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小头鳖与鼋

小头鳖与鼋

2017-12-12 7页 doc 21KB 12阅读

用户头像

is_713593

暂无简介

举报
小头鳖与鼋小头鳖与鼋 印度小头鳖 拉丁名:Chitra indica 英文名:the Giant Narrow-headed Softshell Turtle 印度小头鳖(又名纹背鳖)是一种极其神秘的鳖,背甲长度可达6英尺(1.8米)以上,宽5英尺(1.5米),体重可达180-200公斤,是世界上现存的淡水龟鳖之中最大的一种。同时它也十分稀有,在野外已很难发现。 印度小头鳖发现于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孟加拉国、缅甸以及马来西亚西部的河流中。白天大部分时间里躲藏在深河底的沙子中。雌鳖爬上沙滩产卵是一件费力的事情,因为它们那令人...
小头鳖与鼋
小头鳖与鼋 印度小头鳖 拉丁名:Chitra indica 英文名:the Giant Narrow-headed Softshell Turtle 印度小头鳖(又名纹背鳖)是一种极其神秘的鳖,背甲长度可达6英尺(1.8米)以上,宽5英尺(1.5米),体重可达180-200公斤,是世界上现存的淡水龟鳖之中最大的一种。同时它也十分稀有,在野外已很难发现。 印度小头鳖发现于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孟加拉国、缅甸以及马来西亚西部的河流中。白天大部分时间里躲藏在深河底的沙子中。雌鳖爬上沙滩产卵是一件费力的事情,因为它们那令人难以置信的大小和体型使得它们高度水栖,可在陆地上却显得笨拙。像海龟一样,它们用力爬到河滩上涨潮区上方的一个地点,产下它们的卵,随后返回河里。雌鳖能产60至110枚卵,一只背甲长度为110cm(44英寸)的雌鳖在人工饲养下产了107枚卵。这些人工饲养的稚鳖测量值为35-40mm(1 1/2至2英寸),橄榄色的底色上有着鲜艳的带暗黑色边缘的浅色斑纹。 幼鳖的背甲上长满了小瘤还有一条脊棱。但成体的背甲却是光滑、扁平。 幼体是茶色至茶绿色的,从头到脚都覆盖着飞溅状或旋涡状的装饰性浅色斑纹。成体通常一律为灰色,但我曾见过几只已达成年体型(20-24英寸或更大)的大鳖仍完好地保持着美丽的幼体斑纹。这或许是一种地理差异。从外形上看,印度小头鳖确实和鼋这种亚洲的巨鳖非常相似。在新几内亚南部的一个鼋的种群甚至长着和印度小头鳖相似的飞溅状和条状的淡色斑纹。不过,这两种鳖的头骨完全不同——鼋长着一个短的、宽阔的头骨而印度小头鳖的头骨相对更长且不宽阔。 印度小头鳖长着巨大的桨叶状的有蹼和大爪子的四肢。当它们躲藏在河底时,这些超大的四肢用来挖掘大量沙子盖在背上,同时还赋予了它们惊人的游泳能力。 在得到一群印度小头鳖并经过一个短暂的适应期后,应建造一个可容纳近250加仑水的6英尺圆形储水池。建议在底部铺一层4至6英寸清洗过的中等大小的喷沙用的沙子,池子里放约250加仑已除去氯气的新鲜的水。两只200瓦的Ebo-Jaeger加热器设定在27摄氏度(80华氏度),并混入3夸脱的水族用盐。再加上一小片漂浮的水葫芦。过滤通过一套循环流动的的生物系统来实现,它使用Supreme 500水池配件作为前部过滤器。过滤器由一个放置在容器上方的塑料多用水槽组成。水首先流入一个装满过滤垫材的浅槽里以除去进入系统的大杂质。槽底部用电烙铁打了许多孔以使排水流速达到最大。火山石和生物球作为生物过滤层,位于多用水槽的内部。前部过滤器的出水软管将水喷洒到过滤垫材层上,水从这个系统中流过,再通过水槽底部的出水孔流回池子里。对于各个不同种类的水龟来说,这个简单的、廉价的系统被证明是十分有效的。 每周喂食3-4次。可以喂鲤科小鱼、金鱼和其他它们爱吃的小鱼。迄今为止,它们拒食任何形式的商业颗粒饲料。已观察到一些有关捕食的有趣行为。一只大雄鳖展现出一种有趣的“挥手”动作。它在头部上方来回快速扇动它那双巨大的鳍状肢以吸引饲料鱼,有时即使当我们为清洗而将手伸进水池里时也是如此。这些活动似乎造成了一种水 1 流,能“吸引”或“引诱”小鱼游向它的口部。当足够接近时,它的长脖子将以闪电般的速度伸出并将任何小型猎物一口吞下。饲养池里小一些的鳖往往一直躲藏在底部的沙子里,只在底层表面露出它们突出的鼻子尖端和眼睛。它们会快速吞下任何游近的小鱼。和许多“狼吞虎咽者”一样,捕食时吃入的沙子会和多余的水一同被迅速排出。印度小头鳖也攻击大鱼。但这些大猎物被捕食后留下的残渣会引起过滤和水质问,因此我们只喂一口就能吞下的鲤科小鱼、棱鱼属鱼、金鱼等等。 在获得和饲养印度小头鳖或其他大型鳖类时,遵循以下一些指导将会大有收益。1、必须注意鳖类饲养池里的水要保持非常干净。水质的降低将马上导致甲壳和皮肤感染和溃疡。因为印度小头鳖属于大型鳖,背甲长度通常可超过40英寸,它们会排泄出大量的粪便。必须定期清洗过滤材料。2、投喂各种不同的食物可能是非常重要的。给龟投喂大量单一的食物,例如金鱼或商业颗粒饲料,将立即出现严重的肥胖迹象如肾脏和肝脏问题,通常会造成过早死亡。这些有害的条件也与过小的饲养池以及其他不够理想的环境有关。我们建议使用一个财力人力能够承受的足够大的生态饲养场。添加浮木、岩石、甚至大型的PVC管道系统能有助于生产和科研。让人工饲养的个体保持警觉和活跃,这将帮助减少与喂食过量和过度拥挤有关的危险。3、注意任何甲壳、皮肤、指甲上的创伤。这些问题在印度小头鳖的运输过程中普遍出现。受伤的脚爪和鳍状肢在水族饲养池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很容易被感染。受伤的身体部位,包括甲壳损伤,可以用Silvadene药膏(磺胺嘧啶银、烧伤宁)——一种治疗烧伤的抗生素药膏来治疗。鳖在治疗前须弄干。用一个盒子或一个有盖的盆子就很不错。用蘸有温热盐水的棉花球对受感染的部位进行一下快速的预处理清洗会很有帮助(许多医疗机构已不再推荐使用Betadine(聚烯吡酮碘,一种含碘的消毒药水)和碘基溶液)。干了之后,轻轻的将Silvadene药膏涂抹在受感染的部位。再让鳖继续呆在“治疗盆”里的毛巾上4-5个小时。经过一周里2或3次治疗之后,所有的受感染部位开始愈合,在过去3到4年里经我治疗过的12只鳖中还未发现有再感染发生。在饲养池的每加仑淡水里放上几小撮水族用盐也将帮助鳖保持在最佳状态(含盐的条件能营造一种抑制细菌生长的环境)。 由于成年的印度小头鳖需要有很大的饲养池,所以只有极少数的私人龟鳖饲养者有设备来喂养印度小头鳖。在野外观察印度小头鳖是很困难的,因此仅存在很少一些有关它们繁殖和求爱行为的趣闻。这些困难包括它们出没的宽阔的、流速缓慢的河流里糟糕的能见度。最近已有从马来西亚龟鳖养殖厂进口的人工养殖的印度小头鳖。现在已能获得这种另人兴奋但是好斗的龟鳖世界中的奇物,对此我非常兴奋。印度小头鳖是一种迷人和神秘的动物。虽然被科学界发现超过150年,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对于它们的行为习性和生活方式我们几乎一无所知。乐观的是,当在人工饲养中获得的知识和进展达到新的高度时,有一天我们将能亲身经历印度小头鳖稚鳖在我们自己的饲养池里畅游这一幕不可思议的景象。 鼋 2 拉丁名:Pelochelys cantorii 英 文 名:Asian giant softshell turtle 地理分布:云南、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岛、广西。 国家?级重点保护 动物界 Fauna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脊椎动物亚门 Vertebrata ? 爬行纲 REPTILIA ? 龟鳖目 TESTUDINATA ? 潜颈龟亚目 Cryptodira ? 鳖科 Trionychidae ? 鼋属 Pelochelys ? 鼋 Pelochelys cantorii 短尾,背甲暗绿色,近圆形。浑身被以柔软的皮肤,背、腹两面由骨板包被,左右两侧连结起来,形成一副特别的“铠甲”,与中华鳖有很多区别,除了体形较大之外,吻部极短,不象中华鳖那样长而尖。它的头部较钝、宽而较扁,鼻孔小,位于吻端,吻部较短,不突出。身体扁平,呈圆形,扁而薄,背部较平,背甲不凸起,呈板圆形。颈的基部和背甲的前沿较为光滑,后部有瘤状的突起。背部呈褐黄色或褐绿色,头部、腹部为黄灰色,尾巴和后肢为黄灰色,后肢的腹面有锈黄色的斑块。第三、第五趾的趾端具爪,趾间的蹼较大。肛门呈灰黑色。 栖息于江河、湖泊中,善于钻泥沙。以水生动物为食。行动迟缓,代谢低,耐饥能力很强,温度过高、过低均 进行休眠 。鼋栖息于水质澄清、流速较缓的江河或水库深处,不常迁移,喜欢栖息在水底.只有在其栖息地发生改变时,才会被迫迁移,并有结群现象。鼋是夜行性动物,常在晚上游到浅滩觅食螺、蚬、蛙、虾、鱼等动物,且食量极大,通常它能一次吃进相当于体重5,的食物,然后半个月内可以不再进食。捕食时,鼋会潜伏于水域浅滩边,将头缩入甲壳内,仅露出眼和喙,待猎物靠近时,发出致命攻击。鼋不仅能用肺呼吸,还能用皮肤,甚至咽喉吸氧,进行呼吸,正是这种特殊的生理功能确保了鼋在水底冬眠时不被淹死~每年11月鼋都会准时开始在水底冬眠,一直到翌年4月,长达半年之久,可谓“睡神”。而在夏秋季节鼋会每隔一段时间浮出水面进行换气。 浮出水面时一般都是头部朝下游动,但是在夏季有时也会头部朝上游动而浮起来,民间则认为这种行为预示着暴风雨即将来临,因此称其为“气象预报员”。它的牙齿锋利,主要吃螺、蚬、蚌和鱼、虾等,食量也很大,在交配季节至冬眠之前,一次进食量可达体重的3—5,左右。它还有极强的耐饥能力,被捕捉后常常先绝食10—20天,并且将已经吞食的食物都统统吐出来。鼋喜群居,寿命长。盛夏喜上岸乘凉;寒冬伏水底冬眠。它最大的本能是,不仅能用肺呼吸,而且能用皮肤呼吸;甚至能通过咽喉吸取氧气,在水中长时间生活。最奇特的是,鼋浮游水面,肯定近日有台风;如头向上游翘起,不出3天,上游就有暴雨或洪水,非常准确、灵验。 中国古代即开始饲养,常在庭院放养一两只。中国安徽的鼋则可能于19世纪末期绝灭。江苏太湖以产鼋而着称,《太湖备考》中曾有“古为珍味,今太湖中有之,然不易得”的描述,无锡还有因为突出在湖中的地形酷似鼋头而得名的风景名胜“鼋头渚”,可以在此远眺和观赏湖中美丽的风光。由于鼋的背甲骨板可以入药,且肉味鲜美,遭到了大量捕杀,现在野外的数量已经不多。1000多年前,鼋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诸省的江河 3 湖泊和溪流深潭中,由于生态环境的变迁,加上人为的肆意捕杀,如今为数不多了。瓯江作为鼋的故乡,曾有过辉煌:人们目睹有90只大大小小的鼋,排成一条长龙,由小溪向瓯江游去,时浮时沉,十分壮观。邑人为之津津乐道并引以自豪。据科研部门考察测算,瓯江水域中今尚存近200只鼋,数量居全国之最。它与大熊猫一样,被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由于人们长期大肆捕杀,加上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致使其数量急剧减少,目前除浙江的瓯江还有少量残存外,其他地区已经十分罕见 。 国外分布于缅甸、马来半岛、孟加拉、中南半岛、苏门达腊、婆罗洲、菲律宾群岛、新内几亚岛;中国产于云南、广西、广东、福建、海南、浙江、江苏等省区。 肉味鲜美,并为珍贵补品。《左传》记有公子宋夺食进恭鼋肉的故事,“染指”一词也来源于此。鼋的药用价值,据宋、明两代著名药学家苏颂、李时珍验证,其柔软皮肤用黄酒浸泡后,可治恶疮、痔瘘、顽疥等症;其内脏可杀百虫、解药毒、续筋骨、治妇女血热;其脂肪可治恶疮;胆虽味苦有毒,但用生姜薄荷汁化服可治喉痹;鼋肉性甘平,有滋补作用,主治湿邪,也治诸虫。 鼋在每年春季和夏季交配繁殖,雌性大多在夜间上岸,到向阳的沙土地上掘穴产卵,每次产十几枚到数十枚不等,产卵之后用沙土盖好,还要在上面爬上几圈,作为伪装,然后从另一条路返回水中。由于鼋对于汛期内江水得涨落极为敏感,甚至似乎能够预知当年洪水的水位高低,如果洪水较大,就产卵于岸边的高处,反之就产卵于地势较低的地方,这也使得了解鼋的习性的人们借此来判断当年洪水的大小,以便制订防汛的计划和措施。它的卵靠自然温度孵化,大约40—60天孵化出幼体。幼体出壳之后便自行爬到水中,先在浅水地带活动和觅食,体重达到1.5千克时再游到深潭中,俗称“沉潭”。大约长到体重为15千克左右时达到性成熟。 鼋在中国历史上早有记载,《录异记?异龙》中有:“鼋,大鳖也。”《尔雅翼?鼋》中也说:“鼋,鳖之大者,阔或至一二丈。”周穆王出师东征到达江西九江时,曾大量捕捉鼋等爬行动物来填河架桥,留下了“鼋鼍为梁”的成语故事。东汉时的许慎在《说文》中也指出:“甲虫惟鼋最大,故字从元,元者大也。”因为鼋的头颈后部常有疣状的突起,所以在我国民间还称它为“癞头鼋”,并认为其十分凶猛,可以伤人,因为它的力气的确很大,可以驮数百千克重的物体而依旧行动自如。在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第23回中,宝玉言语不慎,惹恼了黛玉,转身就走,宝玉着了急,忙向前拦住说道:“好妹妹,千万饶我这一遭,原是我说错了。若有心欺负你,明儿我掉在池子里,叫个癞头鼋吞了去,变个大忘八,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我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事实上,鼋偶尔有伤人的现象并非出于本性,而主要是为了自卫,尤其是对那些恶意在岸上围困和捉弄它的人,只要被它一口咬住,就会宁死不松口,而在通常情况下,它是不会主动向人进攻的。有趣的是,在水面上漂浮不动的人,有时会被鼋误认为是“尸体”而撕咬,但在水中游泳的人却从未有被鼋咬伤的现象发生。曾有人在80公斤的鼋背上放一块重达150公斤的花岗岩石,还站上5个彪形大汉,它仍能自如爬行。 4
/
本文档为【小头鳖与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