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河北所出战国时期秦国有铭兵器整理与研究

2017-11-25 9页 doc 23KB 64阅读

用户头像

is_109139

暂无简介

举报
河北所出战国时期秦国有铭兵器整理与研究河北所出战国时期秦国有铭兵器整理与研究 【关键词】河北地区;战国时期;秦国有铭兵器;武库;少府;寺工 【摘 要】河北地区所见的10件战国时期秦国有铭兵器,对于研究秦国的武库制度、少府制度和寺工制度以及对上郡、栎阳、衙、德、高望、氏和蓝田等古地名的考证提供了文字和实物材料。 河北地区出土的战国时期秦国有铭兵器多发现于易县燕下都,它地如正定也有零星发现,此外亦有拣选、征集得来,其主要来源当是战国后期秦燕、秦赵之战事与之后驻屯军所遗留,所见诸器的铭文,对于战国后期秦国兵器铸造和使用制度以及一些相关问题都有所涉及。目前我们对战国...
河北所出战国时期秦国有铭兵器整理与研究
河北所出战国时期秦国有铭兵器整理与研究 【关键词】河北地区;战国时期;秦国有铭兵器;武库;少府;寺工 【摘 要】河北地区所见的10件战国时期秦国有铭兵器,对于研究秦国的武库制度、少府制度和寺工制度以及对上郡、栎阳、衙、德、高望、氏和蓝田等古地名的考证提供了文字和实物材料。 河北地区出土的战国时期秦国有铭兵器多发现于易县燕下都,它地如正定也有零星发现,此外亦有拣选、征集得来,其主要来源当是战国后期秦燕、秦赵之战事与之后驻屯军所遗留,所见诸器的铭文,对于战国后期秦国兵器铸造和使用制度以及一些相关问题都有所涉及。目前我们对战国时期秦国兵器的相关研究,特别是对其铸造、贮藏、发放和#管理#的认识几近成熟[1],本文立足河北地区所出,陈列诸器加以整理论述,以期对前贤成果有所校补。 1、十八年上郡武库戈 1957年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百福村南出土,战国时期器物,现藏河北省博物馆。本器已残,残长18.9厘米,直援上扬,援的两面开刃,长胡,阑侧三穿,内后部三边开刃,内上有一横穿(图一)[2]。内两面均刻铭:正面为“十八年,漆工朐,??丞巨造,工正”,背面为“上郡武库”(图二)。《集成》编号为17.11378,相关著录见于《选集》第78页图版145等。 2、上郡武库戈 河北易县燕下都练台庄村采集,战国晚期器物,现藏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本器援内通长26.4厘米,援扁平,前端较 宽,后端较窄,援上昂,长胡有阑,内上一梯形穿,阑内有三个长方形穿。内一面竖刻“上郡武库”四字,“库”字右侧下錾刻字;另一面錾刻有铭,“工二字较清晰,其他字迹锈蚀。相关著录见于《燕下都》第830页,标本号78YBLT?08。 3、二年少府戈 1970年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北沈村出土,战国晚期器物,现藏河北省博物馆。本器通长23.6厘米,阑侧三穿,内部一穿,胡相对较长。内上倒刻“少府,二年作”。相关著录见于《选集》第79页图版146等。 4、少府矛 1966年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西沈村出土,战国时期器物,现藏河北省博物馆。本器通长14.7厘米,脊与刃缘突起,上一穿。两面刻铭:正面为“少府”,背面为“武库受(授)属邦”(图三)。《集成》编号为18.11532,相关著录见于《选集》第80页图版147等。 5、少府矛 河北易县燕下都武阳台村采集,战国晚期器物,现藏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本器通长14.7厘米,銎作圆筒形,脊隆起,有凸棱,脊两侧有血槽。正面銎部刻铭“少府”,背面左侧血槽内至銎部刻有“武库受?属邦”六字。相关著录见于《燕下都》第832页图479,图版178.1,标本号66W?0735。 李学勤先生曾论“十八年上郡武库戈”作“十八年上郡戈”,隶定铭文为“十八年,漆工朐,丞巨造,工正”;“二年少府戈”铭文为“少府,二年乍(作)”;“少府矛”铭文为“少府;武库受(授)属邦”[3]。 从上述兵器铭刻我们可以看出,秦国兵器是由国家统一管理铸造、贮藏和使用的,分为中央督造和地方督造两大系统,所造器物需由武库登记造册,标识记号,妥善管理。其铸造应是借鉴了三晋的兵器铸造,分为督造、主造、造者三级,由丞相代表中央政府督造,少府工室是中央主管兵器铸造的官署机构,为主造[4],秦始皇时期又有寺工这一官署机构作为 主造[5]。工师即是造者,且造者的内部组织中还有工师、丞、工三级,丞应是工师的副手,实行“物勒工名”。故可知“十八年上郡武库戈”铭文中的“朐”、“巨”、“正”和“上郡武库戈”铭文中的亦是各级官吏、监造、工匠之私名。 “武库”即武器库,就是贮藏兵器的仓库。《说文》:“库,兵车藏也。”[6]《礼记?曲礼》郑玄注曰:“库,谓车马兵甲之处也。”[7]秦国的武库初仅设于秦都咸阳,后复设于上郡[8],此即“上郡武库”之由来。由“少府矛”铭文我们可以看出,兵器在铸成后先由武库保存,然后授予各属邦即各地驻军使用。 秦国地方一级的兵器铸造管理主要设在少部分新得的边远郡县[9],最早是上郡,还有蜀郡、河东郡、陇西郡及汉中郡等。郡守相当于中央一级铸造兵器的相邦、丞相,为督造者。上郡北接匈奴,地理位置重要,秦在此地驻有重兵,定然需要大量兵器,故郡属各县均可制造兵器。“十八年上郡武库戈”中的铭文“漆”,当是上郡属县漆垣之省称,《汉书?地理志下》、《后汉书?郡国志》均作漆垣属上郡,秦置[10]。“工朐”为主造者,“丞巨”是工朐的副手,“工正”是造者。督造者在中央为丞相,地方则为郡守,且“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可见秦国兵器冶铸监造制度之严格及其强兵政治路线之一斑。 “十八年上郡武库戈”工名为“正”,却不避秦始皇嬴政讳,可知其器当造于昭襄王十八年(前289年)。少府原为三晋官名,秦庄襄王时亦设少府一职,其下设工室铸造兵器及其它青铜器物;又秦戈形制以庄襄或始皇为界,前作中长胡三穿式,后作长胡四穿式[11]。从“少府戈”形制看,胡特长而三穿,虽开秦始皇时期长胡戈之先河,但三穿仍有秦昭襄王时兵器的特点,故此戈年代当于秦庄襄王时,二年即庄襄王二年(前248年)。“上郡武库戈”形制作中长胡三穿,年代当为秦昭襄王以前,最晚应不晚于庄襄王四年(前246年)。三件少府矛之时代,据李学勤先生推定亦约当秦始皇时期[12]。 6、栎阳戈 河北易县燕下都西沈村采集,战国晚期器物,现藏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本器援内通长25.5厘米,援刃前端较宽,后端较窄,援上昂脊凸起,有棱;长胡,胡的末端作圆角,有刃;直内,三面有刃,内刃缘斜收作弧状,下角为圆角;内上有一长方形穿,阑内有三个长方形穿。内上一面錾刻“吾”字,另一面穿后原竖刻二字,已不清,内上近末端錾刻铭“栎阳”二字。相关著录见于《燕下都》831页图478.7等,标本号66XSH?025。 7、栎阳戈 河北易县燕下都西沈村采集,战国晚期器物,现藏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本器援内通长21.85厘米,形制与上件大致相同,惟援上刃较直,胡末端作直角,无刃;凡刃部均有开刃的锉口痕迹。戈内一面錾刻铭“栎阳”二字,胡部錾刻铭二字;另一面錾刻铭“何”二字,胡部錾刻铭“田”二字(图四)。相关著录见于《燕下都》831页图478.8-9等,标本号72XSH?06。 按上文所述,秦国亦类似三晋设库来管理兵器铸造,但不同于三晋的“多设且地点极为分散”,秦国除首都咸阳外,只有旧都雍、栎阳设库,故“栎阳戈”当为栎阳库所作。直至战国晚期才有例外,如[13],这当是利用新得三晋之县的现成制度和设备以补充兼并战事对武器所需的缘故。两件“栎阳戈”形制均作中长胡三穿,类于“上郡武库戈”,年代当为秦昭襄王以前,最晚应不晚于庄襄王四年。 栎阳,地名,在渭河北岸,其遗址发现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东武屯乡官庄、御宝屯一带[14] 。自秦献公二年(前383年)至孝公十二年(前350年),栎阳为秦都,凡34年。《史记?秦本纪》云:“献公二年„„城栎阳”;“(孝公)十二年,作为咸阳,筑冀阙,秦徙都之。”[15]栎阳对于秦后世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因栎阳靠近秦魏战争前线,为了解决秦国对魏战争上的弱势,故而从关中西部的雍迁都栎阳,可以更好地与魏争夺“河西之地”[16]。此外,著名的商鞅变法 即发生于此时此地。后虽徙都咸阳,但栎阳作为都城的主要门户,既是交通要冲、军事重镇,又是商贾云集的经济中心之一,楚汉相争时又一度作为汉之临时都城[17],《括地志》记云:“汉七年,分栎阳城内为万年县,隋改为大兴县,唐复万年。”[18] “吾”,应读为“衙”,地名,黄盛璋先生对此有精确考证[19]。《汉书?地理志上》:“左冯翊有衙县,在今陕西白水东北。”德,地名,《汉书?地理志上》:“左冯翊有[21]《水经?渭水注》有“渭水之阳即德县界也,城在渭水之北,沙苑之南”,其故城在今大荔县朝邑镇西南21.5公里[22]。一般秦戈在内的一面多刻铸地,另一面所刻地名多为使用地[23] ,故可知标本号66XSH?025的“栎阳戈”当为旧都栎阳库所造,吾(衙)地所用;标本号72XSH?06的“栎阳戈”亦为旧都栎阳库所造,使用者为德地方驻军,亦可知德之名至迟在战国晚期已经出现。 8、高望戈 1981年3月从正定县牛家庄村征集,战国后期器物,现藏正定县文物保管所。本器已残缺,残长23.5厘米,内长8.8厘米,阑长14.4厘米。援较宽扁上翘,脊棱不明显,锋尖残,胡稍长,三穿近半圆形。内微上翘,其上一长方形横穿。内如刀形,上下有刃。近穿处竖刻铭文二字“高望”。《集录》编号为1103,《汇编》编号为1704,相关著录见于《文物》1999年第4期87页图2,88页图4等[24]。 9、氏戈 1981年3月从正定县牛家庄村征集,战国后期器物,现藏正定县文物保管所。本器通长22.2厘米,内长8.5厘米,阑长12.5厘米。狭援微弧上翘,脊棱明显,锋稍圆钝,长胡三穿,穿近梯形。内作刀形,上下有刃,刃较锋利,其上一长方形横穿(图五)。内上刻铭文4字“氏,师廿”(图六)。《集录》编号为1136,《汇编》编号为1705,相关著录见于《文物》1999年第4期87页图1,88页图3等[25]。 以上二戈同时发现,从其铭文字体及形制来看,可认定其属秦物,且为战国后期器物。“氏戈”铭文“师廿”,为兵器编号。“高望”、“氏”均为地名,据《汉书?地理志上》,高望在上郡[26],氏在上党郡[27] ;《中国历史大辞典?历史地理卷》则称高望在今内蒙古乌审旗北,氏在今山西安泽县东南。《水经?涑水注》:“《春秋》文公七年,晋败秦于令狐,至于刳首,先蔑奔秦,士会从之。阚曰:‘令狐即猗氏也。’”[28]又有战国时期魏国的“九年淄丘戈”,其胡部亦有刻铭“高望”二字,黄盛璋先生以为秦时增刻[29],可能是俘获的原魏国兵器而发放给高望驻军使用的。此“高望戈”可能最早也是属于高望驻军使用,“氏戈”也应类此,为氏驻军使用,或许是随着秦兼并六国的战事而辗转流传到了河北正定地区。这两件器物的出土,说明高望、氏作为地名至迟在战国末期已经出现。 10、蓝田矛 河北易县燕下都北沈村采集,战国晚期器物,现藏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本器通长15.3厘米,銎径17×2.6厘米。銎扁圆筒形,銎直达刺端,两面中部各有一圆穿,、刺有明显分界;刺中部有凸棱,棱脊两侧有血槽。上錾刻铭“蓝田”二字。相关著录见于《燕下都》834页图480.4,图版178.4等,标本号72B?08。 蓝田,地名,《读史方舆纪要》云:“玉之次美者曰蓝,县之山出玉,故名。”[30]其地处关中东部,在今陕西省蓝田县。秦献公六年(前379年),蓝田、蒲、善明氏改为县:“献公六年,初县蒲、蓝田、善明氏。”[31]此举为秦在全国范围内设置县制做了准备,可谓后世郡县制度之张本。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前312年),秦楚曾战于此,楚师大败[32] 。 在对河北地区出土的战国时期秦国有铭兵器作简单梳理后,我们不难发现,战国晚期战事频繁激烈,仅以燕、赵之一隅所出,既可窥见战国时期秦中央、地方所监造兵器样本之全 貌,又可对战国秦之兵器使用和军队调度加深了解,从而更可知战国之所以为“战国”了。 本文写作曾蒙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沈长云师的指导,惟文责笔者自负。 [1]择其要者:a.李学勤:《论河北近年出土的战国有铭青铜器》,载《新出青铜器研究》,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17-226页;b.陈平:《试论秦国兵器的年代及有关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1982年;c.黄盛璋:《秦兵器分国、断代与有关制度研究》,载《古文字研究》第21辑,中华书局,2001年;等等。 [2]本文所采用器物形制及铭文说明、图片的来源,除首取原始发现或发掘外,其次征引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中华书局,2007年(文中简称《集成》);刘雨,卢岩:《近出殷周金文集录》,中华书局,2002年(文中简称《集录》);钟柏生,陈昭容等:《新收殷周青铜器铭文暨器影汇编》,台北艺文印书馆,2006年(文中简称《汇编》);河北省博物馆、文管处:《河北省出土文物选集》,文物出版社,1980年(文中简称《选集》)及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燕下都》,文物出版社,1996年等相关著录,以补不足,在此谨致谢忱~ [3] [12]同[1]a。 [4]黄盛璋:《秦兵器制度及其发展、变迁新考(提要)》,载《秦文化论丛(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428页。 [5]a.陈平:《〈“寺工”小考〉补议》,《人文杂志》1983年2期;b.黄盛璋:《寺工新考》,《考古》1983年9期。 [6]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第192页。 [7]孔颖达:《礼记正义》,中华书局(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258页。 [8][9][13]同[4],第427页。 [10]a.班固:《汉书》卷28《地理志》,中华书局,1962年,第1617页;b.范晔:《后汉书》卷23《郡国志》,中华书局, 1965年,第3524页。 [11]a.陈平:《试论战国型秦兵的年代及有关问题》,载《中国考古学研究论集》,三秦出版社,1987年,第321页;b.王辉:《秦铜器铭文编年集释》,三秦出版社,1990年,第51页。 [1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栎阳发掘队:《秦汉栎阳城遗址的勘探和试掘》,《考古学报》1985年3期。 [15]司马迁:《史记》卷5《秦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第203页。 [16]a.杨希义:《西安的军事与战争》,西安出版社,2002年,第14页;b.朱士光:《西安的历史变迁与发展》,西安出版社,2003年,第132页。 [17]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汉研究室:《秦物质文化史》,三秦出版社, 1994年,第92页。 [18]李泰撰,贺次君辑校:《括地志辑校》卷1《栎阳县》,中华书局,1980年,第23页。 [19][29]同[1]c,第227-285页。 [20][21]同[10]a,第1545页。 [22]张自修:《中华秦文化辞典》,西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70页。 [23]后晓荣,田小娟:《秦上郡置县考》,载《早期秦文化研究》,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323页。 [24] [25]樊瑞平,王巧莲:《正定县文物保管所收藏的两件战国有铭铜戈》,《文物》1999年4期。 [26]同[10]a。 [27]同[10]a,第1553页。 [28]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中华书局,2007年,第170页。 [30]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53《西安府上》,中华书局,2005年,第2559页。 [31]同[15],卷15《六国年表》,第715页。 [32]司马光:《资治通鉴》卷3《周纪》,中华书局,1956年,第92页。 〔责任
/
本文档为【河北所出战国时期秦国有铭兵器整理与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