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心理学ABC理论

2017-09-28 16页 doc 45KB 67阅读

用户头像

is_337177

暂无简介

举报
心理学ABC理论心理学ABC理论 解释情绪abc理论的要点就是,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本身所引起的,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ABC来自三个英文字的第一个字母,A是指诱发性事件(Activating events);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相应而生的信念(Beliefs),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在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Consequences)。人们通常会认为,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的,即是A引起了C,但ABC理论却认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
心理学ABC理论
心理学ABC理论 解释情绪abc理论的要点就是,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本身所引起的,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ABC来自三个英文字的第一个字母,A是指诱发性事件(Activating events);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相应而生的信念(Beliefs),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在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Consequences)。人们通常会认为,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的,即是A引起了C,但ABC理论却认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B——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起因。例如,两个人一起走在路上,迎面碰到一个认识他俩的人,但对方没与他们打招呼,径自走过去了。这两个人中的一个对此可能这样想:“他可能正在想事情,没注意到我们;就算是看到了我们而没理我们,也可能有什么特殊的原因”;而另一个人却可能有不同的想法:“他可能是故意这样做的,就是不想理我,就是看不起我。他凭什么这么对待我,~”这样他们两个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就会不同,前者可能觉得无所谓,该干什么还继续干自己的;而后者则可能怒气冲冲,以至无法平静下来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了。在上述例子中,第一个人可能持有待人要宽容的信念,而第二个人则不同,可能持有“别人绝不能不公正地对待我”这样的信念。这两个人的信念,前者在合理情绪治疗中被称之为合理的信念,而后者则被称之为不合理的信念。合理的信念会引起人们对事物的适当的、适度的情绪反应;而不合理的信念则相反,会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当人们坚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之中时,最终将会导致情绪障碍的产生。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情绪负责。当人们陷入情绪障碍时,是他们自己使自己感到不快,是他们自己选择了这种情绪。神经症患者之所以有神经症是因为他们思维不理智,从事自我破坏的行为,不愿也不能做出适当的行为。所以理智情感疗法的任务就在于,用理智的说服、教育,帮助病人矫正不合理的、不现实的、自我破坏的错误信念和想法,而代之以比较理智的、合乎逻辑的思维方式,就可减少或解除痛苦的情绪后果,而免除困扰。不过,合理情绪治疗并非笼统地反对人们具有负性的所有情绪。比如一件事失败了,感到懊恼、有挫折感,这是适当的情绪反应。而抑郁不堪,一蹶不振则属于不适当的情绪反应 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就是认为激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 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第一个英文字母)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即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信念(B)所直接引起。错误信念也称为非理性信念。 如图中,A(Antecedent)指事情的前因,C(Consequence)指事情的后果,有前因必有后果,但是有同样的前因A,产生了不一样的后果C1和C2。这是因为从前因到结果之间,一定会透过一座桥梁B(Belief),这座桥梁就是信念和我们对情境的评价与解释。又因为,同一情境之下(A ),不同的人的理念以及评价与 解释不同(B1和B2),所以会得到不同结果(C1和C2)。因此,事情发生的一切根源缘于我们的信念、评价与解释。 情绪ABC理论的创始者埃利斯认为:正是由于我们常有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才使我们产生情绪困扰。如果这些不合理的信念久而久之,还会引起情绪障碍呢。情绪 ABC理论中:A示诱发性事件,B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C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 通常人们会认为诱发事件A直接导致了人的情绪和行为结果C,发生了什么事就引起了什么情绪体验。然而,你有没有发现同样一件事,对不同的人,会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同样是报考英语六级,结果两个人都没过。一个人无所谓,而另一个人却伤心欲绝。 为什么,就是诱发事件A与情绪、行为结果C之间还有个对诱发事件A的看法、解释的B在作怪。一个人可能认为:这次考试只是试一试,考不过也没关系,下次可以再来。另一个人可能说:我精心准备了那么长时间,竟然没过,是不是我太笨了,我还有什么用啊,人家会怎么评价我。于是不同的B带来的C大相径庭。 [编辑] 常见的不合理信念 [编辑] 人应该得到生活中所有对自己重要的人的喜爱和赞许; 有价值的人应在各方面都比别人强; 任何事物都应按自己的意愿发展,否则会很糟糕; 一个人应该担心随时可能发生灾祸; 情绪由外界控制,自己无能为力; 已经定下的事是无法改变的; 一个人碰到的种种问题,总应该都有一个正确、完满的答案,如果一个人无法找到它,便是不能容忍的事; 对不好的人应该给予严厉的惩罚和制裁; 逃避可能、挑战与责任要比正视它们容易得多; 要有一个比自己强的人做后盾才行。 不合理观念的特征 依据ABC理论,分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具体情况,我们不难发现人的不合理观念常常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一是绝对化的要求:是指人们常常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认为某事物必定发生或不发生的想法。它常常表现为将“希望”、“想要”等绝对化为“必须”、“应该”或“一定要”等。例如,“我必须成功”、“别人必须对我好”等等。这种绝对化的要求之所以不合理,是因为每一客观事物都有其自 身的发展规律,不可能依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对于某个人来说,他不可能在每一件事上都获成功,他周围的人或事物的表 现及发展也不会依他的意愿来改变。因此,当某些事物的发展与其对事物的绝对化要求相悖时,他就会感到难以接受和适应,从而极易陷入情绪困扰之中。 二是过分概括化: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它常常把“有 ”过分概括化为“总是”、“所有”等。用艾利斯的话来说,这就好像凭一时”、“某些 本书的封面来判定它的好坏一样。它具体体现在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不合理评价上,典型特征是以某一件或某几件事来评价自身或他人的整体价值。例如,有些人遭受一些失败后,就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毫无价值”,这种片面的自我否定往往导致自卑自弃、自罪自责等不良情绪。而这种评价一旦指向他人,就会一味地指责别人,产生怨忿、敌意等消极情绪。我们应该认识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可能性。 三是糟糕至极:这种观念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那将是非常可怕和糟糕。例如,“我没考上大学,一切都完了”,“我没当上处长,不会有前途了。”这种想法是非理性的,因为对任何一件事情来说,都会有比之更坏的情况发生,所以没有一件事情可被定义为糟糕至极。但如果一个人坚持这种“糟糕”观时,那么当他遇到他所谓的百分之百糟糕的事时,他就会陷入不良的情绪体验之中,而一蹶不振。 因此,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当遭遇各种失败和挫折,要想避免情绪失调,就应多检查一下自己的大脑,看是否存在一些“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等不合理想法,如有,就要有意识地用合理观念取而代之。 [编辑] 基于ABC理论的合理情绪疗法 合理情绪疗法是20世纪50年代由埃利斯在美国创立,它是认知疗法的一种,因此采用了行为治疗的一些方法,故又被称之为认知行为疗法。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主要是ABC理论,这一理论又是建立在艾利斯对人的基本看法之上的。 埃利斯对人的本性的看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 人既可以是有理性的、合理的,也可以是无理性的、不合理的。当人们按照理性去思维、去行动时,他们就会很愉快、富有竞争精神及行动有成效。 2. 情绪是伴随人们的思维而产生的,情绪上或心理上的困扰是由于不合理的、不合逻辑思维所造成。 3. 人具有一种生物学和社会学的倾向性,倾向于其在有理性的合理思维和无理性的不合理思维。即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具有或多或少的不合理思维与信念。 4. 人是有语言的动物,思维借助于语言而进行,不断地用内化语言重复某种不合理的信念,这将导致无法排解的情绪困扰。 为此,艾利斯宣称: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的本身所引起,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人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这就成了 ABC 理论的基本观点。在ABC理论模式中, A是指诱发性事件; 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 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 通常人们会认为,人的情绪的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的,即A引起了C。 ABC理论则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 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 例如:两个人一起在街上闲逛,迎面碰到他们的领导,但对方没有与他们招呼,径直走过去了。这两个人中的一个对此是这样想的:“他可能正在想别的事情,没有注意到我们。即使是看到我们而没理睬,也可能有什么特殊的原因。”而另一个人却可能有不同的想法:“是不是上次顶撞了他一句,他就故意不理我了,下一步可能就要故意找我的岔子了。” 两种不同的想法就会导致两种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前者可能觉得无所谓,该干什么仍继续干自己的;而后者可能忧心忡忡,以至无法冷静下来干好自己的工作。从这个简单的例子中可以看出,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与人们对事物的想法、看法有直接关系。在这些想法和看法背后,有着人们对一类事物的共同看法,这就是信念。这两个人的信念,前者在合理情绪疗法中称之为合理的信念,而后者则被称之为不合理的信念。合理的信念会引起人们对事物适当、适度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而不合理的信念则相反,往往会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当人们坚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之中时,最终将导致情绪障碍的产生。 [编辑] 情绪ABC理论的案例分析 有一个年轻人,自我感觉很有才华,但在生活上遇到很多波折,于是便觉得活着没有意思。有一天他决定跳海,但他刚跳下去就被一个老渔民用渔网捞了起来。 他很生气,冲着老渔民嚷道:“你什么意思,把我捞起来干什么,” 老渔民说道:“年轻人,为什么跳海呀,你这么年轻多可惜呀~” 于是年轻人就对老人诉说了他怀才不遇的苦衷。 老渔民听完,说道:“哎呀,你今天遇到我,运气来了。我正好是治怀才不遇的专家,我帮你治治吧。” 年轻人很诧异,急忙问老渔民医治之法。 老渔民说:“我有秘诀,如果你想知道,就必须答应我一个条件。” 老渔民说着,顺手从沙滩上拣起一粒沙子,往旁边一扔,说:“年轻人,帮我去把我刚才扔掉的那粒沙子拣过来,然后我就告诉你。” 年轻人听了很生气,说道:“你想耍我呀,这么多沙子,我怎么知道哪粒是你扔掉的呀,” 老人听了,笑着说:“别生气,我这还有个条件,如果你满足了我这个条件,我也告诉你。我这里有一颗珍珠,我把它扔到沙滩上,你去给我找回来。” 很显然,年轻人轻而易举地把珍珠拣了过来,交给了老渔民,并很虔诚地说:“老人家,我把珍珠拣过来了,可以告诉我秘诀了吧,” 老渔民一脸安详,说道:“年轻人,秘诀我已经讲完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些人之所以有怀才不遇的感觉,是因为自己是无数沙子中的一粒,跟旁边的沙子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如果因为自己是一颗珍珠,那么伯乐就会很容易地发现我们。所以说这个世界上不是没有伯乐,而是因为自己不是一匹真正的在万马丛中能够让别人一眼就能辨认出来的千里马。 “情绪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提出,其基本观点就是: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的本身所引起,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人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 在ABC理论模式中,A是指诱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s);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Beliefs),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 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Consequence)。通常人们会认为,人的情绪的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事件A引起的,即A引起C。ABC理论则指出,诱发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也就是说由于所持的信念不同,同样的一件事情发生在不同的两个人身上会导致截然不同两种情绪反应。 这个理论,主要是阐述了情绪产生的过程。针对情绪的调节方法,该理论仍然具有相当的意义: 这里我们主要指诱发人们不良情绪的外在事件。于此,我想我们 首先是A—— 主要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其一,对事件的发生有一定的预知,即是要做好心理准备,这样可以防止事件的到来过于突然而难以承受。其二,就是主动避开引起不良情绪的环境。因为纵然情绪的直接引发事件已经消失,可是原先环境中的其他种种都有可能已经和先前的不愉快形成了一定的连接,容易“触景伤情”。 然后是B——我们对事件的评价和认知。我认为这也是情绪调节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面对同样的遭遇,不同的人却会有悲观和乐观之分,这就是因为我们对其理解的角度和层面不同。所以在面对各种刺激的时候,我们都应该进行多番思考,对事物尽量从全局上来认识和把握,因为我们知道任何东西往往是有两面性甚至多面性的,从而避免让自己的思想进入一条死胡同,而越陷越深。当然,各人的认知风格与其所受的教育,社会生活经验以及在一定的基因水平上都存在相关。 最后是C——我们知道,有刺激,就一定会引起某种反应,不管它是外显还是内隐。平日里诸如心情郁闷,痛哭流涕等其实都是由某些事件带给我们的情绪反应。要想改善不良情绪,我们亦可从自己的行为反应有效性上进行思考。即是说自己现在的一系列作为,或者说长期使自己陷入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是否能对事情有所改善,有所帮助。对情绪进行一些合理的发泄是很有必要的,但长期的消沉一般来说是于事无补。如果真正能够认清这一点的话,我想很多人都会选择做一些具有积极意义的努力。 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主要是ABC理论,在ABC理论模式中,A是指诱发性事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结果。通常人们认为,人的情绪的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的,即A引起了C。 ABC理论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理解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人们的情绪及行为反应与人们对事物的想法、看法有关。合理的信念会引起人们对事物的适当的、适度的情绪反应;而不合理的信念则相反,会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当人们坚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之中时,最终将会导致情绪障碍的产生。 其一,你所说的11个错误观念,准确说应该是"不合理认知",是心理学的认知学派所提出的概念。 其二,不合理认知,及相应的合理认知试举例: 1、自己绝对要获得周围的人,尤其是周围重要人物的喜爱和赞许。(因为人们在生活中有各自的立场和角度,有不同的价值观,所谓不同,就是存在互相冲突的成分。这样,你若想得到每个人喜爱和赞许,势必要使自己同时合乎这些相反的立场、价值观。这是不合逻辑的吧,假如,你的妈妈欣赏你的寡言、内敛,但 你的爸爸希望你健谈、豪放,若他们同时在场,你不可能表现出这两种相反的性格来吧。这只是个简单粗陋的例子,而生活是无比琐碎丰富的,也许你的某一言辞不符合某人的观念,那人就会对你产生歧见,因此,试图讨好每个人是不现实的。) 2、要求自己是全能的,只有在人生道路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成就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如果要求自己全能、每个环节都有成就,这是很不现实的。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不能接受这一点,有可能活的很挣扎,产生过多不必要的失败感和负罪感吧。) 3、世界上有许多无用的,可憎的,邪恶的坏人,对他们应歧视和排斥,给予严厉的谴责和惩罚。(两个点可以连成一条线,但两个点代表不了一条线,以此为例,两个点可以说是人身上好和坏的两个极端成分,但在这中间,还有许多中间的过度成分。一条线才是一个人的全部,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因此,不存在绝对的好人和恶人。) 4,当生活中出现不如意的事情时,就有大难临头的感觉。(其实,这种感觉也难免,但可以用理性来战胜这种感觉。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对不如意应以积极心态应对,不必太过如临大敌,否则,心理压力会过大,导致做事效率低,反而不利于解决问题。) 5,人生道路上充满艰难困苦,人的责任和压力太重,因此要设法逃避现实。 6,人的不愉快均由外在环境因素造成,因此人是无法克服痛苦和困扰的。 7,对危险和可怕的事情应高度警惕,时刻关注,随时准备它们的发生。(就好像最近四川发生了地震,大家都觉得很可怕,如果一个人老是担心地震会不会发生在自己的身边呀什么的,总是担心,这样会使自己处于焦虑状态,影响身体和心理健康。其实,这条就是说,我们不要杞人忧天。) 8,一个人以往的经历决定了现在的行为,而且是永远无法改变的。 9,人是需要依赖他人而生活的,因此,总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人让自己依附。 10,人应十分投入地关心他人,为他人的问题而伤心难过,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寄托。 (人应当有爱心、同情心…等此类好品质,但如果总是使自己卷入别人的情绪或麻烦中,并不是爱心的表达,对别人并无益处,也会带累自己的。举例说,即使不是很远的他人,是自己的儿女,如果过度的投入关心,也会使子女感到负担的,对我们自己来说,则是失去了自我的精神世界。) 11,人生中的每一个问题,都要有一个精确的答案和完美的解决办法,一旦不能如此,就十分痛苦。 括号内是我个人的注解,并不是标准答案。认知,也可以说是我们自身的信念,拥有什么样的信念是个人自由,无所谓对错,因此这些东西也没有标准答案。 所谓不合理的认知,是说这些认知会给我们的心理带来负担,使我们做事效率低下等等,总之呢,会产生很多消极的影响。而合理的认知呢,会使我们轻松愉快的生活,提高做事效率,减轻心理负担,总之呢,会产生积极的正面影响。 甲、乙两人一起走在路上,迎面碰到一个认识他俩的人,但对方没与他们打招呼就走了过去对此甲想:"他可能正想事情,没有注意到我们;就算是看见我们而没理我们,也可能有什么特殊原因。"而乙可能3会对这同样的事产生另一个看法:"他可能是故意这么做的,就是不想理我,就是看不起我。他凭什么这么对待我,"这样他们两个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就会不同,前者 可能觉得无所谓,该干什么还继续干自己的;而后者则可能怒气冲冲,以至无法平静下来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了。 ABC理论中,A是指诱发性事件即引起情绪变化的事情;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在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在上面讲述的例子中,A指"一个相识的人迎面碰上后没有打招呼";甲的想法是否他可能正想事情,没有注意到我们;就算是看见我们而没理我们,也可能有什么特殊的原因。"乙的想法是:"他可能是故意这样做的,就是不想理我,就是看不起我。他凭什么这么对待我,"最后,甲的C为:该干什么还继续干自己的;乙的C为:怒气冲冲,以至无法平静下来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们的情绪及行为反应"C"与人们对事情的想法、看法"B"有关。埃利斯认为在这些想法和看法的背后有着人们对之一类事物的共同看法,这就是信念"B"。甲持有的"B"可能是待人宽容的信念,而乙持有的"B"可能是"人绝不能不公正地对待我"这样的信念。假如我们长期坚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之中时,最终将会导致心理上的疾病。 这就是著名的埃利斯ABC理论 由此引发以下11条不合理信念和合理信念 1、每个人都要绝对的获得周围环境尤其是生活中每一位重要人物的喜爱和赞许。 这个观念是假象,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实现的。即便是父母老师等对自己很重要的人,也不可能永远对自己持一种绝对喜爱和赞许的态度。若持此观点,就可能千辛万苦,委曲求全以取悦于他人,以获得每个人的欣赏,但结果必然失望、沮丧和受挫。这是个体内在的自我太弱小的缘故。 所以:无论别人怎样看待自己的,自己都是有价值的。 2、个人是否有价值,完全在于他是否是个全能的人。 这是一个永远达不到的目标。虽然表面上荒谬是任何人都能一眼看出来,并且对之嗤之以鼻的,但是我们在实际中却会经常有这样的想法。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想法是以另一种形式出现的。比如做妻子的既要要求丈夫有钱有势,还要要求丈夫对自己体贴入微,还要照顾家庭和孩子,而且做妻子的并不认为她的观点有什么不妥,她认为丈夫应该有这个能力做到这些,但实际上很难做到。当家长的既要孩子学习好,成绩高,又要孩子会弹琴、跳舞、唱歌、书法或者是绘画。这些观点都是我们每个人经常有的,而且我们都不认为这有什么过分,其实是很过分的,因为我们有这样一个想法:我不要求孩子什么都好,但是起码学习要好,起码要会弹琴、跳舞、书法或者绘画。这就是我们的错误的观念,它被“我并要 求孩子什么都好”的外衣给包裹起来,让我们对我们对孩子的全能的要求的想法不自知。其实是我们把全能的概念给缩小了,因为我们总是生活在自己的狭小的生活范围中,所以我们并不认为在我们这个狭小的生活圈子中的全能就是那个更广泛的全能的概念。 所以:尽力去做事,失败是努力的失败,价值不会受损,过程有时候更重要。 3、世界上有些人很邪恶、很可憎,应该对他们做出严厉的谴责和惩罚。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也没有绝对的对和错,好与坏,每个人都可能犯错,但是仅凭借责备和惩罚于事无补。对邪恶势力的过度反应,其实也是内心世界太软弱的缘故。他自己内心无法摆脱对恶势力的恐怖,因而寄希望于恶人遭恶报。 所以:做了错事的人并不代表他完全是个坏人。 4、如果事情非己所愿,那将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这种人不能正确的面对挫折。没有对事情的足够的信心,也没有足够的抗击打能力,所以对事情的后果做了过于悲观的预期。 所以:事情很少会像我们希望的那样发生,若能改变,竭力改变,若不能,就接受现实。 5、人对自身的痛苦和困扰无法改变,因为不愉快的事情总是由于外在环境因素所致,不是自己所能控制和支配的。 这是心理外归因造成的。没有认识到自己对外在事件的知觉、评介及内部言语的作用因素。 所以:情绪是由人的知觉、评价、态度产生的,是可以改变和控制的。 6、逃避困难和责任。 逃避问题只是暂时的缓和矛盾。问题会不断的恶化和产生连锁反应,最终导致更为严重的情绪困扰。但是我们很多人喜欢如此,因为逃避的确可以让我们的思想处于一种短暂的“愉悦”状态之中,这种“愉悦”的状态就如同麻醉剂一样可以麻痹我们的神经。我们总是可以在一次一次的逃避中找到“快乐”,逃避的痛苦越大,我们得到的“快乐”也越大,但是接下来我们将要面对的痛苦会更大,这样一个恶性循环,不断进行下去,最终当痛苦大到再也无法用因逃避而带来的“快乐”去抵抗的时候,整个人就崩溃了。 所以:不管面临的事情是好的还是不好的,都要正视它,勇于承担责任。 7、杞人忧天。 这是对未来的过分的忧虑。过分的夸大了危险发生的可能性,使人不能客观的评价和有效的面对。对未来的过分的担忧其实也是对现实的自我的不自信的反应。是害怕自己会失去现在的美好的东西,害怕自己没有能力保有现在的美好的东西。 所以:要设法避免可能发生的事情,若不能避免就努力减轻后果。 8、强烈的依赖心理。 这是对人与人之间互相依赖的夸大。过于强烈的依赖心理,导致了自我失去了独立性,进而导致更大的依赖,从而失去学习的能力,产生不安全感。依赖心理的产生一方面是来自对自己能力的估计不足,另一方面是来自自己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认为自己本身就应该依赖某一个人,比如做妻子的认为自己就应该依赖丈夫。这种强烈的依赖心理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对人的求全责备。强烈的依赖心势必造成对他人的不满,因为当别人不能满足你的依赖心理的时候,你就会感到自己被伤害,你就会感到应该从别人那里得到的东西,别人没有给你。你就会感到别人欠你的。这势必导致你和你所依赖的人之间的矛盾。 所以:我们要独立生活,但并不拒绝他人的帮助。 9、一个人以往的经历和事件决定了他目前的行为,而且这种影响是无法改变的。 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当矛盾冲突的时候,一方总是喜欢说:“我就是这样的人、我就是这样的脾气,我就是这样了”。或者我们总是评介对方:“像他这种人……,死狗拖不到南墙上”。这实际上是从过去中寻找应对现实问题的材料。当我们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或者伤害或者冲突的时候,我们可能一时找不到很好的解决方法,而做出了很多不恰当的行为和情绪,而事实证明这些行为和情绪是错误的,但是我们的自我防御机制让我们必须为自己的这些错误的行为和情绪找到“合理”的解释,而看上去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我以前这样,现在这样,将来也这样”。 所以:过去的经历对现在的影响是有限的,我们可以通过努力改变现状。 10、一个人应该关心他人的问题,并为他人的问题悲伤、难过。 过分的关心他人的事情,就可能忽视自己的问题,并因此使自己的情绪失去平衡,最终导致没有能力去帮助他人,却使自己的问题更糟糕。过分帮助他人的动机是很明显的,是反“黄金规则”的运用:我帮助了你,你也应该帮助我。他帮助别人的深层次的动机是要祈求回报的,最起码他祈求一个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因为他自己认为他目前没有能力处理现实的问题,他就把希望寄托给了别人,然后认为我今天帮助了你,当我明天没有能力解决我的问题的时候,你就应该来帮 助我。他并没有把注意力放在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而是把希望寄托于通过帮助别人而获得的回报上。实际上你帮助了别人,当你在危难的时候别人并不一定会来帮助你,因为你运用的是“反黄金规则”。所以你经常要面对的是:自己的自身素质没有提高,而那些你曾经帮助过的人在你需要的时候也没有来帮助你。那么你在这个时候是相当痛苦的,你会感叹世态炎凉,人情冷漠。其实问题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你自己。把问题的焦点放在自己身上,增强自己的能力和自信心,充分挖掘自己现有的资源和潜能才是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所以:我们的能力是有限的,只要尽力帮助他们就行了。 11、对人生中的每个问题,都应该有一个唯一正确的答案,若找不到答案就会痛苦一生。 这是一种非白即黑的二元论观念,对问题的看法要么对,要么错,没有“灰色区”,容易将知识看做是一成不变的真理。不能通过比较不同的理论和方法,进而找到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分析问题时没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不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认识到两个相反的观点都可能是正确的,因为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同。 所以:我们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但不要苛求完善的方法。
/
本文档为【心理学ABC理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