”,質地細而滑稱為“幼滑”。現在亦只有福建等閩系方言有這種用法。《福建新通志》(1926年)即說:“精細曰幼”,極細的沙粒永定下洋話稱為“幼沙”,與粵語無異。“細嫩”廈門151情狀話則稱“幼嫩”,亦與粵語無別。事實上,廣東潮陽、揭陽以至海南瓊山及台灣話都稱“精細”為“幼”,亦可見閩語源流之古。另外,“幼”還有一個“同胞兄弟”,就是“”。此字讀“優”,但與“幼”一樣,古代都讀“iu”。《說文解字》:“,微也。”其實“”的本義也是細長,“微”(即小)只是它的引申意思。“幺”字(俗寫作“么”)是小的意思,其實“幺”(古亦讀“iu”)乃“幼”和“”的“簡體字”。許慎不明這種關係,在《說文解字》中說“幺”是一個初生嬰兒的象形(因此“幺”解作小孩),實在十分可笑。不單如此,《說文》因此還說“幼”字的“小”義乃來自“幺”字的小孩意思,更加不知所謂。【“幼”=“夭”=“⼳”(么)】粵語折斷意思的“拗”(ŋau2),本字是“夭”。古時“拗”基本與“夭”同音,“拗”與“幼”古代亦基本同音,也因此“幼”亦與“夭”大致同音。二字不單同音,而且同義,“幼”是年紀稚小之意,而“夭”亦有生物稚小之意,古代對禽獸以至人的幼小者稱為“夭”,草木初長未成亦稱為“夭”,因此“夭”與“幼”是同源詞。152粵語俗話|人物.事物篇“幺”古代與“夭”和“幼”基本同音,亦屬同源詞。事實上現在叫最小的兒子仍有“幺子”之稱,古代叫做“夭子”。另外,賭博時使用的骰子,其一點亦稱“幺”,而北方人口頭語說數目“一”時亦稱“幺”,這是因為“一為數之初,故以小名之。”(見清朝顧炎武的《日知錄》)換言之,即“一”為最小的數目,與“幺”的小意正合,故“一”稱為“幺”。176粵語俗話|人物.事物篇正嘢dzɛŋ 3 jɛ 5廣府人稱讚東西優良、上乘、漂亮,每說“dzɛŋ3”,坊間寫作“正”。由於“正”有四平八正之意,好東西往往也是四平八正,故一般都以為“正”為“dzɛŋ3”的正字無疑,但事實上卻是誤會。“正”字本義是當中、不斜不歪、不彎曲之意,繼而引申為正確以至整齊、純粹等意思,但卻從無上乘、優良以至漂亮的含義。廣府話的“dzɛŋ3”其實就是“精”。“精”的本義是優質純淨的米,也就是好米(見《說文解字.米部》),故劉寶楠注《論語.鄉黨》“食不厭精”:“精者,善米也。”“精”其後由好米引申為一般的美好之意,《廣韻.清韻》:“精,善也,好也。”而段玉裁注《說文解字》的“精”字:“精,引申為凡最好之稱。”古語“精材”是優良的材料,“精甲”是最好的裝備,現在所說的“精品”就是“dzɛŋ3”品。有人說,“精”與“dzɛŋ3”不同音,怎會是同一事?原來“平”、“驚”、“明”等現在以“-ing”為韻母的字,在唐以前都讀“pieŋ”、“gieŋ”、“mieŋ”等音,現在韓語中的漢音基本上仍遺存相近的讀法,如“平壤”便讀“piəŋjaŋ”(평양)(目前所見的“PyongYang”的“Pyong”標音是不大準確的)。“精”與“正”同音,古代都讀“diəŋ”,六朝以後漸變讀“dziɛŋ”,177情狀但不同調。過去千百年來漢字聲調常變,不足為奇。如“正”字在“正月”中即讀“精”。過去有人說“正月”因秦始皇名“政”而改讀“精月”,這是不對的(若要因此避諱,則“正反”也應改為讀“精反”)。中古以後,“精”於書面語上漸漸專用作精純解,但其美好之義仍留存於口語中,同時還大致維持其原來讀音,稍轉而成“dzɛŋ”。傳至近代,粵俗語又變其調,故一般已不識“dzɛŋ3”為何字,只能以“正”代之。事實上,現在廣府話以外其他方言也有不少稱美好、漂亮以至俊俏為“精”。其中包括福建明溪、連城、清流、政和及廣東梅縣客家話都讀“dziɛŋ”,與粵語無大異,四川儀隴話亦稱漂亮為“精”。不過,也有一些地方如香港坊間一樣,將表示美好、優良的“dzɛŋ3”寫作“正”,如福建將樂話便稱“美”為“正”。【“精”、“撑”與“整”】“精”作為美好、漂亮之意,在士大夫的書面語中雖然消失,但在詞曲以至北方民間文學中卻以新姿態出現,那就是“撑”。董解元《西廂記》卷一:“便是月殿裏姮娥,也沒恁地撑。”改用廣府俗語來說就是“無咁dzɛŋ3”。元朝白仁甫的《梧桐雨》178粵語俗話|人物.事物篇劇第一折有句形容美女說得更令人叫絕:“行的一步步嬌,生得一件件撑”,即一件件“dzɛŋ3”。“撑”本義是支持、抵住之意,在這裏當然是借字。“精”用作美好、漂亮,後世民間另亦寫成“整”。元朝王實甫的《西廂記》劇第一本第二折便有句說:“比我那初見時龐兒越整。”換了粵俗語也就是“越dzɛŋ3”。高文秀的《黑旋風》劇第一折有句謂:“那大嫂年又青,貌又整。”即“貌又dzɛŋ3”。福建光澤話現在稱美麗、漂亮仍說“整”。另元朝喬夢符的《兩世姻緣》劇第二折:“看了他容貌兒實是撑,衣冠兒別樣整。”可見“整”即“撑”,都是粵語“dzɛŋ3”的“同宗”,都是“精”的“遺裔”。“整”字本身是整齊、端正之意,並無美麗的含義,故在此也是借字。188粵語俗話|人物.事物篇屈質wɐt 7 dzɐt 7房屋、房間等空間侷促,廣府俗語每說“屈質”。李白《君馬黃》詩:“猛虎落陷井,壯夫時屈厄。”可見“屈”含困窘之意。但“質”只是“質地”、“品質”之意,“屈質”的“質”顯然是借音字。“屈質”其實乃是“屈笮”的音變。《說文解字.竹部》說:“笮,迫也。”可見“笮”字正有窘迫之意,此字後世又寫作“窄”。《三國志.魏志.和洽傳》:“昔蕭、曹與高祖並起微賤,致功立勳。高祖每在屈笮,二相恭順,臣道益彰。”意即當日蕭何、曹參與劉邦由低微地位起家,及至立功勳,而每當劉邦受困厄時,蕭、曹二人都恭敬追隨,臣子之道更見顯彰。“笮”字粵語書面讀音“窄”,俗音因“屈”讀“wɐt7”而隨後的“窄”變讀為“質”。“屈笮”其實是“屈窄”,“屈”是盡頭之意,故“屈窄”便是侷促的樣子。“屈”的本義是無尾,“屈笮”的“屈”乃出自“無尾”的引申。“無尾”即到盡頭,到盡頭之處自然侷促。“屈”古亦解作“短尾”,“無尾”、“短尾”都像將尾巴折起或折斷,故“屈”又引申為彎曲,如《老子》便有“大直若屈”之語,而廣府俗語更以“屈”指使東西彎曲或拗折,如說“屈鐵線”、“屈斷枝粉筆”。當然粵語這些“屈”都出自“屈指”、“屈腰”等古語。189情狀另廣府俗語稱扭(傷)亦說“屈”,如說“屈嚫隻腳”,即把腿扭傷。這個“屈”亦出自扭曲含義的古語“屈折”。如北周庾信的《擬連珠》之廿三:“蓋聞靈性屈折,鬱抑不拘。”“靈性屈折”即“靈魂扭曲”。粵語另有“屈人”之語,此語有兩義,一是冤枉別人。此“屈”古已有之。古有“屈陷”、“屈害”之語,《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五:“自來不曾出外,那裏認得甚麼海賊?卻不屈殺了平人!”即冤枉了平民。廣府以外,好些方言也稱冤枉別人為“屈”,如廣東揭陽話說:“伊屈我扣掉伊個物件”,即他誣賴我打破打他的東西。又山東梁山話說:“你別屈賴好人,誰見你錢包來!”天津話亦有“屈賴”之語。“屈人”的另一意思是強迫別人做某事,如說“屈佢請食飯”,意即(藉故)迫某人請客。
/
本文档为【粤语俗语】,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