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隐喻治疗——心理治疗

2019-03-14 14页 doc 34KB 94阅读

用户头像

is_014457

暂无简介

举报
隐喻治疗——心理治疗全人心理学隐喻治疗基本方略 我们的生命动力来自内心深处对自我实现的呼唤,我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许金声教授在他的著作《人格三要素改变命运》里,阐明了构成自我实现人格的三种基本力量或要素:即智慧力、道德力和意志力,也就是说健康人格的成长与发展包括了智慧力、道德力和意志力三个方面的协调发展与高度整合。童话《绿野仙踪》里那个希望有一个脑子的稻草人、希望有一颗心的铁皮樵夫和胆小的狮子踏上黄砖路寻找奥兹国巫师的旅程,就分别隐喻了对人格三要素里面的智慧力、道德力和意志力的不懈追寻。为了更好地发展个体人格三要素,从而帮助我们释放生命潜能...
隐喻治疗——心理治疗
全人心理学隐喻治疗基本方略 我们的生命动力来自内心深处对自我实现的呼唤,我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许金声教授在他的著作《人格三要素改变命运》里,阐明了构成自我实现人格的三种基本力量或要素:即智慧力、道德力和意志力,也就是说健康人格的成长与发展包括了智慧力、道德力和意志力三个方面的协调发展与高度整合。童话《绿野仙踪》里那个希望有一个脑子的稻草人、希望有一颗心的铁皮樵夫和胆小的狮子踏上黄砖路寻找奥兹国巫师的旅程,就分别隐喻了对人格三要素里面的智慧力、道德力和意志力的不懈追寻。为了更好地发展个体人格三要素,从而帮助我们释放生命潜能,活出精彩人生,我们提出了人格三要素系统整合的隐喻叙事策略。 所谓“隐喻”代表真实事物以影射、模拟的方式传递出来。比如日常生活中藉由故事表达或传递心情与想法,当疑惑时,隐喻故事也可以成为良好的内在沟通方式,还可以运用在咨询辅导过程中,协助当事人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被了解、被陪伴、甚至被帮助,让个案因而有新的能量或新的领悟,从中找到走出困境的出路。我们所推行的全人观念的隐喻辅导与叙事治疗遵循了许金声教授的观点,当一个人能够做到充分发挥潜能,达到理想的健康状态的时候,就是一个全人。 为了达成这样的目标,我们力图用隐喻辅导与叙事治疗的方式辅助当事人尽可能地生活在存在水平,更好地理解隐喻,理解音乐意象和诗歌意象以及音乐通心,藉由一人一故事剧场和个人神话探索,找到或发现心理情结并辅以内在小孩隐喻治疗,从而帮助当事人呼唤与平衡原型能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经由人格三要素层面的隐喻建构达成内在资源的系统整合,通过说故事帮助当事人不断发现新的自我,从而全方位释放生命潜能,活出真正意义的精彩人生。 隐喻故事与人格成长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不适当的管教会制约健康人格的发展,于是在否定、嘲讽和挖苦中长大的孩子就成了“青蛙王子”、“铁炉中的人”和“怪兽”。 我们在《青蛙王子》故事里看到的那只青蛙的可贵之处在于他道德力的发展,他能接纳自己的丑陋,真诚对待自己和他人,正是这样的真诚感动了国王和公主。青蛙的行动力和勇气都是略显不足的族群,也就是意志力的薄弱,这样的孩子多是由于小时父母过分呵护和溺爱而造成的责任心的缺失和掌控能力的薄弱。 《铁炉》故事里的王子则是身披防御盔甲的自我保护类型,是戴着面具做人的形象,人格三要素里的道德力薄弱,是成长中父母破坏性批评或不允许表达情绪造成的人格障碍,可贵的是他有发展很好的智慧力,帮助他爬过玻璃山,把攻击性的宝剑转化成建设性的犁轮。 《美女与野兽》中的怪兽面目狰狞是愤怒情绪的象征,应该是那种叛逆性孩子的隐喻,他的意志力发展良好,使他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心灵花园也是丰富多彩的,即使他会因愤怒而伤人,但他的本质是美好的。无论青蛙、铁炉人还是怪兽,他们最后变回王子都是因为有公主的救助,公主是完美的化身,救助代表接纳与认同,帮助自卑者、负疚与自责的人找回自我价值和生命尊严,于是他们就成为了王子。 千手观音的治疗隐喻 我研究诸多治疗模式,按照史蒂芬·吉列根的说法,可以把心理助人模式分为四类。如给祝福的国王皇后原型就像北京社科院的祁桂荣老师尽管能量还不够强大但很容易与人建立亲和力;给承诺与立界限的战士原型是许金声老师的风格,他斗士般坚持不懈地与来访者的心魔作战,是独立不惧大风中的英雄原型;促成接纳以及沟通的爱人者原型似乎与张宝蕊老师的助人风格相似,我没参加过宝蕊老师的课但能感觉到;达成转换与疗愈的魔法师原型好比林业大学的朱建军,美籍华人龚术等。我不满足于这些模式,在读了许金声老师的一篇文章后,根据人格三要素原理了自己喜欢的千手观音助人模式。 千手观音有那么多看世界的眼睛是谓大智慧力,融会众生的眼睛贯通于寻声救苦是大道德力,能够把那么多心灵的窗口捧在手上哦,千手即是众生的手,于是众志可以成城,这该是何等伟大的意志力呀!可见,千手观音的助人模式是把智慧力、道德力、意志力融合在一起,变成了更高层次的融合力的表征,是人格三要素高度整合的自我实现与自我超越的“彻底治疗”。 令人惊叹的是,这种治疗模式竟在许金声的工作坊里得到印证。许老师通过音乐、舞蹈、冥想、催眠等方式让学员把意象写下,那些意象就是参课学员看世界的眼睛呀,他把这些意象拿在手里,让我想到千手观音手里众生的眼睛,许老师用心呵护着那些眼睛,于是有了涅槃妙心,那是大慈与人乐,大悲拔人苦的大圆满心,能够看破人间坎坷,能够放下悲苦喜乐的大自在心。许老师不但要把众生的眼睛捧在手里,还要激发众生意志力,让大家伸出救助的手帮助被辅导者解除烦恼和智障,使团体动力得到很好的发挥。千手观音助人模式在许老师这里得到印证,使我更加增强了对这一助人模式的信心,并把它贯穿于我的隐喻辅导与叙事治疗工作。 我的隐喻辅导会不拘一格地使用各种介入方式让当事人进入故事的创作,同时帮助当事人做资源取向和问题解决导向的思考,这便是“千手”的妙用,当事人的故事被辅导者拿在手里用心呵护改写成更丰厚的生命故事,真诚的同理和陪伴便是“涅槃妙心”,重要的是尊重当事人价值观或者看世界的眼睛,而童话、神话、奇幻等隐喻故事则成为药草和伤痛膏,充分发挥千手千眼的助人理念,为问题解决提供了可能性的通路。 人格要素整合地图 人生有两条道路,一条是“自我之路”,另一条是“灵性之路”。所谓自我之路是谨慎而且实际的各种自我的行径,然而正如坎贝尔所说,跟随这条道路,虽然可以攀上成功之梯,可是最终却会发现这张梯子是靠在错误的墙上。灵性之路指的是回归内在本心的自我探索,这样的内心探索分准备期、探索期和返回期三个阶段,刚好与人类心理发展的三个阶段“自我”、“灵魂”和“本我”相符,这是一条人格三要素系统整合的旅程。 那么,人格三要素系统整合的地图是什么呢?先讲个梦里孵化的故事:一排石雕猪凝固着笑容站在旷野上,内在本心好想尽情欢笑舞动可是却不能,因为灵魂不知跑到哪里去玩耍了。天神派遣擅用还魂术的日本武士来帮助石雕猪,武士把写满蓝色思想的制服披挂在石雕猪的身上,于是灵魂融化了成为水渗入石雕身体,修补破损的坑洞。石雕猪变得柔软而有力量起来,蓝制服变成黄颜色的了,石雕猪可以舞动手臂了。就这样舞动着时被卡住了,因为血液供应不足,于是灵魂碰触到内在本心。血流畅通了,黄制服成了红色像燃烧的火苗。然后石雕猪可以自由奔跑,红色制服也变成了彩虹的颜色。 上面的故事便是人格三要素系统整合方向与路径。其中蓝色、黄色、红色的制服是我们生命三原色,也就是人格三要素智慧力、道德力和意志力的隐喻,石雕猪象征防御机制带来的卡住与僵化,而灵魂的视野可以碰触到我们生命的本心。这里我们引用台湾王理书老师说法就是,“让自己朝向一个与完好有连通的存在”,在陪伴人时,用一个“朝向完好,拥有完好世界的价值观”的存在方式,与当事人互动。画成图来就是下面这样: 生活里的困局 与一个人格状态所意识到的世界 完 好 触困局开始转化 碰一个灵魂状态所意识到的世界 healing touch 亲临灵性福泽 回到生命脉络的理解与行动 一个人格朝向灵性完好扩展的位置 王理书这样诠释这个地图,一个困局之所以是困局,是因为我们用人格所意识到的世界来诠释,以人格的视野来创造需求与期待,因而困住。困局要得到转化,核心的方向是转向一个灵魂状态的视野,也就是让人格与深层存在的灵魂触碰。当这个联系发生,困局就开始转化,而这转化会回到人格的俗世世界。也就是当心灵的视野与俗世生活产生联系,个体存在的力量感不一样之后,现实的困境也会跟着松开,朝向完好发展。 也就是说,生活的困局显示了我们与完好的灵性失去联系,透过困局,我们回到与灵性存在的联系之后,困局自然就会消解。用人格三要素来审视这个地图就是,面对人生困局首先在智慧力层面看到,好坏优劣以及比较的价值判断来自人格层面的诠释,这样的诠释带来执着与坚持让能量产生过于紧密的密度,从而维持在一个型态无法转化就产生了困局。 接下来我们可以进入道德力层面真诚地面对和聆听自己的内在,与自己的灵魂世界碰触,这是一个连结到所谓柔软中心的状态,也就是一种接近无念的状态,若有念头也能被审视观看的自由状态。此时意识的焦点能感受到流动于认知与情感间的缝隙,贴近一种更直观的感知方式,比较贴近当事人与自身的存在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我们捕捉直觉的创意答案,从而引领治疗过程里的行动,于是到了充分发挥意志力的行为层面,也就是回到生命脉络的理解与行动。 意志力的发挥需要治疗师在靠近一个处于困局中的人时,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存在状态,专注于创造一个可提供转化场域的空间。在这空间里,治疗师提供一双可以承接的手,那是如千手观音般用心呵护万千心灵看世界眼睛的手,是释放和发挥众生意志力的手,这双手隐喻了灵性存在的“完好”。困局的成因缘于人格层面的害怕,因而无法放松地与命运相逢,害怕一放松就跌落,于是坚持想要回到原有的舒适区,所以生命流动僵住了,困局也就产生了。 如果我们能真正地活在当下,放松好奇地体验生命的给予,生命便处于流动变化的状态中,于是放松地感受到大我温柔的力量。因此,所谓治疗就是不止辅助当事人看到眼睛里的外在世界,还要透过想象力的眼睛接触到灵魂视野的象征世界,从而看到内在本心并活出“独特存在”的我,这也是人格三要素系统整合智慧力的隐喻建构 许多童话故事里的武士要为屠龙和拯救美女而踏上英雄之旅,他们要做到在世人眼里的“完美”,然后获得英雄桂冠,他们活在世人的眼睛里,却未必真正为自己活过。《盔甲武士》故事里的骑士就发现自己为追求成功和荣誉而长期披挂在身的盔甲因生锈而脱不掉了,以至于自己和家人都不记得他的模样了,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谁了。于是才决定走一条为自己出征的旅途,探寻内在的自我。 骑士首先进入沉默之堡,在这里他感受孤独,感受曾经有过的爱与被爱,感受因戴上武士象征的头盔而失去真爱的哀愁。当他真诚地面对自己和他人时,他的眼泪便融化了头盔。骑士的道德力苏醒了,于是他进入知识之堡去提升自己的智慧力。所谓智慧力就是个体接受信息并且对信息进行有效加工的能力。"有效"是指有助于个体正常地满足需要,并且让需要的满足 向自我实现的方向发展和接近。智慧力是个体对自我生命的观照,它包含了两个重要的心理学元素,一个是觉察,另一个是存在。 觉察有两种形态,一种是“洞察”,另一种是“觉醒”。对事物的了解与洞彻,称为“洞察”,它属于理性的、头脑的、思想的认知脑。“觉醒”指的是我们内在世界与感官和情感有关的情绪状态,它属于情感脑。与觉察相对立的是“迷惑”,与存在相对立的是“不在”。生活中的我们经常处于“迷惑”状态,因为我们被过去的经验催眠,被家庭催眠,被环境催眠……于是我们迷失自己,于是“真我”就“不在”了,也就是说,“我”没有真正地“存在”。 许金声教授指出,全人心理学的健康应该包括身体、心智、灵性或精神三个方面。身体方面的健康大家都很熟悉,心智方面的健康是指心理情结、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等,而灵性或精神方面的健康指的是人们在追求生命的充实感、完满感、意义感以及潜能的充分发挥方面的问题。一个人的全人真正独特和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它的本质是全面性的,也就是说人的身体、心智以及精神有可能透过共同协力而融合出更大的力量。而且这样融合出的整体力量大于个别部分加起来的总和,这样的“身体——心智——精神”三种力量所组成的圆融俱足的三合一状态便是宇宙的缩影,是我们的柔软中心(Soft tender Spot)能够接纳和包容宇宙万有,同时在心灵最深处对即将要做的事情非常有把握,也相信在形而上的层次会有一股“境界”更高的力量来强化我们行动的意志。 柔软中心Center(Soft tender Spot)是Milton Erikson的弟子Stephen Gilligan在自我关系疗法里提出的主要概念,是一个透过呼吸与身体觉知连结到的内在宁静中心。这样的连结经验被Milton Erikson描述为“那个常被轻忽的、微妙的个人存在感。”当我们失去了与这个中心的连结,我们的那种确定的“存在感”就消失了,而代之以阻隔、分离或对抗的“迷惑”状态,于是我们的困扰与问题就出现了。回到中心可以帮助我们连结心智与身体,在这里心智是指关系着一个人如何看待事物的框架、叙事结构,并做出决策的“认知自我”,而身体则是对自然与原型存在的感官觉知,我们称之为“身体自我”。 为了做好觉察的功课,我们需在自我认同的隐喻与个人核心隐喻上下功夫。我们以童话《灰姑娘》和《美女与野兽》为例来说明自我认同隐喻以及个人核心隐喻,这两个故事有着非常相似的故事元素和结构背景:前者灰姑娘是父亲再娶,遭继母虐待,生活困苦;后者美人是由于父亲生意失败,家道中落,生活艰辛。当父亲允诺给孩子们礼物时,两个女孩非常体贴地没有向父亲提出过分的要求,灰姑娘要父亲折下碰到他帽子的树枝;美人则要父亲摘一朵玫瑰,然而这两样东西都为女孩的命运带来了转折性的变化。两个女孩都非常温柔、善良、美丽、多情,这些品质便是她们的自我认同;然而从本质上看,灰姑娘是委曲求全、逆来顺受的柔弱女子的核心隐喻,美人则是主动、勇敢、有责任感、有主见的坚强女子的核心隐喻。她们性格上的相异,造成了两人对爱情(男人)的追求也完全不同。 Stephen Gilligan认为生命的存在是在每个人之中,都会拥有的特殊礼物;当存在的直接经验在一个人内在被忽略、否认或诅咒时,症状就可能形成;为了减轻症状与痛苦,要再次唤醒与培养一个人内在中,基本存在真谛的觉察。而做好存在的功课需要我们在内在小孩的隐喻以及情绪隐喻上有所作为。如有人是这样重写卖火柴的小女孩故事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站在冷风中,望着其他人家美味的晚餐,与温暖的火炉。那是一份渴望阿……卖火柴的小女孩什么都没有吗?……读者或听故事的人心中的内在小孩这么想着。“有啊,她有红色的裙子,有可以点燃的火柴,有一双大眼睛,还有家……”大姐姐(这里借代长大的读者或听者)这么说着。 小女孩:“不够,不够,不够啊。”她没有好吃的东西,也没有朋友跟她一起过节。而且她不能回家。 大女孩:这样啊!可是,有一天卖火柴的小女孩会长大喔。每个人都会长大。她也是啊!长大了,会渐渐有力量,可以自己生活着。你知道吗?我的小女孩。告诉你喔,特别是辛苦过来的孩子,长大后总是比一般人更有韧性,更有力量活着,然后作更多更多温暖的事。有一天,卖火柴的小女孩也许可以不卖火柴了,她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可以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可是她仍然会在路上点着火柴,给那些需要温暖的孩子。也许她仍是一个人,但有人会慢慢接近她,老天爷爷总是这样安排的。 小女孩:“有一天她会长大!这样啊!”故事说到这里,我们明白了,原来,卖火柴的小女孩可以不用死掉。她可以经由觉察的功课活着而且“存在”着,如果她处于匮乏的“她没有好吃的东西,也没有朋友跟她一起过节。而且她不能回家。”之类迷惑之中,她的“真我”就不在了而代之以一个孤独无奈和无助的受害者角色。 道德力的隐喻建构 《柠檬的滋味》故事里的乔莉是偏差型女孩,没有父母、没有家屋、没有钱、没有文凭,总的说就是没有依靠,然而,这个年纪不该有的,她却样样有,她有已经跑掉的男朋友、吸毒的经验,孓然一身却有两个小小孩需要依靠她。可贵的是乔莉能够无条件地接纳自己,无需戴上“完美”面具做人,她真诚的道德力驱使她进入知识之堡——妈妈加油班读书学习,面对自己的不正常与不完美,乔莉被赋予了知识的力量,于是作为一个女孩,她的力量增强了,作为一个母亲呢?她过去的坚持更加扎实。 道德力是指个体对自我、他人、社会、人类、大自然、宇宙以及存在本身的一种真诚的态度和能力。一个人对于自己、他人、人类、自然、整个宇宙以及"道"本身的态度越是真诚以及对这种真诚的表达能力越强,他的道德力量也就越强。道德 力同样包含两个重要的心理学元素,一个是接纳,另一个是同理。接纳是对自己真诚,而同理是对别人真诚。接纳和同理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藉由欢迎、聆听、接受、了解对与自然以及原型能量有关的“身体自我”给予正向的扶持,于是它唤醒了自我的觉察和对世界的觉察以及引介技巧和在两者之间营造一种衍生关系。 心理大师荣格在谈到心理类型时把思维、情感、感觉、直觉作为功能十字图的四极,其中心便是自我。其中思维和情感相对,感觉和直觉相对。当我们偏离柔软中心,自我在相对的两维中就可能有偏差,喜好思维的人其自我的意志力便导向思维那一端,情感就只能放在下端而处于一种次要功能。当我们与柔软中心连结时两者会相对比较平衡,自我仍能较好地理解和控制情感,这时的情感是一种理性情感,能够很好地建构自我关系和协调客体关系。 关于接纳的功课我们做自我关系隐喻的探索,而同理探寻的则是客体关系的隐喻。一个人的自我关系会反应到他与客体互动的关系上来,这里我们以美国影片《美丽心灵》为例来探讨一个人的自我关系。在主角纳斯的心灵世界,被意识忽略和拒绝的情感是处于无意识状态的,那些和意识冲突的无意识集中体现为以次人格的潜在方式出现的三个方面的非理性情感,他们分别是代表阴影的室友查尔斯、代表英雄原型的国防部官员帕切尔和代表阿尼玛原型的小女孩玛休。精神分裂往往被认为是一种很难康复的精神病,但纳斯却奇迹般地在没有坚持医学治疗的情况下康复了,这是因为爱的力量。艾丽莎的爱是帮助纳斯连接上柔软中心的扶持者的隐喻,是纳斯的无意识与意识之间的桥梁,也是纳斯与现实接触的桥梁。 这样的桥梁或连结就建构了自我关系的场,按照Stephen Gilligan的说法,关系场的经验被归属感的原则所描述:个人属于一个更大的关系场;当个人经历到持续与关系场的“归属断绝”,症状就可能展开;为减轻痛苦而与具有的症状冲突和解,我们可以唤醒对关系场理解的觉察。自我关系理论指出,作为扶持者的最初两个目标是要唤醒自我的觉察还有唤醒世界的觉察,扶持者的第三个目标是练习领悟自我在世界中和世界在自我中这两个领域的流动,从而更加彰显个人道德力所揭示的真诚态度。 纳斯的幸运在于他一直有艾丽莎爱的支持,纳斯一直能够感受到艾丽莎的爱,并且相信艾丽莎的爱是一个更大的关系场。当他在真与假中迷惘从而经历与关系场几近“归属断绝”的时候,至少他知道艾丽莎的爱是真实的。正是这一点真实的情感让真实的世界重新进入纳斯的意识,使纳斯在真实情感的引导下保持了对现实关系场的觉察。与道德力建设有关的接纳和同理的功课,目的是尊重差异和掌握住差异之间的张力,发展出更深的和谐与能力,以表现出爱与真诚。 花、果实和种子的人格隐喻 我们的人格结构大致如同所穿衣服一样层层包裹着。最外面的社交层是最安全最熟悉的人格,越里面是越熟的亲人才能坦露与经验的深层人格。人格的最外层是我们的“自我”,这个层次教导我们如何在现实世界安全生存以及获致成功;自我是生命的容器,是人与万事万物之间的中介;它帮助我们思考人与物质世界的关系,帮助我们适应和改进身处的环境。自我是意识、是认知,知道这个“我”与生我的母亲和其他人有所不同,而且知道自己能改变世界。 这里仿佛是我们的“天真之花”,是由我们的防御机制以及适应外在期盼而刻意表现出来的人格面向,我们的智慧力在这里得以发挥,是我们人格层面自我炫耀的“花”的部分。在这个层面我们可以找到自己的天真者、孤儿、战士和照顾者原型部分,是他们联合发展成自我,让我们学会为自己的生命负责。 这四个原型一如“天真之花”的四个花瓣,或是天真花园的守护者。天真者发展的义务角色是信赖以适应生存,于是他为我们编造生存于世上所需要的面具、人格和社会角色;孤儿讲求独立,他控制被社会压抑和否定的精神面以顺利发展成为社会所接受的人格角色;战士体现在勇气上,保护个体获取所需,受超我(superego)和理想我(ego ideal)的节制,来压抑或处罚我们对他人有害的行为;照顾者的角色是给予和牺牲,他代表我们对人对己的同情怜悯之心。 最里面的人格,是我们的生命之果,里面有一层层生命的年轮,年轮之上会有一个个坑洞,这坑洞所在即是容格所说的情结。人格坑洞,是指我们记忆中与伤痛、巨大挫折、存在孤独、生存恐惧联系的情境。在有着人格坑洞的年轮内侧有一个“灰色地带”或称“沙漠地带”,指的就是我们内在的黑暗伤心孤寂挫折恐惧之处。因此,我们也把这由层层年轮组成的人格部分称为“沙漠之果”。 按照趋利避苦的原则,当我们遇到人格坑洞时会赶快跳离与逃脱,不想停留在坑洞里,以避免碰触到灰色沙漠地带。面对人格坑洞并进入人格坑洞才能提升我们的道德力;做到面对和进入人格坑洞则需要发挥我们的意志力;而进入人格坑洞后的觉察与对僵化困局的解构以及重建新的健康的自我关系,要在智慧力、道德力和意志力三种人格力协同努力下才会得以完成。 1、人格坑洞与诠释滤镜 人的外显行为缘于内在对话,而内在对话又与人格坑洞有关。与坑洞有关的内在对话形成了我们的诠释系统,这个诠释系统构成了我们整个人的个性色彩,彷佛是光的滤镜一样。出身物理学专业王理书老师如是说,绝望的人有个黑色诠释滤镜,连大太阳透过也成了无望的惨淡人生;忧郁的人有个蓝色的诠释滤镜,世界的故事成了忧伤的版本,低潮的缓慢;悲观的人有个灰色的诠释滤镜,希望之光过滤后,只剩下灰色调的困难;好斗的人有个红色的诠释滤镜,人与人的互动成了胜负的战场。 每一个在人际关系里,不寻常的情绪反应,或对别人有过于严苛的批判,都是我们戴着有色眼镜在过滤外界的讯息。我们的情绪反应,只是为了避开掉入自己的内在坑洞而已。因此,收回投射,辨识出自己的内在色彩,用爱之光回照自身,我们才能进入纯粹透明的精炼过程。收回投射,需要我们觉察言语和行为背后的不寻常情绪,抓住了情绪也就抓住了投射。在隐喻治疗里通过把这样的情绪转化成情绪语言图像,让我们换个视框来观照真相和爱的能量流动,以及进一步做自我照顾的工作。 尽管我们要逃离人格坑洞,然而坑洞透过灰色地带的内里部分则是我们生命的种子,这粒种子蕴藏着我们生命的全部潜能,是我们的内在本心所在,也是人格三要素圆融俱足的高度整合状态。也就是说我们与内在本质失去联系的最短途径恰恰是坑洞地带。当我们充分发挥道德力的真诚态度,透过不再逃离而停留在坑洞又不陷溺的方式,与内在灰色地带同在,我们就能穿透坑洞而与内在失连的本体面向再次联系,恢复我们的完整合一感。 2、灵魂对回归本心的呼唤 在西方神话里我们每个人的内在都有三个世界,一是天真活泼可爱的花园,二是活在沙漠,三是呼唤回来,活在自己的源头。我们的灵魂或心灵就在有着人格坑洞的心灵沙漠地带呼唤我们回来,要我们回归本心。因为我们源头的精神力量可以帮助我们超越个人的局限,并且蕴藏了人类的一切潜能,使我们的内在潜力如种子般,在碰到恰当的机会就能萌芽。“灵魂”层次帮助我们面对生命的奥秘时能够真实无伪,当我们以“灵魂”状态的视野来审视我们的人生困局,就是道德力人格发挥最大效能的时候。 自我要求永恒不朽,免于痛苦、荣华富贵、功成名就、讨人喜爱,更重要的是自我希望一切事物有理可循。而灵魂则要求绝对付出,舍弃尘世的一切欲求以追求真理。没有灵魂的人唯一的处罚就是觉得生命没有意义,觉得人生不踏实,没有真实感。当我们与灵魂相通时,其实就是与自己内在独一无二的“绝对存在”相连,以活出我们真正的本我和对所居住的地方有所贡献。 自我会阻隔我们对灵魂的探索,比如天真者原型否认令人痛苦的事物,而只相信他想相信的;孤儿原型将痛苦、死亡视为是生命待己不公的象征;照顾者原型以承担所有的痛苦来免除他人受苦的方式来免除痛苦的折磨;战士原型以想斩尽所有痛苦的根源的方式来免除痛苦的折磨。而代表灵魂不同面向的四个原型则关切生命的意义,思索什么是不朽,并想与宇宙合一。比如追寻者代表灵魂的精神动力是向上的,它渴求超越肉体,鼓励我们与灵魂契合;破坏者代表死亡的冲动,死亡的冲动是向内且向下的,象征即将破茧而出的蚕蛹;爱人者代表生之欲望,是灵魂向外的力量与他人相连的需求;创造者代表想象力,是意义的创造者以及理想和无限可能的编造者,它具有扩张的事实。 与灵魂层面接触要用到隐喻,因为心灵是我们内在世界的汪洋大海,它无处不在但却以重重象征出现,不是清楚明白地彰显,所以要寻觅它的踪影得透过想象力,从生活细微之处入手,如猎人般机警和灵动,就能捕捉到心灵的踪迹与存在。 当我们回归圆融俱足的本真自我或本我存在,也就是我们内在的本质,佛教称呼为自性,容格心理学称真我或是钻石途径说的本体,也就是与存在合一,活在当下,此时真我动能就得以释放,具体表现为自由、力量、关系、速度、空间和流动性等六大外在表现的动能元素。在隐喻治疗的脉络里,我们通过智慧力要素里“觉察”和“存在”的隐喻建构,可以帮助释放自由与力量动能;道德力要素里“接纳”和“同理”的隐喻建构有利于关系与速度动能的激发;而意志力要素里“掌控”和“连结”的隐喻建构可以促进空间与流动性动能的最佳表现。 3、三种意志力量 当一个人透过灵魂层面的视野与内在本体取得联系时,展现出来的特质通常有勇气、慈悲、信任、美感、正义、智慧等等,这时也是他的内在“真我”或称“本我”行为意志力发挥的最好的时候。而一般人努力地往外追求成功、成就、美丽、赞赏、金钱、心灵成长等等,往往是感受到人格坑洞下层的哀伤或匮乏感而试图振作努力。这种强烈地想要逃离而不去感受匮乏感的冲动,我们称之为“欲望意志”。 “欲望意志”是一种强烈的动力能驱策我们往前,从而让人生多采多姿而富于活力;然而“欲望意志”不愿或不敢真诚地面对坑洞和匮乏感,逃开往内的动力而远离真我。于是我们脱离了柔软中心,认知自我与身体自我也就出现了阻隔。在这里“欲望意志”表达出了人格要素里面道德力的薄弱。相对于“欲望意志”的是“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在欲望喧嚣时,能安静下来观看欲望而不被欲望带走的往内走的质地,无论什么喧嚣都能体会到,但选择做观照者,因此能观照到内在的纷扰,或欲望。 “道德意志”的力量可以连结到我们内在的柔软中心,它往往透过身体自我表现出症状,透过症状引起我们的注意,传递内在本心要我们或出真我的需求。也就是说道德意志可以帮助我们冲破人格坑洞的阻隔而进一步通达“真我”,在这里我们得以清楚表达灵魂层面,并且身体自我与认知自我以及心灵与现实生活之间毫无阻隔,于是勇气、慈悲、信任、美感、正义、智慧等等真我意志得以释放并极大限度地发挥其建设性作用。这样,我们内在生命潜能的种子就开始萌芽并得以生长了。 毛毛虫、蛹和蝴蝶的潜能之旅 毛毛虫、蛹和蝴蝶的潜能之旅便是意志力、道德力和智慧力等三种人格力突破的旅程的隐喻。健康的自我关系是我们生
/
本文档为【隐喻治疗——心理治疗】,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