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医院感染管理重点科室管理制度

2017-10-01 19页 doc 100KB 47阅读

用户头像

is_079973

暂无简介

举报
医院感染管理重点科室管理制度医院感染管理重点科室管理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重点科室管理制度 (一)洁净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手术室(室)管理规范(试行)》、《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操作规范、监测标准》及《医院洁净手术室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等法规,制订本制度。 一、落实制度职责:有健全的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和制度,职责明确。手术室管理人员、工作人员和实施手术的医师,应当具备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方面的知识,严格执行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制度、措施及流...
医院感染管理重点科室管理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重点科室管理 医院感染管理重点科室管理制度 (一)洁净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手术室(室)管理规范(试行)》、《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操作规范、监测标准》及《医院洁净手术室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等法规,制订本制度。 一、落实制度职责:有健全的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和制度,职责明确。手术室管理人员、工作人员和实施手术的医师,应当具备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方面的知识,严格执行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制度、措施及流程,履行岗位职责。 二、加强区域管理:布局符合功能流程合理、洁污分开原则,环境清洁,无污染源。功能分区应当包括:工作人员生活办公区;无菌物品储存区;医护人员刷手区;患者手术区域;污物处理区域。各区标志明确,设专用通道,区域之间有实际屏障,避免交叉污染。 三、规范手术室设置:手术室内应设无菌手术间、一般手术间、隔离手术间,每一手术间限置一张手术台;隔离手术问应靠近手术室人口处。 四、手术室环境卫生学的基本要求: 1、配备非手触式流动水等洗手设施,严格手卫生管理。擦手毛巾一人一用一灭菌,戴手套前后后应洗手及手消毒。 2、手术室的墙壁、地面艽滑、无裂隙,排水系统良好。手术室墙体表面、地面和设施、仪器等表面,手术前后每,Fl应进行湿式擦拭进行清洁、消毒,墙面擦拭高度为2-2.5M。未经清洁、消毒的手术间不得连续使用。不同区域及不同手术问的清洁、消毒物品应分开使用。拖布、抹布应用不易掉纤维的材料。接送手术病人平车应用交换车,并保持清洁,平车上的铺单一人一换。 3、消毒剂应符合国家标准,根据消毒灭菌效果监测资料选择有效的消毒剂,周期性更笨换,避免长期使用一种消毒剂导致微生物的耐药性。 五、医务人员应当遵循的基本要求: 1、进入手术室的人员应当严格按照规定更换手术室专用的工作衣、鞋、帽、口罩;穿好无菌手术衣的医务人员限制在无菌区域活动,手术结束后脱下的手术衣、手套、口罩等物品,应当放入指定位置后方可离开手术室。 2、所有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做好个人防护,防止锐器伤。 3、医务人员应当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在无菌区内只允许使用无菌物品,若对物品的无菌性有怀疑,应当视其为污染;不得在手术者背后传递器械、用物,坠落在手术床边缘以下或者手术器械台平面以下的器械、物品应当视为污染。 4、严格限制进入手术问的人员数,手术室的门在手术过程中应当关闭,尽量减少人员的出入。 5、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者其他传染病的工作人员应暂时限制进入手术室工作。 六、无菌医疗器械和敷料等用品的基本要求: 1、手术重复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以及各种敷料应统一送消毒供应室灭菌,无菌物品应当存放于无菌物品储存区域一次性使用的无菌医疗器械,器具等不得重复使用。 2、使用无菌物品和器械时,应检查外包装的完整性和灭菌有效日期,包装不合格或者超过灭菌效期的物品或肉眼可见污垢的器械、敷料和物品不得使用。 3、获准进入手术室的新设备或者因手术需要外带的仪器、设备,使用前必须对其进行检查,应按手术器械的性能、用途做好清洗、消毒、灭菌后方可使用。 4、进人手术室无菌区和清洁区域的物品、药品,应当拆除其外包装后进行存放,设施、设备应当进行表面的清洁处理。 5、病人吸氧装置、雾化吸人器、氧气湿化瓶、麻醉导管及面罩等器具统一送供应室消毒,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干燥或无菌保存。 6、手术器械清洗、消毒和灭菌质量管理:对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应按正确的器械清洗、保养及灭菌。耐热、耐湿物品首选压力蒸汽灭菌,避免使用化学灭菌剂浸泡灭菌;特殊污染(炭疽、破伤风、气性坏疽等)器械按高水平消毒一清洗一灭菌程序进行。 七、废弃物管理应当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进行分类、处理。 八、严格传染病筛查:手术通知单上应注明感染情况。传染病患者或者其他需要隔离患者的手术应当在隔离手术间进行。实施手术时,应按照《医院隔离技术规范》要求,做好标准预防,并根据致病微生物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加强个人防护,术后应进行终末消毒。 九、定期做好监测:按照卫生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操作规范、监测标准》,坚持做好工艺监测、理化监测。定期做好各种灭菌器、各类灭菌包等灭菌效果的生物学监测、手卫生、空气、物表监测等。 (二)普通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手术部f室)管理规范(试行)》、《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操作规范、监测标准》及《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等法规,结合实际,制订本制度。 一、手术室工作人员应该遵守《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范(试行)》、《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等相关要求、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掌握预防医院感染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暴发流行。 二、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开的原则;严格区分污染区、清洁区,区域间标志明确。手术室内应设无菌问、一般手术间、隔离手术间;隔离手术问应设接近手术室人口处。每一手术间限置一张手术台。 三、入室人员的管理:进入手术室工作人员必须更换衣服、裤子、鞋子、戴口罩、帽子。患有传染病者不得人室工作。手术病人人室前(必须更换清洁衣、裤,戴帽及穿脚套。工作人员外出必须更换工作衣、帽、裤、鞋。医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做好个人防护,防止锐器伤。 四、参观人员的管理:非本室人员未经许可不得入内。进修、实习人员须遵守医院感染相关规定。严格限制参观人数经手术室同意后,更换衣、帽、裤、鞋、戴口罩在指定区域活动,不得任意穿行。 五、手术物品需定期消毒更换,有专人检查。手术用器具及物品必须一用一灭菌。无菌包内必须有化学指示卡。已打开的无菌包,须用无菌单遮盖,不得超过4小时。 六、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以及各种敷料应统一送消毒供应室灭菌,无菌物品应当存放于无菌物品储存柜内。已灭菌和未灭菌的物品应分室放置,并有明显标识。应避免使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麻醉用器具、物品应定期清洁和消毒。一次性使用的无菌医疗器械、器具等不得重复使用。 七、手术者戴好手套后,不得任意行走及离开手术室。术者脐平面以下区域均视为有菌区,如器械等无菌物品掉至平面以下须重新灭菌后才能使用。器械护士不可从术者身后传递器械,需要时可在术者臂下传递,但不能低于台面。已取出的无菌物品不能放回原容器中。术中被污染的器械,如切开消化道的剪、刀,均须另放于弯盆内,不能重新使用。手套破损,立即更换。 八、无菌手术与感染手术应分室进行,无条件时,先做无菌手术,后做有感染手术。严格隔离管理。病人吸氧装置、雾化吸人器、氧气湿化瓶、麻醉导管及面罩等器具统一送供应 室消毒,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十燥或无菌保存。特殊污染(炭疽、破伤风、气性坏疽等)器械按高水平消毒—清洗一灭菌程序进行。 九、手术室应保持整洁,无尘无蝇虫等。每晨湿抹室内物体表面,用消毒液拖地,每日消毒空气2次。手术结束应开窗通风,湿性擦拭室内物品,用消毒液拖地面,清水擦净。每周应彻底清洁消毒手术室。专用拖鞋每日用消毒液浸泡后,清洗,晾干备用。接送病人的平车定期消毒,接送特殊感染病人后应严格消毒。废弃物管理应当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进行分类收集、封闭运送、无害化处理。 十、严格传染病筛查:手术通知单上应注明感染情况。传染病患者或者其他需要隔离患者的手术应当在隔离手术间进行。严格按照标准预防原则并根据致病微生物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术后应进行终末消毒。 十一、定期做好监测:按照卫生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操作规范、监测标准》,坚持工艺监测、理化监测和生物监测。定期做好各种灭菌器、各类灭菌包等灭菌效果的生物学监测、环境卫生学和手卫生监测。 十二、按照《医疗废物处理条例》及医院有关制度正确处理医疗废物。 十三、按照医院有关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制度、措施及流程,规范操作,防止锐器伤,防止发生医务人员院内感染。 (三)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操作规范、监测标准》、《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及《医疗废物处理条例》等法规,结合实际,制订本制度。 一、护理部应该按照卫生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操作规范、监测标准》等三项强制性标准加强供应室的管理,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制度、措施和流程,职责明确。各类人员应经相应的岗位培训,掌握各类诊疗器械清洗、消毒及个人防护等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力方面的知识,应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遵守有关规章制度、工作流程、操作规范,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二、布局合理,相对独立,邻近手术室和临床科室,便于收、送;周围环境清洁、无污染源;通风采光良好。 三、集中管理,对所有重复使用并需要清洗消毒、灭菌的诊疗器械、器具、物品集中由供应室处理和供应。 四、清洗消毒设备及配套设施的管理: 1、清洗消毒设备及设施:配有污物回收车及分类台、机械清洗消毒设备、手工清洗槽及柏应清洗用品、压力水枪、压力气枪、超声清沈机、烘干机、车辆清洗装置等。设备科应指定专人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并记录,以保障设备的正常运。供应室负责日常维护和保养,建立设备档案;完整保存相关资料。 2、检查、包装设备:配有辅助照明设施和照明放大镜的器械检查台、敷料及器械包装台、封口机以及清洁物品装载年等。 3、压力蒸汽灭菌器、环氧乙烷灭菌器及低温等离子灭菌器、无菌物品装载车、篮筐等应定期,有记录备档。 4、应该配备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如目镜、口罩、面罩、帽子、防护手套、防水衣(围裙)及防护鞋等。 五、布局合理,分办公区域和工作区域。工作区分去污染区、检查包装区、无菌物品存放区,各区划分明确,标志清楚,区域间设有实际屏障和物品通道,严格管理,实行由污到洁的工作流程,不得洁污交叉或物品回流。 六、天花板、墙壁应光滑无缝隙,便于清洗和消毒;包装间无菌物品存放间安装空气消毒装置,每天对空气、物体表面等消毒2次,空气应达n类环境标准。 七、严格区分灭菌与未灭菌物品,定点放置。对各类无菌包应认真执行检查制度,包括包装规范及包外标注等,发放前必须认真检查,过期重新灭菌。下收下送车辆洁、污分开,每日清洗消毒,分区存放,保持车辆清洁、干燥。 八、凡需要消毒、灭菌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先清洗再消毒灭菌。特殊感染性疾病(炭疽、破伤风、气性坏疽等)污染的器械应单独包装,明显标记,先经高水平消毒后再清洗;朊毒体感染病人用后的器械按照《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操作规范、监测标准》有关要求处置。 九、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应遵循回收、分类、清洗、消毒、检查、包装、灭菌、储存与发放等基本工作流程。污染器械的回收原则: 1、工作人员定时到使用科室收集使用后的器械、物品,回收应使用封闭式回收车或收集箱,按照规定的路线封闭运送;回收车每次用后应清洗或消毒,干燥存放。 2、收回的污染器械、物品,应及时进行清点、核查和记录;尽快进行去污处理;避免在使用科室清点、核查污染的器械物品,减少交叉污染机率。 3、使用后的一次性污染物品不得进入消毒供应室进行回收和装运处理。 十、耐热、耐湿的器械与物品宜采用机械清沈;精密复杂的器械应先手工清洗,再采用机械清洗方法,经过清洗、消毒、干燥处理的器械、物品,必须进行清洗质量检查和器械功能检查,符合要求后再包装灭菌。火菌包必须包装严密、正确,捆扎松紧适度,包外标注物品名称、灭菌日期、失效日期、操作人员代号、灭菌锅号、锅次等,使用化学指示胶带贴封。 十一、根据器械、物品的用途、性质等选择适宜的灭菌方式;灭菌物品的装载、卸载、存放与发放正确、适合,严格遵守消毒供应技术操作程序,确保供应物品的质量。 十二、建立质量控制追踪制度:有清洗、消毒设备和操作的过程记录,记录应易于识别和追溯。灭菌质量记录保留期限应不少于3年。对消毒剂的浓度、使用中的消毒液、常水和精洗用水的质量进行监测,对自身工作环境的洁净程度和清洗、组装、灭菌等环节的工作质量有监控措施;对灭菌后成品的包装、外观及内在质量有检测措施。离制度、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控制度、在职教育制度、职业防护制度及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等。并加强管理,认真落实。 十三、学习培训管理。从事内镜诊疗和内镜清洗消毒或灭菌工作的医务人员,应接受相关医院感染管理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全员培训,定期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相关法律、法规、预防控制知识、无菌操作技术等学习,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和保护意识。科室对医务人员的无菌操作技术、手卫生、内镜及其附件的清洗消毒或灭菌等进行督促检查,定期考核与。 十四、个人防护管理。在诊疗过程中,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医院隔离技术规范》,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必须穿戴整洁,着工作服、戴好帽子、口罩及手套;内窥镜清洗消毒或灭菌工作人员还应穿戴防渗透围裙、防护眼罩、口罩、帽子、手套等。 十五、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严格执行内镜及附件清洗消毒流程,确保消毒或灭菌质量,协助院感科定期进行清洗消毒或灭菌效果的监测,同时院感科应随时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对内镜消毒、灭菌质量、无菌操作的执行情况等进行检查,并将监测、检查结果及时向科室反馈,对存在问进行分析、评价和持续整改。 十六、配备专人管理。配备专职护士,专门负责管理内窥镜的清洗、消毒或灭菌工作,规范化管理。 十七、一次性医疗用品和医疗废物的管理。按医院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制度和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加强管理,一套用品只限于一个患者使用,无菌物品即开即用,用后及时回收,并严格按医疗废物分类要求进行分类、收集、统一处理。 十八、清洗、消毒或灭菌管理 1、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或灭菌程序必须遵照国家《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进行操作。 (l)、凡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者经外科切口进入人体无菌腔室的内镜及附件,如腹腔镜、关节镜、脑室镜、膀胱镜、官腔镜等,必须灭菌。 (2)、凡穿破粘膜的内镜附件,如活检钳、高频电刀等,必须灭菌。 (3)、凡进人人体消化道、呼吸道等与粘膜接触的内镜,如喉镜、气管镜、支气管镜、胃镜、肠镜、乙状结肠镜、直肠镜等,应当按照《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高水平消毒。 (4)、内镜及附件用后应当立即清洗、消毒或者灭菌,每天工作结束后,必须对吸引瓶、吸引管、清洗、酶沈、冲洗槽、台面及地面等进行擦洗消毒。弯盘、咬口等器具一人一用一消毒。 (5)、消毒液管理。科内全部消毒、灭菌浸泡液均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定期更换,每天监测消毒液浓度,每个容器均要贴上消毒液名称、浓度、有效使用时间,并设立登记本,对每次更换时间、每天监测消毒液浓度、每次浸泡物品的起始时间均要进行登记。 2、建立和完善内窥镜清洗消毒或灭菌流程,并严格执行。 3、环境管理。安装动态空气消毒机,定期消毒并建立登记本,环境表面每天工作结束后,对每个诊疗单元,以及在诊疗过程中,被患者血液、唾液或其他分泌物污染的工作台面等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有污染时随时消毒,每周再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洁消毒。九、相关科室内镜的管理:使用内镜的相关科室,如:麻醉科手术室各种腔锐、肝胆外科胆道镜、泌尿外科膀胱镜、呼吸内科支纤镜、耳鼻喉科喉镜等,应该按照以上制度执行。 (四)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 法》、《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医疗废物处理条例》等有关法规,结合实际,制订本制度。 一、建立管理组织: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健全、职责明确。科主任作为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第一责任人,组织院感监控小组按照医院要求开展院内感染监控工作,认真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医务人员必须认真履行医院感染管理职责。 二、健全管理制度:建立口腔科手卫生制度、清洁消毒与隔离制度、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控制度、常用器械的消毒与灭菌制度、无菌操作规程、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及职业防护制度等。 三、学习培训管理:建立感染控制的在职教育制度,科室院感管理小组定期刺口腔科全体工作人员进行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技术操作知识以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的培训学习,积极参加医院感染管理科组织的各种培训,从根本上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科室院感管理人员对医务人员中的消毒隔离、无菌操作技术、手卫生等进行督促检查,定期考核与评价。 四、个人防护管理: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和《医院隔离技术规范》,遵循标惟预防的原则,根据口腔科医院感染特点,为有效预防血源及非血源性疾病传播,在工作中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根据不同疾病传播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飞沫隔离。对病人和医务人员均采取有效的保护性措施。工作人员在进行诊疗操作时应戴手套,并在下一位病人治疗 前更换手套,操作后脱掉手套洗手或手消毒。诊疗时工作人员应戴口罩、帽子、必要时戴眼罩,预防感染性气溶胶吸入和污染;如发生锐器刺伤立即清洗、消毒,必要时包扎,做好记录和及时报告。 五、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严格执行器械清洗消毒规程、消毒隔离制度和灭菌制度,协助院感科定期进行消毒效果的监测,同时随时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对口腔科进行消毒、灭菌质量等工作进行相关项目的微生物监测,以及随时检查无菌操作的执行情况,并将监测、检查结果及时向口腔科进行反馈,每季一次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评价和整改。 六、配备专人管理:配备专职护士,专门负责管理门诊口腔科的一切物品供应及消毒隔离工作,对口腔诊疗器材消毒、清洗、灭菌的规范化加强管理。 七、一次性医疗用品和医疗废物的管理:按”医院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规定”和”医疗废物的管理规定”进行管理’一套用品只限于一个患者使用,无菌物品即开即用,及时回收'并严格按医疗废物分类要求进行分类、收集,统一处理。如:一次性口腔器械盒、漱口杯、注射器、口镜、镊子、探针、小毛剧、强力吸引器、吸唾器等(用后置入黄色医疗废物袋内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废弃的针头、手术刀片等锐器,用后应置于防刺穿的锐器盒中,固体废弃物置于坚固的双层黄色塑料袋内密闭运送。 八、消毒隔离管理: 1、口腔科重复使用医疗器材的消毒与灭菌口腔器械按照 危险程度、材质的不同进行不同的处理。 (1).进入病人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凡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口腔诊疗器械等,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接触病人完整粘膜的口腔诊疗器械使用前必须达到高水平消毒。 (2).消毒浸泡液管理:科内全部消毒、灭菌浸泡液均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定期更换,定期监测消毒液浓度,每个容器均要贴上消毒液名称、浓度、有效使用时间,并设立登记本,对每次更换时间、监测所得消毒液的浓度、每次浸泡物品的起始时间均要进行登记。 2、建立健全口腔器械清洗消毒灭菌流程,并严格执行。 3、环境管理:针对汽、水枪、高速涡轮机钻使用时,对环境中空气和物品造成的污染比较严重,以及用后的器械粘有血液、唾液、分泌物等,足引起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必须及时回收使用后的器械,定期空气消毒和环境物表消毒,并建立登记本。环境表面每天工作结束后,对每个诊疗单元,以及在诊疗过程中,被患者血液、唾液或其他分泌物污染的工作台面等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每周必须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洁消毒。 (五)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医疗废物处理条例》、《消毒管理办法》等要求,制订本制度。 一、科主任作为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第一责任人,组织院感监控小组按照医院要求开展院内感染监控工作,科室医务人员必须认真履行职责。 健全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及个人防护和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等,并认真落实。布局合理,工作区与生活区分开,设置专门的清洗消毒间并有明显的标忠;入口处有生物危险标志,限制与实验无关人员进入。每个工作区设有流动水和非手触式洗手设备、手消毒用品;工怍人员实验操作须穿工作服、戴手套,进入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还必须戴口罩、帽子,必要时穿隔离衣,胶鞋等,严格执行实验室操作规程和标准预防措施,坚持洗手和手消毒制度。 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需配备生物安全柜、蒸汽高压灭菌锅;对源于病人的原始标本如痰液等进行涂片或接种平板等操作,应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生物安全 柜安置位置符合要求。 三、无菌问和操作台必须保持清洁,每天清洁、消毒2次。实验室应配备空气消毒设备,应定期做消毒效果监测,并按要求记录。 四、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每天对空气、各种物体表面及地面进行保洁处理,湿式清扫,遇有污染时立即消毒、清洗。工作前打扫卫生一次,严禁干擦干扫,工作完后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消毒桌面及地面,若有明显污染用lOOOmg-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洒于表面,保持30-60min再擦拖,拖把用后浸泡消毒。 五、必须使用具有国家规定资质的一次性检验用品,并在有效期内使用,且不得重复使用;存放时须拆除外包装后,方可移人无菌物品存放柜,使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进行,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分开收集,分别处理。 六、使用中消毒液保持有效浓度,根据其性能定期监测(如次氧酸钠等每日监测);定期对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 七、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静脉采血必须一人一针一巾一带;微量采血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片。 八、检验报告单发放:实验室保存原始检验申请单,统一发放新打印的化验报告单,避免污染的化验单回到临床(或病人手中)。 九、在进行各种实验时应避免污染,在进行特殊传染病检验后应及时进行消毒和采取隔离预防措施,遇有场地、工作服或体表污染时,应及时消毒处理,防止医院感染,并视污染情况向上级部门报告。 十、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开存放,灭菌物品包外贴指示胶带,并标明灭菌日期、失效臼期、操作人员姓名及无菌包名称等。 十一、高压灭菌器应定期做生物学监测。废弃的血液标本、病原体培养基,菌种、毒种保存液等,必须就地灭菌,废弃的血液标本应该消毒处理后,按医疗废物管理的有关规定密闭转运、无害化处置。、 十二、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规对菌种、毒种进行严格管理。 十三、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开展病原微生物的培养、分离鉴定、药敏试验及特殊病原体的耐药性监测,定期进行总结分析,向医院感染管理科报告,定期向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公布主要致病菌、药敏试验结果和相关细菌构成情况。 十四、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规定,协助医院感染管理科按时完成医院常见耐药菌监测和报告任务;发生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时,承担相关检测工作。 十五、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上述工作的监督实施。 (十)门诊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根据卫生部《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及《医疗废物处理条例》等法规,结合医院实际,制订本制度。 一、科主任作为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第一责任人,组织院感监控小组按照医院要求开展院内感染监控工作,认真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控制措施。医务人员必须认真履行医院感染管理职责 二、在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的指导下,配合医院感染管理科做好各项监测,按要求报告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对监测发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医院感染暴发流行。 三、因我中心医疗条件有限,原则上不允许收治传染病人,如必顺收治,则感染病人应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 四、加强医院感染病例的监测与管理,按《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报告制度>的规定(24小 时内)上报,同时作好登记;院感小组应定期对散发的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分析讨论,针对诊疗、护理及消毒隔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危险因素和隐患,不断改进工作。 五、出现医院感染聚集性发生或有发生倾向时,应按照《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及时报告科室院感管理小组,经核实后立即报告院感科,并配合调查和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其蔓延。发现法定传染病,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时限报告疫情。 六、按照《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及医院《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操作规程》,严格无菌操作,做好病室的空气、物品、设施、环境的清洁与消毒工作。 七、抗菌药物的使用,按照卫生部下发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医院相关规定指导医生合理用药,预防和减少滥用抗菌药物导致的医院感染。按照卫生部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要求建立多学科协作机制,加强监测控制,预防多重耐药菌造成医院内传播流行。 八、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和我院《手卫生制度》加强手卫生管理,以控制和降低医院感染的危险性,保证病人及医务人员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九、加强职业防护,规范各项操作流程,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当出现职业暴露时按《玉屏县平溪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经血传播疾病职业暴露防护制度》和流程进行处理,做好个人防护,防止锐器伤。 十、认真执行《医院隔离技术规范》,根据医院有关《预防和控制经空气、飞沫及接触传播等感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及”预防血源性疾病感染控制原则”,做好经空气、飞沫、接触传播等感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防止院内传播流行。 十一、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按《玉屏县平溪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要求正确分类,有效封口,有交接登记并执行人签名。 (二十)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室内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明确,标志清楚。 二、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放入专柜,过期重新灭菌,无菌物品包外标识清楚、准确、项目齐全。 三、设有流动水洗手设施和速干手消毒液。 四、工作人员进入室内时应衣、帽整洁,无菌操作时应戴口罩,操作前后均应洗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五、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使用前应检查小包装有无破损、失效,使用后按规定处理,不得重复使用。 六、无菌容器中的物品或敷料等,一经打开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打开时注明开启时间,尽量使用小包装。 七、碘酒、酒精密闭保存,每周容器更换灭菌2次,并同时更换消毒液,不得添加,使用后随时加盖,有启用日期。 八、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开启时间,超过2小时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酶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 九、无菌持物钳干式保存,每4小时更换一次。 十、治疗室冰箱内、储柜内不得有私人物品。 十一、治疗车上物品应排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进入病室的治疗车、换药车应配有快速手消毒剂,每治疗一个病人应洗手或手消毒。 十二、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吸入器、早产儿暖箱的湿化器等,每日按规定进行清洁消毒,使用后彻底刷洗、消毒后干燥保存并注明消毒日期。湿化液使用无菌水或凉开 水。止血带一人一用一消毒。 十三、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应按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行,特殊感染伤口如炭疽、气性坏疽、破伤风等就地严格隔离,处置后进行严格消毒,不得进入换药室。 十四、医生当日有手术时,术前不应为感染性伤口、隔离伤口换药。 十五、换药时严格执行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十六、换药时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换药前后洗手或手消毒,必要时带无菌手套。 十七、为特殊感染患者换药时应戴无菌手套,脱去手套后应手消毒,器械应专箱密闭运送,标识明确。 十八、注射时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用(包括皮试)。 十九、室内定时通风,每日清洁,湿式清扫,拖布固定使用,物体表面每日用消毒液擦拭,空气每日紫外线消毒,有记录,遇污染时随时消毒。 二十、医疗废物按《医疗废物管理规定》进行处理
/
本文档为【医院感染管理重点科室管理制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