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山东工商学院2011毕业论文

2020-03-08 18页 doc 70KB 2阅读

用户头像

is_348269

暂无简介

举报
山东工商学院2011毕业论文引言 “如果你不评价,你就无法管理”, 这是管理大师彼得·F·德鲁克的一句名言。它指出了评价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业绩评价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它指引着人们的行为方向。业绩评价是企业控制里重要环节,它是指在一个经营期间里,评价主体在企业管理中采用数理统计方法,运用一定的评价指标体系,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依照确定的评价程序,分别对企业和管理者做出客观的定性评价,同时在定性的基础上对业绩量化评比。 一、国有企业的现状和问题 我国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在实施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国有企业依然是我国国民经济的...
山东工商学院2011毕业论文
引言 “如果你不评价,你就无法管理”, 这是管理大师彼得·F·德鲁克的一句名言。它指出了评价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业绩评价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它指引着人们的行为方向。业绩评价是企业控制里重要环节,它是指在一个经营期间里,评价主体在企业管理中采用数理统计方法,运用一定的评价指标体系,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依照确定的评价程序,分别对企业和管理者做出客观的定性评价,同时在定性的基础上对业绩量化评比。 一、国有企业的现状和问题 我国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在实施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国有企业依然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中坚力量。 (一)国有企业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变化明显。一方面,国有经济总量不断扩大。截至2009年低,国有工业企业总资产达到6.87万亿元,共实现利润0.197万亿元。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的比重却不断下降。改革开放30年间,我国国有企业资产在工业企业资产中所占份额从92%下降到52%,总共下降了40个百分点。 从国有企业的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国有企业数量减少,规模增大,逐步向大中型企业发展,在资本密集型行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里发展迅速。国有企业常分布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关键点,其对国家经济现代化、信息化以及国防建设有着重要贡献。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私营企业异军突起,经济实力与日俱增,有半分天下之势。民营企业对市场的灵敏度、灵活的生产机制、较好的成本控制都较国有企业具有市场竞争力。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占有重要地位并享受种种政策优惠,但在实际经营中产生的经济效益却与社会的要求一直存在差距。 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国有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低于私营企业7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低于私营企业3个百分点。如何让占有政策优势,拥有大量人才和规模水平的国有企业的生命力得到释放, 如何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需要大家一起思考。 表1 :2009年底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                  国有企业 私营企业 差异 企业单位数 9105(个) 256031 -246926 总资产 68685(亿) 91176 -22496 主营业务收入 47035 156604 -109569 利润总额 1973 9678 -7705 总资产贡献率 14.08% 17.18% -3.1%         注:资料来源《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  (二)国有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了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规范国有企业发展,我国政府一直主导着国有企业的改革。经过多年改革,取得很大成就,但是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内部人控制 由于制度的缺陷,所有者的部分由企业管理层代为行使,致使在企业经营中出现了内部人控制。缺乏有效的监管,导致企业时常出现盲目的建设投资,管理层为追求短期业绩不惜牺牲企业长期发展,造成企业资源的巨大浪费。在某些企业里,管理层以权谋私,同时造成管理层和员工的矛盾非常尖锐。 2.企业活力不足 企业经营活力不足,经营效率低下,对市场反应慢。很多国有企业呆滞资产数量惊人,资产质量不容乐观,国有资产隐形流失现象严重。由于国有企业对产品创新的奖励不足,导致国有企业创新意识不足,创新能力得不到提高,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不利。 3.政府干预过多 由于改革的局限性,目前国有企业仍然受到很多政府部门的行政命令。政府部门对企业行政干预过多,导致企业经营管理混乱,这种过度干预违背了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经济要求,不利于国有企业健康发展。特别是,国有企业管理层人选仍以行政任命为主,常常因为其他考量而忽略业绩评价制度的存在。 (三)业绩评价对国有企业的重要性 业绩评价有利于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正确评价,从企业管理层次上看,有利于正确引导企业集团的经营行为,从而将企业远期目标和近期利益结合起来,有利于加强对经营者绩效的考核和对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 目前政府对国有企业实行宏观调控,间接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为了促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更需要建立切实有效的具体推进企业经营水平提升,推动国有经济整体水平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对国有企业业绩评价制度的探索,建立健全有效的国有企业绩效评价制度,规范管理层的行为,引导管理层的决策,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凝聚力,保护国家财产。 在提高国有企业竞争力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国有企业的业绩评价问题。之所以要重视企业业绩评价,是因为企业业绩评价对员工特别是管理层的行为有重大影响。当业绩评价和激励机制配合运作时,管理层的收入和荣誉都被栓在业绩评价上,只有赢得业绩考核管理层的个人价值才能得到实现,为了赢得业绩考核管理层会施展浑身解数。所以建立合理的企业业绩评价机制将会影响企业经营业绩乃至发展方向。 二、国有企业业绩评价的发展 国有企业业绩评价是政府监管部门为评价主体,以企业的经营效益、纳税状况、发展前途、竞争力为目标,主要采用财务指标和综合指标,以行业水平、计划标准为准绳,对一定时期内国有企业经营状况和管理层业绩进行的评价。到目前为止,我国国有企业业绩评价的发展经历三个时期: (一)实务量评价时期 自1949年到1978年,在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控制企业的原料供应、生产、销售和交易,没有自由交易的市场,国有企业实质上也没有经营自主权。在这种政府主导的经济秩序下,政府对企业和企业领导人业绩评价采用生产产量、质量以及生产节约等作为评价指标,以计划任务的实现程度作为评价标准。同时,对国有企业领导人的任命完全以行政命令为主,企业领导人是国家干部而非职业经理人。 (二)价值量评价时期 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施改革开放,在经济领域引入市场、竞争,允许私营企业的存在,允许市场自由交易。这个时期,国家对国有企业的控制也开始放宽,企业开始有了一定的自主经营权。政府对国有企业和企业管理者的业绩评价开始转向价值量,以总产值和缴纳利税为主要评价指标。这一时期,除了行政命令,还可以通过承包获得企业经营权,管理者任命出现多元化。 (三)财务比率评价时期 当我国于1992年决定建立社会主义特色市场经济后。国有企业的性质发生质的变化,国有企业的改革目标是建立现代公司制度,成为独立的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这一时期,国有企业业绩评价制度开始建立了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指标的财务指标考核体系。这一变化实现了从绝对指标向相对指标的转变。同时,我国企业管理层人选开始从市场上选择。 在这一时期,财政部、国家统计局、人事部等对国有企业业绩评价指标进行了五次修订,具体指标如下表: 表2.1:1992至1999年国有企业业绩评价指标的变化 年度 核心指标 发展方向 1992 利润率 侧重企业的经济效益 1993 资产负债率,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 增加了债权人关心的指标 1995 利润率,资产负债率及企业社会贡献 开始关注企业社会责任 1997 利润率,资产负债率,资产周转率,利润增长率 注重企业整体经营状况 1999 利润率,资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利润增长率,发展创新能力, 关注企业整体经营状况,同时关注企业发展前景       注:资料来源郭秋红《经营者业绩评价和激励机制若干问题研究》 在世纪之交,我国的国有企业管理理念发生变化,从以前的收益观,发展到资产观。在2001年,国有企业业绩评价制度发展到一个新的时期,为了提高对国有资本的管理水平,提高国有资本价值量,中央政府特意成立了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代表国家履行企业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监督企业经营管理。目前国资委已经制定并施行《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实施细则》、《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等一系列,对国有企业及其管理者业绩进行评价。国资委会同财政部制定了新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按照《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规定,目前对于企业高级管理者的业绩评价包括年度业绩评价与任期业绩评价、经营结果评价与管理过程评价,根据最后的业绩评价得分给予管理者相应的激励。其中,年度业绩评价指标主要是利润总额和净资产利润率,任期内业绩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以及任期内销售增长率。 表2.2:企业综合绩效评价指标及权重表 评价内容与权数 财务绩效(70%) 管理绩效(30%) 基本指标及权数 修正指标及权数 评议指标及权数 盈利能力 34 净资产利润率20 总资产利润率14 销售利润率10 盈余现金保障倍数9 成本费用利润率8 资本收益率7 战略管理 18 发展创新15 经营决策18 风险控制13 基础管理14 人力资源8 行业影响8 社会贡献8 资产质量 22 总资产周转率12 应收账款周转20 不良资产比率9 流动资产周转率7 资产现金回收率6 债务风险 22 资产负债率20 已获利息倍数12 速动比率6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6 带息负债比率5 或有负债比率5 发展能力 22 销售增长率20 资本保值增值12 销售(营业)利润增长10 总资产增长率7 技术投入比率5         注:资料来源《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实施细则》 三、国有企业业绩评价中的问题及原因 从我国国有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的发展和现状中,我们可以看到国有企业业绩评价系统中的局限性。 (一)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比重失衡 在我国国有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中财务指标比重过高,现有的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比例为7:3。 在目前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下,企业间竞争特别是跨国企业间竞争日趋白热化,竞争主要表现在对市场份额的争夺,这主要取决于企业在消费者满意程度、员工认同度、企业学习能力、消费者关系及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表现,而这些方面都无法用财务数据表现出来,这样财务指标就无法评价出企业业绩动因的完整面貌。 之所以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严重失衡,主要是因为我国国有企业业绩采用以财务指标为主的业绩评价体系,而这种评价体系对于企业发展动因,如消费者方面、员工方面和生产管理过程方面等,无法完好计量。 (二)短期指标和长期指标失衡 根据委托-代理理论,企业管理者和企业的利益和目标不是完全重合的。企业需要长期发展,而管理者更关心自己任期内的业绩状况及其个人职业发展。当二者发生冲突时,作为代理人的管理者有动机优化自己任期内业绩数据,如果没有合适的制度约束管理者行为,那么管理者就会利用各种管理手段、会计手段以权谋私,这样会损害企业长期利益。很多国有企业在某一领导任期内业绩显著,当领导升迁后,企业要花很长时间来消化留下的消极影响。由此可见缺乏长期指标会导致企业发展中管理层过分重视短期财务结果,不利于企业长期健康发展。 (三)创新能力比重过小 企业发展创新能力只占评价体系的4.5% ,这对企业发展来说是不利的。 当今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技术更新越来越快,创新能力已是参与竞争的重中之重。它直接到企业能否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巩固已有的市场份额,开发新的市场和产品。创新能力权数过低导致企业管理层对于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兴趣淡薄,乃至忽视创新。这将降低企业的发展潜力,从而丧失与其他企业的能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无形资产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现代市场分析中评价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其无形资产特别是自主专利拥有数量,因为只有通过长期的经营管理和科学技术创新才能形成不可替代的竞争力。要真正地衡量企业的持久生命力就需要在评价体系中各给创新能力和无形资产一定的比重。 (四)管理者业绩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委托-代理理论,管理者业绩评价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后出现的,所有者根据管理者在企业经营发展中业绩贡献,评价管理者在任职期内的经营成果是否达到所有者的期望目标,其行为是否符合所有者权益,其经营决策是否符合企业长久发展需要。管理者业绩评价是企业管理的关键环节,对于管理者的内部选拔,以及任期奖励的确定都有决定性作用。 在实践中,人们常常认为企业业绩就是管理者业绩,导致混淆了企业业绩评价和管理者业绩评价,用企业业绩代替管理者业绩。从所有者角度看,两者统一于增加股东财富、提高企业价值这一共同目标。二者的区别主要是企业业绩评价的客体是整个企业,而经营者业绩评价的对象是管理者,这种区别致使二者的评价目的、评价指标各有侧重。企业业绩评价是无法管理者业绩评价的。 企业业绩是最终目标,管理者行为是重要的影响动因。在国有企业业绩评价中,要特别重视国有企业管理者的业绩评价。管理者业绩评价与企业业绩评价存在客观差异,所以要重视对管理者业绩评价体系的建立健全。 (五)会计利润的消极面 经济利润是会计利润减去资本成本得出的结果,资产成本实际上是考虑了资本的机会成本,一般以平均收益率为准,会计利润低于经济利润的企业实际上是做亏本买卖,长期以往无异于慢性自杀。 我国的国有企业大多是由国家直接投资,计划经济中的行政命令导致企业管理者和政府监管部门都缺乏市场意识,没有意识到国有资本的成本补偿问题,忽略了对国有资本成本的确认和计量。这种认识导致国有企业管理层不重视国有资本的使用效率,以致于不断出现重复投资、投资低效益等不符合企业长期发展决定。这是国有企业资产收益率远远低于民营企业的思想根源。 同时会计基础指标的短期性和可操纵性也给管理者调节利润创造了空间,特别是上市公司为了配股或发行新股、逃避证监会惩罚等,调节会计数据,不时爆出财务丑闻。 (六)风险控制比重不足 根据10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计算,可以看出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已达到很高的程度,并且高负债率从统计年鉴上看已经连续多年,有些企业资产负债率已达到80%或已经资不抵债。 2008年东方航空公司利润额为负139亿,负债总额为842亿元,负债总额超过总资产约110.65亿元,其中流动负债高过流动资产约436.76亿元。为了缓解财务危机,东方航空公司向国家开发银行寻求帮助,最后东方航空公司获得国开行提供总额为300亿元的援助。作为国有大型企业,有良好的筹资渠道可以让企业度过财务危机。但是,国有企业如果一再如此,不注意控制风险,出现危机后就寻求国家银行的帮扶,循环往复,就会造成国有资产的多次流失。 (七)多头管理危害多 在计划经济时期,政府不仅要求国有企业实现计划产量、利润率等经济目标,还要求国有企业协助实现政府的其他目标,如促进就业,保持社会稳定等。在实施市场经济以后,我国决定建立现代公司制度,但由于改革的不彻底,这种要求“企业办社会”的情况依然存在。这种不彻底性反映到业绩评价制度中,不仅形成了多元化的业绩评价目标,而且这些目标往往存在冲突,从而增加了制定企业业绩指标体系时选择评价指标的难度。此外,不同政府部门有其自己的特殊利益要求,不同的政府部门对国有企业管理者评价目标不同乃至相悖,导致企业管理者对这些相互冲突的要求无所适从,另一面这也为管理者逃避业绩评价制度的惩罚提供了口实,致使业绩评价在实际中无法及时对违规行为进行纠正,从而导致业绩评价制度效用降低。目前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仍以行政任命为主,各种人事考量常常忽视国有企业的业绩评价制度的存在。长此以往,不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不利于我国国有企业业绩评价制度探索和发展。 (八)业绩评价和激励存在的冲突 现有的业绩评价思想偏向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这种理论要求企业经营符合所有者、债权人、员工、社会等多方利益,从我国近期颁布的业绩评价制度中可以看出,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将出资人、员工、债权人评价合为一体。而我国对于管理者的激励制度倾向于以所有者利益为核心。这种业绩评价与激励的矛盾最后会降低激励的效果,对管理者的多头评价导致其难以抓住工作的重点,不利于引导企业发展。 四、 国有企业业绩评价的改进 (一)吸收平衡计分卡中的非财务指标 健全的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俩部分。其中财务指标由盈利部分、偿债部分、经营效率部分和发展潜力部分组成。而非财务指标包括消费者导向、内部运作和学习与成长能力。同时而非财务指标的实现要靠长期积累,所需时间较长,但达到后对财务指标也有推动作用。 以500强企业IBM为例,IBM的业绩评价体系是以一个称为“个人业务承诺”(PBC,Personal Business Commitments)项目为中心展开和运作的。内容逐渐完善变成了今天的业务目标、人事管理目标、发展目标三部分。 这个体系是建立在一系列业绩评价基础之上的,每个员工都要在充分理解公司的业绩目标和具体的KPI指标的基础上和在部门经理的指导下制订自己的PBC,并列举出在下一年中为了实现这些业绩目标、执行和团队合作这三个方面所需要采取的具体行动。个人业务承诺的制订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是通过员工个人与直属主管和经理不断的沟通过程中制定的,不是简单的任务分解和对上级命令的执行。这种做法可以使员工个人的业务目标与整个部门的业绩目标相融合,进而与公司业务目标紧密结合,从而体现员工学习与成长能力的重要性。 只有具备先进的技术和不断学习能力的企业才能在现代竞争中站住脚跟,止步不前无异于慢性自杀。此外IBM公司注重考核消费者导向指标,包括消费者满意度、消费者忠诚度、来自消费者的获利能力等,通过对消费者的关注促使企业关注消费者的需求,与消费者建立良好的关系从而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打下扎实的市场基础。 因此合理的国有企业业绩评价应该由下表组成,如图4.1 表4.1:国有企业业绩评价考核表 战略目标 绩效考核指标 结果指标 标准值 财务: 提高收入 提高投资收益 提高资产利用率 提高偿债能力 提高资金回收 提高发展潜力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 净资产收益率 投资报酬率 利息保障倍数 资产负债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 利润增长率 行业平均值 客户: 市场份额 消费者满意度 市场占有率 服务质量 来自消费者获利能力 与过去同期比较 内部运作: 创新 运作 安全 新产品销售率 单位成本 合格率 设备使用率 安全事故发生率 完成计划的85% 行业标准值 0 人力资源: 学习与成长能力 员工保有率 员工的能力水平 员工的主动性 提高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 实际与计划对比       (二)采用经济附加值的思想 1.经济附加值理论 经济附加值简称为EVA,它在业绩评价中最大的突破是将企业自有资本的机会成本纳入企业利润的计算过程中,实质上是企业的经济利润。 企业资本也是要得到最低保障的,如果企业经营没有达到一定效益,那么理性的所有者就不会继续向企业投资,而转向其他项目。EVA能为所有者提供更准确的信息,它所表达的信息能准确表示出企业的经营是否弥补了所有者的投入,是否增加了所有者的财富。在这种情况下,管理人员的工作目标就和所有者一致,他们会像所有者一样关心企业。管理者自然会努力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提高投资效率,提高资金的运转效率,净可能的增加收入,降低成本。 EVA是用会计利润减去资本成本得到的。除了要减去企业资本成本,在计算EVA时,还要对资产负债表部分会计项目做些调整,这是因为EVA的理念与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GAAP有差异,比如对于研发费用,传统做法是一次性扣除,这样会降低本期利润,企业管理者为了短期业绩就会倾向于减少此类投资,导致企业长期发展潜力不足,EVA的做法就可以避免这类导向出现。主要的调整项目如下: 表4.2:EVA的调整项目 会计科目 传统方法 经济附加值所用方法 调整的目的 存货 后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 避免低估存货成本 商誉 与固定资产相似,逐年摊销 资本化,不摊销 将商誉视为资产,预计能带来长期利益 准备金 计入当期费用并抵减对应的资产项目 余额与资产、利润同向变动 准备金的变化并非是当期费用的实际支出 递延税项 余额变化计入当期费用贷方 余额与资产、利润同向变动 递延税项贷方实质上是资产负债类账户 研究和开发费用 作为费用一次性扣除 资本化并摊销 研发本质上是企业的长期投资         注:资料来源郭秋红《经营者业绩评价和激励机制若干问题研究》 EVA的调整不仅促使管理人员认真工作,也为他们大展身手解除了后顾之忧。传统的业绩评价制度下,管理者迫于短期业绩的压力,常常放弃一些长期计划、投资。比如在新产品的研发上,成功后收益主要归所有者,而失败的话管理者要承担主要责任,在收益和风险不对等的情况下,作为理性经纪人的管理者自然会选择更稳健的道路。在知识经济下,发展创新是企业的生命源泉,不重视研究创新无异于自绝出路。而在EVA制度下,将一些长期投资,特别是创新项目作为投资而非费用,这种处理方法使企业者在上马新项目时没有后顾之忧。 在国有企业中,长期以来形成的观念忽视国有资本成本补偿的问题。应用EVA,有利于使管理者重视提高投资效率,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目前我国政府已经在提倡采用EVA制度,2006年国资委发文鼓励国有企业采用经济附加值进行业绩评价,对效果明显的给与奖励。在实践中,部分国有大型企业如,东风汽车、青岛啤酒等已经开始采用经济附加值评价制度。 2.以青岛啤酒为例 青岛啤酒曾经只是一个地方品牌,在2000年它通过兼并、收购股权等方式迅速壮大了规模和实力,企业的生产规模和市场份额均位居全国第一,公司品牌更是一举跃居国产啤酒业第一。但是企业的收入却没有发生相应的增长, 2001年年报显示的净利润为1.029亿元,净资产收益率为3.47%。 为此青岛啤酒采用经济附加值理念改造了企业的管理体系,在施行后企业利润大幅上升,现金流十分充裕,品牌价值上升,在股市得到广大投资者青睐。从下表中我们可以看出,自2002年开始,净资产回报率比2001年增长了一倍。 表4.3:青岛啤酒财务数据 项目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净资产 29.64 32.56 35.13 35.86 49.41 52.23 55.09 60.82 净利润 1.02 2.3 2.53 2.79 3.03 4.34 5.58 6.99 主营业务利润率(%) 29.58 31.08 31.80 31.03 30.35 31.68 31.98 31.76 净资产收益率 3.44 7.75 7.22 7.80 6.15 8.33 10.13 11.50                   注:资料来源《青岛啤酒历年年报》 (三)加强对风险的监控 国有企业的经营需要增加国有资产价值,更得确保企业资产安全,这是企业经营的底线,是对管理者的最低要求。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管理者常常不能抵抗市场诱惑,不顾及自己的经营管理能力和项目的高风险,对社会经济热点项目盲目投资,导致国有资产的损失。业绩评价指标中应该对企业投资范围进行限制,根据企业规模、行业特征等确定企业的投资范围,设置投资预警区,如果企业投资进入预警区,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等监管部门及时问责企业管理者。 (四)建立健全出资人制度 集中对国有企业的管理权,减少政府部门对国有企业的多头管理和行政干预。我国政府在2000年设立了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代表国家履行企业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监督企业经营管理,维护国家利益,实现国有资本价值增长目标。目前国资委根据《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对国有企业经营效益和管理者业绩进行评价。 政府部门不应该干涉企业自主经营权,应该改善管理体制,特别是规范对管理者的考评、升迁制度,减少多头管理,树立业绩评价制度的权威性,只有这样,在实践中业绩评价才能真正发挥该有的功效,规范管理者行为,规避经营风险区域,保障企业的长期发展。 (五)完善内部控制 要准确评价企业业绩,需要真实的数据。不仅需要会计人员认真工作,保证工作质量,数据准确性,更需要维护会计人员利益,从制度上防范管理层向会计人员施压,篡改会计数据,制造虚假业绩,编织管理者个人业绩。准确的会计数据是业绩评价制度运作的基础,如果会计数据失真,会造成业绩评价体系整体失灵。加强内部控制制度是阻止会计失真的有效途径。 国有企业业绩评价的改进是一个系统工程。指标体系、评价理念、协调机制以及国有企业管理制度都是这个工程的一部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进行了二十多年,国有企业的实力日益壮大,要想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特别是提高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实力,需要从管理上下大功夫,多学习已有的经验,辩证的吸收。 结束语 通过对比2010年我国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的财务数据,引出对国有企业现状和问题。随后探讨了我国国有企业业绩评价制度的发展,对业绩评价制度中的问题和原因做出自己的分析。最后从评价指标、相关制度协调性、治理结构等角度提出改进国有企业业绩评价的建议,以期更好的实现企业的目标。 致谢 作为四年大学学习生涯的总结,论文的撰写终于告一段落。这篇文章作为大学四年学业的总结,凝结了老师们对我的学习付出的心血。 首先要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张兆响老师。张老师学识渊博、认真负责、,在学术和为人上都为我做出了榜样。论文从课题的选定、提纲的拟定、到整体设计及反复修改,都得到了老师的认真指导。师恩难忘,终生铭记。 我还要感谢也要感谢大学四年传授我知识的每一位老师,在大学四年期间各位老师的谆谆教导使我顺利完成学业,建立了系统的理论框架,熟练的掌握了会计学的理论知识。特别是俞国方老师,老师们的辛勤耕耘和教诲也为我毕业论文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更是我以后走向社会的财富。 感谢我的朋友们和同学,感谢他们在撰写论文过程中给与的许多帮助,在平时生活学习中的关照与宽容。 论文答辩之后,我的大学生活也要结束了,但是学海无涯,我将带着四年来的学习所得在以后的人生之路上继续奋斗。 参考文献 [1]  于奇生.企业业绩评价理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6:23-45 [2]  郭秋红.经营者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若干问题研究.中央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05 [3]  周守华.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与经营者激励问题研究.东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08 [4]  李苹莉,宁超.关于经营者业绩评价的思考.会计研究,2000,5:22-27 [5]  黄群慧.业绩评价与国有企业经营者报酬制度的激励性.中国工业经济出版社,2002.6: 78-86 [6]  王豆豆.试论企业业绩评价.中央财经大学硕士论文, 2009 [7]  韩东平,陈东升等.管理者经营业绩三种评价方法的比较研究.决策借鉴,2009.2:60-62 [8]  杨兰昆,李湛.基于EVA 的管理绩效评价方法的应用与局限.预测, 2000.4:34-36 [9]  张源. EVA 的应用与影响因素分析. 经济师, 2004.7 [10] 吕鹏.平衡计分卡与我国企业业绩评价方法的改进.经济管理,2002.6:12-14 [11] 王化成,刘俊勇等著.企业业绩评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 [12] 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财务成本管理.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7.5:234-245 [13] Stephen A Ross, Randolph W Westerfield, Jeffrey F Jaffe.Corporate Finance, sixthedition.2008.9:222- 226.
/
本文档为【山东工商学院2011毕业论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