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广东省初二下册地理复习提纲

2017-10-15 23页 doc 73KB 82阅读

用户头像

is_321575

暂无简介

举报
广东省初二下册地理复习提纲广东省初二下册地理复习提纲 第 1 页 五、地理区域和界限 1(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大体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和云南省腾冲市划一条直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该线西北部人口少。 (地势阶梯界线 2 (1)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西起昆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 (2)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地形区界线 (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 (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 (3)四川盆地 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 (...
广东省初二下册地理复习提纲
广东省初二下册地理复习提纲 第 1 页 五、地理区域和界限 1(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大体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和云南省腾冲市划一条直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该线西北部人口少。 (地势阶梯界线 2 (1)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西起昆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 (2)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地形区界线 (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 (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 (3)四川盆地 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 (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 (5)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天山山脉。 (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 (7)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地界线:秦岭。 (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祁连山脉。 9)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大巴山脉。 (10)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界线:古长城。 (l1)长江中下( 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界线:淮河。 4(气候界线 (1)l月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4)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大致通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 5(河流界线 (1)外流区和内流区的界线:北段大体沿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比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巴颜喀拉山脉一秦岭。 (3)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南岭。 4)澜沧江与怒江的分水岭:怒山。 (5)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诸河流域的分水岭:武夷山。 6(三大自然区界线 (1)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青藏高寒区与东部季风区的界线:3000米等高线。 (3)青藏高寒区的北部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大体从昆仑山向东经过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 7(自然地区界线 (1)东部季风区内部自然地区界线 ?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界线(华北暖温带湿润地区与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秦岭一淮河(1月0?等温线,日平均气温,10?积温4500?等值线)。 ?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与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界线:日平均气温,10?的活动积温3200?等值钱。 ?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与华南热带湿润地区界线:日平均气温,10?积温7500?等值线 (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自然地区界线。 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与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的界线:贺兰山一线,相当于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8(农业活动界线 (1)牧区与农耕区的界线:大体接近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水田区与早作区的界线:秦岭一淮河。 9(行政区界线 (1)南疆与北疆的界线(流动沙丘与固定、半固定沙丘界线):天山。 (2)湖北省与重庆市的界线:巫山。 (3)福建省与江西省的界线:武夷山。 (4)广东省与湖南省的界线:南岭。 第 2 页 (5)西藏自治区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界线:昆仑山脉。 (6)甘肃省与青海省的界线:祁连山脉。 (7)四川省与陕西省的界线:大巴山脉。 (综合地理界线 10 (1)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这条线的南北景观有很大的差异: ?黄土高原的南界 ?大致是1月0?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界线 ?河流有无结冰期的界线 ?农业水田与旱地、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制、水稻和小麦杂粮的界线 ?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 (2)大兴安岭也是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其东西两侧的景观也有较大差异: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牧区与农耕区通过的地方的界线 ?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界线 ?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界线通过的地方 ?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界线通过的地方 六、四大地理单元 1(地理区域是根据 人们不同的需要 来划分的。 2(一个地区 不是 只能属于一个地理区域,可以同时兼有多重“身份”。 3(同一类型的地理区域,还可以划分出 不同尺度 或 不同级别 的区域。 4(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确定区域的主导因素 名称: A青藏地区 、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北方地区。 界线:? 与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和季风区非季风 区界线接近,主导因素 夏季风 的影响。 ? 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即第一、二级阶梯界线)。主导因素 地形 地势。 ?是 秦岭---淮河 一线。大致与我国一月0oC等温线和 800 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也是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 以及湿润区与 半湿润 区的分界线)。主导因素 气温和降水 ----即 气候 。 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1、自然地理差异 地形特征及气候类型及主要气候主要河流及河流 植被类型 耕作 粮食作物 主要地形区 特征 流量 北主要有黄河、海方以平原、高原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河、黑龙江等,河主要为温带落一年一熟或小麦(旱地 区 为主 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流流量小,有结冰叶阔叶林 两年三熟 地) 现象 第 3 页 南 方平原、盆地与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地主要有长江、珠江主要为亚热带 一年两熟区高原、丘陵交候 : 热量充足、降水 水稻(水田) 等,河流流量大 常绿阔叶林 或三熟 错 丰沛 1、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秦岭 ——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1月0?等温线; ?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方; ?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2、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也有很大差异。 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差异比较: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传统交通工具 马车 船 传统体育项目 滑雪、溜冰 赛龙舟、游泳 1月平均气温 低于0? 高于0? 西北地区 地形特点 本区以 高原 和 盆地 为主。 气候 :(1) 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 年较差 大, 降水 稀少,年降水量从 东 向 西 逐渐减少,太阳辐射 强, 蒸发 旺盛,气候 干旱。 (2)主要是因为这里 深居内陆 ~距海远,再加上重重 山脉 对 海洋湿润气流 的阻隔,使 来自海洋 的湿润气流 很难到达西北地区 河流:本区河流 很少 ,多为 内流河 , 塔里木河 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自然景观:以 草原、荒漠 景观为主;盆地中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盆地边缓有星星点点的 绿州 分布。从东 到西依次为 草原 、 荒漠草原 、 荒漠 。 青藏地区 高: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 4000 米以上,有 “世界屋脊” 之称。是我国 大江大河 的发源地,被称为中华水塔。 “寒”: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 最低 的一个区域,许多山峰 终年积雪 ~ 冰川 广布;这里也是我国 日照 最充足的一个区域。 降水少气候干旱 主要是由于 海拔高 ,阻挡了 海洋湿润气流的 到达。 以 牧 业为主的地区,是我国的主要 牧 区 牧场特点:内蒙古主要是 温带草原 牧场;新疆主要是 山地 牧场;青海和西藏主要是 高寒 牧场。 主要畜种: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的 三河马 、 三河牛 ,新疆的 细毛羊 ,青藏的牦牛 、 藏绵羊 和宁夏的 滩羊 。 种植业:在西北地区,人们还利用 河 水和 高山冰雪融 水,发展了 灌溉 农业 ,主要分布在 河套平原 、 宁夏平原 、 河西走廊 和 天山山麓 。 在青藏地区的 藏南谷地 、湟水谷地 等海拔较低的地区,分布着河谷农业 七、认识区域 ?东北地区 一、自然地理概况 1、范围:黑吉辽及内蒙古东部 纬度较高 40—50 海路位置 距海近 2、面积:124万KM2 3、人口:1.2亿 4、地貌特征: 第 4 页 山环水绕(北:小兴安岭;东:长白山;西:大兴安岭;河:松花江、嫩江、辽河、黑龙江、乌苏里江,西南临渤海)——森林资源丰富 沃野千里(黑土、黑钙土;东北平原——中国最大的平原:中:松嫩平原;南:辽河平原;东:三江平原)——土地资源丰富——商品粮基地 二、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 (1)气候:温带湿润半湿润气候 A降水:400~800MM,东南向西北递减 B热量:自南向北递减:(北:春小麦、大豆;中:春小麦、大豆、玉米、高梁、甜菜、亚麻等;南:棉花、冬小麦)无霜期80~180天(无霜期是指一地春天最后一次霜至秋季最早一次霜之间的天数。) 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东北人有长达四个月无所事事的“猫冬”的习惯。 (2)林地面积大:占全国林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分布于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 中国三大林区: 东北林区:林木蓄积量最多的地区 西南林区:横断山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喜山南坡 东南林区:台湾、福建、江西等地,人工林。 土地 资源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大,人均耕地多: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自 气候 资源 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热条件可以满足一年一熟作物需要 然 水 资源 河流众多,水量比较丰富,含沙量较小,为农业生产提供较为丰富的灌溉水源 条 生物 资源 森林,草场,渔业资源丰富,为林、牧、渔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件 (3)水产资源:南临渤海黄海,辽东湾与海洋岛两大渔场;淡水湖泊和水库 海岸线较长 社会 人口条件 地广人稀,利于农业机械化生产,利于发展大规模商品农业 经济 经济基础 中国的重工业基地,农业机械化及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快,利于农业的现代化 条件 科技水平 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农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了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 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特点 分布 主要产品 自然条件 耕作业 松嫩、三江、辽河平原地区 玉米、大豆、小平原广阔,黑土肥沃,水源充足;但 麦、 水稻 热量不足 林业 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区 木材、鹿茸、人参、 山地丘陵面积广大,湿润、半湿润气 苹果、柞蚕茧 候,低温病虫害少,林木生长慢 畜牧业 西部高原、平原西部、山地草羊、马、牛及乳肉 有一定草原面积,但低温时间长,降 场地区 产品 水少,草类枯干期长,不利于天 然畜牧业发展 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变化: a从土地利用类型看:农田面积扩大,东西部草原、森林面积缩小 b.从作物品种的种植面积来看:水稻、春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c.从商品市场来看:收 益较高的副食品生产发展迅速 ?东北熟天下足 东北粮仓安天下 中国粮食供求进入“北粮南运”时代。 东北三省以占中国近六分之一的耕地,提供了占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商品粮。 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能够提供的商品粮化比重在全国最大 第 5 页 三、东北农业开发中的问题(东北地区粮食产量不断增加的代价:) 1. 过度开垦宜林地、草场、沙丘 等,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2.林地和草地的比重下降,资源利用失调。 3.开垦沼泽地,破坏了 湿地环境。 4. 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品种比较单一,农产品质量和品种不适应市场要求,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 5.水土流失严重,造成土地生产能力下降,同时引发生态问题。 四、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稳步发展商品粮食生产;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调整农业经济结构, 发展二、三产业 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加强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建设;抓好养畜基地建设;健全农业社会服务 化体系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治涝和灌溉建设,提高抵御旱涝能力 加快中低产田和水土 流失耕地的治理 加强农畜产品加工和市场建设 加快农业技术应用推广 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加速文化教育普及,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加强耕地建设和保持;搞好森林资源合理开发和保护;合理解决农牧 交错带的农牧争地矛盾 ?长江流域 1(长江航运发达的原因, 自然条件:?长江支流沟通南北,干流横贯东西 ,且直通海洋 ,通航里程长。 ?中下游水流平稳,全年可通航。 经济条件:沿岸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港口众多。 2(长江三峡工程的建设有什么影响, 第 6 页 三峡工程除具有防洪、发电、航运、供水、养殖、旅游等综合效益外,对生态环境也会产生较大影响。 正面影响:?有效减轻洪水对中下游地区生态与环境的破坏,改善中下游平原湖区人们的生存环境; ?有利于中下游血吸虫病的防治 ?减轻中下游湖泊的萎缩和泥沙淤积 ?增加中下游枯水期流量,改善枯水期水质 ?调节局地小气候 ?减轻环境污染及酸雨危害等。 负面影响: ?水库蓄水淹没土地、耕地和部分文物古迹。 ?移民开发及城市迁建可能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问题。 ?水库可能诱发地震,使滑坡发生机会增加。 ?库区和库尾泥沙淤积加重。 ?三峡地区的自然景观受到一定的影响。 ?对水生生物和珍稀物种的生存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水库蓄水可能引起蚊虫孳生,给人类健康带来影响。 3(长江上游地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 (1)存在问题:?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 ?水土流失严重,使长江中下游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洪水威胁加大 2)治理措施:教材P82 4(阅读教材,分析长江中游地区发展工农业的有利条件, (1)平原面积广大,土地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肉类和水产品生产基地。 (2)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金属矿产资源,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5(长江洪灾多发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1)原因: ?自然原因 a(地势低平,河道弯曲,泥沙淤积,水流缓慢,排水不畅; b(降水多集中春夏两季,湖区积水,排水不畅。 ?人为原因 a(破坏植被,陡坡开荒,水土流失加剧; b(围湖造田,湖泊萎缩,调节洪峰的功能消弱。 c.泥沙淤积,河道的泄洪能力下降 (2)措施:教材P85 6(分析长江下游地区突出的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问题:水体和大气的质量普遍下降 措施:(1)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 (2)加强环境保护,通过推广各种环保技术、加大执法力度等途径,对环境污染进行控制。 7(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江淮地区、太湖平原、江汉平原、成都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珠江三角洲 我国五大商品棉基地:南疆绿洲区;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黄淮平原;8.江汉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 8(长江流域地区发展工农业的条件 (1)长江流域地区发展农业的条件: 有利:自然条件: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湿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社会经济条件: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开发历史悠久,农业经验丰富 。 不利:位于东部季风区,旱涝灾害频繁。 (2)长江流域发展工业的条件: 有利条件:?水资源、矿产及水能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经济发达,技术先进,工业协作条件好。 不利条件:对于下游地区,资源缺乏,尤其是能源不足。 ?四川盆地 第 7 页 四川盆地由连结的山脉环绕而成,位于中国大西部东缘中段,囊括四川中东部和重庆大部。 四川盆地聚居着四川、重庆的大部分人口,是中国和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区域之一,也是巴蜀文化的摇篮。号称“天府之国”。蜀相诸葛亮曾赞其为“沃野千里,天府之土”。 中国著名红层盆地,中国各大盆地中形态最典型、纬度最南、海拔最低的盆地。它囊括四川省中东部和重庆大部,位于长江上游,海拔500米左右,长江把它和东海一脉相连,它是中国最大的外流盆地。 四川盆地的面积约26万余平方千米,占四川省面积的46%。四川盆地西依青藏高原和横断山脉,北近秦岭,与黄土高原相望,东接湘鄂西山地,南连云贵高原,盆地北缘米仓山,南缘大娄山,东缘巫山,西缘邛崃山,西北边缘龙门山,东北边缘大巴山,西南边缘大凉山,东南边缘相望于武陵山。 总结:四川盆地是全国紫色土分布最集中的地方,向有“紫色盆地”的美称。 ?北 京 1、大致位于:,,?,、,,,?,,属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北靠群山,面向渤海。 2、自然地理特点: 地形、地势:北京的西北部、北部和东北部三面环山,地势较高。东南是 华北平原 的一部分,地势低洼, 整个平原自西北向东南平缓倾斜。 气候 : 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 寒冷干燥 ,夏季 高温多雨 ,冬夏 长 ,春秋 短 。 河流 属 海河 水糸。 永定 河、 温榆 河和 潮白 河是全市三条大河,分别自西北和东北向东南 流入 天津 ,汇入 海河 ,最终流入 渤海 。 3、北京长期作为全国政治中心,地理位置优越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优越 北京地处中纬度暖温带,地处内陆但距海不远,这样的地理位置使北京具冷热、 干湿都适中的气候优势。 (,)战略位置优势 北京的地形地势决定了北京战争年代易守难攻,和平年代适宜经济发展、城市建设。 (,)经济区位优势 北京西部背靠我国 黄土高原 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南邻粮、棉、油等物产丰富的 黄淮海 平原,北抵我国最大的牧区 内蒙古 牧区,这些区域为北京市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奠定了坚实的物 质基础。 4、城市职能 北京是中国的 政治 中心:中国的最高权力机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国的最高行政机关―― 国务 院及党中央 等在北京。 北京是我国的 文化 中心:北京有北大、清华、人大、中科院等数百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众多的体育场 馆,博物馆,众多国家级文艺团体等。 北京是中国重要的 国际交往 中心:北京有许多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海外企业代表机构,外国 新闻驻京记者站等国际交往机构,各种国际会议也在此频繁召开。 5、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 北京城建历史:已有 ?,,, 多年,最早为 周武王 时的 蓟 城,先后有 金 、 元 、 明 、 清 各代在此建都。 至 明、清 两代,北京旧城的格局基本形成:城内建筑排列成 棋盘 状, 皇宫 居于城市的中心,通过 中心有一条南北延伸并使城市左右对称的中轴线。这种 “凸” 字轴线形的城市格局,是我国 历代都城和建设的代表作。 名胜古迹:长城、明清故宫、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颐和园、天坛等先后被列为世界遗产名录,北京可以凭借 这笔巨大的财富大力发展 旅游 业。 6、北京未来发展方向 第 8 页 北京今后必须朝着 现代化大都市 方向发展。北京在建设和发展中,注意保持了 旧城 格局和 原有风貌 的同时修建了许多 现代化建筑 ,使北京出现了 传统 与 现代并存的特殊景观。 为了北京现代化的高速发展,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和服务功能,北京一方面加大了 基础设施的 建设力度,另一方面,积极发展 高新技术 产业,使北京越来越成为人地协调发展的国际性现代化大都市。 ?陕西省 【陕西的地理位置和面积】陕西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东部的黄河中游,地处东经105?29′,111?15′和北纬31?42′,39?35′之间,东隔黄河与山西相望,西连甘肃、宁夏,北邻内蒙古,南连四川、重庆,东南与河南、湖北接壤。 全省地域南北长、东西窄,南北长约880公里,东西宽约160,490公里。 全省以秦岭为界南北河流分属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主要有渭河、泾河、洛河、无定河和汉江、丹江、嘉陵江等。 全省土地面积为20.5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1%。其中耕地面积415.4万公顷,园地面积68.1万公顷,林地面积1020.3万公顷,草地面积313.4万公顷,其它农用地30.3万公顷,未利用土地面积130.8万公顷。 全省土地按地形分,其中山地面积741.0万公顷,占总面积的36.0%;高原面积926.0万公顷,占总面积的45.0%;平原面积391.0万公顷,占总面积的19.0%。 陕西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9-16摄氏度,年降水量396-802毫米。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就在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 【陕西的地形地貌】陕西地域狭长,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同时,地势由西向东倾斜的特点也很明显。有高原、山地、平原和盆地等多种地形。南北长约870公里,东西宽200至500公里。北山和秦岭从北到南把陕西分为陕北高原、关中平原、秦巴山地三个地貌区。其中高原926万公顷,山地面积为741万公顷,平原面积391万公顷。主要山脉有秦岭、大巴山等。秦岭在陕西境内有许多全国著名的峰岭,如华山、太白山、终南山、骊山。 作为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的秦岭山脉横贯全省东西。秦岭是我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和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陕南和关中重要的水源地,具有调解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等诸多功能。秦岭以北为黄河水系,主要支流从北向南有窟野河、无定河、延河、洛河、泾河(渭河支流)、渭河等。秦岭以南属长江水系,有嘉陵江、汉江和丹江。 陕西横跨三个气候带,南北气候差异较大。陕南具有北亚热带气候特色,关中及陕北大部具有暖温带气候特色,陕北北部长城沿线具有中温带气候特色。其总特点是:春暖干燥,降水较少,气温回升快而不稳定,多风沙天气;夏季炎热多雨,间有伏旱;秋季凉爽较湿润,气温下降快;冬季寒冷干燥,气温低,雨雪稀少。全省年平均气温9,16?,自南向北、自东向西递减:陕北7,12?,关中12,14?,陕南14,16?。1月平均气温-11,3.5?,7月平均气温是21,28?,无霜期160,250天,极端最低气温是-32.7?,极端最高气温42.8?。年平均降水量340,1240毫米,5,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降水南多北少,即陕南为湿润区,关中为半湿润区,陕北为半干旱区。 陕北黄土高原海拔800,1300米,约占全省总面积45%。其北部为风沙区,南部是丘陵沟壑区。经过50年来的建设,陕北防护林体系、生态农业、沙漠绿洲等都取得了显著成绩。畜牧业较为发达,煤、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 关中平原西起宝鸡,东至潼关,平均海拔520米。东西长360公里,面积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9%。这里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气候温和,物产丰富,经济发达,粮油产量和国民生产总值约占全省的2/3,是全省的精华之地,号称“八百里秦川”。 陕南秦巴山地包括秦岭、巴山和汉江谷地,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6%。秦岭在省境内东西长400,500公里, 第 9 页 南北宽约300公里。终南山海拔2604米,太白山海拔3767米,华山海拔2160米。巴山位于本省最南部,海拔,,,,,,,,,米。秦巴山区是林特产的宝库,汉江谷地土质肥美,物产丰富。 【陕西气候特征】 陕西属大陆季风性气候,由于南北延伸达800公里以上,所跨纬度多,从而引起境内南北间气候的明显差异。长城沿线以北为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陕北其余地区和关中平原为暖温带半干旱或半湿润气候、陕南盆地为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山地大部为暖温带湿润气候。 陕西温度的分布,基本上是由南向北逐渐降低,各地的年平均气温在7,16?。其中陕北7,11?;关中11,13?;陕南的浅山河谷为全省最暖地区,多在14,15?。由于受季风的影响,冬冷夏热、四季分明。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陕北,10,,4?,关中,3,1?,陕南0,3?。最热月,月平均气温,陕北21,25?,关中23,27?,陕南24,27.5?。春、秋温度升降快,夏季南北温差小,冬季南北温差大。 年降水量的分布是南多北少,由南向北递减,受山地地形影响比较显著。年降水量陕北400,600毫米,关中500,700毫米,陕南700,900毫米,其中陕南的米仓山、大巴山和秦岭山地中、西部高山地区,年降水量多达900,1250毫米。 陕西省各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明显,夏季降水最多,占全年的39,,64,,夏季降水量又以陕北地区最为集中。秋季次之,占全年的20,,34,。春季少于秋季,春季降水量占全年的13,,24,。冬季降水稀少,只占全年的1,,4,。暴雨始于4月,于11月结束,主要集中在7,8月。 关中、陕南春季第一场320.0毫米的降水过程一般出现在,月上旬末到中旬。初夏汛雨出现在,月下旬后期到,月上旬前期,此期间,暴雨相对集中,关中、陕南出现洪涝较多。秋季,我省关中、陕南又出现相对多雨时段,称为秋淋,一般出现在,月上旬末至中旬初。 ?台 湾 省 1、概 况 位置:台湾位于我国 东南沿海 ,北临 东海 ~南临 南海 ~东临太平洋 ~西隔 台湾海峡 与我国 福建 省相 望。 北回归线通过台湾岛 中南 部,台湾位于 低纬度 地带,南部属于 热带 ,北部属于 亚热 带(北温带)。 范围:台湾省包括 台湾 岛、以及附近的 澎湖列 岛、 钓鱼 岛等许多小岛。 面积: 36000 平方千米。 人口:台湾人口2200多万。 汉族 占97%,主要是 明清 以来 福建 、 广东 两省移民的后代。 2、自然环境特征 地形:台湾多 山 ,山地丘陵占 2/3 。其中 玉山 为台湾最高峰,平原主要分布在台湾西部 及 东部狭窄的沿海 地带。 oo 气候:台湾岛属于 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暖湿润 ,年均温在20C--22C,年降水量2200毫米左右,季节 分配均匀。 河流:岛上河流 众多 ,水量 丰富 ,但由于地形限制, 较短 ~最大河流为 浊水溪 ~最大湖泊 日月潭 。 2、 美丽富饶的宝岛 自然风光迷人,名胜古迹不胜枚举。,玉山、阿里山、日月潭等, 富饶:森林、矿产、水产等资源十分丰富。“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西部平原盛产稻米、甘蔗、茶叶、和热带、亚热带水果。有 “海上米仓”、“东方甜岛” 、 “水果之 乡” 的美誉。 岛上约 1/2 以上的土地覆盖着茂密的森林,有 “森林之海” 和“亚洲天然植物园” 的美 誉。 樟树 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 樟脑 产是居世界首位。 第 10 页 岛的 西海岸 是我国重要的海盐产区。有我国 “东南盐库” 的美称。 3、 出口导向型经济 20世纪60年代以前,经济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出口蔗糖、菠萝、稻米、樟脑等 20世纪60年代 开始,重点发展了出口加工工业,形成了“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即出口导向型经济,。 工业产品在出口贸易中的比重稳步上升的同时还带动了台湾经济的快速发展(台湾的第 三产业在20世纪90年代成为三类产业产值构成中比例最高的)。 发展出口导向型经的优势和条件 海岛多港口 , 有大量受过教育和的劳工 , 吸收了大量的外国资 本 , 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区等 工业城市主要有: 台北 、 台中 、 高雄 等,都分布在台湾 西部平原的沿海 地带。 八、珠江三角洲 1、地理位置 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被 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2、对外开放的前沿 区位因素 地形平坦~平原广阔~气候温暖湿润~水网密布~交通便利~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人口稠密~经济发 达。 人文因素 具有对外开放的传统,很多地方都是侨乡,(广东和福建是华侨的主要故乡) 政策因素 国家对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实施了“对外开放,优先发展”的策略。(1980年我国建立了4个经济特区, 其中 深圳 、 珠海 就在本区。1985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了一个包括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 济开放区在内的多层次的开放体系。) 3、外向型经济 外资来源:74%的外资来自 港澳 地区,3%的外资来自台湾省,23%外资来自世界其他地区。 外向型经济的特点:珠江三角洲的外向型经济是利用引进的外资、先进技术设备、经营管理经验和最新的工商科技 信息创办起来的一批对劳动力数量要求较多的 加工制造业 (纺织和服装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 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玩具制造业等)为主导产业,以 出口外销 (产品主要是通 过 港澳 贸易渠道出口到东南亚、 欧洲 、 非洲 、 美洲 、 大洋洲等地区 )为经营方向的经 济。 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的合作方式 “前店后厂” , 港澳 在前, 珠江三角洲在后。这种合作模式对我国 沿海地区,如: 辽中南 、 环渤海 、 长江三角洲 等地区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取得显著成效 本区产品在世界各地的销售,赚取了大量的外汇,使该地区 贸易 国际化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到 20世纪末,珠江三角洲成为全球最大的 电子 和 日用消费品 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评价:外向型经济可以在短时间内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如税收减少~吸引外资的优势 下降等, 第 11 页 我国地区差异巨大,各地应依托不同的条件~发展具有不同特色的经济 如珠江三角洲和辽中南地区。 地区 主要产业部门不同 依托的地理条件不同 珠江三角洲地区(以轻工业为家用电器、服装、食品、玩具靠近港澳和东南业~很多地方是侨乡~利于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制造、电子通信设备等产业 利用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且海陆交通便利 辽中南地区(著名的重工业基钢铁、机械、石油、化工、船有色金属、煤炭、铁矿资源丰富~海运便捷、地) 舶制造工业 铁路运输发达~有利于发展重工业 4、城镇的发展 主要表现在: ,)非农业人口大量增加:加工制造业、餐饮、娱乐、运输等行业的发展使当地的和外地的数百万剩余劳动 力涌入珠江三角洲,使这个地区的非农业人口大量增加; ,)城市数量增加,,)城市规模扩大。 ,)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是珠江三角洲城镇发展的重要标志 地区 最显著的变化(土地利用方式) 形成条件 前 以 农业 用地为主 珠江三角(1)外向型经济繁荣 改革开放 洲地区 (2)产业结构得到重大调整 后 居住、交通、基础设施用地与农业用地交错分布 城镇化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是社会进步的必然。但是城镇化也可能带来一些 环境 问题和 社会 问题。城市的发展应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香 港 和 澳 门 1、香港和澳门的位置、范围等概况 面积(平方人口密 回归祖国时间 位置 范围 人口 千米) 度 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三666.5万人 珠江口东侧邻广东省深圳市 1997.7.1 1120 香港 部分及其附近岛屿 98%华人 43.8万人 珠江口西侧邻广东省珠海市 澳门半岛、函仔岛、路环岛 1999.12.20 27.3 澳门 95%华人 4、 香港和澳门“人多地狭”人地矛盾突出,香港采取的扩展城市建设用地的方式有两种一是“上天” , 建筑高 层建筑~二是“下海”――填海造陆 3、香港有,,,以上的城市绿地面积,香港是既注重 经济 效益又重视 环境 效益的典范。 第 12 页 4、“一国两制”: 香港和澳门是我国的 特别行政 区。“特别”之处在于祖国内地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 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5、香港及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糸 港澳地区 第三产业 很发达 。香港是 国际贸易 中心、 运输 中心、 金融 中心、 信息服务 中心和 旅游 中 心。澳门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是 博彩旅游 业。 祖国内地为香港的发展提供了多方面支持与合作 祖国内地为香港提供了大量的 食品 、然料、原材料等资源以 及 劳动力 和 广阔市场 。目前香港 80% 以上的生产、生活资料来自祖国内地;香港作为祖国内地 转口贸易 的重要基地,通过香港,祖国内地与世界各地进行贸易往来,促进了香港经济的发展。 香港的发展促进了内地经济的发展 尤其是改革开放后,香港将丰富的 资金 、 技术 、 人才 和 管理经验 通 过各种渠道带到了祖国内地,目前香港 80%的 工业 转移到内地。 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形成了 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态势。 附“中国之最” 1.中国省级单位邻国最多(8个)——新疆 2.中国最大的省级单位(160多万)——新疆 3.中国跨经度最广的省级单位——内蒙古 4.中国最大的岛——台湾岛 5.中国最大的沙岛——崇明岛 6.中国东部最高的山——台湾玉山 7.中国最长的河——长江 8.中国含沙量最多的河——黄河 9.中国黄土地貌最大的高原——黄土高原 10.中国最大的湖——青海湖 11.中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 12.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 13.中国煤炭含量最多的省——山西省 14.中国海岸线最长的省级单位——山东省 15.中国最冷的省级单位——黑龙江 16.中国最大的海——南海 17.中国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 18.中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19.中国最大的市——重庆市 20. 中国长绒棉最多的省级单位——新疆 21. 中国民族最多的省级单位——云南省 22. 中国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 23. 中国雨极——台湾火烧寮 24. 中国最广的气候灾害——干旱 25. 中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26. 中国最年轻的省级行政单位—澳门特别行政区
/
本文档为【广东省初二下册地理复习提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