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天气预报

2017-09-15 24页 doc 104KB 850阅读

用户头像

is_713593

暂无简介

举报
天气预报天气预报 北京 03月03日08时—03月04日08时 阴转多云 4?,—3? 北风4-5级转北风5-6级 杭州今日天气(2005.03.03) 今天 明天 后天 日期 天气 阴 阴转多云 多云转晴 6 ?C 4 ?C 4 ?C 最高温度 0 ?C 0 ?C -2 ?C 最低温度 <3级 <3级 <3级 风向/风力 凉 冷 N/A 舒适度 最弱 最弱 N/A 紫外线强度 有趣的民谚识天气 千百年来,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通过长期的观察,积累了丰富的看天经验,形成了各地各具特色的气象民谚。这些气...
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 北京 03月03日08时—03月04日08时 阴转多云 4?,—3? 北风4-5级转北风5-6级 杭州今日天气(2005.03.03) 今天 明天 后天 日期 天气 阴 阴转多云 多云转晴 6 ?C 4 ?C 4 ?C 最高温度 0 ?C 0 ?C -2 ?C 最低温度 <3级 <3级 <3级 风向/风力 凉 冷 N/A 舒适度 最弱 最弱 N/A 紫外线强度 有趣的民谚识天气 千百年来,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通过长期的观察,积累了丰富的看天经验,形成了各地各具特色的气象民谚。这些气象民谚语言生动形象、内容丰富多彩,人们运用它来预测天气和指导农事。至今,这些气象民谚仍有不少实用参考价值。 一、 民谚识阴晴 1、 "春天猴儿面,阴晴随时变"。意指春天的天气变化无常,或风和日丽,春光明媚;或阴雨连绵,冷风阵阵。 2、"日出热辣辣,中午雨淋头"。意指早上太阳过热,中午就会有雨下来了。(广西白州) 3、"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下雨地方打雷,传到无雨的地方,人们虽然先听到雷 声,但也多半是无雨或少雨天气。 4、"打早打辣雾,尽管洗衫裤"。秋冬季节有晨雾,则该日天晴。(广西白州) 5、"三日风三日霜三日日头公"。这句话反映了厦门冬季天气特点。三天刮风,三天降温,再三天就出太阳(太阳在厦门话中叫"日头")。这则民谚说明天气变化的周期有规律可循。(福建厦门) 6、"冬至无雨一冬晴"。意指冬至这一天的天气与整个隆冬天气及农事活动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如果冬至这一天无雨,则整个隆冬多为晴天。(广东汕头) 、"吃过端午肉,坝上紧紧筑"。意指过了端午以后,降雨天气将会增多,要提前做好7 预防洪涝的准备工作。(浙江杭州)。 8、"乌鸦沙沙叫,阴雨就会到"。 乌鸦对天气变化很敏感。一般在大雨来临前一两天就会一反常态,不时发出高亢的呜啼。一旦叫声沙哑,便是大雨即将来临的信号。 9、"雀噪天晴,洗澡有雨"。麻雀堪称"晴雨鸟"。若在连日阴雨的早晨,群雀叫声清脆,则预示天气很快转晴。夏秋季节,天气闷热,空气潮湿,麻雀便飞到浅水处洗澡散热。这预示未来一两天内有雨。 10、"久晴大雾雨,久雨大雾晴"。这是因为天气久晴,空气中所含水份较少,尽管夜间降温,一般仍不会产生大雾。 如果突然出现了大雾,很可能是因为暖湿空气侵入,形成了平流雾,预示天气将转阴雨。相反,雨后空气中水份很充沛,但由于云层覆盖地热不易散发,晚上地面降温不显著,也不易形成雾。 二、 民谚识冷暖 1、"大雁南飞寒流急"。 大雁是预报寒潮的专家。当北方有冷空气南下时,大雁往往结队南飞,以躲过寒潮带来的风雨低温天气。 2、"一日南风三日暴"。意思是说,冬天刮南风气温回暖后,很快就会有冷空气南下影响。(江苏南京) 3、 "布谷催春种"。意指布谷鸟叫以后一般不会有强冷空气影响了,农家可以播种了。 4、"夏有奇热,冬有奇寒"。夏秋时,当太平洋台风来袭之前多酷热,令田间鱼儿被晒死,民间视当年气温变幅增大,冬天有严寒之兆。 5、"奇热必有奇寒"。指入冬以后如果持续温暖,则一旦冷空气袭来,降温可能剧烈、持久。放眼于更长的时间范畴,如果连续数年暖冬,就得留心终归会来一个寒冬。 6、"冷得早,回暖早"。如果最冷时段明显提前,则同一冬季中往往不容易再次出现同样量级的严寒,也明季节会相应提前,春天可能早来。 7、 "早穿皮袄午穿纱,把着火炉吃西瓜"。形容宁夏秋季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征。(宁夏) 8、"冬寒冷皮 春寒冻骨"。说的是冬天气温虽低,但是寒而不冻;春天气温回升,但是春寒料峭,如果再遇"倒春寒",更是寒风凛冽彻骨。(福建厦门) 9、"今朝日头乌云托,明朝晒坏乌龟壳","东闪西闪(闪:闪电),晒煞泥鳅黄鳝"。意指炎热的天气连乌龟的背板都能晒裂,水中的黄鳝泥鳅也会晒死。(上海崇明) 10、"二八月乱穿衣"。意指冬末春初的这一季,正是气温变化幅度大、冷暖交替多的时期。 看云识天: 云的分类 【天气在线】根据云的常见云底高度,云被分为高云、中云和低云三族。此外,世界气象组织1956年公布的国际云图分类体系又将云分为十属。其中低云有积云(Cu)、积雨云(Cb)、层积云(Sc)、层云(St)和雨层云(Ns),中云有高积云(Ac) 和高层云(As), 高云则有卷云(Ci)、卷层云(Cs)、卷积云(Cc)。 一般来说,高云都在4.5 公里以上,中 云云底在2.5-4.5 公里, 低云云底为 0.1-2.5 公里。需要指出的是,有些云属经 常会伸展至其它层,如属于中云族的高层云 可能伸展至高云族所在的层次,积云和积雨 云能伸展至中云族和高云族所在的层次。 此外,在云物理学上还有其它分类方法,如根据云的微结构分类(水云、冰云和冰水混合云);根据云体温度分类(暖云和冷云); 根据云的动力学特征分类(层状云、对流云和波状云)等。 紫外线指数预报简介 紫外线指数 0-2 3-5 6-7 8-10 >=11 曝晒级数 低 中等 高 甚高 极高 【天气在线】紫外线指数是度量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紫外线对人类皮肤损伤的程度。紫外线对人类皮肤的损害是根据"红斑作用光谱曲线"作出的。这个光谱曲线已被国际光照委员会采纳,用来代表人类皮肤对太阳紫外线的平均反应。 世界气象组织及世界卫生组织所建议的计算紫外线指数标准方法为度量直至400纳米不同波长的太阳紫外线强度,将不同波长的太阳紫外线强度乘以"红斑作用光谱曲线" 内对应的加权数值,以反映人类皮肤对紫外线的反应。将以上相乘的结 果加起来,得出受红斑光谱加权后的总紫外线强度,单位是毫瓦/平方米。然后再将红斑光谱加权后的总紫外线强度乘以0.04以得出紫外线指数(每单位紫外线指数为25毫瓦/平方米)。例如,中午阳光最强的十五分钟内平均紫外射线到达地面的辐射量为100毫瓦/平方米,则转换为紫外线指数为4。 由世界卫生组织与国际预防非电离辐射委员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气象组织共同制定的紫外线指数是国际公认的衡量紫外线辐射强度的标准尺度。紫外线指数从1 级至11级,其中1级强度最低,11级以上为危险级。 通常,夜间的紫外线指数为0,热带、高原地区、晴天时的紫外线指数甚至能达到15。紫外线指数越高,紫外线辐射越强,其危险性也越高。市民在户外活动时,要时常留意最新发布的紫外线指数预报,并采取合适的防晒措施。 一般来说,人类皮肤对紫外线的反应,在急性反应方面主要表现为: 1) 造成皮肤发红、疼痛。 2) 造成晒黑反应,这是因为当皮肤受到紫外线的照射时,人体表皮层中的黑色素细胞开始产生黑色素来吸收紫外线,以防止皮肤受到伤害。 3) 增加表皮的厚度。在慢性反应方面表现为: 1) 老化,长期曝晒在紫外线中,会导致皮肤加速老化。 2) 癌前期以及癌症变化。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紫外线辐射是造成世界各地皮肤癌和白内障的重要原因。 有关资料显示,澳大利亚每10万人中有800人得皮肤癌。美国的数字为每10万人中有250人得皮肤癌。在盛行日光浴的美国和加拿大,每年新增的皮肤癌患者超过100万人。这两个国家不久前开始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等制定的全球统一的紫外线指数。迄今,阿根廷、澳大利亚、捷克共和国、芬兰、法国、德国、希腊、以色列、墨西哥、挪威、波兰、葡萄牙、西班牙、瑞典和瑞士等国家都已经采用这一指数。 通常,热带外地区太阳仰角最大的时候紫外线最强,如夏季的正午时分。海拔越高大气吸收太阳紫外线越少。另外,靠近赤道、天空晴朗无云的天气条件等也是紫外线强度增加的因素。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在这样的天气条件下,中午前后人们最好待在阴凉处,如须外出,则应戴太阳镜、宽沿帽和穿防护服,并且在暴露的皮肤上涂抹防晒指数至少为15的防晒霜。 由于紫外线对人体的影响是长期蓄积起来的,因此人们必须从小就开始注意预防紫外线的伤害。儿童特别容易晒伤,因此家长不要让他们长时间逗留在阳光下。平时只要人们注意收听、收看紫外线指数预报,就能够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预防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 夏季如何防止雷电灾害 雷电,是伴有闪电和雷鸣的一种雄伟壮观而又有点令人生畏的自然现象。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公布的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全世界平均每分钟发生雷暴二千次,每年因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超过一万人,导致火灾、爆炸、信息系统瘫痪等事故频繁发生,每年因雷击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二十亿美元以上。德国每平方公里土地上每年平均出现五次闪电。德国每年遭雷击身亡的人数虽然不多,但对登山旅游者和室外游泳者来说,雷电是一个严重的威胁,人被雷电击中的死亡率高达40,。 雷电一般产生于对流发展旺盛的积雨云中,因 此常伴有强烈的阵风和暴雨,有时还伴有冰雹和龙 卷。积雨云顶部一般较高,可达20公里,云的上 部常有冰晶。冰晶的凇附,水滴的破碎以及空气对 流等过程,使云中产生电荷。云中电荷的分布较复 杂,但总体而言,云的上部以正电荷为主,下部以 负电荷为主。因此,云的上、下部之间形成一个电 位差。当电位差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产生放电, 这就是我们常见的闪电现象。闪电的的平均电流是 3万安培,最大电流可达30万安培。闪电的电压 很高,约为1亿至10亿伏特。一个中等强度雷暴 的功率可达一千万瓦,相当于一座小型核电站的输出功率。放电过程中,由于闪道中温度骤增,使空气体积急剧膨胀,从而产生冲击波,导致强烈的雷鸣。 气象专家指出,当雷电发生时您如果还在户外,要注意下面几点: - 不宜在山顶、山脊或建筑物顶部停留。 - 不宜在铁栅栏、金属晒衣绳、架空金属体以及铁路轨道附近停留。 - 不宜在室外游泳池、湖泊海滨游泳。 - 不宜在孤立的大树或烟囱下停留。 - 不宜开摩托车、骑自行车。 - 在空旷场地不宜打伞,不宜把金属工具、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杆等扛在肩上。 - 应迅速躲入有防雷设施保护的建筑物内,或有金属顶的各种车辆及有金属壳体的船仓内。 - 如果不具备以上条件,应立即双膝下蹲,向前弯曲,双手抱膝。 如果雷暴发生时您正在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附近,也应注意以下几点: - 不宜在建筑物朝天面上活动,因为当朝天平面发生直接雷击时,强大的电流可导致人员伤亡。 - 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他类似金属装置。 - 紧闭门窗,防止危险的侧击雷和球形闪电侵入。 - 家庭使用电脑、彩电、音响、影碟机等弱电设备不要靠近外墙,雷电发生时最好不使用这些设备。 当然,如果事先掌握天气形势,如收听、收看天气预报,上网查看闪电信息和雷达测雨资料,就能预估出现雷电的风险,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或减少因雷击造成的损失。天气在线网站为广大华人用户提供详细的中文天气信息,如每隔6小时一次的天气预报,欧洲各国的闪电图,每隔15分钟一次的雷达回波资料。这些资料都有助于您评估雷电风险,防止雷击造成生命危险和财产损失。 气象卫星简介 1960年4月美国发射了第一颗气象卫星泰罗斯-1(Tiros-1)。随后,前苏联也 相继发射了自己的气象卫星。从此,气象学的发展进入了 一个新的时代,气象卫星的研究和应用蓬勃发展。目前, 在轨道上运行的大多数气象卫星是由美国和俄罗斯发射 的,其中很大一部分为极地轨道卫星,简称极轨卫星。 1966年美国发射第一颗业务气象卫星艾萨(ESSA)是 极轨卫星,主要提供可见光云图。 1970年、1978年美国 又相继发射诺阿(NOAA)和泰罗斯,N系列业务气象卫星。这些卫星都属于极轨气象卫星。极轨气象卫星的飞行高度一般在800,1500公里左右。由于卫星的飞行高度低,因此卫星照片分辨率高,图象清晰。极轨气象卫星环绕地球的南、北极附近运转,一颗星从南向北,另一颗星从北向南运行。由于地球自转,每条轨道穿越赤道的经度是各不相同的。地面接收站每天两次在固定时间里接收某一轨道的卫星云图,几条轨道的图像拼接成区域云图,成为预报员制作预报的重要参考资料。 1974年,美国成功地研制了第一颗静止业务环境监测卫星(GOES)。静止业务环境监测卫星在赤道的某一经度、约36000公里高度上,它环绕地球一周约需24小时,几乎与地球自转同步。从地球上看好象卫星是相对静止的,故又称为地球静止卫星。二十世纪70年代后期,日本和欧盟也相继发展了自己的系列静止气象卫星。 目前,日本GMS系列静止气象 卫星、俄罗斯的GOMES卫星、欧盟 METEOSAT-3 卫星、印度的INSAT 以及美国的两颗静止卫星(GOES-E 和GOES-W)共6颗卫星组成地球静 止气象卫星监测网。它们分别位于 全球赤道东经140 度、东经76 度、西经75度、东经74度、西经 75度、西经135度上空。这些卫 星位于赤道上空约36000公里高,每半小时向地球发送一次图片。另外,还有三颗极轨卫星(2颗美国NOAA卫星,1颗俄罗斯METEO卫星),这些卫星每天实时监视大气天气系统的运动和变化。 中国也先后成功地发射了6颗气象卫星(3颗风云,1和3颗风云,2)。依靠这些卫星,中国建立了自己的卫星天气预报和监测系统。风云,1是一种极地轨道气象卫星。星上装有若干个高分辨率扫描辐射计。包括4个可见频道和1个红外频道。风云,2是一种静止气象卫星。星上装有多频道扫描辐射计。包括1个可见波段、1个红外波段和1个水汽波段。载荷包括S频段传输和云图预报转发器,UFH/S频段数据采集转发器和空间环境监测设备。 气象卫星资料弥补了占地球表面积71,的海洋上、高原及沙漠上人烟稀少地区常规气象探测资料的不足。它具有视野开阔、观测范围广、观测时次多等优点。人们通过卫星,能比过去提前二三天发现台风,并能准确地测定它的位置、强度,从而确定它的移向、移速和发展变化。因此,卫星云图成为监视台风和预报台风移动路径的十分有效的工具,特别是台风定位已经离不开卫星云图。卫星资料应用还发展到农业、森林火灾、洪水灾情、环境监测等领域。 卫星云图简介 卫星对地球的观测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不可或缺的信息 来源。气象卫星从太空不同的位置对地球表面进行拍摄, 大量的观测数据通过卫星传回地面工作站,再合成精美的 云图照片。人们既可以接收可见光云图也可通过使用合适 的感光仪器接收到其它波段的卫星照片如红外云图。目前, 电视节目中通常使用的云图,就是 红外云图通过计算机处理、编辑而 成的假彩色动态云图画面。 在黑白红外卫星云图照片中,我们看到有些地方呈白色,有些地方呈黑色,而另一些地 方却呈灰色等等。那么这些颜色都有些什么含义呢? 我们知道,如果地球表面是一片晴空区,卫星观测到的是从地 面发射到太空的红外辐射信息,卫星云图上表现为黑灰色。 黑色越深,表示地面辐射越强,天气越晴好。当某地上空为云、雨覆盖,卫星观测 到的则是从云顶发向太空的红外辐射,表现为白色或灰白色。 白色表示辐射很弱,气温很低,云系很厚密,降雨强度也就 很大。晴空区与云雨区之间的过渡带通常为深灰、灰、浅灰 色云系覆盖,表示有不同厚度的云而无明显降水。在电视显 示的卫星云图上,地表和海洋常用绿色和蓝色表示。 由气象卫星从太空摄得的可见光云图是利用云滴和冰晶 等对阳光的粗粒散射而产生的散射光拍摄而成。云图上白色表示太阳光反射强,灰黑的地方表示反射较弱。由于陆地的反射能力比海洋高,所以可见光云图上的陆地表现为灰色,海洋表现为黑色,而冰雪和深厚云系覆盖的地区一般呈白色。 使用红外云图的一个好处是它能不分昼夜地提供云盖和气团温度信息,而可见光云图只有白天的资料可用。 当然,要准确地解释卫星云图包含的信息最好是两种云图结合起来使用。 天气对人类的影响 科学家研究指出,天气对人类有很大影响。恶劣天气能够触发犯罪、自杀,导致交通事故或使肇事司机逃跑。生活中许多人认为自己对天气变化有感觉,有些人甚至能预先感觉到危险天气的来临,即使儿童也会对低压槽和高压区产生反应。 不过,天气本身不会引起身体和精神疾病,它只会使人们已有的伤病加重或减缓。 医学气象学家把人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的人是天气反应型的,在天气的影响下,他们没有感觉到痛苦或觉得自己有病,但他们的情绪和健康状况却会有波动;第二种类型的人是天气感觉型的,他们的植物神经系统不稳定(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意愿决定的),他们比第一种类型的人对坏天气的刺激反应更强烈,也更早。在天气骤变时他们会感觉到头痛和睡不好,还会感到疲倦、情绪不好和变得易于激动。他们注意力无法集中,只能喝少量的酒,并且在酒后会有反应,在开车的时候表现为反应迟钝。第三种类型的人属于天气敏感型,这种类型的人通常是一些病人,他们可能患心血管疾病、风湿性关节炎或者曾经受过伤如骨折等等。当天气突然变冷或变热时,他们可能会感到伤口疼痛或者慢性病加重。据调查,大约有60,的人觉得自己属于天气感觉型的。即使按十分严格的生物气候学标准衡量,每三个人中也有一个人属于天气感觉型的。 在严峻的天气形势下,汽车司机的反应时间比平时要慢10,。此外,司机还会作出错误的反应:司机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会错误地判断交通状况。他们超车时犹豫不决,或者在错误的时刻超车。司机和行人之间也会产生误会。 天气对人类的影响已是不争的事实。目前最大的争议是天气如何影响人类。德国医学气象学家沃尔夫冈.施潘教授认为,天气的影响是温度、湿度、气压通过人体皮肤、呼吸器官、感觉器官以及神经系统对人体组织的综合影响。人体组织和植物神经系统使人体适应一定的天气形势。天气变化了,人体也必须作相应的调整。由于现代人对自然环境已不太习惯,并且远离大自然,因此许多人很难适应天气的骤然变化。石器时代原始人只能在他们的洞穴里忍受各种不舒适的天气,因此得到了磨炼,而现代人中的很多人则生活在装有空调的房间里,感受到的是经过过滤过的天气。这样,人们的身体不能很快地适应外面的天气,也就是说,血压会升高或降低,脉搏跳动过速或过缓,出汗太多或太少,只有当出现病痛的时候,才会引起人们的警觉。目前人们还不清楚,单个天气要素是如何影响人类的。 有哪些因子始终影响人类健康呢,统计表明,不仅仅是那些像雨、雪、雾以及 能导致交通事故上升的滑冰等所谓平凡的天气影响,生物天气形势也能极大地影响人的身心健康。比如说,受高压控制的地区,夜间人们能睡个好觉,相反,高压移走,或低压移入加上暖气团来临,人们的睡眠往往会受到干扰。又比如,冷气团来临,低血压病人的病情会得到缓解,而风湿病患者则会感到疼痛难忍。 摄耳修斯 【天气在线】 摄耳修斯(Anders Celsius),1701 年出生在瑞典历史文化名城乌普萨拉的一个香 门第。其祖父和外祖父都是大学教授,前者是数学 摄耳修斯的父教授,后者是天文学教授。安德斯. 亲也是一位天文学教授。据说,摄耳修斯早年在数 学上很有天赋,他于1730年被任命为天文学教授。 从前天文学不象今天这样分得很细,那时天文 台也负责地理测量、气象观测和其它一些诸如此类 的事情。 1732年摄耳修斯开始做为期4年的学术 旅行,访问了欧洲当时几乎所有有名的天文台,并 和18世纪许多一流的天文学家在一起工作过。由 于他多次参加各种重要的科学考察活动,摄耳修斯 在瑞典名闻遐迩。一些社会名流也被他的工作所吸 引,捐助了不少资源帮助他在乌普萨拉建成了一座现代天文台,摄耳修斯天文台。该天文台装备了当时最先进的天文仪器,于1741年投入使用。 为了进行气象观测,摄耳修斯设计了世界著名的摄耳修斯温度计。这种温度计将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设为0度,冰点设为100度,中间分为100等分,每等分代表1度。这种百分度温标就是著名的摄氏温标。当时为了避免温度中出现负数,故意将温标设成随温度降低数字增加的形式。1744年摄耳修斯去世后,人们将这种温标反过来变成今天这样的形式,即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点设为0度,沸点设为100度。 摄耳修斯被公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通过实验在科学的基础上定义国际温标的科学家。他在实验中发现,冰点不随纬度和气压而变,沸点却随气压而变。这些实验结果和当今的资料十分吻合。 现在,摄氏温标在世界上已废弃不用,仍在使用的"摄氏度"为国际实用温标的国际实用摄氏度。 霜和霜冻 【天气在线】 霜(frost)也称白霜,是近地面 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在温度低于0?C的地面上或 近地面物体上的白色松脆冰晶。有些时候,当温度 降至0?C以下时,露水冻成冰珠,又称冻露,这 也属于霜的一种。 霜一般出现在无云、静风或微风的夜间或清 晨,有时傍晚和白天也会出现。 有时地面温度虽然降至0?C以下,却没有结霜,称为黑霜。 白霜和黑霜都会造成农作物冻害,统称为霜冻。 防御霜冻灾害的方法有多种,如根据不同植物对低温的忍耐能力不同,选择适宜的种植地区、品种和调整播种期,还可以采用熏烟、覆盖、灌水、喷水以及燃烧重油等办法来防治霜冻。 台风 【天气在线】 发生在西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的较强的热带气旋系统,称为台风(typhoon)。 1989年世界气象组织规定,按照热带气旋中心附近平均最大风力的大小,把热带气旋划分成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和台风四类。风力低于8级的热带气旋称为热带低压,8,9级的成为热带风暴, 10,11级的称为强热带风暴,12级或12级以上的称为台风。在东太平洋、大西洋和澳大利亚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或12级以上的热带气旋称为飓风(hurricane)。 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区域气象中心设在日本东京台风中心, 每年由他们负责向各成员国发布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的名称、 强度、编号顺序等信息。目前发布的台风消息或警报名称启用新的西 北太平洋和南海地区热带气旋命名表。 台风是暖中心的低气压系统,水平分布近似圆形,直径一般为600,1000公里,最大的可达2000公里,最小的只有100公里左右。其垂直范围可从地面伸展到对流层上部。台风由台风眼、涡旋区和大风区组成。眼壁周围有厚厚的云墙,涡旋区中对流云团强烈发展,带来狂风暴雨。台风经过的地方,因大风、暴雨以及风暴潮等造成严重的灾害,如农田、庄稼等被淹没,树木、房屋等被摧毁,交通、通讯被切断。 台风发生、发展需要一定的条件,一般是要有足够大的海面或洋面,而且海面水温必须达到26,27?C以上。同时,在低层大气还要有一个初始扰动。赤道辐合带涡旋,东风波等均可作为初始扰动促使条件不稳定的大气释放不稳定能量。此外,象对流层垂直风速切变(变率)要小以及一定的地转偏向力的作用都是台风发生、发展的必要条件。 从多年平均的结果来看,在北半球台风多发生在7,10月,尤以8、9月份最多。不过,不同年份可以相差很多。 风力等级表 风级和符号 名称 风速(米)* 陆地物象 海面波浪 浪高(米) 0 无风 0.0-0.2 烟直上 平静 0.0 1 软风 0.3-1.5 烟示风向 微波峰无飞沫 0.1 2 轻风 1.6-3.3 感觉有风 小波峰未破碎 0.2 3 微风 3.4-5.4 旌旗展开 小波峰顶破裂 0.6 4 和风 5.5-7.9 吹起尘土 小浪白沫波峰 1.0 5 劲风 8.0-10.7 小树摇摆 中浪折沫峰群 2.0 6 强风 10.8-13.8 电线有声 大浪到个飞沫 3.0 7 疾风 13.9-17.1 步行困难 破峰白沫成条 4.0 8 大风 17.2-20.7 折毁树枝 浪长高有浪花 5.5 9 烈风 20.8-24.4 小损房屋 浪峰倒卷 7.0 10 狂风 24.5-28.4 拔起树木 海浪翻滚咆哮 9.0 11 暴风 28.5-32.6 损毁普遍 波峰全呈飞沫 11.5 12 飓风 32.7- 摧毁巨大 海浪滔天 14.0 气 象 基 本 知 识 .气象、天气和气候有什么不同,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碰到“气象”、“天气”、“气候”这三个名词,然而,“气象”、“天气”和“气候”的确切含义,他们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呢, 气象,用通俗话来说,就是指发生在天空里的风、云、雨、雪、霜、露、虹、晕、闪电、等一切大气的物理现象。 天气,是指影响人类活动瞬间气象特点的综合状况。 气候,是指整个地球或其中某一个地区或一段时期的气象状况的多年特点。 .气象台为什么能预报天气, 天气的变化虽然很复杂,但是它有一定的规律性。要做好预报工作首先要注意观测天气的变化,除了用仪器测量地面的情况外,还要利用雷达、气象卫星等手段来探测空中的天气变化。气象台定时收取全国以及国外各地方的气象资料后,根据各地天气变化情况,进行周密的研究和分析,就能作出天气预报来。 .气象服务的方式 向政府机关提供决策服务;向社会公众提供通用性公益服务;向国民经济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提供专项服务;专业有偿服务和气象科技服务。 .气象信息包括什么内容, 天气实况,各种形式的天气预报和警报,对过去天气的分析以及各种气候资料和气候分析。 .气象服务的手段 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电话答询等公共转播媒介以及公报、气象警报器发布气象信息,近年来还发展了BB机寻呼台、语音信箱、计算机远程终端等信息分发传递途径。 .天气预报中的天空状况划分标准 气象台站发布的天气预报,常涉及天空状况问题。所谓“天空状况”,是指观察地点天顶云量的多少,一般以天空中的云所遮盖的十分数为标准,通常分为“晴”、“多云”、“阴”三种。晴,是指低云量0-4成,或总云量0-5成;多云,是指低云量5-8成,或总云量6-9成;阴,是指低云量9-10成,或总云量达到10成。气象台在预报天空状况时,为了使大家了解某段时间云量的增减变化,又常在晴、少云、多云、阴之间,加上“间”、“转”之类的用语。所谓“间”就是“间或”的意思;所谓“转”,就是转变的意思。如“晴间多云”是以晴为主,间或多云;“多云间晴”是以多云为主,间或是晴。以此类推,就有“多云间阴”、“阴间多云”、“阴天有短时多云”、“阴间多云”等天气术语。 .大气层有多厚, 大气层可分为几个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电离层,而对我们关系最密切的是从10-12公里以内的这一层空气对流层,主要天气现象云、雨、雪、雹等都发生在这一层里,而北极光出现在离地面80-500公里这些区域里,500公里以上叫外大气层,也叫磁力层,是大气层向星际空间过渡的区域。 .为什么离地面越高,空气越稀薄, 大家都知道,空气虽然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是它是一种物质,是由许多气体分子所组成的,它也受到地心的引力,由于空气是可以压缩的气体,上层的空气压下层空气的上面,下层空气的密度就被压得变大了,离地面越高的地方, 受到更上层的空气压缩的力量越小,所以密度也是越向上越小,而密度的大小,就是指空气浓度或稀薄的另外一种叫法,所以说离地面越高,空气越稀薄。 .天空为什么是蔚蓝色的, 我们知道,地球表面围着一层空气,空气中含有许多微粒的尘埃、冰晶、水滴等。当太阳光通过空气时,波长较长的红色光透射力最大,它能透过大气中的微粒射向地面,而波长较短的紫、蓝、靛等色光,很容易被悬浮在空气中微粒向四面八方散射开来,使天空呈现蔚蓝色。 .什么是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是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水温大面积、长时间异常升高,即比常年同期偏高1.5?C以上的现象。一般3-5年出现一次。厄尔尼诺现象对世界气候影响最显著的地区是热带。本来正常情况下降雨较少的赤道中太平洋一些岛屿,特别是南美洲热带太平洋沿岸的一些国家,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大雨滂沱,洪涝成灾,河流泛滥,泥石流频发。相反,降水充沛地区,降水却明显减少,发生严重干旱。厄尔尼诺期间,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强弱和台风发生的频数会发生一定变化,从而间接影响到我国降水,波及到我国旱涝。 .拉尼那 —— 反厄尔尼诺现象 拉尼那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温度低于平均温度的现象。拉尼那一般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是修正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气候失衡的一种自然方式。在拉尼那现象发生的年代,季风非常大,中国有降水偏多倾向,须注意防涝。 .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 气候学家们预测,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增加,到下世纪,全球平 均气温将增加,?,左右。全球气候变暖,海水温度随之增加,造成极地冰界萎缩融化,导致海平面抬升。根据计算的结果,到2050年,海平面将比1985年抬升34—150厘米。由于世界人口有近三分之一居住在离海岸50公里以内地区,许多大城市距海平面高度在100厘米以下,海平面抬升的后果十分严重。 气候变暖,还必然引起全球生态系统的变化,例如森林北界会向极地发展;中纬度气候变干,沙漠扩大,林区减少,草地扩大;一些传染病将会增加。 .降水强度 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称为降水强度。 气象部门把下雨下雪都叫做降水,降水的多少叫降水量,表示降水量的单位通常用毫米。1毫米的降水量是指单位面积上水深1毫米。 1毫米降水落到田地里有多少呢,我们知道,每亩地面积是666(7平方米,因此,1毫米降水量就等于每亩地里增加0(667立方米的水。每立方米的水是1000公斤,这样,1毫米降水量也就等于向每亩地浇了约650公斤水。据测定,降5毫米的雨,可使旱地浸透3厘米,6厘米。 在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预报中,我们经常听到小雨、中雨、暴雨等专业术语,它们之间有何区别呢,小雨是指24小时内降水量不超过10毫米的雨,小到中雨为5毫米,18毫米,中雨为10毫米,25毫米,中到大 雨为18毫米,38毫米,大雨为25毫米,50毫米,大到暴雨为38毫米,75毫米。24小时内雨量超过50毫米的称为暴雨,超过100毫米的称为大暴雨,超过200毫米的称为特大暴雨。 在天气预报用语中,不同的说法有不同的含义。比如,“零星小雨”指降水时间很短,降水量不超过0(1毫米。“有时有小雨”意即天气阴沉,有时会有短时降水出现。“降雨”指的是在夏季降水开始和终止都很突然,一阵大,一阵小,雨量较大。“雷阵雨”则是指下阵雨时伴着雷鸣电闪。“局部地区有雨”指小范围地区有降水发生,分 布没有规律。 .一年中的春夏秋冬四季大怎样划分的, 我国目前的春夏秋冬四季是以各地侯温(五天的平均温度)作为分季的标准。这就是:当上半年的候温达到10?C以上时,作为春季的开始;当候温达到22?C以上时,就是夏季开始了;当夏季的候温下降到22?C时,就算是秋季了;候温下降到 10?C以下,就是冬季开始了。 .四季的时间都一样长吗, 你只要在日历上计算一下就知道了,四季的时间并不相等。春季,从春分到夏至前一天有92天19小时;夏季,从夏至到秋分前一天有93天15小时;秋季,从秋分到冬至前一天89天19小时;而冬季,从冬至到春分前一天只有89天。夏季竟比冬季长4天15小时。 .我国最冷和最热的地方在那里, 我国最冷的地方是我国最北的黑龙江省的漠河,最低温度曾达到-52.3?C。最热的地方是我国新疆的吐鲁番盆地,最高温度曾达到48.9?C。 .夏天为什么常常有阵雨, 雷阵雨是因为夏天的天气酷热,空气在局部地方出现强烈对流,使大量湿热空气猛烈上升,造成积雨云所形成的。由于产生积雨云的强烈的热力对流只有在夏季易于出现,所以雷阵雨也常常出现在夏季。 .为什么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见雷声, 这是因为光的传播速度要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快得多的原因造成的。因此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见雷声。 .雷雨前为什么天气很闷热, 天气闷热会下雷雨吗,是的,多半是这样。因为当地面温度高,大气里湿度大时,就有可能产生雷阵雨。大气里热了,水汽多了,这是候地面上的水不易蒸发,人身上的汗也不容易干,我们就会感到十分闷热。所以闷热是大气里水汽多、温度高的表现,也是雷雨发生的预兆。 .什么叫做寒潮, 寒潮:势力强大的北方冷空气大规模南下,使温度急剧下降,当降到一定标准时,则称之为寒潮。 寒潮标准为: 冬季(12—2月),凡72小时内日平均温度下降5—7?,称为冬季寒潮。日平均温度72小时内下降?8?,则称为强寒潮。 春秋季(3—4月及10—11月),凡72小时内日平均温度下降7—9?, ?,则称为强称为春季寒潮或秋季寒潮。日平均温度72小时内下降?10寒潮。 我县平均每年出现寒潮3—4次,并主要出现在春季的3、4月,秋季的10月,其频率分别是18%、31%和15%,而隆冬的一月反而较少,其频率仅为7%。 3、4月的寒潮天气主要对春播育苗(秋)影响甚大。冬季的寒潮对牲畜越冬和人们生活带来影响,重者使作物、果树,特别是夏橙遭受冻害,造成严重减产。 .为什么秋冬的早上时常有雾, 地面热量的散失会使地面温度降下来,同时会影响接近地面的空气,使空气的温度也降下来。如果接近地面的空气是相当潮湿的那么当它冷到一定程度时,空气中一部分的水汽就会凝结出来,变成很多小水滴悬浮在近地面的空气层里。如果近地面空气层里的小水滴多了,阻碍了人们的视线时,就形成了雾,特别在秋冬季节,由于夜长,而且出现无云风小的机会较多,地面散热较夏天迅速,以至使地面温度急剧下降,这样就使得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容易在后半夜到早上达到饱和而凝结成小水珠,形成雾,所以秋冬季的早上常常有雾。 .为什么说“瑞雪兆丰年”, 冬季天气冷,下的雪往往不易融化,盖在土壤上的雪是比较松软的,里面藏了许多不流动的空气,空气是不传热的,这样就象给庄稼盖上了一条棉被,外面的天气再冷,下面的温度也不会降得很低。当雪融化时,水留在土壤里,对春耕播种以及庄稼的发育都是很有利的,而且雪中还含有很多氮化合物,在融雪时也带到土壤中成为最好的肥料,所以冬季下几场大雪是来年丰收的预兆。 .为什么下雪不冷融雪冷, 在寒潮来临前,一般是南方暖湿气流很活跃,因此,天气会有些转暖,而水汽的凝华为雪花,也要放出一定热量,这就使下雪前及下雪时天气并不冷。寒潮中心过后,天气变得晴朗起来,由于天空失去了云层的屏障,地面上就向外放散大量的热量,这时温度降得很低,加以积雪在阳光照射下,发生融化,融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量,因此人们就觉得天气反而更冷些了。
/
本文档为【天气预报】,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