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英雄交响曲

2017-09-20 6页 doc 20KB 165阅读

用户头像

is_594886

暂无简介

举报
英雄交响曲英雄交响曲 英雄交响曲 - 简介《英雄交响曲》贝多芬创作的降E大调,又叫第三交响曲,作品55号,于1803年开始进行创作,1804年完稿。同年12月在一次非正式演出后,曾引起一些封建贵族的反感。1805年4月7日在维也纳首次进行公演,也引起过舆论界的争论。这两次演奏都是由贝多芬亲自指挥的。总谱于1806年出版。后来越来越多的人承认,《英雄交响曲》是标志贝多芬创作上完全成熟的一部里程碑式的、划时代的不朽巨著,它的标题是《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简称《英雄交响曲》。原稿上的标题是《拿破仑.波拿巴大交响曲》,是应法国驻维...
英雄交响曲
英雄交响曲 英雄交响曲 - 简介《英雄交响曲》贝多芬创作的降E大调,又叫第三交响曲,作品55号,于1803年开始进行创作,1804年完稿。同年12月在一次非正式演出后,曾引起一些封建贵族的反感。1805年4月7日在维也纳首次进行公演,也引起过舆论界的争论。这两次演奏都是由贝多芬亲自指挥的。总谱于1806年出版。后来越来越多的人承认,《英雄交响曲》是标志贝多芬创作上完全成熟的一部里程碑式的、划时代的不朽巨著,它的标题是《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简称《英雄交响曲》。原稿上的标题是《拿破仑.波拿巴大交响曲》,是应法国驻维也纳大使的邀请为拿破仑写的。但当时贝多芬听到拿破仑称帝的消息时,愤然撕去标题页,改成了现在的曲名。这首交响曲从内容到形式都富于革新精神,感情奔放,篇幅巨大,和声与节奏新颖自由。他在曲式结构上作了革新,如用一首庄严的葬礼进行曲作为第二乐章,用一首谐谑曲作为第三乐章,都是前所未有的。 这部作品是贝多芬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是第一部打破维也纳交响乐模式,完全体现英雄性格的作品。作品贯穿着严肃和欢乐的情绪,始终保持着深沉、真挚的感情,呈现出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氛。贝多芬本人曾声称他最喜欢的交响乐就是这部第三交响曲。 英雄交响曲 - 创作背景 这部交响曲无论从内容还是从形式来看,都大大超出了维也纳古典交响曲的局限,它完全确立了贝多芬自己的创作风格和时代特征。 的构思,完全是出于贝多芬作为一个共和主义者的意愿。当时,他真这部交响曲 挚地崇拜拿破仑,把拿破仑看做是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的英雄,并拟定将这部交响曲题献给他。但是,就在这部交响曲刚刚脱稿之后,贝多芬得知拿破仑于1804年5月18日接受了皇帝的称号。此时,贝多芬的心灵遭到极大的伤害,他愤怒地撕掉了总谱题赠的那一页。并亲自在乐谱的开端写上“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的英雄交响曲。”后来在出版的时候题为《英雄交响曲》。 这部不朽的巨著表现了贝多芬对英雄的看法,深刻地刻画出英雄的毅力、英雄的炽热情感和革命斗争中英雄的伟大形象。作品中既没有战争场面的描写,也不是简单的胜利凯旋。它以描绘英雄与反动势力的激烈拼搏来赞美英雄追求民主、自由的崇高理想。同时,作品中又充满着对牺牲的英雄沉重而深刻的哀思和悲痛的回忆。可以说,这部交响曲是一首英雄业绩的胜利颂歌,又是一首抒发悲痛之情的英雄葬仪曲。 英雄交响曲 - 作品共分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灿烂的快板,降E大调,3/4拍子。奏鸣曲形式。这一乐章在当时是自交响曲诞生以来最宏伟壮大的乐曲,它外形精致、巧妙,变化无穷。 第二乐章,葬礼进行曲,甚慢板,c小调,3/4拍子。这个乐章具有鲜明的赋格 曲效果,响彻着嘈杂的战斗声和凶猛的骑兵嬉游曲。本乐章极为著名,经常单独演出。 第三乐章,诙谐曲,活泼的快板,降E大调,3/4拍子,整个乐章围绕着开始部分的弦乐主题而展开,力度逐渐加强,显得乐曲充满悠闲自得的气氛,令人沉醉。 第四乐章,终曲,甚快板,降E大调,2/4拍子。乐章的主题采用贝多芬早年的普罗米修斯主题,并以短的经过部和发展部共同构成自由变奏曲形式。 英雄交响曲 - 乐章欣赏 第一乐章 第一乐章:快板乐章,奏鸣曲式,这是最富有戏剧性的一个乐章。 乐章开始没有引子,仅仅由两个坚决果断的和弦直接引出降E大调的主部主题„„ 由大提琴奏出的这个三拍子的英雄主题非常刚毅、纯朴,而且精力充沛。接着,急速的进行一下子把音乐引进了暴风雨般的发展,再加上乐队越来越巨大的增强,一浪接一浪的高潮蜂涌而至,出色地表现出英雄的性格。当音乐在描写英雄的性格之时,贝多芬强调了多方面的呈述。音乐在意志坚强的英雄主题出现之后不久,双簧管、单簧管、长笛、小提琴交替出现一个申诉性的抒情动机,这个下行的旋律动机很有特色。 之后,乐思继续向前发展,紧接着又在第一提琴声部出现了一个独特而向上的富有展开性的旋律。它们都是属于连接部,在音乐上有着独立的意义,即对英雄性格的多方面描写。副部是以和弦式的主题进行出现的,它的上句由双簧管和长笛交替演奏,下句由弦乐对答,这一问一答十分平静抒情,而且很富有表情。 接着,它在强有力的节奏进行的高潮中,被带有主部因素的英雄力量所代替。当音乐进入以主部构成的结束部时,音乐有些惊惶,好象预示着不幸将要来临,最后以弱奏结束了呈示部。 展开部是篇幅最大的一个部分,是这个乐章戏剧性最强的部分。它先以主部主题材料的弱奏(PP)开始,有如暴风雨的沉寂。主题动机孤独呻吟的音调从低声部开始,气氛紧张而有些惊惶。呈示部的所有部分依次在一个强大的浪潮中一一出现,但它们的和声、节奏、配器、主题,都与先前呈示时有很大的不同,都做了无穷的变化和发展,一次又一次地掀起了戏剧性的新高潮。正在斗争紧张的时刻,音乐骤然下降,好似灾难就要来临。此时,双簧管吹出一个抒情而明朗的曲调,它给英雄主题带来新的鼓舞。 在一个强有力的和弦进行之后,英雄主题的胜利音调又开始占据了主导。“这里展开了决战,在这决战的熔炉中确立了他(贝多芬)音乐的强大的英雄理想。„„在这里他正处在自己理想世界的中心。”(罗曼•罗兰语)。斗争并未结束,展开部的结尾部分是最为惊心动魄的一个场面,先是寂静的重降,英雄主题再一次经受着灾难性的考验。忽然,黎明的曙光开始呈现,号角声(圆号奏出英雄主题)冲破寂静,奏起嘹亮的英雄主题,最后以整个乐队的全奏结束,开始了再现部。 再现部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战斗的综合、呈示部和展示部情节的继续发展。开始由圆号用弱奏(PP)再现主题,接着大提琴英雄主题的重新出现。 后来,全体乐队奏出完整的主部和在主部调性上的副部主题,犹如雨过天晴,万物都在苏醒一样,英雄的力量复活起来了~它以胜利的喜悦继往开来,一直向前。这场英雄战斗的情节最后完成于尾声之中。 尾声是以舞蹈音乐的轮舞曲调围绕庄严的英雄主题,它好似人民群众在赞颂自己的英雄。第一乐章最后在热烈的戏剧性高潮中结束。 第二乐章 第二乐章:葬礼进行曲。这个慢乐章,好似贝多芬导演的一幕戏剧性悲剧。 据罗曼•罗兰富有形象的说法:《英雄交响曲》的葬礼进行曲是描写英雄的死,“全人类抬着英雄的棺木”。音乐自始至终具有进行曲的特点。英雄的葬礼是在行进中举行,哀悼的音乐并非绝望、悲观,而是表现发自人们内心的崇敬、哀悼和沉痛的思念。 进行曲乐章共分三部分(复三部曲式)。前后两部分建立在小调上。C小调第一主题先由第一小提琴直接奏出。 这个主题的第二次出现是在全体弦乐的伴奏先由双簧管奏出的,它很象描写一列进入的人群,由远而近,音乐深切地表达了人们的悲痛心情。这个主题从小调开始,结束在降E大调上,直接引出了第二主题。 第二主题仍然由第一小提琴演奏开始。后来,音乐经过一连串的调性转换,给这个哀悼的乐思增强了严肃性和悲痛色彩,最后才回到C小调结束。 第二部分转入C大调,双簧管纯朴而明朗的主题,暂时驱散了哀悼的情绪,光辉地回忆起英雄的业绩,但这好景不长,哀悼的主题又重复出现,开始了第三部分。这里只有原样再现了第一部分的前几小节,音乐很快引出了新的主题,由第二提琴演奏的这个新旋律建立在小调上,并构成赋格段进行,给哀悼的乐思又增添了一层更为悲痛的色彩,使人听到深深的叹息和哽咽的小泣。当哀悼的进行曲主题带着宁静和安然的情绪最后在尾声出现时,音调时断时续,好似最后的临别叹息,人们已悲痛得泣不成声,整个乐队在很弱的延续音上逐渐轻微下去,直到消逝。 第三乐章 第三乐章:谐谑曲。谐谑的本义是“游戏”或“幽默的作乐”。是贝多芬第一个将这体裁用于交响曲中来代替古典交响曲的小步舞乐章。 这个乐章的音乐开始是弦乐器闪电般的急速迅猛的主部主题,在这一主题之上,有双簧管带有忧伤情调的副题同时进行,它虽然很流畅,但并不十分明快,这种绝妙的复调安排,只能出自贝多芬这位大师之手。 这个乐章的中间部分是英雄的号角在召唤,主题同样在降E大调上,它是未来的光明象征。最后回到快速的谐谑曲主部结束。 第四乐章 第四乐章:终曲,双主题变奏曲式。这个终曲,是表现庆祝胜利的狂欢场面。 乐章包括一个双主题的主部,以及它的十一个变奏和尾声。结构上带有明显的奏鸣曲式和回旋曲式的痕迹。主部的第一主题由弦乐的拨弦齐奏。 主部的第二主题仍然由弦乐来拨奏。在变奏中经常把两个主题合在一起构成赋格段,从而获得变化多端的宏伟效果。 第一变奏与第二变奏都是以第一主题构成,调性上没有变化,保持在降E大调上。第三变奏在双簧管上出现一个新的旋律,明显看出是从第一主题脱颖而出的,但它十分优美动人,而那真正的第一主题同时在低音提琴以低音进行出现。 第四变奏从第一提琴开始直到第五变奏结束,构成一个较大的赋格段,主题在调性上做了较大的发展和变化,直到g小调的第六变奏为止。第六变奏在低音区演奏经过变化的主题,而第一提琴和木管又奏出一个新的对题,看起来它仍然是一个派生的旋律,但其动力性和展开性较大,因此音乐进行到这个变奏形成了一次大的高潮。 第七变奏具有展开部性质,虽然,它仍然是用第一、第二主题的材料进行变化,但这个变奏做了很大的变化发展,使人感到它具有奏鸣曲式的展开部的性质。音乐很快就再次形成了高潮,进入再现部性质的第八变奏。第九、第十、第十一变奏都是以第二主题的进一步呈述和发展为主,那种向高潮进行的力量渐次增长。为了达到进入尾声的最后胜利,音乐集结了乐队的所有力量一致奋力,全体乐队奏出了雷鸣般的音响,整个乐章在辉煌壮丽而又热烈欢乐中结束。 总之,在《英雄交响曲》问世之前,没有一位作曲家或一部交响曲作品,表现过象这样伟大的题材和规模,含有如此多种多样激烈而紧张的内容,而且获得这样强大的戏剧性力量。只有贝多芬这位伟大的创造者有如此崇高的构思。1789年的法国革命事件,使贝多芬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他为欧洲封建的倾覆而欢欣鼓舞,同时又接触了不少优秀的德国革命知识分子,他以最大的热情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资产阶级革命理想,他曾说:“我一生热爱自由,超过爱其他一切。”这正是贝多芬能够写出《英雄交响曲》,并且能确立自己的创作风格和时代特征的力量源泉。
/
本文档为【英雄交响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