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在香港中环卖北京煎饼的美国人

2018-09-12 4页 doc 14KB 1阅读

用户头像

is_633423

暂无简介

举报
在香港中环卖北京煎饼的美国人在香港中环卖北京煎饼的美国人 在香港中环卖北京煎饼的美国人 金伯亮不想加盟,却想要配方,班师傅表示“闻所未闻”、“老外会吃不会做”,不得砸了招牌,金伯亮天天跑去班师傅店里,边吃边看着学,有时候还可怜巴巴地问能不能做一个试试。班师傅脸皮薄,人不多时就让他做,“做坏了就给它扔了,做好了(他)还可以自个儿吃。”最后,金伯亮打动了班师傅,不光拿到了配方,还请班师傅来到香港,亲自配置酱料,培训员工。 记者对着“老金煎饼”的比特币付款机研究了十几分钟,终于成功兑换了0.008122比特币。 在前台扫下订单的二维码,发送支付,从店员...
在香港中环卖北京煎饼的美国人
在香港中环卖北京煎饼的美国人 在香港中环卖北京煎饼的美国人 金伯亮不想加盟,却想要配方,班师傅表示“闻所未闻”、“老外会吃不会做”,不得砸了招牌,金伯亮天天跑去班师傅店里,边吃边看着学,有时候还可怜巴巴地问能不能做一个试试。班师傅脸皮薄,人不多时就让他做,“做坏了就给它扔了,做好了(他)还可以自个儿吃。”最后,金伯亮打动了班师傅,不光拿到了配方,还请班师傅来到香港,亲自配置酱料,培训员工。 记者对着“老金煎饼”的比特币付款机研究了十几分钟,终于成功兑换了0.008122比特币。 在前台扫下订单的二维码,发送支付,从店员手里接过一个价值39港币的烤鸭味煎饼。这家煎饼店开在香港中环已经一年多了――用比特币付款,这是老板金伯亮先生想出的点子,为了对接金融中心的商业属性。 “人社会地位越高,吃东西越拘谨,越讲究礼仪。”金伯亮心知肚明,让从附近高不可攀的写字楼里走出的中环男女,拿着纸包站在门口,一口一口吃掉一个热气腾腾的便宜吃食,有太多面子上的顾忌。比特币支付代表着融合高科技的开放思想,为煎饼增添流行元素和进取精神,同时,也能“靠噱头保持新鲜感”。坐在中环半山扶梯附近的一家咖啡厅里,穿着浅蓝色衬衫的金伯亮同时掏出两张名片,一张印有法国某投资银行香港分行证券销售总监,另一张则是老金煎饼的创始人兼CEO。 采访开始前,金伯亮跑去酒吧灌了一杯白酒,满负荷工作一整天,“实在需要一杯烈性酒来释放一下了”,他的本职工作是每天盯着港交所的大盘,预测股票走势,帮客户拿主意买进卖出。这一买一卖也为老金煎饼带来了人脉和商机:香港首家煎饼店、老外创业、香港投资推广署大力推荐„„老金煎饼曾占尽风头。最火爆时,一天能卖出1500个煎饼。就餐高峰期间,20平方米的小店门口排着四五十号人。金伯亮成功地吸引了那些“有身份”的人。他想要的那种不拘小节的 街头感,在中环实现了。 当记者第一次走进老金煎饼的时候,店里放着北京地下Hip-Hop乐队阴三儿的专辑。老金以前在北京时,喜欢混在南锣鼓巷附近的小酒吧,到MAO听现场。他在墙上贴着王菲、《甜蜜蜜》、《堕落天使》的海报,最常放的是崔健、许巍、朴树的音乐,不少内地来的“港漂”,爱跟老金聊几句,找找共同的城市记忆。金伯亮想为老金煎饼塑造一种格调:“人们进来,待几分钟,听音乐,吃煎饼,有时坐下和朋友聊几句,又晃出去。非常随意,又非常都市。”他用所有接触到的中国文化来丰富老金煎饼的文化,不在乎这种文化的具体涵义是否和煎饼相关,是否符合人们的想象,就像他不在乎煎饼到底算不算北京小吃一样。 与煎饼结缘是在1998年秋,热爱中国文化的纽约客金伯亮来到北京留学,在一次上早课前吃下了第一口煎饼,从此就再也忘不掉这个味道。“热乎乎的,很新鲜,有一点辣,有一点甜,还可以定制~”在北京的两个月中,金伯亮吃了京城大大小小无数煎饼摊,回到美国后,他把开煎饼店的想法写进了一篇商学院硕士研究课程论文。在他看来,老北京的煎饼好吃又独特,蕴藏着无限商机。这份商业企划案,终于在2013年,金伯亮在香港定居的第六年派上了用场。 目前老金煎饼在香港有两家店,都在租金昂贵的地带,店面分别只有十几二十几平方米,仅仅容得下厨房和一条窄窄的走廊。中环店稍大,分楼上楼下两层,楼下原本是办公区,现在用一道折叠屏风隔开,靠楼梯的地方摆了两张方桌、几把木椅。即便是在处处拥挤不堪的香港,这家店还是显得格外拥挤。 老金煎饼的员工大多是香港本地人,从没吃过煎饼。开店之前,金伯亮在报纸上刊登广告,正经八百地招聘经理、店长、高级厨师、厨师,被人调侃他实际上招的是“搅面糊员、拌酱员、切葱切香菜员”。他先招到了一个麦当劳的前员工,这个员工就帮他“搞定了所有人”。到现在为止,老金煎饼的员工大部分曾为麦当劳工作过,语速奇快、手脚麻利、敬业勤快、效率很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帮助金伯亮追上了中环的快步伐。 为了做出口感正宗的煎饼,金伯亮多次跑去北京,拜了“小闫煎 饼”的班师傅为师。 拜师学艺的照片如今就贴在老金煎饼的墙上,让顾客眼见为实―“别看店主是个老外,煎饼可是货真价实的”。当初,班师傅收下这个洋徒弟完全是因为抵挡不住他的软磨硬泡。金伯亮不想加盟,却想要配方,班师傅表示“闻所未闻”,“老外会吃不会做”,不得砸了招牌,可金伯亮天天跑去班师傅店里,边吃边看着学,有时候还可怜巴巴地问能不能做一个试试。班师傅脸皮薄,人不多时就让他做,“做坏了就给它扔了,做好了(他)还可以自个儿吃。”最后,金伯亮打动了班师傅,不光拿到了配方,还请班师傅来到香港,亲自配置酱料,培训员工。 在继承传统口味的基础上,老金煎饼也有自制的改良煎饼。改良煎饼以传统的小米面、荞麦面、紫米面和绿豆面作为饼皮,在馅料的选择上融合了不同地区的特色,比如融合香港本地风格的叉烧煎饼和港式甜煎饼,讨好外国人的芝士火腿蛋煎饼和芝士香肠蛋煎饼,结合上海糍饭团配料推出的上海煎饼,以及北京风格的北京烤鸭煎饼。 这里面,烤鸭煎饼和传统原味煎饼并列,是店里的销售冠军。前者用煎饼代替传统薄饼裹上烤鸭、甜面酱、黄瓜,非常受香港本地人和外国人欢迎;而后者拥有最熟悉、地道的口感,是在香港旅居的大陆人的首选。虽然明知煎饼以山东和天津为正宗,但在金伯亮心里,却始终把煎饼当作北京小吃。何况在商言商,在拓展海外市场上,北京比山东、天津更具知名度。“也许等老金煎饼做大之后,我们会推出天津口味的煎饼,往饼皮里面夹上油条”,金伯亮笑着说。 金伯亮喜欢香港,觉得这里充满机会和挑战。他也想念北京的胡同和街边小吃,但对于一个老外来说,融合着中西方不同文化的香港显然更容易适应。至少在北京他得学中文,而在香港,人们都跟他讲英语。他的香港朋友也都很“国际化”,大家思维方式相近,相处起来容易。在香港扎根之后,金伯亮下一步就要带着老金煎饼走向世界。首选气候寒冷的地区,因为符合煎饼“热腾腾的北方小吃”的原始属性。他最盼望的还是把老金煎饼开到美国去,开进大学校园或是体育馆附近,主打大学生市场,就像1998年金伯亮在校门口第一次吃的那个煎饼摊。 摘自《人物》2014年10月号
/
本文档为【在香港中环卖北京煎饼的美国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