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社交焦虑文献综述

2019-09-04 15页 doc 35KB 89阅读

用户头像

is_856983

暂无简介

举报
社交焦虑文献综述_____教育科学学院_____学院____10__级__发展与教育心理学__专业 姓名 刘会兰__ 学号_ ………………………………(密)………………………………(封)………………………………(线)……………………………… 四川师范大学 科学硕士(教育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学期考试专用封面 学期考试课程名称:  社会性发展专题研究  考试时间:  2011  年  月  日 任课教师打分:        任课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认知行为疗法对社交焦虑的干预研究文献综述 摘...
社交焦虑文献综述
_____教育科学学院_____学院____10__级__发展与教育心理学__专业 姓名 刘会兰__ 学号_ ………………………………(密)………………………………(封)………………………………(线)……………………………… 四川师范大学 科学硕士(教育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学期考试专用封面 学期考试课程名称:  社会性发展专题研究  考试时间:  2011  年  月  日 任课教师打分:        任课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认知行为疗法对社交焦虑的干预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焦虑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人类体验,一定水平的焦虑对于个体保持正常的功能是必需的,但过分的焦虑将干扰个体的正常功能而成为病态的状况。社交焦虑是焦虑障碍中常见的一种损害社会功能的、影响相当数量人口的心理疾患,又称社交恐怖症或者社交焦虑障碍。本文主要从社交焦虑、认知行为疗法、社交焦虑的干预这几个方面进行文献综述。 关键词:社交焦虑,认知行为疗法,干预。 1 社交焦虑 1.1 社交焦虑的界定 社交焦虑的提出可以回溯1846年CasPer报道的赤面恐怖。1903年,法国精神病学家Janet第一个对社交焦虑进行描述,所用词为“社交恐怖”或“社会的恐怖症”,并将其归为神经衰弱一类。本世纪伊始,stocke:将其称之为“社会神经症”,并记载于病例中.最早提出“社交焦虑”一词的是英国精神病学家Markaeelder(1966年),他根据发病年龄以及害怕的对象不同,从恐怖障碍中区分出一组称之为社交焦虑(Soca11Anxiety)的病人,他们的表现是害怕社交处境,如害怕在众人前脸红、说话、吃东西,害怕参加聚会等等。1970年,Mark:修改完善了他的理论,提出了社交恐怖症(Soeialphobia)的概念,以之代替了“社交焦虑”,并指出其基本特征是害怕自己在社交处境中被别人认为是可笑的。由于当时行为主义的兴盛,人们对于社交焦虑的研究兴趣随之不断地升温。行为主义治疗家们仍然以社交焦虑这一术语来描述人们的回避行为:“他回避人群,是因为他有焦虑.”(De1pratoaMegl,ynn,xgs4)。从80年代开始,心理学家们日益关注社交焦虑的研究,社交恐怖症在国际公认的诊断分类系统中确立了自己的位置:美国精神疾病诊与统计手册DsM一m将社交恐怖症作为“焦虑性障碍”的一个类型被沿用至今。90年代,心理学家们开始热衷于社交恐怖症的研究,有人称90年代是“社交焦虑障碍研究的十年”。1”l一1993年时隔仅两年,美国焦虑障碍协会就先后两次组织了有关专题的年会。1992年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工CD一10)中将社交恐怖症作为“恐怖性焦虑障碍’,的一个类型,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一Iv)也提出了明确的社交焦虑障碍诊断.这两种标准都强调社交焦虑障碍的基本特征是:患者害怕被人注视或者,认为别人能够看出他的不自然表情或者窘态、估计别人对于他的评价是否定或者蔑视的,并且有回避行为。 从上文可以看出,社交焦虑的界定经历了一个从被笼统划为神经衰弱到在国际诊断标准中拥有独立地位,从单纯的行为描述的界定到从行为、主观感受和认知等的全面界定的过程。 1.2 社交焦虑的负性影响 社交焦虑大都起源于青少年时期(13一19岁),由于害怕,回避社交,他们的学习机会和社会技能锻炼的机会减少,学习、作与社会交往能力下降。而且社交焦虑伴有或轻或重的典型的神经功能释放的表现,如:脸红、心动过速、心慌心悸、发抖、汗、呼吸困难等,长期存在将使之感受到较强的主观躯体不适。人采用社会功能问卷调查了社交焦虑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发们在情绪表达、社会功能与生命活力三方面的功能明显受到局因此而导致家庭关系、受教育机会、社会工作能力受损严重;照组比较,他们有较高的未婚率、离婚率以及失业率;而中度交焦虑障碍患者对他们自身的健康评价水平远远低于正常组。 有人估计,约70%一80%的社交焦虑障碍者共患一种或几理疾病,比如物质滥用、进食障碍、广场恐怖症等等。特别是焦虑与抑郁之间的关系,有人称应激之初表现为焦虑,焦虑之生抑郁,有人称焦虑症和抑郁症都具有否定性易感成分,有时区别。而若社交焦虑共患抑郁,则自杀的意念会明显增高.在对青少年的研究中发现,社交焦虑与羞怯、青春期孤独、我评价低以及回避型人格等有共生或相伴的关系。 由此可见,社交焦虑产生的负性影响冲击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各个层面,妨碍个体的正常心理与社会功能的发挥。 1.3 社交焦虑的成因 1.3.1 行为主义的解释 行为主义主要以条件作用原理和社会学习理论对社交焦虑的形成原因进行解释。行为主义者们认为,社交焦虑是条件化作用的情绪反应,在社会情境中之所以产生焦虑,是因为该情境中的刺激曾与可怕的或者厌恶的事件紧密联系。原本是中性的社交场合,通过条件化,就成为了能引起焦虑的条件刺激。他们认为创伤性事件的直接条件化往往发生在童年时期,以至于成长的过程中出现的情境刺激,与过去的回避的经验紧密相联系,而形成社交焦虑。从替代性学习的观点来看,社交焦虑的产生是模仿习得的结果,与父母和关系亲密的人焦虑模式是相似的。还有人认为社交焦虑的产生是由于社交技能习得的缺乏。 1.3.2 认知理论的解释 认知理论放弃了行为主义忽视人的理性作用、把社交焦虑当成是动物化或者机械式的习得的观点,而强调认知在社交焦虑形成中的作用。认知理论派认为错误的认知,比如,对于自己的社会表现的否定性自我评估、在社会交往之前或者之后的否定性自我声明、不合理信念、对自己社会表现中积极与消极事件的选择性记忆、注意偏向社会威胁性线索、对于自己能力和表现的低期望等等,导致了社交焦虑情绪的产生,最终导致社交回避行为。 1.3.3 其他解释 精神分析理论强调早年性经历、潜意识冲突对于社交焦虑的影响,新精神分析更多的强调受社会文化影响的早年经历,比如霍尼强调由于童年的不安全感、不被喜爱感或者不受重视感,产生基本的人际焦虑,个体采取迎合、对抗与远离人群的方式应对方式。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则认为社交焦虑的产生源于爱与尊重的需要未被满足而导致的个体归属感的缺失。 还有人从遗传学、影像学、神经生物学、生物化学等等角度对社交焦虑的成因进行探讨与解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 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兴起于70年代以后,是行为疗法和认知疗法这两个来源的力量的逐渐合流。认知行为取向是由很多人相对独立的发展处各自的体系,随着这些体系的逐渐成熟,人们发现它们有着相同或者相近的取向,才从认识上将它们集合在一起,一般认为,属于认知行为取向的有埃里克伯恩的“相互作用分析”、梅钦鲍姆的“认知行为纠正”、贝克的“认知疗法”、艾利斯的“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等。在这些体系中,艾利斯的“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和贝克的“认知疗法”的认知行为取向的色彩特别突出。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以通过改变不良认知而矫治不正常行为的治疗方法。认知行为治疗认为认知过程是个体行为和情感的中介,通过学习改变不正确的认知就能达到纠正不良行为的目的。该治疗自上世纪70年代后期应用于临床。由于其良好的疗效而成为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毕希名,2004)。 认知行为疗法以一种短期治疗的形式,将认知和行为两者的原则与方法综合在了一起,产生了比其他任何心理治疗模型都多的实证研究。所有的认知行为疗法都建立在一种结构性的心理教育模型之上,强调家庭作业的作用,赋予来访者更多的责任,让他们在治疗之中和治疗之外都承担一种主动的角色,同时都注意吸收各种 认知和行为策略来达到改变的目的(Gerald Corey,2004)。 2.1艾利斯的理性情绪行为疗法 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简称REBT,它的核心思想——强调理性认识在人的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理性情绪行为治疗的特点是,它承认并强调心理机能的整体性,认为人的感知、思维、体验和行动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在治疗途径上也广泛采纳情绪和行动方面的方法,但它更突出地重视理性和认知的作用。理性行为疗法的基本假定是:人的情绪是来自人对所遇到的事件的信念、评价、解释,而并非来自事情本身。情绪和行为受制于认知本身,受认知的牵引。 2.1.1 ABC理论 在其ABC理论模型中,A指诱发性事件(Activating events),B(Belief system)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emotional consequence)指在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结果。ABC指出认知是事件和情绪之间的中介,人们对于同一个事件产生不同情绪的原因是由于对事件的认识不同,而产生这些认识的原因和过去的经验有关,而对于事件的经验总是主管的,因人而异的,因此,只要改变不合理的认识,就可以纠正不良情绪。 后来,Ellis对ABC理论作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发展,增加了D和E两个因素,D指对非理性信念的干预和抵制;E指用新的、有效的理性信念或适应的情绪行为替代非理性信念和异常的情绪、行为反应。D和E是影响ABC的重要因素,对异常行为的转归有重要的影响。Ellis用下列图式“ABCDEF"对其咨询辅导技术的理论基础作了简明的阐述: A缘起事件→ B信念→C情绪与行为的结果 D驳斥干预→E效果→F新的感觉 在上述图式中A是既成的事实、事件或一个人的行为、态度。C是情绪与行为的结果或人的反应。B是一个人对A的信念、理解、评价,是B导致了C,而B有两种情况:非理性信念或理性信念。理性的信念是真实的、相对的,它引发适当的情绪与行为,非理性信念则是歪曲的、绝对化的信念。D是改变信念的一种逻辑实证过程。E是通过驳斥后达成的比较实际有效的理性信念和由此产生的新的情绪及行为效果。F是个体新的情绪感觉。个体所确立的新的理性信念,可以用来推毁今后生活中的不实际和无效的信念、假设(李正云,2002)。 2.1.2 非理性信念理论 艾莉斯把人的信念区分为理性信念和非理性信念,引起情绪、行为失调的是非理性信念。这是一些有关生活的较为抽象、较为一般化的信念。非理性信念的突出特点是绝对化,“必须如此”,不可通融。REBT有关非理性信念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一般性的非理性信念为数并不多(艾莉斯曾列举美国人常有的非理性信念有10多种),所有非理性信念可以分为三类,都以“必须”为特征:“我必须怎么样”,“他人必须怎么样”,“我的生活环境、条件必须怎么样”。 (2)非理性信念常以不确切的语言形式存在,它是不言明的,它存在于人的“前意识”之中,因此很容易进入意识,影响人的思想活动。 (3)非理性信念常常反映了一个人的价值观。它影响一个人对现实、时间或经验的解释和评价。换句话说,信念是预先确定的组织框架,一个人会按照它们来理解、解释、评价自己的处境、经验。 (4)一个人带着非理性信念来解释、评价他所知觉到的现实,这种思维过程往往是非理性的、畸形的。 (5)发展出非理性信念的原因有:先天,后天经验的影响。 艾莉斯列举美国人常有的非理性信念有10多种:(1)一个人必须获得每个重要任务的欣赏和爱;(2)一个有价值的人必须能做任何事,适应各种环境,在各方面都能取得成就;(3)一个人的行为不负责任或不公平时,应该受到责备、谴责和把他看作坏人、恶人或坏蛋;(4)事与愿违(失败,受到不公平对待,被拒绝)是可怕的,悲惨的;(5)人生之不快是外部原因引起的,人力无法控制或改变的自己情绪;(6)对那些似乎危险或可怕的事情,必须时刻提防它,回避它;(7)在困难和责任面前,逃避比面对更容易;(8)过去经历是相当重要的,那些曾经影响你生活的事,必然影响你目前的情绪和行为;(9)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生活今不如昔就太可怕了;(10)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2.1.3 REBT的策略和技术 REBT最主要的治疗策略是认知策略,除了认知策略之外,它还运用一些情绪和行为定向的策略和技术,如理性—情绪想象,角色扮演,羞耻—攻击练习,现实脱敏,后效管理,阅读REBT书籍,家庭作业,幽默和REBT歌曲等。 2.2贝克的“认知疗法” 2.2.1理论 阿伦·贝克(Aaron Beck)的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结构性的、短期的、针对抑郁症提供的心理治疗方法。这种疗法强调信念系统和思维在决定行为和情绪中的重要性。认知治疗的焦点是了解歪曲的信念并应用技术改变不适当的思想,从而产生情感和行为改变。在治疗过程中,治疗者的注意力放在来访者没有意识到的思想上和信念体系的障碍性偏差上,通过矫正这些偏差来达到来访者希望的改变。 2.2.2 原理 认知疗法的原理为:(1)以发现并矫正来访者的认知模式(想法、行为、情境等)为基础;(2)要求正确的治疗联盟;(3)治疗的重点在于合作和积极参与;(4)本疗法是确定目标,关注问题;(5)首要的重点是现在;(6)重在教育,使来访者成为自己的治疗师,强调预防复发;(7)认知疗法有时间限制,绝大多数需4-14次;(8)认知疗法有结构性;(9)认知疗法教会来访者识别、评价自己的功能不良 的想法和信念,并对此做出反应;(10)用不同的技巧来改变思维、情绪和行为(马建青,2006)。 2.2.3 干预结构 认知行为疗法和其他疗法一样,大体都遵从一定的程序,包括:评估来访者、确定治疗目标、建立治疗关系、具体治疗过程、终止治疗。本研究之所以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是因为认知治疗是一种比较结构化的治疗法,几乎所有的认知治疗都遵循着一定的治疗程序。每次治疗的结构大致如下(翟书涛,2001): (1)目标设定:认知治疗的基本目标是,改变思维的偏差和歪曲,从而让个体的心理功能更有效。注意力放在个体的认知加工过程上,是这个过程使他们的情感和行为出了偏差。通过对来访者的认知歪曲进行挑战、实验和讨论,从而带来积极的感觉、行为和思维。在设置目标时,认知治疗师要选择那些具体的、首要的目标,并和来访者一起努力。目标可能有情感的、行为的和认知的成分。这一阶段的关键在于要帮助来访者将模糊的目标变得清晰,具有可操作性,这样才能使治疗有的放矢,并为治疗效果的评估提供根据。 (2)心境检查:心境检查既包括来访者自己的主观,也包括一些客观的自我报告问卷。来访者报告的内容以及测试的问卷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而定。咨询师要根据来访者的特点设置每次心境检查的内容。 (3)认知疗法教育:认知行为疗法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教育患者成为自己的咨询师。咨询师在这个阶段要教给来访者认知治疗的理论,教会他们识别自己的自动思维,并学习常见的思维歪曲以及对这些思维歪曲进行辩论的方法。 (4)日程设置:日程设置即决定每次会谈讨论的内容,一般来说,在早期会谈,咨询师应对日程设置负更多的责任,在以后的会谈中逐渐将责任转交给来访者。对来访者来说学习日程设置是很重要的,这样他在治疗结束后能不断地应用自我疗法。 (5)家庭作业:每次治疗结束后,治疗者会给来访者布置家庭作业,要求来访者在两次治疗中间自己对自己的情绪、行为、思维进行监控和评估,以使治疗的效果能够在治疗以外泛化。研究表明,规律完成家庭作业的来访者较不能完成者效果更佳。在每个会谈复习家庭作业能强化这个行为,传达进行各会谈之间连接工作的价值。 (6)反馈和:每次会谈的最后一个要素是反馈。反馈是为了进一步加强情感协调,提供咨询师关心来访者思想的信息,同时也给患者一个表达的机会,及咨询师解决可能产生的任何误解。同时在最后小结时,咨询师应回避激发来访者产生痛苦的负性思维,以积极的方式帮助来访者完成既定的任务。 2.2.4非理性思维 贝克的认知疗法中强调改变非理性的自动思维。典型的非理性思维包括:(1)非此即彼:用两分法看待事物而不是将事物看作一个连续体;(2)灾难化:消极地预测未来而不考虑其他的可能结局;(3)使不合格或打折扣:毫无理由地否认自己的积极经历、事迹或素质;(4)情绪推理:因为感觉很强烈(实际上是相信)就认为某件事合乎现实,无视或轻视反面的证据;(5)贴标签:给自己或别人贴上固定的大标签,不顾实际情况下结论;(6)最大化/最小化:在评价自身、他人或一件事时不合理地夸大消极面/或缩小积极面;(7)精神过滤:不看整体,仅将注意力集中于消极的细节上;(8)度人之心:坚信自己懂得别人的心思,而不考虑其他的可能性;(9)以偏概全:远远超出现有处境得出一个更大范围的消极结论;(10)个性化:相信别人都是因为自己才消极行动,而不考虑其他更有可能的解释;(11)“应该”和“必须”陈述:有一个精确固定的观念认为自己和别人应该怎么做,高估了不这样做的严重后果;(12)管状视力:只见事物的消极方面(韦夏,2007)。 3 国外社交焦虑的干预研究 目前为止,国外对于社交恐怖症的干预主要是药物的治疗和 理干预。药物治疗的时间并不是很长,有研究表明,药物治疗对 社交恐怖症有肯定的干预效果。 和药物治疗相比较,社交焦虑的心理干预被关注的历史更长,并且在各种理论的指导下,发展了许多有效的干预技术。尤其是认知行为干预法的历史比较长。过去的二十多年以来,以行为主义与认知理论为指导的干预方法治疗社交焦虑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并发展了一系列有效的干预技术。 3.1 社交焦虑的行为干预法 Goldstein,Sprafkin&Gersllaw、Liberman(1975年)Trower, Tryont&Argyle(1978年)基于社交焦虑患者是缺乏相应的社交技 能这一假设,发展出了一系列的社交技能训练的方法。 1976年,Marzillier等人比较了社交技能训练与系统脱敏疗法,发现前者干预效果持久,但总的干预效果并不明显优于后者。TI-ower在1978年比较运用这两种方法对于社交恐怖和社交无能的干预效果,结果发现两者对于社交恐怖症的干预效果相等,而社交技能训练对于社交无能的干预效果明显优于系统脱敏。 1985年Butler通过运用暴露疗法治疗社交焦虑障碍患者,他认为,能使患者从暴露疗法中获益的应该是明确界定的、逐级划分的、能够重复、能延长、能经得起患者焦虑的情境。而现实中这样的情境是无法很好得到满足的。 Ilenliberg(1985年)等学者曾以想象的和实际的接触焦虑情境治疗7名社交焦虑患者,结果表明,无论在自评情绪、生理的激动状态或者行为上所表现的焦虑程度,循序渐进式的由想象而至真实面对焦虑情境,比领悟性的治疗方法更有效。 还有的学者用想象的系统脱敏法与社交技能训练进行干预效果比较研究,社交焦虑训练着重角色扮演和即时反馈,并通过观看交往活动的录像,讨论各种社会情境中可供应用的社交技能。结果发现两组的自评焦虑程度都显著减低.不过,社交技能训练比较显著的减除了社交行为上的障碍,而系统脱敏组则在增加社交活动上有显著的效果。 3.2 社交焦虑的认知行为干预法 认知行为干预法主要是以Beck,EI一15与Me1ehenbaum的观点作为基础,已发展了各种不同的干预,比如:合理情绪疗法、自我指导训练、焦虑管理训练、认知行为干预法的多重组合等等。他们都强调改变认知来消除负面情绪,基本的概念包括:1.人对于自己的行为,都会进行暗自评估或者预期;2.负性的自我认知会产生焦虑情绪,妨碍行为的表现;3.通过改变不合理的认知,加上反复的练习,能够缓解社交焦虑。 1971年Meiehenbaum,Gilmore&Fedoravieiua运用“自我指导训练”进行社交焦虑症的干预,后来有Haye:等人复制他们的技术进行认知改变训练。 同年Stlin&Ricllardson用“焦虑管理训练’,治疗弥散性或者一般性焦虑,后来又被运用于干预社交焦虑。1980年Hu比l:ing等人的研究表明焦虑管理技术在降低大学生的一般焦虑方面是有效果的,并且也对门诊焦虑症病人有效果。 Heimberget在1985年提出最有效的干预法是认知行为干预法的多重组合。并对7个社交恐怖症患者实施认知行为干预法后,所有的患者在行为、心理测量以及自我报告中都表明其焦虑有明显下降。在6个月后的追踪调查中,7个患者中有6个仍然保持治疗后的效果。1993年他和同行们对接受认知行为干预法和“教育支持团体治疗”的49名社交恐怖症患者进行5年的追踪调查,评估结果表明,接受认知行为团体千预的病人比接受“教育支持团体治疗”的人有更多的改善。Edelmann(1992年)认为这种多重组合干预是最有效的. 认知行为干预法在处理社交焦虑问题上是卓有成效的,在临床 心理学领域居于重要领导地位。 3.3 行为干预法与认知行为干预法的比较研究 为寻求最有效的干预方法,不少的心理学家运用各种治疗技术进行比较研究,而其中最多还是行为干预法与认知行为干预法的干预效果对照: 1984年Trower提出社交恐怖症的产生是认知功能失调而非缺乏社交技能的结果,因此对于社交恐怖症的干预应该是有目的地系统地解决认知障碍才对。 Kanter&G叭df:ied于1979年曾经用65名社交焦虑,$.者比较了理性重组与自控脱敏的干预效果,两组参与者的焦虑程度都显著地减低,并且在九个星期的随访评定中,仍然能保持显著的干预效果。不过,理性重组比自控脱敏更能有效地降低情境性和特质性焦虑,说明了认知疗法的优越性。1984年,Bulter等人邀请了45名有社交焦虑的门诊病人,参与一项比较仅直接接触焦虑情境方法和在直接接触焦虑之外还学习识别焦虑的出现及运用正面自我述评方法之间干预效果的区别,结果表明,实验组(加了认知改变的组)有更加显著的进展,而且在六个月的随访评定中,仍然能保持此优势。 1985年Emmelkamp等学者比较了真实面对接触,自我提示训 练和理性情绪疗法对于社交焦虑的相对干预效果。结果发现尽管三 组都有明显改善,但是只有理性情绪疗法能成功破除非理性思维。 总之,在两种干预法的效果比较研究表明,认知行为干预法是优于单纯的行为干预法的。 3.4 团体与个别干预的比较 团体干预是一种在团体情境下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心理咨询方式,1一2名咨询师主持,根据来访者问题的相似性或来访者自发成课题小组,通过团体组员之间良性的人际互动,达到促使个体我成长、疏解心理困扰、发展良好的适应的助人过程。团体干预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活动,既可以用来疗各种心理疾病,同时也可以解决正常人的心理适应问题。 1985年,cllrist.ff等人对6个有人际问题的羞怯的高中生进行了团体治疗,前四周重点在于人际交往问题的解决,后四周重点在于强调交谈的技术。治疗结束以后对这些学生进行评估后,发现他都有了更为积极的自我评估。 1993年Seholing&Efnmelkamp比较以个别和小组的方式研究73名社交焦虑患者的干预效果,由患者自行决定参加个别或者团体的理治疗方案。治疗方案有三种。结果表明,从整体而言,干预效最高的是以团体的方式,先进行认知干预,然后让他们真实面对虑情境;干预效果次之者是以团体治疗的方式进行两个疗程的面对接触;而团体干预中效果最低的是整合性的治疗。可能是因为整合式的干预方式的目标通常指向问题的多个方面的多个层面,比较复杂,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全掌握的,而且这种方法缺乏鲜明的取向和理念。 GeraldCorey指出:“团体咨询的基本原理是它提供了一种生活经验,参加者能将之应用于日常生活与他人的互动中” 从已有的干预研究结果来看,运用团体干预的方式干预社交焦虑是一种很有效的方式。有人在对团体干预的特点阐述的有关文献中,把“团体干预特别适合人际问题”作为团体干预的四大特点之一。 不过,也有人提出,尽管团体干预有上述种种的益处,它也存在一些问题,那就是很难深入的处理每一个个体的问题。此外,团体所花的时间也比个别干预要多,容易造成有的组员中途退出。 尽管已有人采用精神分析的技术进行团体或者个体的社交焦虑干预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精神分析的干预技术操作的专业要求相当严格,耗时长,而且效果评定也存在一定的困难,介绍文献很少,所以在此未详加介绍。 人本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罗杰斯的“交友小组”疗法在社交焦虑的干预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人本主义更多的是作为团体干预的指导理念贯穿始终。 总之,国外心理学家们在不同理论的指导下,对社交焦虑从各自不同的角度与不同的层面进行干预取得不少成果,其中以认知行为干预法和行为干预法的研究最为突出,大都认为认知行为干预法优于行为干预法,团体干预也是一种有效的社交焦虑干预方法。 结论:上述文献综述是关于社交焦虑干预的,希望参考文献,进行进一步的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程灶火著(2003).实用短程心理治疗[M].人民卫生出版社. [2]曹中昌、唐秋美:《社交恐怖症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95年,第22卷,第3期。 [3]杨眉:(大学生社交焦虑的集体心理治疗),(中国心理卫生杂志),l997年,第11卷第4期。 [4]毕希名,徐以琳,毕玉(2004).认知行为治疗[J],青岛医药卫生,36(4):248-250.
/
本文档为【社交焦虑文献综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