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图文结合为课堂添色

2017-12-03 9页 doc 23KB 17阅读

用户头像

is_597436

暂无简介

举报
图文结合为课堂添色图文结合为课堂添色 更多专业、稀缺文档请访问——搜索此文档,访问上传用户主页~ 图文结合为课堂添色 图文结合为课堂添色 摘 要: 小学语文可以利用的资源数不胜数,作为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插图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与记忆、培养审美情趣、影响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若能合理地运用插图资源,则对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儿童能力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本文对插图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了解到目前小学教师对于插图教学不太重视,在教学中运用插图的状况并不乐观。作者学习了相关理论,在课改实践中...
图文结合为课堂添色
图文结合为课堂添色 更多专业、稀缺文档请访问——搜索此文档,访问上传用户主页~ 图文结合为课堂添色 图文结合为课堂添色 摘 要: 小学语文可以利用的资源数不胜数,作为小学语文教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插图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与记忆、培养审美情趣、影响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若能合理地运用插图资源,则对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儿童能力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本文对插图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了解到目前小学教师对于插图教学不太重视,在教学中运用插图的状况并不乐观。作者学习了相关理论,在课改实践中积极实践,试图从识记汉字字形、巧解词句意思、化解重点难点三方面阐述如何运用插图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科书 插图 教学资源 一、插图是语文书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带有插图的教科书的教学效果优于纯文字的教科书。一般人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记住15%,从视觉、图像中获得的知识能记住25%;如果听觉和视觉相结合,就能记住知识的65%。这说明图像法与讲述法结合,能大大提高学习者获取知识的总量。 从插图编绘的历史发展来看,插图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也呈现出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发展趋势,而每一次插图的变化都同教学改革、教科书革新密不可分。 新课程改革后,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增加了大量篇幅的插图,并且在插图质量和内容等方面做出了很大的改进。从插图内容上看,有表现课文中心的,有揭示课文重点的,也有描绘人物形象的,展现故事情节的:从编绘质量上看,这些插图色彩鲜艳,富有童趣,具有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启迪性等特点:从图的数量多少来看:有单幅图,有组合图,有连续多幅图„„这说明插图越来越成为语文教科书重要的组成部分。 更多专业、稀缺文档请访问——搜索此文档,访问上传用户主页~ 那么,插图在教学中发挥着哪些作用呢,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实验中进行了积极的研究,认为插图具有以下作用。 (一)插图是沟通读者与文本的桥梁。 语文课本中的一大部分插图选取的是课文文字中最具关键意义的部分,往往插图一现,全文豁然开朗。另外,课本中还有一部分插图是作者的画像、照片、手迹,以及与课文内容有关的一些背景知识的图片。 (二)插图是激发阅读兴趣的动力。 学生们喜欢阅读配有插图的教科书,因为插图具有视觉形象性的特点,生动的视觉表象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唤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和情感。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能感受到,当新的语文教科书发下来的时候,学生们最喜欢先翻看课本中的插图。 (三)插图是开启记忆的钥匙。 研究表明,插图有助于对信息的识记。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功能,加强对课文复述或背诵环节的指导。在阅读插图时,教师可指导学生找出与插图相应的课文内容,把插图与适应的语句相联系,使插图语言化。 (四)插图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载体。 课文插图还具有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观念等潜在功能。如插图中古今民族英雄、历史上的伟大人物的画像可以引起学生的景仰之情;插图中名山大川、自然风光可以引起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插图中的文物古迹、书法绘画作品等可以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 二、插图使用的现状调查与原因分析 正因为插图具有如此诸多的作用,所以插图越来越受到课改研究者和教材编者的重视。那么,处于课改实验第一线的教师,他们了解编者的意图吗,在教学中重视插图资源的利用吗,我在校时了解到的情况究竟是一个学校的个案,还是其他学校也普遍存在的,诸多问题的解答有待于调查研究。 (一)调查设计。 为此,我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学校百名小学生,50名语文教师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采用师生两份不同问卷。学生问卷只有2 更多专业、稀缺文档请访问——搜索此文档,访问上传用户主页~ 个选择题,调查学生是否喜欢有插图的课本,插图对课文理解是否有帮助。教师问卷共设10个选择题和一个开放题,采用四分等级计分法,让老师对10题所作陈述做出“非常符合”、“符合”、“不符合”和“很不符合”的选择。重点调查:(1)教师对插图教学的看法。(2)在教学中运用插图的状况。 (二)调查结果。 1.学生喜欢有插图的语文课本,但在学习中无法主动地利用插图进行学习。 表1 学生对插图的看法和利用 表1显示:大多生喜欢语文课本中的插图。这说明在目前的条件下,运用插图进行教学具备了最基本的条件,即学生喜欢。若学生喜欢,教师则很难引导学生运用插图进行学习,而是寻找更好的影像资料代替。 但是在“插图对于课文理解是否有帮助”这个问题中,有68%的学生认为插图对理解课文没有帮助。这可能有两个原因:第—,学生还无法主动地有意识地利用插图进行学习;第二,教师在教学中较少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观察插图,所以学生没有对插图引起重视,也缺乏图文对照学习的技能。这说明教师要善于引导,避免插图资源的浪费。 2.教师认为插图对优化教学有一定的作用,但教学中运用插图的情况不佳。 表2 老师对插图教学的看法和运用情况 更多专业、稀缺文档请访问——搜索此文档,访问上传用户主页~ 表2显示:52%的教师认为插图对于优化教学的作用很大,也有48%的教师认为作用不大。这说明还有不少教师没有认可插图的作用。31%的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使用插图,而69%的教师没有经常使用,运用插图的总体情况不佳。 问卷中的开放式问题题目为:“教学中,你经常在哪些环节利用插图,”教师回答“在导入时利用”的有13名:在“突破教学难点时利用”的有4名;在“作文教学时利用”的有1名;在“识字教学时利用”的有1名。做出回答的教师总共19名,占调查教师总人数的38%。还有62%的教师或没有回答,或回答说“没有定律”。这说明教师利用插图的状况不佳,多数教师在利用时无章可循。 在以往的语文教科书中,插图的内容较少,生动形象性不够。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科书中插图的编排也出现了新的特点。据我的统计,仅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的教科书中,插图就有341幅。因此,如果说以前教师不重视插图是教科书编排的原因,那么现在对插图不重视,就是对课程资源的浪费,将不可避免地影响教学效果。 (三)原因分析。 是什么原因造成现状呢,分析原因如下。 1.原因一:多媒体的普遍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插图。多媒体地应运,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时间似乎学生手中没有教材也能顺利完成一节课,于是教材中精美的插图完全被取代。 2.原因二:插图在许多教师的印象中已渐渐被淡化。插图的作用在教师的印象中渐渐被淡化,教师往往为了制作费尽心思查找各种各样的资料,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殊不知,语文教材中的插图是提高教材内在品质的润滑剂,是锦上添花的方式。其作用不止于画面本身,它的影响是潜在的,深远的。 三、让插图重新焕发光彩 结合插图理解课文是课文插图最明显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直观形象地理解字词句的意思,感受文章的内 更多专业、稀缺文档请访问——搜索此文档,访问上传用户主页~ 容。插图与课文是一种同质异构的关系,它们就一个主题进行各自的创作。课文以文字、词语为表现手段;插图以造型艺术的多种形式为表现手段。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以图助读,以管窥豹,全面透彻地学习字词、理解词句、突破重点难点、升华情感。 (一)文图相映,识记汉字字形。 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是古人根据物体的形状画图得来的。直到今天,汉字中仍然存在着不少象形字。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图文对照,产生联想,就能便于识记字形,理解字义,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 人教版第一册第二课《口耳目》就是象形字的归类识字,12个生字按人体器官、动物、天体和物象、植物分成四类。每个生字都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展示了汉字演变的大致过程。教学中,教师依据象形字的特点,在学生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发现汉字与插图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汉字义形结合的特点,有效学好汉字。例如教学汉字“口”: 教师:出示“口”的插图,请同学们仔细看图,用一个字表示这是什么, 教师:再仔细看看这是什么,出示甲骨文“口”,请同学们比较图片和文字有什么联系,(教师和学生共同找出上嘴唇,下嘴唇,嘴角)。 教师:想看看今天的“口”是怎样的吗,出示汉字“口”,学生认读。 教师:连贯出示口的发展图。小朋友你看了有什么想法吗,(有趣,原来字形还包含了字意。) 教师:这种模拟物体的样子造出来的字就是象形字。我们可以先认一认,然后读一读、记一记“口”。 教师:你们还想看看象形字吗,像刚才的样子,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字,边看图边学习,同桌两人可以相互说一说。 学生: 生1:我认识了“日”,太阳是一个圆球,象形字的中间多了一 更多专业、稀缺文档请访问——搜索此文档,访问上传用户主页~ 点,现在的“日”就是把圆形变成了长方形。 生2:我认识了“木”,横就像树枝,竖就像树干。 生3:我认识了“禾”,第一笔撇就像禾苗头上的麦穗。 有的插图中的事物具有表形的特点,但图上的物体真正表形的往往只在画上的某一处。教学时应让学生先整体后部分观察画面,突出最形象的表形部位,启发学生想象。如人教版第一册汉语拼音第4课的情景图,一只小兔奔跑时的腿形,多像“兔”字下面的两笔,有机地把观察图画和识记汉字结合起来。 (二)图文互利,巧解词句意思。 课文中有些词语、句子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利用插图,就可以使问题迎刃而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 1.以图导文,直观词语意思。 打开人教版第四册《古诗两首——宿新市徐公店》,一幅美丽的插图展现在眼前:淡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一片金黄的菜园,一位园中追蝶的小童。一棵新绿的大树,一排稀落的篱笆„„导入教学时,这幅图给了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插图,随即教学“篱落、疏疏、无处寻”等词语。 师:同学们,杨万里在徐公店寄宿时看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出示课文插图,学生赞叹)。你能看图介绍一下吗, 生1:景色真美啊~我看到一个小孩在追蝴蝶。 师:是啊,你猜猜小孩追到蝴蝶了吗, 生2:没有,课文中有一个词语“无处寻”。(教学该词语) 师:(引导欣赏插图)多快乐的孩子啊,除了追蝶的孩子,你们还看到了什么, 生3:老师,我还看到了一排篱笆。 师:(表扬该生)你观察得真仔细,能从诗中找到跟篱笆有关的词语吗, 生4:篱落,疏疏。(教学这两个词语)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用插图方式解释,就可免去许多赘言。如教学《爷爷和小树》时,看一看图,找一找“暖和的衣裳”在哪里:教学《菜园里》时,对照插图理解为什么说“茄子高高打灯笼”。《坐 更多专业、稀缺文档请访问——搜索此文档,访问上传用户主页~ 井观天》中,什么是“井沿”,只需在插图上一指,便可了然。 2.以图带文,再现语句情景。 如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先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看书中的插图,再说说插图中介绍了小壁虎向谁借尾巴,借到了没有,由于学生已经预习过了,加上课文的插图就是故事情节的体现,学生非常感兴趣,因此学生说得非常生动形象,而且富有想象力,紧接着让学生读课文,看课文是怎样写小壁虎去借尾巴的,它说话的态度怎样,它们为什么不借给它尾巴,后来怎么样了,为朗读做了充分的准备。这样由图像信息转化为文字符号,使读书不再那么枯燥,更激发了学生说话的兴趣。 3.按图索骥,化解重点难点。 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往往需要重点讲解,如果运用插图点拨,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令学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所以在教学中要重视发挥插图的作用,作借力点,化解重点难点。 ?以图促读,增进理解。 如在声、韵母教学中,教师启发学生将声、韵母的音形与插图的内容联系起来学习,突破发音难点。在教“a”时,让学生模仿图上小女孩唱歌发出“啊”音,并启发学生观察女孩梳着小辫子的头,引导她们将女孩的头部形象与“a”的形体进行比较。如此图文结合的教学,可以化难为易,使枯燥无味的字母音和形变得具体形象。 ?以图促读,把握情节。 低段有些课文图文并茂,如同一幅连环画。这些课文插图的内容与课文语言描写的内容是完全吻合的,教学时如果引导学生一边看图一边学文,学起来就会好记易懂,其乐无穷。 人教版第一册《小蝌蚪找妈妈》就是这样一篇课文。教材插图根据课文内容,每段配一幅插图,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青蛙。课文没有注音,连生字也没加注音,目的就是让学生借助图画自主识字和阅读,了解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读出文中趣味。 ?以图促情,升华情感。 人教版第十册《丰碑》一文的插图,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中冻僵 更多专业、稀缺文档请访问——搜索此文档,访问上传用户主页~ 的军需处长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他镇定、安详,一旁的将军和战士们的悲伤、震惊、内疚、敬仰被刻画得惟妙惟肖。 语文教材中的插图是提高教材内在品质的润滑剂,是锦上添花的方式。其作用不止于画面本身,它的影响是潜在的、深远的,在不远的将来,你会看到有许许多多学生会从中受益无穷,作为教师,我们应很好地利用好插图这一教学资源,充分挖掘它的作用,让课文插图走近孩子,让课堂教学因插图而更精彩。 参考文献: ,1,刘笑萍.活用文本插图激发学习兴趣,J,.小学教学参考,2007.5. ,2,钟启泉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 ,3,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朱作仁,祝新华.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导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5,张广才.相映成趣相得益彰——论国际本小学语文教材插图的意义.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4.9,(5). ,6,李锦春.激活文本插图,根治语文素养.甘肃教育,2006.4. ,7,吕红梅.一图抵万言——阅读教学中视觉意象的运用.国外语文教育,2005-7. ,8,郑敏.充分运用图与画.强化学生说话训练,N,.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9-2-17,(4). ,9,许建华.活用插图深化教学,J,.小学教学研究,2004,(2). ,10,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
/
本文档为【图文结合为课堂添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